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精選33篇)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精選3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K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精選3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精選33篇)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

最近,閱讀了語文教育專家於漪老師寫的《語文教學談藝錄》,這本專著寫於20世紀90年代,是她退休之後仍心繫教育,拖着病體,在病房、家裏完成的專著。讀罷全書,感觸頗多。

於漪老師在後記中寫道:"不少教師視語文教學爲苦事,認爲精力花得很多,收效卻不顯著,不像有的學科能立竿見影。再加上身不由己,不得已爲考而教,常處於揣摩、惶恐、茫然之中,自信力下降,談不上教學的情趣,更別說從中享受到教文育人的幸福。面對這樣的現實,我既理解與同情語文同行的苦惱與無奈,更覺得應振奮精神跳出這個怪圈。要站在戰略的高度,清醒地認識語文教學對學生成長的不可代替的重要價值,感受祖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傳承文化的巨大魅力,要努力探究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規律,品賞與享受語文教學藝術的快樂。"可見,做爲一名始終堅守在教學一線的語文教師,於漪老師既理解同行的"苦",又希望同行能悟出並享受語文教學的"樂".在她看來,語文課程不單是一門實用的人文課程,更是多姿多彩的,且具有多功能的育人課程。語文課堂教學則應該是是一門藝術,教與學應是和諧互動的。教學目標是駕馭課堂的主宰,興趣是學習語文的先導,教師在課堂上能積極誘導學生在佳作中尋寶探寶,開啓學生思維的大門,精心安排掌控教學節奏,創設出藝術的教學課堂。教學藝術了,有情趣了,做爲教師也便有了教文育人的幸福感。

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藝術呢?方法是多樣的。於漪老師在《語文教師的精神成長》主題報告中曾說過,課堂是語文教師安身立命之本。筆者認爲教師要立足於課堂,創設藝術的課堂,就應該在課堂教學設計上精益求精。教學設計精心了,課堂效率就能提升,學生的收穫也會大不少。

但課堂教學的設計,不能隨心所欲。於漪老師的建議是"減頭緒,削枝強幹",她認爲"教學不能搞傾盆大雨,把頭緒繁多的教學內容塞進一堂課內,弄得學生眼花繚亂,要切實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緊扣教學目標,減頭緒,削枝強幹,使得課堂眉目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領神會。"

要刪減枝幹

衆所周知,園林景觀需要修剪枝葉,才能呈現個性的、藝術的狀態,語文教學也同樣如此。想要呈現藝術化的教學形式就要以目標爲準繩,對教學內容進行剪裁,決定取捨詳略。畢竟教學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連續性、階段性、層次性、反覆性。所以教學中千萬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要學會捨得,所謂捨得捨得,不捨不得,舍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有所得。如牛漢的《滹沱河和我》,這篇課文可教授的點很多——作者對滹沱河的感情變化過程,景物描寫的手法,修辭手法的運用,伏筆等表現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景和人之間的有機關聯,開頭結尾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的寫作意圖等等,千頭萬緒。但教學中,不可能把文中所涉及的手法都放到一堂課去解決,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時要抓主幹,舍枝葉,分步走。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文以入情。"要情動於中,與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那麼在教授此文時,可以以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爲最終目標,抓情感變化的主線,由淺入深,由表象向縱深發展,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階梯狀的呈現教學環節,這樣學生纔能有所得。

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課堂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宏觀上說,不同的年齡層次,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一個全面的安排,並且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微觀上看,即聚焦到每篇課文每堂課,學到的東西,必須是集中的、紮實的,不能因面面俱到而浮於表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那麼一篇課文的重難點應該怎樣去確立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情,課文的文體特點以及其文本的核心價值和教學的核心價值。

如《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它發表於1883年,作者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小說清晰而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紀後半葉法國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揭示了人性的假惡醜,彰顯人性的真善美。

這篇小說被編入滬教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第八單元。八年級的學生對小說有了一些接觸,並且多數學生對小說懷有較濃的興趣,也能關注到小說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的命運,並且有了一些閱讀小說的經驗和方法,那麼教師在設計這篇文章的教學環節時,應把重點放在對人物描寫的分析上,在分析中揣摩人物性格。再加上八年級學生,已經能夠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那麼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關注文章的敘述視角,理解小說主題和作品情感傾向。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從而感受作者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這是本文教學的難點。這個難點的突破,也是建立在重點突破的基礎上的。

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切記不能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階段,而應向前推動一步,指點學生"知其所以然".只有教師在重點、難點上點撥到位,學生纔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總之,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去龐雜,強主幹,學生學習時就容易收到功效,提高教學的效率。

教海無涯學爲舟,理論武裝頭腦,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於漪老師的這本《語文教學談藝錄》帶給筆者的思考,並非一朝一夕,也並非一點一滴,需細細品味。希冀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前行,打造出適時適切、精緻優美的語文藝術課堂。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

馮友蘭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中提到:“人們在做相同的事的時候,由於各人覺解的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於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這個不同的意義決定了各人人生境界的等級。”一名語文教師對語文境界的理解程度,也決定了這個教師的發展等級。

於漪老師的《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完,覺得親和力十足,在於老師的娓娓道來中盡顯她的慧心和鑽研!

·壹·沒有問題的教學

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書中“和學生問題的碰撞”這塊內容。

原來的我,總是要求教到哪一課就把那一課教透,把自認爲是問題的部分分析透徹了,最終必定以沒問題收場。學生似乎也看出我的這個“掌控”意識強烈,也就點頭附和着。

再後來的我,課改開始了,我也與時俱進了一把,在預習這部分內容中加上了一項“提出問題”,學生們倒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還真是我沒想到的,碰到這情況我的處理方式是拿出來讓同學們討論解決,或者我最後給個我的見解。形式仍是最終以“沒問題”結束。

記得上學期上《松鼠》這一課時,到了“提出問題”這一環節,當我們都在感嘆作者把小松鼠描寫得是如何的可愛、聰明,有個學生舉手問道:“通過這位作者對松鼠的描寫,感受到作者應是很喜歡松鼠的,但爲什麼結尾處寫到‘他們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製成畫筆,皮可以製成皮衣。’呢?”

當時的我心裏“咯噔”一下,對啊,爲什麼呢?我如何對答呢?我需要些時間,於是我讓學生討論起來,但肯定的是這一定是個好問題!

學生們討論的還真熱鬧,談到了“這是敗筆”“這的確血腥了些”“誰會把自己喜愛的動物吃了,殺了呢?”

我當時就想一定要給個結論給學生,不然這課不成功。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訴給學生:“從文章體裁看,這是篇說明文,所以作者是從客觀上給讀者以全面的認知才加上這句話的,說明了松鼠的其他用途。”

說完,下課了,學生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倉皇而逃……

事後,我查閱了各個資料,原文,我才發現這是編者改加的一句話,作者自己根本沒有這句話的。我惋惜我的獨斷,我慚愧我的教法。雖後來又和學生解釋了一遍,但總感到遺憾越來大,時間的推移,歷史的重演,自己不斷的問自己“語文課堂究竟是怎樣的呢?”

·貳·一輩子學做老師

當看到於老師說:“在語言交流、思想碰撞中獲得求知的歡樂。”“語言交流,思想碰撞,問題探討就不浮在教材的表層,而是有一定的深度、一定的拓展,學生從中體會到求知的歡樂。”想着之前的我,面紅耳赤,多少次火花被我隨意的掐滅了?多少次問題的提升被我刻意的拗斷了?學生的求知歡樂又是多少次讓我消滅了?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反省中……

改進是必須的!

於漪老師真情告白“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學做教師”。我閱讀完後:於老師“學做教師”中關鍵的一環就是“回顧與反思”。細細讀來,感覺於老師的“回顧與反思”也是不斷精進的,似乎有這樣三個層面:

①於老師用“教後”記錄下自己教學上的點點滴滴,逐步清晰教學中的是非得失;

②於老師不斷地用“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在“比”與“量”的過程中,找自己的不足,學別人的長處;

③於老師在學理層面上,積極表達、提煉,那麼多年的不停追問,學習與反思,最後讓於老師有了創造性的突破,實現自身學術理論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奠定了於老師獨特的語文教學理論體系。

第一,於老師的“教前”“教後”。課前孜孜不倦地鑽研教材,虛心學習和借鑑別人創造的有益經驗十分重要,而及時並持之以恆地總結自己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教訓也至爲重要。課有時上得很‘順’,學生全程關注,或神采飛揚,課堂氣氛和諧活躍,自己也心情舒暢;有時課上‘毛’了,疙疙瘩瘩學生或無精打采,或迷惑不解,課堂氣氛呆滯,自己也惘然若有所失。爲何會出現迥然不同的情況?其中必有原因,那就需要坐下來認真地靜思回味,尋求答案。對語文教學的正確認識,許多是來之於語文教學實踐。於是,有了“教後”,課後不斷地記錄下教學實踐的種種情況,積累資料,提煉上升到理性認識,再放到教學實踐中去檢驗,正確的,堅持;錯誤的,修正,減少教學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增強自覺意識。

第二,於老師的“兩把尺子”。於老師引用羅曼?羅蘭的話:這累累的創傷就標誌着你生命前進了一步。於老師說:“我確實是累累創傷,我隨便打開自己的文章、教案,可以講出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正是這些缺陷、不足,激勵我向前奔跑”。

於老師說: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是要比的,可是比什麼,和誰比,我覺得其中非常有講究。我這一輩子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於老師就是在這種“比”和“量”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於老師說:“我橫比豎比,量別人量自己,越比越覺得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動力”。

第三,爲了從學理的層面,也就是從語文和語文學科的性質這個基點上說清楚教文育人這一觀念的科學性、合理性。“於老師進一步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語文看語文,跳出教育看教育。這種有一定廣度和深度的反思——批判精神,是後續教育行動的內在動力,又是後續教育研究的人文火種”。積極表達,將自己已有的思考、智慧整理出來。這是一個無休止地自覺地向自我挑戰的開始。

於老師曾經給貴州偏遠山區一位中學語文教研員寫過一封長篇覆信,被認爲是一篇美文,信的結尾有這樣一段文字:“我當了一輩子教師,教了一輩子語文,上了一輩子深感遺憾的課。我深深地體會到‘永不滿足’是必須遵循的信條”。

“永不滿足”,這個堅定的信念讓於老師不斷地“向外,拓展世界;向內,發現內心”。我一定也要“咬定青山不放鬆”,用行動來詮釋語文教師字典裏沒有一個“夠”字。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3

《小學語文教學》雜誌已陪我走過4年教學生涯,四年時間我拜讀了48本《小學語文教學》,每一期的雜誌緊跟時代變革,聚焦教育核心理念,深度剖析教材,呈現各個專家教育教學智慧。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內化知識的最好方法是踐行,借鑑書中的理論,結合個人教學實際從以下幾方面突破:

一、教材教法之閱讀教學之優化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需要選擇有針對性的策略幫助學生開始閱讀、愛上閱讀。

通過引導對比閱讀,提升語用能力。例如:在教學統編本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時,我帶領學生展個開對比探究閱讀,所選擇的對比文本就是《日月潭》和《葡萄溝》並設計提問,希望可以觸動學生的的對比思維。“這三篇文章都是生針對自然景觀而進行的描寫,但是它們之間存在異同,你能夠發現這些異同嗎?”之後學生便在問題的引導下,分別立足於表現手法以及結構特點等不同的維度展開分析,嘗試發現其中的不同。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評性思維,在想象畫面中感悟體驗,讀出詞語的“新鮮感”,從聯繫實際生活開始,注重閱讀教學中的高階思維。

二、習作教學,讓寫話訓練呈現精彩

提升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以活動爲支架。我們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在設計活動時緊扣生活,從學生的生活中取材。例如我在教學《雷雨》時,拍攝了一些生活中下雨的場景,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圖或一段視頻來讓學生寫話,學生在表達中,流淌的是充滿童年的語言,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素養。

巧用文本,讓小練筆落在實處。低年級的詞語模仿爲練筆的主要內容,中年級練筆的着力點在段落訓練上。高年級練筆指向感受語言特點和佈局謀篇。

三、古詩文誦讀重在體驗

古詩文教學在小學階段是重點也是難點,《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到古詩文閱讀重在體驗的觀點我很贊同。要豐富讀的形式、重視情境體驗、在生活中運用這三個維度。要做到豐富讀的形式,在朗朗上口中熟讀成誦。注重情境體驗,在情境交融中感知意蘊,

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在活學活用中深化認知。緊扣畫面,洞察古詩美感。“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細讀詩歌就會發現詩人對畫面的描寫與勾勒,鼓勵學生運用思維轉換的方式,藉助景物感知色彩,形成色彩聯動之美。

教育在路上,教育在不斷的實踐中前行,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值得老師深思與研究突破,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作爲一名一線教師我常這樣要求自己:要緊跟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需求,掌握學生的學齡學段特點,深度解析教材,精準把握教育教學內容,不斷錘鍊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爭取爲家長、學校和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4

我反覆地閱讀了《小學語文》,心中感觸頗深,原來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創新,一種智慧,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在閱讀教學中,爲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還應注意學生閱讀時的心理衛生和用眼衛生。

在教育教學中,要用心評價每一個孩子,激勵和引導每個孩子走向成功,運用引導激勵的方式,達到樹立自信心。老師的一句巧妙的話語,包含了老師的愛,包含了與學生平等的觀念,包含了老師發展評價觀,通過激勵和引導,激發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布魯納說:“評價,最好是一種智慧。”如果這位老師有“唯我獨尊”的觀念,認爲這種學習態度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從而對孩子進行一種不恰當的評價甚至責罰,那麼,這個孩子就永遠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機會。讓我們換一種方式來愛孩子吧,何樂而不爲呢??讀了《小學語文》,我有如下幾點感悟:從教師來講,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第一:要轉變教學觀念,要相信學生是有創造力的,學生不必事事聽老師的;教師要具有創造意識和民主意識,就會去營造一種適合發展學生創造力的師生和諧的民主環境,使學生敢於、善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二:要改變機械單一的教學方法。要在積累遷移中教會學生運用語言,才能發展學生語言的創造性。要善於解除教學參考和標準答案的束縛,要給學生留出發表自己觀點的餘地。

