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選10篇)大綱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選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4K 次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老師這一生的總結,是她生命精彩的真實寫照,是她奮鬥路上的碩果……海倫·凱勒,一個不曾被上帝眷顧的女孩。她從小就不僅雙目失明,還被剝奪了說話以及聆聽的權利。從此,她的生活一片灰暗,一片迷茫。可她卻在自己的努力,以及身邊親朋好友的支持與幫助下,走出了掩埋在內心深處的黑暗與恐懼。終於,她勇敢地打開了那扇被上帝遺忘的窗,讓希望的光亮照亮了心中的每一個角落。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選10篇)

海倫老師曾經也一定想過放棄,也曾質疑過自己。但即使如此,海倫老師也不會輕易說“不”,因爲她的內心夠堅強。她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是她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鋪路石。海倫老師在面對人世的不公時選擇了用希望和堅強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她從不在危難面前低頭。她用一生詮釋了,有希望就會有奇蹟……

我的一生很幸運,有愛我的家人,有健全的身體,有優異的成績以及光明的前途。我從抱怨命運給我的家境,從不嫌棄自己沒有特長,也從不向往那些虛構的美好。但有些人我從不看好,就是那些靠被人施捨存活的“乞丐”。我曾看見一些身強力壯的年輕男人,上身裸露的在寒風中跪在路邊,祈求施捨。我觀察了他許久,發現他的身體在微微發抖。看着他,我想起了海倫老師曾說過一句話:“過了一段時間,逐漸擺脫一段不愉快的經歷,給我投下了陰影。我小心謹慎,但卻不屈不撓地寫下去。”連一個盲人都能寫出着作,他又有什麼資格這樣“懦弱”。世上沒有奇蹟,只有創造成功,用希望和汗水,堅持與努力播種未來。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今天,我懷着十分激動的心情讀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美國人,他的名字叫海倫·凱勒。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他,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一氣讀完之後,不由得感嘆起來。在海倫·凱勒的八十八個春秋裏,只擁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卻給世界的人民帶來無窮的光明與希望。從此,他就一直在漫長的歲月中摸索着生活,長久的盲人生活使他感受到眼睛的寶貴。他非常地熱愛我們這個美麗鮮明,充滿着生機的世界,他爲自己那不能用眼睛看東西,只能用手去觸摸而感到非常遺憾。他曾經說過一句話:“只有聾子才着重自己的聽力,也只有瞎子才珍惜眼睛明亮的寶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又有誰能向海倫·凱勒一樣去用心地珍惜自己的寶貴年華。許多人失明才知道眼睛的寶貴,這就應該在眼亮的時候好好利用它;衰老了才懂得生命的重要,這就應該在年輕時珍惜它。這使我感受到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做怎麼樣的事情都爭取不出錯,安排得井井有條。

讓我們像盲人的生活一樣珍惜自己吧!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至5章後我覺得大家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眼睛不要近視、戴眼鏡,即使失去了視力也要樂觀。有些阿人認爲自己永遠都不會失去視力,那是錯的,因爲盲人想學知識非常不容易,不像正常人一樣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我要告訴大家不僅要自己保護自己眼鏡,也要愛自己的父母。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她——一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的人,一個面對生命挫折不屈不撓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在我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我不得不佩服這位勇於扼住命運喉嚨的人。

我記得海倫·凱勒在書中寫過:“明眼人往往熟視無睹。”難道不是嗎?在正常人眼裏,那些點綴世界的五彩繽紛和千姿百態是那樣的平庸。或許,只有正常人才會這樣,擁有的東西不知道好好地欣賞,未曾擁有的東西卻一再的最求,難道要下了才更懂得珍惜嗎?不,我想:如果讓海倫·凱勒復明,她一定會做出一個榜樣給我們看的,因爲也只有她,生活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光明.

