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8篇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8篇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1

在唐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尹建莉老師寫的教育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身爲人母又身爲人師的我,剛讀就被書中的序言深深地吸引,被老師講的農夫的鋤頭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動。尹建莉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她用16年的教育經驗從愛、學習、品格、習慣、家長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誤區等多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則,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很多老師都說過這樣的話:這孩子,如果不談學習,還是蠻可愛的。換言之,在學習上,這孩子是不可愛的,是讓人頭疼的。可是在學校、在家長眼中,學習卻是最重要的,於是這孩子就被貼上了“不可愛”“差生”的標籤。爲什麼有那麼多的孩子平時都是那麼活潑可愛,聰明機靈,而在“學習”這件事上就變成差生了呢?“你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在學習上不用心,不刻苦。”這是老師說得最多,而家長們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老師說:“學習爲什麼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二、不做穿西裝的野人。

“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地反思,我們作爲老師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強調“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問心無愧。”良心和愛固然是必須的,但這畢竟主觀,而且我想這也是一種比較自私的想法,畢竟你主觀感覺的是對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們再煞費苦心,也是失敗的教育。我們要求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我們作爲老師有沒有樹立起作爲老師的理想?我們要求孩子從小認真學習,我們作爲老師有沒有把“教育”作爲一門功課來學習?如果我們沒有,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我們的孩子。

作爲一名老師,我們總是在強調一些客觀因素,小學老師說孩子沒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師強調小學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師又抱怨初中老師無能,大學老師更是覺得沒有必要爲學生的行爲負責。如此,孩子便長大了,誰爲他負責呢?我們應該爲此感到憂慮。沒有道德敗壞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們沒法改變無法改變的事情,但我們可以不做穿西裝的野人,讓每一個到我們手中的孩子感覺到幸運。

三、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

老師設了一個“記功簿”,記錄孩子成長中的一些進步和成長。每頁只記一件事,畫一朵小小的紅花——算是給孩子的獎勵。這個方法,很多家長和老師肯定都用過,但卻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記功簿”還有“記過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沒想到這樣的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爲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爲總也改不掉的缺點。也有的在設“記功簿”時,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如作業得了幾星,考試得了幾分,比賽得了幾等獎……,忽視了更爲重要的品行的培養。

兒童和成人一樣,都喜歡受到肯定、受到激勵。在肯定和激勵的環境中,他們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進步。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而事實上,孩子成長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點進步都是應該得到肯定的,如“幫媽媽洗菜,洗得很乾淨”“幫鄰居奶奶收衣服”“扶受傷的同學上醫務室”“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動承認錯誤”“勸阻同學玩危險遊戲”等等。作爲教師,還要想辦法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後的喜悅。

書中說“不是所有成爲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爲老師的人都會做老師。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作爲一名老師,我想只有更多地學習,不斷地提高,纔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2

小班開學的時候,谷老師給大家推薦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當時急急的買回來,也曾認認真真的讀過,只是到現在基本上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1、閱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從德昌1歲半開始,我堅持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給他講3—4本繪本,從未間斷,甚至外出旅遊時,我們也都帶着繪本走。所以,德昌也養成了較好的閱讀習慣,繪本已經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時候孩子頑皮,不肯安靜下來時,只要說一聲“講故事了”,德昌肯定會過來認真地聽故事。睡前念故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孩子總是不喜歡睡覺,所以告訴孩子如果講故事就可以晚一點睡覺,孩子一般都會很樂意接受。我們前一陣子買了一套《不一樣的卡梅拉》,這套書成了德昌點讀率最高的書,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爲這套書每個故事都很長,他可以在睡前聽更久的故事。

