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二十四孝圖讀後感1000字大綱

關於二十四孝圖讀後感10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所謂《二十四孝圖》本講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書,主目宣揚封建孝道。但其“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髮指。下面是二十四孝圖讀後感1000字,歡迎參考閱讀!

關於二十四孝圖讀後感1000字

最近看了魯迅散文合集,裏頭收錄了朝花夕拾的大部分,當中有一篇文章在我看來十分有反思的價值,這就是《二十四孝圖》,遂決定作爲這次選修課的作業,也順便好好思考一下,這篇文章給我們帶來的反思。

文章開頭一直提到了白話文與妨礙白話文的內容的鬥爭,尤其是兩次提到的“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這句話,初讀起來好像有些 不符題意,明明是應該寫關於《二十四孝圖》的內容,怎麼又和百話文扯上關係了呢?通讀完全文,我好像有些明白,這兩句話就是擺正了魯迅本文所要表達的觀點和思想,這個下文會提到。

接下來是正文正文剛開始寫道:“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細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回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爲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弔唁。我們那時有什麼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於打手心。”這裏提到了魯迅的童年,至少他是不怎麼滿意的,9自然,除了有些書可看除外)接着介紹這本書的來歷(他是如何獲得的),下來便是全文的重點,通過揀選幾張孝圖的講解,尤其是那種不合情理的孝道的體現,如文中提及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僞和殘酷,批評和指責了嚴重變了味的“孝”並非真孝。魯迅指斥了諸如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以不情爲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文中主要是批判封建孝道觀念,讀來勝讓人感嘆,感到觀念之差因年代的不同而變得及其遙遠。開篇作者反對“妨害白話者”,態度尖銳,亦使人想起魯迅先生是中國歷史上寫白話文的第一人,魯迅先生認爲,勿徒的古書是束縛兒童想象力的。從“我的小同學因爲‘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着“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可見,那時的兒童對諸如此類的新的形式的書籍是多麼喜愛,這就是白話……接下來,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憤怒是其最主要的感受。這樣一本《二十四孝圖》,其所宣揚的孝,完全把自然本能的愛,變得殘酷,扭曲,甚至讀來有些公式化,完全違反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扭曲了人類的天性,對魯迅來說,這是一種心理的扭曲(加之自己小時候的生活體驗),就像魔咒一樣寄發在心靈深處,所以他纔會憤怒,不光憤怒自己的遭遇,更憤怒將這樣的精神重壓又要加到新一代的兒童身上,這與魯迅這一代新青年的理想背道而馳,亦是對魯迅所追求的侮辱,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魯迅的憤怒由此噴發!

最後要提到的是前文所出現的“只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這句話,其實,這句話正是對魯迅態度的昇華和總結,不光是這《二十四孝圖》所表現出的封建愚昧的孝,還是對白話加以毒害的傷,此時,白話已不再僅僅是白話,更是所有新文化新思想的帶言詞,只要是對於新文化新知識,以及能夠改變我們民族命運的自由和民主起阻礙的東西,都應滅亡,這纔是魯迅的精神!在我看來,一點都不過時,無論是在當時的社會,還是在現世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