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林清玄以水爲師讀後感範文大綱

林清玄以水爲師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導語:江流萬千盡歸海。無論是潺潺而歌的小溪,還是洶涌澎湃的江河,大海都是它們最後的歸宿。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以水爲師》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林清玄以水爲師讀後感範文

  以水爲師讀後感【1】

平靜的水域是一面明鏡,比如雪域高原上的聖水湖,水質澄澈,波瀾不興,倒映藍天與白雲,悠然自在,一覽無遺。寧靜中,我們看到湖光山色宛若仙境;清澈中,我們見到鉅細無遺被一一展示。只有當我們的心緒平靜如湖水,我們的思維纔是最冷靜理智的。它是一流的畫家,將萬千景緻盡收於尺幅之間;它像一位臨窗而坐,品味歲月靜好的獨處的女子,淡定,從容,婉約。靜水深流,平靜是一種涵養,一種能力,一種超脫的境界。因這超脫,范仲淹面對煙波浩渺的洞庭湖纔會吟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感懷,橫遭貶抑的柳宗元纔會俯下身來,發現小石潭底活潑灑脫的世界,蘇東坡纔會泛舟赤壁曠達自樂,欲與天地較短長。真愛無痕,真水無香。平靜,是絢麗過後的淡然,濃烈之後的素雅,激切之後的從容,繁蕪之後的簡潔;是全力以赴後的順其自然,是牽強求告後的隨緣自在,是卸下面具後的赤子熱腸,是撥雲散霧後的廬山真面。孤處一隅不覺寂寥,觥籌交錯亦不覺喧嚷。只有內心清淨,心態平和,方能洞悉天下真理;只有看淡成敗得失,纔會擁有灑脫自在的人生;只有不爲外物所動的定力,纔會少一些“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抱怨。以水爲師,就是學習它平和的心懷,從容的姿態,淡定的氣度,深厚的定力。

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的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陝西等9個省市自治區。當它從秦晉大峽谷滾滾穿過時,寬闊的洪流驟然被兩岸峭立的石壁所束縛,在極高的落差中翻騰奔涌,震撼激射,形成景色奇麗、世所罕見的壺口瀑布。“黃河遠上白雲間”,仰觀水幕,滾滾黃河自天際傾瀉而下,勢如千山飛崩,四海傾倒;飛瀉的瀑布反覆激射着岩石和水面,發出巨大的聲響,在山谷中迴盪,恰如萬鼓齊鳴,旱天驚雷。這是激盪的水,這是動態的水。它厭倦了高原河谷間緩慢的.流速,它要在這一瞬間將自己的能量全部釋放,將自己的壯美全部展露。靜則如明鏡,不染塵埃,淡定從容;動則雷霆萬鈞,勢若奔馬。動靜相宜,把握時機,該出手時則當仁不讓。這是傾瀉的水給予我的又一個啓示。所謂厚積薄發。長久的隱忍正是爲了瞬間的爆發,否則人生的價值將從何體現?然而如今的我們,只有不斷學習和儲備,纔可能使夢想成爲現實。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當我們的才華足以支撐自己夢想的時候,我們將嶄露頭角,成爲衆人仰望的風景。

宋代文學家蘇軾在評論自己的文章時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水,無色無形,變幻莫測。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外圓內方,人生之道。當它流經山地或河川時,當它遭遇障礙如險灘、亂石或懸崖峭壁時,它從不因爲阻隔重重而停滯不前。或洄旋,或分流,或衝擊,或滲透,或滴水石穿,或另闢。它會想方設法克服障礙,保持自己一往無前的品格。而水依然是水,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它不會因爲與障礙的衝撞而導致自己遍體鱗傷。做人如水,剛柔相濟,就可以輕鬆地適應任何環境,善於溝通交流,減少人生中不必要的跌倒與受傷。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這是宋代文學家周密對錢塘江大潮的讚美。每年農曆的八月十八日,是浙江海潮最爲盛大的時候。所以中秋節前後,沿江的人們必扶老攜幼傾巢而出,來觀賞這一雄偉的奇觀。作爲自然景觀,海潮總是如約而至,像守時的客人,爲遊人展現自己最壯麗華美的身姿。海潮又名潮汐或潮信,因其漲落有定時,而且從未失約,故名“潮信”。

水尚如此,況於人乎?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君子守信,一諾千金,只因誠信是我們立足的根本。

  以水爲師讀後感【2】

林清玄初登文壇,將自己的朝氣與激-情更多地傾注在鄉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鴛鴦香爐》等。隨後,他沒有拘泥於鄉土散文的創作,嘗試着將東方美學理念和佛教哲學情懷融爲一體,開始了以“菩提系列”爲代表的創作生涯的第二個時期,也進入了他個人創作的全盛時期,散文集收錄了大量該時期的優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書》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溫煦,在流動中體現着凝注。他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爲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

