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精選15篇)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讀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總會讓我們從文裏感覺到一股淡淡的藍,這種被淡淡的藍靄氤氳包裹的氣息,又總能牽引我深深的走入文中。接下來小編蒐集了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歡迎查看。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精選15篇)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1

讀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可沒有像讀餘秋雨的《行者無疆》那麼癡迷,那麼一氣呵成。而是斷斷續續的,開始時甚至有讀不下去的感覺。記得剛讀時,我是一篇文章得連續讀上兩遍纔有點感覺。或許是本人的語言攻底薄弱吧,才至於讀的那麼累,那麼辛苦。或許是他的文中好詞接連,我得多讀一遍纔能有所消化。就拿我女兒掛鹽水的時候吧,我爲了磨蹭時間,就帶上了它,卻被女兒戲虐爲裝門面。她兩瓶鹽水掛完了,我呢,才只看了一篇而已。

如今,在暑假中,一個偶然的機會,再次捧起了它,卻讀得如癡如醉,感覺甚好,這個中的原因,我怎麼也道不出個所以然來。就這樣,接連着看了十多篇,還覺得意猶未盡。只是讀到後來的小品文時,頓覺素然無味,也就擱置了。我想,讀書,既然是乘興而來,又何必敗興而歸呢?也許,在以後的某一個時間段,我會喜歡這類文章的。那也就一切隨緣了!

餘先生的散文,我覺得首推那些類似遊記的抒情散文,出於參加各種國際筆會的需要,他周遊的好多國家,足跡遍至英國、西德、西班牙等國家,隨着他的文章,領略了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我讀後感慨頗多的是,早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已經駕馭着汽車暢遊各地。對我來說,那是個陌生的年代,當時的中國正處於貧困階段,即使像今天我們自己也擁有了家庭轎車,我也覺得那是小時候根本不感奢望的事,更何況是在那個年代呢?

作爲一名語文老師,餘先生的《自豪與自信——我的國文啓蒙》對我啓發頗多。像他高一那年教他的戴老夫子,教周郭頤的《愛蓮說》時,如何搖頭晃腦,用川腔吟誦,有金石之聲。他認爲,這種老派的吟誦,隨情轉腔,一詠三嘆,無論是當衆朗誦或者獨自低吟,對於體味古文或詩詞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像他的父親在他進中學後教他讀的那些古文,如《諫太宗十思疏》、《留侯論》、《春夜宴桃李園序》、《弔古戰場》、《與韓荊州書》……恰巧是我剛在《古文觀止》中讀到的,因此看到這些題目倍感親切。他一直認爲,不讀舊小說難謂中國的讀書人。我,也正在走這一條閱讀之路,但願隨着閱讀的深入,我與大師之間的距離能多少近一些。到那時,再讀先生的作品,也許會覺得更親切些。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2

在我讀了余光中的散文花鳥後,我立刻對小小的鸚鵡起了由衷的喜愛之情,甚至把自己當做作者,給鸚鵡餵食、打理羽毛。但也爲人類的殘忍而感到羞愧。

在我讀“藍寶寶菜市上六塊買來的,在我所有禽緣裏,它是最乖巧最可愛的一隻,現在即使有誰出六千元我也捨不得捨棄它的。”的時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對藍寶寶的喜愛之情,因爲藍寶寶是最乖巧可愛的。從“現在即使有誰出六千元,我也不肯捨棄它”寫出了藍寶寶對我的重要性。小小的鸚鵡也有仇必報,有恩必報的心理。如果你平時對它不好,他只要能出來必定就回去咬你,如果你對他好的話,它不但會用小喙親吻你的手指,還會把 “雀慄”與你一同分享。在我讀“人類之間,禁止別人發言或強迫從千口一詞,也就威武的了,又何必向禽獸去行人道呢?”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人類的殘忍,爲了讓人語推行而違反了人道。這無所不載無所不容的世界屬於人,也屬於花、鳥、魚、蟲。我們不能爲了私慾而破壞這個世界。

我覺得:我們應該保護好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小生物,不要再獵殺它們了,他們也有生命,它們也想人一樣,有自己的父母。不要再讓一個個無辜的生命慘死於人手!

