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兒子的魚》有感(通用10篇)

讀《兒子的魚》有感(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兒子的魚》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兒子的魚》有感(通用10篇)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1

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兒子的魚》,讀完這篇文章,我知道了要想成功一定要努力。

文章講的是在一個寒冷的天氣裏,作者遇到了一對父子,他們一聲不響的釣着魚。突然兒子的魚杆一沉,差一點把男孩拖倒,魚線也被拉出很遠。這是一條的鮭魚。爸爸站在原地一言不發地關注着兒子的一舉一動。最後男孩經過自己的努力抓住了那條約重14公斤的大鮭魚。

讀完這篇文章我想到了如果當時男孩沒有努力,而是鬆開手裏的釣杆,如果當時男孩向父親求得幫助,這條魚還會是男孩的嗎?還會有興奮到顫慄不已的感覺嗎?答案是不會。可是男孩沒有向父親尋求幫助,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捕到了這條屬於自己的14公斤左右的大鮭魚。想到這裏,我的臉一下子紅得像一個熟透的紅蘋果。記得小時候我愛拼圖,但每次拼不到20分鐘,就嚷着太難了,不拼了,非要大人幫助拼。如果有人說讓我自己再努力拼之類的話,我就會大哭起來,非要大人拼好才肯不哭。我與那個男孩可謂天壤之別。

我想說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有依賴心理,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績。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2

今天我在卷子上看到了一篇短文《兒子的魚》讀完以後,我對兒子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敬佩之情。

這篇短文主要內容是:兒子自己釣魚,有兩次魚都跑了,他非常執着,最後一次有一條大鱸魚咬住了他的魚鉤,他沒有求助別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釣到了那條魚。

讀完這篇短文,我的臉刷的一下變紅了,打開記憶的大門,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張數學卷子。裏面的題非常好做。到了家,我拿出卷子開始做。“咦?這道題怎麼做?”我自語道。我跟本就沒看好題就問媽媽。“你讀好題了嗎?”媽媽溫柔的問。“讀好了!”我充滿自信地說。“少撒謊了,這道題這麼簡單!要是讀懂了題,不可能不會做!”媽媽的聲音就像一個怒吼的雄獅,我低下頭回到了房間。

讀了《兒子的魚》這篇短文後,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像兒子一樣勇於面對困難,我一定要改正缺點。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做一個堅定的人。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3

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讀着書,我讀到了《兒子的魚》這篇文章。

故事內容是這樣的:在一個寒冷的天氣裏,作者和同伴在釣魚區遇到了一對父子。他們倆一聲不響地釣着魚,父親釣了許多令人歡呼雀躍的大魚,他的十二歲的兒子則站在寒冷的水中,卻一條也沒釣到。突然,男孩的釣竿猛地下沉,魚線拉出很遠,遠處水面躍出一條王鮭,由於這條大魚太重,把瘦小的男孩一步步拖入深水區。因爲鮭魚一旦逃入深水區便能輕而易舉地逃掉。孩子的父親一言不發,只是在原地關注兒子的一舉一動。一次,兩次,三次,男孩試着收線,但都沒有成功。不知不覺,十五分鐘過去了,男孩有些支撐不住了,即使站在遠處,也能看到他的雙臂在顫抖。王鮭離深水區越來越近,忽然,孩子不見了。我們正準備去拿魚網幫男孩,父親說道:“不要幫他,他如果要幫助,他會要求的。”男孩終於抓住了這條大鮭魚,這魚足足有14公斤,把魚綁好後,男孩躺在泥地裏大口喘着粗氣。但一直都看着自己的戰利品,朋友想稱稱,父親便說:“問我兒子吧!這是他的魚!”

當文章讀到一半時,我還有些責怪父親,應該去幫一幫孩子,這樣孩子也不用受這麼多磨難了。自己卻坐在那兒,真不是個好父親!可是等到最後讀完,我才知道父親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學會堅強。父親這與衆不同的教育方法,要兒子經受磨難,克服困難;當然他的兒子也很爭氣,憑着一己之力戰勝困難,成爲勝者。生活中,一個人的一生如果風平浪靜,萬一有一天,困苦來到了,那麼那一下子就會被困難擊倒。只有經歷困難的人,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4

今天,我閱讀了《鞋匠的兒子》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講述了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時發生的一件令人難忘的事。一名傲慢的參議員想要羞辱他,但萬萬沒想到,亞伯拉罕·林肯卻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所有人的訕笑化爲熱烈的鼓掌。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林肯雖然只出生於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個鞋匠家庭,但他還是在逆境中成長,在參議院他說這樣一句話:“我無法像我父親那樣偉大,因爲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正是因爲有了逆境澆灌,才能使林肯從一次次失敗中登上美國總統的寶座。人不能在失敗中自暴自棄,而要重新站起來,繼續嘗試才能取得成功。

