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大綱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1

小說前半部作者以回憶的口吻敘述了主人公漢娜相識,相愛,又分開的一段過往。比較吸引我的是,作者對當時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作了非常細膩的描述和分析。特別是有這麼一段話,我反覆看了很多遍。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

“我不知道那兒來的那麼大的勇氣,會又一次去看施密茨太太。……這些就是我當時的冷靜思考,從我的慾念出發,從道德上說我從沒有這樣深思熟慮過,終於找到了一條途徑,從而使我的作孽之感也沉默下來,但是,這還不足以給我帶來勇氣。我於是又編造種種藉口。”

可見米夏當時是知道他對漢娜是懷有慾念的,他也明確知道這是罪惡的,不道德的,但是是道德並沒能阻止他的行爲,通過費心的思考,他反而在道德中找到了他必須要去見漢娜的理由。

“如果不去,倒反而是危險的,……所以,我去看她纔是正理。她會舉止正常,我也會正常舉動,一切都會重新正常起來。”

名義上他是抱着想恢復正常的理由去見漢娜的,實際上他的內心是渴望着相反的東西。如果去見了可能不會發生什麼也可能會發生什麼,如果不去見當然肯定什麼都不會發生,所以必須要去見,抱着不會發生什麼的僥倖的理由,內心實際渴望的是發生點什麼。

所以作者又寫到“思想和行動要麼一致,要麼分離。我是這麼想的,……在我生命的流程當中,有的事情不做決定,卻去這麼做了;有的事情做過決定,卻不去那麼做,這樣的事情簡直太多了。如果真出了事情的話,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會牽扯到行動。……我並不是說思考問題和做出決定對於行爲沒有影響。但是,行爲所實施的,卻並不簡單地就是事先所想到的和決定的。行爲有自己的來歷”。

那麼行爲的來歷是什麼?心理學給出的答案是動機,動機是行爲的內部原因,是動機的力量推動着有機體去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

理論上任何的行爲都是有其動機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動機是行爲的真正原因,去做一個行爲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只有真正的原因才能叫做動機,其他的理由都是爲動機服務讓行動得以實施的藉口。

然而,真正的動機大都是被隱藏的,人們出於種種原因,或高尚,或卑鄙,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動機守口如瓶。有限而膚淺的表面和行爲就好比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動機則隱藏在海面之下。所以瞭解人類內心世界的精華在於“動機”,在於知道“做什麼”背後的“爲什麼”。

當米夏坐在法庭聆聽漢娜被審判的過程時,漢娜的種種奇怪舉動,勾起了他的疑問,他心中突然得到了一個答案,一剎那往事涌現,漢娜和他在一起時的種種奇怪行爲都得了合理的解釋。她爲什麼讓他爲她朗讀,爲什麼讓他一個人去安排旅行的行程,爲什麼沒看到他留的字條而與他爭吵等等。這麼多複雜的行爲背後,其實只有一個簡單的動機,那就是漢娜不會認字,並且她在極力掩飾這個祕密。時至今日,漢娜依然在守口如瓶,甚至爲了這個祕密,拒絕法庭查驗筆跡的要求,承認自己沒做過的事,即使爲此她將會被判處比別人重的多的刑罰。

在明白了漢娜的祕密之後,米夏的行爲就顯得十分的耐人尋味。他完全可以公佈這個祕密,去拯救漢娜。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當然他也在內心掙扎過,他不去的理由是認爲不公佈祕密是漢娜自己的選擇,他要尊重漢娜的選擇。但這明顯是個愚蠢的選擇,他可以救她,即使不是爲了救她,還原事實的真相,讓判決能夠公正,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考量。米夏依然猶豫不決,爲此他去求助了他的父親(電影中是他的老師),長者告訴他,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是不錯,但當事人可能並不完全明白這個選擇的重要性,你可以當面告之厲害,並讓她在再做決定,如果當事人依然如此選擇,你當尊重內心的選擇。

