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手指》的讀後感(精選40篇)

《手指》的讀後感(精選4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17K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手指》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手指》的讀後感(精選40篇)

《手指》的讀後感 篇1

在這個星期五,我們學習了一篇名叫《手指》的課文,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手指》,這篇文章是漫畫家豐子愷寫的。手指,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寫手指的人又有幾個呢?只能說明了我們缺少一雙觀察生活的眼睛。

《手指》告訴我們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也應了:衆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是啊!只要五個手指握成一個拳頭,取長補短,就沒有什麼醜美之分了。團結就是力量。是沒根手指都發揮到了作用,使得根根有用。

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再能走向成功,才能走向輝煌!在學校,每週一早上升國旗評選班旗不就是看集體的力量嗎?只有團結,纔能有力量!

《手指》的讀後感 篇2

每當我拿起《磨鍊孩子意志的108個好故事》時,我就想起了《第六根手指》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皮皮的左手長着六根手指,爲此他很自卑,總是把左手藏起來,不想被人看見。可是在學校,同學們還是經常嘲笑他。皮皮變得很沉默,老師批評了那些嘲笑他的同學,可皮皮還是不愛說話。一次,學校舉行數學競賽,皮皮得了第一名,所有的同學都很崇拜他。皮皮慢慢地開朗起來了,開始和同學說笑了,也不再將左手藏起來了。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關鍵是看站在什麼角度去看、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每個人都有多方面的才能,一個人某方面有缺陷,但總有另外一方面有長處。只要有了積極心態,就可以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長項,克服、改正、自己的弱項,把自己的某種缺陷轉化爲自強不息的推動力量,也許你的缺陷不但不會成爲你的障礙,反而會成爲你成功的動力。因爲它促使你更加專心地關注自己選擇的發展方向,促成你獲得超出常人的動力,最終成爲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

《手指》的讀後感 篇3

今天我們學習了,《手指》這一課。

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大拇指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雖然外表算不上美,但是在五指中,卻是最容易吃苦的。食指雖然不如大拇指吃力,但是與大拇指合作的時候,終是以他爲主。中指雖然長得漂亮,但是幹活的時候不出力,派不上什麼用場。無名指和小指,樣子非常可愛,但是能力非常薄弱。如果,五指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人各有所長,我們既要看到人的長處,也要看到人的短處。彼此諒解,相互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手指》的讀後感 篇4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手指》。本文講了 五根手指都有短處和長處。大拇指和食指吃的苦頭最多,而中指只是在旁邊當個打公子小指用處也不多。可是它們團結起來就是一個大團結那就沒有誰弱誰強了。

大家都知道,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將優點集於一身的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抱着不同的心態去看待每個人,對於這十根手指也一樣,只要他們一起合作,就可以取長補短,取得成功。

我們的手指就像是生活中的那些人,有些養尊處優,就像中指一樣;有些任勞任怨,就像大拇指一樣;有些小巧玲瓏,就像想無名指和小指一樣。

我知道了每個人時都有短處的,不能拿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比,自己也有短處,要取長補短,才能更好。

《手指》的讀後感 篇5

今天我讀了《手指》這篇課文,使我有了很大的啓示。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每個人都有十個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他們有不同的姿態和性格,但只要握成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的事。

《手指》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事都說明了這個道理。例如:拔河比賽,在拔的時候,只要大家團結起來,齊心協力往自己這一方拉,最後一定會勝利。等還有許多這樣的比賽。可見,只有團結起來,我們的力量就會從小變大。在自然界中,螞蟻是最小的動物了,但有許多人覺的奇怪,爲什麼螞蟻這麼小,卻沒有被它們的天敵消滅呢?原因就是:螞蟻雖然小,但是它們團結在一起,組成了一個集體,所以沒有被消滅。

是呀!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力量大。

《手指》的讀後感 篇6

《手指》這篇作文是豐子愷寫的,他是我國現代的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

他寫這篇作文時運用了比喻和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具體描寫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性格和作用。揭示了“團結就是力量”這一道理。

我的感悟是:五根手指有長也有短,姿態各異,作用也不一樣,各有各的作用,但想發揮最大的力量就需要五個手指兄弟好好配合,缺一不可。俗話說:“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折。”人也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團結身邊的人,學會團結,大家一起取長補短,發揮團隊合作的最大優勢。

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頭如果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讓我們在生活中和同學或老師團結一致,天天向上,全班考個好成績。團結起來,超過其他班吧!

《手指》的讀後感 篇7

這幾天,我們學了《手指》這篇課文,讓我感觸很深很深。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大拇指吃苦耐勞的特點和食指敢與探險,不怕犧牲的性格。也講了中指姿態優美和高傲的特點與無名指和小指可愛的特點。最後寫出了只要團結一致,變成拳頭,纔會發這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老人,他有三個兒子,他們很不團結,三個人各幹各的事,誰有困難誰也不幫誰。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人感到自己已經時日不多了,忽然很憂鬱地想了起來:如果那天我不在了,他們會更不團結的,遲早會把我留給他們的家產給毀了。老人長嘆一聲,堅定的說:我一定要讓他們團結起來。

過了幾天,老人果然躺在牀上起不來了,他就讓自己的三個兒子,每人去撿55根樹枝來,兒子們很納悶,但還是去了,因爲這是老人生前最後一個願望了。

兒子們撿好樹枝都回來了。老人交給兒子們每人一根樹枝讓他們折斷試試,他們全都不費吹灰之力就折斷了,老人又交給兒子們每人兩根樹枝讓他們折斷結果還是一樣,一直到十根,三個兒子不管怎麼樣都折不斷,於是這時老人終於開口了,老人苦口婆心的對三個兒子說:“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只要你們團結沒有什麼困難能難倒你們。”兒子們聽了彷彿領會到了什麼,從此以後他們齊心合力,終於幹出了一番大事業。

人生要有朋友,朋友多就等於力量強大。不管有多困難,只要大家齊心合力,沒有辦不到的事!

《手指》的讀後感 篇8

今天,我讀過一篇名叫《手指》的文章後,被深深打動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人的十根手指,把每根手指寫得像人一樣,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每根指頭有每根指頭的用處各有不同的姿態,但他們只要團結,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是呀,團結就是力量,只要團結,什麼事都可以做,只要團結,就會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無人能及。人和手指一樣需要團結,“衆人拾柴火焰高”,“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難折斷。”在奧運會上,團體比賽發揚的就是這種精神。

記得在我們學校舉行的一次秋季運動會中,我們班跳大繩比賽時,運動員們團結一致,不怕困難,齊心協力,表現得十分默契,跳繩跳得非常連貫,就算有人跳壞了,同學們不但不說他,還不停的鼓勵他。最後,我們終於贏得了那場比賽。

我們要團結,團結才能創造奇蹟。

《手指》的讀後感 篇9

星期二我們新學了一篇課文,名叫《手指》,主要講了人手上的五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大拇指的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還比別的少一個關節。他吃苦耐勞、默默奉獻;食指的姿態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強硬的曲線。他勤奮努力、不怕危險;中指是五指中相貌最堂皇的。他好逸不勞、華而不實;體態最秀麗,樣子最可愛的莫過於無名指和小拇指。他們只是附庸而已,只能幫一些小忙。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我讀了這篇課文後感受到人人只要團結,做什麼事都能成功。我以前讀過這樣一篇文章:螞蟻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蟻生兒,公蟻持家。他們在原野、荒灘上搬運食物,建設家園。想不到小小生靈,竟活得如此滋潤,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義。尤其令我震驚的是它們面對災難時的行爲。當野火燒起來的時候,你知道螞蟻是如何逃生的嗎?衆多的螞蟻迅速聚擾,抱成黑團,然後像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難道這不是團結的力量嗎?所以,就像我之前說的一樣,人人只要團結,做什麼事都能成功,我們要像螞蟻一樣,要學會團結,學會在集體中去使用它,這樣對一個集體是很有用的。

《手指》的讀後感 篇10

手指長在每個人的手上,時時看到,常常用到。在團結的時候力量簡直不敢想象,出現分歧的時候力量是那麼渺小,那麼脆弱。這天五個兄弟們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情:食指的自傲使要好的五兄弟鬧翻了。於是五指就這樣分開了大拇指去了一個餐廳當服務員,可是他的體型讓他被解僱了。食指去了理髮店當了理髮師,可是他只會剃光頭,於是他也被解僱了。中指因爲體型好成爲了人人仰慕的模特,可是這個工作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太累了,於是他便辭職了。無名指去當了演員,可是無名指平時太直了,還有那張惹人討厭的嘴,讓他也被解僱了。

半年後五指兄弟們相聚了,個個都愁眉苦臉的。他們互相分享着遇到的不幸。老實憨厚的大拇指老大總結了一句話:“我們五個的姿態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卻無愛憎在其中。我們五個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手指》的讀後感 篇11

最近我們學習了《手指》這篇文章,我覺得大拇指和食指的品質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擁有。

文中大拇指吃苦耐勞的品質讓我想到了護士這個職業。護士,很辛苦,從這個病房到那個病房,雖然短短的一段距離,護士必須小跑。這麼做,完全是爲了節約時間,這樣纔能有多餘的精力去照顧其他病人。

老師,多麼神聖的職業。課堂上,幾十雙小眼睛盯着老師,老師全程站立,孜孜不倦地把知識傳播給學生們。課下,幾十本作文本還等着老師批閱,老師埋頭伏案,從未叫苦叫累。老師,不正是豐子愷筆下大拇指那樣的人物嗎?