第三:語文教學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性的語言表達能力上。

要對學生進行創造性的語言訓練。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不能脫離創造性的語言訓練,要在創造性語言訓練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在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方面,可從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入手,以發展學生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訓練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在創造性的語言訓練方面,可進行擴展性、重組性、變換性的語言訓練等。

第四:一篇課文要設計出多種教學思路,採用多種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設計多種課的類型。例如,以感知、理解爲目的的觀察課、精讀課;以理解和欣賞爲目的的朗讀訓練課、朗讀欣賞課;以訓練速讀爲目的的默讀課;以運用讀寫方法爲目的的讀寫練習課、課外閱讀作品報告課;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爲目的的說話課、演講課;以發展創造能力爲目的的探究課。特別是在高年級,探究課要大大提倡,目的在於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第五,語文教學要向生活開放、向課外閱讀開放。要把學生帶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學習生活中鮮活的語言;要引導學生進入課外閱讀的大課堂,豐富知識,開闊思路,積累語言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和語言的創造性,關鍵是教師教學的創造性,而教師教學的創造性主要體現於教學的個性上,我們每位教師的教學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5

《我和語文教學》看完了。合上書本,仍覺得意猶未盡,仍然被於漪老師那博大的師愛、豐富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精闢的論述打動了。

說實話,對我來說教育專著不及文學作品有吸引力,這本書我竟斷斷續續地看了幾個多月。這類書籍大多是晚上睡覺前躺在牀上看一會。每次只看一篇文章。看得比較膚淺,做的筆記比較少,但是收穫還是挺多的。從中學到、領悟到了許多道理,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拓寬了心胸。

在這本書中沒有高深難懂的教學理論,但所講道理不乏深刻。作者把一些理論放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解釋,深入淺出。所講的道理是一些教育教學中極爲常見的的道理,但經作者一講頓時熠熠生輝,倍感親切生動。比如:“強調人文精神要有民族特色”、“語文教學應重在創建和發展”、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等。作者既聯繫教育教學實際,又高屋建瓴,講得非常透徹。她所闡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比較實用,讓廣大語文教師易學易掌握,能迅速地提高語文教師的素養和能力。或許有人認爲現在正進行新課程改革,教師已不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教師講課的本領已不再那麼重要了。但是我認爲紮紮實實地基本功、淵博的學識、開拓創新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師愛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是非常重要的。

於漪老師的語言十分精彩,令我陶醉其中。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以及豐富的詞彙和恰當地引用,使語言極富文采。讀她的文章象遊覽一座花園,欣賞一片春天的原野,泛舟一條幽雅的小溪,不知不覺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薰陶。請看書中的一段話:“教師的語言應多功能,集激趣、傳情、達意、啓智於一體,有感情、有色彩,有智慧、有哲理。說理,高屋建瓴,無懈可擊;表情,或淋漓盡致,慷慨激昂,或委婉曲折,娓娓而談。教師的語言應變化有致,因學生,因場合,因事物的不同而相應改變,但萬變不離其宗,遣詞造句、語調、節奏等無論怎樣變化都要圍繞一個目的,那就是有效地培養學生、塑造學生優美的心靈。”像這樣的語句,在書中俯拾即是。我從報紙上看到一篇介紹於漪老師的文章,知道她能熟練地背誦八、九百首優秀古詩詞。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呀。背誦這麼多古詩詞,受到祖國燦爛文化的薰陶、感染,就一定能使自己的語言豐富起來,生動起來。很慚愧,我能背誦出的古詩詞名篇比較少,頂多也就是三、四十篇吧。寫文章時就難,苦思冥想,寫不出來,就是寫出來了也乾巴無味,味同嚼蠟。今後我要多背誦一些詩詞,努力使自己的語言豐富起來。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每讀一次就會有所發現,有所啓發。今後,我還要再重新閱讀這本書。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6

早就聽聞魏書生老師的教育故事,暑假期間買了《魏書生談語文教學》一書,開卷一讀,真是獲益匪淺。這本書是魏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是魏老師幾十年教育的經驗集粹,也是魏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內容平實,文筆流暢,像是魏教師跟你娓娓談心,我讀之以後,感悟良多。

一、魏老師的人生觀

1、要有好心態

魏老師告訴我們,人生中沒有幾件事情是自己改變得了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少生氣,少抱怨,快快樂樂的去面對,努力去適應環境、適應社會。的確如此,做任何工作時間久了,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了,都容易產生職業倦怠,以至於抱怨。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責、改造別人可能一絲一毫也不見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氣中的一分真心來改變自己,就能使自己發生變化。一個連自己都駕馭不了的人,誰能相信他會有能力駕馭改變別人呢?

教師的工作量大,內容繁瑣,教師要承受的壓力大,這種辛苦是別的行業的人所無法體會的,可過多的抱怨只能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給他人帶來負能量,所以不如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做到“敬業樂業,提高素質,超越自我。”

2、實實在在做好手裏的事

怎樣衡量人生的價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答案很多,魏老師告訴我們:人啊!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做得事情越多,人生價值就越大,不要用太多世俗的標準去衡量自身的價值,不要過多關注報酬。

人對自己應該經常提這樣的問題:每天能不能再多幹一件事,每小時能不能再抓緊點,每件事能不能幹得再好點,能不能創造別人意想不到的成績?

人的生活太安逸就容易滋生惰性,就容易胡思亂想甚至好高騖遠,時間久了就會變得眼高手低。只有多做事、嚴格自律才能做到精益求精,教師很需要工匠精神。

3、不斷創新,拒絕經驗之談

有人說教育計劃性強,規章制度繁瑣具體,容易扼殺人的創造性。也有人說: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最容易培養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是最豐富多彩的工作。所以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教育。有人覺得,上課、下課、批改作業,學生還是那些學生,近乎枯燥的生活使人生厭。我們不妨換個角度這樣看,今天的講課比昨天有新的突破,語言比昨天更吸引人,姿態比昨天更自然,和學生的感情比昨天更融洽。做不了這麼多,我就做一點,挺起胸膛,背比昨天直一些。訓練自己的眼睛,使它看出今天的天比昨天更高遠,今天的大地比昨天更廣闊,甚至只要願意,今天見到的同一棵草比昨天也更清晰,今天寫文章是不是更自然,像和讀者實實在在談心,今天讀書是不是有新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哪怕是差別很小的一個層次。要讓自己從舊中看出新,從不變中看出變。要讓今天的自己戰勝昨天一個弱點,即使一下子不能完全克服,哪怕戰勝這個弱點的1%,哪怕只是一點點,今天的我就是新的。

新是生命,新是力量,新是智慧的源泉,只有不斷更新自我的人,纔會充滿活力,充滿力量,纔會找到智慧的源泉。新是希望,新是信心,新是樂觀,只有不斷更新自我的人才會,充滿希望,充滿信心,充滿樂觀。

教師需要經驗,也最怕被經驗束縛,過分強調經驗容易使人變得教條,所以唯有多學習才能使自己不斷更新觀念,避免教條死板。

二、魏老師的育人觀

1、育人於講讀課中

魏老師告訴我們,教學中要發揮每篇課文的感人力量,注意摸到作者感情的脈搏,教師情真意切地教,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去扶植正確的思想感情,只要每篇課文都這樣做,學生怎能不產生心理位移呢?

語文教師不應像食品廠的推銷員,把食品賣出去就算完成任務。語文老師應像保育員,考慮孩子的胃口、體制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爲己任。講讀課上育人,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儘可能使用感染薰陶的方法,使學生因情而明理,認真汲取每篇課文中的營養,使自己成爲精神上、人格上的強者。

2、育人於寫日記中

魏老師把寫日記比作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心靈求真、向善、愛美。他提倡老師留日記題目,進行日記指導。寫《兩個我》使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理智地調動頭腦中的正義之師,去戰勝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錯誤思想。寫《只有助人,纔能有樂》、《爲別人吃虧是福》等幫助學生養成尊重人、理解人、原諒人、幫助人的品質。寫《媽媽笑了》、《替媽媽分憂解愁》、《我爲媽媽做了什麼》,培養學生從心靈深處愛自己的母親。

魏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寫日記分析自己、分析他人、分析社會,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

爲養成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動腦筋想辦法,班中五名同學比較懶,經常不寫,或寫二三百字應付一下。怎麼辦,請這五名同學想辦法,選出懶病治療小組的組長,檢查,看寫了沒有,寫夠了沒有。沒有寫,或寫得篇幅不夠,組長讓他們當天補上,還要寫一份說明書。

三、魏老師的教學觀

“授人以魚一餐之需,教人以漁,終生受益。”這句話揭示了交給方法的重要性。教學方法有很多,課堂教學是藝術的園地,這一園地應該百花齊放,作爲教師的我們應像蜜蜂一樣,在教法的百花園中,到處採集自己有用的花粉,回來以後釀自己課堂教學的蜜。結合各家教法之長,結合自己的素質,性格特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探索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

“少講多讀”講得少,教師才更珍惜講課的時間,仔細考慮哪是必講的內容,是講了以後學生能記住能理解的內容,講的少,學生才能記得住。讀得多,學生纔可能提高閱讀能力,讀得機會多,時間多,學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問同學、查資料形成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

魏老師的課堂激趣十法,精心設計導語,設計板書,注意教態,這些做法給我很多啓示。

從教十八年,積累了許多經驗,同時也養成了很多惰性,讀了魏老師的書,我再次審視自己,真的覺得不學習的老師很可怕。

魏老師是教育的神話,是一處寶藏,值得我們慢慢開墾,不斷學習,不斷體會。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7

說來慚愧,魏書生老師的大名,我雖然早有耳聞,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得以親近。去年聽了魏老師的報告以後,我買了這本《魏書生談語文教學》,開卷一讀,真是不忍釋手。這本書是魏老師幾十年教育的經驗集粹,是魏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也是他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徜徉於此書的字裏行間,我的心情會變得特別寧靜,就像呆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舒適、愜意,又彷彿是海邊行走的小孩,撿到貝殼一樣高興……

就這樣一口氣讀下來, 給我最大感觸的是八個字:改變自我,世界變新這本書的第一篇章是《人生觀》,打開它,首先看到這樣一段話:“我們以高尚、昂揚、樂觀的態度看待生活,那我們就會生活在高尚、昂揚和樂觀的生活之中。”句子雖然簡短,卻深深地啓迪了我。我成爲一名教師已經七年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常常會遭遇很多問題學生:有不寫作業的,有擾亂課堂秩序的,有和老師頂嘴的,有打架鬥毆的,有逃課去網吧的……面對這些孩子,我經常絞盡腦汁地想我應該怎麼教育他們,改變他們,當然了,也會採取一些懲罰措施,期待着這些孩子能夠按照我的方式改變,但結果總是事與願違。看了魏書生老師的書後,我恍然大悟。魏老師的班上有一個淘氣包不愛學習,他用很長時間想改變他,他也不學。在改變不了學生時,魏老師就嘗試改變自己。他嘗試改變自己的做法,先後用十多種辦法來引導那個淘氣包學習,後來,那個學生不知不覺地就跟着魏老師學起來了。這是多麼奇妙的一件事啊!拋棄了批評和懲罰,改變了自己,也感化和轉變了學生。

讀了此書,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歷程。以前,我的最大感受是現在的學生缺少學習的積極性,咱抓得緊點,他們就學,咱鬆一點,他們就不學。似乎他們都是給老師學的。在課堂上,經常是死氣沉沉,學生不愛聽,也不愛說,我自己也越講越不是滋味。佈置的作業,經常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用了各種方法,卻收效甚微。很多時候,搞得自己身心俱疲。於是,我也開始學會了抱怨,但是抱怨的結果呢?一切並沒有因爲我們的抱怨而有所好轉。魏老師告訴我:“埋怨世界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環境太惡劣、太困難,常常是我們自己沒有能力,主觀努力不夠;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太少。”

很多人問他:“你是靠什麼辦法,使各類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的?”魏老師的回答只有兩個字:育人。魏書生的育人觀,兩個方面:一是育人教書;二是教書育人。前者主要表現爲先育人,後教書;後者則表現爲發揮語文學科優勢,強化育人功能。魏書生身兼數職,經常出外講學,在他離開後,學生仍能自學,這就是育人工程在發揮作用。“行爲養成習慣,習慣行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這是他育人實踐的深刻體會。他喜歡凡事都跟學生“商量”,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到教學重點、課時安排以至具體的教學方法,都“商量”着來,儘可能達到師生認識上的統一。反觀我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以“專治”的姿態出現在學生中間,壓制着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使語文學習失去了原本的活力與魅力。“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語文學習是一種享受。”我想,魏老師這句話可以看做是對語文教學工作總的概括和指導,它也成爲了我一直努力和永恆追求的目標。

魏書生老師真不愧是一個教育大家,他的這本書讓我經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我開始反思自己,並且在反思中摸索前行。感謝魏老師,用他的光輝照亮了我思想的盲點,用他的追求點燃了我追求理想的火炬。我不再孤獨和迷茫,我願一路追尋着魏老師閃光的足跡,讓生命在追尋中精彩!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8

《魏書生談語文教學》一書是魏老師幾十年教育教學經驗集粹,是魏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 他講述了他的人生觀,育人觀和教學觀。

一、魏老師的人生觀

魏書生的人生觀是積極的,向上的,是充滿理想與熱情的。他在《人生的價值:多做實實在在的事》中說道:“人啊!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爲人民、爲國家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吧!做的事情越多,人生價值就越大。不要過多關注報酬。報酬越少,吃得越清淡,穿得越簡樸,你的人生價值就越大。臨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就能自豪而幸福地宣佈:我吃穿比平均值少二分之一,而做的實事比平均值多一點。”這種思想境界是多麼得高,我想正是因爲魏書生擁有如此高境界的人生追求,才能獲得如此的成就與威望。又如在《鑽研“比”的學問》中說道:“顯然目的不同,比的方法也不同。這些年我注意採用一些積極的比的方法。機遇和差的比。幹勁要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過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將來和強的比。目前和接近的比。需要和入黨時比。除了這些內容充分體現出魏書生老師高尚的人生追求之外,還在人生觀這一章節中教育讀者要學會尊重別人,善於與人合作,取長補短。尤其是《勤耕不輟,積少成多》和《持之以恆,堅持寫日記》這兩篇文章給我的啓發最重要,很多論文和成果都可以從平時的點滴積累中積少成多,有無到有的,從魏書生老師的經驗做法中,我深深領悟到了這一點。

二、魏老師的育人觀

魏老師主張育人於講讀課中。魏老師告訴我們,教學中要發揮每篇課文的感人力量,注意摸到作者感情的脈搏,教師情真意切地教,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去扶植正確的思想感情,只要每篇課文都這樣做,學生怎能不產生心理位移呢?

