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旁觀者讀後感大綱

旁觀者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旁觀者讀後感1

知行合一,“行”先於“知”。

旁觀者讀後感

德魯克老人的觀點與中國古典文化有很多的契合點,我想這也是他能擁有無數中國粉絲的原因吧……思想的征服勝過肉體的脅迫。

老人家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反思“人”的問題。人爲何存在?在社會、家庭、人與人之間乃至宏觀無限大的宇宙之中人究竟都在充當什麼樣的角色?所謂管理“乃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在於成果。”我的理解,管理,究其根源是人在符合自然和社會規律的前提下自我完善和協調平衡的過程,正所謂:從“人”中來,回到“人”中去。

有的人把管理定義成:“精英人士通過改進做事流程,藉助某些思維工具逐步提升勞動生產率的過程。”說法無可非議,但它只是強調了“人”的社會性,同時將人主管進行歸類,絕大部分的非精英只能充當工具而已。整個社會的進程是精英們一手設計的,這種“天才決定論”傷害了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熱情,我們當然要起來反抗了。消滅歧視,人人有責!

德魯克老人的可敬之處就是他視人生來平等。作爲冷眼的“旁觀者”,生命中來來往往的過客有達官、顯貴、學界奇才、未來領袖,他們智慧非凡,站在時代的山頂而“小天下”,但同時他們又都是平凡不過的常人,有的性格孤僻怪誕,有的狂妄自大自我中心。《旁觀者》之所以受到推崇,正式作品本身的客觀自然猶如一位經歷世事滄桑的老人面容安詳地躺在搖椅上,娓娓道來,語氣平和卻又字字鏗鏘。讀後讓你我知道:相對於宇宙、世界和人生,管理的哲學就在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整個的時間與空間是個守恆的系統。人這種社會動物在進行自身的活動當中,根據自身的需求不斷調節着整個系統的資源,該如何平衡才能令到參與其中的個體獲得物質和精神的滿足?個體形成的“組織系統”發揮自身的能量達到最大範圍內的優秀影響?組織間又該如何相互促進從而呵護整個企業的成長?…… ……管理,應當是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而絕非冷冰冰的數字推理,人是主觀能動的,他們需要關心別人同時更需要被關懷。

起初讀了作品,會有一種情感:成功人士都有顯赫的家事,先天的人脈背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看得更高。必須承認,每個個體的背景部分決定了邁出人生起跑線的起步速度,這個是沒有辦法迴避的。但更應該看到年輕的德魯克是如何背井離鄉異國求學、謀職的。他的記者生涯對他更多的從關注“人”的角度看待管理有重大的影響,小時候的啓蒙老師獨特的課堂筆記法對於他日後的思考方式也有着影響。兒時的德魯克只是一個靦腆、有些敏感的小男孩兒。14歲那年突然間覺得自己成了一個旁觀者,是爲了尋找一種犯錯的“刺激”,加入了遊行隊伍。我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似乎也是因爲某個事情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輪廓清晰了,開始喜歡琢磨別人的想法,甚至有一陣喜歡坐在馬路邊看着來往的每一張陌生的面孔猜想他們的職業、他們的身世,或許那幾個藍領是揹着老婆拿着私房錢去酒吧小聚?男人的困惑啊…… ……面露笑意的姐姐是不是急着見到心上人?泛紅的雙頰說明了一切…… ……這成羣的人們爲什麼總是在每天近乎相同的時間早上和晚上衝到馬路,他們去哪了?做什麼?是誰有這麼大的魔法控制着他們?好像沒有帶給他們痛苦,好像是自願地遵從着什麼規則在工作着,而且工作可以給到他們一切,或許每個人想得到的東西是不同的。

德魯克是個天生的、偉大的聆聽着。他喜歡聆聽不同的人說着自己做過的非凡的事情,這或許是因爲本性當中的好奇心。我甚至猜想,老人是否更希望做一名導演,而他終其一生都在導演一部叫做《我和我身邊的不同尋常者》的紀錄片?腳本大概在他14歲那年就已經寫好,而之後的事情就是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來挑選合適的角色演員,這當中腳本做了幾次重大的'修改,因爲隨着演員漸漸地大牌,導演也需要降低自身期望,但最終還是爲了記錄這個偉大時代的人文經典。最終老人留給我們他捕捉到的每個閃光瞬間。當如今我們重新放映這部作品時,才發現,在強調數字量化、人浮於事的今天,這份理智與深邃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以老人的一句話做結:

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 HOW WE LEARN IS ALSO WHAT WE LEARN!

品味大師,品味人生!

再次向大師致敬!