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交警穿着制服,在烈日下,在寒風裏維持着交通秩序。即使汗流浹背,即使冷風刺骨,他們無怨無悔,只爲了保障行人的安全,車輛的安全,他們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而食指複雜的工作,敏捷勇敢的精神,他們也有。哪裏有危險,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哪裏需要哪裏就有他們的存在,他們,就是消防員。

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是他們抱着水槍衝在前面。面對滔天的洪水,是他們划着皮艇衝在最前面。他們無怨無悔,把困住的人們送到安全的地方,卻把危險留給自己。他們就是像拇指一樣的人物。

我們要感謝這些人,是他們,不顧自己爲了我們不惜奉獻出一切。我們要感謝他們,向他們學習,長大以後要像他們一樣,爲人民們服務!

《手指》的讀後感 篇12

我們每個人,都隨時隨地隨身帶着十根手指,永不離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它們都很團結,它們就像兄弟姐妹,互幫互助。

大拇指在五指中,是最肯吃苦的,但是它的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別人是兩個關節,而他只有一個,在拉胡琴用他;在水要噴出來用他;在死力抵住用他;在血要流出來叫他;拼命按住用他;在重東西翻倒去用他,大拇指讓我知道了,做什麼事都要努力,做出閃亮的自己。

和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態沒有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他的作用雖沒有大拇指吃力,但比大拇指複雜。拿筆的時候全靠他推動筆桿;在縫衣服被扎傷的是他;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探險或冒險;穢物、讀物、烈物,他接觸的機會最多;他消受的機會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沒有的“機敏”,雖有大拇指相助,終是以他爲主。

中指的地位最右、相貌最堂皇。他在五指中間,他永遠不受外物衝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着養尊處優。每逢做事,名義上他是參加的,實際並不出力。因爲身體最長,取物時,往往是他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這物是他自己的功勞,其實他碰到之後就退在一旁,由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就在旁略爲扶襯而已。

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的那就是無名指和小指了,但能力薄弱也無過於他們了。無名指可以研脂粉、蘸藥末、戴戒指。小指的用處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不過在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做蘭花指狀嗎?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

手上的五指,我感到他們的姿態與性格,有很大的差異,卻無愛憎在其中。五根手指在一起的時候如同大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這篇課文讓我知道了在同學之間也是一樣的,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相互謙讓。

《手指》的讀後感 篇13

《紅手指》——作爲一位語文老師,看到這個題目,腦子裏的第一反應就是:“紅手指”肯定是文中重要的線索,甚至是破案的關鍵。的確如此。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日本再平常不過的一家人,前原和妻子人到中年,上有癡呆的老母親,下有未成年的兒子。平靜的日子被打破了,兒子在家中殺了一個小女孩,前原夫婦決心移走屍體,掩蓋罪行。當罪行無法掩蓋時,讓未成年的兒子去坐牢,前原夫婦是萬萬做不到的,那應該找誰做這個替罪羊呢?“他們不會是想把癡呆的母親推出去吧!”果不其然,他們是這樣做的,一個癡呆的母親,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不正是一個好的“兇手”嗎?

故事如果到這裏就結束了,那作者就不是東野圭吾,故事的結尾也是故事的高潮。其實警察早就知道真相,紅手指是母親給警察的暗示,也是給兒子的的暗示!就像加賀警官說的那樣,世界上沒有哪個母親會把自己的兒子送入羅網。即使在全然知道兒子要將自己作爲替罪羊,母親抱着希望,各種提示,相冊,還有兒子小學畢業前送給自己的小木片……還好中年的前原在最後承認了自己撒謊,潰不成軍。

猜到了“癡呆”的母親會被作爲替罪羊,卻沒猜到連“癡呆”也是母親爲了生存而假裝的,自己的妻子對母親態度冷淡,兒子受他影響,也開始疏遠母親,自己尚且如此,更何況自己的兒子!母親絕望了,最後選擇的道路就是創造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不讓其他成員進來!本以爲母親會默默地替兒子的兒子頂罪,然而並沒有,也沒有直接拆穿兒子,她在賭,賭她的兒子還是愛他的,用親情作爲籌碼!

親情缺失導致悲劇的發生!親情,兒子對母親的愛,兒子對自己兒子的愛!前者在兩位之間,選擇了後者,說他真的愛兒子嗎?我覺得不是,在兒子真正需要他關心時,他選擇的是逃避!更別提他愛自己的母親,連陌生人都感受到母親的癡呆是裝的,而和母親朝夕相處的自己卻毫無察覺。正是因爲前原和妻子八重子沒有處理好家庭關係,導致一系列悲劇的產生,也是導致自己兒子最終成爲殺人犯,卻到最後仍舊認識不到自己錯誤這樣悲劇的發生。

父母永遠無私地愛着自己的孩子,而孩子本身對父母的愛卻似乎永遠無法超越父母給自己的愛。親情在很多時候似乎並不對等,我們用自己以爲的方式愛着他們——父母或孩子,以爲這是愛,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到底是不是他們所需要的,或者說給予愛的途徑是否正確。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親情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值得我們探索的。

親情?——親情!東野圭吾的不僅是在講故事,更多的是在拯救一顆顆迷失方向的心。願我們不曾丟失那顆有關親情的心。

《手指》的讀後感 篇14

畢舒敏女士曾寫過一篇,它雖然短而簡練,但我從這篇中體會到了許多令人值得學習的品質和精神,那篇就是——《綠手指》。

這篇講的是一位老太太在報紙上看到了一條消息:園藝所重金購買純白金盞。於是,這位老太太就想:金盞花,除了金色,就是綠色,白色的還真是少見。這時,老太太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決定自己嘗試種純白色的金盞,她的八個女兒都極度反對這個決定,因爲老奶奶一點兒都不懂種子遺傳學,連專家都做不出來,更何況是她呢。她便獨自一人去完成這不可思議的任務。她撒下種子,精心伺弄,金盞花終於開了,全是金色的。老奶奶挑了一個顏色較淡的,任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種子,第二年把它種下去,然後,如法炮製,一年又一年,時間艱澀地流動着,老奶奶絲毫沒有放棄,一直堅信自己能夠做到。終於有一天,她種出了一朵純白的、如銀似雪的金盞……

讀完這則故事,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老奶奶那爲種出純白的金盞花不懈努力的精神。俗話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在生活中,不管做任何事,我們都要堅持不懈,哪怕是一件小事。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老奶奶這樣,爲做一件事持之以恆。比如,上次我去爬雲南的玉龍雪山,纜車把我們送到了4000多米的地方,剩1000米讓我們自己爬。一道4000米的地方我便感到頭暈腦脹,頭暈使我喪失了向上爬的動力,我咬緊牙關,艱難地向上爬着,一步、兩步……終於,我爬了一半,我便開始想打退堂鼓了,但“堅持不懈”這四個字不斷在我腦海裏跳躍,它頓時使我全身充滿了動力,於是,我扶着欄杆,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着。最終,我戰勝了高山,並站在高山之巔領略成功的喜悅,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縱山小”啊!

堅持不懈——我爲自己代言,爲之奮鬥一生!加油吧!