2、念故事的時候,如果可以,父母應儘可能帶着感情去念。

像我自己,講繪本的時候,如果故事裏有多個角色,我都會盡量想象着他們應有的語氣和聲音去念,這樣孩子會對故事更感興趣。現在有的時候,講過的故事,如果我再講時角色語氣不對,德昌都會說:“媽媽,這裏應該是這樣的。”然後,自己裝出很兇的或是很溫柔的聲音重新來一遍。不過,也正是因爲這樣,可把我給害慘了,因爲德昌爸爸每次念故事時,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所以德昌一般都不聽爸爸講的故事。但每次只要爸爸真正開始講了,德昌還是會認真地聽。這又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只要故事好,簡簡單單的念也沒有問題,照樣能吸引孩子。

3、個人認爲,孩子不一定要過早的認字。

繪本上的圖畫,可以培養孩子對美的感受。媽媽王培珽在《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中是這樣講的:“有經驗的父母應該都知道,對於同一本故事書,孩子往往可以一聽再聽,一看在看,好像永不厭倦。就是因爲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用分心去閱讀文字,所以他們可以全心全意地去感受故事,欣賞繪圖。繪圖的欣賞應該比閱讀文字更爲優先,因爲在整個人生中,閱讀的機會非常豐富,但只有這個年紀的孩子由此能力和興趣,可以只用耳朵聽我們朗讀,眼睛則能盯着繪圖看個不停。”

我在德昌小的時候也曾經買了杜曼閃卡,並且在很短時間內讓德昌認識了不少字。在我讀到上面的這段文字後,我就沒有再有意識的教德昌認過字。因爲我覺得,學會欣賞美、懂得欣賞圖畫對幼兒來說是比認字更重要的。而且我發現,德昌雖然不認識字,哪怕是很長的故事,在聽過兩三遍後就幾乎能一字不差的自己講一遍。這樣的能力,我們做父母的恐怕都沒有。

4、讓孩子隨意塗鴉、天馬行空的講故事。

德昌很喜歡講故事,他故事裏的小動物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事情,汽車、輪船、小草、大樹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神奇。我很喜歡聽他講故事,有的時候,我會接着他的故事講一段,於是他又會受到新的啓發,想出新的內容來。個人覺得,多鼓勵孩子講講故事非常好,有時候孩子故事裏各種語言的應用會讓父母大吃一驚,你會很驚訝的發現他們的用詞竟然會那麼準確,有的詞會用得那麼精彩。而且,講故事對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聯想能力都非常好。

塗鴉也是,這麼小的孩子不應該要求他畫的東西像不像,而是要問一問他畫的是什麼。有很多次,德昌畫得亂亂的一張紙,當我問他畫的是什麼時,往往可以聽到一個非常棒的故事。孩子能畫出自己心中想畫的東西,會很有滿足感。還有一點是,父母千萬不要隨意否定孩子的塗鴉,哪怕只是看上去亂七八糟的幾根線。曾經有過這樣一件事,我現在仍記憶猶新。那時候德昌大概兩歲半,我帶德昌到一家藝術早教機構去上體驗課,整堂課都上得非常好,每個孩子都有一張大大的紙貼在牆上供他們塗上自己的畫作。課程結束後,兩個清掃垃圾的工作人員進來了,問也不問就把孩子們的畫揉成一團要掃走(大概他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工作的)。就在這時,德昌突然就哇哇大哭,我一看就明白了,趕緊過去把德昌的畫救下來,再拉拉平整。德昌止住了哭,可還是很不高興,因爲他覺得自己一個小時的勞動就這樣被當作垃圾破壞掉了,很難過。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勞動和想法。

最後,要感謝谷老師、傅老師和娟娟老師,你們在德昌心中的地位可高了。家校聯繫本上,你們爲孩子們貼上了精彩的照片,並用文字寫出了孩子們的可愛,從字裏行間都能看出你們的用心,讓我們做家長的感到慚愧。很多生活常識,都是你們教給了孩子們,讓孩子們終身受益。上個週末的時候,我帶德昌出去玩,德昌上完洗手間出來,自己洗手,先捏住每個手指洗洗,再把五指併攏在手心裏揉揉,洗得很好,很乾淨,順帶還按摩了勞宮穴。德昌告訴我,是老師教他這樣洗的。還有每週一個主題的教學方式我也覺得非常好。上週的一天,德昌回家來告訴我,“今天老師讓我們保護蛋,可偏偏有一個蛋被打破了。”