余光中用詩樣的語言對雨進行視覺、聽覺、嗅覺等多方面感覺進行描寫,字裏行間,古詩韻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遙指”,“劍門細雨渭城輕塵”,“杏花春雨江南”。愛好古典文學者看本文,時時會心一笑。而喜愛現代風格的讀者也不會失望,例“雨是潮潮溼溼的音樂下在渴望的脣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許多所謂的現代詩人汗顏。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3

在拿到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天涯情旅》時,我暗自疑問:這本散文集對於作爲幼兒園教師的我有用嗎?此書雖爲大師作品,似乎對我沒什麼用處。

按耐住心中的躁動,閒暇時光勉強翻閱此書,不知不覺從第一頁翻閱至下一頁再至下一頁,一會兒已至幾十頁,似有魔力一般把原就不愛看書的我深深吸引於其中的海闊天空。在余光中先生散文集的親情篇裏,我看到了余光中先生作爲四個女兒的父親是如何疑懼於女兒的未來歸宿,以至於產生了《我的四個假想敵》,他在文中說:“我的四個假想敵,不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學醫還是學文,遲早會從我疑懼的迷霧裏顯出原形,一一走上前來,或迂迴曲折,囁嚅其詞,或開門見山,大言不慚,總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兒,對不起,從此領取。”但作爲父親來說,恐怕這也實乃人之常情,並且先生也絕不是一位不開明的父親,對於未來女婿“省籍無所謂”“學什麼都可以,只要精通中文”“相貌也由的女兒注意”。在《日不落家》中,我感受着一對父母對遠在他鄉的四個女兒的牽掛與關心,回味着子女的種種,並且藉由電視上的氣象報告,把他們的關愛帶到高緯,向陌生又親切的城市聚焦。陌生,因爲是寒帶。親切,因爲是他們的孩子所在。不知不覺中彷彿我又跟着先生一家子來到《螢火山莊》,看到了其樂融融的一家子享受着三代在同一屋頂下團圓的溫馨,以及在近乎隱士的林居中的愜意與悠閒,仲夏夜的螢火蟲、有時亦可見鹿的“仙蹤”,甚是有趣啊。然而夜晚,卻總能看到余光中先生在桌燈下往往坐到深夜,樓上的家人都已鼾然,林中也已寂了萬籟,用先生的話說就是隻剩下手中這支筆陪他醒着,從十九歲的少年一直清醒到現在,便感覺惟寂寞始能長保清醒,惟清醒始能永耐寂寞。

閱讀至此,擡頭,轉了轉有點僵硬的脖子,我不得不感慨於余光中先生的妙筆,竟能如此吸引人探究其中的奧祕,彷彿置身於其中,並且敬佩於先生的深厚功力,不時佐之以文言、俚語和適度的西化,加以熔鑄,成爲合金,但又格外的親切、自然。同時,我也不得不爲自己淺薄的知識所羞愧,文中一些著名人物、名言名句等聞所未聞,更爲之前的疑問感到愚蠢之至。至時此刻,我確定此書乃如我良師益友啊,磅礴的知識,直通古今中外,引人入境的文字,開闊我的眼界,豐富我的閱歷,無不鞭策着我要以終生學習爲目標。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4

臺灣著名作家余光中的散文集處女作即《左手的繆思》,初版於1963年,而我手邊正攤開的,卻是1980年4月臺灣時報出版公司新版重印本。此書在大陸難以尋覓,即便各大圖書館,亦不大好找。我1993年寒假去深圳,訪該市圖書館,專門找到港臺原版的書架,可憐兮兮的就那麼幾本書,很讓人痛惜――一座城市,若沒有讓人豔羨的

深厚的文明積澱,僅是樓房蓋得高且漂亮,亦很難讓人感動。沙葉新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曾過境香港,跑了好幾家新書攤,才淘得此書;而我握有的版本,似乎早已有珍本資歷矣!港臺名家的一切重要原版書,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出版者,在大陸,大概均可作如是觀。

余光中認爲,他的正業是寫詩:“這隻右手始終燃香,向詩的繆思。可是僅飲汨羅江水是不能果腹的。漸漸地,右手休息一下,讓左手寫點散文。”這一寫就是八年,而此書僅是“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的一小部分。

與“美麗的癢”(吻)一樣,“左手的繆思”(大陸譯作“繆斯”),的確是余光中獨創的詞語。這個書名的來歷,早已成爲臺灣文學史中的一個典故:“當時用《左手的繆思》爲書名,朋友們都覺得相當新穎,也有讀者表示不解。其實我用‘左手’這意象,只是表示副產,並寓自謙之意。成語有‘旁門左道’之說,臺語有‘副手’(右)‘倒手’(左)之分,在英文裏,‘左手的’(left—handed)更有‘順當’與‘笨拙’之意。”――僅瞭解其書名之來歷,似乎已窺見作者的功力和驚人之筆。

