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大綱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2W 次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

剛看到這個書名時,讓我笑出了聲。三天光明,太容易了吧。後來獲知是殘疾人的故事,笑聲停止了,更多的是沉思:作者會是個多麼堅強、認真並且努力的人啊!拜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部外國名著,我的心靈曾震撼了許久。其中儘管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事件,卻還是深深地打動了我。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文中的主人公是海倫.凱勒,也許有人認爲凱勒是不幸的弱者,19個月時她就失去了聽覺、視覺和說話的能力。幼小的她,從此與整個世界失去了溝通。但是,海倫.凱勒又是堅強的、幸運的。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在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海倫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並從中得到許多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因爲她心中明白,只有知識可以讓她擁有自信,走向光明之路。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倫.凱勒她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還寫出了許多著名書籍。她還多方奔走,建立了許多家慈善機構,她創造着一個又一個奇蹟!

海倫.凱勒成功了!我爲她的成功而歡呼雀躍。由此,我更加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在我們每個人降臨到這個世界上時,就是要學習的。每分每秒,從呀呀學語,慢慢走路起就在學習。也只有學習會讓我們成就輝煌。

《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給予每人的也不應該只是震撼,還有感動吧。這本書用一個弱女孩的目光看世界,來教導人不要輕生,請珍惜生命。這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海倫.凱勒一個殘疾人都可以那麼堅強地創造美好,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荒廢生命呢?

海倫.凱勒的這一生都是不平凡的,如果,凱勒向命運屈服了,那麼,凱勒的一生都將在平凡中度過,並且孤獨、自卑。相信,每看完這本書的人,他的心靈一定會接受一次可貴的洗禮,從而醞釀出一股巨大的向上的力量。

現在我知道了:人們的精神遠遠超過了時空的限制,無論在哪個時代,勇氣和愛都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基礎。所以,生理上的殘疾一點兒也不可怕,如果心靈上受傷了。“殘疾”了,那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殘疾。我們要學會勇敢,學會堅強,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我們依然能挺直脊樑去譜寫完美的人生!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2

她曾經自暴自棄過,但是她很快便認識到這是在像命運屈服,在心理上首先輸給了別人!她內心的那份執着,迫使她等待,終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的那一天。————海倫凱勒後來,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爲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爲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望着鏡子中的自己,心中茫然,一次次的考試失利,讓我覺得成功離我很遠、很遠。不!我不情願,我不服輸。想想面對那樣的挫折,海倫都沒有退後,依然不屈不饒、不懈追求。終在歲月的長河裏名垂青史。

這一點點小失利又算些什麼?我要重整旗鼓、永不言敗,在失敗與困境中乘風破浪,在前進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夢想。飲口水,如駿馬晝夜奔馳,廢寢忘食地追趕着。課上,我專心致志,凝神思考;下課,我停止了逐鬧的腳步,專心書寫;夜晚,伴着月,開始題海的奔波。眼前盡是火燒沈實驗室的愛因斯坦、頭枕圓木的童第周、挑起螢火蟲看書的車胤他們的經歷讓我增加勇氣,讓我渴望實現夢想的信念更加堅定。

順應着自己內心的呼喚,用自己的能力打造自我,用自己始終不渝的信念去照亮自己的人生。那時的溪水定匯成江河,清瑩的浪花定將笑遙大海。三天的光明對於海倫來說足夠了,三年的光陰定將輝煌人生。走自己的路,免不了要吃苦,但只有堅持自己的信念,追尋夢想,才能在人生旅途中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淮安外國語學校20xx級初一(16)班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3

在噩夢中睡醒,在驚慌中振作。我帶着好奇的心走進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書中,感受着海倫 ·凱勒的苦難……

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這部著作的作者——海倫·凱勒。她是一位盲聾女作家。她自幼生活在黑暗中,但是她卻從來不向命運低頭。在老師,親人和朋友的幫助下,用心靈感觸世界,刻苦勤奮的學習,最終,以堅強的意志力成功考入哈佛大學,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在那一刻,海倫·凱勒這個名字響遍了全世界,她改變了自己不幸的命運,創造了盲聾人的奇蹟。

