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樹的故事》讀後感大綱

《樹的故事》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當看完一本名著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在寫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樹的故事》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樹的故事》讀後感

《樹的故事》讀後感1

一本好書,就像一棵挺拔的小樹。也許,小樹搖曳的身姿給我們的不只是清風;也許,美麗的樹葉給我們的不只是綠蔭;也許,含苞待放的花蕾給我們的不只是希望,在書的世界裏,陽光永遠是暖暖的;智慧永遠是閃閃的;在書的世界裏,我們流連忘返,我我們沉醉不知歸路。

在《小故事大道理》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和難忘的是《樹的故事》了。

在一棵大大的蘋果樹附近住這一位小男孩。小男孩經常爬到樹上吃蘋果,在樹下睡覺……

時光流逝,小男孩長大了,長大後,他回來了三次,把蘋果樹的蘋果、樹枝和樹幹都帶走了,而樹卻非常的開心。多年以後,男孩坐到了樹那枯老的樹根上,樹開心的熱淚盈眶。

文中的樹就像自己的父母,深深的愛着我們,直到去世。

讀完這本書,讓我幼小的心靈感受到世界的美與力量,讓我的頭腦得到了智慧的啓迪。

《樹的故事》讀後感2

這實際上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在這個天下上,除了我們的父母,另有誰能像樹一樣無私的爲我們傾其所有呢?我們的父母就象這棵樹一樣,他們會盡一切努力地滿足我們的要求哈佛幸福課讀後感 ,哪怕是分歧理的要求。而做子女的有幾個能替父母着想,兒時只顧向父母討取,長大後只顧着自己的工作、家庭,又有幾個能感覺到父母的孤獨?

《蘋果樹與小男孩的故事》向我們報告了一個關於蘋果樹與小男孩的故事:蘋果樹很愛小男孩,小男孩想遊戲的時候就用大樹來做鞦韆,餓的時候就摘樹上的蘋果吃,玩累的時候,就靠在樹下乘涼睡覺。他很高興,大樹也很高興。直到這個小男孩垂垂長大,他的想法和要求也越來越多。他不斷地向大樹討取,錢、屋子、船……末了,蘋果樹什麼都沒了,只剩下一個矮矮的木樁,但它還希望誰人孩子能坐在下面蘇息。蘋果樹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從來不求任何回報,但卻依然很高興很高興愛在哈佛。

我在翻閱一本課外書時,讀到了一篇文章。文章講了一位小男孩每天都在蘋果樹的身邊玩,爬到樹上吃蘋果,在樹陰下打盹……他愛那棵樹,那棵樹更愛他。一段工夫已往了,小男孩長大後沒錢買玩具,樹讓他摘蘋果去賣。又過了一段工夫,長成青年的男孩要蓋屋子,向樹告急。樹讓他把樹枝砍下,蓋房。再過了一段工夫,長成中年夫君想盪舟,樹讓他把樹幹鋸了造船。後來,已成老年的夫君返來了,樹卻只剩下一個樹根了。樹便讓老頭坐下來歇歇。

讀到這裏,我真想把誰人男孩揍一頓,蘋果樹一直愛他,而他只要在有求於蘋果樹時才返來。他是何等忘恩負義呀,他應該受到社會和本心的譴責!

連續讀下去,當我讀到那句: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樹便是我們的父母。和末了一句:你可能覺得男孩太無情,但是我們誰又不是那般看待我們的父母呢?的時候,覺得心裏像大海掀起的波濤一樣平常,久久不能清靜。是啊,父母歷盡艱辛的工作,爲的是什麼?名?利?還不是爲了我們。父母都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盼望。他們愛我們,無論如何都在我們最困難,最絕望時資助我們,不惜一切價錢。不論是父愛還是母愛,都是這天下上最偉大的愛!朱成在哈佛讀後感

我在翻閱一本課外書時,讀到了一篇文章。文章講了一位小男孩每天都在蘋果樹的身邊玩,爬到樹上吃蘋果,在樹陰下打盹……他愛那棵樹,那棵樹更愛他。一段工夫已往了,小男孩長大後沒錢買玩具,樹讓他摘蘋果去賣。又過了一段工夫,長成青年的男孩要蓋屋子,向樹告急。樹讓他把樹枝砍下,蓋房。再過了一段工夫,長成中年夫君想盪舟,樹讓他把樹幹鋸了造船。後來,已成老年的夫君返來了,樹卻只剩下一個樹根了。樹便讓老頭坐下來歇歇。

《樹的故事》讀後感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蘋果樹。一位小男孩,天天到樹下來,他爬上去摘蘋果吃,在樹蔭下睡覺。他愛蘋果樹,蘋果樹也愛和他一起玩耍。

