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1

我女兒小時候不愛吃蝦,你跟她怎麼說,這多麼有營養,總不見效。一次,我們吃醬爆香螺,用牙籤一個一個挑着吃,她非常感興趣,吃了很多,我們非常高興。回來以後,我買了一盒牙籤,每次吃蝦的時候,給她用牙籤扎着吃,漸漸地,他特別喜歡吃蝦 。

原來只是這樣做了,沒有考慮太多,在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心理效應在起作用,這就是牙籤效應,其本質就是改換一種新穎的方式,滿足人類求新、求異的思維需求,以獲取較好的效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一些心理效應的影響,甚至也在自主不自主地運用一些心理效應來處理問題。儘管我們不是心理學家,但是,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掌握並運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效應,對孩子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爲只有心與心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才能真正打開孩子的心扉,才能觸及到靈魂深處。

在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中的“鮎魚效應”後,我感悟頗多。

鮎魚效應——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尤其是鮮活的沙丁魚,漁民們如能將活的沙丁魚帶到市場,不僅能吸引人們爭相購買,而且還可以賣出高價。爲此,許多漁民雖然想盡了辦法,但總不成功。然而有一條漁船讓沙丁魚成功地活了下來,由於該船船長將其視爲祕密,不準船員外泄,所以外人一直不知道其做法。待他去世後,奧祕才被揭開。原來他們在魚槽中放了一條以沙丁魚爲食的鮎魚,當剛捕撈上船的沙丁魚放入魚槽後立即發現了鮎魚,非常緊張,於是左衝右突,跳躍不停,這麼一來,沙丁魚活蹦亂跳地被運回漁港,從而使人們大飽口福,也使漁民有了豐厚的回報。這就是著名的“鮎魚效應”。

科學家計算過,倘若地球上的魚一年之內產的魚仔都能成活,都能順利長成成魚,可以把地球上江湖河海都塞滿,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從魚仔到成魚,要經歷千百次的自然和自身的淘汰。最優秀的和最適應的才能留了下來。自然界要維持其自身的平衡功能,都是在各種壓力下完成的,否則生物就會逐步退化。孩子的成長也應該如此,當有的愛對孩子來講是不願承受的負擔時,就可以要求在孩子不同的年齡裏承擔不同的責任,適當、適時的壓力也是孩子成長的強大動力。

現在的孩子爲什麼這麼脆弱,這是因爲我們進行的激勵教育和挫折教育做得的不夠,以此培養的“吃苦耐勞”精神以及面對挫折的忍耐能力太差。據英國報紙推銷站聯合會統計,全英國約有50萬送報童。稍大一些的中學生打工也是尋常現象,而且都得到家長的支持。大家想一想,在我國是什麼情況呢?

小孩學習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僅僅從說教的角度來進行,往往難以奏效。自我監控能力,說到底,就是小孩抵抗失敗,抵抗挫折,達到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以挫折教育爲突破口,提升小孩的學習自我監控能力,不失爲一種新的策略。

挫折教育根本實質就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讓小孩在不斷碰到失敗,感受失敗,克服失敗的過程中,逐漸養成心胸開闊、靈活勇敢、堅毅頑強對抗挫折的品質。這種品質,是意志的體現,是成熟的表現,是成功的呈現。這種品質的養成,必須要在師長的有意識的指導下,周密的安排下,持之以恆地訓練,纔有可能培養起來,鞏固下來。

一道難題的解決,往往需要用許多時間,花費許多精力。這個過程,是一個艱苦勞動的過程,沒有堅韌的耐力是難以完成的。因此,出些有一定難度的智力題,讓小孩去攻堅、去考究,不失爲一個挫折教育的好方法,

例如,一位教師給學生出示了下面一道題:

“有8個人在一起過生日,主人要求用3刀將蛋糕分成8份,而且每份都要均等,請問該怎樣切才行?”