如果能讓海倫·凱勒看見、聽見就好了。因爲她一定會珍惜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成爲世界上最珍惜生命、最享受生命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的人。我們要向他學習,因爲他不會怠慢自己的正常器官,從不會埋怨生活中的不順心的事。在生活中,人類要是享受生活,不去要這要那就好了。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抒發了她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與敬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就像看到我親愛的老師!可見,海倫對莎莉文老師的那份感恩之心是多麼地深啊!海倫是懂得這一個道理的:別人幫助過她,在適時的時候,她也會伸出慈愛的雙手,去擁抱全世界,去感恩全世界。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假如有一天,我們的雙耳再也不能傾聽美妙的聲音,或是眼睛無法欣賞美好的事物,仰或是嘴巴失去了說話的`功能,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然而海倫凱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但是她憑着堅韌的意志力和不斷進取的拼搏精神,與命運抗爭,與時間賽跑,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讓世人敬佩。

1880年6月27日,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南部亞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小鎮。在次年可怕的2月裏,幼小的海倫突然生病高燒不退,醫生診斷結果是急性胃充血和腦充血。然而家人對此毫無辦法,這就相當於對小海倫宣佈了死刑。然而就在一個清晨,海倫身上的燒突然退了,全家人驚喜得難以言喻。但這場高燒讓海倫失去了視力和聽力,使海倫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看不見任何東西。然而莎莉文小姐的到來,使海倫重新點燃了心靈的燭火。莎莉文老師開始叫海倫摸盲文,拼單詞。讓海倫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感到生命有了新的開始。

在莎莉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海倫學會了拼寫單詞。她不分晝夜,像一塊乾燥的海綿吮吸着知識的甘霖。她爲了能和身邊的夥伴說話,夜以繼日的努力學說話。她每天堅持着練習,練習,練習······

1900年,海倫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美國最有名的哈佛大學。海倫是一個聾盲人,但她卻比任何正常人都厲害,她靠自己的意志力和身邊每位朋友的支持和鼓勵,夜以繼日的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學,頑強的意志力和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具有多麼大的力量,一切的苦難和挫折在她面前是多麼的軟弱無力,不堪一擊。

讀了這本書,讓我領悟了奮鬥,堅強和愛的含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

今年的暑假,我去小小魚書屋圖書館借了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人公海倫·凱勒堅韌不拔、渴望光明的品質令我折服。

這本書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只有19個月的光明,因爲一次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她與死神插肩而過,但她也還是失去了視力、聽力和說話能力,剩下的87年裏她一直生活在黑暗而無聲的世界裏。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如果說拿破崙是戰場上的勝利者,那麼海倫·凱勒則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運低頭、立志驅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在海倫六歲時,親愛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打開了她的心靈窗戶,她又學會了多種語言和讀書、寫字、說話,並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四年的學業,成爲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國語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不僅如此她還致力於殘疾人的公共救助事業,爲改善盲聾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而努力奮鬥,用自己的光明驅除了別人的黑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告訴我做事一定要堅持,面對困難一定不能退縮,應該去面對困難、克服困難,還告訴我們要珍惜生活,珍惜生命。讀到這,我不禁低下頭。記得,今年葫蘆絲九級考試前,發現自己老是吹錯,於是我想放棄。可這時媽媽鼓勵了我,最終我葫蘆絲九級考試得了個優秀,看來不要向困難低頭,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受益匪淺,再也不會軟弱,我會勇敢地站在困難面前,與困難做鬥爭、戰勝困難、戰勝自我。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

輕輕合上書本,我卻依舊沉浸在書給予我的感受之中,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了,我還在書本中遨遊,陶醉······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對自己失明,並遇見莎莉文老師而因此改變自己一生的自述。海倫是不幸的,但同時她也是幸運的。而也正是因爲她的堅持,她的刻苦,她勇不放棄的精神,她才如此幸運。海倫原本是一個健康的女孩,但在她19個月大的時候,卻因病失去聽力和視力,陷入聾啞的世界。她開始憤怒,難過,驕橫,古怪,無禮,直到遇到了莎莉文老師,讓她的世界充滿陽光,鮮花。莎莉文老師教會她識字,禮貌,讓她用心去感受周邊的事物。在她學會“水”這第一個字後,開始了對知識的無限渴求。她無節制的閱讀着書籍,吸收着知識。像海綿一樣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里夫學院,成爲了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殘疾人。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爲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永不熄滅的聖火,照亮了海倫的內心世界,點亮了她的一生!

當我閉上眼的那一刻,我的世界一下子黑暗了,我陷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但我們還可以用耳朵聽,用耳朵去感受周邊的一切,但海倫卻連聽也做不到,她的世界永遠只有黑暗,只有安靜無聲的黑暗。但海倫憑藉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

她的一生充滿了瑰麗色彩,這些成就不是她與生俱來的,而是她通過她的堅持不懈,刻苦,不怕吃苦的毅力與精神而得來的,而我們生活得無憂無慮,身體健全,卻不知道刻苦,努力!