後來,小男孩長大了,不再天天來玩耍。一天他又來到樹下,很傷心的樣子。蘋果樹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說:“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沒錢買。”蘋果樹說:“很遺憾,我也沒錢,不過,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來賣掉,你不就有錢了?”男孩十分激動,他摘下所有的蘋果,高高興興地走了。然後,男孩好久都沒有來。蘋果樹很傷心。

有一天,男孩終於來了,樹興奮地邀他一起玩。男孩說:“不行,我沒有時間,我要替家裏幹活呢,我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幫忙嗎?”“我沒有房子,”蘋果樹說,“不過你可以把我的樹枝統統砍下來,拿去搭房子。”於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樹枝,高高興興地運走去蓋房子。看到男孩高興樹好快樂。從此,男孩又不來了。樹再次陷入孤單和悲傷之中。

一年夏天,男孩回來了,樹太快樂了:“來呀!孩子,來和我玩呀。”男孩卻說:“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揚帆出海,輕鬆一下,你能給我一艘船嗎?”蘋果樹說:“把我的樹幹砍去,拿去做船吧!”於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樹幹,造了條船,然後駕船走了,很久都沒有回來。樹好快樂……但不是真的。

許多年過去,男孩終於回來,蘋果樹說:“對不起,孩子,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給你了,我的蘋果沒了。”

男孩說:“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蘋果了。”

蘋果樹又說:“我再沒有樹幹,讓你爬上來了。”

男孩說:“我太老了,爬不動了。”

“我再也沒有什麼給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樹流着淚說。

男孩說:“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我感到累了,什麼也不想要,只要一個休息的地方。”

“好啊!老根是最適合坐下來休息的,來啊,坐下來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來,蘋果樹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樹的故事》讀後感4

《一棵大樹》是一片極其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它裏面是以大樹來比喻我們自己的父母,運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把大樹寫得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彷彿她就是男孩的父母似的。

文章講述了一棵大樹和一個小男孩之間所發生的事情。男孩小時候特別喜歡和大樹玩耍。可等他長大了以後就很久不來了,而且他每次來都會帶走大樹許多的東西。等孩子老了,他又來到大樹面前,大樹以自己的老樹墩來給男孩休息。

大樹爲男孩付出了那麼多,可男孩卻一點也不知道回報大樹。我們可不能像男孩那樣不知道知恩圖報,對於大樹爲他所做的一切都認爲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對於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一定要去報答他,絕對不能恩將仇報,去陷害對我們有過大恩的人,甚至連一點雜念都必須沒有。

父母爲我們付出了那麼多,從我們出生到上學,從畢業到工作,一步也沒有離開過父母爲我們所做的一切。不要以爲現在父母對我們那麼嚴格,可卻是在幫助我們,爲我們將來幸福的生活打下牢牢的基礎,同時也是在希望我們將來有所成就,爲祖國做出重大的貢獻,成爲建設祖國的一根棟樑。父母爲我們所做的一切,比海更大,比山更高,我們只有以自己的成就來回報他們。

不要把父母對我們的好看成是壞,總認爲父母讓我們寫作業、看書、複習,是故意不讓我們休息,可它真正的意義卻是在爲我們着想,是讓我們懂得先苦後甜的道理。

《向着太陽歌唱》是一本關於教育的書,裏面蘊含着豐富的哲理,我們要慢慢地去領悟其中的道理,世上沒有人讀不懂的書,如果你讀不懂一本書,就可以證明你沒有細細地去品味過它,讓我們去認真地讀書吧,去發掘其中的道理。

《樹的故事》讀後感5

讀過這樣一則故事:雪後天晴,一位母親帶着兒子到雪中散步。她看着那些被雪鑲上了銀邊的樹木對兒子說:“世界上有兩種樹,倔強的和聰明的。榆樹是前者,當雪積在它的枝頭時,它寧可被雪壓斷了枝也不肯彎腰;而松樹是後者,當它承受不了枝頭的積雪時,會彎下自己的枝椏,讓積雪滑落到地上。到最後,榆樹被損壞了,而松樹卻依然挺立在那裏。”

世界上也有這兩種人:一種好比榆樹,寧願一死也不願自己的靈魂被玷污;另一種就好比松樹,受到壓迫時聰明的忍讓一時,最終保全了自己。在我看來,前者有寧折不屈的氣概和鬥爭到底的精神,這固然讓人欽佩,但我認爲,後者能屈能伸,從長計議的性格也值得我們學習。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是榆樹。他“寧願赴常流而葬於魚腹中”,而不願“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他的這種高潔的品質是流芳千載的。但如果他能忍一時之屈,想方設法站起來反抗,以自我之“獨醒”喚衆人之“皆醒”,就算是最後失敗了也不留遺憾。而他放棄了,自己倒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了,但楚國人命卻還處於水深火熱的苦難之中。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越王勾踐具有松樹的品質。他雖然敗於吳國,但並沒有一蹶不振,或是走向自我滅亡,而是“苦身焦思,置膽於座,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刻苦自勵,十年後風雲再起,成就霸業。

