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優秀)讀《三國演義》有感

(優秀)讀《三國演義》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優秀)讀《三國演義》有感

讀《三國演義》有感1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 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着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擡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小學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裏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爲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爲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爲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爲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隨着我的成長,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有不同感受,《三國演義》真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2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朝廷腐敗,百姓民不聊生,引出了一代代英雄豪傑,使之演變成三足鼎立的形勢。最後逃不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命運,三國併入於晉的故事。

這些人物中,有着謀略奇才,有着驍勇善戰之將,也有着奸詐小人。其中我最喜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一次,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命他幾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便聯合魯肅,帶幾十條小船擂鼓吶喊乘水路前去曹營。當時大霧漫天,曹操看不清虛實,命弓手向船隻射箭。諸葛亮早已在船兩邊插上了稻草人,於是亂箭全部射在了稻草人身上。當風向轉,霧散時,孔明滿載而歸,順便告訴了曹操真相,使曹操怒火中燒。回去之後,讓周瑜自愧不如。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將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知天文,料得江上必定大霧漫天;他知地理,知道風何時被大霧吹散;他知人心,知道周瑜心胸狹隘想置他於死地,知道魯肅忠厚老實會幫他離虎口,知道曹操謹慎多疑,會“賜”於他萬箭。

《三國演義》中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喜歡戰爭的同學可以去看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這一回;喜歡謀略的同學可以去看《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首立功》這一回……從中我學到了諸葛亮的大智慧等一些知識,讓我受益匪淺。希望你們也能看看這本書,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讀《三國演義》有感3

這本書是我們的一個名著,裏面有很深刻的軍事思想和處世哲學,人物描寫的活靈活現,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個書里人物的`好處和壞處。這個電視的主題歌非常的好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每讀一次就彷彿三國的人物、故事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五個時期的事情:黃巾起義、董卓掌權、羣雄爭割、三分天下、三國歸晉。

黃巾起義始於鉅鹿人張角,因爲受壓迫,忍受不了當時皇室的行爲,起義。但是裏邊的劉、關、張就此桃園結義,爲朝廷效力。消滅了黃巾軍,隨後劉備劉皇叔日益壯大,皇后的哥哥何進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進京。結果何進被十常侍殺後,董卓就掌權了。曹操要殺掉董卓,失敗後,董卓立曹袁紹爲勃海太守,出讓了赤兔馬給呂布。

張飛、關羽、劉備三顧茅廬後請出諸葛亮,提出了抗曹計劃,經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曹操滅了袁紹、呂布,吳、蜀也打退了曹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佔據強大的北方,劉備佔據西蜀、荊州等,孫權佔據江東。至此吳、魏、蜀,三分天下。最後,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逐一去世。蜀、吳都歸降魏主司馬炎,三國一統歸西晉。

書裏邊我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非常的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知識豐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崇拜這個人物哈。

這部書的人物性格鮮明、人物形象豐滿。從中我也認識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性格好壞都不能隱埋,所以我們要改掉缺點,力爭把每件事做好 。

讀《三國演義》有感4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是句在社會上流傳很久的話,其實,這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的一種愚民術。他們認爲青少年血氣方剛,看了《水滸》會造反:年長者飽經世故,看了《三國》會變得老奸巨猾。現在,這種偏見早已被打破,《三國》,《水滸》成了社會提倡閱讀的優秀歷史讀物。袁闊成在電視臺上講《三國》,吸引了千千萬萬聽衆的心;研究《三國》,《水滸》的書刊,文章汗牛充棟;以他們爲底本改變的電影,電視,戲曲令人目不暇接。中華民族,可以說從三尺孩童到銀鬚飄拂的.老人,常常喜歡在閒暇之際談《三國》,論《水滸》。

然而,直到今天,人們講《三國》,評《水滸》,都沒有超出文學評論,文藝欣賞,歷史考證的範圍。許多人公開反對那種“讀了《三國》軌道的不良傾向,但《三國演義》還正是以“詭道”吸引人們的。