讀完,我被海倫·凱勒那不屈服命運的鬥志給震撼了,被她那對生活的無限熱愛的態度給征服了。生活本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充滿着艱辛和無數的挫折,海倫·凱勒面對着向她突如其來的困難,仍頑強拼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正是她對光明的呼喚和渴望。在一片茫茫黑暗中的她,沒有自暴自棄,仍奮發向上,勇敢迎接命運的挑戰。雖然看不見外面的世界,但是仍抱有樂觀積極的態度。她用雙手觸摸大自然,用自己的心靈親近世界,她對光明充滿着無限的熱愛,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爲自己心靈上帶來光明。

與其相比,才發現原來我們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剛學走路時摔跤,在地上哭着喊着,直打滾;上學時,一次考試的不順利,便嘩啦啦的流下眼淚,甚至放棄學業;犯錯誤時,被父母責罵,便氣得離家出走……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深受寵愛,我們雖然擁有着健全的身體,但是我們卻不具備堅強的毅力。細想,如果我們也遇上了像海倫·凱勒這樣的大困難,那我們豈不得備受打擊,兀兀窮年,迷失在一片黑暗中去。

因此,我們要學會向命運挑戰,與其逆來順受,不如放手一搏,除去人生的絆腳石,讓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就像海倫·凱勒曾在書中寫到過:“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光明。”困難遇到得越多,就會有應對困難的冷靜和方法,才能成功走向人生的巔峯。

以海倫·凱勒爲榜樣,堅強勇敢地應戰大大小小的困難,讓我們爲生活帶來光明,爲世界帶來光明。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

最近,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它讓我有了很多的感悟。

書中寫了海倫.凱勒在小時候一次高燒後,永遠失去了視覺和聽力。她的世界變得黑暗、沉寂。因爲失去了視覺、聽覺,她無法與這個世界去溝通去聯繫,所以,她粗暴、無禮。直到她遇見了莎莉文小姐,莎莉文小姐使她打開了心靈,與人溝通。當她感悟到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變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難以想象的單調、枯燥中學會了多個國家的語言,並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學。

她能做到這些, 是因爲她是用心在感受着這個世界,在黑暗中開闢出了一條走向光明的道路,是因爲在困難面前,她沒有選擇退縮,而是選擇了堅強的去面對,去克服困難,才獲得了今天的種種成就。

海倫.凱勒最後說:珍惜你擁有的所有吧,你將看到一個美好的世界在你面前展開“。

是啊,比起海倫.凱勒我們幸運的太多,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能夠聽到看到,可能,我們現在並不能意識到自己擁有寶貴的資源,可對於那些身體有缺陷的人來說,我們擁有一筆多麼大的財富啊,他們也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擁有健康的身體。海倫.凱勒在黑暗和沉寂中生活,她付出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艱辛?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所以我們更要好好的去利用它,好好學習,向海倫.凱勒學習,學習她那不畏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5

再次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卷,其中依然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事件。但卻又一次深深地打動了我。的確,海倫凱勒那“不平靜”的人生及她與命運抗爭的歷程鼓舞了我,給了我奮鬥的力量,作爲正常人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而且又失語的人,可以用心去感知天地萬物,海倫就是用心靈去傾聽着世界上最美的聲音,看見了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疾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小小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直到7歲,她在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於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聾盲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將仔細端詳自己的莎莉文老師、親人、朋友,還有環視自己生活的環境;到森林進行一次遠足,放縱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館對世界的歷史與未來、人類進步的奇觀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時由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到劇院或者電影院享受色彩、優美和動作的完美結合;瀏覽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築藝術;漫步在大街、公園,瞧瞧萬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會輕易放過一件小事,它爭取密切關注它所看到的沒一件事物。

”“此後,我摸到每一件物品,我的記憶都將鮮明地反映出那件物品的樣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風險給我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朋友;第二天,我要看人與自然的歷史;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現實世界中度過。”這一段話是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寫的語段。這個語段深深打動了我,每次翻開這本書我的腦子裏就會浮現出這三句話,時刻提醒自己珍惜現在美麗的時光,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能像海倫這樣不服輸,不因自身殘疾而跟命運抗衡,從而改變了命運。

