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精選14篇)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精選14篇)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1

讀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論述了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教育選舉、經濟賦稅、國防兵役制度,從制度誕生的背景和歷史的沿革演繹來分析,在歷史中看歷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當時的實際要求來檢討得失,讀讀此書也有利於把歷史電視劇看得明白一點。由此我聯想到了當代的中國。

對於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是否需要象中國目前這樣,搞越來越加強的中央集權確實是個疑問,管理範圍過大,層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據各地不同情況來統籌兼顧,始終是個問題。這方面美國做的比較好,它的每個洲擁有足夠的權利來根據自身條件來確定法律、財政、經濟發展政策,這樣能減少行政層極,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發展中,漢代的地方政治一直爲後人所稱道,應該值得借鑑。當然美國和中國有所不同,目前的我們畢竟改革開放才二十年,在國民經濟還不太發達,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太高的情況,集中力量辦大事或許是個較好的選擇。

接着是關於政治與現實的關係。漢代君權和相權大致是並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權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權利範圍裏。這些變革與制度本身特點、制度的發展以及人事都有關係,當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現實需要。但是朱元璋對宰相的廢止實際上是爲維護個人權威和獨裁服務的,那麼作爲“爲人民服務”的政府,如何讓制度跟隨現實而變遷,如何讓制度的變遷真正爲老百姓服務似乎應該作爲目前的發展標竿。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上,對制度的完善和變革該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拉開了改革的序幕,並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內證明了這個論斷的無比偉大光榮正確,那麼“實踐標準論”同樣適用於現在以及以後的制度變遷,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羣衆那去,充分發揮老百姓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揚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說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夠越來越適應現實,那樣偉大光榮正確才名副其實。

再者是中外製度的比較。孫中山曾經說中國古代政治比西方先進,這是實話。中國封建制度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越發完備和鞏固,漢唐之時達到頂峯,盛極而衰,腐朽和專制越來越明顯,終於到清代在內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帶到了終點。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佔據着“子民”的大腦,正是由於發展完備所以封建思想的餘孽才如此頑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華夏文化發達之時,歐美只是蠻痍之地,放眼當前,西方發達國家藉助資本的力量迅速壯大,美國更是稱霸全球,原因何在,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這樣看來,歐美國家正是因爲封建體制的不發達、不輝煌鍛造了資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反而在當前世界中獨佔鰲頭。對於中國來說,二戰後的物質景象就是一窮二白、白紙一張,然而人民的思想卻遠遠不是白紙一張,而是沉浸着中國兩千年封建思想的餘輝,思想的力量永遠不可小視,兩千年思想又不會在一代兩代的傳承之後蕩然無存。物質可以摧毀,可以再建,思想由於不可見往往不能受到重視,中國目前的發展困境表面上看在制度,實質上在人民的思想,試想人人都贊成自由民主,人人都欣賞民權法治,國家制度又豈能停滯於此?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2

從年前一直讀到年後,斷斷續續竟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纔讀完這本小小的書。讀此類學術性很強的書籍,我向來讀的慢。不過每天讀一點,反倒讀的下去。

豆瓣書評中,很多書友說書讀起來稍感艱澀,因其艱澀難免讓閱讀枯燥無趣。誠然,錢穆先生在書中的用語和現如今的大白話相差甚遠,但我反而覺得,書中的遣詞造句盡顯大家風範,很多語言和描述都值得反覆品味。用某豆瓣友鄰的話來說,別人需要長篇累牘才能講明白的事情,錢穆先生三言兩語便能道個明白。

讀了這本書,我愈發覺得,天下道理,無不相通;講政治的書,如果仔細體會,深諳其意,何嘗不能用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對人生有啓發意義。

下面是幾點讀完本書的感受,記錄之。

1、你知道的或許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歷史教育的影響,也或許受影視劇荼毒,在不少人的觀念裏,對於中國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專制”“皇權”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書中可以看到,漢唐宋時期的皇帝並非獨裁專制,“皇權”是受到“相勸”的制約的;到明代時,宰相雖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於當時的制度,絕非專制;直到清代時,才實現了專制,但也並非皇帝個人的專制,而是皇帝背後的滿洲部族的專制。但清代的專制也有其歷史原因所在,絕不同於前朝歷代。

而我們後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歷朝各代,確實既不客觀又不公正。

這一點認識對我的衝擊算是比較大的,自己篤信了十幾年的事情,忽然間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

推而論之,生活中有多少我們覺得是對的、深以爲然的事情,可能並非如此,但是因爲我們相信它是對的,便不會去追究其真僞,所以如非機緣巧合,我們也就沒有辦法去了解背後真相。

2、客觀地看待問題

錢穆先生在書中說:“任何一制度,決不會絕對有利而無弊,也不會絕對有弊而無利。”

後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總習慣以“封建、專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說光談專制本身就是偏頗的,只說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錯的、不好的,細論起來,如果一個制度在其產生之初就是錯的,斷不會延綿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必然是其產生之初利大於弊纔會被大衆所接受。

現代人總說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如國外,但中國的教育制度延綿數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們也不能一棒子掄死。

3、避免上帝視角

錢穆先生在書中反覆強調,要講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須知道此制度實施時期有關各方意見之反映,也既“歷史意見”。

而後世人單憑自己所處的環境和需要來批評歷史上已往的各項制度,用“時代意見”裹挾“歷史意見”,未免是站在上帝視角。

這讓我想到,作爲互聯網從業者,有時我們習慣性去點評別家的產品,大有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勢;但是拋開每個產品內部的環境和條件,以及其他我們不可知的背景,我們妄自評判實在可笑。