我問他是誰打破的。他說:“很多小朋友說是傅江鵬打破的,我覺得不一定是他打破的,他們爲什麼不說是陳龍德昌打破的呢?”我聽後覺得很有意思。一是孩子懂得了蛋會被打破,要保護蛋;二是因爲傅江鵬是德昌最好的朋友,德昌想到了要維護朋友。這個星期,德昌又告訴我,每個小朋友都裝飾雞蛋妹妹了,裝飾好了,雞蛋妹妹要去參加舞會。我知道孩子們這周要裝飾雞蛋,但沒想到老師會用這麼快樂的故事來引導孩子們。所以,借這個機會,要感謝每一位老師,感謝你們爲孩子們付出了那麼多的心血和勞動。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儘自己的所能,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3

前幾天爸爸去沁陽開會帶回來了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位教育專家的教女手記。我在這短短的幾天內看了大半本,實在是受益匪淺。我在讀這本書的同時不禁想到,如果天下的父母都像這位媽媽一樣的話,那多好呀。好老師固然重要,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如果沒有溫馨的書香家庭環境,那老師做多少努力都只能是事倍功半。

第一章是“如何提高愛的質量”,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而愛不同的質量會直接改變孩子的人生。愛不是隻是打罵、溺愛可以解釋的,而是指在生活中用心地去體會、琢磨孩子的心理變化等。我不得不說,本書作者是一個很好的媽媽。

第二章則是“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說的是閱讀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會有怎樣的好處。這一點我十分贊同,因爲我就很喜歡讀書,而且會一直堅持下去。其實,孩子原本不需要爲學習而苦惱,凡是因爲學習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爲他遇到了不正確的引導。家長只需把觀念和方法改一改,就會讓孩子愛上學習。

其他的章節我就不再說了,給你們吊個胃口。鼎力推薦給做父母的,希望可以把以前的一些錯誤觀念改一改,可以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也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希望可以從頭開始,和孩子做朋友,做孩子的引路人。如果有興趣可以買來讀一讀哦,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然,別光看不實踐。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4

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對一本書如此的喜歡啦!剛開始還不以爲然,經過同事的推薦,我到網上看了一小部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一看,竟將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個小寶庫,外表看起來也許很平常,只要走進去了,就會有驚人的發現。值得反覆讀。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穫,都讓我感動和欣喜。事實上本書不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動了我自身作爲家長、作爲一個普通人的成長!

孩子只能成長一次,是不可逆轉的。很多事情一旦錯過,就沒有彌補的機會,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參與,媽媽更是當中最重要的一角。本書作者既是好媽媽又是好老師,寫本書意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於家庭教育的被忽視與不得法,而取名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儘管教子方法各有不同,關鍵點在於能把孩子當朋友,這拉近了孩子和我的關係,使我和孩子之間更加平等和自主。教育要從尊重開始。我是媽媽,因此我深有感想。

第一,家長別扮演孩子的“監工”角色,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當我讀到第四章時,內容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作者在章節開頭寫道“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裏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就如作者所說的,對於孩子寫作業的問題,既不陪寫,也不刻意檢查她的作業,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該寫作業了。這不是家長不作爲,而是意在培養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我個人也有同感,家長陪寫作業或者經常檢查作業,無形中時在剝奪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覺得非要“陪”才能寫;作業做完有家長檢查,自己就不會自覺檢查,而且家長檢查後,發現有錯,孩子改正了,老師就不知道孩子錯在哪裏,講課的時候就抓不到重點和難點,對學生對於知識點的掌握不夠了解,影響了教學質量,這對學生和老師都不利的,特別是數學課的練習,老師更加要及時瞭解學生的錯題,重點評講。我覺得這樣不是家長不管,而是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自己去做,因爲畢竟讀書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長不可能一直陪着。要靠孩子的自覺性,愛讀書的孩子才能讀好書。我覺得作者在處理女兒忘記做作業這個事情上,做的很好,我們不少當媽媽的都做不到,就如作者說的:“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什麼事情沒做好,只讓他感受因此帶來的不便,就已經夠了。孩子每有一種失誤,感受到失誤帶來的不便或損失,纔會產生相應的調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樣。這種調整需求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會有的。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纔能有機會主動調整。”是的,父母不是警察,孩子也不是罪犯,沒必要時刻監督着孩子。孩子在過度的監督中會形成對父母的依賴。父母重要的職責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監督自己。