語文教師不應像食品廠的推銷員,把食品賣出去就算完成任務。語文老師應像保育員,考慮孩子的胃口、體制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爲己任。講讀課上育人,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儘可能使用感染薰陶的方法,使學生因情而明理,認真汲取每篇課文中的營養,使自己成爲精神上、人格上的強者。

魏老師還提倡育人於日記寫作中。魏老師把寫日記比作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心靈求真、向善、愛美。提倡老師留日記題目,進行日記指導。寫《兩個我》使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理智地調動頭腦中的正義之師,去戰勝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錯誤思想。寫《只有助人,纔能有樂》、《爲別人吃虧是福》等幫助學生養成尊重人、理解人、原諒人、幫助人的品質。寫《媽媽笑了》、《替媽媽分憂解愁》、《我爲媽媽做了什麼》,培養學生從心靈深處愛自己的母親。

引導學生通過寫日記分析自己、分析他人、分析社會,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

爲養成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動腦筋想辦法,班中五名同學比較懶,經常不寫,或寫二三百字應付一下。怎麼辦,請這五名同學想辦法,選出懶病治療小組的組長,檢查,看寫了沒有,寫夠了沒有。沒有寫,或寫得篇幅不夠,組長讓他們當天補上,還要寫一份說明書。

三、魏老師的教學觀

魏書生老師一年在學校上課的時間很少,但是學生的成績卻出奇得好;魏書生從來不改學生的作文,可學生的寫作水平卻很高。原因是魏書生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書中寫有《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十法》,從導語到教師的語速、動作、語言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見解和豐富的經驗;魏書生老師注重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的自學,他說掌握方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一篇文章、一本書、到一門學科,他都鑽研了有效的自學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憑自己的能力學會知識,同時還在學習的過程之中鍛鍊了自己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寫作的能力。除此之外,他還積極引導學生博覽羣書,充實視野。在評價方式上,魏書生老師大多采用”自留作業,互批作業,自己當自己的考官“的自主評價方式,這些大膽的放手措施,有力地實現了對學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各項實踐能力都增強了,讓學生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 授人以魚一餐之需,教人以漁,終生受益。學生能遇到做魏老師,很幸福,很幸運。

看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魏書生老師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他的成就來源於自己的”愛“與”鑽“,我想每個熱衷於自己事業的人,只要肯像魏書生一樣”鑽“的話,都會有一番作爲的。讓我們以他爲楷模辛勤耕耘於三尺講臺。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9

這次,我讀了於漪老師的《我和語文教學》,我深有感觸。

於漪老師說:“生活就像是一本大的百科全書,無論是自然界的景物還是社會中的人和事,只要你能夠仔細觀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那麼你就會發現生活中可以作爲寫作的材料到處都是。”所謂“生活是作文之本”。那麼我想她就是要告訴我們作爲學生寫作的引導者首要任務就是要先幫助他們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有目的地設置觀察目標,把觀察目標和寫作需要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變被動爲主動,自覺地去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學生有了觀察目標,又即刻派上了用場,寫作的興趣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同時又獲得了寫作的成功,更激發了他們創作的靈感和熱情,從而也會因此逐步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於漪老師說:“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情不是無本之木,無緣之水,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我的體會是對於接觸世界的範圍還比較狹窄的學生來講,只有有了親身體驗,他們的情感纔有可能會一觸即發,情絲泉涌。學生如果缺少親身體會那就只會空發感慨、大唱高調或者直接抄作文書,根本沒有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將會毫無美感可言,學生痛苦,批作文的老師會更痛苦。所以在生活中教會學會多觀察、多積累;寫作時融入自己的切身感受,這樣的文章才能以情動人。

讀了於漪老師的《我和語文教學》,我知道了自己存在的許多不足,更讓我明白在語文教學尤其是寫作這塊領域我要進一步地好好學習,才能更好地爲學生展現一片廣闊的天地。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0

寒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特級教師李吉林所著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一書,似飲瓊漿玉液,沁人心脾。李吉林老師對事業的執着、對學生的愛心深深地打動了我。她創立的情境教學理論,似一盞明燈,爲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李吉林老師依據南朝文學批評家劉勰的《文心雕龍》關於“情境”的論述,結合現代心理學的理論,經過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創立了情境教學理論。

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情境教學的出現,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的生機,那豐富有趣的內容,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動人的情意,寬闊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尋味的哲理,使教學變爲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情境教學有四大特點:

一、形真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兒童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因此,教學首先必須有鮮明的形象性,使學生如入其境。

李吉林老師歸納了六種把學生帶入情境的方法:

1、 以生活展現情境;

2、 以實物演示情境;

3、 以圖畫再現情境;

4、 以音樂渲染情境;

5、 以表演體會情境;

6、 以語言描繪情境。

在課例講解中,用得最多的是第三種方法。

例如教學《草原》時,展現一片綠色的畫面,上面點一些草叢,再剪貼上羊羣或馬羣,就是草原。又如教學寓言《刻舟求劍》時,可以用硬紙剪一隻船,船上再貼一個坐着的人的剪影,然後在船上別上兩根回形針,上課前在教室黑板上拉一根鉛絲,教學時即將鉛絲穿進船上的回形針的空隙裏,這樣船就可以在鉛絲上移動。

多麼生動、傳神!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情境的最主要的方面,並且爲學生提供了想象的餘地,從而達到展示形象的目的。

“形真”以簡化的形體,暗示的手法獲得與實體在結構上對應的形象,從而給學生以真切之感。

二、情切

情境教學抓住促進兒童發展的動因——情感,以教師的真切情意去感染兒童,從而激起兒童的相應的情感,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

關於這一特點最典型的課例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爲了讓孩子們體驗到剎那間的溫暖,教學時,老師啓發孩子們想象小女孩可能說什麼,老師說:“讀到這裏,我彷彿聽見了小女孩的聲音,你們聽到了嗎?那麼輕,那麼細,你們好像聽到她在說什麼?”孩子也是那樣輕輕回答着:“我們彷彿聽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好像在說‘好暖和呀!’‘多好的火爐呀!’‘我的手和腳已經凍僵了,讓我多烤一會兒吧!’”這樣的補白使已經創設的情境更真切、更感人。同樣,在小女孩第四次划着了火柴,彷彿見到了奶奶時,讓孩子進一步想象:“現在,假如你們就是小女孩,當那麼溫和那麼慈祥的奶奶出現在你眼前時,你會怎樣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又會怎樣急切地祈求奶奶把你帶走?”孩子們都動情了,他們深情地喊着“奶奶——”,激動的眼淚都涌出來了。

情境教學情真意切,情感參與認知活動,充分地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始終保持着飽滿的學習情緒。

三、意遠

劉勰雲:“文之思也,其神遠矣。”道出了作者著文時,已置身於廣遠的意境之中。情境教學便是順應作者的思路,體驗作者情感的脈搏,創設有關情境,從而把學生帶入作者創作時所處的情境之中,使創設的情境之境深遠。

教學中,情境往往成爲學生想象的契機。教師便可憑藉學生的想象活動,把教材內容與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聯繫起來,從而爲學生拓寬了廣遠的想象空間。隨着課文學習或觀察活動,帶學生一同進入廣遠的意境中,可以飛向藍天,潛入大海,越過崇山峻嶺,跨過歷史長河,把學生帶到課文描寫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如此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由今昔以至未來……

情境教學所提供的廣遠意境,發展了兒童的想象,兒童的想象又豐富了情境。意境的廣遠,不僅促使學生更深地理解教材內涵,而且促進兒童創造性的發展。

四、理蘊

情境教學所蘊含的理念是課文的中心。通過各種形式及活動場景的轉換,一步步地展現,引導學生去琢磨、領悟。

情境教學“理蘊”的特點,決定了兒童獲得的理念,不僅是感性的、事物現象的認識,而且是對事物本質及其相互關係的理解。

在課例《落花生》中,這一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學生已經進入和爸爸一起吃花生、贊花生、談做人的情境時,學生的思維活動表現得相當活躍,老師由此而拓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像落花生一樣,不喜歡外露,而喜歡內藏,樣子不好看,但對人有用?”孩子們心領神會,暢所欲言:“藕。它雖然埋在烏黑的淤泥中,但它可以供人們食用。”“煤。雖然埋在深深的地裏,它卻可以燃燒,帶給人們熱量和溫暖。”“石灰石。雖生在山裏,但對人的用處很大,經過烈火的焚燒,把清白留給人間。”“駱駝。雖然樣子醜陋,但是它能長途跋涉,行走在乾旱的沙漠上,爲人們服務。”“蠶吃的是桑葉,樣子並不好看,但是它把體內所有的潔白的絲全部獻給了人類,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

說得多好啊!孩子們在情境教學中,領悟了文章的精髓,道出了驚人之語,美哉!妙哉!

兒童蘊藏着無限的潛能,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情境教學爲兒童提供了一個寬闊而又貼近的最適宜的成長環境,以拓寬教育空間,縮短心理距離,促使他們以最佳的情緒狀態,帶着與日俱增的主體意識,投入教育教學過程中,使自身的潛能得到儘可能大的發展,讓智能、創造性、高級情感諸方面獲得充分發展,從而保證語文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1

《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是孫劍鋒老師的作品,最近抽時間讀了這本書,發現自己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很多很多,並且,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啓發。書中,孫建峯老師通過真實案例,向我們講解了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想法以及反思。在語文教學和教育工作實踐中,在許多教師看來,“知識”這個概念就意味着會回答提出的問題。這種觀點就促使教師對學生的腦力勞動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評價:誰能把知識儲藏在記憶裏,一旦教師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來”,那麼他就被認爲是有能力、有知識的學生。這在實踐中會造成什麼結果呢?其結果就是:知識好像脫離了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了他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說變成了一件討厭的、令人苦惱的事,最好能夠儘快地擺脫它。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我千真萬確地深信: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裏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爲了“儲備”,而不能“進入週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

是的,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將知識看作是死的東西,而沒有真正的將其視爲活的環節,它應該是發展的、變化的,是動態的,它在自身的活動中趣味無限,並派生出新的認知,否則的話,它只會成爲學生沉重的負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負擔會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這就是爲何有些學生厭學,而我們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的原因之一,細想想,誰願意持續承受這樣的“折磨”呢?能回答問題似乎成爲了是否掌握知識或者具有能力的測量計,如此下去,知識怎會不變得毫無生趣呢?

沒有了內在的動因,這種單純的爲了知識而知識的活動,很快就會變成某些學生的巨大負擔!知識因該成爲精神活動的憑藉纔對。關於學生腦力勞動的積極性,人們已經談論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樣的積極性。學生把讀過的東西或者教師講述的東西背得爛熟,回答得很流暢,——這也是一種積極性,然而這種積極性未必能促進智力才能的發展。教師應當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知識在運用中得到發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應該是最重要的積極性了吧。今天學習《語文》課,最後一單元的內容是“科學技術說明文”,我沒有結合課本內容做平鋪直敘的講解,而是讓孩子們合了書,和我一道完成如何一步一步地製作出想要的方便麪的途徑,在此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接下來,我們探討着,孩子逐漸懂得了小小的一包方便麪包含了複雜的程序,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和辛勤勞動,是來是不易的。在語文教學上,我採用孫老師的書中的方法,一改以前的教師講的多的弊端,在一篇課文還未開始講解之前,先讓孩子們自己反覆讀課文,然後在讀書筆記本上寫下“讀懂的”和“不懂的”交上來,我瀏覽,對於學生的理解的與不理解的都有了大致的瞭解,對於有共性的疑難問題,做以記錄。最後讓學生們之間交流,或者點撥後再讓孩子們讀書,自己解決自己提出的疑問,這次解決不了的,纔是我上課講解的重點——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讓孩子們能自己藉助疑問,進入思考的狀態。爲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瞭解。可能一個學生記住了所學的東西,而另一個學生卻有所遺忘。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得充當學生腦力勞動的指導員,使每一個學生在聽我的講解時,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從意識的倉庫裏把所儲存的東西抽取出來;而如果在意識的倉庫裏的某個地方正好是個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處斷了線,那我就得補充講解,填補這個空白,克服思路脫節的現象。但這一點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藝術的。我努力尋找重複講解已經學過的教材的最恰當的形式,以便使學得最好的學生也能從中發現某些新東西。凡是學生的知識並沒有什麼空白和脫節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簡短的講解。這裏沒有那種表面上的積極性,學生們雖然沒有開口,沒有回答問題,沒有相互補充,但這是真正的獲取知識。我想,這種獲取知識的形式,可以稱之爲學生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對自己的知識倉庫的“清點”。通過《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這本書的,閱讀,自己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作爲一個老師應該做的,如何做的。並且在書中孫老師還耐心的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是我自己身爲一個經驗少,教齡短的年輕教師所眼中缺少的,所以,自己的日常教學以及與學生的生活溝通方面還需要很大的努力和提高。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2

