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精選10篇)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精選10篇)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1

本文說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

子女的行爲遭到父母反對,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處於弱勢地位,當然只得被迫服從,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傷害,子女與父母的感情多少要受點影響。

論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視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視的是友情,由此而起衝突。應該說,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點,就不至於發生這樣不愉快的事情了。

子女靠父母培養。父母是主導的方面。子女的缺點也是父母的缺點,與其怪孩子自作主張,不如怪自己事前沒有講清楚。作者的傾向主要是批評父母的。若從“我”這一面去看,也有教訓可以吸取。小時候畢竟幼稚,做什麼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2

開始不以爲然,以爲不過是一篇美文而已,未想讀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首先爲老師的建議擊掌叫好,與孩子一同讀書,與孩子一同思考,與孩子一同感動,讓家長降低身高與孩子一個視平線。再爲這篇文字叫好,寫出這個年齡孩子對友誼的認識,對承諾的註釋,不含任何雜質,沒有一絲瑕疵。

讀後我和女兒一起討論,我們對這篇文章中珍貴的友誼都表示非常肯定,也都認爲孩子之間純真的感情是彌足珍貴的,需要我們包括家長一起精心呵護的。事實上我和孩子的爸爸也一直這麼做,認同孩子與朋友之間的感情,盡力去理解孩子們之間爲友誼所做的付出,並協助她維護這份情感。例如與兒時的夥伴一直維持聯繫,哪怕大家都很忙,也都擠出時間創造機會。

在明確正面的友誼之後,我們繼續延伸探討。(當然,這是在我有目的的引導下進行的)。

我拿出最近炒的沸沸揚揚的李某某案件,夢母一直強調的李某某重義氣重友誼因此“被牽入案件”,我把問題交給孩子自己思索——這樣的友誼是否是真友誼。

孩子片刻思索後很認真的說,真正的友誼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也不是衝動的,它與淺薄的義氣不能等同。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3

閒暇之餘,隨手捧起妹妹放在桌角的一本語文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一下子就翻到了《羚羊木雕》這一課。細細讀來,發現眼前一亮,這是一篇多麼好的寫事文章啊!不禁幻想:要是我的學生也能寫出這樣生動的、具體的,故事曲折的文章該多好。

仔細品讀,發現這篇文章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之處。首先說題目,看似寫物,實際上是圍繞着這件物來寫事。簡潔,明瞭,卻能吸引讀者眼球,乍一看來,讀者可能會想: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啊,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怎樣製作,有沒有插圖啊等等。通過讀文,才知道作者是寫童年時期的一件往事。相信我的同學們身邊也會發生這樣的小事:小孩子們經常會爲一個小物品“奪”來“奪”去,關係好的時候送給別人,關係不好的時候就要回來。而文中的小主人公卻是一個講義氣、講信用的孩子。單說課文中的這件事,我相信如果我們同學來寫,肯定不會想到用物品名稱來做題目,題目大概會想到《難忘的一件事》、《傷心的一件事》、《對不起,某某》,相比而言,本文的題目就更能吸引讀者,儘管文章中並沒有談及木雕的樣子,頂多用了一個詞“珍貴”來形容它。

其次,說說佈局。這篇課文采用倒敘的寫法,先說木雕不見了,引起媽媽的責問,然後寫和好朋友之間的友誼,接着寫木雕被當作禮品送給好朋友小芳,最後寫被逼無奈硬着頭皮去要回來,卻得到了小芳媽媽的諒解,歸還了木雕。故事情節可謂一波三折,木雕不見———媽媽責罵——送木雕——要回木雕。在課文開頭,一句媽媽責問的話“那隻羚羊木雕哪兒去啦?”就設置了懸念,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接着,課文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對話,直到小主人公傷心地說“送人了”,引起媽媽的責罵“這麼貴重的東西,怎麼能隨便送人?”接下來插敘一段小主人公和小芳的深厚情誼:小芳曾經在上體育課時,給他調換劃破的褲子從而避免了媽媽的責罵,幫助他躲過一劫,後來又送了小刀給他。看到這麼仗義,友好的朋友,作爲禮尚往來,他毫不猶豫地送出了自己家的木雕。但最後,因爲媽媽的執意要求,他不得不硬着頭皮去小芳家要回自己的木雕,並帶去了小芳送給自己的小刀。不料小芳媽媽發現了原委,狠狠的批評了小芳。小芳也迅速還了木雕,並馬上跑開,留下了小主人公一個人傷心流淚。