旁觀者讀後感2

“旁觀者註定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者亦是如此。”――彼得·德魯克

翻開第一本與管理相關的書籍,我原以爲能在其中瞭解管理學的一些觀點和方法,但是卻發現這是一部紀錄其他人和作者所經歷時代的回憶錄,原以爲它會枯燥乏味,從翻開書頁起始就覺得淺顯與流暢。你會不由自主地進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彷彿他在敘敘回憶,回憶他走過的青年時代,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來,彷彿是你早已熟悉的周遭。他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勾勒出了那個時代的輪廓,混合着希望與失望,對知識狂熱,不妥協與各種多元化的變現。

正如作者所說,沒有哪個人特別無趣。墨守成規的也好,傳統的也罷,甚至是極其無聊的人,若談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東西,或是興趣所在,無不散發出一種特別的吸引力――每個人自此成爲一個獨特的個體。正如《懷恩師》中,兩位看似平凡的小學老師,卻成了彼得眼中最傑出的教師。她們教給他的不是具體的某種知識,甚至沒有完全掌握某種技能,但是卻改變了他的價值觀,態度等人性中深層次的東西。而將文中的“老師”換爲“領導者”的話,則代表着兩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蘇格拉底學派的埃爾莎小姐,對每一位同學的瞭如指掌,總愛隨堂測試,正如在制定目標前對一切的因素都給以統計和研究,分析並對項目的實施情況定期的瞭解,對員工實施鼓勵政策,但同時對自己能力無法涉及的目標即時放棄。如禪宗一般的蘇菲小姐則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典範。她對學生十分的體貼,溫暖,是一位平和型管理者,她對下屬平和,潛移默化得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從內心中將組織聯合起來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在這兩位恩師的教導下,我們不僅僅接收着行爲和認知的教學,也感受着一種熱情與責任,也讓我明白“學習的方法”本生也是學習的內容。

對形形色色的人的描寫中,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這樣一個人,一個叫穆希的女子。一位有天分,但創造力短暫的匈牙利民族運動之星。19歲時創辦雜誌,大半的文章都有自己撰寫,文章的深遠影響引出了一羣人對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追求。雖然描述她的文字只有少少的頁,卻讓我不能忘卻。“她提早60年放棄了自己的才華——她剛在社會運動方面展現過人實力時,就嫁爲人婦,專注於養兒育女,對其他的一切都不感興趣。婚後,她再也沒有寫過一個字。”我感到悲哀,也從文字中讀到彼得的惋惜,但寫完這段文字後,就真的沒有隻言片語提到她了。一個才華橫溢的社會學家,卻在25歲的年華終結了處於巔峯的研究,這是家庭的幸福還是社會的悲哀。可能是時代的原因,但卻有引發我們對當今社會對性別研究的思考,當人們心中已根深蒂固的認爲在學術界有所作爲的定位男性,女性的事業最重不過家庭,種種的問題激起這女權運動的發起,因爲缺乏,因爲不公,才更被強調。越多的優惠與關注源於本身的不等。一位本該有所作爲或震驚學界,影響巨大的學者確在婚後立刻成爲了標準的中產階級女主人,這並不是因爲女性能力本就不如男性,而是因爲傳統的思維在人們的腦海裏起着微妙作用,可悲的是,連一位思想前衛的學者也沒能豁免。

在旁觀者中,徳魯克平靜的敘說着陳年往事,從語氣中多麼驚心動魄的時刻,多麼風雲際會的場合不過都化爲記憶中的一縷青煙。那種優秀人士碰撞出的火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人所心嚮往之而所不能至的,這一切讓人無法不嫉妒這個人物,這麼多的事情都讓他遇見了。天下之才,多認識之士都讓他給認識了,作爲人的一生將是多麼的有價值。而他選擇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作爲一個不與強權者進行權力遊戲的人,一個不放棄獨立思考的人,一個尊重人性價值的人,清醒地見證和思考着這個時代。

旁觀者讀後感3

彼得·德魯克(ker)1909年出生在維也納。被譽爲“現代管理學之父”的他對管理學界的影響一支延續至今。這也爲他奠定了現代管理學開創者的地位。20xx年11月11日,德魯克在美國加州克萊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歲。德魯克的回憶錄——《旁觀者》寫了20年,是他唯一寫作時間最長的、雖不是最好的、卻是他本人最喜歡的作品!

《旁觀者》是德魯克知識及人生旅程的記錄。該書每一章都可個別獨立,可以說是故事集。全書15個章節、15組人物,每一組人與事都緊扣着20世紀裏最重要的某些領域和特性。就在抒情的夾敘夾議中,真實的德魯克親切清晰地浮現出來。這若干個旁人的生活歷程,幫助我們勾勒了德魯克自己的生活。

作者希望藉此呈現社會的圖像,捕捉並傳達這一代的人難以想像的那種精髓、神韻與觸覺,比如兩次大戰間的歐洲、羅斯福新政時期(NewDealyears),以及二戰剛結束時的美國。

在德魯克“懷恩師”一章中,教學並不是老師得到了什麼,而是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文章中的埃爾莎和蘇菲小姐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要注重學習方法,並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在現今的公共管理工作中,要善於從以往的實踐中提取經驗,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工作方式,要做到以人爲本的管理方式,還要培養自己的工作樂趣。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德魯克創辦了德魯克管理學院,但是他並不支持走精英教育的路線,他認爲雖然中國沒有足夠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有一大批在實際磨練中學會了怎樣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生存並取得了成效的人。有過高教育,但是這並不代表一切,一個人的能力要在他的工作中體現出來,畢竟實踐跟理論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書中,德魯克先生回憶了他走過的青年時代,讓我不自覺的進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中,德魯克說過“從未認爲哪個人特別無趣”,我認爲世界上有着大多不善於觀察,不願意去體會的人,如果你能對自己周圍的人,有敏銳的洞察力,善於去發現,我想這會爲成爲一個管理者打下基礎。