李吉林老師是我國小學語文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是情境教學的奠基人與倡導者。她提出的情境教學具有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的特點,巧妙的地把兒童的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讀了此書,我學到了不少實用的教育教學方法,學到了怎樣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力求教學的最佳效果。

讀了他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我首先要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李吉利老師一直行走在語文教學研究的大路上,提出“情境教育”設想,情境教學由語文單科發展爲整體的情境教育,從一個班發展向一個年級,從一個學科發展向各個學科,從而在整個小學教育中構建起一個多元的情境教育網絡,多年來不辭勞苦在做我們老師思想的點燈人。俗話說:今生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一筆最大的財富,我真的感到老師是多麼的重要,老師的“教”決定學生的“學”。

李吉利老師說:“兒童是我的摯愛,是我心靈的寄託。對於神聖的教育,我虔誠相待。”這句話是我們所有老師的心情,是我們共同的想法,李老師走在了時代 的前沿,從“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及正在研究的“情境教育與兒童學習”構建起情境教育的理論框架及操作體系。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一直以來,我希望在我的教學上,不拘泥於課堂,不拘泥於教材,做學生思想的點燈人。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老師提出的“利用角色效應,增強主體意識”的基本模式,師生親和,讓學生成爲主角,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爲主動參與,爲學生提供豐富寬鬆自然的環境,這是情境教育體現兒童的主體性,又深受兒童歡迎的嶄新的重要策略。

我在課堂上也總是希望能創設一定的情趣,以形象、具體的情境來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 心理技能得到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法是好的,但在把握上總是力不從心了,今後我在教學上更要多學習,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開發學生的智力、能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景教育值得我們借鑑和深入學習,李老師對兒童的“愛”和“情”更值得我們學習,“情”是教育的“魂”,是情境教育的命脈。一直關注和支持着李吉林教改實驗的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早就用“有情有境導童稚,無怨無悔見精神”來稱譽李吉林。”

李老師認爲語文課本是“課本課本,上課之本”,展示給師生的是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只要老師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就會掌握學習方法,學起來勁頭十足,學得卓有成效,這樣的教學纔是情趣盎然的教學。同時我也希望我們教師都能懷着一顆愛心、執著心探究教學,讓祖國的花朵競相綻放!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3

接觸蔡偉先生的《新語文教學研究》一書,實屬偶然,那是三月末的一天,全國首屆“新語文”尖峯論壇在金華召開,本人因是特級教師肖培東的工作室成員之一,故而有幸得以參加,更因此而有幸地得到了蔡偉先生的饋贈。回到溫州之後,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有關語文教學的理論專著。此專著除去緒論“新語文教學宣言”,共有十二章內容,分別是“語文教師:讓新課程走進新課堂”“語文課堂教學的控制”“語文課堂教學形式”“語文課堂教學協同”“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中小學生閱讀狀態及應對策略”“閱讀教學形態與創造性閱讀教學”“閱讀教學的藝術方法”“作文教學流行觀念批判與人本化作文觀的建構”“生活化的作文教學藝術”“現代作文教學模式的建構”以及“現代作文評改的理論與實踐”。

看着這十二章的小標題,我們就能比較清晰地感知此專著的重要內容之所在,即它已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提升到了創新層面來進行研究與實踐。在接觸這本教學專著之前,我也偶爾接觸過一些有關語文教學理論的書籍和觀點,但或許是教學水平尚未到一定的高度吧,我對於那些大家理論只能瞭解個皮毛,並未使自己真正地從中受益。但從教十年後的今天,我突然意識到要想讓自已在語文教學上有更長足的進步,有着更好的發展,我必須要知曉一些教育教學理論,讓它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並最終讓自己在自己的實踐中再提升出屬於自己的理論。基於此,我在讀此專著時,特別在意蔡先生理論及其實踐的效果。蔡偉先生結合目前中小學生閱讀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在創新層面上提出了對策,並在結合新課標的前提下,分析當代中學生閱讀的不良行爲,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爲指導,提出矯正原則及矯正方法,並最終在闡釋閱讀教學不同形態概念的基礎上,營造了一個“新閱讀教學”模式,該模式強調以寬容心態對待“多元解讀”,在閱讀教學中重視運用創造性策略,此外,蔡偉先生還積極探索文言文及古詩詞閱讀教學的創新模式,如將“表演法”“聲教法”“故事法”“留空法”“讀注法”等一些新穎的概念與閱讀教學結合,這對於我們一線教師無疑有着極爲具體的指導作用和參照作用。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爲會某些課堂表現欠佳而煩惱,雖然也爲之不斷地在反思,但收效甚微。然而,讀罷此書,我卻在剎那間茅塞頓開:傳統閱讀教學之所以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負擔沉重,其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教學形式與方法的單一,沒有顧及到沉重的內在需要,讓抽象講解替代了課堂的一切活動 。而教師缺乏藝術的手段,課堂裏缺乏藝術的氛圍,在壓抑封閉的環境裏,沉重是很難讀好書的。在蔡先生所介紹的一些教學方法裏,我最近特別感興趣的就是“聲教法”,爲了讓自己的專業水平再提高那麼一點兒,我還專門報了溫大的繼續教育跟蔡蓉老師學習《誦讀藝術》這門課程。雖然蔡先生說“‘聲教’是筆者生造的一個概念”,但我認爲它還是很有啓發性的。

“聲教”主要包括讀、誦、吟、唱、背五項內容,它們的共同特徵便是出聲的閱讀,對象一般爲教學文本,核心就是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當然,“聲教法”也並不適合任何一篇課文,但它特別適用於古詩文教學。我們知道,古代詩詞非常講究音韻,特別是唐宋以來的詩詞,大都有一套嚴密的韻律體系在制約,那些作品不但整齊,而且講究平仄對仗,易讀易記,琅琅上口。而蘇教版必修四里選了大量的古詩詞,曾經我也會藉助多媒體資料播放名家的朗誦,但事實表明,任何一位名家的朗誦都比不上教師在課堂上的現場表演,因爲這樣更具感染力,也更能帶動學生的情緒表達。

“聲教法”常用的方法有讀、誦、背,但不管是哪種方法的運用,我們都還可以根據所教詩詞的內容配上合適的音樂作背景,以造成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如本人在教《琵琶行》時參照蔡先生所說,配上了張曉峯所作的同名琵琶小協奏曲,就大大地加深了學生對原詩的理解。當然,“聲教”還需要採用多種形式,例如教師範誦,師生對誦,齊吟,輪誦,分角色吟誦,背誦擂臺等等,其目的就是藉助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聲讀”興趣。在閱讀教學創新的系列研究之餘,蔡先生還就作文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樣給了我很實在的指導和幫助。

曾記得一位教師說過:爲寫作而寫作是可悲的,爲高考而寫作是痛苦的,只有爲生命而寫作纔是真實的。反觀我自己的作文教學,我很汗顏,因爲在有意無意間,我總是忽略了學生的“爲生命而寫作”。蔡先生在書中指出生活化是作文教學高效之途。但“作文教學生活化並不是將生活與作文教學簡單相加,也不是隨心所欲,任意而爲……我們在開展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時候首先需要遵循五大原則”,即設計性原則,創新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合作性原則以及活動性原則。此外,還要做到教學目標生活化,教學環境生活化,教學過程生活化和教學評價生活化。王蒙說過,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一旦學生擁有了豐富的真情實感,才能見山而情寄於山,遇水而情融於水,才能以悲天憫人的姿態,給予這個世界應有的人文關懷。不能否認,蔡偉先生的研究讓我從教十年之後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新語文教學研究》帶給我的不僅僅只是一兩千字的感悟和反思,它帶給我的更多的是今後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和再提升,我相信,有這本書的理論作爲指導,我的實踐肯定會有更大的成效!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4

咱們中國的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學起來非常困難,尤其是小學階段,很多孩子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況,老師教起來也感到力不從心。我一直有個疑惑,外國的老師是怎樣教語文的?外國的小學生又是怎樣學習的呢?自從我讀了《外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這本書,我才明白我們之間的差距。這本書的作者是上海師範大學的吳忠豪教授,吳教授給了我們一雙看世界的眼睛,看看外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則能更好地知道我們的教學得失。

中國的語文教學,歷來以閱讀教學爲中心開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語文教學中識字、聽說、寫作都是圍繞着閱讀開展,在閱讀中識字;通過閱讀學習寫作,即讀寫結合:結合閱讀進行口語交際練習等。在聽說讀寫四項任務中,閱讀的中心地位不可動搖。

第二,我們語文教材主要是閱讀教材,聽話、說話、寫話沒有獨立的教材。

第三,閱讀課時佔絕對優勢,超過70%。

我曾在別的教授講座上聽到或雜誌上看到國外的閱讀教學,似乎都是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爲主,學生在教室裏或到圖書館、閱覽室裏自主閱讀,不少人也大肆宣揚,似乎西方經濟發展迅速、學生創造力強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他們的那種閱讀課,是指使用分編型語文教材的閱讀教學,在紮紮實實訓練語言基礎知識的課程之外,他們的閱讀課的確有聲有色,的確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創造性閱讀爲主。最值得關注的其實是他們閱讀課中方法論思想的滲透。我們都知道,掌握了規律,掌握了方法,方能事半功倍,而分編型教材使用國家的這種思想在閱讀課中體現得非常具體、鮮明。比如美國閱讀教學中的小型課,就是很鮮明的例子。課堂教學的目標不是解讀文章,而是交給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技巧。如一年級的課題《怎樣理解不認識的詞語》,五年級的課題《如何解決閱讀中的疑問》,都是着眼於閱讀策略的教學。學生學到的這些策略性知識,可以廣泛地運用於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甚至在今後的工作中也經常用到。

看看外國的課程設置、課程目標的確立、教材的編寫,如美國的閱讀教學不僅給出了達成的目標,而且非常具體地給出了每學年學生閱讀進步的測量方法和時間,還非常具體地舉出了檢測目標達成的具體表現,再對比我們自己的教材、課程、目標,最比覺得缺陷越多,我們的閱讀課完全是取決於每個老師自己對教材的瞭解程度,但這些都不是我們普通老師所能改變的。既然不能改變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那就只能改變自己。現代語言學認爲:兒童語言的發展是在活動中獲得的,是兒童生理成熟和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在其與外界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獲得的。對於我們自己而言,幾乎所有的閱讀技巧、策略都是自己在長期的閱讀中摸索出來的,既不成體系,也不見得完全科學,很多時候閱讀方法甚至還很原始。所以我們應主動積極地提供能激發和支持兒童有意義的語言使用的情境,讓兒童從使用語言中學習語言,從說話中學習說話,從聆聽中學習聆聽,從閱讀中學習閱讀,從習作中學習習作。我們在平時的閱讀課中,教學目標要單一,從學生的疑問入手組織教學,讓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這樣我們在講讀課文環節中教學目標就能夠集中,教師無需再去考慮如何結合講讀安排、聽說寫作和語文知識教學等內容,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也使得閱讀教學的複雜程度大爲降低。同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操作相對簡單,還避免了什麼都得管,結果什麼都管不過來的尷尬局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我們在吳教授的《外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這本書的思想引領下,以學生爲中心,着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跳出廬山,遍覽羣山,方能更好地領略廬山的景緻。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5

寒假期間讀了《語文反思性教學策略》這本書,下面來談談自己的一點收穫。

這本書共有五章,下面我就圍繞第三章:語文反思性教學中反思課堂討論來談談。

我們都知道,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讀書思考、討論答問是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的最主要環節。這其中,讀書思考環節是學生個體與文本之間的單向對話過程,討論答問則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向對話過程。討論答問融學生的聽、說、讀、思和教師的點撥、示範、評價於一體,是一個開放式、綜合性的教學環節。一節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真正得到尊重,看一看學生在討論答問這一環節中的表現,便可以知道。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討論答問這一多向對話環節普遍得到了師生的重視,成爲當今課堂教學中的主旋律。

一、所有的問題都這樣一次討論完畢合適嗎?

我們都清楚這樣一個事實:第一次討論答問時,學生思考的時間短,思考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很容易受思維定勢的侷限,通常比較膚淺。還有有些老師或因教學內容安排太密,受教學時間所限,或因自己對該問題沒有作深入思索,往往在討論時留給學生的時間很短。這樣,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1、對問題的討論不深不透,學生的理解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不利於學生掌握知識。

2、可能錯失了對學生進行一次語言文字和思維訓練的好時機,不利於學生形成能力。

3、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的讀書思考的壞習慣,學習變得浮躁,不利於班級養成踏實的學風。

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二次討論答問。

當學生第一次討論答問還沒有理解清楚時,我們可以嘗試第二次討論。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好處:

1、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長此以往的訓練,學生的思維深刻性必能得到較好的培養,易使學生養成凡是愛思考的好習慣。

2、可以將學生拉出思維定勢的圈圈,培養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廣闊性,教會學生“橫看成嶺側成峯”地思考回答問題,由“山重水複疑無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3、可以避免思考問題時鑽牛角尖,只重局部,忽略整體。

4、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相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知識積累、生活積累,不同的心境,對問題的看法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閱讀教學中的二次討論答問正是提供了這樣一個全新理念的閱讀教學平臺。二次討論答問是在第一次討論答問的基礎之上,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在給不同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再讀再悟的時間後,必將產生智慧的碰撞,那些富有個性的獨特見解也常在此刻應運而生。往往這時,課堂中最容易出現爭先恐後、各抒己見的討論高潮。

三、在二次討論時,要精選問題,還要注意教師的點評。

a)精選問題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進行二次討論的。一些簡單的問題,採用此法,浪費時間;一些太難、太深的問題,大大超出學生的認識理解水平,也完全沒有進行二次討論答問的餓意義。一般情況下,那些語言、思維容量較大,又處在學生語言、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內,問題答案不惟一,具有較強思辨性一類的問題,才具有進行二次討論答問的價值。也只有這一類問題,在二次討論答問中才能掀起思維的高潮。

b)教師點評

在二次討論答問之時,教師一定要營造出一個益於學生髮表各自獨立見解的民主氛圍,要善於調動全體學生參與討論交流的積極性,讓整個討論答問過程在一種輕鬆、和諧、愉悅的心境中進行,學生沒有任何心理壓力。教師的點評要適時、適度、點評要像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促使學生對某一問題的討論或深入持續,或全面綜述。教師的點評要做到言不煩,有時甚至只是露出的微笑、豎起的大拇指這樣的體態語言點評,就足以將討論答問推向高潮。

這本書還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有關反思性教學的知識,相信這對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有一定的幫助。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6

早就對王尚文教授的《語文教學對話論》傾慕已久,慚愧的是卻是今年的4月份,纔將這本書買到了手,當即對這本書愛不釋手,於是只花幾個星期的時間就將書前前後後的翻看了幾遍。然後在暑假裏,斷斷續續地“品味”着。

在書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語文生活與對話、語文教育與對話的關係,接着王老師又向我們闡述了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的對話性,同時在這本書裏,他還運用閱讀心理學的原理,闡明瞭教材也是特殊的對話者。合上書,有幾句話在我的腦海裏尤其印象深刻:“文本對話是語文生活的課堂教學形態。”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闡述道:“對話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的實現。對話以人及環境爲內容,再對話中,可以發現所思之物的邏輯及存在的意義。”可見,只有對話纔會帶給生命個體間以視界的融合和精神的敞亮。可是,不管是“融合”還是“敞亮”,對我們語文教師來說,並不容易做到啊!唯有“上下而求索”!

