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大綱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文章導讀】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明憲宗成化年間,生於浙江餘姚。父王華,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狀元,王守仁就隨父移居紹興。 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傳習錄》讀後感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

  【篇一】《傳習錄》讀後感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爲專務;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爲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利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狻赸,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人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訓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彼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窺避掩覆以遂其嬉遊,設詐飾洈以肆其頑鄙,偷薄庸劣,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爲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實在於此。恐時俗不察,視以爲迂,且吾亦將去,故特叮嚀以告。爾諸教讀其務體吾意,永以爲訓,毋輒因時俗之言,妀廢其繩墨,庶成“蒙以養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凡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挼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餘,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諷諵之際;務令專心一志,口誦心惟,字字句句紬繹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虛其心意,久則義禮浹洽,聰明日開矣。

——《教約》

  【篇二】《傳習錄》讀後感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週(2015年3月底)終於看(聽)完了。感謝噹噹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後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四要就是出於本書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週全,人人都有啥的。怎麼看怎麼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爲佛教不究竟,呃……到於書裏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麼了。

《傳習錄》裏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着還是很有收穫的。

  【篇三】《傳習錄》讀後感

王陽明心學分爲三部分,分別是天理即人慾,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慾:針對朱熹理學而言的。需要說明的是人慾不是我們普遍理解的人的慾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當人能達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會制度約束。

知行合一: 從本質上而言,知和興一體的,不二的。思考當你能達到活在當下時刻時,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精進。

另外特別說明5點:

1. 王陽明在書中,說明佛家清心寡慾的修行是錯誤的,這樣讓人失去了知覺。而是在清醒意識和知覺的前提下修煉本心。

2. 大衆認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靜態進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語等等。而王陽明提倡靜和動共同修煉。如果只是靜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時,煩躁恐懼等心念又會出現。

3.王陽明在那時就明白根據孩子天賦和性格而針對性教育,不得不說是對現代教育的諷刺。

4.很多人包括外國宗教,佛家,靈脩心理學家等所謂專業人士,修行門路巨大錯誤,還在市場上招搖行騙,沒有覺醒的人很容易被誤導,走上一條與修行相反的道路。

修行是不斷成長的過程,而不是通過什麼奇妙方式直接抵達最高境界。而這個過程,必須遵照心的意願,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齋唸佛,出家等強迫性就可以達到的,而這些行爲不但沒有正向作用,反而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這是初級修行者要特別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陽明心學從本質上殊途同歸。不管以那種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記只學不做,空談誤國,空談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