我們應該向海倫一樣,熱愛生活,對一切的一切永遠充滿着活力。面對困難,我們昂着手挺着胸,去克服她,海倫可以,爲什麼我們不行?困難並不可怕,只要我們願意放開心胸,去努力面對,用盡全力去戰勝它。只要我們願意努力並全力克服,那麼困難一定是我們的手下敗將。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珍惜每一天,像海綿一樣吮吸着知識的甘霖,那麼我們的世界該多麼美好!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8

翻開書頁,一縷縷墨香撲鼻而來;細嚼文字,一股股能量充實內心。《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本讓我喜愛的書籍,海倫·凱勒——一個讓我感動的人物。

海倫·凱勒出生於1880年,美國人。童年時的一場大病,讓她成了聾啞人,突如其來的變故也曾讓她恐慌,悲傷了很長時間,那時,她才19個月大。後來在母親和莎莉文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她克服了重重困難,用超人的堅強的毅力,考上了哈佛大學,還學會了德語、法語、拉丁語等多國語言,她不但是作家,還是慈善家、教育家、演講家。

作爲一個盲人,她取得了超過我們正常人都難以企及的成就。她幻想着上帝能給他三天的光明,因爲她有太多太多想要親眼看到的事物,她想看看一直陪伴她的親人,想看看精彩的戲劇,想看看博物館裏真實的寶物,想看看雄偉的城市建築……

這三天的光明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簡直是低到塵埃裏的願望,但是對於海倫來說卻成了奢望。作爲一個正常人,我甚至從來沒有珍惜過視力。我恍然大悟,不能等失去了之後才懂得珍惜。我想:我以後會更加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感官,用眼睛好好去看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用耳朵去聽大自然中各種美妙悅耳的聲音,不止是視覺、聽覺,還有嗅覺、觸覺、味覺等等,這一切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最好的禮物。

讓我們以海倫·凱勒的頑強意志激勵自己,書寫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童年故事!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9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書裏寫的是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失去聽力和視力後如何走出黑暗與孤寂,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的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當我看到當一場惡夢般的高燒把她的視力和聽力給剝奪時,我不禁爲她感到深深的悲傷。我真怕她從此永遠不能從沒有了聽力和視力的驚恐和悲涼中走出來。可當我看到她能根據自己的思考來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時,我又對她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當看到她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說話,並且考上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學校—哈佛大學,完成了學業時,我又不禁爲她感到了自豪和驕傲。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海倫·

凱勒小時候學說話的故事了。由於海倫·凱勒看不到人的口形也聽到別人的發音,可想而知她要學習開口說話簡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是她憑藉着自己頑強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再加上老師的細心教導,海倫·凱勒終於說出了斷斷續續的

一句話“天氣很暖和”。這可真是一個奇蹟啊!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海倫·凱勒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時,也能毫不退縮。想想自己比起海倫·凱勒來說真是太幸運了。我有着健全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可是我還不知道要珍惜,遇上一些小小的困難就要退縮。相比之下,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要以海倫·凱勒爲榜樣,努力學習,遇到困難決不退縮。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著名的文章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寫的。文章主要講述了海倫盼望見到光明,哪怕僅僅三天。隨後便列舉了在三天時間之內,她想知道的事物事情:第一天,他將凝視她所有的親人及朋友,還有她的寵物狗和丹麥狗;第二天白天他將在歷史博物館中度過,,而夜晚時將沉迷於電影之中;第三天時,他將會來到城市的某個角落,以觀察形形色色的路人……海倫·凱勒在十九個月時發了一次高燒,變得又瞎又聾又啞。一開始,她的脾氣很暴躁。可她在她的家庭教師的教育下,不僅不再暴躁了,還學會了拼寫單詞,甚至還學會了拉丁文、希臘語等五種語言,並在晚年寫了幾本膾炙人口的著作。一個殘疾人,尚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可放眼我們健全人,卻有一些成爲了社會的累贅:在街上乞討,過着坐享其成的生活。他們這些人雖有着健全的體魄,卻常常怨這怨那。根本沒想過社會中還有一部分渴望健康的殘疾人。正如海倫所說的:“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如果給自食其力的殘疾人一個健全的身體,那麼這些人就會取得更大的成就。殘疾人尚能取得成就,健全人更該能,站起來,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