同時,我們還得明瞭:文本對話也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規定性——語文教育對話是在主體間性中進行的;語文教育對話強調開放性和個性化;語文教育對話時審美的,超越世俗功利的。“語文教學必須迴歸到感性的言語形式。”我們應該知道,語文教學中的“感性”主要指的是語感。而,言語形式直接訴諸人的感知覺,是語文教學的必經門戶,離開了具體可感的言語形式,語感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要實現語文教學的感性迴歸,必須首先回歸到感性的言語形式。

那麼,語文教學的真諦何在?語文教學必須引導學生保持對言語的尖銳的敏感和極端的嚴謹,引導學生感知、體驗經典作品是如何將心裏所說的與手裏寫出來的做到完全一致,是如何將最適當的字句安排子最恰當的位置的。但是如何還言語形式以感性生命,即如何真正走進言語形式的豐富而鮮活的感性世界?原來,要“走進對話”。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對話,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關係就是一種對話關係,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就是有一種對話實踐,而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一種對話能力。 “閱讀就是傾聽文本的聲音。”

在書中,我瞭解到:閱讀傾聽的是作者用筆說的話,是文本的聲音。誦讀時讀者傾聽自己或另一種讀者以物化的語音形態表現文本言語。默讀,讀者傾聽的是非物化的文本聲音。但,傾聽必定是耳朵、眼睛和心靈共同參與的。誦讀則表現文本之聲。“吟誦的時候,對於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瞭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化爲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

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纔會終生受用不盡。”學習對話,學習從言語聲音中傾聽心靈的聲音,學習把傾聽到的心靈的聲音融合到言語聲音中,學習“讀進去”和“讀出來”,這纔是誦讀。“讀進去”和“讀出來”,相信我們都很熟悉這些字眼,先沉浸在我們的文本里,再思索如何帶領我們的學生跟文本一起共鳴,語文教學時一門細緻的藝術!“對話教學的原則:真誠、平等、合作。”教學對話是指師生基於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立場,通過言語和傾聽而進行雙向溝通,共同學習的方式,各方內心世界的敞開式對對方真誠的傾聽和接納,再相互接受與傾聽的過程中實現精神的相遇相通。而教師擁有真誠、平等、合作的對話意向是激活學生對話期盼的重要前提。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師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相互關係”。

所以,在對話中,教師要有承認異見存在的勇氣,並且有悅納異見的襟懷。每天問問自己:我的勇氣和胸襟何在?總之,對話教學要建立在真誠、平等、合作的基礎上,讓學生感知文本、涵詠文本,這樣對話教學才能真正從無效走向有效,從膚淺走向深刻,從茫然走向本真,從僵化走向靈性。

讀完《語文教學對話論》,我不禁產生這樣的感觸:語文教學就是教師之心、學生之心、文本之心在課堂上的溝通、親近,最後達到某一點上的契合。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7

開學至今,在寫了幾篇隨筆之後,不少學生慢慢“吼不住”了,開始“我手寫我心”了,在隨筆裏開始坦露心聲了;在批改了幾篇隨筆之後,我也慢慢發現了問題,之前發現都是別的學科的問題,要麼難,要麼作業多,從最難的物理開始,輪着來,數學,化學,生物,英語,物理,一科接一科。今天在批改隨筆的時候,終於有人提出了語文的問題,最直接的困惑是,語文如何學好?上課的信息量太大,如何跟得上?在我早作準備的情況下,還是有同學對語文開始有了一些信心動搖,認爲語文有點大、有點抓不住,再加上我這幾天的課堂觀察,是有必要梳理一下語文的學習思路了。

如果直接回答“語文如何學好?”這一問題,幾乎無法回答,即使有人勉強回答,也要對這個回答慎之又慎。因爲,“語文”這一概念太過繁雜,太過含混,或者說內涵極其豐富、廣博,所以對於如何學好自然無法解釋。如果說是“如何考好語文成績?”這個問題的回答比較簡單,最好的答案就是:做題。當然,有些題目做了再多估計也沒有什麼用處,比如作文,沒有自己的思想根源,寫了再多估計變化也不大。如果說是“如何學好課堂語文?”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也比較清楚,做好課下的知識積累,跟得上課堂的發言節奏,攆得上老師的問題思考。高一剛開始的兩個月內,我的課堂語文的方法就是課文學習中加入方法,方法建立中加入問題,問題回答中走向文章的深處,儘量把課堂用問題的形式串聯起來,慢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主閱讀意識,不斷地把語文從“牽引”推向“指引”的大路上。

今天在閱讀的過程中,讀到了一段內容“於我心有慼慼焉”。

“課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並通過一定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是過程觀的最好體現。學生只能根據別人的指令去思考問題而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習能力弱化的顯著標志,而這是由長期的學習過程缺失造成的。

要圍繞兩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一是障礙式的問題,即學習中的困難;一是發現式的問題,即對教材或教師的結論提出不同的見解。前一類的問題,是主要的;但後一類的問題更有價值。對前一類問題,要儘可能引導學生自己解決,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提高語文學習的基本能力。後一類問題的解決,能夠提高學生語文學習創造思維的能力。對這類問題,要進行分類和篩選,不同的問題採取不同的解決辦法。有的可以展開充分的討論,有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反思,有的可以等待條件成熟再進行解決,不必一律要現場解決,更不必都給予一個明確的答案。”

用問題引領課堂,用問題來組織課堂內容,用問題來搭建師生對話的平臺,用問題來進入文本深處,用問題來鍛鍊學生的思維品質,用問題來鍛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問題有時候真的很重要。回顧這一段時間的課堂,我常常會設計一兩個問題來支撐文章的分析,在問題的回答中,課堂的討論氛圍較爲熱烈,思考的投入度也比較高,可在自主學習這一塊,可能還不夠,還沒有形成“自主的問題意識”。可能針對上述培養學生的“障礙式問題”意識和“發現式問題”意識,我要重新調整,保留“障礙式問題”,分解“發現式問題”,因爲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發現”很難,如果強硬“發現”就會很容易走向“空洞派”“心虛派”。所以我做了如下處理:

障礙式問題,自主閱讀課文時,在理解困難或不理解的地方,標記問題,每一課應該都有;質疑式問題,自主閱讀課文時,在理解或讀懂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質疑,標記問題,每一課都應該有;解釋式問題,自主閱讀課文時,嘗試解釋作者的意圖,或者嘗試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課一定要有。爲了讓學生更加清楚具體地明確問題的形式,我又列舉了經典的常見的具體的問題形式:

1、這一個詞,這一句話,什麼意思?(有什麼內涵?你是怎樣理解的?)

2、作者這樣寫有什麼意圖?(其目的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是爲了什麼?)

3、這一段文字或內容給我們什麼啓發?(什麼啓示?聯繫當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用問題引領課堂,慢慢培養學生的自主語文學習能力,那麼我就可以更自由地更充分地加大課堂的容量,自然也就能解決好同學的第二個疑問了。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8

《發現語文—--孫建鋒對話教學》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孫建鋒老師的一本新作。孫老師抓住“對話”這一現象,深度解讀,讓老師迴歸教育、迴歸課堂、迴歸學生,提升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學生學習的快樂感。

師生之間爲什麼要進行對話?孫老師說:“課堂上,師生既是一種生命相遇,又是一種精神相遇。”“對話是一種生命的內在訴求,對話是一種語言的詩意饋贈,對話是一種心靈的深度傾聽,對話是一種分享的存在講和,對話是一種人權的良性恢復,對話是一種唯美的精神相遇,對話是一種藝術的生命喚醒。”這種對話是必須的,是重要的,因爲教學本身就是雙向互動,教學分離的狀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這本書裏,孫老師分得特別細:上篇主要是抓住課堂現象進行對話,而下篇則結合具體的課例來談談對話的意義,更方便教師操作,更有實用性。

在拜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時而點頭稱讚,時而陶醉其中,時而被震撼到,時而因新奇而瞪大雙眼……讀完之後,對孫老師是滿滿的佩服:一個“對話”怎能有如此全面深入的分析?在這麼多的對話中,我想就“靜課對話”“自我對話”談談自己的感受。

“自我對話”,書中指出:“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所以需要獨處,是爲了進行內在的整合。”作爲一名教師,自己對文本的解讀,從別人課中收穫到的經驗,研究學生的年齡特點等等這些信息,都需要返回內心進行自我對話,進行整合,從而以學生易學、樂學的方式呈現出來。這都是需要老師靜下來,沉進去,把自己當成學生,反問內心,這樣的投入,在課堂上展現的效果肯定是精彩的。

而“靜課對話”則是課堂的歸屬。精彩紛呈的課堂學習模式,個人見解的抒發,最終都要回歸到“靜”:靜下心來寫好每個字,靜下心來讀好每篇文章,靜下心來寫出自己的心聲,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收穫與不足……正是有了這樣的靜心過程,教師和學生才能實現真正的成長和提升。並且從我的感受出發,一堂熱熱鬧鬧的課堂下來之後,會讓我感覺到疲憊,而一堂有動有靜的課堂,會讓我覺得舒服,回味無窮。

我希望今後在教學中,能夠像孫建鋒老師一樣,經常進行各種各樣的對話,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享受教學,讓學生愛上上學。奔向這個目標,樂此不疲。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19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到了自己無效和低效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要求教師向內容分析式閱讀教學,堅決說再見!這就要求教師由分析課文內容的教學,轉向以策略爲導向的教學,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余文森教授針對整個課堂教學提出了有效教學方法的三條規律。

即: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先教後學以教導學;溫故而知新學會了纔有興趣。而崔巒理事長具體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有效教學的基本方法。

即:一是因文制宜,以學定教。根據不同年段、不同題材、不同體裁、不同類型的課文,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二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有法,要求教師遵循閱讀教學的一般規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直接與文本對話,其間教師要啓發、誘導、點撥甚至講解,使學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會閱讀到逐漸學會閱讀;無定法,就是要因文而異,因生而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1、加強對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指導。

2、探索不同年段、不同課型、不同課文的一般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

3、針對不同年段、不同課型、不同課文,探索簡約、有效、富有個性色彩的教學模式。

4、引導學生質疑,用教師的善問,培養愛提問、會提問的學生。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0

2011年03月25日 我要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教學觀念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美麗的轉身”,因爲這是落實小學語文教學“育人爲本”、“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重要保證。 如果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把“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變成了自己自覺的教學行爲,就落實了育人爲本;如果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做到了適合每個學生,促進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就實現了教育公平;如果每一位語文教師都由“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都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就全面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因此,革新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是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美麗的轉身”,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我明確了要自覺自願地成爲一名由“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的研究者和實踐者。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爲學生的發展打好文化的底子(如,獲取語文字、詞、句、段、篇的基礎知識,有初步的中國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積累,初步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等);打好精神的底子(如,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習慣和品位,學會與人合作、與人相處,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等)。語文教學要體現“一箇中心”和“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就是語文教學要以語言訓練爲中心;“兩個基本點”就是培養語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 是到了應該革新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構建正效、有效、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美麗的轉身”,切實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時候了,我一定會不斷追求,超越自我。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1

暑假我仔細閱讀了《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細細品味發現原來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創新,一種智慧,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臺。語文課堂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樂園。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在閱讀教學中,爲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還應注意學生閱讀時的心理衛生和用眼衛生。

在教育教學中,要用心評價每一個孩子,激勵和引導每個孩子走向成功,運用引導激勵的方式,達到樹立自信心。老師的一句巧妙的話語,包含了老師的愛,包含了與學生平等的觀念,包含了老師發展評價觀,通過激勵和引導,激發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布魯納說:“評價,最好是一種智慧。”如果這位老師有“唯我獨尊”的觀念,認爲這種學習態度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從而對孩子進行一種不恰當的評價甚至責罰,那麼,這個孩子就永遠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機會。讓我們換一種方式來愛孩子吧,何樂而不爲呢?