米夏預約了和漢娜會面,在看守所外,米夏焦灼不安,或許是不敢面對曾經深愛的女人如今憔悴蒼老的容顏,或許是害怕如果漢娜改變主意,那樣他和漢娜曾在一起的祕密也將被公佈,或許是不想爲了幫漢娜洗脫罪名而被輿論和大衆譴責,被同學們看不起,或許……哪個是米夏的真正動機,我們無從知曉。但是米夏最終選擇了不去。如果不去肯定什麼都不會發生,如果去了肯定就會發生什麼。

“有的事情不做決定,卻去這麼做了;有的事情做過決定,卻不去那麼做,這樣的事情簡直太多了。”從小說中我們看出,米夏是個非常優柔寡斷的人,內心總是在彷徨掙扎,天人交戰。他的所行和他的所想經常是不一致的。米夏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什麼是法律,什麼是道德他都非常清楚,所以他的行爲也都受這些因素牽制,但是當他真正欲行或不行某事的時候,即使和道德良知有衝突,他依然會在道德中尋些藉口去行欲行之事。在這裏道德反而成了其掩飾隱祕動機的遮羞布。這讓我想起了所謂的僞君子,僞君子們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然而仁義道德只是他們的工具,讓他們打着光明正大的旗幟,行的卻是內心骯髒齷蹉之事。

漢娜的性格與米夏恰好相反,漢娜做起事來乾脆果斷,經常是怎麼想的就怎麼去做了,內心很少會糾結和徘徊。米夏當初爲漢娜所吸引,也許就是因爲喜歡漢娜的這種氣質。

“我至今還記得,要說起她的身段、姿態和舉止,……那情景更像是她在向自己身體內部收斂進去,任其獨自行事,以一種安詳穩重的韻律行事,並且不受她頭腦中任何命令的干擾,也就完全忘卻了這紛擾的外部世界。這是一種物我兩忘的風格,原來就蘊涵在她的姿態和舉止當中。”

漢娜的行爲都是非常果敢的。爲了保守自己的祕密,她可以不斷的更換工作,可以不告而別的離開米夏,可以在法庭上承認不屬於自己的罪行,即使被判了無期徒刑也無怨無悔,甚至連她最後的自殺也那麼的毅然決然。無疑漢娜是個真性情的人,也許是因爲不識字,沒受過太多的教化,她不會掩飾自己的情感,也不會控制它,她不管不顧的從背後抱住小她十多歲的米夏,她聽米夏爲她朗讀時的嬉笑怒罵,她和米夏單車郊遊時的幸福表情以及她在法庭上與法官的對答等等,都是漢娜誠實自然的流露。我想如果漢娜沒有心中的哪個祕密,漢娜一定是個內心坦蕩,光明磊落之人。這讓我想起了伊甸園的故事,亞當和夏娃原本無憂無慮的生活在伊甸園中,因爲蛇的誘惑,吃了智慧樹的果實,有了羞恥之心,而被上帝趕出了伊甸園,從此在世間吃苦受難。

在法庭上,漢娜可以說是最誠實的人,法官對她的提問,當時她是怎麼想的,她就怎麼回答了。她唯一隱瞞的是自己不識字這個祕密。而其他看守爲了能減罪都在爲自己辯解,找理由。他們都是識字的,受過教育。甚至是法官大人,當漢娜反問他“如果是你,當時在哪,你會怎麼做?”時,他也沉默了,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思慮至此,我不深思所謂教化對於人的意義,我們會識字讀書,我們受過教育,我們知道禮義廉恥,然而當我們的隱祕動機與道德良知發生衝突的時侯,我們會如何選擇?然後又付諸於怎樣的行動?是妥協掩飾還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要做到真正的身心一致真的很難。