讀到這裏,我就深深地感到自己教育的失敗,我常常在處理孩子這些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責備。還好,讓我讀到了這本書,讓我及時能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第二,家長要當孩子的“拉拉隊員”與孩子建立“朋友式關係”。本書的第五章主要講“做家長應有的智慧”,文中提到:我們創造了一個孩子,不僅有責任讓他長大,而且有責任讓他幸福。是的,父母要做孩子永遠的支持者。孩子就像在空中翱翔的風箏,媽媽的支持就如牽着風箏的線,永遠牽繫着孩子,讓孩子在天空隨風飛翔,而且有足夠的安全感。而當孩子每一個進步,媽媽都會爲孩子鼓掌,因爲我認爲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讚美和掌聲、是媽媽的擁抱。這會使孩子更自信。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每有一點點進步,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點點,我都爲他送上掌聲和鼓勵,送上一個擁抱,孩子從中受到感染,他會用更大的進步來回應我的鼓勵。

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如何,將影響孩子的成長。與孩子做朋友,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將考驗着每個家長的智慧。我認爲要時刻將孩子當成朋友,分享着孩子成長中的喜怒哀樂,不說傷害孩子的話,還有就是要“大耳朵,小嘴巴”,就是跟孩子交流要多聽少說。我家的小男孩就喜歡跟媽媽說這說那,有時我根本就不想聽,但還是很高興的回答:“哦,是啊,這樣啊!”孩子也很高興,他每天都會把學校裏的新鮮事兒跟我說。我覺得這是好事,增進溝通。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思想路程,心靈變化,媽媽都與他共同分享,全程參與,這是很幸福的事兒。

第三,家長當好孩子品格養成的引路人。作者在第三章中講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給孩子“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我覺得不管孩子將來能不能讀好書,但是良好的品格卻是受用一生的,是伴隨孩子整個人生的。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說教,不需要獎懲,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裏。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

是的,童年的教育影響着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確同樣影響孩子的一生。感謝《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她將自己成功的經驗與衆分享,讓我們從中學習,從中收穫爲人父母,教育後代的喜悅。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5

在暑假期間,我拜讀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覺得這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是一本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最重要的還有無處不在的愛心。

在本書中,作者分了七個章節,從各個方面引導我們如何和孩子相處,更好的教育孩子。這些內容不僅對家長教育孩子很有幫助,對我們這些從事幼教的教師同時也有很大幫助,糾正了我們長期形成的錯誤教育觀念和教育誤區。

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一章節中,作者主要引導了我們“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引言中說“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差別。決定質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細節的處理水平。”

我從本章節內容中主要了解到:在我們成年人眼裏的幼稚的小事,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正好與第六章節中所注重的關注點相吻合。作者舉了很多與自己女兒相處的事例,讓我看到平時忽略掉的細節。在我的成長經歷和所見所聞中,很多父母對於打針一事,就是想盡各種辦法哄孩子,然而每次打針孩子還是怕得要命、嚎啕大哭等;而作者卻教會我們一種新方法:提前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關於“捉弄孩子”,我們可能自己就有過這樣的行爲而不自知,而我們這些行爲卻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我們不要利用孩子的幼稚來逗大人開心,而要以孩子的快樂爲前提。在“給小板凳揉揉疼”中,作者說“善良與豁達是相隨的,遇到問題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在這點上,我們應注意到孩子於成人眼光的不同,他們對人對物都一視同仁,我們對待每一個有生命或無生命的物體,都應該充滿善意,這樣纔有利於兒童心理健康。在其他部分作者也告訴我們,一些不容忽視的小細節,讓孩子保持一顆童心很重要;我們應正確處理孩子在青春期和異性交往這件事,正確引導孩子如何正確處理好男女生之間的關係。另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不可避免,正確看待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在這些缺失的方面得到完善。我們教育孩子應掌握合適的正確方法。