最後,談談這篇文章中的人情味。誰說小孩子就不懂人情啊。本來形影不離,非常要好的一對好朋友,卻因一根木雕引起了波折,友誼的小船瞬間被掀翻。如果不是大人的一句“這麼貴重的物品,怎麼能隨隨便便送人了”?小主人公也不會被逼無奈,傷心地拿着朋友送的小刀,去到小芳的家裏要回自己已經送出去的木雕。小芳也不會無緣無故地遭到了媽媽的責罵,我相信孩童的內心也是極其脆弱和敏感的。本來這件事就跟他們無關,在孩子的眼中,哪有貴重不貴重之說,有的只是純潔的友誼。不過文章最後,小芳還是把之前送出去的小刀又送給小主人公,展現出人性的光輝。小主人公也在最後仰天長嘆一句:可是,這能全怪我嗎?是的,我認爲這件事不能責怪孩子,儘管最後由於小芳的大度他們又重歸於好,但文中的小主人公卻感到了深深的自責。兩個家庭,兩個孩子,兩位母親,今後該怎樣交往了?留給我們讀者深深的思考。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4

《羚羊木雕》講述的是“我”在父母的逼促下把送給好朋友的羚羊木雕要回的故事,發生在子女和父母之間的一場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朋友不但不生“我”的氣,還安慰“我”。“我”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傷心,因爲“我”對“我”的朋友反悔了。

這篇小說很短,但很感人。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感觸很深,“我”送給萬芳羚羊木雕是對他的一種友誼,萬方要送“我”最喜歡的一把小刀,是對我的信任,現在卻要把羚羊木雕要回來,“我”認爲他一定會生氣的,可能會覺得這個朋友一點也不好。其實生活中,我自己有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有時候大人們總不能理解和尊重我們的小孩的想法和做法。我覺得生活中要珍惜友誼、珍愛友情,這樣才能相互幫助、一起快樂長大。朋友非常重要,無論是送什麼東西,都是一種友誼,什麼東西忘帶了,有朋友可以借給你,遇到困難,朋友可以幫你,許許多多的事都要靠朋友。但認爲羚羊木雕可是貴重物品,不能隨便送人,而且送出去還要求拿回來,所以,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我不怎麼喜歡這對父母,一方面他們太注重物質,再就是不理解、不明白孩子的心裏需要什麼。

反而,文章中奶奶卻很通情達理,也很疼愛“我”,知道“我”心裏想什麼,非常理解“我”,在整個事件中採取“調和”態度,我比較喜歡這樣的奶奶,客觀而且懂得小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好像現實中我自己的“奶奶”一樣,總是那麼樂於助人,每天快快樂樂的,也有很多的朋友,也經常鼓勵我把好東西與別人分享。

張之路先生寫這篇短文的目的,我想他是希望通過這個故事,教育廣大父母親,大人要站在小孩的角度考慮問題,要理解孩子們的心情。孩子的心裏有比物品更貴重的東西,比如友誼、愛好、童趣,其實真誠而無私的友誼,會讓每個人的童年更快樂。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5

《羚羊木雕》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晚上,“我”正背這天學過的槓桿原理,媽媽問“我”爸爸從非洲帶回的那隻羚羊哪去了。她說得其實是一隻黑色的硬木雕成的藝術品。但“我”已經將它送給了我的好朋友萬方,並且作爲回贈萬方把自己心愛的一柄小刀送給了“我”。“我”並不明白那隻羚羊木雕的珍貴和實際的價值。因爲十分珍貴,媽媽必須要“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我”只好照辦。

萬方和“我從小就在一齊,他學習好,喜歡幫忙人。全班都穿上剛買來的新運動衣,“我”卻把褲子劃了一個大口子。萬方和“我”換了褲子,卻因這事被他媽媽罰站半小時。因爲我們是要好的朋友,所以“我”把爸爸、媽媽送“我”的羚羊木雕送給了萬方。“我”向萬方說明了狀況,將羚羊木雕要了回來。萬方給羚羊木雕做了一個玻璃罩。“我”將小刀和玻璃罩放到了萬方的手裏,轉身走了。走在雪地上的“我”突然聽到萬方在後面喊“我”。他將玻璃罩蓋在木雕上,把刀塞到“我”手裏說:“拿着,沒有禮物,咱們也是好朋友。明天打雪仗來早點。”“我”哭了,從沒有這樣悲哀過。