其實,讀《三國》學詭道這並可怕,並不奇怪,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爲這部小說是一部形象的兵書,在兵書裏,“詭道”就是智慧的代名詞。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軍閥爭雄的戰爭角逐中,浪起濤翻,必然會涌現出一大批能軍治國的人才。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孫武,吳起,管仲,樂毅,孫臏等人,三國時期的曹操,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陸遜等,都是風雲際遇,大顯身手,各自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史記。《三國演義》在詳細地記載魏,蜀,吳三方龍爭虎鬥的歷史情形中,刻畫了軍事家們那種氣壯山河,叱吒風雲的英雄風貌,對於我們學習和研究這段軍事鬥爭史,有着極爲重要的參考價值。

誠然,《三國演義》是一部“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文學作品。但也不能不承認,這部文學作品所寫的戰略戰術,進攻與防禦,失敗與成功以及軍事上的虛實奇正等等,基本上是合於軍事科學原則和戰爭規律的。許多虛構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 等等,不僅在同時代可以找到事實的影子,而且在此前後也能找出與其十分相似的戰例。可見,這些虛構,源於戰爭生活,又高於戰爭生活,更能深刻地反映某些戰爭指導規律。

《三國演義》目的在於能給讀者留下一點施計用謀的啓示,同時使我們自己也從中得到一些教益!

讀《三國演義》有感5

從小,總聽那些上着學的哥哥姐姐提起《三國演義》,卻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等到長大一點,便開始看《三國演義》的電視劇,那時候,看着那一個個故事,覺得很耐人尋味,只是覺得好看,並不明白其中的深刻含義。

當然,現在還不能說悟出了些什麼,只能說明白了些東西而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裏的精彩人物使我百讀不厭,這其中有的人禮賢下士,有的人智勇雙全,有的人則假仁假義……

先說劉備,劉備重視賢人,禮賢下士。他很欣賞諸葛亮的才幹,想請他幫助自己一統天下,於是,便有了三顧茅廬的故事,特別是第三次,諸葛亮在午睡,爲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的在臺階下等候,孔明醒來後,見劉備如此誠心誠意,便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

其次是諸葛亮,他是個智勇雙全的人,他因錯用馬謖而失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攻來,此時諸葛亮來了一計空城,魏將司馬懿以爲有埋伏,嚇得撤退了,這才得化險爲夷。

最後是曹操,他是個複雜的人,在我看來,他有很明顯的假仁假義行爲。有一次行軍途中,他的馬受驚,踩踏了農民的莊稼,因爲他自己定下了不得損害老百姓利益,違者殺頭的`制度,所以,他便叫人把他的頭髮割下來,所謂的“以發代首”這很明顯是破壞制度啊,完全假仁假義嘛。

總之《三國演義》不僅情節寫得好,而且描寫的人物也栩栩如生,並且富含深意,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歷史文學鉅著。

讀《三國演義》有感6

今年暑假我又重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讀罷,似乎有了更多別樣的體會。

和很多讀者一樣,我驚歎於劉備的仁義、曹操的奸詐、孫權的識人、關羽的忠義、孔明的聰慧、司馬仲達的隱忍老辣......

感嘆之餘,我常常思考,劉備爲何就失了江山。畢竟他身爲亂世中的皇室後裔,天賜他飽受封建時期具有忠君思想的臣民的擁戴,具有天時之利;劉備坐擁西川“天府之地”,成爲一方諸侯,可謂佔據地利;劉備的桃園三結義,得了關張兩位蓋世雄將,三顧茅廬請的臥龍奇才作爲軍師,此後更有鳳雛龐統龐士元、常山趙子龍、天威將軍馬超......真可謂人才濟濟,再加上天下百姓折服於劉備的仁義,此番可見,劉備佔盡了人和之利。然,天下終究還是歸了司馬懿。