實則,若論餘氏之“妙手”,誠如香港作家黃維樑所云,余光中應該有四隻手:右手寫詩,左手攻散文,第三第四隻手專事批評和翻譯。《左手的繆思》結集出版時,餘氏早已碩果累累:出版了四本詩集,三本譯詩集,一本翻譯小說,一本翻譯傳記。

值得文學史專家留意的是,餘氏左手的繆斯,一上手走的是知性的路子:論艾略特,評畢卡索,引見梵谷、安格爾,投訴胡適。筆鋒一開,便光芒照人。繼之而起的感性且抒情式的《石城之行》《記弗洛斯特》《塔阿爾湖》《書齋書災》等,都是讓人讚不絕口的美文。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5

見它從打印機中滑出,爲何今日打印機的效率如此之低,總是遲遲不將這好文章吐出,煞是讓人有點爲之所急。所幸,這三張半的文字終被我獲取。一拿到手便反覆地看了三四次。回回感覺不同次次回味有異。實有種無法釋手之感。

初讀此文,就被余光中先生的博學所倒,也許這些博學幾乎所有的大家都知曉。這米氏父子、五陵少年、,但人所具備的文學底蘊卻是遮掩不住的。餘秋雨的深刻,豐子愷的孩氣,葉聖陶的平易近人,總是可以在文章中看出點滴的。

再讀《聽聽那冷雨》,我竟讀出了《聲聲慢》的味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李清照和余光中,所見到的雨,大概是,同一時段的雨吧,但他們的相隔了千年之久,所帶來的感受,卻是如此相近的。因爲中國的雨是千年不變的。就象余光中說過的:藍墨水字的上面就是汨羅江(待考證)。中國的每樣事物大概都有中國五千年的沉澱。所以中國的雨千年來也永遠都是滂滂沱沱,淅淅瀝瀝,清清爽爽新新的。

文中所寫,一個方塊字,就是一個天地,然也。一個雨字,便是天地的連接,當中的四點,就是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中國的驕傲,中國的思想。中國的雨,它,沉澱了,整個中國。大禹治水,映雪苦讀,上方穀雨救司馬懿。雨衝出了中國的歷史,也將歷史沖淡了許多。

三讀文章,卻讀出了一種惋惜之情。文中的古屋聽雨,是如何之詩意,如何之愜意啊。聽、雨之纖纖細手拂弄着無數黑鍵啊灰鍵,把晌午奏成黃昏,聽那點點滴滴點點,忐忐忑忑,忐忐忑忑,綿綿瀟瀟綿綿。一陣冷雨,把冬落成了春,把夏又拂成了秋。而如今,雨點卻只能溶在水泥裏,雨已成了沒有音韻的樂音,瓦的歌唱已成絕響:雨來時,已不再,叢葉嘈嘈切切,不再閃動那溼溼的綠光,鳥聲減了,蛙聲沉了,蟲吟沒了。只是嘆息,只是後悔,千片萬片的瓦響已成了腦海中的一隅思念和回憶。這世間已再沒有少年聽雨,紅燭成昏;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白頭聽雨,僧廬下了。

這種中國式的惋惜,是一種懷舊,是一種思念,是一種對祖國、對大陸、對家鄉的思念。一位老人對大陸統一的期盼!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6

最早接觸余光中的作品好像是在初中的時候吧,對那首《鄉愁》印象很深,小時候的鄉愁,長大後的鄉愁,現在的鄉愁……

喜歡余光中歌頌祖國文明,歌頌國家精神的詩歌,例如《淡水河邊吊屈原》中這樣寫道:“江魚吞食了二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余光中對屈原的傲骨和不屈的精神寫得淋漓盡致,屈原的傲骨吞不下,歲月磨滅不了。《民歌》中在一開始時寫道“傳說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黃河的肺活量才能唱歌,從青海到黃海,風,也聽見,沙,也聽見。”在《民歌》的結尾,詩人寫道“有一天,我的血也結冰,還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從A型到B型,哭,也聽見,笑,也聽見。”詩中那種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使我彷彿聽到了這首民歌,聽到了億萬炎黃子孫在合唱。“打一個結在繩上,每到清明,或是中秋,就隱隱地牽痛,會做噩夢,會消化不良。”《中國結》中不光寫的是中國結,更寫出了心結。

