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生命科學》讀後感(通用7篇)

《生命科學》讀後感(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命科學》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生命科學》讀後感(通用7篇)

《生命科學》讀後感 篇1

那天當我拿到了《生命科學》這本書後,我就愛不釋手,很認真的看了起來,書裏面共有四個章節,分別是植物、動物、生物之間的聯繫和生態平衡。每個章節都有探究技能教你怎麼做實驗,怎麼去觀察,怎麼去思考。

《生命科學》讓我知道了生長在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洲的紅杉樹是世界上長得最高的樹,它有112米長。向日葵通過朝向太陽生長來做出反應的。他還讓我知道螢火蟲用一閃一閃的光來吸引同伴,有些鳥會通過鳴叫來宣佈自己的領地範圍。你們知道嗎美麗的蝴蝶是由什麼蛻變的嗎?它是由毛毛蟲蛻變出來的呢,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呀!

《生命科學》讓我認識了很多以前不認識的植物和動物。讀了《生命科學》後,我感覺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和神祕了。

《生命科學》讀後感 篇2

這是一本比生命科學第一冊還要好看的書,它帶給我的感受是可怕和好奇。

就來說說這本書讓我害怕的動物吧,那就是虎鯨,它是海洋裏的殺手,是海底世界的“小霸王”,它可以一口吞掉一頭海牛,連鯊魚都怕它三分呢!再來說說黑熊是如何生長的吧。它們三個月大的時候,小黑熊的眼睛看不到任何東西。它個頭很小,身上也沒長毛,但是它會長得很快。三個月後,它的體重就達到了5千克左右。這時候,它的牙齒還沒有長全,還需要媽媽餵奶。8個月大的時候,小黑熊就開始爬樹和玩耍,這樣可以幫助它鍛鍊肌肉。

這時候,它長出了大部分的牙齒,但還是要依靠父母給它覓食。小黑熊長到一歲大的時候,它就會離開媽媽,獨自出去覓食了。成年之後,它就能長到1.8米高,完全變成了大黑熊。以後,它能繁衍自己的後代,還會繼續生長和變化,一直到死亡。來講講食物網吧,它是由一條條食物鏈組成的,就像一條條線織成了一張大大的魚網。這本書裏還有其它很多很多知識,真是一下子講也講不完,如:雨林中的生物、淡水裏的生物、鹹水中的生物、植物屬於生物、形形色色的動物等等……

《生命科學》讀後感 篇3

生命科學史是一部思想史,它揭示了人類思考和解決生物學問題的思想歷程。科學史創始人喬治薩頓說的好——“科學史是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橋樑,它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自然科學的整體形象、人性的形象,從而全面的理解科學、理解科學與人文的關係”。全文雖沒能讀完,但依舊感觸很深,同時收穫頗豐。

1.追求真理、敢爲人先,向偉大的科學家們致敬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探索未知世界,既是科學事業,也是道德事業。弘揚求實精神,廣大科技工作者必須“堅持立德爲先、誠信爲本,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良好風尚中率先垂範”。科學皇冠上的明珠熠熠生輝、催人奮進,但有時也可能產生讓人迷失自我的副作用。若沒有道德支撐,假借科學之名作僞行惡,後果不堪設想。科學家的求真是雙向的,既是對人也是對己,既要敢於挑戰已有結論,更要學會正視自己,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虛假。

對科學家而言,只有經千難萬險而不放棄、長坐“冷板凳”而不盲從、遇各種誘惑而不動搖,才能創造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科學成就。同時也要看到,大力弘揚科學家的奉獻精神,不等於讓科學家辛苦又清貧。我們必須落實好各項改革要求,進一步完善待遇和激勵機制,營造尊重科研規律、適合潛心研究的環境氛圍,爲科技工作者心無旁騖做科研創造有利條件。

2.探究“科學史”,培養學生的生命科學素養

科學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學習生物科學史能使學生沿着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很有意義的。

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就是客觀地研究事物。如實地認識客觀規律,符合邏輯地得出正確結論。所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就是科學的態度。在生物科學史的教學中介紹科學家們客觀地觀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特性,踏踏實實地做好生物試驗,實事求是地分析觀察和實驗結果的科學態度,能爲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科學品質的核心。科學精神就是敢於懷疑、敢於求真、敢於創新。科學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對過去的一次革命,它總是要突破以往的窠臼,達到一個新的起點。創新是科學進步的內在動力。創新必需有勇敢的精神作基礎,要敢於懷疑現有的觀點,敢於冒險,敢於克服困難,敢於接受失敗的考驗,敢於抵制世俗的偏見和環境的壓力,堅韌不拔地追求真理。縱觀生物科學的歷史可以看到是科學家們的不斷創新纔有生物科學的不斷進步。因此,在生物科學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們的創新精神,有助於學生科學精神的形成。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僅有觀察、試驗是不夠的,還要在對試驗的現象、結果、數據等進行分析、綜合、推理、想象、聯想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出正確結論,發現本質規律,創立新的理論。因此,創造性思維是科學思維的本質特徵。在生物科學史的教學過程中,要用科學家們創造性思維的精彩事例啓迪學生的心智,爲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提供借鑑和參考,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科學史可以幫助培養學生的歷史感和批判精神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現代只通過教科書來了解科學的中學生,往往以爲科學的理論與生俱來的正確、是萬古不變的永恆真理,而從科學發展史上,科學理論的演變先是在黑暗中摸索,繼而漸漸地浮現出來的。

另外,科學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全面的科學形象和科學家形象,領悟科學精神和科學的人文性,從而溝通文理,加深對科學本身的理解。在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都傳承獨立思考、追求自由的科學精神,傳播在人類生活中相當寶貴的協作、友愛、同情和寬容精神。科學史最有利於恢復這樣的科學家形象。