在實際生活,我們應該學習林肯的精神。不能遇到點挫折就放棄,哪怕家庭再差,只要努力了就會成功。不氣餒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林肯並沒有因爲他爸爸是個鞋匠而認爲他父親很沒用。他還是非常尊敬他父親,因爲他說:“我無法像他那樣偉大,因爲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到這裏,我突然想起亞伯拉罕·林肯說過的一句話:“永遠記住,決心成功比其他什麼都重要。”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5

今天我讀了加拿大作者柏金斯寫得《兒子的魚》,讀了這篇文章我受益匪淺。

文章的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對父子在河邊釣魚。突然,兒子的魚竿猛地一沉,一條個頭很大的魚上鉤了。男孩冷靜地和魚拼搏着,但是強大的水流再加上大魚有力的掙扎,男孩漸漸地被拉到深水區,幾乎只有半個身子摟在河水上方了。而男孩的父親雖然在一旁,卻一言不發,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兒子的一舉一動。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男孩每次在水中試着收線,大魚就更加奮力地把男孩拉向水更深的地方。突然,孩子不見了!幾秒鐘後,孩子的頭又露出了水面,他那凍得發紫的雙手竟然還緊抓住魚竿不妨。大魚改變了方向,向對岸的灌木叢中躥去。說時遲那時快,孩子往前一撲,也緊跟着大魚鑽入了灌木叢。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孩子的父親也有些急的向對岸張望。這時,孩子抱着被他成功捉到的大魚,小心地又游回了岸上。兒子抱着大魚一臉興奮地走向父親。父親看着兒子,也欣慰地笑了。

當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時,我感覺文中的父親太冷漠了,他看見兒子在那麼艱苦的情況下捉魚時,卻一言不發地站在一邊不去幫忙。後來當我再去讀和理解時,我才感悟到,當兒子在打拼時,父親雖然沒有什麼言語,可他的心其實一直懸着,一直在爲兒子擔心。

當我們平時在家做錯了什麼事情時,父母一定會說我們。我們聽了以後,心裏可能會有些不滿,可大家千萬別忘了,這都是家長對我們恨鐵不成鋼呀。

這篇文章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溫室中長大的花朵,時無法抵抗暴風雨的襲擊的。在嚴父的心中,只有在艱難環境中磨練意志,孩子才能獨立頑強地成長起來,踩有資格享有屬於自己的勝利果實。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6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兒子的魚》,聯想到自己,使我感受頗深。

文中講了兒子和父親在釣魚,兒子逮到了一條個頭很大的王鮭時,鮭魚幾番掙扎,使男孩一次又一次陷入絕境。但父親並沒有幫助,反而“袖手旁觀”。文後才知道父親是在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培養兒子的自主能力。文章意義深刻,發人深思,把緊張的情節描寫得淋漓盡致。

是呀,多給孩子磨練的機會,就是多給他們一些勇敢和堅強。在大人眼中,孩子永遠太小,啥事都不放心,甚至替孩子辦,孩子在嬌生慣養的環境中嬌得像朵溫室裏的花兒,一碰就碎,所以自理能力越來越差。

生活中的孩子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都不磨練一下自己,烏塔獨自遊歐洲的事恐怕也已成爲了神話。俗話說得好:“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不多多歷練自己,哪知道世事的艱辛?正如此,只有多多實踐,才能成爲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世界的新一代接班人。

讓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吧!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7

這篇文章大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寒冷的天氣裏,作者在釣魚區遇到一對父子。他們倆一聲不響的釣着魚,父親把自己釣到的大魚放回水中。他十二歲的兒子則站在寒冷的河水中,一條也沒釣到。突然,男孩的釣竿突然下沉,魚線拉出很遠很遠,遠處的水面躍出一條王鮭,它拉着男孩一步步走入深水區......經過一翻努力,男孩終於把魚捉住了。

讀完這篇文章,我想到:如果父親能夠幫助自己的孩子,那男孩固然不會經受如此的磨難。但是不用經受困難,怎麼能夠釣到王鮭?魚如果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才釣到的,喜,也喜不到哪裏去。男孩的父親最後說‘那是我兒子的魚。’父親爲什麼會這樣說呢?父親這樣說,固然是爲那條罕見的王鮭,更是爲他的兒子而自豪。這體現了父親與衆不同的教育方法,要兒子經受磨難,克服困難;當然他的兒子也很爭氣,憑一己之力戰勝困難,成爲釣魚遊戲中的勝者。生活中,一個人的一生如果風平浪靜地過,萬有一天,困苦來到了,他就會一下子被困難擊倒,成了碌碌終身的廢人。

只有經歷過困難和磨練的人,最後才能開出美麗的生命之花。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8

這個故事主要講兒子釣到了第一條鮭魚。他釣着了兩條魚,魚被他釣着以後看是掙扎,逃跑了。他釣到第三條魚時,被釣的魚差點把他拖到水裏,但是,他3全力,使勁把那條魚拖上岸,那條魚跳了起來,傍邊的父親笑了一笑,什麼也沒說,魚一下子又跑了老遠。他使勁試着把魚拖上岸,而這時的父親把釣魚竿扔到一旁,一言不發的看着兒子的一舉一動,當魚要游到深水時,男孩男孩使勁拖着魚,魚突然改變了方向,向灌木叢裏游去,兒子追向灌木叢裏,他一下子抓住了那條魚,把那條魚夾在胳膊裏,表示是他釣的這條魚。我很喜歡他,因爲她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使不完的`勁,我很佩服他的這種精神品質。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9

