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通用5篇)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王陽明心學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通用5篇)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 1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由其開創的陽明心學無論是在在哲學還是道德倫理體系的歷史進程之中都佔有不可忽略的地位。朱熹理學之後三百餘年,真正能與其學說相抗衡者,也正是陽明心學。陽明心學可以看做是一種建立在陸九淵心學的基礎上,同時批判朱子理學,具有他們那個時代內容和精神的新型的一種道德哲學體系。這種新型的道德哲學將良知之心上升到哲學本體的高度,簡化道德理性與道德感情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以"心即理"爲前提,以"致良知"爲目標,通過"知行合一"動機論來解決傳統儒家道德理性與道德實踐互相脫節的問題,其學說的現實意旨在於實現"破心中賊"的道德淨化目的與政治教化目標。那麼,在陽明的心學之中我們就必須把握三個重要的概念,即: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陽明主張"心即理",這裏的心指的並不是物質性的心,而是一種精神上的"靈明",具體表現爲人的認知能力、道德精神和道德本性。也就是說陽明心學中的"心"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含義:第一是感覺與認知之心;第二是人與物都共同具有的一種憐憫之情;第三是人本然具有的道德良知,是一種判斷是非的道德理性。這裏引用一段話來更簡單的瞭解王陽明的心外無物。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這裏王陽明所說的心既是一種我們感知外物的能力,也是我們與萬物共有的憐憫之情,當我們去感知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纔對我們而言具有了意義,由此也可見王陽明強調了人對於外物對於社會的一種價值,與西方著名的哲學命題"人是萬物的尺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指不依賴於環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也是至善本體在是非知覺上的當即呈現,也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具有價值上的普遍性和絕對性,聯繫上面所提到的心即理中"心"的三個方面的含義,這裏的良知也可以看成是第三層關於道德理性的體現。致良知即指使良知致極致,也指依良知而行,這就與知行合一聯繫起來了。良知爲知,致則有力行之義,致良知這一理論形式把心與理、知與行、道德修養與社會實踐融合爲一,是王陽明一生思想的總結。"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目標,本心是可以無善惡之分並且可以分辨善惡的,但具體的人會因爲慾念而使本心染惡,那麼久需要我們就要通過知行合一的方法去達到,去儘可能的還原我們的良知之心。

引王陽明的兩句話來認識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皆得其理矣。""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基於心即理的本體論的,良知之心就是我們要追求和還原的本心,那麼我們就只能向內去求得我們的良知之心,這種向內求良知的目的只能通過與向外的行來達到,知行合一是達到致良知的方法。在這裏,王陽明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的觀點是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的,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人對於倫理道德是隻知而"終身不行",只不過是講之以口耳,並不身體力行。而道德信條如果不能身體力行,則毫無意義。所以,陽明以"知行合一"的命題,強調了道德信條的實踐性品格。王陽明主張在道德實踐之中,我們要且知且行,知行合一,而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思想的階段。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用這四句話歸納總結王陽明的心學:"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心即使理,我們無需求理與外,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人的本心無善惡之分,但受慾念的紛擾染惡,所以我們要通過知行合一的方式去還原我們的良知之心。

王陽明的心學在當代的知識體系中看來,存在着許多的侷限性,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系中,這是屬於唯心主義的陣營的思想,但需要指出的是,王陽明的心學更多的是偏向倫理上的道德哲學,而不是關於心物二元主體的討論。那麼,作爲一種道德價值體系,王陽明的思想對於當代思想和實踐還是會有一些啓發的。譬如知行合一,把我們所瞭解的道德理性和判斷,運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去才能真的使這樣的道德理性產生價值。當代道德思想的發展太快,很多人們銘記於心的道德準則卻逐漸的消失在我們的行爲中。我們都知道老人摔倒要扶,但因爲現實的一些原因和考慮,這樣一件理所應當的行爲也貼上了太多的標籤而變得困難。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該反思我們的倫理道德?反思我們的道德理念是否與我們的道德行爲一致?反思我們是不是在儘自己所能去致良知呢?