總之,重視科學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要用好科學史,讓科學史更好地爲課堂教學服務,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則需要教師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生命科學》讀後感 篇4

清晨,我沒有像往常一樣需要媽媽督促我起牀,就快速地整理好自己。因爲今天是我成爲城市晚報小記者的第一次活動——參觀長春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命科學館。

走在寬敞的大學校園裏,滿載着好奇心,帶着對知識的探索,我來到了生命科學館。老師介紹說,生命科學館裏所有展示的.標本,全部是真的人體標本和動物的器官。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由最開始的黃豆粒大小到形成嬰兒,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孕育而成的。接下來我看到完整的人體骨骼標本,存放在醫學器皿裏各類器官,有心臟、肝、腎。還有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像活的一樣。

參觀後我們來到臨牀教學部,聽老師講如何保護牙齒和眼睛,如何洗手防止細菌繁殖,否則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因爲我積極回答問題,還得到了兩份獎品呢!

短短的參觀和學習,讓我瞭解到了很多人體的結構知識,更加知道爲了健康如何保護自己,讓我度過了非常有意義的一天。

《生命科學》讀後感 篇5

懷着好奇,帶着憧憬,踏入神祕的生命科學館。開始一段追尋生命之旅。

剛剛進入生命科學館的第一展廳,就被牆壁上醫學發展史吸引住了。那些爲人類生命科學作出突出貢獻的人註定爲人類銘記,因爲他們爲了醫學的不懈努力,纔有我們今天的如此成就的現代醫學,像一盞盞的明燈照亮了生命之路。隨後,是一系列的胚胎標本,從受精卵開始,胚胎髮育第一週,第一個月,三個月……一直到第十個月嬰兒剛剛出生。不禁感嘆生命起源發育的神奇與偉大。再往後是一些可憐的畸形嬰兒標本,各種各樣的畸形兒標本泡在溶液中,彷彿在控訴環境污染對人類的摧殘。

胚胎標本廳之後是陳列人體各個器官的展廳。這是一個高新技術與解剖結合的展廳,虛擬的LED顯示器以動畫形式展示人體八大系統的活動,如食物的消化,血液流動等等。而實體的標本讓我們對人體更加了解。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去掉了所有的肌肉,骨骼,內臟等多餘組織,僅僅由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組成的人體標本,讓我對人體脈管系統有了進一步瞭解。

再往後是最壯觀的人體冠狀切片標本區,數十頁薄薄的人體標本,從胸側到背側,清晰的展示出人體各個斷層的器官,肌肉,組織,人體的複雜讓我的心靈無比震撼。

《生命科學》讀後感 篇6

介紹了幾項生科研究,選取的案例都是能落地的,具有實際的經濟價值,並且避開了晦澀的專業知識,講解方式通俗易懂,適合投資人、非科研人士、科學愛好者。

主要內容包括:

1.對病毒進行改造,讓其自主生長髮電,發電過程可以避免產生有毒的工業廢料,還可以自行實現生物降解,價值在於取代化石燃料(沒有必要談毒色變,這個世界上病毒種類超乎想象,不是每個都有毒)。

2.利用水分子轉運蛋白實現海水淨化(這個連我都不知道,我一直以爲水分子是滲透擴散的)

3.組裝納米顆粒與癌症藥物,靶向摧毀癌細胞。(這段的科學原理解釋非常精彩,納米顆粒怎麼找到腫瘤組織的過程,建議看一下)

4.人工智能假肢,通過計算機模擬運動場景,還能捕捉神經信號,實現智能移動。

5.基因工程作物,目前還有部分爭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糧食危機亟待解決。

科技的革新能讓一個行業改頭換面,尤其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人類的科學發展會越來越快,捕捉新的靈感,需要終身學習的覺悟。

《生命科學》讀後感 篇7

剛買下這本書,就迫不及待的讀起來。《生命科學》正是我苦苦尋覓的書,原因有三,其一身爲生物學科教師,不得不細讀的書;其二,讀史使人明智,教書育人更需讀史;其三,就是本書的魅力了,語言具有一定的跳躍性和啓發性。

可我這感想也未免早了些,細讀了兩遍序言,就急於寫了。我想,感想嘛,未必產生於一本書的全讀之後,也未必全然通曉。感想可以是“斷章取義”的,況且史料精華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我們向來以爲史者“屎”也,因爲歷史一直被解讀爲板着面孔的說教。其實,歷史也可以這樣,寓言之中的見人情冷暖,小故事中隱喻風雲變幻,於是歷史真的生動活潑起來。

文中說到:20世紀下半葉,科學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前的科學史幾乎僅專注於現代理論的演變及主要科學家的思想,如今轉變爲關注社會、文化、經濟和政史家們受源自社會學、人類學和人口統計學的概念和技術的影響。他們強調的一些因素包括了種族、階級、性別和習俗與職業的聯繫。

我理解爲,就歷史分析,比較不僅是很好的思辨方法,也可以進一步對歷史本源問題的發掘,較新穎的知識體系,可以是強有力的學習策略。

就人類社會之謎而言,可能始於生物學問題的誕生,終於生物學之謎的窺探。

先知們告訴我,在古老的中國哲學體系中就感知了心臟和脈搏的關係以及血液是不斷循環,這是爲現代科學所不能理解的,預言式的知識是真理嗎?現代科學家或是望而卻步,或是嗤之以鼻,或是妖言惑衆等,其實一系列的所謂科學不過就是預言。就連霍金都將地球大爆炸起始點(即時間、空間爲零點時刻)以前的割捨了,割捨的和未被割捨的都是預言。預言的'驗證,現在的人們稱爲科學。

我期望着,生命科學史告訴我,什麼是真正的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