4、事情發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歷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發生的起源和歷史,卻能得到更深刻的認識。

推而論之,我們現在的所有處境,都是我們的過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當下埋怨,不妨回到過去尋求原因。

5、諫官制度的思考

最後一點讓我影響很深刻的是自漢唐以來就存在的諫官制度。

書中描寫,唐朝皇帝和宰相議事時,諫官可參加列席。有時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講的話,諫官卻可直言;但諫官本身階位卻不高,皇帝聽其言,是因爲諫官本身職責便在諫言,不關乎其身份高低。

這讓我聯想到,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可以拋開對個人的偏見,僅就其職責和專業性看,溝通是不是會更順暢;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爭論,但只從職責看,也斷不會有大的不良影響。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3

每當大家滔滔不絕地談論中國曆代政治時,“封建君主專制”總是第一個被引用的詞眼。我們已經習慣於理所當然地認爲中國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經歷過黑暗的侵略史後,更全盤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輝之處。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書中,作者錢穆向大家說明了幾千年的中國政治史也有它爭奇鬥豔的一面,讓我們對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國過去的政治縱要說它專制,也不能不認爲這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開明專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並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決定一切。衆所周知中國古代政治主要是兩條線,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爭,皇權與相權之爭,這兩股力量的交鋒相錯最終是中央戰勝地方形成中央集權,皇權打敗了相權導致丞相被廢除。然而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國領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難以滋養民主制度的土壤。我們更應該瞭解古代政治並非真是極端的君主專制。漢代的中央政府裏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劃分了中央的權力,並且各機構之間互相牽制,就是皇上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隨意發號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麼終究是要被歷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頒發命令需要先由中書省制定,門下省審批,最後由尚書省執行。就是封建專制嚴重的清代,也只能說是部族專制,仍非皇帝專制。因爲皇帝個人並沒有掌握整個主權,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權力。我們也許不曾知道明制常朝有兩種:一種叫御殿,即在大殿內朝會議事;一種叫御門,即到奉天門,讓老百姓也可以見面說話。清朝故宮的午門是預備皇帝和民衆見面的陽臺。這樣的古代制度類似我們今天民主政治的蹤影。所以,對於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我們不能一言以蔽之,把它批得一無是處。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冗官現象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宋代冗兵冗官現象嚴重是導致其衰敗的重要原因,明代時期也同時存在這樣的問題。明制地方行政制度最低一級是縣,縣上面是府和州,又往上是省,即承宣布政使司,這三級之後還有三個分司。這樣紛繁複雜的行政體系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對比起今天中國當今的行政部門也隱藏同樣的問題,部門之多,職責不明確,責任推諉。所以中國之將來,是如何把社會政治上種種制度來簡化,繼續徹底地進行政治改革,不再重蹈歷史的覆轍。

一項好制度,若能永遠好下去便將使政治窒息,再不需要後代人來努力改善,惟其一切制度都不會永久下去,才使我們在政治上勇往直前。制度也只是歷史事項中的一目,人類整部歷史便沒有百年不變的,每項制度之變有其可變的限度,在變動中導出它不變的本源。縱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每當改朝換代之後總會有新的制度來統治新的時代,不斷地尋求與本時代相適應的制度。所以當我們回首歷史時,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歷史觀評價歷史,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肯定。同時我們更明白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只有與時俱進,找到符合實際的纔是最好的。

歷史終是客觀事實,是一個個的偶然與片段組成的結合點。歷史本身沒有對錯之分,不對的是我們不注重歷史,不把歷史作參考。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4

錢穆先生從組織架構、考試、稅賦、軍事這四大方面討論了主要幾個朝代。基本就是公司經營幾大方向,去解釋很多歷史出現的問題。用這幾大方向將某些歷史事件發生的起因竄聯是理解歷史很好的方式。本書清朝和最終章有不少直白的個人政治意見的表達。

此書關於以上4大制度的討論不作過多討論,這部分很值得一讀,通俗易懂。只想對本書最後關於錢穆先生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觀點和問題。

1、錢穆先生明顯是對清朝非常不齒,相信很多漢學人士也是這樣像的。文中又說中國只有清朝纔對言論自由這些有規定,其他漢朝、唐朝、宋朝、明朝言論自由,甚至在明朝是鼓勵言論自由。感覺本人與書中其他中國人一樣,對歷史有誤解,也覺得有史以來我國不是一個十分言論自由的地方。

2、錢穆先生總是想用西方的那一套價值觀說明我國是一早就實現「政治參與度」,解釋民衆爲何不像西方民衆如此喜歡討論主權問題。先生文中指出中國一直主權就是人民,所以不存在主權方面的討論。我想政治參與度的需求也不是從古至今存在的,不討論的原因難道不是民衆部覺得自己對政治有參與權?如果有此追求的科舉制度能滿足,但也不能說明自古我們民衆就有這個訴求,帝皇真心就有主權是人民這個意識

3、錢穆先生認爲:中國社會早已是一個平等的社會,所以在這個社會裏的一切力量都平鋪散漫,很難得運用。因其是平鋪的,散漫的,因此也無組織,不凝固。這是爲什麼孫中山無法動員大家革命。這個也不敢溝通,革命難道根本原因不是私心+煽動,沒有動員起來難道不是運命共同體沒有找對嗎?