王陽明的心學給了我很多的啓發,時常回想哲人的思想,自己去不斷地反思和思考,我們總會有更多的收穫,從哲人的智慧之中悟出新的道理。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 2

克己需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衆惡相引而來。——《傳習錄》

我們常說,心靈,如同一間房;而眼睛,如同一扇窗。

試問自己,多久沒有“充電”了,即使“充電”,也是偶爾的一瞬間。夜晚,說好的,靜下心來,好好的看一本書;可電視劇一響,忍不住在客廳裏看電視。說好的不玩手機,又一次拿上自己的手機刷上了朋友圈。

這個社會,誘惑太多。常常在想,科技導致了我們精神文明的墮落,還是是一種屬於文明進步的標識。回想起孔子那個年代,一無所有的顏回,活的是那樣的灑脫。五柳先生,一碗酒,就可以呼朋喚友。做事論道。有些上班的前輩們常常在說五十年代的事情,那個時候物質生活還不如現在富裕,然而他們卻說,那時候的人,真好。

是社會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社會。現在的我,坐在書桌前。關閉於外界的一切渠道,安安靜靜的看着書。想起古人常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心靈,進行一趟遠遊。

有時候,書是最好的`遠遊方式。翻看一本書,像似雲遊九州,上可摘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所以,我選擇在晚上,安安靜靜地泡上一杯茶,開啓一盞昏暗的燈,我要去泛黃的歷史中去遨遊。在這裏,我的心,得到了歸宿,找到了寧靜的港灣。

若您看到我在看書,麻煩您,別打擾我,因爲那是我心靈停留的地方。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 3

最近讀了一本書《王陽明心學》,與這本書的結緣是辦公室裏一位同事在聽《王陽明心學》的廣播,從講解人娓娓道來的話語中給我一種靜心的深邃,於是問她是什麼內容?她告訴我是《王陽明心學》,並說家裏有這本書願意拿給我看,於是她第二天就把自己剛買的還沒有拆封的這本書拿給我看。

對於這種慷慨我怎能不好好讀呢?對於心學的書,我剛開始的感覺是內容深奧,理論性強,看不明白,但是拿到書籍從王陽明出生講起,文中語言淺顯易懂,有些傳奇的特色深深吸引了我。如,他出生時祖母夢見一羣五彩祥雲浩浩蕩蕩而來,爲首的神人懷裏抱着一個嬰兒,降落在王家門前,把嬰兒交給了他的祖母,之後王陽明便哇哇墜地。於是,給他取名王雲,正因爲這個名字他到五歲還不會開口說話,後來改名爲“守仁”。奇妙的是,改名當天居然開口說話了,而且不鳴則起,一鳴驚人。不但日常用語對答如流,而且《四書五經》中的聖言一口氣都給背了出來。

王陽明從小是一個調皮的孩子,上學時逃課。經過老爸的多次訓斥和老師的多次教育後,仍然惡習不改,天天只想着玩兒。正當大人們對這個問題少年即將失去信心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徹底改變了王守仁。這件事情對我印象很深。

有一天,守仁又翹課了,在市場上瞎溜達,看見一個小孩兒在賣鳥,就湊過去問價錢,可問完價錢,掏掏口袋卻不夠數。守仁眼珠一轉,就讓那小孩兒先把鳥給他,回頭再送錢過來。那小孩兒可不傻,堅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守仁同學頓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伸手就要去搶。那小孩兒也不甘示弱,馬上跟他比畫。就在這時候,一個算命先生從他們身邊經過,無意間瞥了王守仁一眼,忽然停住了腳步。此人精通麻衣神相,當他看到王守仁的相貌時,心裏馬上跳出一個念頭:此子他日大貴,當建非常功名。

算命先生當即把鳥買下,送給了守仁,然後慈愛地撫摸他的臉,意味深長地說了幾句話:“小朋友,記住我下面的話——日後,當你的鬍鬚長到領口時,你就入了聖境;當鬍鬚長至丹田,你就結了聖胎;當鬍鬚長到丹田以下,你就結成聖果,功德圓滿了。”

臨走之前,算命先生又叮囑了一句,他說:“小朋友,你一定要讀書自愛,我所說的話,將來必定應驗!”就是最後這句話,把守仁同學從一個問題少年徹底變成了三好學生。

讀到這裏的時候,我不僅對這個算命先生一種佩服,年年做教育的我是否年年有這樣的智慧?我也總是高呼賞識學生。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但是也曾經有多時我忽略了對學生入心的.教育。這幾天內心澎湃和不安……