余光中表現鄉愁的詩歌所傳達出的那種韻味也是獨特的。《鄉愁》中,詩人分別把鄉愁比作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鄉愁一步步地加深,尤其是最後一段“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由鄉愁衍生出對祖國統一的期盼。“而鄉情怯怯,只怕一下子,五千年與是萬萬,從山東半島到天山,甸甸都壓上肩來,承受的起嗎?”“風太勁了,這顆緊繃的心,正在倒數着歸期,只等,你在千里外地收線,一寸一分。”……

余光中的愛情詩寫得很朦朧細膩,可以看出詩人是個情感細膩的人。《風鈴》中“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風鈴,叮嚀叮嚀嚀,此起彼落,敲扣着一個人的名字。”人把自己的心比作風鈴,風鈴輕輕搖動,每一聲,彷彿都在呼喚着一個人的名字,訴說着一段浪漫的故事。“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一朵蓮花都像你,尤其是,隔着這樣的細雨。”把自己要等的人比作是蓮花,細雨朦朧,夕陽餘暉下,該是怎樣的一番美景,靜若蓮花,閒庭漫步。

“我不敢就看他,怕蠱魅的藍眸,真的把靈魂勾去,化成一隻海鷗,繞着他飛。”詩人在寫海的魅力時這樣寫,在詩人筆下沒還彷彿幻化成人。而我在這想說,我不敢去看更多的余光中的詩,怕詩中的眼神,把我的靈魂勾走,化成一隻墨猴,舔食墨香。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7

《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於朱自清。

初次讀《聽聽那冷雨》,不由大驚:散文可以如此寫?細讀之則手不釋卷。余光中曾戲稱:“右手寫詩,偶爾左手寫散文,算是副產品。”但這樣的副產品在當代散文家中有幾人能出其右? 詩一樣的充滿跳躍聯想的語言是《聽聽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大量動用了迭字句。文章開始,就對雨作盡情的描繪: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一句就寫出雨的形聲。接着他跳躍聯想,寫道:······即使在夢裏,也似乎把雨傘撐着······這句奠定了整篇一種“憂傷”的基調。馬上,他大膽想象:整個中國整部中國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這樣下着雨。此時,我窒息般地感覺到余光中內心那種深深的鄉愁以及愛國情懷。

本文恰恰似一首長詩,字字句句,充滿令人驚奇的詩的意象。作者筆下的雨時而是“黑白片子”,時而是“宋畫”,時而是“一滴溼漉漉的靈魂”,時而是“溫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憑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鄉愁化爲種種意象,而意象又於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靈歷程相連相融。可謂情絲和雨絲交織。 余光中用詩樣的語言對雨進行視覺、聽覺、嗅覺等多方面感覺進行描寫,字裏行間,古詩韻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遙指”,“劍門細雨渭城輕塵”,“杏花春雨江南”。愛好古典文學者看本文,時時會心一笑。而喜愛現代風格的讀者也不會失望,例“雨是潮潮溼溼的音樂下在渴望的脣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許多所謂的現代詩人汗顏。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沒有音樂味,何能成爲作家?同樣,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將思想完美融入語言,正如他所說:一位出色的散文家,當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鹽撒於燭,會噴出七色的火花。

我讀書,常常愛劃句,但是讀《聽聽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爲每一句話都這麼美。 文壇宿耆柯靈說:《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麻麻,縱橫交織而成。這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文字和現代文學的表現力增加一點信心,也應該承認這在五四以來的散文領域中,算是別闢一境。評論毫無過獎,也深刻公道。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8

李白,字太白,詩風飄逸浪漫,被稱爲詩仙。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一下李白,那就是“狂”,這個人狂得沒邊兒,爲什麼說他狂呢?我舉兩個例子。有一次,李白去拜訪渝州刺史李邕,李邕當時極負盛名,拜訪期間,李白大談抱負理想,被李邕輕視,李白在臨別寫了首《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還有一次,李白被舉薦做官,接到告示,李白很開心,在詩《南陵別兒童入京》中寫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是李白自己寫的。我們再看看他的好朋友詩聖杜甫怎麼評價他?杜甫在《贈李白》中寫到: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而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也說:“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通過李白自己的詩,以及杜甫對他的描述,大家可能對李白的“狂”有了一個基本的印象了。

這首《尋李白》是一首自由體詩,詩人談吐揮筆,幾乎每一句話,都與主題李白緊扣在一起。全詩運用了很多李白的故事傳說,比如第一段,力士脫靴,杜甫苦吟,賀知章讀李白《蜀道難》尊李白謫仙人的事情等等。欣賞全詩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礎,這首詩歌具體賞析,百度百科有詳細講解,大家可以參考。當然,在今後的文章裏,我會專門拿一篇出來,跟大家分享,怎樣品讀詩歌。