最後要贊同一下錢穆先生,中國政治體系和文華都是博大精深,需要多加學習。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5

今日拜讀錢穆先生名作。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感觸頗深,有感而發。

文科類的同學最早了解到錢穆先生這個名字,應該是高中時期吧,遇到各種的歷史的材料呢,那時還有錢乘旦。斯敏斯塔夫阿諾斯的,這些歷史大家的地位舉足輕重,但一直沒有真正的讀過他們的作品,說來慚愧,經過推薦決定從錢穆先生最有名的作品入手,希望可以從中得到一絲啓發吧。

拿到整本書,這本書的通俗易懂,這也是受白話文的影響,在建國後通過整理得來的,整篇行文流暢,不臃腫和高中歷史課的感覺很像,準確說更像是對高中課本的一個延伸。更加具有人文氣息。

本書從我們最熟悉的5個朝代,秦,唐,宋,明清,這也是最具代表性的5個朝代,分別從政府皇權地方選舉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入手,清晰的給我們展現了時代的整個政治脈絡,許多之前一知半解的問題,我也找到了一些方向和答案。

從歷來到歷史中去,一直是我們瞭解學習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去擺脫現實的枷鎖,錢穆先生可能給了我樹立一個很好的典範。

任何制度絕不會有利而無弊,也不會有絕對的有弊而無利,所謂得失即根據其實際的利弊而判定,這句話充滿了辯證法的色彩,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想,有的時候我們對具體某一事件或某一時代的評價是否過於片面,提到1912年前的中國,我們總是下意識的想到黑暗專制等字眼,可這樣對他們來說真的公平嗎?在本書中我們可能會有一個新的答案。

辛亥前後由於革命宣傳,把秦以後的政治傳統用專制黑暗四字一筆抹殺,由於對傳統政治之忽視而加深了傳統文化之誤解,我們若能平心荷官的來檢討中國文化。該首先檢討傳統政治,在中國文化精神偏重人文見,其中儒家的抱負哪一項注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尤爲重視政治這一環節。

此證只分兩方面講一講人是二假制度,人事比較變動,制度有人創意,有人訂個修訂,亦數人事比較穩定,若離開人世談制度,則制度也只是條文似乎枯燥無味,無可再講。

從秦到清2000多年,我們對以往的傳統政治至少不能簡單說成專制統治了,客觀的講有許多寶貴的經驗給我們參考,還有許多錯誤我們能避免,就像我們對待傳統文化一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爲今用。

全書總結下來有以下4點:

1、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權的傾向。

2、中國歷史傳統政治造成各階層一天天趨於平等。

3、長久安是人人所希望的。

4、中國的政治制度,一天天的繁雜化。

綜上所述是個人發表一些淺顯的觀點,喜歡政治歷史的朋友,一定要買這本書看一下,一定會給自己有新的啓發和收穫的。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6

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結構嚴謹主題宏大,節選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五個朝代漢、唐、宋、明、清以爲代表,從政府組織、選舉、賦稅經濟、兵役等方面分別論述,大體上可以窺探中國歷史之全進程了,我能理解的有限,僅分享幾點我的一些體會:

1、二千多年的古代王朝是一段歷史進程,非“封建專制”可以一言以概之的,書中君權與相權在不同王朝權重是不同的,唐時期君主的旨意需要送去門下省蓋章再交由執行,清時期君主則可以從軍機處直接傳給個人等,此變化過程是緩慢的,君權重而相權弱;

聯想到心理諮詢中,哪有一個二個的詞就可以概括我們漫長的成長史呢,又哪有一件二件事就可以決定我們的人格發展呢?標籤化帶來某種效率,卻犧牲了更多真相;

2、書中提到很珍貴的了“歷史意見”,即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而非用我們現代民主視角,井田制發展到後來的均田制,在某個時期是符合當時社會生產水平的,同時西方的選舉制,放在古代的中國,幅員遼闊交通落戶,完全沒有可行性。

我們看待歷史,可以保留現代意見,但也不能忽略當時的意見;這讓我想到,我們的大多數防禦機制最初可能都誕生在特定的互動關係中,但不一定適應今時今日的生活,如果我們留心到“歷史意見”,也許還要感謝我們這些“不適宜的防禦”呢;

3、制度與人事是也是一個非常廣闊的話題,我想提二類人,張居正們以及紹興師爺。他們的共同點都有不在其位而謀其政,雖然制度約束難以撼動,但是他們還是憑藉着獨特的個人魅力綻放在歷史的星空下。

這也得說到,任何事終究要落到人這個字上,一旦由某個人參與,必然帶有“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也構成我們文明中璀璨的光,對於個人來說,也是因爲這些不確定性,我們才能發展自己,成就每個獨特的自己!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7

本書讀的有點懈怠了,讀的心得少了,昨天最有心的一句話就是,考試只能識別人才,不能培養人才,過去中國人才的培養在於貴族,在於門閥,在於上層人士的耳濡目染,這些東西,可能聽起來,讓人很難接受,但是確實是這樣的,不能不承認。細細品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是部分,錢老什麼話也敢說,因此對於本書我覺得還是要認真的學習,爭取今天晚上把這本書學習完。

昨天學習的明代的制度,提到了張居正,這可是中國一個十分有爭議的人物,作者的觀點我覺得還是很客觀的,他既承認了張居正確實對於明代社會做了很多貢獻,但是也分析了當時人們一直反對他的根本原因,制度限制了張居正的作爲,是他在當時不被認可的是制度,因爲內閣真的不是宰相,但是他卻做了宰相應該做的事,中國這個社會對於名分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必也,正名呼。

還提到一個人,就是第一能臣曾國藩,現在才知道,翰林是什麼,它是中國古代對於讀書人的最高禮遇,你考試好了,那國家就許你一個好未來,然後你專心學習,學習很多東西,學習如何做官,如何處事,當時不明白,曾國藩又不是什麼要員,爲什麼地方政府,每年要給他們過年送供奉,原來他們以後一定會做官呀。