《手指》的讀後感 篇15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魔法手指》的書。雖然故事不長,但我非常喜歡。

這本書主要講了革利鴿夫婦一家很喜歡打獵,獵殺森林裏的小動物,這讓鄰居家的八歲小女孩看不下去了。她把"魔法手指"指向革利鴿夫婦一家,動用了魔法,於是,他們過上了鴨子的生活。後,他們懺悔了,小女孩便把他們變回了正常人,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從此以後,革利鴿夫婦一家再也不敢打獵了。

讀完這本書後,我十分佩服羅爾德·達爾的想象力,他能把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姑娘的手指想象出魔力,當她的手指指向誰,再念一句咒語,誰就能過上動物的生活,動物就能過上誰的生活真有趣!在書裏,小女孩是一個善良,正義的人,爲了小動物,她把革利鴿一家變成鴨子,體驗被人追殺的感覺。從這一事中,體現出了小女孩有一顆熱愛環境,保護動物的仁慈之心。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例:週末的時候,小區裏有幾個男生在玩弄一隻剛從樹上掉下的小鳥,我去勸阻他們,他們卻不理我。後,他們玩得沒有意思了,就把小鳥踢進了下水道。那個時候我多麼想擁有書中小女孩的能力,將那幾個男孩變成小鳥,讓他們也體驗一把被人扔進下水道的感覺。可惜,我沒那個能力,我做的只能是把下水道中的小鳥撿起,放回窩裏。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要有一顆仁慈之心,要與動物和平相處,我也推薦大家去看一看這本書,感受一下羅爾德·達爾的魔法世界。

《手指》的讀後感 篇16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魔法手指》的書。雖然故事不長,但我非常喜歡。

這本書主要講了革利鴿夫婦一家很喜歡打獵,獵殺森林裏的小動物,這讓鄰居家的八歲小女孩看不下去了。她把“魔法手指”指向革利鴿夫婦一家,動用了魔法,於是,他們過上了鴨子的生活。後來,他們懺悔了,小女孩便把他們變回了正常人,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從此以後,革利鴿夫婦一家再也不敢打獵了。

讀完這本書後,我十分佩服羅爾德·達爾的想象力,他能把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姑娘的手指想象出魔力來,當她的手指指向誰,再念一句咒語,誰就能過上動物的生活,動物就能過上誰的生活真有趣!在書裏,小女孩是一個善良,正義的人,爲了小動物,她把革利鴿一家變成鴨子,體驗被人追殺的感覺。從這一件事中,體現出了小女孩有一顆熱愛環境,保護動物的仁慈之心。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例:週末的時候,小區裏有幾個男生在玩弄一隻剛從樹上掉下來的小鳥,我去勸阻他們,他們卻不理我。後來,他們玩得沒有意思了,就把小鳥踢進了下水道。

那個時候我多麼想擁有書中小女孩的能力,將那幾個男孩變成小鳥,讓他們也體驗一把被人扔進下水道的感覺。可惜,我沒那個能力,我做的只能是把下水道中的小鳥撿起來,放回窩裏。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要有一顆仁慈之心,要與動物和平相處,我也推薦大家去看一看這本書,感受一下羅爾德·達爾的魔法世界。

《手指》的讀後感 篇17

最近,我們班又發了新書了,可好看了!我發到的新書就是《魔法手指》,這本書主要講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當然就叫做魔法手指了!而第二個故事就叫做烏龜是怎麼長大的,第一個故事主要講了革歷鶴一家都是每天都打獵,他們一家四口都把打獵當成遊戲了,完全不愛護小動物,所以主人公就很生氣,突然,主人公右手的食指間突然麻的要命,然後一道閃電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誇張速度射中了革歷鶴一家人,他們變成了鴨子,鴨子變成了他們,他們流浪街頭,之後住鳥巢,終於,在他們向鴨子認了錯之後,他們又和鴨子換了回來,終於,他們不再打獵,從革歷鶴一家人成爲了名符其實的“愛鶴”一家人。

第二段主要講了一位老先生愛着一位老奶奶,那位老奶奶有一隻烏龜,那隻烏龜很受老奶奶的寵愛,可卻一點也不長大,最後,老先生念出了一串咒語,說能讓小烏龜變大,老奶奶不相信,其實也不是真的,小烏龜變大了是因爲老先生偷偷掉了包,把原版的烏龜換成了更大的烏龜,可是,大烏龜進不了自己的屋子了,於是,老先生又唸了咒語,說能讓烏龜變小,之後,老先生趁老奶奶不在,就把兩隻烏龜又換了回來,老奶奶看見烏龜變小了,就很高興,於是他們兩個就結婚了。

怎麼樣啊?這兩個故事很有趣吧?希望大家也喜歡,再見!

《手指》的讀後感 篇18

《魔法手指》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作者羅爾德·達爾寫的。他寫的書十分有趣,讀着讀着就能讓人想入非非,彷彿身臨其境。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我”一個女孩子、革利鴿一家。“我”擁有着魔法師的神力,當”我”憤怒的時候,“我”的手指就有一種阻力。革利鴿一家十分喜歡打獵。有一天,正在興致勃勃打措的革利鴿一家遇到了“我”。十六隻野鴨被他們打死了,“我”心裏就很憤怒,突然“我”有一種麻麻的感覺,就對他們施了魔法。第二天,他們全家人全變小了,而且胳膊都變成了翅膀,而那天沒有打到的四隻野鴨變大了,和人的大小一樣,佔領了革利鴿一家的房子。打獵者與被獵者被換了個,至此革利鴿一家是有家難回,生活出現了困難,生命受到威脅……

經過磨難,革利鴿一家答應再也不打獵了,他們與周圍的小動物和平相處,生活恢復了正常。

這個故事其實是從側面告訴我們不能傷害動物。像有一些人,爲了個人的利益去打獵,去捕殺可可西里無辜的藏羚羊,使他們失去了親人。如果那些打獵者換位想一想,假使你是那些藏羚羊,失去親人的痛苦會不會使你痛不欲生。所以我們要保護動物,不去傷害他們,否則,你也會像革利鴿夫婦一樣受到懲罰,生命受到威脅。

保護動物,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正是地球上生物的多樣性,才能維持地球的生態平衡,這關係着人類的生存安危,我們一定要付之行動!

《手指》的讀後感 篇19

這是一本有趣的小說,名叫《魔法手指》,作者是羅爾德·達爾,我覺得他應該是一位很幽默的人,當我看到了書的前面寫他介紹的時候,我還真的猜對了,他的確是一位非常幽默的老人。但我不免也有點傷心,因爲他在1990年逝世了,而他創作的故事仍風靡全球。

光看作者就這麼好,那他寫的書就更了不起了,我有他寫的三本書《魔法手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還有《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而且它也是羅爾德·達爾否系列中最有名的一本書。但是我今天要講的書卻不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卻是《魔法手指》。這本書裏面有兩則故事,一則的名字就叫《魔法手指》,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革利鴿一家喜歡打獵,每個星期六的旱晨,他們都會帶着各自的槍,到樹林裏去打走獸和小鳥。這可氣壞了鄰居的一位八歲小女孩。這個小女孩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非凡本領,每當她發怒的時候,她的手指就能施出魔法來:她會讓革利鴿一家變成野鴨子,把野鴨子變成人。

讀了這篇故事,我不僅爲羅爾德·達爾的想象力所折服,也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人和動物是相平等的,我們要好好保護動物,和動物做好朋友。

《手指》的讀後感 篇20

《紅手指》其實就是一出被放大化的家庭悲劇,一種生活化共鳴。本書中東野着重描寫了現代社會的一種通病——親情缺失

當一個無知的孩子,犯了罪,他逃避、他憤怒、他斥責,他就像個惡魔一樣,讓每個人都變得好醜陋,這是誰的錯?當一個母親,母愛氾濫的時候,便會不斷的包庇和縱容自己的孩子,她這樣做真的對了麼?當一個父親,面對自己犯了罪的兒子的時候,內心的抉擇是怎麼折磨他的?讓自己年邁的母親去頂罪,面對警察的盤問,煩躁、恐懼、黑暗、良心的不安會一涌而上,誰能給他正確的選擇?而當一個年邁的老人,被冷漠、被利用,她只能用僅存的回憶,來原諒她的子孫們,來救贖他們的靈魂,當發現自己被代做替罪羔羊的時候,她的內心又如何……

我一直很喜歡東野的書,因爲他的書,永遠也猜不到結局,而每一個結局中都藏有一個祕密,每一個祕密都讓人震撼。

本書的推理的關鍵,劇情的轉折都在於紅手指上,這一點的設置有點莫名其妙。有些推理讀起來如行雲流水,那麼設置就是非常巧妙的。

當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關愛,轉化爲一種溺愛的時候,罪惡就開始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逃避的東西。所謂的“蝴蝶效應”,可能只是婆媳之間的一次爭吵,父親對兒子的一次責罵。八重子的溺愛會告訴她的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罪,背後總有母親撐着,卻不知這是多大的一個誤區……

當我合上書的那一刻,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兒子犯罪,到隱瞞罪行,到最終讓年邁的母親去頂罪,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紹夫對母親的冷漠!一味的縱容和包庇自己的兒子,卻遺忘了那顆從來都只願躲在自己世界的淒涼的心……可是,他真的錯了麼?所有的責任和壓力都在他一個人的肩上,面對只有十五歲的兒子,卻成了殺人犯,如果讓警察知道了,直巳還呢麼小,他以後要怎麼辦?作爲一個父親,他即絕望又無奈;面對妻子的以死威脅,他作爲一個丈夫,只能順從!面對年邁的母親,他作爲一個兒子,要忍受多大的良心不安?只有他,只有這個男人,只有這個已爲人夫、爲人父、爲人子的男人,纔是最不容易的……其實看到這裏,我不經想大哭一場,人性、寬容、抉擇,都在這本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手指》的讀後感 篇21

第一次讀東野圭吾的著作是《虛無的十字架》這位作家的作品讓我在緊張的情節中看到了人性的複雜:惡毒,自私,包容,寬恕……

看到《紅手指》我並沒在意,決定翻開這本書完全是因爲作者吸引了我。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偏懸疑類的小說和電影的,所以面對懸疑大師的作品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呢?