整篇文章構成了鮮明的比較。一邊是珍貴的羚羊木雕和深厚友誼的比較;一邊是雙方父母的態度比較:“我”的父母因爲木雕的珍貴,堅持讓“我”要回木雕。萬方的母親因明白羚羊木雕的珍貴,要萬方必須還“我”,還把玻璃罩和小刀一齊給了“我”;一邊是“我”和萬方的比較:“我”把褲子劃破了一個大口子怕被媽媽罵。而萬方爲了“我”交換了褲子被罰站半小時。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到心裏很不是滋味。父母爲什麼讓把送給朋友的羚羊木雕要回來,就因爲羚羊木雕很珍貴嗎?難道木雕比深厚的友誼更珍貴嗎?萬方喜歡羚羊木雕不是因爲木雕的珍貴,而是把羚羊木雕看做友誼的見證,他還做了玻璃罩留意地保護着木雕,因爲木雕是好朋友送給他的。萬方沒有因主人公要回羚羊木雕而和他絕交,反而把小刀和玻璃罩一齊送給了他,在萬方看來友誼比禮物更有價值。當雪花落在玻璃罩上的時候,我想象到潔白無暇的友誼勝過了那隻珍貴的羚羊木雕。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6

愛因斯坦說過:“世界上最完美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財富買不來朋友,因爲朋友就是最最大的一種財富。

有這麼一本書,它歷經歲月的洗煉,它溫暖了你我的心靈。對,這本書就是——《羚羊木雕》。一本清淡質樸,感情真實流露,歌頌友誼的書。

這天,再次捧起《羚羊木雕》這本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那天,天上下着雪,吃過晚飯,媽媽問我羚羊木雕呢?我膽怯地說,羚羊木雕給了萬方。媽媽沒有聽我說完我的原因,硬要我把羚羊木雕拿回來。我心裏,既無奈,又生氣,這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呀。

我無奈地走到了萬方家,萬方聽了我的話,很生氣,他必須沒有想到我是這樣一個人。但是他媽媽卻讓萬方把羚羊木雕還給我。我捧着羚羊木雕,走在雪地裏,情緒十分沉重。而當我快要消失在這房子的拐彎處時,萬方氣喘吁吁地向我跑來,把他的小刀和爲羚羊木雕做的玻璃盒子塞在我的手裏。潔白的雪花飄落在我們身上。他笑着對我說:“拿着,沒有禮物,咱倆也是好朋友!”我哭了,雪花和淚水一齊落在了羚羊木雕上……

爲什麼,大人總是不理解我們?也許,在他們眼裏,我和萬方的友誼,遠遠比不上那個珍貴的羚羊木雕。但是,對於我來說,我和萬方之間的友誼大於一切!

如果,因爲一個羚羊木雕,使我和萬方之間的`友誼消失,那麼這個羚羊木雕還有什麼好處呢?儘管之後我和萬方和好了,但是,父母的態度會在我幼小的心靈上劃下一筆永遠抹不去的傷疤。我覺得,這世界上的友誼遠遠比金錢珍貴。

我很開心,我的身邊有那麼多關心我的朋友。在我悲哀的時候,是他們安慰我;在我百口莫辯的時候,是他們挺身而出,爲我辯解;在我措手不及的時候,是他們教會我坦坦蕩蕩的應對……真好,想必這是我在六年小學生活中,和學習收穫一樣大的收穫吧。 還記得莎士比亞說:“友誼是珍貴的,若失去友誼,就像失去陽光,永遠得不到溫暖。”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交朋友吧。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7

課文說的是,我把珍貴的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給我。雖然我們之間的友誼沒有被受到影響,但我對朋友這樣的反悔,我非常的傷心後悔。父母在我心中的光輝形象因此,留下了一道不光彩的傷疤;這件事情,也將大人們的那種重財輕義的思想暴露無遺。

兩個好朋友就因爲一個羚羊木雕而差點成了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我覺的友情比金錢重要的多,一個知心朋友是用錢買不來的。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不是金錢最重要了,而是那些友情、親情。世界上的富翁,真正能算得上有錢的,又有幾個呢?

我不禁慶幸我的身邊還有一些關心我的朋友。但我又不禁有了一些顧慮,現在的社會中還有多少令人感動的真摯友誼?全都是一些用錢做買賣的生意而已。現在誰還會用一顆赤誠的心去交朋友?不都是爲名爲利的嗎?