學習歷史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時間,讀書因該是學習的一種休閒,不應該成爲主要部分。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8

中華民族從上古時期的堯舜禹起到清朝的覆滅,前後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在這幾千年中,朝代更迭,制度興滅,國家的命運和百姓的生活都與之休慼相關。春秋戰國的諸侯割據,秦朝的大一統,西漢的輝煌,唐朝的盛極一時,宋朝的積貧積弱,明朝的黑暗,清朝的翻天覆地,都與當時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如果把一個朝代比作一棵大樹,那麼這個朝代的政治制度就是它的根系。伴隨着中國的版圖不斷地擴大,如果沒有較爲完善、考慮周全的政治制度,這棵大樹就難以茁壯成長。從歷史上的朝代更迭我們可以看出沒有哪一種政治制度是普適的、完美的,因此我們要做的是從中汲取精華,吸取教訓。

錢穆先生作爲清末與民國時期的學者,對於政治制度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有着深刻的認識和切身的體會,他選取了漢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五個朝代對它們的政府組織、選舉制度、經濟制度、賦稅制度、兵役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剖析和縱向的比較,進而得出了一些有關歷史發展的結論。

初讀此書,我對之前不甚清楚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的瞭解。再讀此書,我橫向地看到了政治制度與整個社會的聯繫,縱向地看到了歷史變遷的軌跡。

從政府組織看朝代風貌

政府組織是政治制度的根本,從一朝的政府組織可以看出窺見當時的政治風貌。在中國古代的政府組織的更替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對此消彼長、相互制衡的力量。一對是皇權與相權,另一對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力量。中國歷史上整體的趨勢是皇權加強、相權衰落,中央集權加強、地方權力衰落。過去我們總把古代的政治制度用“封建集權”一言蔽之,然而錢穆先生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提出,儘管看起來皇帝處於所有人之上,統管天下各種事務,但實際的政權卻是在政府手裏的。宰相代表政府,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簡單來說,皇帝是國家統一的象徵,而宰相則是決定政治的人。在相權極度衰落,皇權不斷加強之前,古代政府是皇權與相權互相制衡的。因此如果把中國從秦漢以來的政治制度都描述爲“封建統治、皇帝專制”恐怕是不合適的。在秦漢時,我們有郡縣制,中央政府設有三公九卿,宰相統領行政權。到唐代,相權被分割,中央設立三省六部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職權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宰相的權力;到宋代,相權愈加衰落,只剩中書省在皇宮內承旨,設立了專門的選人用人機構,財政、軍事權也被分割,皇帝專制也隨之加強,但還並未形成完全的皇帝專制。而到了明清兩代,宰相被廢除,行政權落入了皇帝的手中,此時纔是真正的皇帝專制。歷史上有明君也有昏君,但即便是明君也難以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也不會有充足的精力來獨自治理好整個國家。皇權的加強是權力慾望的膨脹,是對擁有的權力的一種不安全感。從皇權的大小與社會興衰的關係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過度的皇帝專制是朝代覆亡的一大原因。

縱然適當的中央集權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安定,但過分的專制給整個國家帶來的活力的缺失確是不可估計、難以彌補的的損失。在歷史上,中國的版圖不斷擴張,如何管理好這一大片土地是一大難題。如果過度中央集權,地方政治將會失去活力;而如果過度放權,則會出現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面,不利於整個國家的穩定。由此觀之,集權和放權的平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權力的平衡是一個必須的過程。回看中國古代歷史,我們發現,在漢唐時代,重要的是解決地方的混亂問題;而在明清之後,更大的問題則是如何避免過度集權使整個國家失去活力。

從各朝民生看興衰軌跡

土地是古代中國人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在農業社會中,土地所有制影響着國家的安定,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錢穆先生在書中說:“四封之內,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這描述的是先秦時的井田制,井田制下土地名義上爲國家所有,實際上被貴族佔有,農民只有對土地的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但隨着私田的開墾,這種制度也不復存在。到了漢朝,則實行的是土地的私有制,國家向土地所有者進行徵稅。但土地私有制帶來的是土地買賣兼併的情況,富人擁有大片土地,而窮者卻沒有賴以生存的一畝地。而唐朝則是沿襲了南北朝和隋朝的均田制度,國家將土地分給無地耕種的農民,在耕種一定年限后土地歸農民所有,在死後歸還國家,此時的稅額僅爲四十收一,極大地爲貧窮百姓減輕了負擔。

形容政治清明時我們常說“輕徭薄賦”,因此除了土地與稅收之外,影響百姓生活水平的還有徭役。在唐代以前,兵役制度是十分普遍的,可以說是“全農皆兵”。由於軍隊儲備是一個國家的必須,取消兵役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儘可能地爲百姓減輕負擔是統治者應當考慮的。漢代的政治制度在兵役上爲人民考慮頗周,在家中有多年連收的餘糧時才讓壯丁去服兵役,免得家中無人支持;取消了秦朝大一統以來的“戍邊三天”的不合理舉措,採用以稅代役的措施……這樣的兵役制度,在體察了民情的情況下,也增強了百姓服役的積極性,這也是西漢繁盛的原因之一。反觀宋朝的兵役制度,宋代的募兵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爲了防止藩鎮割據的局面,而且爲了防止人民反抗,在饑荒之處,把災民募爲兵。募兵加重的政府的負擔,而且應募的多是無賴之人,沒有紀律性,而災民身體孱弱,沒有戰鬥力,這就是北宋對外軟弱的原因了。到了南宋,軍隊更加鬆散,宋代大概是中國歷史上軍事最廢弛的階段。