該小說以一件殺人案件作爲開始,緊接着護犢情深的父母開始幫助兇手兒子開啓包庇的道路,誰知遇上了觀察入微的刑警加賀恭一郎在不斷的推理調查中得到真相。在不斷的“交手”過程中,刑警鬆宮發現“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在普通不過的家庭也許都有不可告人的祕密,看似鐵漢的加賀也是個有血有肉的暖男。

這本小說讓我觸動很大,其中有親情的包容,逃避的懦弱,愛情的堅貞,甚至是婆媳的矛盾,但是感觸最大的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帶給孩子的影響。

說實話在看到前五卷的時候我體內憤怒的火焰在不斷地上升,因爲我實在無法忍受津柰子的護犢行爲,她的兒子直巳不是殺死一隻阿貓阿狗而是將一個天真爛漫猶如天使的孩子殺死了,更遠的說他破壞了一個幸福的家庭。這般殘忍的手段和冷血的禽獸有何分別呢?甚至比禽獸更加的惡劣,因爲禽獸也是會選擇那些可以作爲食物的獵物去捕殺。

昭夫在知道兒子直巳殺人之後多少是有些驚愕的,可是驚愕之後他首先想到的是去報警讓兒子自首,他始終最愛的還是自己。從津柰子的口中得知昭夫一直對於家庭責任抱有一種逃避的態度:不理會婆媳間的矛盾,不理會兒子的學習交際,甚至也不願瞭解妻子的想法,總以爲時間可以讓這一切都會變得毫不重要,卻從沒考慮到時間只會將這一切不斷累計成爲一座隨時可以觸發的火山。

終於造成兒子性格的缺陷導致殺人的事件發生這一切都是他的責任,從古就有“養不教,父之過”的俗語。面對父母不相愛的環境,直巳應該一直是孤獨無助的,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個天真的猶如天使的朋友出現在他的生活中他怎麼能放她走呢,他寧可毀滅也不願意她離開。

很早就在一個公衆號上看到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的一個文章,具體的內容大概就是父母相親相愛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是十分重要的。從小遭遇家暴的孩子很大的概率會得躁狂症和抑鬱症等心理疾病,要是從小父母恩愛孩子的性格大多很開朗還會將這種優良傳統繼承到自己的婚姻中。

我個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讀於寄宿學校,在小學期間每年開學爸爸都會送我一次,因爲我還沒有自己報名的能力和搬鋪蓋卷的能力。到初中開始爸爸在我初中三年只有過一次送我上學的經歷,那就是初一開學的時候,以後的三年時光從來沒出現過甚至在我中考結束將行李打包回去的時候,他們才說了一句:“哦,初中都畢業了啊?”當然了高中三年我也是如此過來的。

好多朋友都說我很樂觀也很堅強,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評價都是笑而不語,因爲冷暖自知啊,說多了都是無用的。我自己很清楚我很渴望被愛,甚至有時候想要是有個很包容很寵愛我的人我應該就會選擇嫁給他,因爲我需要他給我的這些愛。

這就是我的家庭對我造成的心理缺陷,因爲我從小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所以導致我對年紀大些的男性更加的青睞總是企圖從他們的身上去尋求父愛,並且我一直認爲自己絕不會生兩個孩子,尤其是第一個孩子是女孩子後選擇生二胎,因爲我就是那個每日爲弟弟背黑鍋捱打的人啊。

不要只看表現就覺得世間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其實陰暗面只是你沒看到而已,尤其是人的感情和性格,其實那只是他想給你看到的並不是你真的瞭解他。

《手指》的讀後感 篇22

一聽到魔法手指這四個字,大家一定會聯想這個人一定是魔法師。而故事的主人公——一個八歲的小姑娘卻是生來就具有這種本領。讀到這裏,大家一定會想,這個小姑娘豈不是很爽了?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可她卻不這樣做,她總是做好事。

鄰居的農場與她家相鄰,所以她經常看到兩個男孩從樹林裏打獵歸來。她時不時的阻止鄰居獵殺動物,可得來的卻是鄰居的嘲笑。

小姑娘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諒他們,可他們卻把小姑娘的話當耳旁風。在一個明媚的早晨,鄰居正提着一隻年幼的鹿走來,小女孩大聲喊道:“快把它放了。”鄰居瞄了他一眼,哈哈大笑。還朝小姑娘做鬼臉。小女孩發怒了。對鄰居一家使用了魔法……

第二天,鄰居一家醒來,發現他們變成了鳥。而他們的家卻被四隻野鴨佔領了。無奈之下,他們自己搭鳥巢,找吃的,終於體會到了動物生活的艱苦。終於,他們變回了人類,經常買上好的鳥飼料來招待小鳥們,也真正成了愛鳥、護鳥的好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自己犯了錯,不但要知道自己的錯誤,還要改過自新,這樣仍然是個好人。

《手指》的讀後感 篇23

在一個清閒的暑假裏,一般每天的生活除了枯燥的學習,和輕鬆快樂的遊戲,就是看那些內容豐富有趣的書。

暑期剛開始,媽媽就給買了許多老師推薦的故事書,《魔法手指》就是其中的一本,我覺得,裏面的內容要比別的書好看的的多

《魔法手指》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天生就擁有魔法能力,當她生氣的時候,她的右手食指就會發出一束光,觸到惹她生氣的那個人,接着,魔法就會漸漸起作用,使那個人的身上發生一些不可思議,又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她不小心把她的老師溫特夫人變出尾巴和像貓一樣的鬍子,還把打獵者和被獵者徹底交換了身份。真是讓我,怎麼看,都不過癮。

書,不但可以提升我們的知識,還能提高大家的寫作能力,書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珍貴的寶貝。

《手指》的讀後感 篇24

一次,我無意之中看到了一篇文章——《綠手指》,我覺得這個題目很新穎,於是我就認真的讀了起來。

《綠手指》是這樣講的:在法國的一個鎮上,有一名老奶奶因爲勤勞被當地人美麗的稱呼爲“綠手指”,有一次老奶奶看見報紙上的一條消息:要是能種出純白色的金盞菊,有關部門將會重金獎勵。在當時,國家的主要研究人員也未能種出這樣的金盞菊。但是老奶奶卻想試一試,儘管遭到了家人、朋友和鄰居的反對,老奶奶依然“頑固”的堅持了下去!精心的選種、播種,第二年,金盞菊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但是花朵的顏色離純白還差很遠很遠,儘管這樣老奶奶依然沒有灰心,在所有的金盞菊中老奶奶選出了顏色最淡的再用其種子進行來年的播種!老奶奶想,只要我每次都選出顏色最淡的花朵作爲來年的種子,我一定能種出純白色的金盞菊!那麼老奶奶的想法到底是正確了還是錯誤了呢?……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老奶奶從不氣餒,終於在二十年後的一個早晨,老奶奶收穫了成功!

讀完之後,我完全被老奶奶的決心、恆心和信心給感動了!回想自己,我缺乏的不就正是老奶奶的這種精神嗎?

記得那一次,明明告誡了自己以後上課要認真,因爲只要成績提升上去了在期末考試後就能拿到那雙我心儀了很久的溜冰鞋。開始一段時間,自己還能規規矩矩的堅持下來,成績也略有了些長進!但是慢慢的就開始放鬆自己了,因爲看到自己的成績有長進了,就覺得沒有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學習上!本來自己自覺性就不好,所以鬆懈下來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原本以爲自己成績已經提升上去了,可是不久後的一次總結性測試給了自己當頭一棒!結果非但不如人願,反而還比以前更糟糕了!看着那個少得可憐的分數,淚水默默的在眼眶裏打轉!腦子裏充斥着的全是那個怨天尤人的理由——或許自己真的很笨,或許自己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於是不斷地自我打擊讓自己更是墮落得一塌糊塗!……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的是懊惱不已!要是當初我能像文中的老奶奶那樣堅持下去,我還會失敗嗎?要是當初我能知錯就改,懷着一份像老奶奶那樣堅定的信心,或許在今天我也會像老奶奶那樣收穫那份屬於我自己的成功;要是……

哎!再多的後悔也無濟於事,我在心裏默默的對自己說:加油吧!像老奶奶學習吧!從現在就開始!

