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在人間讀後感15篇

在人間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在人間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人間讀後感15篇

在人間讀後感1

也不知道是誰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可惜的是,《人間失格》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喜劇。

主人公大庭葉藏敏感而脆弱,在壓抑的環境裏形成偏執的性格,表面上逢迎討好,實際內裏孤獨迷茫。作者用看似荒誕的手法去講述他的內心世界,又補上前言後記轉換角度描摹他人眼中的葉藏,很好地去講述了他的一生。

悲劇分命運悲劇、性格悲劇……葉藏的一生是兩種悲劇形式的融合,他的經歷不由地讓我們反思:早期原生家庭對於孩子後天性格以及命運的影響如此巨大,甚至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而我們又該如何去幫助孩子去形成一個積極樂觀的性格,使他們無懼於社會。

從創作的角度看,大庭葉藏更像是作者太宰治的一個投影,他們一起嬉笑怒罵,一起在“無法使自己成爲一個更好的人”的社會步履蹣跚地前行。大庭葉藏是好人嗎?他流連於不同的女人,吸毒,聲色犬馬,逃學貪玩,實在看不出作爲一個好人的特質。可他是壞人嗎?在他死後和他有過接觸的那個女人也說“他其實是一個好孩子”。在高度理性和壓抑的環境下長成的孩子,缺少來自父母的一種情感和靈魂的關注,甚至於最後斷絕關係。是孩子的錯?還是父母的過?很難去說清楚答案。

看這部小說的時候,總讓我想起看過的日本電影裏一個相似的人物——《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同樣在“父親”家庭下成長起來的敏感的女主人公松子:同樣的脆弱敏感,同樣的“生而爲人,我很抱歉”。這樣的作品,帶給人的不是和某些院線放映的那種疼痛青春電影的美麗幻影,而是應該帶給社會以反思:我們該如何去幫助這樣的人,給他們以生的希望?

我在這裏用的是幫助一詞,而不是拯救。因爲我覺得這樣的性格本身不是一種墮落,甚至我很想去擁抱這樣的人,告訴他們其實他們本無錯。記得看《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時彈幕裏有個評價說“這個女的就是她自己作的結果”,我其實有些憤怒:一個人對人最大的善意就是包容。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他們也要承擔這樣選擇的後果,只是我不願意他們在這樣的選擇下走向滅亡。活着雖然對他們而言是痛苦,可是卻還有希望。如果葉藏在那次自殺失敗後希望的光足夠強烈,或許就如同他所說一切都會不一樣。我們的社會是人情的社會,人情救人也害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還是熱切地希望人情能夠更有溫度去溫暖這樣的人。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在人間讀後感2

封面上的話讓我沉思了很久,現在的人的節奏太快,看着都是在光芒四射的環境中奔走的人們,彷彿就自己一個人是生活一堆亂糟糟,在一片無人知曉的孤島上獨自抱膝嘆息。

封面上有行字:“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我想了很久,其實也是一種道家思想,順其自然而爲之,不因以外界事物的變化莫測而失去了本心,也不必爲了與他人在一樣的生活水平上而用力過度去爭取。人的一生啦,就一堆堆的坎坷。所以,我們只需要對自己交代,如何去生活,去過怎樣的人生。而不是一定要聽從誰的,過着誰希望的生活。

我很認真的`看完全書後,我有點不明白恆子奶奶的真實想法,因爲從字裏行間我並沒有看出真的什麼叫做人間值得的想法。一切的一切,猶如我們身邊經歷了一些顛簸流離再回歸平常生活的老人家的人生體驗。

第一,恆子奶奶並沒有自己真是的想法,很多東西很多事情都是在不經意間由他人所決定或是推動的,無論是一開始的去讀書,再去工廠勞動,最後面本家叔叔資助去讀醫生,實習期的無薪,再到朋友推薦去當了精神科醫生,結婚也是別人說他人好,結果婚後問題多多,兩個孩子的管教問題,父母的強勢入住導致夫妻問題更加突出卻無法做決定,同事以及病人之間的問題採用的是消極面對。我就想問問,有哪件事是恆子奶奶自己積極面對的。

都是別人推着走,但是始終都是一如既往地平靜對待,無喜無悲。丈夫婚後的喝酒不管家,生子之後父母的強勢掌權,工作上的不愉快,心理上遠離不想面對的人和事,嚴重的物理上隔離。說的直白點就是膽小怕事,不喜歡惹是生非唄。

第二,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爲了錢,但我們一旦可以滿足自己基本生存後或是達到財務自由後,是可以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恆子奶奶活得好人緣,一是技術能力強,二是不拒絕。不然,我就想問,一個包子一樣的性格會不會受人欺負。

最後,人生的雞湯,喝喝就好了。學習、工作、婚姻等等,都要耐心的去面對,用良好的心情去解決。畢竟,我們都是凡心,在這人間,還是要好好的過活。

最後說一句: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務必珍重待之!