由幾代的土地制度、兵役制度我們也不難看出爲何西漢會出現文景之治、漢武盛世,而宋朝卻在各個方面都令人扼腕嘆息了。縱觀歷代政治制度,得民心者得天下,顧得民生的統治者往往也顧得國家;置百姓於水火之中而不顧的統治者同樣也無力拯救國家,也給自己埋下了禍患。

從《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這一標題中,我們就可以明白,在朝代和制度的不斷更替中,沒有哪一種制度是完美的,也沒有哪一種制度是完全不合理的,每一種政治制度都有功也有過,有得也有失。沒有一種制度是不論古今皆可用的,政治制度在制定時一定是考慮了當時的時代情況的。政治制度是一朝風貌的根基,也是各朝興衰變遷的源流。我們在評價一種政治制度時不僅要辯證地看待,更要結合其時代背景,而不能單純地以現代的眼光評價過去的政治制度。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9

前不久看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書中主要討論了中國曆代的政治制度。透過這些勒定成文,看似硬梆梆的制度,向我勾勒出古代的政府這一政治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透過這些政治制度,也似乎朦朦朧朧的看到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士大夫,古代的官吏甚至古代的平民百姓們,他們過的什麼樣的生活。雖然寫得是制度,但是因爲它背後所反映出來的人的生活,人的一舉一動,而顯得活潑,從而使其本身也迷人起來。

以上這些,是讀完這本書後的一些感性,抽象的認識,接下來這些就是一些理性的,具體的認識,即讀完這本書,我學習到了什麼。

書的內容很多,我挑其中的三點來說。

第一,我瞭解到了人事和制度的區別。什麼是人事呢,就是用人以治事,關鍵在於人。制度呢,就是一些法令法規等等。人事靈活而制度穩定。一個政治機器的運作是即需要人事也需要制度的,二者要相互配合才能維持一個政府的運作。有好的人事卻沒有好的制度,比如東漢初年,漢光武帝把政權全都操在自己手裏,三公九卿只是名位高而無實權,這樣做,當你是一個好皇帝的時候自然是風調雨順,可是如果皇帝壞了,而政權又全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沒有了約束皇帝的制度,那麼政府的運作肯定會出現問題。這就是“有事無政”有好的人事而沒有好的制度帶來的弊端。同樣的,有好的制度而沒有好的人事也會出問題。比如唐代有賬籍制度,每隔幾年來對各個地方的人口進行普查,通過人口數量來分配土地,收稅等等,這是一個比較健全的制度。但是這種制度需要經常的調查,登記,改動,校對,這些繁瑣工作做久了,人們難免偷懶馬虎,這種人事的鬆懈使得這一制度後來也崩潰了。所以說,不僅要有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人事,二者相互配合,這樣才能維持政府的運作。

第二,我瞭解到了制度的特點。一、制度會隨着人事的變動而變動,因爲制度說到底是由人來制定的,要了解某一時代的制度先要了解那個時代的人事。二、制度總是有利有弊,評價某一制度的時候,要注意它的時代性,要設身處地的站在那個時代進行評價才顯得真實而客觀,不能亂開上帝視角,以當下時代的意見來一筆抹殺歷史。三、制度的出現與成熟必定伴隨着某種需要,包括外在的需求和制度設立內在的用意,雖然時過境遷,我們可能不瞭解,但是也不能隨意揣測。四、各項制度之間絕不是相互孤立的,一定是相互配合的。

第三,關於制度運用的實例我有了一些瞭解。比如漢代的大一統局面其實和當時的政治制度,考試製度有關。從漢代選舉“孝廉”開始,中國曆代的選舉或者考試都是分區定額的,經濟文化落後的地區和經濟文化進步的地區都一樣的照人口比例來考選,因此,中央政府裏,永遠有全國各個地域的人民來參加,中央政府永遠代表着全國。同時各個地方又都是郡縣制而非世襲,郡縣長官由中央指派,一般也避用本縣人使得地方政府避免陷於地方性,這樣大一統的局面才能維持。

書中內容豐富,先寫這三點啦。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10

錢穆先生是史學界鼎鼎大名的大師,不過唸書之時,也沒讀過他的幾本書,印象寥寥。幾日前師大一位故人在微信告訴我,近日正重讀錢穆,然其滿篇崇古,着實讓人不忍卒讀。在他的鼓動之下,我便挑了錢穆先生最薄的一本書——《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探究竟。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是賓四先生的講稿整理而成。全書選取了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來講,這五個朝代大體可代表中國歷史之全進程。錢穆先生從人事和制度兩方面重點考察一朝一代之政治得失,制度方面則側重政府組織、財政稅收、銓選制度與國防兵制,四項都可謂是立國之本。錢穆先生在自序中便清楚地解釋了他完成此書的意義,他談到“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絕不該忽視中國傳統政治。辛亥前後,由於革命宣傳,把秦以後政治傳統,用專制黑暗四字一筆抹殺。因於對傳統政治之忽視,而加深了對傳統政治之誤解。”可見,錢穆先生並非堅定不移的崇古,而只是作爲一個嚴謹學者爲中國傳統政治正名,這是他講《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第一要務,我以爲可以概括爲“破除誤解”。此外,錢穆先生還說道:“制度必須與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後,人人言變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視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會隨制度而轉變。因此只想把外國現成制度,模仿抄襲。甚至不惜摧殘人事來遷就制度。就歷史經驗論,任何一制度,絕不能有利而無弊。任何一制度,亦絕不能歷久而不變。”這一觀點我想可以概括爲“人事、制度配合論”,即人事與制度均不可偏廢。