他在一篇名爲《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寫道:“登山專家只看見山頂,不像我們,能享受海拔五百的樂趣。”我曾被這行文字很久感動。我們正在一種叫做“征服”的驅使中日漸遺落了一種知足常樂的平和心境,於是,我們只能努力想象“高處不勝寒”的孤冷,卻對半山腰的迷人景緻視而不見,殊不知,沒有了自由的心情與平靜的心態,再宏偉的目標終究是空想罷了。還記得林清玄向我們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輕人,當人們問他爲何不到山外打工時,他的口吻不容置疑:“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裏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華燈萬盞,“從遠處看,每一個人的家只是一個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無際無邊?在年輕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靈,都在冥冥中傳遞着廣博與自然,帶給他家的熟識氣息;不會忘記林先生筆下那位賣餛飩的老人,他總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魚,向老主顧傳達着生意的信號,卻不致中斷熟睡者的美夢,更在不經意間溫暖了遲睡者的心靈。正是這平凡樂器奏出的平凡音響,委婉地傳達着這位老者的淡泊心態,使串串雲淡風清的聲音久久在心靈的上空迴繞……

這聲音與那“海拔五百”、“以林爲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歡”。那是一種歡愉後的平靜,無奈後的超脫,放逐後的回首,宣泄後的釋然。我們正在日益豐富的物質世界裏,多了一份機智,少了一份閒適,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在塵世中重溫“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淡泊心境,在紅塵中傲對“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心靈叩問?我唯有在一片佛鼓聲中虔誠祈禱。

  以水爲師讀後感【3】

最早讀過林先生的“菩提系列”,那時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風,深厚的底蘊,以及對人生、對世界的參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購買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書是從林清玄這位多產的臺灣作家數百萬字的作品中,遴選出的二十餘萬字的散文精華,是沙海中淘出的金子,令人百看不厭。過後,許多片段泊在記憶中,不時地熠熠閃光。對這本書,我更是愛不釋手,常置於桌邊案頭,不時拿來欣賞。

林先生的散文,最適合在平靜的夜晚,衝上一杯淡淡的香茗,獨坐在發出溫和的光的檯燈下,靜靜地欣賞,享受散文帶給人的平和與智慧。曾經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煩亂的時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邊,安撫我的心靈,讓我一次次平靜下來。這些文章,猶如一道道山泉,帶着它的淙淙流水聲緩緩地走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總有一種哲學的意味和一點“禪”的味道。讀他的散文猶如一次心靈的洗禮,總能給人深深的啓迪。

林先生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污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爲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來,慢慢地述說,絕少雕飾,猶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寫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這些是文章,初讀自是清新異常,再品更是心開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讀後都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寧靜與關愛。文如其人,沒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純淨的心,怎能寫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讀過林文章的人都知道他文章有很濃郁的鄉土氣息,抒發鄉土情懷,積極投身自然。他出身於高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勤勞,樸實,善良,農家的教養,父親的一言一行,造就了林清玄誠摯憨厚的氣質和虛懷若谷的胸襟。恬靜而與世無爭的鄉村生活,充溢着泥土芳香的空氣,養成了他與大自然難以割捨的情感。

通看他的早中期作品,發現他善於觀察,善於從一些看似平靜,安寧的生活中領悟出內涵的哲理。他曾長時間在田間與農人一起勞作,併到臺灣各地體驗鄉間生活。新威山間伐竹,霧社收採水果,在平凡的勞動中體驗生活的充實與收穫的喜悅。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人饒有情趣的自然風光圖與民俗畫都是源於生活的。

給林清玄寫讀後感的人都覺得他的文字如水樣清柔,語言親切,文風質樸,中期作品透着寧靜致遠的境界,愛情觀也透出中國傳統的含蓄,深沉,沒有如癡如醉的浪漫情調,我最喜歡的《鴛鴦香爐》寫出了夫妻之間典型的東方式情感,那是一種含蓄蘊藉的愛,如同共守一爐香的鴛鴦,沒有轟轟烈烈的燃燒,沒有欲生欲死的狂歡。多數人都知道林離過婚,如果不是這次離婚事件,林將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一個經常在各學校講座的作家,一個青少年心理導師,在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心中的形象有了傾斜,甚至有女子當衆焚燒他的書籍以抗-議他的品行。對於這一切,林不作任何解釋,一個人過得幸福與否,只有自己體會,只在一小文中匆匆提及父子倆在無人照料的春節在方便麪中度過。現在的妻子是他忠實的“玄迷”。我想,共同的生活感悟,心境澄明,讓他們走到一起,在今天剛買的《玄想》中有幾篇寫到現任妻子的言行,我想,一定是一位美麗聰慧的女子纔可以與他共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