在人間讀後感3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一場場的風花雪夜,一幕幕的菡萏斜陽,美的像畫一般的詞句,隨着時光的流逝,彷彿停滯了百年,依然存留着最初的那抹驚豔。這便是宋詞的魅力。

人生路途上幾乎所有煩人心志和情感,都被宋詞細膩真切地變數出來了,我們沉浸在宋詞的天地裏,細聽風聲雨聲,靜看花開花落。品位愛斷情傷,盡歷狼煙沙場。我們在宋詞裏品位這人生百味。宋詞裏囊括了世間種種的情緒:“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倒出了昔日君主的萬般惆悵;“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難以言表的無盡悲愁躍然紙上; “高樹鵲街巢,斜月明寒草” ,看似寫景的白描,卻蘊藏着深深的憂思。詩詞是美的,也是非常奇妙的。不同的人在同一首詞裏收穫了不一樣的心情,你讀到的是舒暢,他讀到的或許就是憂傷。

王國維先生一部《人間詞話》,便把宋詞吟詠的種種情致均囊括其中。境界說是《人間詞話》裏的核心。王國維先生不僅把它視爲創作原則,也把它當做批評標準。論斷詩詞的演變,評價詞人的得失,作品的優劣,詞品的高低,均從《境界》出發。境界是一種微妙的東西,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境界之說如此,詞人亦是如此。

李煜、姜夔、李清照、晏殊、晏幾道……一個個耳熟能詳的人,在王國維先生的筆下,在《人間詞話》裏演繹着不同的'才情。他們的詞亦或灑脫,亦或悲壯。晏幾道矜持華貴有餘,秦觀的詞境最爲悽婉悲涼,周邦彥極爲工緻精巧。詞人筆下的《煙雨》、《斜陽》、《梅蕊》在《人間詞話》裏有了別樣的延伸。

歲月的流河中,我們都會慢慢老去。唯有經典,會與世常留。陽光滿滿的午後,身邊泡一壺香茗,打開《人間詞話》,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細細品讀流傳百年的芳香,品味那絕妙的意境,重拾一份百年的感動。

在人間讀後感4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們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一定要多看書才能漲知識。我就是這樣在暑假裏面讀了好多的書,其中有一本書最打動我,那就是《嘿,膽小鬼之愛在人間》。

這本書只要講的是:小小是軲轆小鎮的信使, 他爲了拯救海豚,決定自己去人間。沒想到,他一到人間就變成了青蛙,幸好潘恩和小愛神發現了他。他們到了什麼鎮,潘恩一問他們,他們就說什麼什麼,潘恩非常無奈。然後他們又找到了藥王,而此時的藥王正在抱怨着自己睡覺時被人打擾無法好好休息。藥王剛看見潘恩和小愛神就懷疑是他們乾的。 潘恩和小愛神見狀,立刻跑到別的地方去烤蘋果, 然後被藥王發現了,藥王非常眼饞,立刻溫柔的說:”給我一個蘋果好嗎。”潘恩說:“可以啊,不過你知道什麼是後悔藥嗎?”藥王神氣十足地說:“我當然知道,後悔藥就是朋友的吻,愛神的吻,死神的'吻。”潘恩得知了後悔藥的製作方法後,潘恩決定立刻去找死神。在潘恩的努力下,小小終於恢復了。幾天後潘恩和小小去了大地町,他們一行幾人到達大地町之後,看到有人在釣魚,那個人的右面還有一個海豚,潘恩說:“你就是太公吧?就是你說要釣光大海里的所有的海豚!”太公說:“我憑什麼要告訴你呢。”潘恩特別生氣的說:“你等着。”小小立刻就去找海洋公約,卻不料海洋公約裏的動物都不在。第二天太公爲了讓小小生氣展開了對胡蘿蔔的審判。過了幾分鐘後,小小再次請求太公不要再釣海豚了,太公說只要你能把這石頭做成拉麪給我吃了,我就再也不會釣海豚了。小小立馬就去找了饕餮,請求他把龍族的魔藥借給他用用,饕餮說:“只要我們比賽,你喝水喝的過我,就可以得到龍族魔藥“。小小答應了這個要求,開始了和饕餮的比賽,他使盡全力還是不敵饕餮的能力,在緊要關頭愛神出手相助,最終小小獲得了勝利 。小小得到魔藥之後做起了大理石拉麪。後來小草姐姐的爸爸告訴了小小真相這是 大地町,小小暈倒了,原來這是因爲他的心臟的壽命用完了, 到了晚上他才恢復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遇到困難一定要勇於面對不要退縮,要冷靜思考。

