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靈心小史讀後感

靈心小史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靈心小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靈心小史讀後感

小德蘭,一朵天主遺留在世間的小白花。在世間不過停留了短短24年的年輕女孩,是什麼讓她能成爲了20世紀最偉大的聖女,又是什麼讓她的這部回憶錄成爲世界60部偉大的靈性著作之一,被翻譯成60多種語言在全球傳閱。

僅在中國就有多個關於她的回憶錄的翻譯版本。第一個譯本出自大儒馬相伯先生的譯本,譯名《靈心小史》。後有著名作家蘇雪林先生的譯本,譯名《一朵小花》。而我這次選讀的是由聶傳炎和張安毅翻譯的,譯名仍定爲《靈心小史》。

整書讀完,不覺驚歎於作者小小年紀且常年隱居於修道院內,竟然有如此的空靈與慧性。文法筆觸是那麼的自然、嫺熟、細膩。她完美的將宗教和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讓讀者讀來豪無晦澀生硬的距離感,猶如鄰家的小妹妹在與你娓娓的聊着家常、吐漏着心曲。她的話語如春天的雨露,輕輕的滋潤着每一個讀者的心田。深刻的人生哲理時常被平凡的生活智慧演繹的淺顯易懂,讓讀到它的人如醍醐灌頂!生活中時刻踐行的“愛”字,貫穿豐盈了她美好卻短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整部書的內容就像是一個智慧的寶庫。一部1靈魂昇華的教科書。每一個故事,每一處細節都閃耀着智慧的光芒,籠罩這愛的光輝,值得我們去細細的品究和學習。同時她又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懦弱和和媚俗。可以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參照改正。她將生活中的經驗和教訓毫無保留的分享給我們,讓我們可以以此爲鑑少走彎路。

書中記載的小德蘭的外在生活是平凡的,幾乎找不到任何轟轟烈烈事件,也聽不到豪言壯語,更沒有刻板的教宗和信條。幾乎全部都是她日常生活瑣事的敘述。然而正是這些你我都會經歷到的平凡小事,卻通過她靈動的思維和詩性的文字如精靈般躍然鮮活的跳到了紙上,與讀者產生了共鳴。她始終自謙爲主前的小白花,不求得到世人的誇耀和愛慕,不與其他信徒爭芳奪豔,只願靜靜的綻放在主的腳邊,只求得到天主的歡喜。因爲她已深諳愛的奧祕就是甘於卑微,謙順柔和。

這朵小花的童年是幸福和歡愉的。作爲家中五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她的每一天都沉溺在天主的慈愛、父母的寵愛、衆人的憐愛中。而她依然能夠保持謙遜、乖巧和懂事。不得不說父母起到了很好的早期啓蒙作用。

書中有一段記是這樣寫的”我們跟隨媽媽,去看望和萊奧尼同時初領聖餐的女孩。我們的媽媽心地是多麼仁慈和善良呀!在那裏用過飯後,她將我們拉到一邊,給我們斟了些美酒,慶祝那個喜慶日子。她不願我們缺乏任何東西,但又不願使經濟並不寬裕的達高朗太太爲難。慈母的心靈如此體貼而周到,這些細節無不顯示出她的慈愛。

當看到這時,我再對比一下我自己,不覺慚愧至極。因爲我也是一個媽媽。平日當我的孩子犯錯誤時,我的第一反映就是先把孩子劈頭蓋臉的數落一頓,而從沒有有去認真反思一下孩子出現這些問題跟自己的日常行爲有沒有關係呢。因爲每一個孩子生下來時都是一張白紙,不具備辨識好壞的能力,她們的大多數行爲都是從大人那模仿而來的。當我們批評孩子碰到問題只會大喊大叫時,我們大人自己平時是不是也這樣呢。我們數落孩子用完東西總不放回原處時,自己是不是日常也是總愛東西亂放呢。其實大多數時候還是我們孩子身邊的這些近人沒有很好的管理和約束好自己的日常行爲,而我們的孩子們只是把這些行爲複製了。所以小德蘭的父母給我們樹立很好的學習榜樣,她們不光是言傳,更多的時候是通過身教來引導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們。