小說名叫《朗讀者》,除了對應米夏爲漢娜朗讀這個核心情節之外,我認爲還蘊含另一層象徵意味,朗讀和閱讀不同,人在朗讀時,口中所念即是心中所想,朗讀是一件身心一致的行爲。作者也許是想告訴我們,人心如一本書,一本只有自己才能讀懂的書,只是自己默唸是沒用的,請把它大聲朗讀出來。因爲怎麼想不重要,怎麼感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行動。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2

讀到一本好書的感受,有一個詞簡練而準確,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場好電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銀幕上的某個場景;又或者聽完一張唱片,關掉機器,依然餘音繚繞一樣。合上《朗讀者》就是這種感受。

對於《朗讀者》,權威的《紐約時報書評》評價說,“感人至深,幽婉雋永,小說跨越國與國之間的樊籬,而直接同人類的心房對話。”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文風不華麗、不賣弄,筆觸冷靜、結構簡單,這使《朗讀者》莊重卻毫不晦澀,嚴肅又直指人心。《朗讀者》的三部分其實分別是三個謎:都是關於那個女主人公、納粹女看守漢娜的——她的身份之謎、她的認罪之謎、她的自殺之謎,這無疑吸引我們這些異國讀者能走進情節去。寫偵探小說出生的作者將這些謎一個一個解開,但帶給讀者並非“恍然大悟”、卻是“掩卷沉思”。

它訴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少年伯格15歲那年得了黃疸,在路邊嘔吐的時候遇到36歲的公共汽車售票員漢娜,漢娜把他帶回家。這以後,他們開始交往,讀書。

漢娜經常會有一些令伯格不解的舉動,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從漢堡消失了。伯格再次見到漢娜時,是作爲法律系大學生參加法庭實習,而面對面站着的漢娜,是接受審判的納粹戰犯。原來,漢娜曾當過集中營的女看守。伯格漸漸明白了一個祕密:漢娜不識字,所以她要伯格讀書給她聽,所以她有那些奇怪的舉動。更重要的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尊嚴,掩蓋這個她認爲是羞恥的祕密,漢娜放棄了提升職位的機會,去做女看守——這是不需要識字的。她甚至爲了避免遭遇辨認筆跡這樣可能使祕密暴露的事情,而承認罪行都是自己乾的。伯格在揭示真相以解救漢娜和維護漢娜尊嚴間掙扎了很久,漢娜最終入獄了。

一段時間以後,伯格繼續給她寄讀書的磁帶,漢娜竟然漸漸在獄中學會寫字,經常寫些字條給伯格。伯格從未回過隻言片語。這期間他結了婚,又離了婚。有一天,女監獄長打電話給伯格,說漢娜刑期將滿,他們注意到伯格是唯一與她聯繫的人,請伯格接她出獄。伯格去見了漢娜,原先健壯美麗的婦人已老,伯格瞬間流露的驚詫和失望被漢娜捕捉到了。在漢娜出獄前一天,伯格決定去接她出獄。然而他見到的只是情人蒼老的屍體。就在出獄的那天清晨,漢娜自殺了。

《朗讀者》是本複雜的小說,我相信讀完它的每個人對它的“沉思”也是複雜的,這起碼包含理性與感性兩面。這是一部關於歷史與個人、情慾與道德、愛與罪的小說,這些東西統統被壓在小說敘述者、主人公米夏的身上,當這些東西無法拋棄、無法剝離、無法逃避的時候,它帶來的感動無疑也是相當沉重的。現在有一個詞常被引用,叫“歷史的人質”。而《朗讀者》告訴我們,這個詞彙遠比我們想象中要複雜的多。雖然我說這本書的兩個層面和我這個“異國讀者”有些“隔”,但是類似的歷史、類似的境遇,在我們這個“異國”絕非沒有,然而我們這裏似乎缺乏這樣“直面歷史”的作品,甚至在近來的影視和圖書裏,僅僅剩下一些“懷戀”了。如果這本書仍能關乎我們自己的話,大概就是這點感慨和惋惜。