在人間讀後感5

鍾宇的《人間遊戲·牢籠》將這個故事再次升級,脫離了推理的外衣,慢慢走進了所有人的內心。一直在說這是根據現實案例改編的小說,如若現實中真存在着這些惡魔,總覺得世界很冰冷,人間很恐怖。但追根溯源,每個犯罪、每個精神病人、甚至每個普通人的心裏都有一個牢籠,關押着令人恐怖的惡魔,只不過有些永不見天日,有些卻被放了出來……

距離上次的案件又過去了幾年,肖曉波、張鐵、王棟都有了不小的變化,唯有邵長歌和林瓏還在學院路8號院裏艱難的生活着,看似毫無起色。隨着謀殺城堡案案發,學院路8號對面的精神病院裏發現了六具遺體,全部是自己將自己封死在了房間裏,這一起恐怖的連環殺人案,警方很快鎖定了嫌疑人,可是兇手卻讓即將調離刑警隊的夏曉波措手不及。慢慢的真相浮出水面,犯人沒有辯解、沒有更多的動作,只是回到了最初的起點等待着結局,是什麼原因讓往昔翩翩君子的邵長歌變成了今日的殺人惡魔?夏曉波開始慢慢尋找一切的源頭……

第三本不同於前兩本的地方在於推理尋兇的過程省略了,因爲一早就已經宣告了兇手,更多的是作者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在探尋人們的'內心,尤其是邵長歌等爲代表的精神病態者。作者的心理學知識豐富,依然是每章都會介紹一個心理學名詞,以此來串聯起整個故事,構建每一章所要表達的內涵。其實從前兩本書中就可以看出邵長歌是有問題的,只不過他一直是潛藏在幕後的一個令人同情的角色,爲愛放棄一切的勇氣,接納一切的包容,正是這份不正常的愛導致了他不正常的心理變動,書中所謂的破窗效應源頭也許就是這份愛,但本質還是他心中的惡念與執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牢籠,關着令自己也害怕的惡魔,惡魔出來了卻又慢慢把自己關進了惡魔製造的牢籠裏,最終走向毀滅,這是邵長歌的結局。與之對應的林瓏,結局是讓人欣慰的,從小備受磨難將自己關進了牢籠,自己的依靠一個個的消失後,她終於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開始新的生活了,以後的日子如何,全憑本心了,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其實是一個堅強的心,因此是否深處牢籠唯心而已。

關於林瓏的經歷,作者在結尾的時候講述了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裏最初的原型也許就是她了,每個人都在害怕、歧視精神病的後代,但這個病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個悲劇,何其無辜的林瓏,被原生家庭所累,被其他人羣的目光所綁架,最終變成了籠中鳥。這個社會有太多的弱勢羣體需要被拯救,其實應該拯救的是所有人的內心,人間遊戲太過殘酷,心中樊籠纔是源頭。

在人間讀後感6

詞話尋得亦人間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這是我對王先生最早最粗淺的認識。後來雖然知道了王先生的生平,卻一直未曾拜讀先生的大作,直到才拜讀了《人間詞話》這一本著作。

饒是知道了王先生的.盛名,我依舊沒有想過這本名作竟這樣短小,六十四小段,最短者僅一句話,最長的也不過一百五十餘字。也沒考慮到這樣晦澀難懂,需要時不時的網上查詢檢索。第一遍讀完我竟對大多數段落依然是毫無頭緒。沒辦法,我只好尋找註釋版來閱讀。

還好,參考着註釋附帶着詩詞原文,再將《人間詞話》細細讀來,我最起碼知道了王先生因何事做點評,點評的是何人。慢慢地,我竟也讀出一點心得。

寫文章首先應有境界。無論描寫的任何事物,都應該有作者自己的見解或是闡發。哪怕只是小情哪怕只是小感。“詞以境界爲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雖然境界有大小,但不因爲這點去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哪裏不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閒掛小銀鉤”又怎麼比不上“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吶?