選取10位被老師公認怕做難題的學生,讓他們去攻堅,可以請教別人,可以查閱資料。2天后,發現有9位學生做了出來,不管採用什麼方法完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難題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只要想辦法,耐心地去探索,就一定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俗話說,鬥勇不如半智。而要戰勝挫折,則必須智勇雙全。勇,是勇氣鬥志、決心;智,是智慧、機靈、創造力。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迎難而上的堅強信念,而且要培養他們運用創造的方法,機智地克服困難。

我們都聽說過《詹天佑》的故事,作爲一名愛國的工程師,詹天佑對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絕對有誓死完成的決心,但怎樣才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克服那麼多的困難,順利完成修路工作呢?成了困擾詹天佑的最大問題。詹天佑毫不畏縮,冷靜思考,運用他非凡的創造力,巧妙利用中間兩端同時開鑿法,迅速鑿好了居庸關隧道;面對八達嶺青龍橋段坡陡的地形,首創“人”字形鐵路,順利拿下這一難關。正是由於詹天佑既勇又“智”,才克服種種挫折,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條自行設計、施工的鐵路。

創造力不單能幫助學生衝破挫折的困擾,更重要的是它還能預防挫折,減少學生的挫折感。因爲一個有創造力的學生,他成功完成各種任務的機會要大得多。

請看下面一個設計:

“對象:小學中年級學生

主題:買東西

內容:馬鈴薯150克,鐵釘50克,感冒通1盒,電腦用小風扇1個,《格林童話》1本,給一張公交車用IC卡充值50元。

給予錢財:130元”

讓學生運用自己能力,通過乘公共汽車、走路、問路等方法,分別到不同商店,買好上述東西。當然,在出發前要做好安全教育,授予他必要的求生、防禦技能。出發後,父母或老師可以採用暗地跟蹤的方式,觀察小孩完成任務的經歷。

很明顯,這個任務對一名小學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難度,他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一個很好面對挫折,衝開挫折的過程。除了買東西訓練外,還可以設計取東西,找東西,問東西等多種形式的任務完成訓練。

彈簧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顯示其能量的大小,對孩子而言,適當的壓力,纔會激發起他的鬥志。本真的生態環境是不需要、甚至是要無情淘汰弱者的,我們的社會也如此,要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就必然經歷挫折和困難,而這些往往是以壓力的形式展現出來的。

還是給孩子來些具有“生態”意味的鍛鍊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2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學中的心理效應”,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應”。每一部分下面又分很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從一個小故事引出,用典故、案例、新聞故事穿針引線地穿插到每個教育過程中的心理效應中去,用一些實驗證明這些效應的存在,形象地告訴讀者,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去處理我們生活和教學中出現的教育問題。

書中講到的“馬太效應”,即定勢心理,這是我們常有的心理。如一個學生特別調皮,經常調皮搗蛋,在我們的心中就會給他定位爲差生。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會帶上有色眼鏡。其實即便是再調皮的孩子他也一樣有上進心,也會期待得到肯定,作爲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這對孩子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從“馬太效應”看,我們最重要的及時善於挖掘孩子們的亮點,克服定勢心理,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幫助孩子激發潛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師巧妙地運用“禁果效應”達到教學目的。一次上新課的時候,他對學生說:“我這裏有一道難題,本想讓你們做一做,可連我都沒做出來,看來你們就更難了。”好幾個學生立刻請求老師把題寫在黑板上。老師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寫了題,全班同學都忙碌起來,不一會兒,一半同學舉起了手。當學生清晰地說出解題思路時,老師故意裝出甘拜下風的樣子說:“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看來這堂新課你們自己就能學會,有沒有信心?”學生的回答當然是“有”!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讀了書中的“扇貝效應”這一篇,讓我也深有感觸。小凌每週都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但是在這兩天他突然“罷工”了。爸媽仔細詢問,才恍然大悟:由於太忙,上星期天忘記了每週固定不變的對小凌做家務的獎勵——吃麥當勞。這很讓爸媽困惑:用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做家務,是爲了培養孩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但現在變成沒有獎勵就不勞動。到底怎樣才能用好獎勵,最終形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呢?小凌的這種表現就屬於“扇貝效應”,在心理學上,“麥當勞”就是強化物,是對小凌做出某種期望行爲的獎勵,獎勵某一行爲,這一行爲就頻繁出現,這就叫做強化。強化分爲多種方式,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固定時間的強化,即每隔一定時間就提供強化物,強化做出行爲。扇貝效應告訴我們,固定時間的獎勵不能維持新的行爲,沒有“麥當勞”,個體就會“熱情盡失”繼而罷工。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就應該徹底避免這種連續的、固定時間的強化呢?雖然在長時間的過程中、持續地應用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會產生扇貝效應,但是,在新知識、新行爲、新習慣的初始學習階段,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是必要的,這能夠讓學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務,儘快的得到獎勵;緊接着,當學生的學習或者行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斷延長強化的間隔時間,直到最後撤銷強化。現在相信每個老師都會聯想到我們經常用的“小紅花”吧,小紅花就應該要科學的使用。