感嘆之餘,不禁有幾分哀婉。究其根源,我深覺“不善納諫”斷了劉氏江山。

話從關羽說起,自從關羽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擒于禁、捉龐德......之後,威震華夏,驕狂之氣旺盛,小覷天下,更何況東吳的`書生陸遜,自然更不放在眼裏。如此這般,不顧軍事孔明佈防安排,不顧兄長劉備軍令,調集咽喉要地荊州幾乎全部精銳惡功樊城,致使陸遜偷襲得手,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再說張飛,身爲三軍將帥,酗酒成性、脾氣暴躁、不聽勸言,每醉酒常毒打士卒,關羽死後,張飛更是變本加厲,落得個被部下砍掉首級。

劉備素來爲軍事之命爲尊,對孔明百般信賴。可是當關張兩兄弟相繼死去,巨大的仇恨讓劉皇叔失去了理性的判斷,再聽不進孔明的勸阻、衆臣的諫言,越過軍師傾舉國之兵伐吳報仇。冒然用兵、不守兵法、獨斷專行,讓陸遜一把火燒掉了七百里連營,燒掉了劉氏苦心經營的軍事資本,只燒得個白帝城無奈託孤。

諸葛亮不聽勸,臨終的劉備再三告誡諸葛亮,馬謖之人言過其實,不能重用。而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就讓此人扼守要道街亭,直接導致第一次北伐失利。

此幾番折騰,亡了主帥、折了大將、賠了軍師、損了軍隊,斷送江山也就不足爲奇了。感傷之餘,我深覺成大事者聽諫納諫的重要,衝動專行的可怖。以後,我將以“兼聽則明”作爲我做事情的“座右銘”。

讀《三國演義》有感7

我在這個寒假期裏讀了《三國演義》一書,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羣雄割據,逐鹿中原,三足鼎立,天下歸晉……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劉備:《三國演義》推崇的人物,仁義善良,禮賢下士,有君子之風。

關羽:忠肝義膽、一身正氣,是忠、勇、義的`化身。

諸葛亮:曠世之才,是智慧的化身。魯迅的評價是“多智而近妖”。

趙雲:三國中一流的武將,爲人剛正耿直。

在《三國演義》裏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爲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鬥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等,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了鬥爭的漩渦,甚至成爲鬥爭的工具。他們爲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慾望,爲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鬥角。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啓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爲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瀰漫與滲透着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讀《三國演義》有感8

也許大家都聽說過中國曆有一段三家分漢的故事,這段故事不後各朝各代的文人都知道,就連現在的人們也不忘那分漢壯觀的場面——這就是“三國”。

說起《三國演義》,大家便會想起胸懷大志,仁義之至的劉皇叔——劉備;想起智謀超羣,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先生——諸葛亮;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的.關雲長——關羽;還會想到武藝高強、正氣凜然的張飛……

《三國演義》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勝。無論是“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還是“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無不叫讀者拍手叫好。

其中,在讀到“諸葛亮三氣周公瑾”時,我再一次佩服諸葛孔明的計謀,而爲周公瑾雖然才智出衆,但因心胸狹窄而氣絕身亡感到惋惜。這是告誡我們做人不能心胸狹窄,更不能瞧不起別人,如果想方設法去陷害別人,自己終會嚐到苦果的。

三個國家的君主——劉備、孫權、曹操,爲了爭奪霸王,個個互不相讓,經常出兵攻打別的國家,各國都傷亡慘重。關羽英雄無比,曾與劉備張飛三人戰呂布;張飛雖性暴如火,但武藝驚人,曾一人在葭萌關大勝馬超。

趙雲跟隨劉備,不讓劉備受傷,曾獨自傷五十員曹將,單騎救阿斗;張遼傷敵無數,曾和李典、樂進殺吳兵幾十萬人;陸遜武藝不佳,可身懷妙計,曾助吳兵,擊退劉備七十萬大軍。

其次,裏面的情節更爲精彩。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並一起報效國家,斬黃巾首立功。後來,董卓奪取王位,他們三人戰呂布。過了幾十年,魏、蜀、吳成立,各國君登基。