我節選其中最經典的一段,與大家共享。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李白除了愛喝酒,還有俠客夢,他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酒放豪腸”簡單的四個字,卻表達了很多,特別是李白喝酒時那種瀟灑的千杯不醉的模樣。“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月光”體現了李白的浪漫主義的“仙氣”,“劍氣”則表現了的李白“俠情”。一個“釀”字,一個“嘯”字,與數字的巧妙結合,極大的增加了詩句在對李白描述上的表現力。“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一句,讀來真是如長虹的氣勢,蔚爲大觀,彷彿帶着讀者重新回到了李白筆下的那個盛唐。整句詩,沒有一個字提到李白,卻又處處透着李白之氣,即使一個不怎麼了解李白的人,讀這句詩,也知道,這就是李白。難怪被餘秋雨老師贊爲“當代中國詩壇的罕見絕唱”。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9

和父親親密無間是20年前的事情了,記憶中和父親可以親密到坐在他腿上的情景依稀只得一次,彷彿是看某部電視劇中聽到“白馬王子”一詞,爬上父親的腿去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不記得他的回答了,大概是“女孩心中喜歡的男孩”之類的話吧,他是從來都給我以正確而真實的解釋的。

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和父親生氣了,一連謳了好幾天的氣,最終好象還是他來找我說話的。忘記是什麼原因了,但現在想來,我原來從小就這麼倔強,再想想當時的父親,該是何等的失落--從來都是聽他指揮的女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脾氣了,而這脾氣是從與他對抗開始的。從那以後,再沒有抱過他、坐在他腿上,更別說象別的女兒一樣大方地親吻自己的父親。其實,並非是那一次矛盾結下的惡果,還是與我自身性情有關,或許追究下來還是和他的基因有關,畢竟我也是得他遺傳。我和他一樣,都是感情越深越深埋,從來也不願輕易表達的人。於是,這20多年來,我和父親的'感情竟象互相傾心卻沒有把握的情人的一樣,只在心中燒着,一旦見面了,都是平淡之極的面顏相對,不知該怎麼親暱。

所以,我一度以爲他是冷血的,因爲他極少笑,對孩子對妻子都是如此,我甚至曾經以爲他從來不愛母親。只是後來聽見母親說她與父親之間的趣事,才知道原來他竟然還有和母親“打情罵俏”的時候呢,只是這種臉孔待一轉身面對我們的時候就又變了。後來,我翻看我成長的照片,驚奇的發現我竟是從小就不會笑的,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那些照片中,一眼就能從同學中認出自己,因爲只有我是一張“法官”的臉,極其不符合當時的年紀。這一點倒是長大了改善起來。於是,我知道了,我和他是一樣的,臉上是不會笑的,一切的情感都在心中,都在與自己相處的時空裏。

看完余光中先生的這篇文章,覺得他真是寫盡了一個爲人父的心思,我假象這也是我父親的所想,其實這就是他的所想吧。他也是一直如此珍視我,不願我出閣又擔心我沒有歸宿的啊。現在對我來說,嫁與不嫁遠沒有父親是否在乎我那麼重要了。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10

對余光中先生最初的印象源於初中課本里的那一篇《鄉愁》——作爲課本里分量集中的一篇詩歌,它反映了作者強烈的思想之情,是在臺灣望着故土的厚重的思念,充滿了遊子望歸而歸不得的感嘆!等到終於可以踏上故土,早已物是人非。莫怪先生感嘆:“山河還在,遊子已老!”

再後來是先生的《李白》,那一句“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多少的豪情,多少的意氣風發,都在那年長安,都在那灣月明裏!

而今,再讀先生的散文,看先生年少離開故土,到了臺灣,又旅居歐美……走過了無數的路,跨過了無數的橋,甚至在不少的古塔和古堡駐足停留,但先生的內心裏仍思念山城的月光,思念姑蘇的流水,甚至是從沒到過的北國的長城也都在先生思念的一隅。

先生的文字裏偶爾夾雜着幾個英文單詞,但更多的卻充滿着儒家文人的氣息,充滿了中國文人獨特的儒雅、睿智。偶爾幾篇驕傲的自誇,也滿是中國人骨子裏的謙遜、不卑不亢,但也有着中國人特有的那種凜然傲氣和文人風骨。先生像竹,虛心在內,傲骨向上。高昂着不屈的頭顱,努力地向上生長;亦奮力地向下紮根,不斷汲取來自各國文化的養分,故成就其文學的精髓。