文章的關鍵從來就不是華麗的辭藻堆積,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華流瓦”,境界極妙。可惜以“桂華”二字代“月”耳。夢窗之後,則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遊之“小樓連苑”“繡轂雕鞍”,所以爲東坡所譏也。”

文章的關鍵應在與意境,就是作者通過文字究竟是想論述何事,闡述何種觀點,實質就是作者構建出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雖作豔詞,但終有品格。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求學之路,首先在於立志,志存高遠,方能在求學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望盡路之盡頭。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在求學的過程中唯有歷經苦辛,努力打拼纔會有所成就吧。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唯有經過前面的“踏破鐵鞋無覓處”,纔會有“得來全不費功夫”偶然驚喜。

雖王先生在此謙遜地說可能詞人們會不同意,但就我的見解,詞人們一定毫無疑義。此三重境界不只在於文章,也不僅限於治學。其實我們對於整個人生意義的追求和對人生過程認知不也是如此嗎?

在人間讀後感7

初讀標題以爲這是一本描寫自然景色的書,又加上這是一本散文,應該很深奧難以理解,但只讀到第一篇,這種想法便被打破。汪曾祺在本書中第一篇章所描繪的並不是奇麗壯美的風景,而是那些生活中常見卻不尋常的小物,通過細緻的觀察將其寫下來。《芋頭》這一名字很直白,很樸素,內容也很樸素:作者離家去上海,心情失落之時看見了一顆芋頭,只是這顆芋頭很特別,它是從煤塊中生長出來的,沒有土壤、肥料,僅有一點雨水供它成長。作者將它成爲“奇蹟”,是啊,這是奇蹟,這顆小小的芋頭需要克服多少困難才能在這班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我的心也被震撼了。我們總以爲植物是弱不禁風的,總給以他們最周到的照料,沐浴在陽光下,定時施肥澆水,可其實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出的植物,纔是真正脆弱的。植物本身比我們所想的堅強的多,他們可以經歷風吹雨打,可以在夾縫中生存,只要我們相信,它們就能夠創造奇蹟。

對於我們人類而言亦是如此,我們會逃避困難,畏懼失敗,因爲這種滋味很不好受,可換個角度想,只有經歷足夠的風雨,我們才能像那些頑強的小生命一樣不懼風雨,坦然相待,也才能變得堅強起來,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同時,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不少似文中的芋頭一般的植物,我覺得這份遇見是一種幸運,因爲看見它們——那些堅韌的,充滿生機的植物們,真的會如文中所說,心情變得舒暢起來,內心更加堅強,多了幾分勇氣與朝氣來面對生活。

《北京人的遛鳥》講述了北京許多不同階層的人都有養鳥的愛好他們趕早遛鳥,爲了讓鳥鳴叫,遛鳥的們會相聚在一起,不會叫的鳥兒聽其他鳥兒鳴叫能很快學會。這樣的生活是悠閒而快樂的,即使是短暫的、僅有清晨的一小段時光。讀到這樣的文章,心裏覺得很輕鬆,眼前似乎出現了北京人們清晨遛鳥的情景,雖無法親身體驗,但仍覺得心情得到了舒緩、放鬆。現在的'生活都太忙碌了——無論大人小孩。

文中這般悠閒的生活已經很難得了,其實我們也可以在平時多出去走走看看,也行不是多麼著名的名勝古蹟,不是多麼壯美的名山大川,只是身邊的一草一木,我們的身心也能得到放鬆,感受到生活的美。閱讀便是如此,它能讓我們看到離我們哪怕很遙遠的風光,瞭解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更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份慰藉。

在人間讀後感8

最近喜歡上讀丁立梅的書,看完長長的一本《人間歲月,各自喜悅》,一時間各種滋味涌上心頭。作者對生命的敬畏,對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對萬物的博愛。在她眼裏似乎能治癒心中所有的痛,撫慰人的心靈。

我想就從她的書來看她肯定是個溫柔的人,陽光明媚藏不住一絲陰霾。不知究竟是怎樣的生活經歷能造就出這樣一個溫暖的作家。我欣賞她,敬佩她,欣羨她。我沒有她的才華,無法寫出這麼動人心絃的篇章,有的只是一樣的對生活的熱愛。

