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通用15篇)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通用15篇)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孔子。

這本書的作者是李長之,他是著名的詩人、翻譯家、學者,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的中國影響很大,作者李長之用最淺顯而輕鬆的文字,把孔子一生的基本輪廓爲我們生動的勾畫出來了。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國的貴族,如果再往遠裏說,他們還是殷族的後代。孔子的父親叫紇,字叔樑,是魯國一個職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氣。孔子的母親姓顏,叫徵在。可不幸的是,孔子只有三歲,父親便亡故了。

孔子很喜歡唱歌,他最滿意的歌是:《韶》。他說:“我已經聽到並看到最好的了,再有其他音樂,我也不想享受了。”

孔子大概在30歲的時候,收了第一批弟子,有:顏淵,他的父親是顏路;子路,他只比孔子小9歲;范蠡;子貢……

公元前六世紀左右,世上幾個古老的文明國家都呈現了燦爛的古代文化,而孔子就是中國燦爛文化的代表。

孔子是個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個傳播者。

這本書寫了孔子的一生,很有意義,大家也買一本看看吧,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1

孔子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氣的人,他一生桃李滿天下。我很崇拜他。寒假裏,我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介紹了孔子一生的歷程,使我們更加了解,更加熟悉孔子了。

這本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挫折中前進》這個篇章,介紹的是孔子成長的歷程。孔子很能吃苦,經受得起各種困難,也很有志氣。在挫折中,他憑靠着自己的毅力一天比一天進步,修養了許多才能,養成了謙虛好學的品德。

在孔子的.一生中,一直是刻苦學習知識的。在很的小時候,他每天央求母親教自己新的內容,然後不斷地去溫習,以至於小時候就已經聰慧過人了。到了長大之後,孔子更是憑藉着自己的勤奮與刻苦,成爲了一位聞名天下的著名學者。

孔子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經過多年的研究整理,完成了《詩》《書》《禮》等著作,這些經典一直流傳至今。孔子的一生中有許多名言警句,這些名言警句經過他的弟子和次弟子的整理,編成了《論語》。

看完了《孔子的故事》後,我真覺得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一個人要想變強,就要能吃苦,同時還要有自信,要有所付出。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2

晚上,一顆顆星星一閃一閃的,真像在眨眼睛,月光灑進我的房間,我津津有味的把《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看完,它深深地吸引着我。

這本書主要講孔子的一生,其中我比較喜歡的一篇就是《走向成熟的道路》主要內容是:孔子自從見過老子以後,他自己過去一些偏於主觀的做法是有意識地減少了一些,他遇事也能更冷靜地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勒勉和熱情,就使他更爲人們所欽敬了。於是他的弟子多起來,而且還有遠地來。他曾從容地和門徒們說“學會的東西,時常的去溫習,不是很有樂趣嗎?”有一段時間孔子有心理的表現,這種心理是他在一生中浪費了很多有用的.光陰和精力。直到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孔子這種心理纔多少有些扭轉。

這個故事讀完我知道了,孔子越來越成熟了,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他的堅持的精神。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3

陽光明媚的秋天,我安靜的坐在陽臺上把《孔子的故事》這本書讀完了。

這本書主要講了孔子一生的故事,在孔子一生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也經歷過很多的磨難。他去過魏國、楚國等國家,因爲他去過的地方很多,所以,他的知識面非常廣,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也是教育家。

這本書裏面有許許多多的故事,但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沒落的貴族和孤苦的幼年》,這篇故事主要講了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國的貴族,如果再往遠裏說,他們還是殷代的後代,孔子在臨死前也說自己是殷人呢。孔子的父親叫紇,母親姓顏,叫徵在。可不幸的是,在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孔紇,便身亡了。可是,她母親因爲輿論的壓迫,連丈夫埋葬的地方也一直沒有告訴孔子。而且在孔子小的時候得不到什麼合適的玩具,只是愛模仿祭祀。擺上小盤小碗,學着行禮玩。這是他常做的也幾乎是唯一的遊戲了。

讀完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雖然孔子在很貧窮的情況下生活,但是他仍然努力學習,還成爲了偉大的教育家。現在的我們生活在這麼好的年代裏,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4

伴隨着夜間來臨的腳步,我讀完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讀完後,我非常敬佩孔子,我敬佩他什麼呢?我敬佩他做事認真,用於接受現實。

爲什麼說孔子勇於接受現實呢?看看下面的故事就知道了。

有一次,孔子的`錢財都被花光了,他沒有錢了,孔子的弟子子路,讓大家穿好僕人的衣服。將車上的布取下來。做成豪華的地毯。然後把凳子擺好。然後叫孔子過來。孔子的弟子子路以爲孔子會高興然後誇獎他。但孔子來看見這樣子的排場,就生氣的說,人要接受現實,不可以這麼虛假!

