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處事之道讀後感大綱

論語處事之道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論語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初始之道。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大家前來查閱,僅供參考哦。

論語處事之道讀後感

  論語處事之道讀後感(1):

《論語》,記載的是孔子與他的學生的對話。它是一部對我們很重要,教我們如何做人,學習,是我們必讀的名著。論語裏有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講出了做人的幾個道理和學習的方法,給予我們啓迪,也指引我們學習的方向,目標。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告訴了我們要孝敬父母,盡孝的方法。說明了做人要知恩圖報,孝敬父母。許許多多,說都說不完。人只要按照《論語》裏所要求的,做到其中的一點就比許多人好多了。

總之,《論語》記載了仁,孝,信等道德範疇,是我們須認真閱讀、學習的一部典籍。作爲一個略知一點中國歷史的中國人,我認爲,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着中國的歷史。也正正因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一向是隻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讀,也從不敢隨便發表什麼評論。據中學的歷史課本記載,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開始,一向到清末,《論語》作爲儒家的核心著作之一和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思想界達兩千年之久。

事實上,這兩千年中,官家推行論語更多的是作爲一種統治的工具。正因論語講“禮”、講“仁”;講“忠”,將“孝”;或許也正因《論語》中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有人說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爲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於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一樣,他沒有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斷,並且其中的主角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因此顯得十分自然。正是正因《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因此我們才就應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爲,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說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麼的),必須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麼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麼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閒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閒談的心境纔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明白了他要表達什麼。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家長寄語

解來得好一些。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覺得就應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一樣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論語處事之道讀後感(2):

論語,是記錄聖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後,你能夠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僅教會人們就應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嚴謹的規範自己,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因此被後人成爲聖人,就是正因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譯成現代文,但是在註釋的幫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爲什麼那麼多的人到此刻都還不明白。公司寄語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明白別人。是啊,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明白,個個都渴望明白。人們視明白爲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繫心靈的橋樑。大家都期望人與人的相處就應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複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明白,恐怕是不可能吧。正因,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一樣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明白不是強人所難嗎?人不是從一個模子裏造就出來的,你有另人頭痛的事,我也有。我們彼此都渴望明白,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別人,去苛求別人,於是我們之間有了“牆”,於是你苦惱,我也苦惱。但是,人們有沒有想過,許許多多的小事,爲什麼必須要他人明白,必須要他人明白?其實,應對種種的不明白,只要我們給他一個微笑,用寬闊的胸懷去應對,不被明白又何妨?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屍”的結局;達爾文在說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爲樂的雷峯經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明白?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明白,又怎樣扞衛真理?他們最初不被理解,是正因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是正因他們敢於在不明白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明白”這個東西。他們能夠追求別人的明白,以別人的議論爲自己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爲自己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行爲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爲了所謂的明白,寫了一些優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知道明白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明白別人,並換取別人的明白嗎,不是這樣的。

明白不僅僅僅只是你需要別人來明白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爲什麼要逼迫別人明白你,難道是爲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憐憫?這樣作難道不會太悲哀了嗎?於是,終日沉浸在觀察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之中,優柔寡斷,碌碌無爲。不再發奮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發奮實現自己的價值,卻只是追求明白。明白不是牽強的,是需要別人有和你相同的東西然後互相共鳴而產生的。就算不被明白,又有什麼關聯,只要我們能在某些方面明白了別人,想必別人也必須能明白你的吧。孔子很早就這麼說過了,不擔心別人呢不瞭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明白別人。

大千世界,芸芸衆生,人不光爲明白而活!

“明白萬歲”?

不被明白又有何妨。

  論語處事之道讀後感(3):

有這樣一本書,它富含着道理,隱藏着睿智,它的道理也許不必須會被此刻的人們所理解,但他在我們看來,也是一本凝結着古人智慧的作品。它是儒家學派的經典着作之一,它是一本語錄體散文集,它記載着一位古人的思想,它體現了那位古人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曾有這麼一個人,他開創儒家學派,他編纂《春秋》,他修訂“五經”,他創辦私學,他打破貴族教育,他有着當時人們所不及的思想,他有着此刻人們也不及的睿智,他在現代,已經國際知名的人物,他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名字。

他叫孔子,它叫《論語》。

孔子,他被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稱爲“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論語》,它被北宋政治家趙普稱作“半部《論語》治天下”。

孔子有着正直的品行,他也有着對未來完美的期望,因此他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正直的人也能夠光明磊落的生活在社會之中,這不禁讓人對這句話產生了懷疑。但是,不正直的人大部分心中有愧,在經歷過事事順風後,也會翻跟頭,不管以前是多麼呼風喚雨,這一個跟頭會讓他栽在所有人的面前,一蹶不振。

比較好的一個例子便是97年國家稅務局局長李真——

他原先只是一位教師,但他覺得枯燥無味,很快便厭倦了。後在家人的幫忙下,於1982年3月調入張家口市某研究所,後又成爲張家口市計委的一名幹部。由於人際關聯的緊張,李真無法在計委工作下去,1988年,李真調入了張家口市油漆廠。爲了在仕途上能夠儘快騰飛,李真透過關聯僞造了幹部檔案:本來自己是個預備黨員,卻搖身一變成了正式黨員;行政職級本來是個科員,但幹部履歷表職務一欄裏卻變成了正科級。由於使用不正當的手段,他很快成了國家稅務總局和省人民政府的雙料後備幹部。

隨着職務的升遷,伴之而來的是不擇手段的攫取,從李真就任省委辦公廳祕書到被任命爲省國家稅務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的7年間,他利用職務之便,大肆索取、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814萬餘元;夥同他人侵吞中國東方租賃公司河北辦事處人民幣、中興電子有限公司和尼瓦利斯有限公司股份,共計摺合人民幣2967萬多元,李真從中分得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270萬餘元。

這樣使用不正當手段的方法固然收穫的速度異常快,但同樣,讓他貪的污被發現時,等待他的,就已經是冰冷的槍口了。難道他在貪的污的過程中沒有一點點心慌嗎?這樣的來的,使用時都不會覺得可恥嗎?他自己就應很早便料想到了自己的結局,只是被錢財迷惑,失去了人性本善的那顆心。做的不是光明磊落的事情,肯定不能坦然的理解所給予自己的收穫。

孔子還認爲,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於是他又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他很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因此說:“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他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也以身作則地用他的事例告訴我們該如何做,要如何做。

於是,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說:“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北宋政治家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