錢穆先生從漢代、唐代、宋代、明代再到清代,一條線講下來基本上中國王朝制度的脈絡就十分清晰了。一個朝代不到兩萬字的篇幅,從闡述政府組織中皇室與政府之關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關係,以及選舉制度、經濟制度、兵役制度,一代政治制度之特點、政治之得失立現。環視當今,恐難再有人能出其右。

掩卷而思,從秦至清兩千年的傳統政治,不能簡單說它是專制政治,但是客觀而言,除了很多寶貴經驗之外,也有很多流弊。中國傳統政治的進程似乎是越走越狹隘,到最後的清代部族政權將之前的優良政治傳統幾近耗光。用錢穆先生的話說“我們講政治制度,有一些確實是制度,有一些則只能叫做事件或法術。制度指政而言,法術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說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於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術則出之於私,因此沒有一定恰好的節限”,他又說“論漢代,西漢可說是制度,東漢則多半出於光武私心。論唐代,確實可說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則有許多隻算是一種法術。明代,有許多隻能說它是一些事,不能說它是一些制。尤其是清代,可說全沒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據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裏,再加上他們許多的私心。這種私心,可說是一種部族政權的私心,所以全只有法術,更不見制度。”回頭來看中國傳統政治中一些政令,方纔明白原來每一項均有來歷有出處,有出於公的制度,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私心的權術。歷史、大衆、精英、權謀與制度這一切具有裹挾力量的因素將國家的走向推向未知。錢穆先生從嚴謹的歷史研究中總結出中國傳統政治的四大走向或者說是趨勢:

一是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權的傾向。國家統一是政治上應該絕對爭取的,但如何使國家統一而不要太偏於中央集權,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進,這是我們值得努力之第一事。

二是可以說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治,已造成了社會各階層一天天地趨向於平等。這一點可能與大家平日的想法有差距。錢穆先生說的平等並非西方普世價值中的“人生而平等”,而是指貴族、大門第的沒落,中國社會自宋以下,造就了一個平鋪的社會,平鋪了就不見有力量。用句時髦的話來講就是中產階級的消亡與缺失。

三是長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這種情況下的知識分子,至多也只能維持三代。實質在講中國知識分子在綿連幾世的皇權面前自感卑微。結果便是皇權的日益尊貴,而經銓選制度進來的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政府之權的日益卑微。

四是中國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個制度出了毛病,再訂一個制度來防治它,於是有些卻變成了病上加病。這也被當代的管理學家稱之爲“錢穆制度陷阱”。而且錢穆還有一個可能與今天社會共識相矛盾的.觀點,他認爲由歷史事實平心客觀地看,中國政治,實在一向是偏重法治的,即制度化,而西方近代政治,則比較偏重在人治在事實化。

大師的書往往不僅讓人學到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人思考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從古至今都在困擾着我們,或者說是今天的解決方案也未必讓人滿意。所謂讀史以鑑今,今天我們的政治已經走上了一條新路,傳統政治的積弊,雖是歷史,同時也還是現實,依然有其現實意義。英國哲人羅素曾說:“講哲學,至少有一個功用,即減輕一點人的武斷。”錢穆先生說:“講歷史,更可叫人不武斷。因爲事情太複雜,利弊得失,歷久始見,都擺開在歷史上。”

回顧自身,讀書不多,武斷不少,到如今方纔正本清流,開始有些許獨立思考。拉通來看,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這種毀滅重生的螺旋趨勢吧,只是悟的早與晚的問題。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11

(一)尚書省與六部

國家一切最高政令,一經政事堂會議決定後,再送尚書省執行。尚書省共分六部,即吏部(掌人事任用。官吏須先經過考試,再由吏部分發任用。五品以上由宰相決定,但吏部可以提名;五品以下全由吏部依法任用),戶部(掌民政戶口),禮部(掌宗教教育),兵部(掌軍事),刑部(掌司法),工部(掌建設)。此六部制度,自唐代至清末,推行了一千多年,不過次序時有變動。唐初爲吏、禮、兵、戶、刑、工;太宗時改爲吏、禮、戶、兵、刑、工;宋初爲吏、兵、刑、戶、工、禮;宋神宗王安石變法時改爲吏、戶、禮、兵、刑、工,該次序爲以後所沿襲。

六部相較於漢代九卿,可說是一大進步。漢代九卿如光祿勳,相當於皇帝的門房,不脫宮廷私職的氣味;唐代正名爲“吏部”,名稱恰當。又如掌管軍事的衛尉,仍是對宮廷言;唐代稱爲“兵部”,職名始正。太常卿偏於皇家祭祀;唐代改爲“禮部”,確定爲政務官。由此可見,只論漢、唐兩代官名的變化,便見中國政治史上政治意識的絕大進步,無論從體制講,還是從觀念講,都是很大的進步。漢代九卿,只是辦理皇室內廷事情的家務官;唐代的六部,顯然是管理國家政務的機構,不像漢代只似皇帝的侍從。

尚書省是唐代中央政府組織中最龐大的機構,其建築亦相當宏大。總辦公廳名爲“都堂”,兩旁爲左右兩廂,吏戶禮三部在左,兵刑工三部在右,由左右僕射分領,每部分四司,共二十四司。尚書省各部主管,上午在都堂集體辦公,遇事易於洽商;下午各歸本部分別辦公。如有“參知機務”或“同平章事”頭銜者,可去政事堂出席最高政事會議。唐代有名鉅著《唐六典》,系玄宗時依唐代現行法規而編纂,因記載六部的組織、用人、職務分配等而聞名,此書對當時政府各部門各組織的各項政權及人事分配,均有詳細規定。終成中國歷史上行政法規的巨典,此後宋明清各代,均重視此寶貴法典,奉爲圭臬。千餘年來,國家推行政務,大體以此書爲典範,無多變更。此後中央政府的變動只在發佈命令的中書門下,至於執行命令的尚書六部制度,則從未有大變更。