我的家是很平凡的一家四口。每天回家,我和姐姐都在書房認真地寫作業。媽媽下班回來買菜,在廚房做飯,爸爸在一邊幫忙洗菜,打下手。對了,我家還養了一隻可愛的泰迪狗,它叫貝貝。它總是喜歡坐在我和我姐姐的旁邊,每當我放學回來時,它總會搖着尾巴撲到我的面前,然後用舌頭舔舔我的手和腳,我和姐姐寫作業,它就乖巧地在一旁靜靜地陪着,兩隻眼睛眨巴眨巴,看着我們。不一會兒,媽媽就燒了一桌子香噴噴的菜。吃飯時,爸爸總喜歡喝幾口小酒,放下筷子,笑眯眯地問我:“姿姿,最近學校有發生什麼趣事嗎?”如果有好笑的事情,我肯定憋不住地立馬像倒豆子般一股腦全講了,然後他們都哈哈大笑,就在一旁的小狗也會汪汪地叫幾聲,好像在偷樂,爸爸便會給它骨頭,它搖搖尾巴,叼起骨頭,走到爸爸腳邊,躺臥在地上啃骨頭。有時姐姐也會分享他們班的趣事。反正說到這個,媽媽就會打斷了,大聲說道:“飯桌上不談學習上的事情,只要孩子們都努力學習,盡力就行。”

在週末,我們一家還會帶着貝貝出去郊遊。我們去湖邊遊玩,去爬山,去自行車公園……我們會經常去野餐。貝貝特別喜歡草地,它喜歡在草地上盡情的奔跑,撒歡。我和姐姐在草地上放風箏,嬉戲。爸爸和媽媽坐在草地上,享受美食,享受陽光,就連鳥兒也在嘰嘰喳喳地叫,好像在對我們唱歌,花兒在熱情地綻放,好像在對我們笑。

雖然生活忙碌,但是各自精彩。只是我和姐姐長大了,父母臉上增添了細紋。希望歲月能溫柔點對待父母,讓他們的`黑髮再多留一會兒,細紋再慢長一點。

感受歲月匆匆,時光流逝。我最想留住的是父母的陪伴,想留住他們的黑髮,留住青春的容顏,想要在父母的身邊承歡膝下一輩子。對我來說,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牽掛,感受一家人平淡溫馨的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害怕失去,所以我要幸福美好,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在人間讀後感9

《人間詞話》是一部被人們奉爲古典文學批評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讀《人間詞話》就讓我沉浸於那精簡卻又華美的詞語中,王國維不僅將其深厚的美學功底盡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獨運。本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爲作者的講解,第二部分爲人間詞話原文。

讀書人之所以讀書就是爲了明理,追求真理。若不能自由追求真理,生活就是一種痛苦。從書中可以看出,古往今來真正的讀書人都有其氣節在。若是沒有歷史知識做背景,讀本書只能領會詩詞表層的含義,對於詩詞裏的深意,只有有心人才能領悟。作爲初讀《人間詞話》的我,對書中的每個語言符號的微妙作用,豐富的內容,只能領會其表層意思。正因爲這本書,讓我真正懂了“詞之言長”的含義,只有你用心去領悟,才能懂得詩詞的內在含義。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一種境界是講人生有時需要的是一種求孤獨,求寂寞的心境。慢慢人生路,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都會遇到孤獨、坎坷。在那種惆悵的心境下,獨自一人登上高樓,望盡遠處的無盡之路。在絕望或孤獨的境界中,可以尋求精神上短暫的慰藉。但是,我們必須堅持自己的信仰,勇敢走下去。就如我現在,剛剛參加工作,許多事情還不能處理的非常到位;不應該害怕犯錯,要勇敢面對自己的失敗,在失敗中才能成長的更快。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種境界講人生的種種,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必須堅定不移,經過一番辛勤勞動,廢寢忘食,孜孜以求,直到人瘦帶寬也不後悔。不執著無以成,王國維正是憑藉着這份執着與隱忍,才成就了他大師地位。正如現在的`我們,剛剛接觸藥品註冊,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不能因爲一點點挫折就放棄,要憑着那份執着,守護患者用藥安全的一道關卡。要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認真書寫審評報告時,還要不斷給自己充充電。只有自己知識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爲公衆用藥安全服務。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三種境界講人生需有專注的精神,反覆追求、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這是一種豁然開朗的頓悟,往昔追尋之中的種種艱辛苦楚,在頓悟瞬間得到了完美釋放。第三種境界,也是最高境界,講的是在經過不斷努力研究之後,會將之前所有的疑問完全釋放。藥學審評現正處於改革的關鍵時刻,應不斷研究,改革應體現與時俱進,同時應穩定步伐,守護好公衆用藥的安全關卡。