讀了《小學語文教學》,我有如下幾點感悟:從教師來講,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第一、語文教學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性的語言表達能力上。要對學生進行創造性的語言訓練。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不能脫離創造性的語言訓練,要在創造性語言訓練過程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在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方面,可從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入手,以發展學生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訓練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在創造性的語言訓練方面,可進行擴展性、重組性、變換性的語言訓練等。

第二、要轉變教學觀念,要相信學生是有創造力的,學生不必事事聽老師的;教師要具有創造意識和民主意識,會去營造一種適合發展學生創造力的師生和諧的民主環境,使學生敢於、善於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三、要改變機械單一的教學方法。要在積累遷移中教會學生運用語言,才能發展學生語言的創造性。要善於解除教學參考和標準答案的束縛,要給學生留出發表自己觀點的餘地。

第四、一篇課文要設計出多種教學思路,採用多種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設計多種課的類型。例如,以感知、理解爲目的的觀察課、精讀課;以理解和欣賞爲目的的朗讀訓練課、朗讀欣賞課;以訓練速讀爲目的的默讀課;以運用讀寫方法爲目的的讀寫練習課、課外閱讀作品報告課;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爲目的的說話課、演講課;以發展創造能力爲目的的探究課。特別是在高年級,探究課要大大提倡,目的在於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第五、語文教學要向生活開放、向課外閱讀開放。要把學生帶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學習生活中鮮活的語言;要引導學生進入課外閱讀的大課堂,豐富知識,開闊思路,積累語言。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和語言的創造性,關鍵是教師教學的創造性,而教師教學的創造性主要體現於教學的個性上,我們每位教師的教學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第六、語文教學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融入大自然,在社會實踐中提高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正所謂“實踐出真知”。

讀了《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我對語文教學又有了新的感悟,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能學以致用,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2

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過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應王建羣老師的要求,要上一堂單元整體教學的公開課,最近我又拿起李懷源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構建藝術》,裏面講到了從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單元整體教學的構建模式,讓我受益匪淺。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最大的特點是:圍繞某一個主題,將教材文本、課外拓展資源,將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高度整合實施教學,使整個單元的教學變成由幾個“模塊”組成的,卻又不可分割的整體。它更強調學習資源的整合與生成,着眼於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重視學生“學”的過程。在單元整體目標的統領下,各模塊,每個課時的目標也相對集中。

一、課前預習真正成爲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預習就應該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是,我們一直不夠重視。許多單篇課文的教學,是忽略學生的預習的。在實施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研究過程中,發現運用預習單,能夠給學生預習一個良好的依託;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及自學能力。

第一,預習單按照閱讀的一般規律來設計,同時關照學生閱讀的年齡特點。比如第三學段主題單元閱讀第一步:瀏覽,區別文體;第二步:默讀,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與基本結構;第三步,對比發現,確定一到兩個與作者一起探討的話題或者問題;第四步,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通順,掃清進一步分析閱讀的攔路虎。第五步,圍繞這個話題,蒐集課外材料,準備實踐材料,與作者一起交流;而第二學段的考慮到學生識字量的基本情況,將生字的讀音過關放在第一步。

第二,預習的指導要體現由扶到放的過程,應該在課堂上給予學習有層次有計劃地指導。比如剛剛開始指導預習的時候,需要幫助學生拎出生點難點。學生養成習慣之後,()可以逐步放手,以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尊重更多學生的學習個性與學習需求。

第三,預習必須要有檢測與反饋。我們以往的單篇教學是忽視這一點的。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第一模塊“檢測預習整體感知”,就是立足學生預習的基礎,結合預習單對學生進行的預習檢測,對學生預習過程的再次指導。

二、更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終身發展。

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的核心是“主題”“整合”,讀寫實踐都圍繞主題展開。它與單篇教學比起來,我以爲最大的轉變是:單篇教學更多是老師帶着文本走向學生,學生接受文本;主題單元整體教學則更多是學生帶着探究主題走向文本,老師引導幫助學生去閱讀,去比較,去分析,去理解文本教材中對解決自己問題有幫助的信息資源,以加深學生對主題內涵的理解感悟。它真正的實踐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

三、教師更要有“取捨”“設計”的教學智慧。

智慧的課堂需要設計。也只有設計語文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到“主題單元整體教學”之中。比如對生字詞預習的檢測,不是將一單元的生字詞語羅列出來,請學生讀讀。而是要獨具匠心地挑重點難點,設計相關練習,以點帶面地進行檢測。再如引領學生探究“細節描寫”的表達方式,一般都是學“獨立找一找”“小組內說一說”“全班彙報”的活動方式。而這裏可以設計請各小組選擇一個人物演一演,相互評一評,全班演一演,評一評的方式,學生會更加興致高昂地投入到對課文細節描寫的品悟之中,也深刻體會到了“細節”對於表現人物“心理”的作用,並將這種觀察表達方法及時運用到習作中。

這樣的教學模式,課堂容量大了,對老師解讀教材,發現並整合資源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時要求老師有“取捨”的膽氣有“疏密有致”的藝術智慧。

四、擇高處站,就平地坐,觀全局,路更寬

可以說,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整體教學是比單篇教學站位更高的教學模式。它看到的不是一棵樹木,而是一片森林。教師首先要對課程目標有清晰的認知,學期初至少要對一冊教材有整體的瞭解,充分考慮每一個主題單元中聽說讀寫的統整,甚至要把課外閱讀和語文綜合性學習都做一個大體的規劃。最理想的是,能夠充分了解學生對本冊教材的興趣點,初讀情況,瞭解學生已有的語文水平,對一個學年,兩個學年……甚至整個小學階段都有一個整體的規劃。這就是“心中有人”——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胸懷大局”——要從語文素養整體提高的要求出發。此外,還要“着眼細節”——要在關注大問題的基礎上做好具體學習活動的設計。唯有擇高處站,就平地坐,我們的語文教學之路纔會越走越寬。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3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與學生有效溝通的重要媒介,它不僅關乎教學效果的優劣,而且也影響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的“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因此,課堂教學語言要求語音音量適中、語速快慢適度、節奏抑揚頓挫、語流流暢自然、表意準確生動、淺白通俗易懂、形象具體生動、聲音清晰悅耳和富有啓迪性。這些看似樸素、基礎的要求背後實際隱藏着對教師素質的挑戰。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口中所講雖然未必是心中所思,但終究逃離不了主體主觀思維的控制。教師外顯出的課堂教學語言與其內在的思維品質、文化修養、人格特徵以及心理狀態都是緊密相關的。語言的成長就是精神的成長,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內在修養,才能在日常生活和課堂教學中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語言。

對於優秀的老師來說,他或她本身就是所教學科,這其中當然包括教師的語言,這一點在很多卓越的老師身上都有體現。比如詩化語文的踐行者周益民老師。

基於海德格爾的詩性語言觀,周益民老師開啓了他的語文學習詩意之旅。值得注意的是,周老師的“詩化語文”不是使語文教學詩歌化,也不是說教師的語言像詩歌一樣美,而是使語文教學提升到審美教育的層次。

周老師在“給心靈尋找一塊棲息地——《小王子》(節選)班級讀書會”上,立足純潔靜好的繆斯心性,結合自身深厚的兒童文學修養,帶領學生圍繞節選部分的核心詞語“馴養”展開了一場貼近學生心靈、引發靈魂共鳴的蘇格拉底式對話。周老師與學生就“小王子說的馴養與我們原先認識中的馴養意思一樣嗎”、“馴養容易嗎”、“在馴養中,到底是狐狸改變了小王子,還是小王子改變了狐狸”三個貼合學生學習需要又啓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展開了對文本的探索,讓學生在對重點文段的反覆閱讀中明瞭:馴養其實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愛,馴養需要儀式、溝通、愛、耐心、深刻了解對方和承受痛苦,馴養是雙向的,小王子和狐狸相互馴養了對方。在此基礎之上,周老師又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思考這世上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嗎?學生的回答不盡相同,周老師並沒有給出固定的答案,而是引領學生穿越時空,通過閱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等幾句古詩文,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音樂、人與事業等都可以相互馴養,這中間體現的是相互的需要和愛,雙方都能收穫來自馴養的幸福。教學的最後,周老師鼓勵學生從小王子與狐狸中任選一個角色,想想他們的內心,寫幾句話,然後討論交流,從而使學生對核心詞語“馴養”的意義有更深刻地把握。

周老師在這節課上所體現出的教育智慧不僅體現在他獨到的文本選擇上,更體現在他以孩子的天性爲基石,通過提出富有引導性、啓發性、趣味性、教育性的問題探究文本背後隱藏的人性哲理。這些外顯爲問題的課堂教學語言,無不體現了周老師準確的主旨把握、靈活的教學技巧和深厚的文學修養,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教師唯有做到以內養外、內外兼修,才能氣質如蘭、口吐珠璣。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4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讀了雷玲老師主編的《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藝術》。第一次讀這本書,我便被書中名師的風采,名師的教學藝術,名師的課堂的生命氣息深深地吸引住了。讀了它,解開了自己在平時語文教學中的許多困惑,明白了什麼是高超的課堂教學藝術。

本書運用生動的語言文字介紹了於永正,孫雙金,王崧舟,趙景瑞,閆學,吉春亞,盛新鳳,周益民八位特級教師的教學藝術,書中介紹了他們的教育觀點,還列舉了生動的案例具體展現了他們教學藝術,讓我眼前一亮,豁然開朗,能帶給我更多富有實際操作價值的啓發。

讀此書,彷彿聽到了先輩名師的親切話語,看到了先輩名師的成長足跡。在這本書中,每個老師的教學情志,教學魅力都讓我折服。然而讓我感受最深,對我啓發最大的是於永正老師、孫雙金老師、趙景瑞老師的教學藝術就及爲師之道。

於永正老師;他把“三尺講臺”變成了“舞臺”,把課文中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演化爲一種“表演”。讓需完善從表演中獲取更爲直接、更爲深刻的知識,他不僅把深奧的知識淺顯化,還能把這些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在他的教學案例中,我常常感受到的是他對學生的愛與尊重。正如他所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人’,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件藝術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也是‘愛’的表現之一。我尊重每個學生,不僅僅讓他們感到我和藹可親,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並盡力滿足他們的內在需要,無論是學習上的、心裏上的,還是生活上的。”而他的《給女兒的20條貼心建議》對我一個毫無教學經驗的老師更是受益匪淺。

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呢?孫雙金老師認爲,首先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樣的課是好課,即好課的標準問題。他把把好看的標準歸納爲16個字:“小臉發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小臉發紅是指要把學生上得興奮起來,小眼發光是指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起來,小手直舉是指把每一個學生都調動起來參與到共同的學習過程中去,小嘴常開是指學生在學校過程中要充分表達的所思、所想、所疑、所問、所感、所嘆。而他的課堂教學藝術確實非同一般:引導不着痕跡,輕鬆但不失深邃,上課如領學生登山,把自己巧妙“藏”起來更讓我由衷的崇拜。

語文要學習兩方面的本領: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領;另一方面是表達的本領,說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口頭語言的說和聽,書面語言的讀和寫,趙景瑞老師做得就很巧妙。如趙老師在作文課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一位小朋友到菜市場買菜,賣菜的阿姨錯把兩角錢當作一角錢找給了他。歸途中他才發現多了一角錢……講到這裏不講了,問學生:“假如是你發現多找了一角錢,你會怎樣做?會有什麼行動?請寫出來。”學生進入角色後,亮出了許多有差別的行爲,反映了不同的認識水平,從中評出最佳做法,讓這位學生上臺表演,老師充當賣菜的阿姨,全班觀察他的表演,然後寫出一個小片斷。將真知化爲行動,又化爲作文,知行合一,人文一致,一舉兩得。

在我看來,他們彷彿時時刻刻在我身邊,他們的話成了提醒,時時刻刻告誡我不要怎樣,要怎樣,怎樣才能怎樣。就這樣,我們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裏,在從未相逢的情況下,開始了一次又一次促膝長談,成了交心的朋友。看來作爲年輕老師的我,真要多向這些名師學習啊!平時要多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摸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創設恰當的情景來讓生多讀,在讀中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感情,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教學之路很漫長,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就能夠走出困惑,收穫成功!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5

《語文教學策略30講》是一本理念與實例並重,透過一位一線優秀語文教師的視角揭示語文有效教學的30策略。作者總結多年語文教學經驗,透過實例具體闡釋了實際語文教學中的困惑與誤區,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爲一線語文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很好的借鑑。而我在暑假中從中感悟了更多。

一、以智慧貫穿教學

通過讀此書,我發現原來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智慧,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的舞臺,“只要我們另起一行”,每名學生都是獨特的,也是出色的。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語文的精髓就是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做文章,我的語文課堂也必須時時刻刻從提高學生這四方面爲宗旨。概括的說,就是通過學習語文,培養學生具有辨別語音、理解語意、評品話語、即用聽覺去辨別世界;能正確使用語言,有效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同時能運用姿勢,表情,手勢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能正確完成閱讀活動。它包括認讀、理解和一定的速讀能力。能用書面語文傳遞信息,反映客觀事物的能力。

二、以服務學生爲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最終也是要服務於學生,讓學生有所收穫。教學想取得成效,一定要了解學生,認識學生。確立教學目標必須既立足實際,又要走在學生髮展的前面,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目標既要考慮認知目標,又要將學生在諸多能力、情感和社會化方面的發展列入教學目標範疇。

否則,教學目標定得高,脫離實際,無法實現;教學目標定得低,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發展。

除了考慮學生實際,制定教學目標還要考慮教材實際。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體現,教學目標要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才能實現。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內容,教學目標也會不同,即使是同一類型的課文,其需掌握的字詞、需體會的具體內容和情感也會因課文的不同而有差異。

三、以興趣入手

學習語文,興趣很重要,語文水平的提高要積以時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從培養興趣入手,必須創造一定的條件,構建一種語文學習的氣氛,爲了引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解決精神食糧的不足,語文學習環境不佳的狀況,應有一定數量的藏書,如特別是中外文學名著(古代、現代),應有必要的工具書,如字典,詞典,還應訂一些報章雜誌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關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書,以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且注意引導示範,把精彩內容介紹給學生,以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我覺得“開卷有益”確實是一個真理,每當我“開卷”時,總能獲得一些收穫,這正是激勵我不斷學習地的動力所在。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6

這是一部涉及基礎教育全領域、涵蓋所有學科的帶有普遍指導意義、明理解惑的大型叢書,由上百人團結協作、殫精竭慮、克服各種困難,歷時三年才得以完成的書籍。編著團隊中既有課程專家、大學教授,也有學科教研員,更有一線的名優教師。他們本着求真務實、切合實踐的態度,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多年來各學科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全部收集起來,統一梳理,分門別類,集中研究,聯繫實際認真分析。這部書最讓我感受良多是關於識字、寫字教學以及閱讀教學這兩塊。下面簡單說說自己的一些讀書心得。

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曾對他的女兒說:"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的確,漢字作爲符號文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智慧的縮影,是維繫我們這個多民族、多語言國家的紐帶,領悟和傳承漢字文化是每一位炎黃子孫的使命。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識字教學往往被忽視。語文教學三年來,結合本校低段語文教學的一些實際,我認爲我們學校在識字教學中存在二個突出的問題:一是識字與閱讀分離,不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文學習的規律,煩瑣地分析課文,把理解課文內容作爲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抓住課文的理解,輕處理識字教學;二是教法單一,學生靠反覆機械地練習識字,死記硬背,教學效率低,學生學習枯燥無味、興趣不高,從而造成了識字教學"少、慢、差、費"的狀況。

在這本學中有很多案例角,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現在開始》的教學設計,教師設計了幾個環節:

一、在活動中識字。

採用活動識字方法,讓學生直觀理解什麼是"輪流".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句子1):從現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之王",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裏的新首領。然後點生詞誰得準確的孩子先來帶大家讀生字詞,並相機出示"輪流",再請一組小朋友來讀"輪流",並解釋說像這樣一個接一個的讀,就叫"輪流",並組織學生用"輪"組更多的詞。這樣學生在活動中既知道了"輪流"的意思又學會了很多的詞語。

二、創編兒歌識字。

舉例"第""弟"兩個形近字的比較。(句子2):誰是第一個上任的呢?編寫口訣:小(弟弟),真聰明,摘掉點和撇,戴上小竹帽,漂漂亮亮得(第)一!