中國歷史上關於政治制度方面有兩大名著,一爲《周禮》,一爲《唐六典》。前者爲中國先秦時代人的“烏托邦”,純係一種理想政府組織的描寫。其最值得後代重視的是,政治理想的全部制度化,沒有絲毫理論的痕跡,而是具體嚴密的客觀記載。由此便可想見,中國古代的政治天才並不落於空談玄想,而能把一切理論化成具體事實排列開來。所以,《周禮》雖不是一部歷史書,不能作爲先秦時代的制度史看,而大體上實是一部理論思想的書,應爲講述先秦政治思想的重要材料。至於《唐六典》,則確已是唐代實際的行政法規,爲唐代政府所真實遵循。雖富理想,而已成事實。只由《周禮》演進到《唐六典》,也可認爲中國政治歷史上的極大進步。對於《唐六典》,不應僅當它是一部記載唐代現實制度的書,同時應當它是一部理論和思想的書,體現着唐代人政治上的種種理論和思想。制度的背後,都應有理論、思想、對實際情況和特殊情況的考慮,一切制度決不會憑空無端產生。

(二)唐代地方政府

唐代中央政府的組織相較漢代有了進步,但地方政府卻不如漢。中國歷史上的地方行政,最像樣的首推漢代。唐代已漸漸演進到中央集權的地步,逐漸內重而外輕。

唐代地方政府最低一級爲“縣”,和漢代一樣。玄宗時,全國有1573個縣,比漢代多出兩百多。“縣”以上爲“州”,全國有358個,比漢郡多兩倍餘,刺史爲“州”的行政首長。唐縣依三千戶、六千戶分上、中、下三等;漢縣僅分兩級,萬戶以上爲大縣,長官爲“令”,萬戶以下爲二級縣,長官爲“長”。可見唐縣比漢縣小。唐州依二萬戶、十萬戶分上、中、下三級。這較諸漢郡,相差更遠,漢郡戶口在百萬以上的並不少。由此可見,唐代地方長官的職權比漢代相差甚遠。

其次是地方長官的掾屬。在漢代由郡太守、縣令長自行闢署任用,唐代的任用權集中於中央吏部。任地方官者,因其本身地位低,一心升遷,各懷五日京兆之心。政府亦只得以升遷來獎勵地方官,於是把州縣分爲多級。不像漢代官階上下相隔不甚遠,升轉也靈活。漢制三年考績一次,三考才定黜陟(指人才進退,官吏升降);因階級少,升遷機會優越,故能各安於位,人事變動不大,行政效率也因之提高。唐代則遷調雖速,下級的永遠沉淪在下級,輕易不會升遷到上級去。於是,漸分清濁,極大影響行政實際效力。

(三)觀察使與節度使

說到地方行政,便須附帶述及監察制度。唐代設有“御史臺”,不屬於三省。即監察權是脫離相權而獨立的,這是與漢代相異的點。

中宗後,御史臺分左右御史,左御史監察中央,主要是監察尚書省六部,中書門下並不在列,謂之“分察”,右御史監察地方,謂之“分巡”。派去監察的御史,稱爲“監察使”“巡察使”“按察使”或“觀察使”。在唐代,名義上是觀察使被派到各地區巡視觀察;實際上則常駐地方,成爲地方更高一級的長官,把州縣地方官壓抑在下面。如是則地方行政由本來的兩級變成了三級,最高一級名不正言不順,形成了中央集權,對地方行政極有流弊。

若監察使巡視邊疆,停駐邊防重地,中央要他對地方事務隨宜應付,臨時得以全權支配;這即成爲“節度使”。“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受有此全權印信者,便可全權調度,故稱“節度使”。節度使在其地域,指揮軍事,管理財政,甚至擁有該地區的用人大權,形成了“藩鎮”。而且邊疆節度使逐漸擢用武人,形成了軍人割據。東漢末年的州牧即如此,而唐代又蹈其覆轍。安史之亂也由此產生,安史之亂後,此種割據局面更加強大。其先是想中央集權,而演變所極,卻尾大不掉,中央指派大吏到地方,在剝奪地方職權後卻回過頭來反抗中央,終至唐朝滅亡。這與後來清代情形相似。清代地方最高長官本爲“布政使”,清代總督、巡撫,應如欽差大臣般,臨時掌管軍事。但結果常駐地方,權力壓在布政使上面,致使中央集權地方無權。而後此輩巡撫、總督不受中央節制,於是便解體了。

唐代,其中央行政比漢代進步,而地方行政則不如漢。中央監察官變成了地方行政官,這是一大缺點。而由軍隊首領來充任地方行政首長,則更是大毛病。唐室的崩潰根源即在此制度上。總之,中國是一個土廣民衆的國家,必須統一,實不宜過分中央集權。這在中國政治課題上,是一道值得謹慎應付的大題目。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12

前段時間,我們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模塊,幾位老師的精彩報告和實踐教學,讓我對“民主政治”這個主題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充滿興趣、充滿熱情地讀起了史書,特別是渴望重回中國曆朝歷代尋求政治體制的發展和變化。於是,我讀起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總體內容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就我國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介紹和對比,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瞭近現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可以說,該書是一本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顧五個朝代的政治體制