在《朗讀者》的謎中,無疑漢娜的認罪之謎最令人費解。一個女人在戰爭期間放棄自己安定的生活、入伍做了集中營女看守;繼而又在審判期間放棄自己辯護的權益、寧願認罪被判無期徒刑,這一切僅僅是因爲要掩蓋自己是文盲,不認識字而已!施林克用這個多少有些奇崛的故事文本,告訴我們雖然罪行是無可爭辯的、但是對於犯罪者是無法簡單判定的。對於個人與歷史的關係,《朗讀者》做出了這樣一種值得警醒的反思。而在這部小說的後兩部分,我們接觸到最多的詞彙,是“麻木”二字,在漢娜一案中:審判者是麻木的;旁聽者是麻木的;甚至證人——集中營的倖存者也是麻木的。反而倒只有漢娜這個站在被告席上的人表現出豐富的性格:時而倔犟、時而驕傲、甚至有些天真——尤其是她反問法官(只有職業表情的人)“換了您會怎麼做呢?”,這無疑是對自認是無罪的人、自認是正義者的拷問。在我看來,這句拷問,就是《朗讀者》的核心。

當然,任何一種簡單讀解《朗讀者》的可能性都是不存在的,它本身的多義,是它的吸引力之一。我相信每一個讀它的人掩卷之後的沉思都將是不同的,實際上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和讀者個人的歷史應該是有相當聯繫的。但是在“愛情”這個層面上的感動,普天下都有着同一性。《朗讀者》寫的愛情,毫不諱言是包裹着情慾的,是關乎身體的。

雖然“朗讀”對於漢娜的意味極爲複雜,但這無疑是這段愛情在米夏心中得以延續的重要動力。據說,《朗讀者》要被拍成電影,其實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肯定在心中對漢娜已經有許多形象的投射。按米夏的話來說“她有很多寫照”:比如在廚房拉上長筒襪、騎着車奔馳時裙邊在車子帶起的風中佩服、站在書架前手指滑過書脊,等等。這是這本小說最感性的地方,在初戀結束之後,對那些“寫照”的懷念——尤其是對於有“負罪感”的戀人來說,那些在分離之後,那些畫面、那些氣味、那些場景、那些話語,當你在心頭又和它們不期而遇的時候,無疑會令魂魄爲之一顫。或許也可以說,正是他們之間的情感令讀者“魂魄爲之一顫”,從而更加深了對這本小說政治性的反思。

朗讀者不同的聲音會產生不同的聲效與場景,一切,都是造化。一切都結束了嗎?漢娜問伯格。一切都結束了,離開了監獄,漢娜再也不會收到錄音帶了,也不會有人來探望她,她心中僅存的一點溫情都將消散開去,在就要回到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來之前的某個日子,她選擇了結束自己66歲的生命。而對於自己那個卑微的祕密,伯格始終也沒有說出去。

作者本哈根說:“人不因爲曾做罪惡的事而完全是魔鬼。”一個集中營的女看守帶給我的有豈是我的幾句庸俗的語言可以說清的。

這是一部關於“愛、羞恥、謊言、正義”的書,一個女人,用一生去守護她是“文盲”的祕密,一個男人用下半生去彌補他內心“正義”的缺失。

《朗讀者》給我們心中那個不能說出的祕密,給我們心中至今還愛着的那個人,那些初始的美好,那些第一次愛上的人,那些第一次被祕密憋哭的人。

有祕密。每個人。

有愛着的人,每個人。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3

同學給我推薦了一本德國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譯本《朗讀者》。讀完這本書的感受,用一個簡練而準確的詞來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場好電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銀幕上的某個場景,又或者聽完一張唱片,關掉機器,依然餘音繚繞一樣。合上《朗讀者》就是這種感覺。我並未能像書的結尾說到那樣——每一個讀者都會把它一夜讀完,畢竟書中涉及的歷史、道德、情慾、倫理等問題很複雜,讓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難以自拔。