“孩子原本不需要爲學習苦惱,凡是因爲學習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爲他遇到了不正確的引導。只要觀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學習就可以變得輕鬆愉快。”在第二章中,作者主要講述怎樣正確的引導孩子去學習,我們不要把學習強加給孩子,而是要讓孩子自主、快樂的去學習,發現學習的趣味。在另一方面,作者着重於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閱讀一方面可以讓孩子瞭解到更多新知識,一方面書中所傳達的真善美、正能量,也會對孩子的品德形成一定的影響。只要有正確的引導,孩子的學習就是輕鬆而愉快的。

“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這是作者在第三章節引言部分所說的。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說教,不需要獎懲,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裏。我們個人培養孩子形成良好品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都很強,父母的一言一行無不在影響着孩子。

在第四章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作者在本章節提出很多令人吃驚的觀點,如“懲罰你,也不讓你寫作業”“替孩子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100分”這些大膽而不失理性的做法,可能會有很多人不瞭解不贊同。但我們要看到作者這些做法背後的實質,我們不是在放縱孩子,而是通過另一種方式來讓孩子自覺的學習,保持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而不是被繁雜而沉重的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只要方法用對了,我相信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伴隨孩子終生。

“家長掌握着孩子的命運,任何改變孩子的打算,都必須從改變家長做起。”家長教育理念上的“一念之差”,可以讓孩子的命運有千差萬別的不同。作爲家長,必須具備家長應有的智慧。有智慧的家長,才能帶好孩子,讓孩子覺得幸福。作者在文中說到“做家長的素養和理性就表現在,每當你準備採取什麼方法教育孩子,都要就你所採取的手段思考一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付出許多理性與思考,教育其實就在這點點滴滴的細節中。你付出一點理性思考和智慧,孩子會用十倍的優秀來回報你。

“兒童無小事”這一點就要求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確的觀念,不誤導孩子。很多我們看起來幼稚、可笑的小事,對孩子來說卻是天大的事。如果處理得稍不恰當,就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在小事上父母正確的觀念,很有可能就是幫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會以做大事的氣質回報家長。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讓父母獲得許多有效的經驗和正確的方法,教育意識也隨之改善。這本書不但告訴我們怎麼能提高孩子成績,而且告訴我們怎麼教孩子做人,教我們培養一個自覺、自強、自立的孩子。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6

最近閱讀了一本名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書,本書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教師,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工作,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這本書是作者聯繫自身教育實踐經驗,是教育女兒過程中總結出的經驗之談,她以一位家長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把抽象的教育原理用日常行爲講出來。她對一些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之深和操作之精闢,我認爲這本書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又有教育學素養,內容寫得不僅通俗,而且非常專業,看了這本書後,該書似乎開始影響我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

下面我就談談看了本書後的一些感想:

有的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以自認爲是對的方法去教育和關心孩子,卻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只是強行把自認爲對的道理說給孩子聽,孩子不聽,就一遍一遍的重複教育,時間一久,孩子也會覺得厭倦。在"如何提高愛的質量中"所闡述的是家長在教育幼兒時要用"活"的方法,而不是灌輸給幼兒死板的硬道理,可以告訴幼兒爲什麼要這麼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不要認爲孩子不懂就不說,否則他永遠都不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做。另外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孩子一時間有可能達不到你所要求的,那就要降低一些要求,讓孩子慢慢的去學會並達到要求。