看完這個故事,我掩卷沉思。想到自己前天還幻想自己在雲朵屋裏當主角,可能這也是幻想吧。所以我不能這樣,我要接受現實,不可以整天沉浸在幻想裏。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收穫。收穫一。人要接受現實,不能沉浸在虛假裏。收穫二。做人要謙虛,不能驕傲。收穫三。要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和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意思就是你雖然學習很好,但是總有人比你學習更棒,所以要謙虛。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5

在寒假裏,我看了一本關於中國歷史人物的書——《孔子的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的故事》所講的.是孔子與他的弟子在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及對話,其中有一個故事,我非常喜歡:有一天,孔子帶弟子們在一塊寶地上觀賞,看見路上有一羣孩子在玩耍,他便讓馬車慢慢行駛過去。別的孩子早就躲開了,只有一個孩子一動不動。孔子問小朋友:“你可以給我的車讓一條路嗎?”誰知道這孩子不僅不讓,還說:“不行,這有個城池,你的馬車怎麼過?”孔子定睛一看,孩子背後的地面上有一堆石子,互相環繞,搭成了一個小小的城牆。於是孔子問那個孩子有什麼用?孩子答:“防軍隊和你這些馬車的。”孔子請教道:“那該怎麼過呢?”孩子道:“你覺得是車讓你?還是你讓車呢?”孔子一聽,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讓車伕繞過孩子所堆的城池走了。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一本書後,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孔子爲何被世人稱讚博學多才。是因爲他謙虛好學的寶貴精神!所以身爲小學生的我們應當學習他勤學苦練、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6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孔子。

孔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曾說過“不以而富且富,於我如浮雲”。對於不正當得來的東西,即使再好的享受,他也不會動心。

平時我們想要什麼東西,會千方百計的得到它,不惜傷害到他人,孔子不會,他知道那樣會傷害到他人,對於他來說,這種東西是不正當得來的東西,所以,我們以後一定要讓心靈享受更好的,一定不要被一些東西的外表所誘惑。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偉大的'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世家》詳細的講述了他的生平活動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重要文獻。

孔子一生都有着極高的政治熱情,即使在遭受打擊、排斥、嘲諷,甚至圍困的時候也仍然不減,爲了宣傳自己的主張,他不辭勞苦,用了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奔走遊說。文章用了相當的篇幅,真實的講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動,寫的生動具體,形象逼真。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受啓發,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雖然我不能像孔子那樣,但我會學着孔子的精神,一直努力下去。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7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書中有一則故事給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終於進了太廟學習,他十分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此後,凡是有不懂的問題,孔子都要向老師請教,迎來了許許多多人的嘲諷。孔子對這些諷刺的話語置之不理,依舊我行我素,因此纔會有今後如此輝煌的成就。他一生說過許多名言警句,例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等。這些名言警句一直激勵着後人,激勵後人要努力學習。

孔子先生30歲開始教學生,一生教過的學生將近3000多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孔子先生還完成了《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幾本名著。孔子先生去世後,他的弟子將孔子先生生前所說的話、所做的事記錄成一本書,書名叫《論語》,後被世人們流傳下來,傳爲佳話。

看完這本書後,我想了很多。孔子先生小時候就可以做到學而不厭,一遇到不懂的題目就去問老師,爲何我們不能做到呢?在學習上我們也要像孔子先生那樣,好學上進!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8

孔子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開創的儒學和他以仁爲本的思想,包括他膝下的七十二弟子都被人們世世頌揚,讀書人都會去孔廟拜一拜,人們尊稱他爲聖人。

可是孔子的聖究竟在哪?

很多人都會知之甚少,孔子的故事告訴我,孔子並不是在某一時刻就偉大起來的。孔子少年時就聰明伶俐,學習刻苦,在15歲時便“立志於學”,聲譽傳遍四方,知識積累使孔子有了很高的抱負,他運用“六藝”培養賢人,他以仁爲本的教育理念傳播天下,他一心專注於教育。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開創的私人教學,在歷史上前無來者,從此平民百姓也可以讀書了,這真是一項造福後人的壯舉,於此對比,那十條肉乾真是微不足道。孔子身邊聚集了一羣好學、品德高尚的弟子。