在人間讀後感10

1927年6月2日的頤和園靜靜的,魚藻軒前徘徊着一位老人,他帶着深度的眼鏡,但厚厚的鏡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憊,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卻滿眼黑暗,他義無反顧的.跳入水中,平靜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學習數理,後回國任教研究哲學文學,在國家最黑暗的時候以病弱之軀做着最高尚的學問,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國維先生離去了,一位國學大師就此隕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綻放着睿智的光芒,在靜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寶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間詞話》。

"詞以境界爲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靜安先生首提境界說,以境界之高低論詩之好壞,而何爲境界呢?"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爲無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詩詞,雖唯情體物,窮極工巧也,可成爲出色的詞人,但只是錦衣彩妝的行屍走肉罷了,讀來全無神韻,猶有隔靴搔癢,霧裏看花之恨。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靜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說,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爲作者服務,故能以奴僕命風月,與花鳥共憂樂。

對於古人的詩詞創作,靜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說","天才者,或數十年而一出,或數百年而一出,而又須濟以學問,助之以德性,始能產真正之大學問",只有最高深的學問與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創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潛,蘇軾無不如此。文人不僅該學富五車,出口成章,更需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靜安先生以過人的氣魄,客觀的態度評價了古人的詩詞,以傳統的詞話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讀來全無傳統文人的偏執迂腐,更呈現了古典文學獨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華美詞藻而無內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華。對後來人的創作指明瞭方向。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合上書頁,只能默唸,斯人可貴。

在人間讀後感11

看完了《童年》,我就不由自主地又想看《在人間》,因爲在我還沒有接觸過社會的時候,能夠多瞭解人間。

在人間裏,高爾基能夠說是經歷了無數事情,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

阿廖沙僅僅十一歲就來到了人間,爲了生存,他不得不盡快地適應這人間裏的一切,所有事都讓他感到陌生,在一個僅僅十一歲的小孩子的世界裏,因該全是純真的頑皮,哪裏容得這麼多沙子。

他在鞋店當店員,在聖像作坊當學徒,在繪畫師家幫忙,在輪船上做雜工,雖然並沒有掙到多少錢,也沒有學習到多少技術,可是他也有十分大的收穫,那就是博覽羣書。

纔開始,阿廖沙周圍的人,幾乎都是淺薄,沒有文化,沒有智慧,什麼都不懂的人,因爲他們的狹隘,所以阿廖沙始終沒有機會讀書,直到他在輪船做雜工時遇到斯穆雷。開始,阿廖沙對斯穆雷的印象並不怎樣樣,高爾基對斯穆雷是這樣描述的:我很不喜歡這個傢伙,雖然他穿着一身白衣服,看去依然很骯髒,指頭上長着,大耳朵裏也突出幾根長。他說話簡直像狗叫一樣年幼的阿廖沙還是習慣於以貌取人,可是之後他也慢慢的發現斯穆雷是一個很正直的好人。斯穆雷那很多書出來讓高爾基念,儘管高爾基當時覺得很不高興,可是事實證明這對高爾基是有很大幫忙的。

之後,他回到繪畫師家,遇到了那個裁縫的'妻子,因爲阿廖沙的好心,善良的裁縫妻子常常借書給他。可是由於周圍人們的愚昧無知,阿廖沙總是不能正大光明的看書。裁縫一家搬走後,又來了另一家人,其中一位美麗端莊的夫人引起他的好奇,於是阿廖沙有常去這位夫人家借書看,並且他把這位夫人成爲王后,可見這位夫人對他的影響有多大,其實這也暗示了高爾基的夢想——做一個有學問,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的人。

在人間,阿廖沙也學到了許多書中學不到的東西,對好壞的識別本事,生存本事,他也看到了許多醜惡。

在這樣一個混亂的社會上,一個僅十餘歲的小孩見到了太多,一個小孩的眼裏怎樣能容這麼多沙子,如果稍有不慎,也會墮落到這些骯髒齷齪的娛樂中去,可是正是阿廖沙所讀過的很多的書籍拉住了他,他明白善惡美醜,只可是一步之遙,一失足可成千古恨。

從《在人間》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最重要的是我們更堅定了博覽羣書的信念,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能夠讓人從“人間”到“天堂”。