我們曾經見到過很多孩子背誦詩歌或課文時吞吞吐吐很不流暢的樣子,當時,我們一定批評過孩子,說孩子你怎麼這樣懶惰,不去認真背誦,回想一下我們可曾教過他們一些記憶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誦,並沒有教給他們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時間還是沒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完成背誦的任務。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記憶有系列位置效應,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記憶力是有方法的。我們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老師在課堂的開始和結尾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中在找練習本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後10分鐘在想象和玩耍中度過。背誦課文、單詞變換開始位置,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每一節課給學生的學習任務不能超載,考慮7+2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習任務。這些就是好的提高記憶的方法。我們要把這些方法教給我們的孩子,使他們提高學習的效率。

這本書的優點在於作者對一些極其平常的生活故事背後所反映出的心理效應有了一個恰當的形象的解釋,我感覺受益匪淺。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3

對於學校推薦下發的書籍總有一種感覺:理論性太強,實踐性不夠。光看了書名,更覺得心理學這東西專業性太強,很多專業術語讀都讀不清楚,下意識就產生一種牴觸情緒,因而一直把這本《教育中的理效應》束之高閣。直等到暑假過了一半了,要交讀後感了,才無奈從抽屜底部挖出這本大作。

誰料想,“不看不知道,書中藏奧妙”,原本以爲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規律、效應法則竟被劉儒德教授用那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一一介紹、演繹,閱讀起來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驗,一時竟捨不得放下。

整本書從教學、教育、管理三個領域深入淺出地爲我們揭示出一個個教育心理學規律,對我們的教育教學以及生活方面給予了啓示、引導。比如蝴蝶效應:書中介紹,1XX年12月,氣象學家洛倫茲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叢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輕輕扇動一下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細小的因素與看似完全不相關的巨大複雜的變化之間存在緊密的因果聯繫,這就是蝴蝶效應。書中還講到蝴蝶效應是一點點累積的結果。蝴蝶效應告訴我們:要特別注意初始狀態的微小變動,要對這方面的微小變動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這兒,不由得把這種效應和我們的教育教學聯繫起來,它不就是在提醒我們要從細節上來關注我們的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學生的很多壞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例如:有的孩子不會整理自己書桌,書包。一上課不知道擺放書本、文具,他才從書包裏呼呼啦啦地找書本,一下課,又不知道換書本。到第二節上課了,其他同學都準備上課,他桌子上還擺着上節課的書本,如果到中午放學,向他桌子上一看,啊!一本不少,上過什麼課,他的桌子上肯定會什麼書,滿滿一桌子的書擺的橫七豎八。這不就是“蝴蝶效應”嗎?當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東西時,我們沒感覺到什麼,因此家長就代勞,這種心理創造了條件,有機會暗暗“滋長”,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時間一長,就養成了根深蒂固的壞習慣。還有學生書寫不認真,讀書不用心,不講誠信等這些壞習慣都是這樣一點一滴形成的。

“小學生正處於他們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作爲學生身心成長的教育者,要‘教育無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應”。教師一定要對學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點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蟻穴”。偉大正是存在於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