“知行知止爲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真正的強者不光要有不屈不撓的意志,還要有一個冷靜的、聰明的頭腦。榆樹很倔強,寧可折斷自己也不願向積雪屈膝;而松樹雖然向積雪低了頭,但最終堅強地活了下來。榆樹是有骨氣的,它的骨氣露在外面,成了“硬氣”;而松樹的骨氣隱藏在它那傲視風雪挺拔的軀幹中。所以,榆樹是感性的,松樹是理性的。只有保全了自己,日後纔會繼續爲人類造福。

朋友,你是願意做榆樹,還是願意做松樹呢?

《樹的故事》讀後感6

那棵樹,就好像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就好像那個小男孩,小時候,我們總是圍繞在爸爸媽媽的周圍玩耍,漸漸地長大後,我們會離開父母的身邊,而且不常回來。每次回來,就是不快樂的時候,不然就是有什麼需要的時候。而父母都會把他們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們需要的東西交給我們,這時我們總是拿了東西,轉身就走,留下了渴望我們留在他們身旁的父母,凝視着漸小的背影。

雖然如此,他們在心中,卻是不斷地說着:“希望孩子會快樂,祝福孩子一路順利、平安。”當我們累時,他們就伸出雙手懷抱着我們,讓我們安穩地在他們懷中休息,不受吵鬧。

爲人父母者,想的都是無怨無悔的給予;天下間再也不會有任何人給予我們如此盛大、永無休止的愛和恩慈;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心甘情願,只爲我們笑逐顏開而不計得失辛苦的勞作。

爸爸媽媽的笑容,是世間溫暖和煦的春風,爸爸媽媽的皺紋,是辛苦歲月霜雪雨的刻痕,而爸爸媽媽的愛在這世間便另有天地。彷彿有一扇門,推開它便會看到萬丈光芒。這光,給孩子指引,給孩子保護,給孩子溫暖,給孩子希望!!

爸爸媽媽的愛是心甘情願,是永無止境!!

而爲人子女,是不是真的體會到這一片苦心?是否想到一份回報?那就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我們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懂得他們的愛,懂得他們的付出,讓我們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對我們的爸爸媽媽說:“謝謝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讓我們不斷的成長和進步回報你們無私的愛!”

《樹的故事》讀後感7

《蘋果樹》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蘋果樹與小男孩的故事:蘋果樹很愛小男孩,小男孩想遊戲的時候就用大樹來做鞦韆,餓的時候就摘樹上的蘋果吃,玩累的時候,就靠在樹下乘涼睡覺。他很快樂,大樹也很快樂。直到這個小男孩漸漸長大,他的想法和要求也越來越多。他不斷地向大樹索取,錢、房子、船……最後,蘋果樹什麼都沒了,只剩下一個矮矮的木樁,但它還希望那個孩子能坐在上面休息。蘋果樹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從來不求任何回報,但卻依然很快樂很快樂……

這實際上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的父母,還有誰能像樹一樣無私的爲我們傾其所有呢?我們的父母就象這棵樹一樣,他們會盡一切努力地滿足我們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做子女的有幾個能替父母着想,兒時只顧向父母索取,長大後只顧着自己的工作、家庭,又有幾個能感受到父母的孤獨?

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種愛是無私的愛,那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如果說世上還有一種愛可以讓我們淚流滿面,那也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

“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偉大的父母親們,謝謝你們!祝福你們!

《樹的故事》讀後感8

我讀完《一棵蘋果樹的故事》這篇寓言文章後,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

文章講述的是,一棵樹爲了自己的朋友奉獻了自己所有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裏爲老年的朋友提供休息的座位,這使我想到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在人類無休止的索取下,會不會象那棵忠實於朋友的`蘋果樹那樣只剩下枯老的根,將與人類共同消亡!

大家都知道,由於人類工業所造成的大氣污染使得大氣層變薄;海洋將在50年後無魚類可以捕撈;淡水資源將稀缺;森林日益稀少,荒漠日益嚴重等,人類若沒有節制的繼續向大自然索取資源,必將有一天,人類將在自己的末日看到奄奄一息的大自然,隨即而來的是這個美麗的星球在太空中象那顆荒涼寂靜的火星一樣悄然無聲的運轉。

文章中象徵大自然的蘋果樹是無私的,他的朋友在小的時候與他玩,樹是茂盛的,因爲他們是和睦相處,但是樹的朋友在物質的需求下,樹奉獻了蘋果、樹枝、樹幹,最後樹只剩下根部的時候還是忠誠的爲朋友提供休息的地方,反過來,在朋友索取的過程中,朋友從來就沒有給過樹養護和愛惜,這種不平衡的關係是樹的生命枯竭的主要原因,象徵大自然的樹就在這不平衡的友誼中消亡,緊接着象徵人類的朋友也就看到了自己的末日。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人和大自然是互相依賴生存的,人是不可以凌駕於大自然之上的,否則人類將會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