讀着加拿大作者P.帕金斯的微型小說《兒子的魚》,我不禁被這位偉大的父親感動了。故事講述的是一位父親和兒子一起去釣魚的故事。在故事中,14歲的兒子爲了釣到一條14千克重的大魚,幾乎用盡了各種辦法,可以說是拼命。而這位父親,卻在一旁靜靜地注視,當男孩被那條大鮭魚把拖下水時,旁觀者都看不下去要去幫助的時候,父親擋住他們:“不要,如果他需要我們的幫助,他會要求的。”這種沉默的旁觀,需要這位父親多大的剋制力啊?他又何嘗不知道兒子有危險?但是沒有這種堅強的旁觀,又怎能帶給兒子堅毅勇敢的真教育?兒子又怎能品味到那捕到鮭魚後的深刻喜悅?

反思我們的教育吧!孩子們天天坐在教室裏,接受所謂的“新課程”,還不就是手捧着書讀嗎?還不就是做沒完沒了的習題嗎?還不是縱橫古今,紙上談兵嗎?我們在教室裏“盡力”讓學生獲得新知,讓學生獲得動手的快樂,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可是“溫室裏的花朵”能耐得住嚴寒的考驗嗎?不要說是嚴寒,只怕連早春的露珠也會使他們害怕。他們的快樂是純真的,可是他們的體驗也是膚淺的。即使放學回家以後,我們的“小皇帝”們大多數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都是家庭的寶貝啊,他們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什麼家務活也不要幹!有這樣真實的故事:出去野炊的時候,一個孩子帶着家裏煮好的熟雞蛋,卻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麼剝。也許這樣的例子不是很常見,可是,面對大米,不知怎樣煮成飯的大有人在;面對髒衣服,不知怎樣洗乾淨的大有人在;面對陌生人,不知怎樣問路的也大有人在……面對這樣的情景,我們是否該捫心自問?

像那位父親,放手讓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悅或挫敗的失落,在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教師可能是做不到了,可是我不敢奢望,在我們中國,又有幾個父母能做到?沒有孩子的發展,一個家庭就沒有了明日的希望;沒有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希望,一個民族就沒有了未來!韓國和日本以強硬著稱,而我們中國下一代的脊樑在哪裏?一個沒有性格的民族在世界上是沒有地位的。我們的教育,是否該反思一下性格教育了?

轉念一想,我們的教師和家長也是很無奈很可悲埃你看那愈演愈烈的高考、中考甚至小考,不讓孩子全身心的撲到教育中,他們又怎麼才能走出一條平坦的人生路?又何以在以後激烈的競爭中立足?我們的家長拼命多做一點,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好一點的未來!這是我們目前的國情所決定的,我們都是歷史潮流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啊!

那篇文章的最後,一位旁觀者試探着問那位父親是否可以秤一秤這條大魚的重量,父親毫不猶豫地說:“請問我的兒子吧,這是他的魚!”這份尊重,這種肯定,以及毫不掩飾的爲兒子的自豪滿足,作爲他的兒子,聽了這句話,該是怎樣的激勵啊?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羨慕這樣的教育境界!也羨慕他們的教育環境。

平淡的生活中也會有如此精彩的教育,給慣了孩子舒適環境的我們,是否也能開始在目力所及下給孩子一片拼搏的天空?

讀《兒子的魚》有感 篇10

讀了帕金斯寫的《這是兒子的魚》後,我的思想很複雜。既敬佩又慚愧,既驚訝又感嘆。文章命名爲“這是兒子的魚”,表達了作者的兩種思想感情:一種是父親讚賞兒子,二是爲兒子自己沒有經他人幫助獨立釣上來的這條個頭不小的王鮭而驕傲。

本文主要講了一個12歲左右的孩子釣到了一條個頭不小的王鮭,他拼勁力氣自己捉住了那隻王鮭。“我”的夥伴保羅想要稱那條魚,父親卻說:“你問我兒子吧,這是他的魚。”文中有幾處使我感慨萬分。從“‘我’也可以看到他發抖的手臂正使出最後的力氣,奮力抓緊魚竿。”中我看出,小男孩兒不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就不罷休,非常堅忍不拔。我還從“幾秒種後男孩從河裏冒出頭來,凍得發紫的雙手仍然緊緊抓住釣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臉上的水,一聲不吭,又開始收線。”中看出,這個小男孩兒寧可冒着被河水吞沒的危險也不肯放過王鮭,他是多麼的勇敢呀!

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都捕過“魚”,大家一定還有自己克服困難時的記憶,有時,這些困難帶來的經驗可以幫到我們。所以我們務必要在生活中抓住這些積累經驗的機會,長大後才能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