第二章爲:把學習變成輕鬆的事。

孩子原本不需要爲學習而苦惱,凡是因爲學習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爲他遇到了不正確的引導,只要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學習就可能變得輕鬆愉快。幼兒園的教育亦是如此,幼兒對於枯燥乏味的知識及教育形式的單一貧乏難以接受,他們喜歡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新奇的事物和鼓勵的語言,不喜歡被拘束的感受。過早的對幼兒園孩子施加學習的壓力,會讓他們對學習感到厭倦,變得不喜歡學習。現在的家長對幼兒要求過高,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寄予較高的期望,要求他們會做算術、認識並會寫多少多少字。

其實,不用過早的要求孩子學會這個、學會那個,只要家長的教育得法,幼兒會自然而然地學會你所期待的東西。就如盧梭所說:"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子拼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這說明和諧、合理的方法往往是最美的,也是最有效的,壞的方法會把原本簡單的事變的複雜、低效。

我們在兒童教育中,要特別注意尋找好方法,不要想當然地用壞方法去教孩子。這章同時也說明了幼兒的最佳學習狀態是在遊戲中顯現出來的,應該把孩子的樂趣放在首位,學習放在第二位,想辦法保護幼兒的興趣,樹立他對學習的自信。和生活結合的學習效果更好,源於生活的教育無處不在。就像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基斯認爲,"兒童學業落後的原因,就在於他沒有學會思考。周圍世界裏的各種事物、現象、依存關係和相互關係,沒有成爲兒童的思考的源泉,讓實際事物教給兒童思考——這是使所有正常兒童都變得聰明、機敏、勤學、好問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

第三章爲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如何對孩子進行品格教育?不需要說教,不需要獎懲,所有的教育都在日常生活裏,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文中闡述了幼兒說謊的事例。說謊對於幼兒或成年人來說都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爲習慣,兒童說謊的原因有兩個:一時模仿大人,一個是迫於壓力。就像家長在生活中爲了對孩子達到某一種教育目的,用一些謊話來哄騙他,或是家長出於成人社會裏的某種掩飾需求,經常會說些虛飾的話,雖說並無道德上的不妥,只是一種社會交往技巧,但如果被年齡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會給孩子留下說假話的印象,教會他們說假話。墨子就染絲這件事比喻教育上的影響,"染於蒼則老,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故染不可甚也。"所以如果孩子出現說謊的毛病,家長一定要首先自我反省,對於我們教師也一樣。

作爲一名教師要爲人師表、恪守自律,這一點對於幼兒教師更爲重要,因爲幼兒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師的言行舉止會被幼兒所模仿,如果教師缺乏道德修養,言行舉止不規範,也會影響幼兒的行爲發展。幼兒說謊的另一個原因就會是"壓力",所以家長在教育幼兒目的的同時放寬要求,不要對幼兒過於苛刻,不容許幼兒犯錯,不尊重孩子,那樣會讓他們情緒緊張和不平衡,爲了逃避處罰而說假話。

第五章爲:做家長應有的智慧。

如果家長能領悟到兒童成長中的每一天,每一種境遇的重要,知道這些境遇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那麼父母又帶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辦法自然就有了。現在很多家長,特別是農村家長,由於工作原因或是其他客觀方面的原因,必須要和孩子經常分離,把孩子放在爺爺或奶奶處,讓他們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或平時工作太忙,很少教育孩子、與孩子溝通,這樣會讓孩子感到父母不常關心他,增強他的失落感。把養育孩子的責任推給上一代祖輩,這種教養方式對兒童的損害不會立即呈現,但孩子不會白白作出犧牲和讓步,任何不良的成長過程都會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跡,成爲日後影響他生命質量的一個病竈,同時也給整個家庭帶來很多煩惱和不和諧。

面對一個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爲,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不要以成人的知識嘲笑孩子的無知,不要以成人業已成熟的思維方式批評孩子想法的幼稚可笑,每一種和兒童相處的細節,都是一場德行教育,也是一場心理健康輔導。

培養一個好孩子,不僅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民族發展負責,對未來社會負責。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時,我們必須做的正確。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7