《樹的故事》讀後感9

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和一個男孩兒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兒都跑來和它一起玩,他們很快樂。可是隨着時光流逝,男孩兒長大了。大樹感到了孤寂。一天,孩子來看大樹,“ 需要一些錢。”於是大樹把自己的蘋果給了孩子。後來又一天,長大了的孩子來了,“ 需要一幢房子。”於是大樹把所有的樹枝都給了孩子。又過了很長時間,孩子又回來了,“ 需要一條船,駕着它到遠方去。” 於是大樹又把自己的樹幹給了孩子。又過了很久,已經變老了的孩子回來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樹說,“ 現在只是個老樹墩,沒有什麼可以給你的了。”“ 現在需要的實在不多,”孩子說,“ 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坐, 太累了”,於是孩子坐下了。大樹很快樂。

這是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男孩不停地向樹索取,樹爲男孩獻出了自己的一切,無怨無悔,非常快樂。

這個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樹的無私、無怨,最催人淚下的是樹奉獻出了一切,卻很快樂。

看着看着,就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無牽無掛的,父母給予其生命,老師爲其啓智,朋友爲其排憂解難。他們都是 們生命中的那棵愛心樹,在 們需要他們的任何時候,都會毫無怨言地幫助 們,支持 們。而 們,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多像那個男孩,有了快樂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纔會想起他們。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傳爲美談。岳母刺字,教導兒子精忠報國,流芳千古。今人愛子,沒有理性,才發生這樣駭人聽聞的事情。

誠然,愛是無私的,如果愛心是花,那麼感恩就是這花結的果。但願所有愛心之花花都會結出累累感恩的果實 。

《樹的故事》讀後感10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棵大樹》的故事,我的腦海中浮現出許許多多的圖片,讓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

《一棵大樹》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小男孩小時候經常在一棵大樹下玩耍,大樹很喜歡他,他也喜歡大樹,經常與大樹一塊嬉戲。小男孩幾乎每天都來到大樹下,跟大樹說心事,大樹每次都會耐心傾聽他,與他一同快樂,一起悲傷。一天,男孩又來到樹下,樹像以前那樣說:“孩子,爬到我的樹幹上,在樹枝上盪鞦韆,吃果子,到我的樹陰下快快活活地玩吧!”“我長大了,不想再這麼玩了,”男孩說,“我需要錢,你能給我錢嗎?”樹說:“我沒錢。我只有樹葉和果子,你採些果子去賣吧,買到城裏去,就有錢了,這樣你會高興的。”男孩爬上去,採下果子,把果子拿走了。樹感到很幸福。此後男孩很久很久沒有來,樹感到悲傷了。終於有一天,那男孩又到樹下,他已經長大了。樹高興地顫抖起來,說:“孩子,爬到我的樹枝上來盪鞦韆,快活快活。”“我忙得沒空玩這個,”男孩說,“我要成家立業,我要間屋子取暖。你能給我一間屋嗎?”“我沒有屋,”樹說,“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樹枝砍下來做間屋,這樣你會,滿意的。”於是,男孩砍下樹枝,背去造屋。樹感到很高興。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沒有來了。有一天,他突然回到樹下,樹還是那樣興奮,連話都說不出來。過了一會兒,樹輕輕地說:“來啊,玩啊!”“我很傷心,沒心思玩,”他說,“我想要條船遠遠地離開這兒,我就會快樂的。”男孩把樹幹砍下來,他真的做了條船,離開了這。

多麼好的一棵樹,無私奉獻,默默地爲男孩付出,毫無怨言。想到這裏,我又想到了在現實生活中像文章中的大樹和孩子,樹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男孩自私、冷漠,不斷向大樹索取。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誰像大樹,誰像男孩呢?其實,爸爸媽媽像大樹,一直默默爲孩子付出,從無怨言;而我們就像男孩,一直像爸爸媽媽索取。父母就像一片大森林,一直爲我們遮風擋雨,而我們一直認爲,只有爸爸媽媽給我們買新衣、買新布娃娃纔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人類是男孩,那誰又是我們的大樹呢?人類是男孩,那大自然就是大樹。森林每天都在釋放新鮮的空氣,但是我們人類又不停地砍伐樹木。現在的新鮮空氣越來越少,而二氧化碳卻越來越多。有科學家判斷,五十年後,地球上的日均溫可高達四十五度多。所以保護地球刻不容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更加愛護樹木。

大樹無私奉獻,不求回報,但是我更希望人們可以愛護好森林,不再砍伐樹木。保護好大自然是我們的義務,因爲保護自然,其實也就是保護人類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