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大綱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立馬後背出冷汗,作爲一位媽媽,同時又是教語文的一線教師,我真真是有一種挫敗感!做媽媽做老師我都是不合格的,誤了孩子的教育最佳時期!好在亡羊補牢,未時不晚,這幾年看着這本書不斷的提升做媽媽的技能。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了“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您。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1)

自從榮升爲媽媽,看書的範圍大多被圈了起來,主要圍繞育兒方面學習。現在孩子快三歲了,懂得事情越來越多,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會說的詞語和句子也越來越豐富,開始了理論上的“三歲第一個叛逆期”。初爲人母,沒有經驗,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發展她的語言、引導她的正確行爲、激發她的語言敏感期、應對各種哭鬧及不合理的要求,還有家庭中各種教育孩子存在的矛盾。都需要學習過來人的做法,他們有各種生活中的事例,更有強有力地理論支撐說明,比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一本和第二本非常喜歡的說,可謂是百讀不厭,尹老師的例子說的那麼貼近生活,她的分析問題又是那麼“入木三分”透徹並讓讀者信服。

在寒假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一本和第二本連續讀完,現在正在讀尹老師的第三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三本書給我很大的幫助和鼓勵,跟孩子相處的各種“不知所措”找到了很多解決方法。孩子馬上該入幼兒園,讀的第三本書更好涉及到孩子入園的各種準備和各種存在的問題。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路上學到了很多,同時對於對待學生也收穫很多。

做一個好媽媽,能讓孩子快樂地成長,是媽媽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幸福。

做一個好老師,能讓學生快樂地成長,是老師的幸福也是學生的幸福。

要培養孩子有自信心,作爲老師和家長就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作者講到:她從女兒本子上找到一個錯誤,而這個錯誤是因爲女兒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後她假裝驚訝地說“這道題好像做對了,老師怎麼給打了錯號呢?“於是她招呼女兒,看看是她做錯了,還是老師判錯了。在這個過程中,母親既要裝糊塗又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思維,女兒爲了搞清楚是自己錯了還是老師錯了,她也會認真地和母親一起來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結果當然證明是孩子把題做錯了,但是至少糾正了媽媽的“錯誤“。作者巧妙的引導讓孩子糾正了錯誤還有成就感;同時之前沒有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

尹老師在好多章節裏談到一個關於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問題。作者的感受是讓孩子從小學會閱讀,有良好閱讀習慣就像孩子學習有了“魔杖“,凡是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出平淡;哪怕是寫作業的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閱讀量大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很強的爆發力。所以不重視兒童閱讀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爲之一。

如果家長在任何事上都想說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來做,整天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就教會孩子在無意識間同樣地方法對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消極但有效。這種事件積累的太多,會形成極端心理,發展爲一種偏執。

所以我們在管教孩子時,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對面去。遇到每件具體的事情都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在教孩子,還是在操縱孩子。被人操縱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於反操縱上,他會漸漸變得豪不在乎大人的話,墮落,並且喪失理性和自愛之心。

看完這本書我到有種感覺在教學中當遇到學生爲題時千萬不可隨便一處理,而是要靜靜地思考,選擇最佳解決方法,儘可能達到最好效果。真就像作者所說孩子事件件是大事,不僅強調了教師對變化的認識和行爲的改變,而且還要從變化走向新的教學能力和習慣的養成。這也是體現了一個“人“字。由此可見,以人爲本,或者說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對育人的重要意義,也是這本書讀來我最深刻的感受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

教育是一門學問,有其獨特的門路。拿起教育類書籍,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翻來閱讀幾頁,你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助孩子們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2)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在懷孕期間買來爲了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後來因爲種種原因擱淺了,只是偶爾翻看一下,但是它的實用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本接地氣的書。

這段時間再次細閱了這本書在看書過程中,我結合作者的觀點和教育方法,不斷反省自己的教育行爲、教育觀念,受益良多。無論是作爲媽媽還是老師,這都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爲了讓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所以,我也一直給家人推薦閱讀。

一天,我曬着太陽看着書,寶貝在院子裏玩耍,突然他搬着凳子跑過來坐在我旁邊說:我和媽媽一起看書。我心裏一陣驚喜,儘管他有時左手拿筆,甚至有時連書都拿反了還看得津津有味。不由得感嘆,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強,家庭教育先於學校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細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感觸頗深。筆者尹建麗女士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有學校教育實踐經驗,接觸過大量的心理諮詢案例,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功底;當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家長,女兒被她教育得非常出色。以下幾條是我閱讀過程中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