我想起2年前我初看這本書時發生的一件小事。……“妹妹,我給你講海倫.凱勒的故事吧。”“海倫.凱勒!哪國明星呀?”“不是,她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偉人。”“那有什麼好講的啊,你還是講講Jay最近的消息吧!”……從沒有遭遇過災難,從沒有體驗過不幸,甚至從未領悟過挫折的弟弟妹妹當然不會思考人生,他們只有享受快樂,他們是那麼的美麗、年輕、聰明,令人羨慕,沉浸在快樂中,在一覽無餘的光明中,我們失去了對現有事物的感恩,認爲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彷彿人生一路輕歌慢舞,精彩世界任我逍遙。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荊棘密佈,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纔是真,再回首,一切都在昏暗中消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要時刻充滿感恩之心,用充滿感恩的心去接受一切,觀察一切,那時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美好。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

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能看見美麗的世界,都能聽見美妙的音樂,可以說他們的生活是美好的。只有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他們是可憐的,是弱者很值得大家憐惜的;但其中的一些人,是強者,是主宰命運的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其中以爲強者給俄我們很大啓發,她就是 19 世紀與拿破崙被人稱爲 “ 世兩量大奇人 ” 的海倫 . 凱勒。

1880 年 6 月 27 日 海倫出生在美國的南部亞拉馬州的塔拉巴州的塔斯比亞鎮。一場可怕的高燒讓童年時活蹦亂跳的海倫 失去了聽力。自從殘疾後,海倫身份暴躁、怨天尤人。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她就會瘋狂的抓着踢着大家。因此,大家開始不那麼喜歡她了,而漸漸地疏遠她 1887 年 3 月,安妮 . 沙利文老師走進了海倫獨特的生命,讓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經過沙利文的一段精心培育,海倫已經變得善良了,好想回到了童年時的天真浪漫。

海倫 12 歲的時候,她曾說過: “ 我一定要上哈佛大學。 ” 當時,大家都認爲這個又聾又啞的小女孩不可能考上這所名校。但是也有人資質給她鼓勵,那就是安妮 . 沙利文。沙利文老師可以說是海倫再生父母。她把醫生的心血都投給了她,但沙利文老師並沒有白費她一生的心血,因爲她培育了 20 世紀不朽的神奇 —— 還哦輪 . 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啓示,讓我等懂得了怎麼面對挫折,而不氣餒。最重要的一點是讓我明白了:無論你生活在多麼黑暗的世界裏,只要你堅強做人事情都有信心,那你就一定能在黑暗中見到光明。雖然海倫只是個殘疾人,一直生活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裏,但她卻有着無比堅強的信心,崇高的品質。

人只要信念不滅,那他的生活就會一直延伸下去。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此書作者是海倫。凱勒,她是一個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疾病被奪去嗓音、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19世紀奇人。

她七歲時在只有20歲的莎文老師費盡心思的開導下,她試着走出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到了知識的神奇,海倫憑着一顆光明堅強的心在逆境中崛起。她多麼的渴望上天給她三天光明:第一天,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親鄰;第二天,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奇蹟;第三天,要在日常生活中度過,到爲生活而奔忙,幸福努力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對於凱勒,這僅僅三天的光明都是一種奢望。

可就在疫情當下,隔空網絡教學中,和電子產品打交道的同時,就有許多同學控制不住自己,萌生出了打遊戲,玩手機,聊微信的想法,虛度了自己的光陰。我想說:“對於健全的我們有什麼資格不努力,不學習,爲什麼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我們就應該“把活着的每一天看做生命中最後一天!”抓緊每一分每一秒,不讓光陰虛度!不要失去才懂得珍惜!要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挫折,以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現生命的價值!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8

今年的暑假,我去小小魚書屋圖書館借了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人公海倫·凱勒堅韌不拔、渴望光明的品質令我折服。