首先談談對漢朝的認識。可以說,漢朝是吏治相對較好的一個朝代,官員總體人數少,只有中央和地方兩級,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員之間的流動屬於正常行爲,沒有高低之分。漢朝的經濟發展也還可以,“三十稅一”,總的來說老百姓的稅收是相對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確,君權和相權大致是並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實權。漢朝的選舉是舉薦制,理念是很好的,不過舉薦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隻有富人才有條件讀書,窮人失去讀書和當官的機會。

再談談唐朝,唐朝和漢朝時我國曆史中最爲鼎盛的時代。看看唐朝的政治體制,相權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過呢,相權還是有的,只是相互牽制罷了。地方管理和漢代就有差距了,縣的數量增加了。再說選舉,漢朝是採用科舉制的,這個制度對於選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軍事制度,後來也還是出了問題了,形成了軍事割據。

書中談的的第三個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國,但政治體制太弱了,特別是軍事上,以防守爲主,不敢進攻,節節敗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領宰相被進一步削掉了軍權和財權。而錢先生在表現士族政府對於皇權的退讓時,以宋初宰相讓座的緣由出發對於歷史演變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於唐,一切因循承襲。有變動的,只是迫於時代,迫於外面一切形勢,改頭換面,添注塗改而已。只能說有變動,卻不能說有建立。宋之於唐,似東漢之於西漢,有事而無政。有形勢推遷,無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這個對於太祖本身來說是沒什麼問題的,但給後面的皇帝埋下了禍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專制,對於打江山取得政權的太祖來說,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後代,實際上是很多困難的。雖然後來也新設了內閣大學士,但此職位官位太低,作用不大。到了後面,甚至還出現了太監干政,皇帝的事情讓太監代勞,太監成了“真皇帝”,長期以往,被清兵取代也是必然。明朝的選舉制度還是科舉,可是已經變成八股文了,按作者錢穆先生理解,八股文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律詩。

最後,是關於清朝,對於清朝,我和作者錢先生的觀點是一致的,如果說前朝治國理政都還是制度的話,那麼清人治國只能說是玩弄法術了。清代的中央政府在錢先生眼裏就是一個部族統治的工具,以至於皇帝的集權達到了最高峯——設立了軍機處。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爲清朝背後是整個滿族,他們首先考慮的是部族的“私利”,以致後面發生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等,想要得到清人的絕對支持,那是很難的,甚至有一部分勢力是反對的。

三、讀後感

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文字雖然不多,但貴在語言精闢、觀點鮮明,在歷史中看歷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當時的實際要求來檢討得失。《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總結也很精彩,它基於對歷史上傳統政治體制的歷時性分析,得出對中國當代政治制度現狀及未來政治發展態勢的預判,可謂字字珠璣,句句在理。在我看來,我國文化的得失能夠被錢先生簡潔明瞭,深入淺出的娓娓道來,確實佩服。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13

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結構嚴謹主題宏大,節選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五個朝代漢、唐、宋、明、清以爲代表,從政府組織、選舉、賦稅經濟、兵役等方面分別論述,大體上可以窺探中國歷史之全進程了,我能理解的有限,僅分享幾點我的一些體會:

1、二千多年的古代王朝是一段歷史進程,非“封建專制”可以一言以概之的,書中君權與相權在不同王朝權重是不同的,唐時期君主的旨意需要送去門下省蓋章再交由執行,清時期君主則可以從軍機處直接傳給個人等,此變化過程是緩慢的,君權重而相權弱;

聯想到心理諮詢中,哪有一個二個的詞就可以概括我們漫長的成長史呢,又哪有一件二件事就可以決定我們的人格發展呢?標籤化帶來某種效率,卻犧牲了更多真相;

2、書中提到很珍貴的了“歷史意見”,即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而非用我們現代民主視角,井田制發展到後來的均田制,在某個時期是符合當時社會生產水平的,同時西方的選舉制,放在古代的中國,幅員遼闊交通落戶,完全沒有可行性。

我們看待歷史,可以保留現代意見,但也不能忽略當時的意見;這讓我想到,我們的大多數防禦機制最初可能都誕生在特定的互動關係中,但不一定適應今時今日的生活,如果我們留心到“歷史意見”,也許還要感謝我們這些“不適宜的防禦”呢;

3、制度與人事是也是一個非常廣闊的話題,我想提二類人,張居正們以及紹興師爺。他們的共同點都有不在其位而謀其政,雖然制度約束難以撼動,但是他們還是憑藉着獨特的個人魅力綻放在歷史的星空下。

這也得說到,任何事終究要落到人這個字上,一旦由某個人參與,必然帶有“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也構成我們文明中璀璨的光,對於個人來說,也是因爲這些不確定性,我們才能發展自己,成就每個獨特的自己!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篇14

正如我不知哪裏看到的某人所論,錢老的敘述裏頭,讀得到對舊的中國政治制度滿心的憐惜。結合這本書寫作的環境看來,也從錢老在書中的總論裏讀出,著史之人能力避盲目批判之風,從受到萬人踐踏的“封建腐朽”之中撿起對傳統政治的尊敬,乃是真學者。我以爲這也是錢老寫書講演用意所在。

但此書由此也有個弊端,就是在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憐愛之下,則有些結論的得出還真是有待商榷。如果我後面有了更深的閱讀,那麼錢老的這種偏袒則更加清晰明瞭了。尤其是講清朝制度那一篇,開篇一段話就把清朝制度貶到了街邊棄蓆不值一提的程度。大概,我們每個人對自己曾身處的時代,因爲見慣了它的制度暗面,所以還真叫人生不出半點同情。恨不得親自將它掃進歷史的垃圾堆纔可解心頭之恨吧。

不過總而言之,這本書算是中國古代史啓蒙最佳普及讀物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