旁觀,並不是要自己置身事外,而是要讓自己冷靜的觀察,分析,還需要有一顆淡泊的心。

如今的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21實際,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管理已經成爲一個企業的根本,一個好的管理者會帶領企業走向巔峯,會使上下的工作井井有條,在當今社會,並不是高學歷的人都能得到企業的青睞,因爲工作中需要的不僅是專業知識高,更多的是協調、合作和溝通能力。無論學歷高低都應把企業看成是自己的一部份,這樣才能更好的爲企業工作。對企業中低學歷的員工,應參加一些知識的培訓,使其在遇到問題時能自由變通。對學歷高的員工應多參加一些知識、技能的培訓,來提高自己的知識面。

德魯克先生讓管理成爲了一種素養,把管理當做一門真正的綜合藝術,作爲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我們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學會洞悉每件事的根本,學會觀察身邊的人或事,從中得到感悟。

讀完《旁觀者》,我更加覺得德魯克的偉大,在他生活的那段年代,他一直旁觀着歷史的創造,旁觀着各個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書寫者。只有他才能將這一切看得更清,更透,才能總結出對整個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管理學說。

旁觀者讀後感4

《旁觀者》是作者對成長過程中一些人,一些事的瑣碎回憶。間接的描述了自己管理學思想的形成的過程。而管理正是生活中的經驗總結。讀德魯克的書是一種享受,因爲常常使人有種茅塞頓開之感,這是海爾集團張瑞敏對德魯克的評價。這位被尊爲“大師中的大師”對世人有卓越貢獻及深遠影響,被譽爲“現代管理學之父。

《懷恩師》是對我啓發最深的。可能是因爲做了十多年的學生,對了解的各種老師也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在這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產生了共鳴。只有學生的話題與老師最密切,也只有學生可以辨別老師的好壞。我是對任何傳授知識給我的都稱爲我的老師,不論年齡,有以人格魅力贏得同學認可和讚美的老師;有以其多年教學經驗贏得同學的敬佩;有的以其幽默和吸引學生的獨特方法得到親和力,有的教室是學習課程的設計者,當然有的教師只能讓人生畏,不懂得學生心思是啊,世上的老師何其多,個個都不同。每個老師都有其獨特的表現方式。當然老師也是一個很矛盾的職務。每個老師在講課時都需要小心翼翼,一方面要在同學面前樹立威信,另一方面又要培養親和力,並且傳授科學知識是馬虎不得的事。非工作時間,爲人師表還要爲同學樹立榜樣。對於一直處於學習生活中的人與各種老師在一起的時間要比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因此人生中有些老師會對一些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旁觀者》中艾爾莎小姐和蘇菲小姐這兩位老師對德魯克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從艾爾莎小姐和蘇菲小姐那兒學到的要比他沒學會的那些更重要,而這些東西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是中學老師教導的一切所不可比的。蘇菲小姐雖沒能讓我工於工藝,正如最偉大的音樂家無法使不辨五音者成爲約樂師,但是因爲她的教導是他一生都懂得欣賞工藝,看見乾淨利索的作品不禁爲之欣喜,並尊重這樣的技藝。艾爾莎小姐教給我的是工作紀律與組織能力,讓他學會立下目標並組織自己的思考,做事情有計劃有目標,然後努力纔可能成功。後在施納貝爾教琴的一角的感悟,可以在錯誤中體認,在成功中學習。

好老師就像是節目主持人,他們需要觀衆。老師沒有一定的類型,也沒有絕對正確的教學法,也許教學真的就是一種天賦,或許是一種個人特質,與技巧、聯繫無關、教也可以說成是溝通方式,教學的最後產物不是老師得到什麼,而是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目標不在於大,在於精。蘇格拉底被稱爲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但是他從來沒有說過他是老師,而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人。因爲蘇格拉底的方法並不是教的方法,而是學的方式。對學生來言,任何老師都值得敬佩,因爲所有的老師都一個相同點:非常負責,因此老師是神聖的。學生眼中不好的老師只是根本上是由於不適應教育行列對老師而言,沒有所謂的壞學生、笨學生,有的只是不聽話的孩子。

當然,管理來源於生活,我認爲,教師也是一類管理者,賦予感情與事業心的管理活動,從《懷恩師》可以看出,德魯克十分注重情感在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可以說,德魯克的情感管理,在大多時候有着很強的生命力。人格魅力是管理這應當具有的,管理者的權威一方面由精神而來,另一方面由能力及權力決定。

在看完《旁觀者》這本書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要善於觀察生活,體會生活,思考生活。以旁觀者的態度,或設身處地思考,道理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