二戰後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邁克患上了猩紅熱,他坐車到很遠的圖書館中找尋自己愛看的書籍。邁克有一次在路上病發,漢娜將他送回家,兩人開始漸漸交談起來。病好的邁克,回到了漢娜所居住的房間,而兩顆同樣寂寞的心,此刻交匯在了一起,15歲的邁克和35歲的漢娜發生了一段驚世駭俗的忘年戀,此後漢娜總是讓邁克爲她朗讀,在邁克的朗讀中,漢娜像個孩子似的時而痛哭,時而大笑,那個夏天,邁克滿16歲之前的那個夏天,是他們一生中最短暫最快樂最不能忘懷短暫時光。相愛容易,相處太難。漢娜最後離開了邁克。而邁克再一次看見漢娜是在對二戰戰犯的審判席上。漢娜作爲主要戰犯被判終身監禁。在漢娜終於特例獲釋時,長大的邁克再也沒有當年的激情。而冷漠的邁克也讓此時白髮蒼蒼的漢娜心灰意冷,最終選擇了在監獄上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很顯然,這部小說具有着存在主義的背景,作者力圖揭示外部世界的黑暗混沌和人類的自身永恆的孤獨,儘管對人的前途看得未免過於黯淡,但卻異常深刻,又一次讓我們認識到了人類生存的悲壯——人類的精神追求、人的高貴和尊嚴永遠不可能用定量化的標準來衡量,無論是道德還是法律,無論我們目前對這些是怎樣的依賴,能夠拯救人類自身的也許只有漢娜那種與生俱來的對朗讀(也即閱讀)的最純淨、最執着的`追求。

一本好書,就是一味具有神奇特異功能的藥,喝下去,能讓你看到自己五臟六腑都是透明的,還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包括美的,醜的,強大的,弱小的,宣讀着的,沉默着的,也全都因照透了陽光而無所隱藏。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4

對於漢娜來說,不讓這些囚犯逃跑是她的工作,是她的職責所在,所以她聽任火舌吞嗜了那些無辜猶太女囚。然而作爲戰犯,她在法庭上對法官的再三反問:“要是您的話,您咋辦?”

這個倖存者眼裏“年輕、漂亮”,完成任務“認真負責到喪失良知”的女看守,是米夏的那個“把食指舉得齊胸那麼高,輕輕地劃過書脊”的漢娜嗎?是那個“轉過身子……裙邊圍繞着她的腿肚子旋轉起舞,然後又輕輕垂下的”風情女子嗎?

與其他納粹份子不同,漢娜的從軍並非受納粹極端思想的蠱惑,而只是爲了掩蓋她目不識丁的缺陷,但她犯下的罪行卻與其他納粹一樣是令人髮指的。

米夏聆聽了這場審判的始終,苦苦掙扎在情義與正義的邊沿,試圖做到“理解與譴責”,結果卻身陷其中,無力自拔。

事實上,即使在今天,我們爲所謂的“職責”,所犯下的罪責還少嗎?醫生的拒醫、城管的強拆、警察的逼供,甚至,作爲財務人員,我自己在工作中也採取過類似的“冷酷”行爲……

有時候,道德、人性與職責是根本無法相容的,大部分時候,我們選擇的是職責,那麼我們有權力指責漢娜嗎?然而漢娜的罪行又不應指責嗎?