一、“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爲小孩小,你比小孩還要小。”這首小詩看起來很好玩,但是細細品味,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深思。孩子們的感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細膩,很多時候大人總是忽略了他們的感受。每個孩子眼睛裏看到的都是他的全世界,孩子的世界無小事,他的每一次經歷和體驗集合起來形成了今後的性格,甚至影響或決定了他的人生。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一件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天大的事情。對於子女的教育除了要多花時間和精力外,還要能很善於處理還一些“小事”。兒童並非整天無憂無慮,他們也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傷。家長要善用觀察孩子,從細節中發現問題,以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孩子說出問題,並以恰當的方式解決。每一種和兒童相處的細節,都是一場德行教育,也是一種心理輔導

二、善良的人,纔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爲幸福的人;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後他的處世態度會更加自如,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三、不要追求完美。分數只反映小孩在某個時間內的學習水平,最重要地是讓小孩有對知識的好奇心、愛鑽研的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等等。次次追求考一百分,都想超過別人,會給小孩很大的壓力,起反作用。讓他做最好的自己的就好了,盡力而爲就夠了。

三、試着用孩子的眼光看這個世界,你會理解他的很多行爲。我的班裏,有一位新轉來的學生,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開學第一個月上課根本進入不了狀態,每節課都處於“神遊”狀態,從來不張嘴讀,這讓我深感苦惱,那段時間我也經常和他的媽媽溝通,發現他的媽媽也是心急火燎,“恨鐵不成鋼”,總是批評孩子,甚至吼罵孩子……我也在思考,這樣下去不行,於是我整理思路,試圖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的一切: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生活,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更要命的是身邊的同學都可以流利的說很多英語,可是我卻什麼都不會,於是,我開始躲避,上課不敢張嘴和大家一起讀,不敢看老師的眼神,更怕老師叫我起來回答問題,害怕老師和同學們會笑話我。

最傷心的是,以前最愛我的媽媽好像也不溫柔了,不愛我了……想到這些,我自己彷彿變成了這個孩子,如果我是他,內心應該是很恐慌的吧!接下來,我儘量去理解他,首先要建立起自信,給他制定可行的目標,上課提問時,挑選簡單的單詞,回答正確後,與其他孩子一起表揚他的進步,讓他感到自己被接納了,同時也是在用行動告訴其他同學,我們是一個集體,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課下碰面了也會偶爾一兩句的鼓勵或肯定,我也會把他的進步傳達給他的媽媽,老師瞭解孩子在家裏的情況,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雙方積極的引導,孩子在前進的路上可能會輕鬆一些。現在,這個孩子仍然不是班裏最優秀的,但是我看到他的整體狀態在進步,他比以前的自己優秀了,這就是我眼裏的優秀。

這本書包含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及接地氣的解決方法,非常值得借鑑。通過學習,孩子的很多看起來無厘頭的行爲有了特別合理的解釋;我明白了只要是安全範圍內不要對他過多的限制,那是他在嘗試,積累經驗的過程;我體會到了孩子有時無緣由的哭鬧,實際上是因爲大人不明白他的想法和苦惱;要尊重孩子們的每一個感情,我常常試圖去用兒童的眼光去看周圍的事物並且樂在其中,因爲我發現小孩的世界真的很有趣,小小的腦袋瓜會不停的給我驚喜……

這本書給我的啓發很大,值得去挖掘的內容還有很多,做一個好媽媽好老師是同一場修行,我將和寶貝們一起在學習探索中進步。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3)

前段時間,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同樣作爲媽媽,也同樣作爲教師的我,將全書通讀一遍後發現原來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

本書的尹老師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婷婷,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經驗向我們娓娓道來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無痕。全書共分七個章節,每個章節一個主題,從愛、學習、品格、習慣、家長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誤區等多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給了我們意識形態上的震撼和生活細節中的指導。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尹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鬆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爲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後,你會恍然大悟,你會發現尹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讓孩子愛上它。

尹老師說:“學習爲什麼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二、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

尹老師設了一個“記功簿”,記錄孩子成長中外在的一些進步,同時也記下了她內在的進步與成長。每頁只記一件事,畫一朵小小的紅花——算是給孩子的獎勵。這個方法,很多家長和老師肯定都用過,但卻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記功簿”還有“記過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沒想到這樣的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爲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爲總也改不掉的缺點。也有的在設“記功簿”時,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如作業得了幾星,考試得了幾分,比賽得了幾等獎……,忽視了更爲重要的品行的培養。