孔子的思想有很多我們學習的地方,從《論語》中就能看出來,與弟子對話時,便能給後人留下巨大的影響。

在戰亂多如牛毛的年代,孔子的仁政或許是治本的'良藥,但就像所有治療一般病的藥比治療重病的藥好吃一般。

作爲現代人,我們應該多讀讀名著或國學書籍。聖人的智慧往往被我們運用,它是不會被平庸的人理解或使用的。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9

孔子的人生,充滿了色彩。孔子的人生,富有獨特的韻味。

《孔子的故事》是孔子一生的寫照。孔子的人生,坎坷而偉大。他廣收門徒,不論高低貴賤;他傳播禮道,將復興周禮作之己任。雖然後人評論孔子過於執着、頑固,可他們卻不能瞭解孔子以禮治國的本性。當禮道深入人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恭敬,一份善良,一份美好的時候,嚴酷的刑罰就會失去它的意義,用“仁”、“禮”的政策去治國也並非是不能實現的幻想。孔子是偉大的.政治家。

聖人的弟子們也是實力派。孔子依材施教,對不同的弟子在同一件事上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教導或回答。這是孔子的高明之處。而對弟子的疑惑,他總是盡善盡美地回答,從不擺高架子去面對他們,反而非常謙虛,從不不懂裝懂,對於學習、思考的態度非常誠懇。答語的內容,便是本着孔子的思想觀念和博大的宏觀了。孔子是聰明的教育家。

孔子的美德就是這些:謙虛、大膽、聰明、好學、勤奮、仁德。民比君貴的思想和精神對後人影響至深至遠。

孔子的人生,爲自己超前又懷古的思想努力着。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10

在上個星期,我們老師發了一本書叫《孔子的故事》它的作者是李長之(1910_1978),初名李長植,生於山東省利津市,畢業於清華大學哲學系。先後在中央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任教。是著名的詩人,哲學家,學者,在文學批評和古典文學研究領域造詣尤深,著有《魯迅批判》《中國文學史略稿》《迎中國的文藝復興》《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等二十餘種專著,六百餘篇論文。

我最喜歡孔子幼年時代的魯國文化空氣這一篇發生的'故事。在孔子八歲的時,吳國那個不肯接受王位的公子季札初始各地,到了魯國,季札是一個博學而有藝術修養的人,他在魯國有機會聽到魯國所特別保存着的較完備的周朝樂歌。那些樂歌個大部分都保留在現存的詩經裏面,他對於鄭地民歌的批評是:“這種音樂爲什麼這麼細弱?很有享樂的氣氛。——這個小國有些危險了。”他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文藝批評家……

我讀完了《孔子的故事》,發現原來孔子經歷了這麼多。我也要像孔子那樣,遇到艱險,永不退縮。不會爲困難所打倒,這一本書使我瞭解了孔子以前發生的故事。原來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的中國影響很大呀!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11

老師發了一本書叫《孔子的故事》,李長之著,他用輕鬆的文字,把孔子的一生,爲我們生動的勾畫了出來。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而他求索的一生,被歷代人說了又說。

從30歲左右,就從事教育的孔子,有許多弟子,根據每個弟子的`性格優缺點而加以相應的教育。孔子最大的特點注重啓發,他善於選擇容易接受的機會,不斷啓發思考,努力鑽研,當百思不解,感覺困難的時候,孔子也不會引導他更深入下一層,也就是假如一張四方桌在這裏,假使我告訴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點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餘的三隻角也是方的,我就不會再向他廢話。他常常不斷地求知,用積極學習的態度來鼓舞弟子,他最反對在學習上自以爲是的學生。

其實孔子從小比較窮苦,但是他很會搞生產,他的學生想跟他學種田,孔子說:我不如老農夫。那個學生又想和孔子學種蔬菜,孔子說:我不如種蔬菜的。這就是因材施教,注重啓發,以身作則,踏實心虛。

我們要學習孔子的兩個方面,第一,是耐心,第二,是追求學習的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這些方面我們都應該向孔子學習。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12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歷史類的書《孔子的故事》。這是一本介紹孔子生平事件的書。

《孔子的故事》中有許多故事,其中一個關於孔子有趣的故事:一次,孔子帶着弟子來到寶地觀賞風景,看見路上一羣孩子在玩耍。孔子便乘馬車慢慢駛過去,別的孩子全躲開了,唯獨一個小孩一動不動。孔子說:“小孩,請你讓一下可以嗎?”小孩不但不讓還岔開雙腿,說:“不行,這裏有個城池,你的.車馬怎麼過去啊!”孔夫子說:“咦,這明明是路,哪有城池?”“我腳下邊就是城池。”孔子一看,孩子兩條腿岔開像城門一樣,兩腿中間放着幾塊石子,搭了一道小城牆。於是,孔子問這孩子:“這個城牆有什麼用啊?”小孩說:“城牆是擋你車馬的,還要防軍隊。”孔子就說:“你這麼小的城牆,我車過去又怎樣呢?”小孩說:“不對,這總還是一道城牆。既然是城牆,你的車馬怎麼過得去呢?”孔子就請教小孩說:“那我該怎麼辦呢?”孩子就說:“你覺得是城躲車馬,還是車馬繞城而走呢?”孔子一想,只能讓馬車從他旁邊過去。