“人不因爲曾做過罪惡的事而完全是魔鬼”,作者最後說道。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5

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和掙扎,昨天半夜我終於看完了小說《朗讀者》。

我得說,小說的難度比之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作者是個典型的,嚴謹的,學者型的德國人。他的遣詞造句非常精確,有時精確到了難懂的地步。德語小說多是以過去時敘述的,所以在小說中如果涉及到回憶,就要用過去完成時。作者很喜歡用虛擬語氣,‘假設’,‘如果’,‘要是……就……’,現在時的虛擬也就罷了,這過去完成時的虛擬語氣……

唉!同志們啊,讓我抱怨一下吧。德語和英語一樣,過去式,過去分詞和動詞原形不一樣,而德語中不規則的變化更多。過去時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應用,不是常常複習着,基本上過目就會忘記。而更變態的是,德語的虛擬語氣居然還分第一虛擬和第二虛擬。第一虛擬又有着與第二虛擬完全不一樣的詞形變化。加上作者的博學以及那個時代用詞的習慣問題,這本小說看得我很痛苦。看不懂倒是小事,重要的是,這本小說時時刻刻在提醒我,我的德語程度究竟有多差。

可就這樣,我也看完了。最後一部分相對於前面寫得輕鬆一點,所以,昨晚一口氣看完了。現在就來總結一下我看書的心得吧。和電影一樣,這個心得也是基於我的半懂不懂,純屬個人見解哈。

果然,書上男主角的身形和我們設想的差不多,開始的時候是和女主人公差不多的身高,沒有DavidKrosse那麼健美。男人對女人的愛開始就是情竇初開時的一見鍾情。書上寫,這個男孩子在看過她穿絲襪以後,作了一個禮拜的春夢。而且,他將他認識的,看過的所有女人,包括泳裝的,都拿出來和這個女人對比了一下,最後還是覺得這個女人漂亮,打動他的心絃。這其實算是一個感情發展的鋪墊,電影好像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在之後的耳鬢廝磨中,這個男孩子對這個女人的氣味,身體,神態,動作有着細緻的觀察,並且深深地熱愛着她的一切。所以他是那麼死心塌地地愛着這個女人。女人爲什麼接受這個男孩子,書中沒有描述,但是他們在一起的時光是很美好的。而在這個階段裏,在女主人公的鞭策下,小夥子居然沒有因爲病休三個月兒留級,他家人都覺得是個奇蹟。那一段時間,這兩個人愛情,學習,工作,生活四不誤。應該是這兩個人一生當中最最美好的時光。書中寫道,在女人突然搬家前,也就是男孩子的生日那天,男孩子離開她那裏後去游泳了,女人後來也到了河邊,遠遠的凝視了這個男孩子很久。從這一描述中,我想,女人在這時候也是很愛這個男孩子的吧。

書中其實有很多細節暗示了這個女人不識字,電影中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看得我有一點迷糊。書中男孩子也是在庭審到了差不多最後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這個女人不識字。所以不可能做出法庭指控的事情。這個男孩子當然可以挺身而出,說出真相,但經過他痛苦的思考和掙扎,他終究沒有站出來,爲什麼?作者說:是出於對這個女人的尊重。這個女人在法庭上一敗塗地,輸得什麼都沒有了,但她還是想保守住這個不識字的祕密,不想因此雖然獲得了短期的監禁但一輩子要遭人嘲笑。所以他最終決定尊重她僅剩的尊嚴。

女人坐牢期間,這個男人多年如一日,從沒有間斷過給她寄自己錄製的磁帶。女人在四年後開始自己認字,開始給男人寫信。女人其實很盼望男人去探視,或是回信,但是男人沒有,只是寄磁帶,沒有片言隻字。

到最後,女人要出獄了,收到通知,這個男人有一點茫然不知所措,因爲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不知該如何面對。但他還是很盡心地幫女人打點了一切,租房子,找工作,去各種機構登記。但是最後一次見面,卻是毀了這個女人。

出獄前一週,男人去探視了女人,是第一次,最後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女人頭髮灰白,身形微胖,滿臉皺紋,可對男人來說,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女人身體氣味的改變。他花了大量的篇幅,回憶她年輕時清新的氣味以及種種的性感,美麗。而如今,她身上散發的就是一個老婦人的氣味。強烈的反差使得他雖然也很激動,高興,但是卻表現得拘謹而疏遠。他問這個女人對於判決和獄中生活的感受,女人淡淡地說,活着的人沒有權力裁定她的過往,只有那些死去的人才夠格判決她。