《手指》的讀後感 篇25

《綠手指》是畢淑敏寫的一則小故事,綠手指可不是什麼怪物,而是當地人對好園丁的稱謂。

故事講了一位老奶奶看到一條消息:園藝所重金懸賞純白的金盞花,老奶奶決心試一試。她把所有花中最淡的種子收集起來,明年春天再播種,這樣春種秋收,循環往復,直到二十年後,老奶奶終於種出了雪白的金盞花。

讀完這篇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老奶奶年紀這麼大,可居然能堅持20年,幹這枯燥的事情。這二十年來,她可能會患病、可能會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更可能會得到家人的反對,但她全然不顧,義無反顧地堅持下來了,最終獲得了成功。

老奶奶能做到堅持不懈,她在兒女們的一致反對下也不放棄,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能這樣。比如說我吧,幼兒園時報了很多興趣班,舞蹈、圍棋等等,但都沒堅持下來,最終沒練就好本領。一年級時,我開始練習乒乓球,每天2小時的訓練把我累得夠嗆,好幾次我都尋找各種理由打退堂鼓,但在教練和媽媽的鼓勵下,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到現在我已經堅持打了4年了,去年我參加全縣比賽,還拿了第一名。我也真正體會到了,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還有許多堅持不懈獲得成功的名人,如愛迪生,他一生髮明過許多東西,電風扇、電話、電燈等等。愛迪生髮明電燈時,因爲要找一樣既能讓電流通過,又不能讓它燃燒起來的物品,所以愛迪生試驗了1000多次,最後終於成功了,那樣物品是“鎢”。經過愛迪生的堅持不懈,電燈終於走進了千家萬戶,如果當時愛迪生中途放棄了,可能到現在世界上還沒有電燈呢。

堅持不懈是成功的祕訣,只要你堅持,所有事情都會迎刃而解的!

《手指》的讀後感 篇26

近段時間,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它的主要內容是:一位老奶奶看到報紙上說園藝所重金懸賞能種出純白色金盞花的人,老奶奶決心試一試,她從所有金盞花中找出顏色最淡的種子,第二年春天播種,就這樣春種秋收,循環往復,堅持了20年,終於種出了純白色的金盞花。

老奶奶那麼大年齡了,居然堅持了20年種出了純白色的金盞花。在這20年裏,她可能會患上疾病、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更可能會遭到家人的反對,但老奶奶卻堅持下來了!

而我卻沒有老奶奶的堅強意志,就拿我學滑板來說吧!我學滑板學了半個月,摔了許多次跤,曾多次想放棄,但是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終於把滑板學會了。

古往今來還有許多堅持不懈獲得成功的名人。就比如愛迪生吧!爲了發明

電燈,他試驗了一千多種材料,失敗了無數次,但他不灰心,堅持不懈,最後獲得了成功。讓電燈走進了千家萬戶。

堅持是成功的祕訣!無論做任何事情只要堅持不懈,所有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手指》的讀後感 篇27

每看完一部小說,總是忍不住想寫下一些感悟:

《紅手指》看到最後才發現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紅手指是指塗了口紅的手指,原來不是我剛接觸這個書名想象的那種恐怖的故事。今日不講故事情節相關的話,只想講講小說裏影射出的兩個社會問題:

1.教育問題:原生家庭的教育是何等重要,想必大家都知道,父母如果一味溺愛孩子,只會更讓孩子誤入歧途,不明是非,肆無忌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子不教父之過,一個孩子的成長與環境息息相關,父母若不能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自然而然就往壞的方向發展了。

2.老齡化嚴重問題:社會並不能完全解決這樣問題,自然養老的責任全部落到子女身上。久而久之子女負擔越來越大,當工作壓力,家庭問題,其它問題一齊爆發時,家庭就會越來越不和諧,對於中產階級,目前狀況就是如此。在文中讀到這樣一段話:必須記住的是,越是老年人,或者說正因爲是老年人,內心常常會有不可平復的傷痕。治療的方法有許多,周圍的人不能理解。所以我覺得,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

無論如何解決老齡化問題,我們都要給予老人足夠的尊重。

《手指》的讀後感 篇28

花了5個多小時,讀完這本書!給個四星,值得一看的,主要內容是昭夫和加賀兩個家庭的故事。

警察還是加賀,看來是東野比較喜歡他了,看的幾本評分高的基本上都是他了,真是一枚暖男。

紅手指是政惠對家人墮入地獄迷失深淵的救瀆,是加賀、春美對不稱職並且泯滅良知的八重子、昭夫以及直巳最後的懸崖勒馬。八重子作爲兒媳婦、妻子、母親,昭夫作爲兒子、丈夫、父親,但是兩個人卻沒把這三種角色扮演好,教育出一個自私、狹隘、冷血、幼稚、智商情商都很低的兒子,母親對這個孩子只有溺愛和護短,父親對他冷漠和暴躁。

同樣是政惠的女兒春美比昭夫有責任感、責任心、孝心和同情心,承擔起父母的贍養義務。昭夫作爲兒子只會逃避責任,真的很失敗。

同樣是加賀的父親,年輕的時候是個工作狂,導致加賀母親早早離家出走,孤單的死在外地!加賀心裏雖怨父親,可並沒有把過去母親的事記恨於父親,選擇了寬容。父親爲了減少對母親的虧欠,加賀也爲了尊重父親,遵守着對父親的承諾:“孤單的死去,不讓加賀照顧”。把對父親的思念和照顧,用讓護士幫自己與父親下棋方式,並且時刻關注父親身體等來實現。

一個好的家庭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所有家庭成員的理解和支持,感情和愛是血緣的延續。如果這個家沒了責任、關愛、寬容、溝通和教養,那這個家就不夠完整,家庭成員之間就會有隔閡,可能就會出現不孝、自私、沒責任心、沒教養等不好的情況。

最後:“您有多久沒看着家人的眼睛了,你知道對方在想什麼麼?”

《手指》的讀後感 篇29

看完這本書,想到了我們國家的二十四孝裏的故事。當智能化的社會不斷髮展時,我們有各種工作要做,有好多新奇的東西要去嘗試。路邊的水果攤也可以支付寶支付了。可是,我們有的父母並不會使用,他們想了解自己的子女,可是卻並社會遠遠的拋在後面,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小的時候爸媽總會耐心的教我們,怎麼繫鞋帶,怎麼拿筷子,一遍又一遍。

到了我們教他們時,就沒了耐心,學不會就不學了吧,然後沉迷於自己的世界裏。

我們呀,往往把耐心給了別人,對最愛我們的人往往最心狠。我們以爲,親人就是可以接受我所有的小脾氣的人,可我們尚且對外人如此,對待父母爲何如此冷漠?

何曾看到過父母眼中的無奈和心酸。可是,他們只會埋怨自己,跟別人聊天時,還是會說,我家的孩子多好多好。

無論你走多遠,回家的路一定不要荒蕪。那條是縱使你一無所有,遍體鱗傷,也永遠包容你的歸處和來處……

父親之於加賀,母親之於昭夫。都是如此罷了……

不管是哪個國家,父母親情,都是一生都割捨不下的,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我們都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

偵探小說的境界,到最後最震撼人心的,並不是字裏行間的邏輯關係,或則意料之外的結局。更讓人淚目的是,故事背後的人情世故。

有生之年,且行且珍惜,莫負最珍視我們的人。

《手指》的讀後感 篇30

《紅手指》聽完了,原諒我的智商,原諒我的理解能力,當語言消失的一剎那,腦子仍沉浸在半糊塗半清醒的狀態。

靜靜地思索了一會兒,整理了一下頭緒,東野大叔這本書究竟在寫什麼?

這部作品在篇幅上其實並不是太長,案件情節不是太複雜。以一個女童離奇身亡展開情節逐漸走入諸多社會問題的背面。當洋蔥層層剝開,案件迷霧的最後只剩下一個令人心碎的悲涼。這部作品的寫作重點不是放在案件的推理上,而是放在了反映現實的家庭悲劇上,生活的悲鳴中,小說着重描寫了現代社會的一個通病。一一親情的流失。

簡單梳理,其實有兩條線,明線是昭夫得知兒子犯罪之後拋屍到警察查案的經過,再到最後交代真相。這條線讓人感受到的是他們一家人的自私自我軟弱無能,陰暗可怕,心理扭曲,不義不孝的無情一面。這一家子人裏有悲傷的愛情,有無限的溺愛,懦弱的逃避,有責任的缺失,有道不盡的心酸,但是最爲重要的還是那缺失的親情。書中印象最深的這句:當直已被警察帶走時,說“都是我父母的錯。“

另一條線則是一條暗線一一加賀和父親的關係。

一直以爲加賀是恨父親的,父親得病住院,至死也不送最後一程,到最後才知其實這正是加賀父親的夙願一一和妻子一樣孤獨地死去。而加賀爲了成全父親,寧願忍受思念和悲傷,也不願再在瀕死的父親面前出現,而在背後用其他方式默默地關懷,惦念着。父親雖然在孤獨中死去,在心頭卻釋放了對妻子的愛。加賀說的一句話印象很深:“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

兩條線,一明一暗,一正一反,無比鮮明地諷刺與嘲笑了兩個家庭不同的親情道德,折射了社會上這種家庭的普遍性。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聽到小夫妻爲如何教育孩子爭論不休,也常見到雙親老了,怎樣照顧兩方的老人,家庭中常處理不好兩者間的關係。聽多了,見多了,有時只有沉默,語塞,難受。

其實家庭親情是至關重要的。中國古語講:子不教父之過“,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家庭親情的溫暖是不可缺失的。同樣,對待家裏的老人,更要給予家庭的溫暖。這可能說說容易做做難。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唯有本真的對待自己的內心,纔是難能可貴的。

再說句祝願的話:願天下所有家庭親情洋溢,親情普照,和睦幸福!