凡是過去,皆爲序曲。即是過去,便努力的奔向未來。生活裏,大多數人往往會糾結於過去的某一瞬間,或某一個小小的細節,亦或是深陷於一段錯誤的感情無法自拔,或是迷戀某個求而不得的人或事。只是,很多時候,即便再如何捶胸頓足,懊惱不已,那些過去的依然成爲過去了,不會再次發生,也無法改變。很多的懊悔、遺憾、悔恨也都無濟於事,於事無補。

人活於這個世界,總是蹣跚着迷茫着向前,有一個堅定的目標,併爲之熱愛、堅持、付出,那麼即便結局可能並不圓滿,但是收穫的又何止是結局呢?一段感情裏,你付出了也得到了,或許分開了,但過程可能也很美好啊。一些目標,可能現在實現不了,甚至有些荒唐,但是熱愛你所熱愛的,並堅定地向着它努力,那麼終究有一天山無遮,海無攔!

過去的終究是過去,未來仍在前方,不妨繼續上路吧,把一切遺憾留在身後,讓一切不圓滿慢慢變成一種圓滿。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如此甚好!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11

讀完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我首先想到的是那片綠濤,是那片羣山。余光中先生用精短的文字寫出了對祖國無限的懷念,而我只是對故鄉太多的思念,卻也是這支拙筆所能承受的。

家鄉的山,不知從何時起牽動着我的心……

小時候,山是普通的,永遠披着那件墨綠的紗衣。

我的家鄉在高原,到處是山的海洋,像一座天然的屏障,默默地守護着這片寧靜的土地。小時候,見得最多的是山,可能就是因爲太常見,就覺得普通、太熟悉,便不懂得珍惜。每天在城市中穿梭,卻沒有答應她的挽留,匆忙離去,只留下她那黯淡的墨色背影,像一件紗衣……

長大後,山是神祕的,綿延而來卻不知要走往何處。

我已不再是那個無知的女孩,各方面的壓力重重壓上來。終有一天我疲憊的坐在長椅上,看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山。眼前的墨綠已不再普通,像那一位身着青衫的小姐,讓人不由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來,怪不得許多畫家喜歡畫山。作家喜歡寫山,因爲她散發着國最古老的氣息,庇護了我們一代又一代。

爸爸曾說過,祖先們是被人陷害貶到這大山裏的,可能就是其中的某一座吧!山撫固化了他們的憤恨,平靜了那顆爭鬥的心,吸引着祖先們而忘記世俗的隱憂。他們也爲我們留下生存的印記,可能是眼前的這棵大樹,也可能是腳下的青石板,透明的明月記下了這一切,飽滿深邃。山給了流浪之人一個安寧的處所,給了後人一個神祕的身影。

而現在,山是神聖的,卻不知從何時漸漸模糊了。

即將離開家鄉,站在人來人往的月臺上。這是起點也是終點,是開始也是結束,人們不停地走着,來的腳步聲掩蓋了去的腳步,而去的腳步也掩蓋了來的腳步,今夜的我已是它送走的第幾批遊子呢?月臺是流動的浮土,我不知道自己的腳步顯示出了什麼,或許是浮土焉能紮根……

踏上遠行的火車,夜裏隱約看見山在向我揮手,是挽留還是告別。再醒來已是午後,窗外是一末末綠影閃過,是山,正如我當初不肯爲她停留一樣,只是匆匆而過,而我,只是呆呆地望着。時間漸漸從山肩爬過,染紅了那件綠衣,卻又多了幾分妖嬈,最終仍被黑夜吞噬了。

再次醒來時,習慣向窗外看,山呢?我呼,竟像走丟的孩子一樣手足無措。就這樣,連最後的告別也沒有對我說。就匆匆離開了。有時望着天出神時,彷彿會看到那模糊的身影,仍是綿延伸長,是伸向故鄉的吧!