在人間讀後感12

人的一生中會有收穫、有遺憾、有未完成的目標當然也有焦慮。最近讀了《人間值得》這本書,書本里的每個章節都有不一樣的人生體悟,在淺顯易懂的話語中讓人輕鬆自在,感同身受,我想它應該治癒了不少迷茫的人。

讓我感觸頗深的就是第一章節,作者關於工作的感悟。作者出生於一個貧苦的重男輕女家庭,家裏有5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早點出來工作,她說並沒有快樂不快樂之說,當時不過是別無選擇,她必須工作才能解決家裏的溫飽。當我們可以自食其力,憑藉自身的能力在社會上立足,就會開始被周圍的人認可,自己也會越發自信。

當今我們很多人在對待工作上的態度上時而抱怨工作繁多,時而厭煩工作太難,這個不喜歡,那個不想做,也不願意去思考學習,時常因爲遇到些困難,就唉聲感嘆,久而久之的便會產生一種厭煩的心態,難以享受工作的樂趣。這本書卻教會我們:失望的隔壁住着希望,我記得書中作者說過一句話:“在思考這份工作不適合我之前,還不如先試着挑戰一下,因爲不那樣的話,人就會止步不前”。不管是做什麼工作,作爲當代的'年輕人有夢想有朝氣,就應該去實踐,用拼搏摘取屬於自己的果實,而不是怨天尤人,得過且過。

作爲一名高速收費工作人員,我們每一天都會以飽滿的熱情和耐心來面對過往的司乘。樂觀的心態就像早晨的太陽,散發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我們用細緻周到的服務,營造蓬勃向上的氛圍。用心讓每一位司乘感受到高速收費人的專心專注,用體貼入微的服務溫暖每一位司乘的旅途,始終面帶微笑、以禮待客,時刻爲過往司乘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用真誠和溫馨的態度帶給司乘一路好心情。

新時代的我們更多的是有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用微笑渲染生活的態度,用從容面對工作的心態。對於工作,我們更應該有忠誠有擔當,肩負千鈞的重任的責任心;有務實創新,傾注感情的奉獻心;走過無悔路程的堅定心。加油,每一個在生活中奮鬥的我們,人間是值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付出總會照亮某個角落。

在人間讀後感13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

讀了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在人間》,你才能真正地瞭解19世紀末期沙皇統治俄國時的黑暗和猥褻,齷齪。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這一形象既是作者早年生活的寫照,也是俄國人民,特別是處於社會下層的勞動人民經過磨練後走向新生活的典型。它讓我大有感悟。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4歲喪父後,她的母親便改嫁了,於是他寄居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所開的染坊破產後,他不得不走向人間,自行謀生。那個時候,他的年齡還不到十二歲。相比之下,我們這時候還在溫暖的家裏玩耍,可是他,卻必須走向社會。

他在“人間”什麼都幹過:洗碗,掃地,帶孩子,跑堂,當學徒,洗衣,搬運……甚至捱過毒打,住過醫院。幼小的他嚐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受盡了種種虐待與壓迫。由此看來,他的命運相當悲慘。但是,他有一個夢想:成爲一個有學問的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爲了這個夢想,他甘願承受一切……

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文章中高爾基渴求知識、堅持夢想的精神讓我敬佩,也讓我深思……可以說命運對於每個人是不公平的。的確,我看到周圍有些人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一天到晚只知道唉聲嘆氣,終日消沉,抱怨命運對他的不公;還有些人在無法抗拒的壓力下,自暴自棄,選擇墮落,甚至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我想命運不公,只是夢想中的插曲,他並不妨礙夢想,只要你有一顆不放棄的心,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這裏,我列出了一個等式:不抱怨+拼搏+不放棄+勤奮=夢想。

著名的音樂大師貝多芬正是如此。1816年,他的耳朵全聾,作爲一個音樂家,失去了聽覺,就意味要離開自己喜愛的音樂,這等於比死刑還難受、痛苦。但貝多芬並沒有因此嚇倒,他勤奮好學,逐漸成爲一個音樂家,創作了數以百計的作品,還能登臺指揮。最終,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爲了一名聞名世界的鋼琴大師。

夢想是一條跑道,而那些命運悲慘的經歷,則是一塊塊躺在跑道上的石頭;夢想是一盞明燈,而那些坎坷的命運則是無盡的黑暗。到底是選擇摔倒,被命運摧毀夢想,還是站起來,跑出屬於自己的一條夢想跑道,實現夢想,主人公高爾基給了我們強有力的證明。在以後的人生歷程中,我會時刻銘記這句話:命運並不能妨礙夢想!