兒童和成人一樣,都喜歡受到肯定、受到激勵。在肯定和激勵的環境中,他們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進步。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而事實上,孩子成長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點進步都是應該得到肯定的,如“幫媽媽洗菜,洗得很乾淨”“幫鄰居奶奶收衣服”“扶受傷的同學上醫務室”“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動承認錯誤”“勸阻同學玩危險遊戲”等等。作爲教師,還要想辦法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後的喜悅。

三、對閱讀極其重視。

該書的第二章幾乎全部是講早期閱讀的,從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方法,到閱讀給學習帶來的好處,各個方面都闡述的很到位,並且舉了很多的實例。用作者的話說,閱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課外閱讀能提升孩子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閱讀實質上構成了孩子對生活的參與性,構成了他們經歷上的豐富性。

看了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讓我們記住她的一句話吧!“孩子不是爲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爲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纔要施教,施教應該溶於濃濃的愛中。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讀後感(4)

暑假的時候有幸拜讀了尹健莉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知道尹健莉老師寫的書在對幼兒教育這塊有很大的見解,所以這次的寒假,趁着有時間,又再次拜讀了尹健莉老師的另外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完這本書之後,也是感觸極深,尹健莉獨特的看法,深刻的筆觸,道出了很多關於幼兒教育的看法。

就如尹建莉老師之言,孩子都是一塊璞玉,他的成長需要很多的雕琢,而雕琢這塊璞玉的人就是與他最親近的人。其實媽媽在孩子的教育成長過程中起着無比重要的作用,媽媽是跟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跟他們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雖然父親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跟媽媽相比,媽媽對於照顧孩子更爲細膩,更爲照顧的周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愛人的也是媽媽。

我覺得媽媽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有的時候媽媽也是給孩子信心的最好對象。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在眼裏,孩子都在模仿着。

首先尹健莉老師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好媽媽,書中她也是用自己的案例在告訴我們怎麼樣才能做一位對孩子有幫助的好媽媽,雖然也有可能迷茫的時候,但她還是很努力,很堅強的去克服了,成功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好媽媽的力量。最爲映像深刻的就是關於圓圓打針的時候,孩子們小時候最怕的事就是打針,每當孩子們聽到要去打針的時候,也是不情不願,會哭,會鬧,圓圓也跟大多數孩子一樣,害怕打針,去醫院也會哭,也會鬧,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媽的力量,尹健莉老師選擇耐心的去跟孩子解釋,爲什麼要打針,打針一點也不疼的就像蚊子叮一下那樣簡單。

其實孩子會懼怕打針,有的時候是因爲孩子給不了自己信心,尹健莉老師就一直在鼓勵着圓圓,你一定行,慢慢的圓圓開始接受,也不再抗拒。相信打針也是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事兒,每個月要打的預防針,生病的時候要打的退燒針,掛水的時候要打的針,每次要打針的時候孩子哭的總是那麼的讓人受不了,很多的媽媽肯定是一開始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去哄着自己的寶寶,可是寶寶如果還是繼續哭鬧,媽媽就會失去耐心,語氣中可能就會略帶嚴厲,媽媽們常常忘記了寶寶會抗拒,是因爲寶寶沒有勇氣,媽媽也忘記了要給自己的寶寶帶去鼓勵,讓他們有勇氣面對。尹健莉老師就給我們很好的上了一課,不管是已經做了媽媽的,還是正準備做媽媽的人,這本書對於我們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映像。因爲是通過自己發生的事兒,把自己當成案例寫的,特別會給人感觸,也特別容易讓人接受,看起來是真實可靠的,而不是紙上談兵,不牢靠。

孩子的成長過程也需要媽媽的陪伴,很多的媽媽也是忽略着這一點,覺得孩子的成長自己的參與無關緊要,也不注重去和孩子交流,去了解孩子的內心,這些不關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孩子特別的依賴媽媽,他們需要媽媽的陪伴,他們需要媽媽的鼓勵,需要媽媽給他們信心,媽媽的這一角色真的對於孩子來講特別重要。有一些媽媽就始終沒有注重到這個問題,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去看看和本書,可以給你很大的啓發,你會收穫很多的東西,你也將會有很大的改變。

我希望每個媽媽都會陪在孩子身邊,陪伴着他們成長,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就可以想到你,在他們有困難的時候,你就在他們身邊,在他們遇見一些事沒有信心的時候,你依然可以在他們旁邊給他們信心,鼓勵着他們。不管他們長多大,你都可以在他們身邊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希望每個媽媽都會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快樂,有意思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