當然,我相信,那令人感動的真摯友誼有很多,都是不爲名利,都是用一顆赤誠的心去交朋友的。祝天下所有的好朋友都能快樂、幸福到永遠!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8

有一天,我和我的媽媽上總部去買書,我最喜歡看書了,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名叫《純真年華》的書,我最喜歡裏面張之路寫的《羚羊木雕》。

文章是這樣的:一個小女孩的爸爸送給她的一隻貴重的羚羊木雕,可是媽媽有一天詢問她羚羊木雕在哪?讓拿給她看看,但是她把羚羊木雕送給了她的好朋友萬芳,她們可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幾個星期前,全班穿上了學校統一的運動服,跳完山羊,她們在捉着玩,不小心,她的褲子劃爛了,萬芳把她的褲子穿在身上,把她的好褲子給了她,爲這事,萬芳的媽媽讓萬芳對着牆站了一個鐘頭。現在她一直穿着萬芳的褲子,一看到她的褲子有傷疤,她就老過意不去。今天,萬芳到她家玩,她很喜歡她的羚羊木雕,於是她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芳,說:“你拿着,我們永遠是好朋友!”萬芳很激動,把她的小藏刀給了她。

媽媽聽了事情的經過,讓她去把羚羊木雕要回來。她哭着跑了出去,她想:“她還會想以前一樣和我要好嗎?一定不會了!”要回來的時候,她就獨自去散了一會補,忽然,她聽見有人叫她,一聽,原來是萬芳,萬芳說:“別傷心,我們還是好朋友!”

我好感動,我也希望有這樣一個好朋友,你希望嗎?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9

我看了這本書以後感覺“我”的爸爸媽媽太壞了,有一個好朋友永遠比金錢重要,爲什麼這個父母只要錢而忘了孩子和朋友之間的友誼呢?。

這篇作文主講:我把珍貴的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給我。雖然我們之間的友誼沒有被受到影響,但我對朋友這樣的反悔,我非常的傷心後悔。父母在我心中的光輝形象因此,留下了一道不光彩的傷疤。

這個父母一點也不瞭解孩子的心,不能只爲了一個羚羊木雕而破壞了王芳和孩子的友誼,友誼雖然能用金錢買回來,但這個世界上真正有錢的又有幾個呢,即使再送一個羚羊木雕也不一定能塗掉這塊傷疤,父母也應該理解一下孩子的心,當初就不應該讓孩子把羚羊木雕要回來。

希望大家也記住,只要送給了你的好朋友就千萬別再要回來。

  張之路的《羚羊木雕》讀後感 篇10

每個經典故事都有深刻的涵義,都隱含着做人的道理。《羚羊木雕》是對友情、寬容的展現,講述了兩個好朋友之間的感人故事:“我”在沒經爸、媽同意下就把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的羚羊木雕送給了好朋友萬方,媽媽認爲羚羊木雕很貴重,讓“我”把它要回來,“我”因此十分悲哀,被迫把羚羊木雕要了回來。

“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在去萬方家的路上,“我”和萬方家只隔一百多米,但是“我”卻走了很久很久。“我”哭了,真的號啕大哭起來,“我”從來沒有這麼悲哀過。我和故事中的“我”一樣悲哀。難道金錢比友情更重要不,金錢不是最重要的,與此相比,朋友之間的友情更重要。我認爲“媽媽”不就應讓“我”把木雕要回來。木雕可能十分貴重,但“我”已經把它作爲禮物送給了好朋友,這是友情的象徵。非要把它要回來,不僅僅傷害了“我”的自尊心,還可能破壞朋友之間的友誼。這樣就損失了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有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小孩子之間也要守信用,送出去的東西是不能反悔的,去要送出去的東西,有一種要絕交的意思,不管你情不情願,朋友都有可能對你產生冷漠。但在“我”要回了木雕後,萬方卻沒有疏遠“我”,仍然把爲木雕做好的玻璃罩和小刀送給“我”,並且說:“沒有禮物,咱倆也是好朋友!”這是一個多麼仗義又寬容的朋友啊!

在生活中,同學、朋友之間斤斤計較的事很多:你不留意碰我一下,我再碰你一下,你再打我一下......最後必須要傷了感情。要想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就要像萬方那樣對朋友寬容一些,友好一些,同時還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只有這樣,友誼才能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