歸巢的鳥兒到底是倦了,清叫了幾聲,便消失在山中,因爲山,是故鄉!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12

十年前舊作,祭余光中老師

余光中寫過一首《尋李白》: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不難看出,余光中自己就有些現代版李白的氣質。詩不用說。他的散文寫到興處,也時不時會跳出一句“哈哈”之類的語氣詞,就好像這個人不是在寫文章,而是在和你交心暢談一樣。

余光中的詩使我想起年少時嘗試寫詩的經歷。和所有以夢爲馬的同齡人一樣,那些詩尚未懂得節制,往往只是一時興起或無病呻吟,淪爲情感發泄的工具。詩沒有字數規定,不失爲搪塞每週隨筆作業的最佳選項。生硬的修辭、雜糅的句式、混亂的語序,時而插一句“你難道沒見過江流水涌嗎”式的反問,彷彿故意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腦袋。到如今,自認爲拿得出手的也僅剩下一句:

詩是我靈魂深處的利劍劍既出非見血不止步

雖免不了自戀的嫌疑,氣勢總歸還有的罷。可惜年代久遠,明瞭世事通了人情,別人怎麼假我就怎麼學,曾經的少年意氣早不見蹤影。常常聽到抱怨,說現在的人際交往真是越來越功利虛僞了。不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謂一團和氣不過是共同利益暫時營造出來的表面現象。有時爲了得到別人的認可,我們不得不割捨一些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所謂收斂本性乃是邁向成熟的重要一步嘛。

而如今,我依然在寫詩,但我的詩已經失去了鋒芒,出鞘的劍見不了血,只溢出多餘的組織液。與其拔劍四顧心茫然,不如把破劍小心收好,別拿出來丟人現眼。我是這麼想的。

“詩人”趙麗華的所謂的“詩”《廊坊下雪了》,只有兩句話:

“已經是很厚的一層並且仍然在下”

如果說郭沫若寫的“我的我要爆了”等等見證的是中國現代詩初期的青澀,趙麗華的“梨花體”是否已經預言了現代詩的末日?像《廊坊下雪了》這種自我炒作而成名的“名句”,簡直就是在嘲笑中國三千年的詩歌歷史。

舒婷在《神女峯》裏寫道:

“與其在懸崖峭壁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

現在看來,這倒更像在給時下流行的感情快餐做廣告。在這個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還有幾個人依然在追求永恆呢?有一句話,叫做“時間是檢驗愛情的唯一標準”。時間的檢驗作用,狹義適用於愛情,廣義則適用於一切事物,詩也不例外。趙麗華所謂的“詩”讓時間檢驗的結果到底如何;僅僅憑藉點擊率,趙麗華所謂的“詩”究竟能存活多久——我也很想看看。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13

餘先生回憶起當年寫《鄉愁》這首詩時的心境,時光流轉,彷彿近在眼前。他說:“寫《鄉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視角,一種近乎童話的天真。我想,做一個詩人應該懷着廣泛的同情。不設防、不世故,好的詩人應該一輩子天真,在這種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爲可能。”

我對他的話感受很深,在剛剛考上大學要來廣州就讀的那年,我在車上,隔着朦朧的玻璃窗,看着父親母親追着車子的身影,眼淚悄然而下。那時候,我是那麼的真切的體會到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的我,今天終於要離開了。明明知道還能回來,但是,原來離開家的感覺竟然是那麼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墜子在拽着我的心,無法拯救自己,無法掙脫那莫名的愁苦……然而,餘先生的鄉愁當然遠遠在我之上,那時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他居住在臺北,離開祖國大陸足有20年了,擔心有生之年回鄉無望。他是那麼的驚恐,那麼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無法回到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然而卻又是那麼的彷徨失措,因爲他沒有辦法啊!就在這樣一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上,因爲那是唯一使他與母親、新娘、祖國聯繫起來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託之處啊!這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在這首詩裏面,長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聯繫起來的物,藉着着滾滾的長江水,他們彼此之間找到了寄託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裏,其實是有着萬般的無奈,然而卻又那麼的由衷的感謝這唯一能緊密彼此的長江水啊!多麼的讓人心痛,爲之惋惜的同時卻又不得不跟着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謝、讚美這長江水!相思並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無處話相思……讀着余光中的鄉愁,就有一種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純真的心寫出了滄桑的惆悵與孤苦,如果你沒有離開過家鄉,那麼,你就永遠不能夠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深沉,一種落葉無法歸根的深沉。

在我看來,欣賞文字不僅僅欣賞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帶給人的感受。餘先生的詩在乍看之下,讓人佩服它的寓情於物所選的“物”是那麼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卻發現巧妙之下涵蓋的是那麼深沉的孤苦與無奈。但是,這又讓我想到了更孤苦更無奈的是“惆悵此情難寄”之人。相比之下,餘先生還是幸運的,因爲他的相思還找得到可寄託之物,也還有可相思之人。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14