又經過征伐,司馬昭、司馬炎二人統一華夏,自立晉國,結束了多年的三國之爭,使之成爲歷史。

讀了這本書,我感到我彷彿就在三國時代,我爲其中的英雄豪傑感到驕傲和自豪。我要學習英雄們的英勇,繼承他們的精神,讓中國成爲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讀《三國演義》有感9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當我讀了它之後,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也明白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理。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要數號稱“武聖”的關羽了。關羽,字雲長,三國中一位比較出名的武將,五虎上將之首,曾在沙場上建立過無數的功績:曾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少功績。但是,最令人敬佩的卻是他那種講義氣的精神,無論誰幫助過他,他一定會回報。記得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大敗而歸,被吳國的軍隊逼進了華容道,眼看就要被擒,這時候,正把守華容道的關羽因爲念在曹操舊日曾有恩於自己,所以放了他走,結果差點被斬首。

由此可看出關羽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讀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是啊,長這麼大,幫助過我的人數也數不清,可我記住了嗎?回報了嗎? 我敬佩關羽那種講義氣的精神,更喜歡劉備那種渴賢求才爲君之道。劉備,不能說是一個梟雄,只能說是一個明主,他能成爲三國鼎立的一份子是因爲他有一顆愛賢的心,要是他沒有這一份心,恐怕就不會得到諸葛亮這個大賢人的幫助了,也不可能當皇上了,最多隻能在家喝喝茶,織織帽罷了。可以說,劉備的天下幾乎全都是諸葛亮打來的,而諸葛亮爲什麼甘心情願爲他打天下呢?那是出於對劉備的愛賢的心的感激。讓我愛不釋手。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在寒假中,我讀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它描寫了約有20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其中最爲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張飛等人。《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好像是訴說了一個個傳奇生動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火燒連營,草船借箭,煮酒論英雄……。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含義。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着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納賢的劉備,忠厚的魯肅,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氣量狹隘的周瑜,赤膊上陣的許褚、擡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我讀了《三國演義》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文中的關羽很了不起,他身高九尺,胸前長鬚飄飄,臉色好像紅棗一樣,一雙單鳳眼,兩條臥蠶眉,相貌非常威武、雄偉。很講義氣。曾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智勇雙全,我最佩服他的堅強,因爲,有一次他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用小刀劃開肉,把骨頭上的毒一刀一刀的刮下來,雖然這個“手術”會使“病人”非常痛苦,但是,他依然一邊強忍住疼痛,一邊專心致志的.和謀士下圍棋。雖然關羽在麥城一戰中身餡埋伏,被魏吳聯軍殺了,但關羽忠義兩全英雄形象依舊長存在我的心中。

看完《三國演義》,我才感覺到了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非常好,作者羅貫中把所有的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頓時有感於懷。

在這本書裏,刻畫了兩百多個歷史人物,講述了許許多多的,令我們意味深長的故事。

書裏講了許多人物,有仁德的劉備,忠義的關羽,陰險狡詐的曹操,勇猛無敵的張飛,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和剛愎自用的周瑜。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諸葛亮可真是個神人,他來到蜀國做軍師後,蜀國便一帆風順。什麼火燒新野,什麼舌戰羣儒,什麼空城計。。。。。。連魏國軍師司馬懿都稱讚他說:“孔明真神人也,吾不及他。”可神人也有犯錯的`時候,比如錯用馬謖,失了重要戰事地盤街亭,以及列柳城,導致五萬士兵死的死,降的降,可後來的空城計還是擊退了魏兵。