女人自盡了。男人開始心痛,自責。女獄警帶着這個男人一起回味了女人在監獄中生活。女人是帶着一顆懺悔的心,自覺自願的服刑的。女人恐怕是對男人最終深深的失望了,或者說是對愛情。她死了,沒有遺言給男人,卻讓男人完成她最後的遺願:把她的7000馬克存款以及一個小茶葉罐子和裏面的一點現金送給在那場教堂大火裏唯一生還的一對母女中的女兒。

到最後,作者都沒有明確表示這個女人對於自己犯下的罪行的認識,但是字裏行間表現出來的卻是這個女人發自內心的認罪。她一輩子在獄中努力工作存下的積蓄不多,但她全都給了受過她迫害的人。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試圖彌補了自己的罪過。還是非常感人的。

最後想再說說的是這兩個人的感情。從開始到女人入獄之初,我想男人還是深深愛着她的。後來,他給她寄磁帶,陪伴她的監獄生活的時候,他已經不是愛她,而是垂憐了。對,就是這個詞,自上而下的,施捨性質的。這也是女人爲什麼見過他一次之後就自盡的緣故吧。女人死了以後,男人以爲已經死去的愛又再次擡頭,氾濫成災。到那時,他才知道,其實對這個女人的愛,一輩子也沒有停止過,這個女人一直生活在他的生活中。他的婚姻很短命;他不斷地用她和他身邊的其他女人進行比較;他不斷地回憶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他的愛其實和女人本身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他愛的是他們共同經歷過得那一個夏天以及夏天時候的那個女人。

Anyhow,書讀完了,雖然沒有全看明白,但還是覺得這是一本好書。明天回非洲就有得忙了,今天趕緊寫一篇讀後感,以此結束我這近兩個月的美好的生活吧!

圖書《朗讀者》讀後感範文6

當看到我最喜愛的凱特·溫絲萊特終於苦盡甘來捧得小金人,我知道和她一樣,很多人的等待是有價值的。奧斯卡終於做了一次正確的選擇,儘管直到此刻,我還沒有看《生死朗讀》這部電影,但是我相信凱特的選擇,正如她一直以來做的那樣。

自從在《泰坦尼克》裏看到這個當時過於豐滿的美女之後,我就迷上她的美麗,但是同樣美麗的是她的演技和她與衆不同的眼光,與其她很多演過商業大片的知名女優不同,凱特一直以來堅持出演文藝片,以至於《泰坦尼克》之後她竟然沒有一部像樣的商業大片,以她這樣的條件和資歷可以說極爲罕見,這樣看來,她選擇下嫁給山姆·文德斯(《美國麗人》導演)也不足爲怪了。然而這樣的才女數次提名奧斯卡每每鎩羽而歸,新世紀之後的奧斯卡一向青睞極具眼球牽引力和商業吸引力的美女(希拉里·斯萬克算是個例外,畢竟實至名歸),對於凱特這種堅持藝術創作的美女竟然數次視而不見,不可謂不惡劣矣。有意思的是每當戴上奧斯卡影后桂冠之後,一干票房美女居然立馬成爲票房毒藥,同樣也是新世紀頗爲稱奇的怪現象,好在凱特肯定不會受此影響,因爲她本來就不是票房巨星。

雖然一直想看到《生死朗讀》這部電影,只要看一看封面凱特和拉爾夫·費恩斯的樣子,就不得不讓人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但是數次掃片都沒有淘到,未免失望之極。於是決定要先找到這部小說先睹爲快。

《生死朗讀》的小說很短,我幾乎用了半天就看完了,看完我得出一個結論,能夠支撐我幾乎一口氣讀完此書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我一直是把漢娜當成是凱特的形象來讀的,這樣我看的時候纔會如飲醇醪,當然這麼說並不是說這本書不好看,實際上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說,而且讀後會讓人回味不已。