提起余光中,有太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那首《鄉愁》。

但余光中並不僅僅是《鄉愁》裏的余光中,他作詩千餘首,也不僅僅都在訴說鄉愁。

他的詩歌裏有引經據典的部分,也有環保的部分。

余光中是1949年從廈門離開大陸,先去香港,1950年去了臺灣。

1952年在臺灣大學畢業,到美國去讀書、教書,一直到1972年42歲時,正是“戰爭”,兩岸不可能交流,感覺迴歸無期,所以在這種心情下,寫出《鄉愁》。

當時一口氣寫了很多別的“鄉愁”。

另外一首由羅大佑譜的曲,在大陸也唱過,叫《鄉愁四韻》,有四段。

另外還有一篇感情差不多的,叫做《民歌》。

其實余光中不僅僅是寫鄉愁的詩歌,還寫過很多很西化的詩、也寫散文、甚至還翻譯西方的文學作品。

《鄉愁》這首詩因爲被編到教科書裏,所以大家都念過,而且也好記,形式單純。

《鄉愁》是大白話,我在這頭,誰在那頭,都是白描的。

但也有一些寫得很文的引用典故很多的詩,比如《湘逝》,是寫杜甫的晚年,他安史之亂一路從陝西輾轉逃到四川成都,到了三峽那裏順流而下去了湖南,所謂“湘逝”就是死在湖南。

這個當然很受古典的影響,語言也比較文,典故也比較多。

另外還有一首《尋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的詩在現代詩裏,是比較強調音樂性的,往往有押韻,不一定是腳韻,行、句子中間有關鍵字眼,跟前後呼應的也是一種韻。

押韻也有各種方式,押得不好是油滑,押得好是恰到好處。

余光中有一首詩叫做《浪子回頭》,一開頭就講,“鼓浪嶼鼓浪而去的浪子”,“浪”字就出現了三次,“清明節終於有岸可回頭”,這樣的句子開始,同樣一個字扭來扭去,變來變去就可以發展下去。

像李白那首,“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幾個“日”字翻來覆去就發展下去了。

余光中散文集讀後感800字 篇15

從小吟詠着余光中的《鄉愁》長大,相望着的那一方的土地,滿溢着我們的思念,更迴盪着憂愁。同一片月光下的我們何時才能舉杯共邀明月,言歡共飲長江水。然而,在四川省及周邊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在哀痛與悲傷面前,讓我們強烈的感受到“脣齒相依,手足相連”的血脈親情,那是一種發自心靈的統一。

同文同種,脣齒相依的骨肉親情,在大災難面前,愈加強烈。從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災情-災區以及受災民衆,成爲臺灣社會的焦點。臺灣同胞們都紅着淚眼互問:“我們可以爲災區做點什麼?”臺胞們的捐贈救災行動蔚然成風,催生出一幅幅感人畫面。大量人力物力涌向中國,爲中國的每顆受傷的心,滴血的翅膀帶來一份慰藉與撫慰。來自臺胞們急切的捐款的電話繫着這一頭,在那一頭,成千上萬的那一頭也在急切地等待着,繫着這頭,繫着那頭,而電話服務的這一頭,恨着自己爲什麼就只有兩隻手!此刻臺商都動員起來,很多臺商捐了又捐,在這一刻他們決不計較着生命的豪華奢侈的投資,在生命的禮遇面前,所有世人同逝者默哀,向生命的尊嚴致敬。平凡人的愛心,則從四面八方如洪水般匯聚而來,在陰霾裏化作縷縷溫暖的陽光,輕撫着大陸同胞的心坎。

20多位臺灣的飛行員,舍小家顧大家,紛紛主動請纓上陣,一個堅定的信念是鷹的誓言,要馳騁昨天的廢墟。迴旋的氣流,記錄下你一次次最美的弧線。紅十字會的愛心團隊也在第一時間來到這片滿目瘡痍的黃土地上,青銅的光輝下,在奔跑,再爭奪,這片黃土地上每個人生的權力。放飛着一隻鴿子的心,帶上溫暖與祝福,去尋找那一顆顆恐懼又膽小的心,一路陪着天使來到天堂,在純淨與美麗中尋找快樂。從不放棄過自己的諾言,從不背棄過自己的信念-將愛傳播下去。在地獄邊上,中國的戰士不孤獨。在浸染着陰霾與紅色的世界裏,有無數條黃色的絲帶瀟灑的飄揚,有着那一條條不屈的錚錚鐵骨漢子,一根根不彎的凜冽的脊樑。同一個信念,同一個誓言:希望必將與中國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