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我懂得了孔子之所以博學多才是因爲他謙虛好學的美德;之所以能爲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是因爲他勤學苦讀。他那刻苦學習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13

我在寒假期間讀了《孔子的故事》這本書,我對孔子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時魯國人。孔子本身出生在富裕家庭,可是他的哥哥對他很不好,後來,母親和他被哥哥趕出了家。雖然命運多舛,可孔子始終刻苦鑽研,後來當上了官。但他志不在此,他的'志向是教出更多對國家有貢獻的孩子,於是他辭掉了工作,收了百多名弟子,成爲了一名有名的教育家。不幸的是,他回到魯國後兩年去世,享年73歲。

我認爲孔子是一位謙虛、好學、虛心向他人學習的人。通過他的努力取得了不少好成績,但仍不滿足,繼續向人請教,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最終完成了許多經典著作,如《詩》《書》《禮》等。所以我認爲孔子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學習他的好學精神。

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讓我深受啓發:君王要像君王,臣子要像臣子,言必信,行必果……讓我知道了學習要勤學多思,不懂就問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我有不懂的題目我怕問老師和同學,怕麻煩,怕動腦。不懂就不懂了,隨他去,就這麼稀裏糊塗地過了,不過現在讀了《孔子的故事》後,讓我知道了什麼是不恥下問,懂得了勤奮好學的重要性,更懂得了爲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14

朱熹說了一句話“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意思就是:上天如果不生出孔子,那麼萬古就如同漫漫長夜一般暗淡無光。我總覺得這句話太過於誇張了,直至我讀到了李長之寫的《孔子的故事》。

書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夾谷會齊”的故事了。這是的孔子正在魯國輔佐魯君,與其一起去夾谷會齊王。在大會上,他當衆訓斥齊君。事後,齊君生氣地對他的臣子說:“孔子使用君子之道輔佐魯君,而你們卻實用夷狄之道輔佐我。”孔子在故事爲了堅守周禮而教訓齊君的形象給我留下印象非常深刻。

讀完此書後,我對於孔子求知的態度非常欣慰。他曾經像年僅七歲的小孩請教,對應了論語中“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也能代說明孔子謙虛求學的`態度。雖然他已經成爲了一個天下知名哲學家、教育家,但他還在周遊列國之時,不斷的求學。

孔子的三千名弟子在跟着他周遊列國之時,就彷彿是一座移動的私立學校,他們當中,有一貧如洗的貧民,也有能金盆洗手的富二代,但他都以收一點點的學費爲代價把他多年來積累的知識,詩歌,樂曲,還有禮儀毫無保留的傳給了他們。

孔子的一生都歷經坎坷,他的儒家思想就猶如一把火,用他一生的時光點燃的一把火,一把煉出了華夏文明的一把火。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四百字 15

在月光的照耀下,我默默地讀完了巜孔子的故事》這本書,這本書深深地吸引着我把我帶進了孔子的生活世界裏。

這本書裏面講了許多的小故事:有孔子在齊國政治活動的失敗、孔子在齊國的收穫和影響等等,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故事是走向成熟的道路,這裏面講了,孔子還不到35歲,就有了很多弟子,正因爲他見過老子以後,遇事會冷靜和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熱情,弟子就多了起來,雖然他說人家不知道自己有本領也能沉住氣,但想施展自己的本領,特別是政治方面的所謂報復,他曾說:"不愁沒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沒有成套的東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東西,自然會有人知道,也就是這種心理的表現,這種心理使他在一生中浪費了很多有用的光陰和精力。直到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孔子這種心理纔有了一些扭轉。

毎當我讀到孔子說的這句話:"不愁沒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沒有成套的東西;不愁人家不知道,只要自己有了成套的東西,自然會有人知道,我就明白了,孔子他不愁沒有地位,愁的是自己沒有成套的東西,只要有了,人家自然就知道了,我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愁沒有地位,只要你有了成套的東西,自然就有地位了,人家自然也知道了。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裏面的講了從剛出生到老了的生活故事,真的很有趣,你也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