在人間讀後感14

總有人認爲,葉藏,太宰治的縮影,是頹廢,不堪的,“因爲我更像一個醜陋的怪物,雖然很想普普通通地活得像個人,但社會卻一直將我當做一個怪物。”他那樣小心翼翼的活着,用所謂的處世之道教養出的做戲的習慣,僞笑着去迎合按理,合情,應該討好的人,這個碰着棉花彷彿也會受傷的謙卑的人,只能用這種做戲的方式,保留他那顆聖潔純粹的心。所以恰恰相反,《人間失格》描述的不是頹廢的精神,而是極度的理想主義、因太過高尚而迎來破滅的理想主義。

殘缺的人醜陋,試圖邁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卻只能邁向毀滅。因爲他太過敏感純粹,所以,註定孤獨,註定,他邁向毀滅。小時候的葉藏是一個心思很重的孩子,太早的成熟使他有着同齡人所沒有的敏感。雖然生活在所有人中間,但是給人的感覺確實離羣索居的,與周圍的人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在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幸福觀與這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都大相徑庭,併爲此而徹夜難眠痛苦呻吟走火入魔,這種狀態,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離經叛道的,一旦他表露這種想法的話,大概會被人當做精神病人送進冷冰冰的醫院吧。

長大後的葉藏越發的頹廢,逃課、酗酒、抽菸、娼妓,糜爛的生活像極了我們眼中壞小子的形象。他陷得越來越深了,終於在某一天,與常子一起跳入了冰冷的河水中,常子死了,葉藏還活着,只是這種活着真的是葉藏所需要的嗎?行屍走肉一般卑微的'活着……除了壓抑,還是壓抑,找不到別的形容詞更能形容讀人間失格的感覺。

“都是他的父親不好”,“我們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就算是喝酒……也是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酒並不是人們主動就願意去喝的,似乎,這是一個解脫方式,雖說是一個不高明的途徑,但也是人想要去麻痹自己的一種方式,如同阿葉說的,他一次都沒有想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於是他的解決方式便是傷害自己!

當世人知道書中的葉藏被送入瘋人院時,書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於了他的第五次自殺,我想這或許便是最精彩的悲劇。

在人間讀後感15

讀名著,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不同時期的大家都對名著有所解讀。然而我們寫的讀後感可能達不到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可以從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東西就好了,這也是名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在人間》是一本不同的小說,不是描寫貴族舞會似的,而是一本貧民貼心的讀物。跟着主人公去經歷底層社會的種種壓力這本書說高爾基爲了而要在鞋店、東家的房子裏和輪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瑪爾戈皇后這些有文化、有教養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吵架、背地裏說人壞話的小市民。

《在人間》描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少年時代外出謀生的苦難經歷。主人公阿廖沙剛滿十一歲,就離開了撫養他長大的外婆,外出獨立謀生。他當過皮鞋店和聖像作坊的學徒,輪船上當過洗碗工,還在當繪圖師的表舅家裏當過幫工。他歷經坎坷,飽受人世間的痛苦。在輪船上當洗碗工時,阿廖沙結識了正直的廚師斯穆雷,並在他的幫助下開始讀書,讀書激發了阿廖沙對正義和真理的追求。五年後,主人公懷着進大學的希望準備到喀山去。

在本書中,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寫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的黑暗和“小市民”風氣的盛行。阿廖沙周圍的人民都在做一些下流的事情,打架鬥毆、互相捉弄取笑、甚至偷東西、喝酒成爲了他們的習慣,阿廖沙正是生活在這麼惡劣的環境生存。但他卻並不受壞境的.影響,依然做一個正直的人。

阿廖沙也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堅強、勇敢、正直,熱愛書籍,樂於幫助他人,不受別人惡習的影響。

書籍,是使阿廖沙堅定的做一個正直人的主要原因。高爾基說:“凡是我身上一切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書籍。”“書籍是我的心靈和智慧受到鼓舞,幫助我從生活的泥沼中爬了出來。如果沒有書籍,我會在泥潭中被愚蠢和庸俗憋死。”

由此,可見書籍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所以,我們多讀書,可以使我們的精神不再空虛,可是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讀了《在人間》一書,使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了書籍的重要性,我們要學習阿廖沙正直、堅強、樂觀以及愛讀書的品質,那將使我們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