據說影片製片人最早是希望凱特來演,後來不知何故又改爲妮可·基德曼,恰逢妮可身懷六甲,於是又改回凱特。看完全書,我直感謝妮可的那個小孩,因爲她挽救了整部電影,其實妮可也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但是喜歡一個演員並不是說她演什麼都是好的,都必須無條件接受。妮可出演那種神經質女人(如《小島驚魂》)和驚豔美女(如《紅磨坊》)自是形神俱備,但是漢娜這個形象對她來說顯然不如凱特來得好。

整部小說的最大懸念就是漢娜爲什麼會數次誤解男主人公,並且會在法庭上毅然承攬罪責,最後男主人公發現了這個祕密原來是和他的朗讀有關,這個謎團才被解開,小說的包袱的鋪墊和抖露還是比較符合邏輯並有一定的吸引性。

小說對於男女主人公的性愛描寫並不是很多,因爲畢竟這不是這部小說的主題所在,可能很多讀者或者觀衆都會認爲這是一部愛情小說或者情愛小說,想必抱以獵豔心理看待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想必這樣的人也必定失望而歸。

這不是一部講述愛情或者說畸形愛情的小說,這部小說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贖罪類別的小說,在這部小說裏,愛情和贖罪都只是構成小說主體的一部分,但是顯然還不是全部。

作爲一部成功的小說,它所承載的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民族的精神救贖與理性思辨。毫無疑問,二戰之後對於納粹份子的清算在很長時間裏構成了對那個時代回憶的標誌性烙印,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納粹被作爲一個整體永久性的被釘在歷史的審判臺和恥辱柱上。

但是,人從來都是有着社會屬性和個人特性的,這點無論從當代資本主義的大同博愛還是德國人嚴謹的哲學觀裏都得到承認的,只是這一普世原理在納粹標誌面前是否可以依然暢通無阻呢?我們已經有很多文學影視作品在嘗試法西斯主義下人性的檢討,但是對於那些被迫綁上納粹戰車的人,人們似乎還不願意去審視其作爲個體的特性,對於這部分人歷史該如何去審判呢?顯然,《生死朗讀》作了一個有益的嘗試,儘管這種嘗試有着淺嘗則止的意味,但比起《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蜻蜓點水又有了不小的進步。

當然考慮到當今社會對於那個年代不堪回首的痛心疾首,作者的上述嘗試並沒有太過於直白,從其情節設置來看,其將漢娜設定爲一個文盲、一個弱女子,可見一斑,另外主人公始終是以一個旁觀者來看待審判的,作者儘量不用過於主觀和激動的字眼來刻畫這一段,和小說前半部分對漢娜的一舉一動都產生心理波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認爲這不是作者不經意的寫法,作者在描述後半段的時候,很顯然的將自己放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這樣寫一方面可以使得這種對審判的審視情緒變得比較中立,另外一個方面何嘗不也是作者對這種審視的有意保留呢?

整部小說在前半部行雲流水的寫作,使得讀者對這段忘年戀產生無限遐想?試想誰在年輕時沒有像邁克那樣去對一個成年的成熟女性產生那樣的遐想呢?這段文字寫得貌似輕鬆,但是作者巧妙的設下了伏筆,等到筆鋒突轉的時候,讀者纔會發現很快將墮入一個不曾設想的深淵。前後半部的強烈反差使得整部作品帶有極強的戲劇性,也使得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贖產生了莫大的悲劇效應。

最終邁克沒能等到漢娜的出來,而漢娜究竟是死於自己的贖罪感,還是死於對自己心愛的人冷漠的失望呢?這些都無從從小說中尋求索引,但是當小說結尾,邁克孤獨的站在漢娜的墓前時,他的心中會追憶當年的美好時光嗎?他會爲自己的置身事外而感到負罪嗎?

不管怎樣,我想漢娜都會寬恕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