《手指》的讀後感 篇31

讀完《手指》這一課,我受益匪淺。看着自己的手指,真是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了。

五根手指,外形不同,高矮肥瘦,特點也不同。大拇指雖外形不美,但最能吃苦;食指雖然沒其他手指俊俏,但工作比大拇指的還複雜;中指相貌最堂皇,處處顯示着養尊處優,但做每件事時總是不出力;無名指和小指相貌體形最優美,就是能力薄弱罷了,但在很多地方他們還是很有用的。五指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缺點,但是五根手指團結在一起,就是最強大的。我們生活也一樣,團結一致,纔有力量!

春節包餃子,我們五個人分工合作,五姨和麪的技術很高,三下兩下就和好了一大塊餃子面,爸爸擀餃子皮,擀的又快又圓;媽媽包餃子的技術堪稱一絕,包的又快又好看,一個個餃子就像一個個元寶;熙熙姐幫助擀皮;我負責運餃子皮。就這樣,在我們五人的分工合作下,又白又漂亮的餃子很快包成了,這包餃子和五個手指的道理有什麼不同呢?這個過程就是團結互助、精誠合作精神,雖然各自起的作用不同,但離了任意一方都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所以我們要學會團結互助,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拔河比賽,是團結的力量使我們取得勝利;我們班參加的這一次校訊通作文比賽中,取得了全省第八名的好成績,是我們老師和全班同學共同組成了"五個手指"的結果,沒有老師的號召作用,沒有每個參賽選手的熱情參與是不會有這次成績,這也是團結的力量。團結的力量是偉大的!

拉小提琴,更是團結合作的工作,拇指起支撐作用,其餘四指負責撥絃或按弦,它們四個又各有分工,只有五指協調一致才能奏出美麗的樂章。生活中許許多多"手指"的道理告訴我們,要學會團結友愛,團結就是力量,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團結的力量是偉大的!只有團結才能成功!

《手指》的讀後感 篇32

今天,我們學了豐子愷的文章《手指》,這篇文章以五指爲主題,告訴了我們,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五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既有缺點,又有優點。雖然這樣,他們互相幫助,團結一致,就能夠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例子:在運動賽場上,大家一起努力,摘取勝利的桂冠;在抗洪一線,軍民同心協力,戰勝了惡毒的洪魔;在地震災區,全國人民團結協作,重建美好家園……

有一則小小的故事講得好:牧師請教上帝,地獄和天堂有什麼不同?

上帝帶着牧師來到一間房子裏。一羣人圍着一鍋肉湯,他們手裏都拿着一把長長的湯勺,因爲手柄太長,誰也無法把肉湯送到自己嘴裏。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絕望和悲苦。上帝說,這裏就是地獄。

上帝又帶着牧師來到另一間房子裏。這裏的擺設與剛纔那間沒有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是,這裏的人們都把湯舀給坐在對面的人喝。他們都吃得很香、很滿足。上帝說,這裏就是天堂。

同樣的待遇和條件,爲什麼地獄裏的人痛苦,而天堂裏的人快樂?原因很簡單:地獄裏的人只想着喂自己,而天堂裏的人卻想着喂別人。

簡單的故事,簡單的原因,它帶給我們感悟卻是深刻的。在一個集體中,大家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就夠創造出別人想象不到的成績和奇蹟。

五個手指長短不一,分工不同,但在手掌的領導下,同心協力,配合默契,每天忙忙碌碌:握筆寫文章,靈巧繡錦緞,翹指婉轉演節目,堅定有力指揮工程……不停地演繹着一場場團結協作的精彩劇目,這些,都凝聚了手指們共同的心血,共同的努力。

有一首歌唱得好: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是啊,小到一個家庭,一個班級;大到一個國家,一個地球,讓我們的心團結在一起,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精彩!

《手指》的讀後感 篇33

這是最近讀過的最好的東野圭吾的小說,他的偵探小說裏面加賀探長系列都是精品,非常耐心尋味。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看似普通的家庭如何因爲千瘡百孔的內部問題而走向絕路的過程。

“這個世上沒有什麼很普通的家庭,即使外表看似普通,家家也都有一本難唸的經。”

男主人昭夫是一個十足的懦夫,逃避型人格。他對家庭沒有盡到父親丈夫的責任,對父母也沒有盡到侍奉贍養的義務。其實從後面兒子殺人之後的處理來看,他的妻子八重子是可以依賴他的,並不總是頑固而不肯妥協。而他因爲暫時全權負責了這件事情的“善後”,婚後第一次確信妻子把一切都交給自己處理了,也是第一次擔起了作爲丈夫的家庭責任,使妻子感覺他值得依靠。在這裏不得不說東野圭吾很會刻畫人性的微妙複雜之處,這也是昭夫婚後第一次態度不好以及生硬的回答妻子的問話,是因爲他做了事兒,頓覺有了底氣。這反映出他平時完全知道自己沒有做到位,讓妻子處於喪偶育兒的狀態而心懷愧疚,卻因爲怕麻煩而不做一點改變。他的偷懶以及自欺欺人的逃避影響到了家庭的方方面面,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兒子怎麼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呢?

事發之前,直已已經表現出了戀童癖,而且有嘗試過把腦中骯髒的幻想付諸實施,就算昭夫自己上班忙沒有注意兒子的動向,八重子也已經明確告知了自己的擔憂。他卻繼續採取鴕鳥政策,消極的希望兒子可以不給他添麻煩的長大,就算出了問題也不要讓他發覺的繼續過。這樣的父親太不負責了,自食惡果,作爲未成年人的兒子確實能夠說一句:都是我父母的錯。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這樣的家庭不僅只出現在小說裏,它也在世界上各地上演着不同的家庭故事。絕大部分的家庭結局沒有這麼極端,但如果他們讀了這個故事,應該也會有所觸動,而做些什麼。如果有些人在故事的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積極做出改變的話,那纔是這個偵探故事的真正意義所在。

家庭成員之間如果毫無心靈的聯繫,毫無家人之間的溫情,任何一個困難和變故都會讓家庭箭弩拔張,分崩離析。而每一個家庭成員也會受到折磨,活的像一座孤島。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家庭的事兒,也是對社會盡自己的責任。無數個幸福的家庭構建了世界的安定與和諧,讓一切的精神緊張得到緩解,因爲美滿的家庭是每個人的依託和港灣,這是構建良好社會秩序的基石。

《手指》的讀後感 篇34

這個暑假,我讀了孫睛峯的《橘子手指》這一本書,書中有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裏面有生活喜劇、如夢如真、童話反叛、魔幻現實等等系列的故事。這是一本以日常生活爲背景的動人故事書,也有以跟夢有關的探討問題的故事,還有大自然的奇妙故事,他們讓我感到生活的美好,讓我明白許多道理。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橘子的手指》這個故事。它主要講述了“我”的手指碰到壞脾氣的橘子竟然變成了綠色,但手指真的會變綠嗎?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問媽媽,媽媽對我笑了笑,她說她也不知道。更令我弄不明白的是:它還會從綠色變黃色,太神奇了,我多麼想探個究竟。但故事的結尾卻沒有給出原因,這不禁讓我們遐想,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掩卷沉思,我覺得自已彷彿走進了一個如真似幻的神奇世界,我和作者一起迷惑,一起暢想,我完全沉浸在這個神祕的童話世界中,心靈得到一種刷新和提升。

讀一本好書就是交上了一個好朋友。它不僅豐富了我的暑假生活,也給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放飛心靈。讀書是暑假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我喜歡上了閱讀。

《手指》的讀後感 篇35

本書反應的正是當下的社會現象及家庭問題。

主人公妻子不願照顧兩位老人,推卸責任沒盡到半點孝道,作爲母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出現了嚴重的錯誤,才導致了孩子走上犯罪道路。這大概就是慈母多敗兒中最好的案例吧。

身爲母親不能因爲愛就寵壞,多點時間陪伴,發現問題需及時指出,做錯事要勇於承擔責任。孩子不可能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孩子犯錯儘想着如何幫忙掩蓋,這對夫妻也是絕了,將錯就錯,竟然想讓老人去幫自己小孩頂罪,這種喪盡天良的做法實在是令人髮指。當時看到主人公對加賀舉證自己母親時氣的讓我抓狂,沒有照顧老人,還想着讓老人家替自己小孩頂罪??