前段時間,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同樣作爲媽媽,也同樣作爲教師的我,將全書通讀一遍後發現原來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你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

本書的老師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專家,曾經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婷婷,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經驗向我們娓娓道來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無痕。全書共分七個章節,每個章節一個主題,從愛、學習、品格、習慣、家長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誤區等多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給了我們意識形態上的震撼和生活細節中的指導。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鬆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爲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點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後,你會恍然大悟,你會發現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讓孩子愛上它。老師說:“學習爲什麼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二、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

老師設了一個“記功簿”,記錄孩子成長中外在的一些進步,同時也記下了她內在的進步與成長。每頁只記一件事,畫一朵小小的紅花——算是給孩子的獎勵。這個方法,很多家長和老師肯定都用過,但卻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記功簿”還有“記過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沒想到這樣的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爲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爲總也改不掉的缺點。也有的在設“記功簿”時,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如作業得了幾星,考試得了幾分,比賽得了幾等獎……,忽視了更爲重要的品行的培養。

兒童和成人一樣,都喜歡受到肯定、受到激勵。在肯定和激勵的環境中,他們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進步。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而事實上,孩子成長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點進步都是應該得到肯定的,如“幫媽媽洗菜,洗得很乾淨”“幫鄰居奶奶收衣服”“扶受傷的同學上醫務室”“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能主動承認錯誤”“勸阻同學玩危險遊戲”等等。作爲教師,還要想辦法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後的喜悅。

三、對閱讀極其重視。

該書的第二章幾乎全部是講早期閱讀的,從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方法,到閱讀給學習帶來的好處,各個方面都闡述的很到位,並且舉了很多的實例。用作者的話說,閱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課外閱讀能提升孩子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閱讀實質上構成了孩子對生活的參與性,構成了他們經歷上的豐富性。

看了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讓我們記住她的一句話吧!“孩子不是爲了“長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爲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應該有功利性,愛孩子纔要施教,施教應該溶於濃濃的愛中。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範文8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買回來已經很久很久了,而且放在我的牀頭櫃上已經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塵,隨着豆豆的成長,我才感覺到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力不從心!

她每一天的進步和反抗,以我的原有能力已經無法應對,我已經不能再單純的陪她玩,現實迫切地需要我去學習,去學習如何來應對她的成長所帶來的困惑,去學習如何在陪她玩的過程中引導她走向健康正確的道路!這不單單是爲她負責,更是爲未來的社會負責。一棟樓蓋起來很容易,但是如果地基沒有打牢固,那麼它將容易倒塌。育人同理,喂她吃飯,她會長大,喂她精神糧食,她會更加豐富,不單單是吃飽飯那麼簡單,所以,我又拾起了這本書,仔細閱讀。

媽媽是朋友,陪着孩子玩耍。媽媽是老師,引導孩子學習的興趣,本書的作者特別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從書中的案例及作者女兒親身實際成果,我也贊成作者的觀點。孩子從小愛上閱讀,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啊!閱讀中可以體會故事帶來的樂趣,可以增加識字量,可以拓展書本教材以外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提高寫作水平。書中也指出了現實教育中的弊端,一味的追求作文分數,而死搬硬套,僵化學生的思維,寫不出真實的作文是多麼失敗的事情啊!真希望有更多的老師看到這一觀點,不要再扼殺學生的閱讀熱情和寫作熱情!

對於孩子的品格,是影響她一生的因素,我希望我的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她能淡然的面對人生,包容一切人世現象,不計較,不爭求,做最簡單的自己,爲自己而活,而不是爲了我們的各種希望,寄託,目的而揹負沉重的包袱。在此,作者提到了“實事求是”四個比黃金珍貴的東西,是的!有人能做到實事求是嗎?不要批評孩子,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是一張白紙,怎麼畫?是你譜寫的!

如果對自己的孩子不滿意,是不是該檢討下自己哪裏沒有做好呢?尊重孩子,把她當做朋友一樣對待,不要以小孩子的眼光對待,她也是有自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