三、利用偏旁識字。

採用換偏旁識字的方法,加深學生對足字旁生字的積累和記憶。(句子3):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要跳着走路。第二個星期,輪到誰上任了?引導學生讀:第二個星期,輪到袋鼠上任了。瞧,它來了。它是怎麼來的?跳着。它激動地說—引導學生齊讀: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要跳着走路。然後觀察字形,用腳走路,引出足字旁。

四、自主識字。

利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這兩種方法也是我在低段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現在三年級了有時候我在識字教學的時候也會讓學生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怎樣才能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呢?我們不妨設置一些遊戲環節,在學生在"玩中學".比如:開火車、變字遊戲、歡樂對對碰、猜字謎、"我大你小,我小你大"、"看口型猜字"、找親戚、"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貼膏藥"、"過河"等各種識字遊戲。有效的識字遊戲,能夠使學生對識字保持濃厚的興趣,從而使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造字規律識字,比如: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形聲法,還可以聯繫生活識字法,比如:動作法、實物法。最後還可以用連詞造句法,不僅可以加深對字詞的記憶,而且可以豐富詞彙、開發智力。這樣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學生終身難忘。

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正確、規範、流暢、美觀地書寫漢字,應該成爲每個中華兒女必備的技能與素養。因此作爲語文教師,在教好識字的同時還要引導、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每天在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在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示範作用起到了關鍵作用。因爲我們的小學生關於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筆一畫都可能成爲學生仿效的對象。它是最形象、最直觀、最生動的指導,有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寫字教學質量。"人寫字,字也寫人".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也正因爲如此,"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積極爲學生創設一種寬鬆和諧的個性化閱讀氛圍,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通過"潛心會文""切己體察",學習把握文本內涵,得到情感薰陶和智慧啓迪,而不是追求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教的內容實在太多,字、詞、句、篇,語法、修辭、邏輯、文采,工具性、人文性……於是我們在課堂中,內容理解多,問題提得多,資源拓展多,課件使用多,"貪多"成了我們的一大詬病。先哲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因此在一堂課中我們的教學目標要少些單純些,精練簡潔。讓教學活動服務於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服務於學習過程,以教爲中心向以學的活動爲中心轉變,備課時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反思時關注學生的學業樣本,同時理解教材,選擇內容。

從教十餘年,我一直覺得教學是個慢的過程,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取得成績,是有點過的行爲。作爲老師,在教授學生的同時,還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多讀書,多積累優秀的教學經驗,同時也要注意教學方法,才能讓你的課堂變得更生活。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7

“教學藝術具有莫大的魅力吸引學生想學愛學,激發學生樂學的高漲的求知慾望,給他們帶來成功學習的愉悅,得到強烈的藝術享受,收穫最佳的教學效果。”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心中不由一動。

以我樸素的理解,藝術之所以爲藝術,就是因爲它以創美的過程和美感的形式帶給創造者和觀賞者以審美愉悅。失去了這種審美愉悅,不管是在創造還是在欣賞的過程中,都會失去美感,沒有美感的東西,還能成爲藝術嗎?

教學藝術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態,它是和教學活動進行的過程相伴而生的,教學藝術的創造必須以教學活動的進程爲依託。沒有具體的教學活動進程,就沒有教學藝術的鮮活的體現。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教學活動進程都能創造教學藝術。因此,我們可以認爲,教學藝術就是創造了教學愉悅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綜合體現。

教學活動進程中所產生的愉悅,主要體現爲教育者的施教愉悅、被教育者的學習愉悅和觀賞者的欣賞愉悅。教學藝術僅僅創造了教師的施教愉悅和聽課教師的欣賞愉悅是不夠的,因爲教學的活動的核心是學生的學習,所以教學愉悅的核心就應該是學生的學習愉悅。也只有讓學生產生了學習的愉悅的教學過程,才能創造真正的教學藝術。教師所有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實施,以及教學技巧和教學智慧運用,只有在帶給學生以學習愉悅的時候,才能升格爲教學藝術。

要讓學生獲得持久的學習愉悅和學習動力,就必須讓學生體驗到自己學習的成功,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只有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持久的維持對學習獲得的愉悅感,學生才能在不斷的愉悅強化中把成功學習的愉悅內化成對學習的“樂”和“愛”,進而形成終身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學藝術所創造的愉悅,應該以創造學生的成功學習愉悅爲核心,把培養學生對學習的“樂”和“愛”作爲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動力爲依歸。我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中,構建和諧而愉悅的課堂!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8

語文課向來都被認爲是最有風景的課堂。足不出戶,能欣賞悅目的自然風光,如《綠色千島湖》、《黃山石》等;聆聽最經典的風華雅樂及音樂背後的故事,如《夜光曲》、《中華民族的最強音》等;遊歷奇妙瑰麗的神話傳說,如《普羅米修斯的故事》之類;與令人敬仰的大師對話,接受心靈的洗禮,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囚歌》等……當這些生活與生命中或令人欣喜、或令人深思的對象以語文教材的形式出現在孩子們的課堂上時,作爲語文教師的我們,能教的究竟是什麼?這是拜讀了王榮生教授的教學專著《語文教學內容重構》後,久久縈繞我心的一個沉重問題。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師上,教學內容有天壤之別。由此,我產生了一個疑問,面對課文,如何確定教學內容?根據教參?教參往往只是課文的簡單梳理,甚至其表述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本身頗令人懷疑。根據課後練習?據我的觀察和體會,課後練習往往流於籠統,零碎,隨意,想當然,指向並不明朗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雖然看上去百花齊放,實則都是"選文集錦"。編者致力於通過編寫教材形成自己的語文教學的體系,實際上往往經不起教學實踐的檢驗,教師手拿着教材往往無所適從,只得憑經驗打亂教材設計的編排順序和意圖,進行"內容重構"。

王教授在專著中指出,語文教材中的文本是具有雙重價值的,即它的原生價值和教學價值。所謂原生價值,指的是文本作爲一種社會閱讀客體而存在的價值;而當進入教材後,它的價值就發生了增值和變化,在保留了原本所有的傳播信息的價值外,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價值,即"如何傳播信息的信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言語智慧,這就是它的教學價值。

發掘了文本的教學價值,教師還要面對一個具體教學價值"定位"的問題:文本有許多教學價值,那麼在這一個具體的教學點上,我們選用哪一點教學價值呢?綜合考量20xx年版《課標》的課程性質介定:"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我們找到了一個關鍵詞"語言"。

維果茨基說過"藝術開始於形式開始的地方"。在閱讀中,我們總是始於對語言事實的感受,又終於對言語表象的體驗。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掌握教材的價值,並不是閱讀行爲的最高目的。王榮生教授在專著中指出:"學生閱讀行爲的最高目的,是通過掌握教材價值的過程,從而掌握如何傳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言語智慧。"由此可見,從顯性的師生雙方的教學行爲來看,語文教材的價值處在語文教學的前臺,但言語智慧處在教學的後臺,而幫助學生掌握文本價值,也是爲其獲得言語智慧服務的。

基於對專著的學習及以上的思考,本人再次思量曾幾次試上的一課《獻你一束花》,它的教學價值體現在哪兒?它言語智慧該體現在哪兒呢?我想盡量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適當弱化文本中可能隱含的其他教育價值,比如科學普及價值,社會生活認知價值,思想品德養成價值,生活能力指導價值等,凸顯文本的語文核心價值,重點挖掘課文隱含的語文學習價值,重點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重點完成語文課應該完成的教學價值,從言語內容、言語情感、言語形式這三個方面進行文教學內容的重構與創生。

一、"言語內容"教學價值的體現

《獻你一束花》是我國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一篇敘事文,主要寫了機場女服務員向一位失敗的運動員獻花的故事,說明了勝利者需要祝賀,失敗者更需要鼓勵。文章文體特徵鮮明,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教師瞭解了教材說了這麼一件事,可學生毫不知情,怎麼辦?當然先讓學生去預習,初步感知文本內容。都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上課伊始,先讓學生齊讀課題,接着讓學生圍繞題目說說:誰獻給誰一束花?學生幾乎不用思考,脫口而出"服務員獻給運動員一束花。"師板書:"服務員、運動員"後,再追問,誰能圍繞文章內容說具體些,學生馬上又說:文章講了"一位機場女服務員給一位比賽失敗的女運動員獻花"這件事。這樣整體把握言語內容,得意又得言。

二、"言語情感"教學價值的體現

《獻你一束花》整篇文章拋除首尾呼應,剩下的大致可分爲三大部分"失敗——回憶——獻花",這三部分從情感上可歸納爲"沮喪——熱烈——鼓勵",怎樣讓學生從這三部分內容中感受這三種情感呢?我是這樣進行的……

(一)感受"沮喪"

首先聽寫關鍵詞"沮喪",調動學生原有認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人物情感。接着,引導學生聚焦人物心理、動作及場面描寫,品析關鍵詞四個"怕"及"低垂、藏、沮喪、內疚",研讀重點句"她怕見前來歡迎的人們,怕記者問什麼,怕姐姐和姐夫來迎接她,甚至怕見到機場那個熱情的女服務員——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國經過這裏時,都跑來幫着她提包兒……有什麼臉見人,大敗而歸!"安排"說說心理話"的訓練,入情入境,換位思考,這樣的同理心爲學生抒發情感搭建了平臺,突破了文本難點,情動辭發,感情自然流露,將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語言的表達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融合。

(二)感受"熱烈"

這份熱烈在文章第四自然段,它通過插敘的形式展現。爲了把握"熱烈"的感情基調,我讓學生找到昔日成功歸來時的場面描寫片段,再問學生:"這段中有個詞給我們定下了朗讀的基調?誰的火眼金睛能把它找出來。"學生立馬找到了"熱烈"一詞,我馬上追問:"熱烈"一詞前面還加了哪個詞?生秒答:"空。師:既然是空前熱烈,那就應該讀得?(生:高亢些、激昂些)師:那我們就全班一起用高亢、激昂的語調讀出這種空前熱烈的感覺,起。就這樣,在全班空前熱烈的齊讀中,學生感受到了"熱烈"的情感。

學生感受了"熱烈"之後,我馬上質疑,師:"爲什麼寫她失敗的心情時,要插進她昔日成功歸來時的場景呢?"生:"形成明顯的對比,插敘是爲了更好地表現運動員失敗後的沮喪。"這樣又加深了學生對"沮喪"的體驗。

(三)感受"鼓勵"

在學生充分感同身受比賽失敗的女運動員的"沮喪"之後,再聚焦"獻花"部分,感受機場女服務員雪中送炭,給予失敗者無限的鼓勵。這部分重點我是這樣突破的。

聚焦人物對話、動作,品析關鍵詞、重點句,找準語言發展的訓練點——爲什麼獻花?通過"特意"環節的想象、回放,走進機場女服務員的內心,感受她那時那刻對失敗者的擔憂,讓課堂練筆有的放矢。趁熱打鐵,再創設情境品讀對話,機場女服務員那一番柔和而又肯定的言語魔力頓現。此時此刻再質疑提升:擡,這樣一個動作,你知道對失敗者意味着什麼?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後,再出示獻花部分,昇華認識:女服務員獻給失敗者的僅僅是一束鮮花嗎?還有什麼?此時學生才思雲涌:"鼓勵、勇氣、肯定、安慰、、理解、寬容……"一口氣說出了近十幾合適的詞,這些都包含了"鼓勵"之意,更豐富了學生對"鼓勵"內涵的認知。這一版塊教學,將聽、說、讀、寫落到實處,學生既習得語言,又內化了表達方法,收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

三、"言語形式"教學價值的體現

"言語形式"並非獨立的個體,它須依存於言語內容,又要根據情感表達的需要採取相應的形式來表達,所以在體現"言語情感""言語內容"等教學價值的同時,已經實現了"言語形式"的教學價值。比如,在感受"熱烈"時,學習插敘,並遷移運用,學生馬上根據時間詞找到文中其它兩處插敘部分。

再比如在感受失敗者內心的"沮喪"時,安排了"說說心理話"的環節,在聚焦獻花,感受"鼓勵"時,安排了"特意"想象小練筆環節,最後在總結全文,昇華情感時,讓學生找到了首尾呼應的句子,根據文本理解通過填空改寫句子,領略了首尾呼應的祕秒。這些環節的設置與言語內容、言語情感相輔相成,得意又得言。