其實老人給過很多次暗示的,給過主人公認罪的機會,他哪怕看老人家一眼,關注一下都能接收都信息。可想而知主人公多少次傷到老人的心啊?

最後是因爲老人家的柺杖,觸動了主人公心裏最後一道防線。如果還是無動於衷,就很想問還是人嗎??

本書的老母親給兒子的一次次機會感動到了我,孩子永遠是母親們的軟肋,母愛的偉大之處在與把畢生的耐心都給予孩子。

《手指》的讀後感 篇36

《紅手指》主要講述了前原昭夫與妻子八重子爲掩蓋兒子前原直巳的罪行,棄屍、並把罪行推到昭夫母親,前原政惠身上的,但最後,因爲受不了良心的譴責,前原昭夫選擇了吐露真相。

其實東野圭吾在寫這本書時,寫出了社會家庭中存在的問題:婆媳矛盾、親情的包容、逃避的懦弱。當我看到這本書,看到前原昭夫選擇讓兒子自首時,我有一種釋然,但隨即,看到八重子萬般阻攔,我又一陣難過,可是,設問天下父母,哪個不是希望兒女犯得錯能由自己擔着,但,也就因此,讓前原直巳成了一個膽小,懦弱,遇事就推卸責任,逃避的人,在殺了女孩之後,他反倒像個沒事人一樣,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讓父母在爲他揹負責任,而八重子之所以選擇掩蓋兒子的罪行,是因爲她太溺愛兒子了,但也是因爲前原昭夫不顧家,從來沒有爲教育兒子出過一份力,導致直巳在被欺負時,感受不到父愛,心裏孤寂,沒有朋友。

這個家,缺少一樣東西:責任感。如果有責任感,前原直巳就不會在殺害了小女孩後,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如果有責任感,前原昭夫就不會在兒子被別人欺負後,不管不顧了;如果有責任感,前原昭夫就不會在事發後,把責任推到裝癡呆的老母前原政惠身上了。只可惜,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如果。

不過也幸好,前原政惠爲了不讓兒子犯錯,用口紅塗紅了指甲,給警官加賀提供了線索,加賀也希望前原昭夫能在他家說出真相,最後因受不了內心的譴責,昭夫說出了真相,坦白了一切,供出了兒子。

這本書給我的感觸很多,對此,我只希望這樣的家庭能少幾個,而兒女們,也能對老人多幾分關照,多陪陪他們。

《手指》的讀後感 篇37

今天中午打開的一本書,用了短短三四個小時看到了結尾。殘忍而溫情。

是因爲書名《紅手指》才選擇在假日裏讀這本書,感覺應該不那麼沉重,但事實上壓的人喘不過氣。紅手指前後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前原父親患老年癡呆症玩化妝品塗紅的`手指,一次是母親政惠在被兒子拉出去頂罪時,用口紅塗紅的手指。母親塗紅的手指一層是要拯救自己的兒子,一層是爲了感受自己丈夫在患老年癡呆症的過程中的心理。都是愛,一層溫暖一層殘酷。

很多事物不止是表面看到的那樣,更多的是表面背後的東西。加賀的父親在醫院住了那麼久,加賀卻從不進病房,直到他父親嚥氣離世。在鬆宮眼裏是殘忍,而對於加賀來講,是他父親爲了體味他母親離世前的感受,是一種補償性質的愛,而加賀能夠爲父親的這樣一種愛守承諾,這也是溫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不是因爲前原的懦弱無能,優柔寡斷,八重子的溺愛,自私,也不會培養出那樣一個冷漠,心理畸形的兒子。政惠和八重子都想保護兒子,一個是理智而堅定的保護,一個是無知而溺愛的保護。如果說直巳的性格特徵是父母造成的,那麼前原的性格不能不說沒有受到父母的影響,也是因爲他們對他太過寬容。記得在哪裏看到過這樣的話:“一個孩子的誕生,父母是最初的引路人,而不合格的父母,是傷害孩子最大的兇手。”日本小說家伊阪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爲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可事實上,做父母的確不需要執照,前原與妻子八重子的結合也不過是不負責任的時間到了就結婚的結合,自然沒有承擔起婚姻的責任感,更不要說爲人父母。八重子對兒子的教育不但不需要婆婆的幫助,也不需要丈夫的幫助,而她的性格中隱藏了許多不利因素,導致最後的悲劇,這是殘忍。好在最後前原幡然醒悟,這是溫情。

《手指》的讀後感 篇38

在上高一的女兒的催促下,我讀了東野圭吾的小說《紅手指》,讀完感觸很深。

回顧小說的情節,無不讓人深思。初中生直巳掐死了7歲的小姑娘,因爲猥褻未遂而遭到小姑娘的反抗,毫無人性的直巳手段之殘忍使人瞠目結舌。小姑娘的凋謝讓人無不悲痛,花樣的年齡,還有美好的憧憬全部化爲泡沫,受害者的父母可憐至極。直巳行兇後,並未有絲毫悔意,張狂、放肆、任性,沉迷於自己的世界裏,不出自己的房子,玩網絡遊戲。

直巳爲什麼爲什麼會變成這樣?當警察最後詢問時,直巳說了,“都是我父母”。怎麼說呢?直巳的父親昭夫和母親八重子關係一直不好。八重子虐待婆婆,辱罵婆婆,和婆婆住在一起目的只是得到婆婆的房產,從沒有讓婆婆在飯桌上吃過飯。昭夫對自己妻子不待見老人毫無反應,他逃避家庭中的婆媳矛盾,不正面解決;昭夫對妻子溺愛兒子、任由兒子我行我素,也採取漠視的態度。昭夫疏忽對妻子的關心,疏忽對青春期兒子的教育,疏忽對家中已“癡呆”的老母的照顧,顧疏忽對家裏複雜關係的處理;自己逃避現實,曾經還背叛妻子在外面拈花惹草。父母關係不和,母親虐待奶奶,父親疏於管理自己,母親又過於溺愛自己,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直巳,飛揚跋扈、狂躁暴虐、任性自私,沒有責任心,沒有人性,成爲殺人犯,也不足爲奇。

當知道兒子殺人後,昭夫立即想到的是報警。雖爲父親,對於一個男人,對自己的叛逆的孩子沒有任何辦法。他想到只有警察纔會制服於叛逆的直巳,他也知道這樣會毀了直巳的一生,就是轉換到其他地方居住,也不會逃脫周圍鄙視的目光,自己也要陪孩子一起坐牢,孩子是未成年人,家長擔有監護人的職責。但是沒有其他辦法。溺愛孩子的八重子,以死相逼丈夫,不能讓孩子自首。八重子沒有去想這件事孩子應付主要責任,家長也有教育失職的重大責任;而是一味的袒護自己的孩子,擔心直巳收到打擊和驚嚇。逼迫昭夫,其實昭夫自己也是這樣想的,拋屍在公園廁所,夫妻倆詭計想盡如何對付警察的詢問。

可警察不傻,很快就找到昭夫家。當警察找上門來,眼看自己的罪行將要敗露,昭夫竟然告訴警察是自己的癡呆母親失手掐死的小女孩。昭夫母親政慧被警察帶走,昭夫內心非常煎熬,兒子的罪孽卻讓自己無辜的老母親來承擔,看見母親的柺杖上還掛在自己小時候親手爲她做的名籤,想起種種往事,他崩潰了,忍不住大喊“我母親是無辜的”!其實警察很早就知道了真兇並不是政慧,就想看昭夫什麼時候會醒悟。

警察爲什麼會知道真相呢?因爲政慧的老年癡呆是裝的,她知道八重子厭惡她,只有裝癡呆才能爲自己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沒想到親身兒子竟利用自己的“傻”,把孫子的罪行強加到自己頭上,於是偷偷給警察傳遞了巧妙的暗號。

小說直視現實問題:贍養老人,教育子女。贍養老人就是對孩子的正確教育,不贍養老人就是對孩子的反面教育。

《手指》的讀後感 篇39

我僅能用過去那些美好的回憶,來救贖你的靈魂——題記

《紅手指》其實就是一出被放大化的家庭悲劇,一種生活化共鳴。本書中東野着重描寫了現代社會的一種通病——親情缺失

當一個無知的孩子,犯了罪,他逃避、他憤怒、他斥責,他就像個惡魔一樣,讓每個人都變得好醜陋,這是誰的錯?當一個母親,母愛氾濫的時候,便會不斷的包庇和縱容自己的孩子,她這樣做真的對了麼?當一個父親,面對自己犯了罪的兒子的時候,內心的抉擇是怎麼折磨他的?讓自己年邁的母親去頂罪,面對警察的盤問,煩躁、恐懼、黑暗、良心的不安會一涌而上,誰能給他正確的選擇?而當一個年邁的老人,被冷漠、被利用,她只能用僅存的回憶,來原諒她的子孫們,來救贖他們的靈魂,當發現自己被代做替罪羔羊的時候,她的內心又如何……