然而,就如春天的鮮花必須先在冰雪中綻放出花蕾,才能在陽光的拂煦下歡快的盛開。小德蘭這朵野地小白花的成長同樣也得經受冬日嚴寒的考驗。是持續不斷的苦難考驗。

面對苦難、挫折和阻撓時,大多數人的態度是害怕、逃避和放棄。而書中的小德蘭對此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她更願意去喜悅的面對。因爲她早已深刻的領悟到慈愛的天主賜予每個人的恩寵都只是她應得的那份,而給予她們的苦難也一定都是她能承擔的。她從來不認爲成聖之路是艱辛的,她把艱辛看作是天主爲了矯正她的錯誤而讓她經受的考驗,可以幫助她修行反省,淨化心靈,是通往成聖路上必要攀登的一個個臺階。是天主給她的最大恩寵。所以小德蘭的偉大真的不是她爲外在的物質世界創造了什麼或改變了什麼。而是爲人類的精神世界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死亡”一個我們都不太願意提及的字眼,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在於我們對這個物質世界的不捨,對生命長度和生存價值的認知還僅僅停留在在世的這一小段旅程中。然而讀過此書之後,你就可以看到,小德蘭對此很早就有了超於常人的理解和認知。人生在世不過就是一段短短的客居之旅。世間榮華富貴,權勢尊卑轉眼即是浮雲,不會有任何的價值,且不能讓人擁有長久的快樂。所以當她最親愛的媽媽離世時,讓她初嘗生死離別之苦時,儘管心中有不捨和難過,但她沒有放聲大哭,而是保有與她小小年齡不符的深沉。她沒有痛恨,那是因爲她知道媽媽的過早離開是天主給予媽媽的額外恩寵,是讓她少受世間的苦難煉獄,可以早早進入天堂那個她們一直嚮往回去的永恆的家,只有在那裏才能用於永遠的快樂和喜悅。而她也一直爲此而努努力。也許是早早的看透了世間的榮華幻象,所以她更願意遠離塵囂,專心愛主。她將死亡並醒悟出:日光之下,盡是虛空。只有全心愛主,爲神放棄屬世的財富,生命纔有價值。在寬路和窄路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我等凡夫俗子之輩,一天到晚爲着一點點利益斤斤計較,爾虞我詐的又有何意義。不過是做着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無用功罷了。所以在參透這些之後只有保持着足夠的虔誠與信得在每天在生活中隨時拾起些精神財富,儲藏在永恆的天國纔是在人間苦旅中最大的幸福。

爲了能夠將自己完全的委身於天主,15歲時她提出要進入聖衣會修道院。因爲她知道天主會在那裏等她。按照當時教會的規定,這種要求是一定不會被接納的。所以你可以想象的出小德蘭將會遭遇到的困難和阻撓有多大。然而小德蘭就向一名勇敢的聖鬥士,爲了達到最終的目標,願意爲此做出任何犧牲,包括離開她最最慈愛的爸爸和親愛的姐妹。在這個過程中,她不曾有過任何的退縮和放棄。因爲她知道這些阻撓不過是對她的又一次考驗,是天主讓她理解聖母和聖約瑟當初尋找耶穌時的沉重心情。而她亦願爲此赴湯蹈火以示忠誠。這次的成功其實很能說明的一點就是有時很多被認爲是不可爲的事,其本身並不是完全如此,關鍵還是你主觀能動性的問題。目標的設定是否符合主意,你是否願意爲此做出無條件的犧牲和付出,是否願意爲此堅持不懈永不言棄。所以小德蘭在這件事上的做法真的是又一次爲我們樹立了榜樣。

進入到聖衣會的'修行生活是清苦的,但是小德蘭卻感覺到了前所未有喜悅和安寧。在這裏,她的靈魂再一次得到了昇華。她學會了隱忍,更加的謙卑順從,時刻克己,更樂意默默的無聞的爲其她人去做一些善事。1這一切的動力都來源於愛,她愛天主,願意按照他的旨意指導前行。而天主的慈愛也也一直伴隨着她。就如她一直銘記的一句諺語:“愛只能用愛來回報”只有愛才是將我們直接帶到天主面前的唯一道路。即使後來當她重病只能臥於病榻時,她所要求的唯一恩寵就是“爲愛所傷。”但是如果愛只表現在言辭上,只停留在心底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的,我們更應該在現實生活中去踐實它,並真正踐行耶穌愛人如己的誡命。容忍別人的短處,體諒別人的軟弱。即便只在她們心中發現涓滴之善,也要大感欣慰。

文章中第34章中的那個小事情恰恰印證了這點。那就是有一天,當副院長嬤嬤準備從小德蘭和另一個修女中挑選一個去爲搬運用於裝飾聖嬰誕生馬槽的工人們去開門。儘管小德蘭非常希望去做這份工作,但是她更願意把這份好差事讓給那個修女,所以她故意慢慢吞吞的假裝開始收拾針線活,好讓這份好差事落在那個修女的頭上。然而不明真相的副院長嬤嬤和其她修女都誤認爲她是自私。就是這麼一件小事,卻讓小德蘭更懂得去容忍別人的過失。所以有時候我們真的不要隨隨便便的去臆斷別人。有時看似錯誤行爲背後也許隱藏的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初衷呢。主說的那句:“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簡直是太有哲理了!

還有一點就是小德蘭在如何去愛她嫌惡的一個修女的事情上也給了我特別好的啓示和示範。因爲,在我們的周圍既有我們喜歡的人也有我們厭惡的人。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愛我們厭惡的人又如何把仁愛付諸行動呢?小德蘭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方法就是,像對我們最喜歡的人那樣去愛她,竭力以愛相報。實在不行,走爲上策,躲開去享受我們雖敗尤榮的戰果。千萬不要圖一時之快,讓自己內心失去寧靜。

小德蘭正是在這樣一件件平凡小事的考驗中修煉着自己,使自己的靈魂日臻成熟、羽翼日漸豐滿。不再懼怕老鷹的利爪,不再擔心毒蛇的詭計。

讓我們也如她一般去努力做一朵平凡的小花吧,將主的花園裝點的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