這本書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只有19個月的光明,因爲一次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她與死神插肩而過,但她也還是失去了視力、聽力和說話能力,剩下的87年裏她一直生活在黑暗而無聲的世界裏。馬克·吐溫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如果說拿破崙是戰場上的勝利者,那麼海倫·凱勒則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運低頭、立志驅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在海倫六歲時,親愛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打開了她的心靈窗戶,她又學會了多種語言和讀書、寫字、說話,並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四年的學業,成爲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國語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不僅如此她還致力於殘疾人的公共救助事業,爲改善盲聾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而努力奮鬥,用自己的光明驅除了別人的黑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告訴我做事一定要堅持,面對困難一定不能退縮,應該去面對困難、克服困難,還告訴我們要珍惜生活,珍惜生命。讀到這,我不禁低下頭。記得,今年葫蘆絲九級考試前,發現自己老是吹錯,於是我想放棄。可這時媽媽鼓勵了我,最終我葫蘆絲九級考試得了個優秀,看來不要向困難低頭,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受益匪淺,再也不會軟弱,我會勇敢地站在困難面前,與困難做鬥爭、戰勝困難、戰勝自我。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9

合上書本,沐浴着午後溫暖的陽光,讓眼睛縱情領略美景。突然發現,擁有光明是件多麼美妙的事!

我想起了書中的海倫。凱勒。她曾經擁有一段快樂的時光:到玫瑰小亭玩耍、與瑪莎。華盛頓一起惡作劇、搜尋草窩裏的雞蛋......可是,海倫在一個陰沉蕭索的二月因爲疾病,被上帝永遠拋棄在了黑暗無聲的世界裏。

也許是因爲疾病,她無助、憤怒。但在蘇利文老師的幫助下,她戰勝了恐懼,面對着黑暗,努力拼搏、奮鬥,不僅學會了讀書和說話,而且還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是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女性傳記!

對於一個盲人而言,她的舉動值得我們爲她鼓掌,卻又告訴我們——要珍惜擁有的光明與時間。珍惜你擁有的光明,或許你會慶幸,不用如海倫一樣飽受黑暗的折磨,可以悠閒的散步,賞花,看風景;或許你會慶幸,不用如海倫一樣艱難的學發聲,學說話,盡情的放出歌喉。但是,假如你擁有這些還虛度光陰,浪費時間,你會連一個殘疾人都不如。

作爲正常人,我們比盲人擁有更加優厚的條件和待遇,更應該要珍惜這些,珍惜你所擁有的。有了光明,就更加要珍惜時間。所以,海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最後一句寫道:但是我相信,在所有感官中能夠帶給人至高快樂的唯有視覺。

讀《假如給給我三天光明》有感10

本學期開學,我就向我們六(5)班的同學推薦了這本書,我也讀了這本書。讀完這本書,感慨頗多,海倫 凱勒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震撼。 小時候的海倫(就是作者)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週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而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在一場高燒之後,海倫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隨之而然的又不能說話了。這三樣東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

如果失去了這三樣,對一個常人來說,等於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如果你是海倫,給你三天時間,你會去幹什麼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動力與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顆又陰又暗,又冷又溼的心。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這樣活着,生不如死,還是早一點兒結束算了。 然而,海倫的做法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而且,正是這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子,竟然畢業與美國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成就啊。但是,畢竟,這驚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的。與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別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倫可以創造這些常人無法想象的奇蹟,全靠她有着一顆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新。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自己那顆熾熱的心,用自己那偉大的愛,去擁抱美好、充滿生機的世界,以驚人的毅力與困難作戰,終於,她戰勝了生命的挑戰,張開了心靈的眼睛,有了信心與希望,走出了寂靜與黑暗。最後,她又把那雙慈愛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再想想身邊的學生,當我向他們述說“張老師讀這本書時,曾留下了眼淚”學生都能鬨堂大笑,他們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現在生活很幸福,體會不到海倫生活的艱辛,也就讀不出海倫的堅強。讓他們向海倫學習更是天方夜譚了。怎樣來教育新時代的學生,值得我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