三國時期,不僅有戰火紛飛,猛將如雲的戰場,還有在戰場後方,無數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戰場”。有像張飛、趙雲這樣的猛將,有像諸葛亮、司馬懿這樣的不用刀槍卻勝過刀槍的謀士。更有像劉備、曹操這樣的王者。從這些英雄的身上,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我讀了三國演義,我要學習劉備的寬宏大量,學習趙雲的勇敢無畏,學習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學習曹操的任人唯賢。這樣纔可以更好的學習,更加有方法的學習!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這首《臨江仙》出現在我的視野裏,耳畔就彷彿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靜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漣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樣隨着歌聲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嚮往的歷史……而這,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一部詳盡而宏大的歷史。它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它以陳壽着《三國志》爲模板,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難懂的正史以一種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在廣大羣衆面前,併爲人民所喜愛、傳頌。《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小說,一部內容豐富蘊涵深刻的小說,作者匠心獨運,以生花妙筆勾勒出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等一系列生動的故事,爲婦孺皆知。它妙趣橫生的文字,以及馳騁於神出鬼沒境界的`暢快深深地打動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被學者們列爲“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確實無愧於這一美譽。翻開它,就猶如展開了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作者並不華麗卻十分準確的文字就像點點筆墨給這幅畫卷描繪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讀者都深深陶醉於其中。這裏既有鼓角錚鳴,硝煙瀰漫的戰場,也有文臣武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紛爭,也不乏風花雪月、情意深長的愛情。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講述一個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之作與衆不同之處吧。

然而使《三國演義》更讓人覺經典絕妙是在於它的戰爭前後經過的細緻描寫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這恐怕是包括《史記》在內的其它史書望塵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戰,戰爭的起因是劉備兵敗,曹操妄圖吞併吳,諸葛孔明舌戰羣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經過,而後孫曹對峙,巧施連環計,火燒戰船這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後又以曹操兵敗,關雲長義釋華容道這原本出乎人意料卻又讓人欣然接受的結果圓滿地敘述完了這宏大的戰爭。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諸、典韋的勇猛,魯肅的憨傻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而“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的阻險毒辣,“安居平五路”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降漢不降曹”“義拔雲天”關公的忠義凜然更是被刻畫地入木三分,讀完《三國演義》,掩卷沉思,滿腦是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那種宏大而一氣呵成的氣勢,使人讀完有種無可名狀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經典之作無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說:“書籍乃世人累積智慧之不滅明燈,”讀三國,就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輝帶來的溫暖,它字裏行間蘊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三國,讓人深刻體會到它透露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匡扶社稷,兼濟天下”的思想。這種思想與我內心深埋的理想交織、碰撞,產生共鳴,激盪出串串亮麗的火花,鼓勵我爲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拼搏、前進……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說?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兩個月前的一天,爸爸給我帶回了一本書。書名是《三國演義》。爸爸說這是一本好書,他要我每天堅持讀十頁。一開始,我總是在爸爸的催促聲中,很不情願地翻開這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覺得這白話文不對我的胃口。可是沒多久,我就象一塊吸鐵石漸漸地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我被羅貫中的文筆所折服,我完全沉浸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了。每天放學回家我都要迫不及待地捧出《三國演義》讀幾頁。今天我已經讀完了第一遍。

當我合上《三國演義》,我的眼前就像放電影一樣浮現出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有勇無謀的呂布;陰險狡猾的曹操;忠肝義膽的關羽;粗中帶細的張飛;文武雙全的姜維;碌碌無爲的阿斗;神勇無敵的趙雲;老當益壯的.黃忠;仁慈愛民的劉備;功未成身先死的龐統……有人統計過,《三國演義》中刻畫了200多個人,每個人都栩栩如生。我好像坐着時光隧道到了三國時期遊覽了一番。