我一直很喜歡東野的書,因爲他的書,永遠也猜不到結局,而每一個結局中都藏有一個祕密,每一個祕密都讓人震撼。《紅手指》在2011年11月1日於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因爲喜歡東野的作品,所以他的書,我都有收藏的習慣。有天去書店逛東野專櫃的時候,發現他出了新作《紅手指》,當時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封面,很有藝術感。不過當時看了簡介,我其實並不明白爲何東野要把書名定義爲《紅手指》,當我看完這本書的一霎那,才忽然明白過來……

當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關愛,轉化爲一種溺愛的時候,罪惡就開始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逃避的東西。所謂的“蝴蝶效應”,可能只是婆媳之間的一次爭吵,父親對兒子的一次責罵。我一直相信,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子女永遠是父母行爲的鏡子。當我看到直巳把一個小女孩殺了,明明做了這麼殘忍的事,卻還能若無其事的在自己的房間裏打遊戲,當父母追問他爲何如此時,他只一句:“不是故意的,你們煩死了”我就在想:“這個孩子,他所處的環境是絕對有問題的”之後看到八重子爲了安慰兒子,不惜以死威脅丈夫,不讓他報警,而後,看到兩人爲包庇兒子,竟讓患有老年癡呆的母親去頂罪,這不經讓人心寒而慄……看到這裏,我對直巳之前的行爲就一點也不驚訝了!八重子的溺愛會告訴她的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罪,背後總有母親撐着,卻不知這是多大的一個誤區……

在本書中我認爲昭夫也是最重要的主角之一,其實他本沒呢麼壞,卻因爲妻子的以死威脅,一路深陷了下去……面對犯罪的兒子,他憤怒、他痛心、他絕望,他想把一切的真相告訴警察,但是面對妻子的行爲,爲了扮演好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色,他無奈……所以他需要一個精緻的騙局,以使全家從刑警(加賀恭一郎)深邃的目光中“全身而退”。於是他選擇了幫助兒子拋棄屍體,然後讓患有老年癡呆的母親去頂罪,他的想法是:即便母親犯了罪,警察也會從輕發落的,因爲她是病人。可當他做這個決定開始,他就註定了一輩子要活在愧疚中……其實在《紅手指》中,我最同情的到不是政惠,而是昭夫,也許有人會認爲昭夫是一個失敗的男人,自己的兒子成了殺人犯,妻子跟自己的母親關係一直處不好,最後還要爲了包庇兒子讓患有老年癡呆的母親去頂罪……可是一個男人成了家之後,他就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沒有顧慮,會有很多很多的責任跟壓力,致使他喘不過氣來,他會有很多很多的顧慮,因爲他有孩子,有妻子,還有母親,他必須要考慮到家庭中的每一位,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事是很無奈的,一些東西,必須放到時間裏去,才能看的清清楚楚……

只是可憐了政惠,因爲人羣的冷漠,她只能以裝瘋來躲避他們,多年前他的老伴因得了老年癡呆而去世,所以她選擇了變的跟他一樣,以便於紀念死去的他……我想當她聽到昭夫和八重子在她面前說:“都癡呆成這樣了,只要我們作證,不由得他們不信”時,她的內心,一定是絕望透了!如果換做是我,我一定會咆哮,可是,政惠她沒有,她最終還是選擇了用從前那些美好的記憶,來救贖他們的靈魂,她要把兒子拉回正途,所以她繼續裝瘋,她想到了老伴曾經因爲老年癡呆,而把手指頭塗成了紅色,於是,偷來了小女兒的口紅,把手指塗成紅色,當做是案發前一天塗上的,以爲昭夫會就此注意到自己的紅手指而無法繼續那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可惜了昭夫太過注重那場騙局,卻遺忘了細節……

其實看到這裏,我不經想大哭一場,人性、寬容、抉擇,都在這本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本書中其實還暗藏了一位主角,那就是加賀,警察的洞察力永遠都是那麼的敏銳,在調查昭夫家的時候,雖然就跟裝瘋的政惠見過僅僅幾次面,但他卻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也許是加賀看到了她的眼睛,在政惠的眼睛裏更多的是絕望,是哀傷,這是老年癡呆症人眼裏絕對不會出現的眼神……最終,加賀拿出了政惠柺杖上的小鈴鐺,以此喚醒了昭夫的人性,那是他送給母親的第一個禮物。在昭夫終於自首之後,加賀說:“前原先生,你認真地看過你母親的眼睛嗎?”呵呵,是啊!住在一個屋檐下這麼久,卻絲毫沒有發現母親是在裝瘋的,這不是人情的冷漠麼……

當我合上書的那一刻,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兒子犯罪,到隱瞞罪行,到最終讓年邁的母親去頂罪,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紹夫對母親的冷漠!一味的縱容和包庇自己的兒子,卻遺忘了那顆從來都只願躲在自己世界的淒涼的心……可是,他真的錯了麼?所有的責任和壓力都在他一個人的肩上,面對只有十五歲的兒子,卻成了殺人犯,如果讓警察知道了,直巳還呢麼小,他以後要怎麼辦?作爲一個父親,他即絕望又無奈;面對妻子的以死威脅,他作爲一個丈夫,只能順從!面對年邁的母親,他作爲一個兒子,要忍受多大的良心不安?只有他,只有這個男人,只有這個已爲人夫、爲人父、爲人子的男人,纔是最不容易的……

越是老年人,或者說正因爲是老年人,內心常常會有不可平復的傷痕。治療的方法有許多,周圍的人不能理解。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後記

《手指》的讀後感 篇40

這本小說揭示了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由人口老齡化引發的一系列發生在前原一家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卻是社會各個小家庭的縮影,他們每天也在發生着各種各樣的故事,終究無法完全跳脫故事之外。

作爲兒子,前原昭夫是不盡責的。有了自己的家庭後,生活重心的改變無可厚非。但應該繼續持有自己的立場與原則。不放棄、不拋棄自己父母。然而從父親生病到病逝,這個過程讓他感受到了壓力,結局也只是讓他感受到了解脫,而無太多的傷感。

此後,前原昭夫與妻子、兒子、年老的母親一同居住在老房子中,妻子與母親的爭吵不斷,首先在飲食上與自己分開。然而,妻子的抱怨依然不斷,前原昭夫似乎在這些影響下也開始對母親有了厭煩的情緒。漸漸他的母親自願患上了老年癡呆,徹底將自己關進了自己的世界,除了女兒春美,任何人都無法進入。

而前原直巳看着這樣的父母,他的心裏是很難健康成長起來的。甚至把祖母視作是某種骯髒的事物,而前原昭夫和前原八重子也都沒有告誡他不能這麼做。且由於母親的溺愛,父親的漠視,同學的欺凌,導致他性格上的缺陷,養成遇事逃避。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爲規範。反而是養成了他遇事逃避、抱怨,對外內向靦腆膽小,而對內則是霸道強橫和蠻不講理的性格。因此在誤殺了一個小女孩後,他當下固然是害怕的,但是卻還能若無其事的在房間裏玩遊戲,還能感到“飢餓感”,那心是得有多大啊?

即便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我也同鬆宮一樣無法理解怎麼能把自己年老的母親拿來做替死鬼,這是多麼淺薄和無知的犯罪啊?然而,前原昭夫還真就這麼做了,爲了幫助兒子逃避處罰,不惜和妻子合謀設計自己的母親,這件事無論是從情理法上來說都是無法容忍的吧!就算他在最後一刻坦白,就算算是他帶給自己的救贖,但是造成傷害卻無法消除。正如加賀所說的“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即便是老人,不,正因爲是老人才會有無法消除的心靈傷痛,而治癒它們的方法不一而足,雖然周圍的人們是很難理解的,殼重要的是即使不能理解,我們也應該給予尊重。”

在這個故事中,讓置身事外的我不禁慶幸春美的存在,她的存在無疑彷彿是穿透了厚厚雲層的一束照在海面上的光,照亮了這片天空,也給這片海域帶來了希望。再不僅僅是聯想到“久病牀前無孝子”這類的詞了。反而她是一直照顧着父母、陪伴母親,守候在他們的身邊。她纔是前原昭夫,他的哥哥的救贖,因她的存在,而使得前原昭夫所犯的錯纔沒有那麼的罪不可赦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