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成,既以語文教材爲信息源,也以生成者(教師和學生)已有的言語知識和經驗爲信息源,是兩個信息源在某一點上相遇的產物,更以讓學生感悟"傳播信息的智慧"爲目的。因此,教師在解讀教材的時候,要聚焦言語智慧,創生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把握"言語內容",感受"言語情感",感悟"言語形式",三者相輔相成方可達到情與智的和諧發展、言與意的兼收幷蓄。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29

暑期,我閱讀了《新基礎語文教學改革指導綱要》,針對書中分析的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我來談談閱讀後的感受和收穫。

二年級識字教學的核心任務:在數量上,認讀“四會”漢字900個左右,繼續鼓勵學生大量認讀“二會字”,而識字重點則要放在“字形”的把握上。在識字方式上,核心任務是在類結構學習中,擴大漢字量,用活漢字,欣賞漢字。書中給我們介紹了幾種具體措施,我覺得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借鑑和移植。如:將教材裏一個單元的生字按照類結構組成集中識字單元,編成若干識字課,如:按字音規律,編成同音字、音近字識字,按字形規律分爲同偏旁、形聲字、基本字加部首、合體字減部首、熟字換部首等識字課;按字義編成同義字、近義字、反義字等識字課。每課不超過十個字,將生字組成課文中的詞和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上學期,我們祁老師就上過一節很有新基礎味道的識字課,無論是在課前複習的鳥字旁和隹字旁的形聲字,還是課堂中肉月旁和明月旁的形聲字學習,以及最後“月字旁”生字的拓展,無不充分體現着類結構的識字教學法。這也說明,我們老師已經能夠跳出以前點狀地、單一地看一篇教材的思維模式,能夠有一個單元和整冊教材的背景。書中還提到:集中學完一個單元課文中的生字後,再集中精力學習本單元課文,識一批字,讀一組課文,識字閱讀交替進行,文本理解思路不再人爲中斷。我覺得這種方式在低年級段的教學中,我們不妨嘗試一下,相信孩子的識字效果會更好。

長期以來,語文教師爲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逐年下降而困惑,其主要原因就在於重複的要求,陳舊的方法,太多的灌輸,不能順應學生髮展需要,書中給出指導:識字教學中,用“教結構、用結構”的策略,通過“自學前指導、學生自學、自學後交流檢查”的課型,通過學生自己動口,動腦,動手;通過同學間的交流切磋,老師的指導,提高生字識字率。這也就要求老師要隨時分析學生的前在狀態,不光是質量上也需要在速度上提出新的學習要求,比如:平時我們的課堂一味地讓學生口頭說記字方法,還總是一問一答的方式,單一且沒有重點,可以適當減少口頭分析時間,增加學生爲記憶字形而動筆書寫的機會,然後通過交流檢查進行再次的鞏固。識字課,動筆寫字的環節一定要落到實處,這樣學生不光寫了,還更好地記住了生字,同時,把識字課堂真正迴歸到學生本位,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

在本章節中,還提到了讓我一直頭大的問題,就是抄寫生字數量的問題,過多重複、機械抄寫,會造成學生厭煩情緒,對識字效果並不大,可不寫幾遍,總覺得他們掌握不了。而能分析學生的狀態,考慮他們的基礎,用漢字結構規律選擇書寫是適當減少書寫數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同一類字,可選擇較難、可以實現結構遷移的的重點字書寫,這樣就能減少機械化卻又沒有效果的現象,也減輕了學生負擔。比起機械化的抄寫,更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是運用,大量閱讀、漢字夾拼音寫小日記、用易錯字組句子等等方法,可以促使學生下筆書寫先思考,根據意思選擇字形。

以上是我讀了這本書後的一些感悟,今後我會繼續研究新基礎類叢書,不斷學習,並將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中。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30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人人皆知的,它能讓一個人尋求知識、對任何事物產生好奇心。傳統教學方法所使用的傳輸教學信息的手段已經不再滿足我們今天學生的學習需要,甚至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的心理,從而嚴重影響我們的語文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可以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受器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直觀、生動、逼真的畫面,悅耳的音響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給學生以新異感;正是這種新異的刺激,往往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讀”來感知體會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首要環節。所謂感知體會,是指通過眼耳等感知器官,使事物在意識中直接得到反映。整體感知就是首先要對課文有一個總的瞭解,總的印象。格式塔心理學認爲,整體先於部分,並決定部分的性質和意義。一篇課文在講解之前,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教師交待學習的目標纔會有所依託。整體感知的另一個意義是對課文的感情基調和字詞的整體把握。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若能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學習注意力就特別集中。同樣,字詞如果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其含義就難以把握。就一篇課文而言,感知體會能力是通過聽和讀發展起來的。一個感知體會能力強的人,在聽讀語言文字的同時,不需經過思考過程,憑着感知就能迅速領悟其中豐富的內蘊和情味含。傳統教學中的“讀”,主要指教師範讀、學生默讀、朗讀等形式,篇篇課文皆如此,長年累月如此,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如對教材中一些敘事性較強的記敘文及抒情味較濃的散文,如果採用與教材配套發行的課文朗讀錄音,其效果就會大不一樣。

二、閱讀從問題質疑開始

閱讀重點在於“探究”二字,而要實現探究的結果,就必須引導學生從問題的質疑開始閱讀。很多時候,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爲可貴,要在探究性閱讀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與提出問題的能力。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科學的安排,創設一些參與性強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提問隊伍中來,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養成探究習慣,從而使學生在自然而然的質疑中開始閱讀,真正實現探究性閱讀對材料的再創造。

三、指導多讀

大量的閱讀,是學生豐富精神生活、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現在一些教師和家長對課外閱讀的理解存在誤差,認爲會佔用學生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其實課堂之外閱讀優秀文學作品,是對課堂學習的補充,是對知識的實踐。大量閱讀優秀文章,能爲學生的語文學習引來源頭活水,更能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作爲老師,應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進行課外閱讀,養成勤讀書、愛讀書的好習慣。第一,每天到校閱覽室讀書一小時;第二,每日晨會開展朗讀活動,要求學生輪流在每日晨會中向同學介紹一篇好文章或朗誦一首詩;第三,採用手抄報的形式,把自己認爲好的文章,好的段落,甚至好的句子編輯成手抄報與同學交流;第四,鼓勵學生寫讀書心得和習作。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有目的地去閱讀,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四、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閱讀教學中,一篇課文的重點、難點怎樣突破,是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實踐證明,多媒體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較複雜、難理解的內容變爲直觀、淺顯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學生易於理解和掌握。

五、走出課堂,將閱讀訓練引向課外,讓主動閱讀成爲學生的習慣

課堂上的教學,正是由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品讀範文、初窺語文百花園的一角,要想讓學生領略其中的精彩,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必須讓學生走出課堂,運用課堂上學到學習方法,投入課外閱讀中。通過大量的閱讀,增加知識積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

語文源於生活。現如今流行歌曲、電視作品、廣告詞……,這些中不乏優秀的文學作品。一首噲炙人口的歌謠,如歌星周杰倫的歌之所以火爆,其實他的歌詞在很大程度上貼切了生活;一則成功的廣告,其中可能包含着修辭的巧妙運用;近年流行的電視散文,以MTV的形式將文學作品形象化。另外,家家戶戶春節貼上的春聯,寫盡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盼;日常的百姓話語中,更有充滿智慧的俚語俗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語文,學習語文、欣賞語文,是一名語文老師應做到的事情。它能使語文學習更靈活,使學生更愛語文、愛生活。

總之,閱讀課的教學還需要教師們作更深的研究和探討,要研究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事倍功半”,既要減輕教師的負擔,又要切實使學生的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31

孫鐵龍,陝西省骨幹初中校長,陝西省“科研興校”明顯校長,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副理事長,陝西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合作指導教師,全國第二屆課改成果博覽會專家評委。長期致力於學校管理和語文教學研究,主持國家、省級課題研究。孫校長在序中就指出:只有學習,纔能有不同的視野和胸懷,唯有大膽實踐,才能成就不凡的事業。

全書共三章,二百多頁。第一章是理念與教學策略的定位,共七講;第二章是專題與教學策略的設計,共十三講;第三章是課例與教學策略的把握,共十講。附錄裏有兩篇課堂實錄。整本書讀下來我收穫最大的是前半部分。下邊我回顧一二與大家分享。

孫校長在第三講審美情趣中指出:誦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特別是文學作品,更要在誦讀中體會其美感。教學中誦讀可分幾個步驟進行:一是認知性朗讀,目的是讀準字音,疏通字詞。二是感知性朗讀,目的是瞭解文章內容,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三是涵泳性閱讀,深入到作者的意境之中,細細地涵泳品味,可採用默讀與朗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閱讀。四是聲情並茂地朗讀,力求傳達出作品的意境、風格與美感。真是道出了以讀代講的心聲啊,真是一讀解千愁啊!將朗讀貫穿於整體感知、情感體驗、品味語言、自主評價的過程中,每次讀前都根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用朗讀加深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準確地朗讀和表達,並將朗讀與理解、體驗、感悟有機結合起來,可謂掌握了朗讀指導的真諦。也就是說,只要在適當的時候用好朗讀、朗誦、誦讀、吟誦、背誦,讀就可以幫我們解決太多的問題。

話說孫校長在闡述“多種媒體芻議”一講提到運用多媒體的幾個觀點:

1、多媒體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像黑板、粉筆一樣,只是輔助工具,不是萬能的機器,需要時再用,不能用它代替其他工具,正像犁地用犁,而收割用鐮一樣,不能幹什麼都只用犁。

2、運用多媒體是爲教學服務的,不應該把多媒體當作主體,代替文本研讀,爲用而用,不能用硬用,削足適履、適得其反。

3、不能把用不用多媒體當做評價優質課的標準,正像不能要求大家幹什麼活都要用犁一樣,不用多媒體也可以把課上好,用了多媒體也可能把課上砸。

4、需要就用,儘量少用,畫龍點睛,恰到好處,完全用課件代替板書的做法不宜提倡, 更不能把整節課都用多媒體的做法當成示範課、盲目推廣。隨着電腦辦公的普及,班班通的普遍使用,似乎哪節課不用多媒體,就是沒認真備課一樣。每逢公開課,好像誰的課件沒配上精美的圖片、動畫,沒配上音樂就降低了課的檔次一樣。是時候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了,我們製作的課件裏的每一張、每一處都是必要的嗎?難道真得就沒有一絲譁衆取寵的味道嗎?做人要實在,做事要踏實,做課件也要切實有用才行啊!

孫校長還在“成功導課策略”一講中提出:那種創設情境,導入課文,檢查生字詞,再默讀課文的課堂設計思路,是初上語文講臺的教師課堂設計中比較典型的通病。稍一分析就知道,檢查生字詞穿插在創設情境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中間,顯然是切斷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削弱了教師創設情境的激趣作用。因此關於檢查生字詞的方法和順序,孫校長建議調整爲:最好把檢查生字詞放在朗讀過程中或是開課伊始,然後再導課、默讀感知,以保持激趣的有效性,思維的連貫性。想來,孫校長說得蠻有道理的。其實很多老師平時都有以上說的初上講臺的語文老師的通病——導課、識字、學文,殊不知犯了這麼大的罪,還犯過那麼多次,真是罪過啊!我立誓馬上改正錯誤,開學後還要告訴我的同事都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暑假裏,我用一個月的時間學習了一遍孫鐵龍校長編著的《語文教學策略30講》這本書,又用了幾天的時間回顧了一遍,然後寫下了以上的感悟。但是我覺得我對這本書的學習還沒有結束,這本書值得我不斷地回味,翻閱,直到它的思想永駐我心爲止。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32

好的故事總讓人感動。《小灰兔找朋友》就是這樣的故事,我很喜歡。今天我第三次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講的是關於友誼的故事:

小灰兔發現自己的顏色跟別的兔子不一樣,他們是白的,而自己是灰的。他不願和大家一起玩。沒有朋友,他覺得很孤獨,出遠門去尋找。他找到大灰熊做朋友,大灰熊要冬眠整整一個冬天,只好再去找新朋友。後來,他一不小心找到了狐狸做朋友。狐狸當然不能做朋友,狐狸要吃他。幸虧有小白兔的救助才脫了險。小灰兔回到了兔子們中間,找到了真正的友誼—原來小白兔們都是那麼喜歡他!

讀這本書讓我懂得:

要珍惜身邊的友誼,珍惜身邊的朋友。

朋友之間,應該經常爲對方着想,在他(她)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像小白兔救小灰兔一樣。

交朋友要慎重,要交小白兔那樣的朋友,不能和狐狸那樣的人交朋友。

讀這本書我還明白了:交朋友一定要交好朋友。 小白兔們歡迎小灰兔的歸來,大灰熊冬眠了一個冬天,也來找小灰兔,他們都牽掛着他。他們都是小灰兔的好朋友。小灰兔有那麼多好朋友,真幸福啊!

有了好朋友,就不會孤獨!好朋友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語文教學談藝錄》讀後感 篇33

讀了這一本書,我首先明白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順應國際教育發展潮流之舉,是大勢所趨。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更好地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我要從多方面吸收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成果,不斷地用新思想、新知識來武裝自己、充實自己。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告戒我們:“理念不是記熟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實行。”作爲一名語文教師,要把愛的陽光撒向每一個孩子,讓生命的陽光照亮教育的每一個角落——不僅照亮孩子的優點,還要照亮孩子的缺點,特別是在對待學生的缺點上,要傾注更多的愛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要厚待“差生”,關愛學生的“缺點”,要善於理解學生,瞭解他們之所以“差”的原因,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心理,善於正面引導,尊重學生個體,要善於因材施教,使其能張揚個性發揮特長。只有學生積極地、多方面地探索,創新才能逐漸成爲他自身品質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獨立地發現問題,抓住問題的實質,從不同角度探求多種求解途徑。葉聖陶先生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藉這些例子教學生掌握這個工具,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