於是,我走進教室,重新“認識”耿文軒、馬子涵、崔展源……對經常完不成作業是耿文軒不再“威逼”,如果他哪天作業按時完成了就大加表揚,每週的“閱讀存摺”“日記”每週也檢查,如果完不成了就告訴他,這次完不成就算了這周之內如果能把這些作業都完成了,我就給你三朵小紅花。慢慢地,他每天晚上的作業開始做了,雖然字跡還是潦草,錯字還有很多,但是我知道,他已經用心了,有一週的“閱讀存摺”不知是因爲沒有帶回家,還是丟了,居然填寫在了紙上。交上來時他沒有寫名字,但是我看出是他的字跡,毫不猶豫地給他了三顆“星”,還有馬子涵、崔展源、袁浩東,語文課上我讓他們回答問題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顆幼芽,老師就是那個澆灌者,有時老師想給予他們更多的陽光雨露讓他們快快成長,但太強的陽光、太多的水分也會對他們傷害,給他們適合自己的溫暖,他們定會茁壯成長!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 4

去年十二月開始讀,到今天讀完。書讀得較慢,不過書中的一些道理經過慢慢琢磨,總算大都依自己的理解想通了。書中穿插的一些處事的方法大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讀書過程中,明顯察覺自己處事心境和效率均有所精進。

書讀到最後,見心學宗旨,按字面意思去理解,總覺太過膚淺,苦思半晌,得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此處的善惡不應該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善惡。大學上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而心學此處的善惡,應該是對於止,即志向來說,即對於我們實現自己志向有幫助的,即爲善;對阻礙實現志向的,即爲惡。

心之本體無善無惡,着重點應該在我們日常做事上,注重保持心靈的純淨。日常處事時,經常會受到外在的干擾,如果不能做到泰然處之,被之影響心境,則事倍功半矣;而若此心通明,物無所滯,則做事如行雲流水,自然而然。

大學之道,止於至善,而在日常生活中,會沾染上各種各樣的.善惡,欲要志向達成,需先分清這些善惡,即致良知。而致良知具體在於格物,即爲善去惡。當我們釐清這些善惡,再在日常生活中勤以爲善去惡,每日三省吾身,最終達到至善,則志向必不遠矣。

對於像我這樣的俗人來說,格物應是當下亟需去做的。從兒時,到上學,再到工作,心中已被各種各樣的惡所佔據,二十多年的沉澱,讓這些惡已根深蒂固。重疾需下猛藥,若想有所作爲,除了吾日三省吾身,時時檢討自身爲善去惡,別無他法。

寫下此貼,望日後回頭看時,已有所精進。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 5

前幾天學習王陽明的心學,這幾天一直在思考他的”知行合一、四句教“,越品感覺越有滋味。檢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爲,感覺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需要慢慢來優化、彌補。

一、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境界之高,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也無法做出明確的釋義來,大家各自揣摩吧。不能理解的太狹義了,也不能理解的太宏觀了。恰到好處,纔是最好的。堅持原則,可持續科學發展,每日自省,追求自我提升,追求社會和平。

就拿丟垃圾來說吧,垃圾需要放在不妨礙別人的地方,這是個基本常識,是所謂的我們心中的無善無惡。如果你懶惰,亂丟垃圾,是你的私慾、懶惰作祟,是惡;如果你發現別人亂丟垃圾,你幫他把垃圾放到應該放到的地方,是你的愛護環境、熱愛生活在做主,是善。你知道亂丟垃圾是不對的,愛護環境是對的,這是良知。你爲你亂丟垃圾的事情,感到自慚愧,主動撿起來放到應該放的'地方,這是格物。人都是爲善多了比較好,心所安。

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個事情不能分開了說,知行應該是一起的。

就說鍛鍊身體這件事情吧。我們都知道鍛鍊身體有助於身體健康,不生病;肥胖不好,會造成形象、體質都比較差。但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的去鍛鍊身體,這是爲什麼呢?這就是大多數人無法做到知行合一,也容易造成形式主義、走過場等情況發生,也會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局面發生。爲什麼有人說堅持21天,你就會喜歡上鍛鍊身體,這就是行帶來知的影響。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規範自己的行爲,向善去惡,磨鍊自己的心之體,做到知行合一,我們一起前行,前方的路不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