《三國演義》中讓我感動的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趙雲勇救阿斗,張飛當陽橋一聲怒吼喝退百萬曹兵,關羽大意失荊州,等等。而最讓我感動的有三件。一是劉備剛剛出山,缺少賢良的謀士,當他聽說諸葛亮本事很大,就親自到臥龍山請他,一共請了三次。這就是三顧茅廬的由來。我敬佩劉備求賢若渴,不怕降低身份的精神。如果我能把這種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用到學習上,我的成績肯定還要好。二是空城記,當司馬懿帶領幾十萬大軍逼近,諸葛亮獨守空城,他急中生智,反而打開了城門,自己在城頭從容彈琴,幾個老弱的士兵在門口掃地,這是一副毫無防備的樣子,司馬懿生性多疑,怕中了埋伏,反而下令迅速撤兵。諸葛亮躲過了一劫。我爲諸葛亮的機智而佩服得五體投地,也領略了什麼叫兵不厭詐。還有關羽刮骨療傷的故事,關羽在戰爭中負了傷,手臂給毒箭刺中,請來了神醫華佗給他治療。華佗切開他的手臂,用刀颳去骨頭上的毒。在場的其他人嚇得閉上了眼睛。而關羽一邊喝酒,一邊下棋,談笑自若。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和他比起來,我真是無地自容。

粗讀《三國演義》,讓我體會到了祖國文字的博大精深。這真是一本值得讀很多遍的好書。也許,等到我讀第二遍的時候,我會寫出更多更深的體會。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爲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奇書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說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爲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快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 ,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 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快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二、的盧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個人總想走近劉備席前,悄悄地向他說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快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好像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脫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啓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爲重;

(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爲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得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正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三國演義爲我們很好地解釋了這個觀點。大漢皇親劉備劉玄德,佔據四川漢中之地,稱國號“蜀”,後卻被司馬懿滅國。他想重振大漢的願望沒有實現,很明顯,他失敗了。但人們卻稱他爲英雄。關羽敗走麥城,他也失敗了,卻被稱作武聖,也是個英雄。甚至是陰險狡詐的曹阿瞞,後世的人也評價道:“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那麼,三國以何論英雄?爲何董卓不是曹操是?爲何張角不是劉備是?又何謂之英雄?

三國裏雖沒有明說英雄的標準,但其實可以看出每個人的不同,以及認爲他們是英雄的原因。

大概是以他們自身在當時做的事判定的吧。董卓謀權時,忤逆天子,妄圖吞併大漢,是人們眼中真真切切的反賊。而曹操呢?手拿七星劍刺董,加入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這是什麼?這是愛國啊,雖然後面顯出他也是有稱帝之心的,但是在他和董卓之間,這就足以顯出曹操是英雄而董卓不是了。

也可能是由他們在百姓心中認定的品性而定的。張角的黃巾起義,說來可惜,本來是要推翻漢朝的愚昧統治,無奈時間不對,人民早已是被國家思想控制了,於是國家就以叛軍處理了。而劉備,三結義,徵義軍到處救人,深得民心。他想匡扶漢室,而且又是仁德帝王,雖然說是失敗了,但他的仁義打動人心,也被稱作英雄了。

所以說,三國裏判定一個人是不是英雄:第一,他做的事情是否在當時符合民心;第二,他爲人是否得民心;第三,是否有一個反派襯托他。三點全具備的,纔會在後人流傳中被稱作英雄,其餘的除了當作反派,也就是個路人罷了。

古代評英雄完全看民衆的心理想法,那麼在如今的現世裏呢?

其實也是差不多的。一個人 只要爲人民做出了貢獻,一般情況下都是會被稱作英雄的,但那些去做一些壞事,動一下壞心思,故意讓別人把自己當作英雄的心理問題者也是存在的。

真正的英雄是不會爲了當英雄而當英雄,不會爲了做好事而做好事。他們在那時的想法只是自己的本能而已。真的對人民好的`人才是英雄,爲了區區一個虛銜而做好事的人,那不叫英雄,相反,一經發現,之後只能留一個罪人的千古罵名了。

我們也應該去做一個英雄。不必像那些犧牲自我,光榮負傷的英雄。只要能在心裏埋下一顆英雄的心,對惡勢力敢於說不,對弱勢力伸出援手,或者說可以去撿起一個地上的垃圾放進它真正的歸宿地,再或者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你就是一個英雄了。就算你不做這些事情,只要不去做出對人民有害的事,安分地過完一生,你也是個英雄啊!

英雄不難,以成敗論英雄,顯然不對。以人心善惡論英雄,是現在的標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