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範文大綱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我們的孩子》是一本由羅伯特·帕特南所著的圖書。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範文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一)

寒門再難出貴子嗎?來看看美國版的故事。這書用全美各地五組孩子真實的故事描繪了這樣一種階級差異:

中上層家庭的孩子:

有計劃地被生下來——出生起就住高檔社區,鄰居都是友好可信的高知——父親賺錢,母親全職在家陪讀書、培養興趣愛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同學們刻苦努力,激烈競爭,父母參與學習、鍛鍊、社交等重要活動——申請上好大學,父母提供機會體驗不同職業——大學畢業。

窮人家庭的孩子:

未婚或無計劃地被生下來——出生起就住集貧窮、冷漠等爲一體的社區,鄰居都是朝不保夕的窮人——父親坐牢或失蹤,母親無法或不想管,有些孩子還要照顧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學校也是髒亂差,大多數學生不是打架鬧事就是無所事事——高中退學或畢業從事低收入工作。

家庭、父母、學校、社區各有其責任,但所有的原因分析起來都會回到或與“家庭”相關。如果出生在窮人的家庭,面臨的就是人生路上種種機會不平等,而個人努力在改變命運上的作用正在迅速衰減。

除了高考,我們中國的孩子的機會不平等是哪種程度?希望在它成爲下一個“無可挽回的生育率”問題之前,有更多的研究和政策出現。寒門難出貴子不只是寒門的悲哀,也關係所有孩子的機會公平,關係增長、民主、道德、穩定等等那些爲人們所珍視的東西。

沒有人可以置身之外,當有人在慶幸自己的孩子並非出生寒門的時候,有人正在給自己的孩子買一次非洲救濟之旅以增加申請大學的資本。快讀完的時候,突然想起前兩年聽到的“打破社區隔離”的提議,儘管它在各種抵制聲音中迅速淹沒,但如今纔看出,它原本應該是一種機會再分配的嘗試:沒有貧富隔離,大家一起照看教育我們的孩子,像從前一樣。

全書的論據以定性爲主,同時引用了大量來自其他研究的結論,可以看出美國學者對這類問題的關心。以下是書中一些對爲人父母來說有意義的論據:在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母親中,約三分之一選擇了做全職母親。全美境內,4%的孩子主要由他們的祖父母撫養或照看……而這種隔代撫養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下層社會。

我們絕對是中國特色隔代撫養,母親的教育程度不同,孩子在認知能力的表現上也存在差異……上述差距早在孩子6歲時就已經存在;即便對兒童早期教育進行投資往往成本不費,但這種投資所產生的實際回報率大約爲6%至10%,超過了股票市場的長期回報。

作者引自諾獎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可別讓它成爲無節制買買買的理由。不論學生自己的社會背景如何,最大程度上決定學生成就的學校因素是學生羣體的社會組成。仍是作者引自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所以,孩子的同學,尤其是中學同學是誰,很重要,匱乏的人生通常也是低效的人生。

羣衆人的主要特徵並不是野蠻或落後,而是他的孤立以及缺乏任何正常的社會關係。由於美國社會的階級隔離越來越森嚴,成功人士已無從知曉社會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對貧困更是毫無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我們呢?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二)

本文主要靈感來源於《我們的孩子》一書,但本質靈感則來源於自身,以及對周遭人事不成熟的思索。

作者認爲美國的“階級差異”(文中若涉及中國時,則用“階層”代替。)已經達到了“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們的命運就已經被決定。”的程度,而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是什麼,正是本書作者想要探討的問題。

一、社會學研究的前問題

社會學的實證研究無疑會受到“嚴密思維”的指責:

1、基於數據的研究存在困難——數據不能排除例外;數據本身的內涵不明。

2、基於案例的研究同樣存在侷限——案例乃特例,不能代指所有;案例的解讀過於主觀。

作者開篇和結尾註釋部分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釋“但從這些個案出發,我們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導出普遍的結論?”,書中也不僅一次提醒讀者注意:此現象不是特例,而是全美的真實寫照。“當然,克林頓港,只不過是美國千千萬萬個市鎮中的一個小鎮而已——但正如我們將要讀到的,克林頓港在過去半個世紀所走過的道路,以及生活在同一個小鎮上的孩子卻有着迥異的命運,並不是特例。雖然克林頓港上演着一場工業衰敗地帶的故事,但它卻不僅僅只是這個故事。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可以讀到,從俄亥俄州的本德鎮到亞特蘭大,從加利福尼亞州的橘子郡到費城,這個悲涼的故事正在美國各地的社區內到處上演。”書中綜合運用了大量案例和數據,二者的結合更具說服力。

所以,對書中所描述的“一道社會藩籬正在成爲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頑疾:孩子們的階級出身。”的信任度,隨着文字的展開,逐漸提升至感同身受的程度:“現如今,教育愈加成爲了導致美國不平等的中介因素——在我們的知識經濟中,教育是一類稀缺的資源,也是一種基本上取決於父母之社會經濟地位的手段。”

也許,正因爲這個前問題的難度係數,使得今日之中國的社會學實證研究很難取得比較令人滿意的成績,而僅僅通過政府公佈的數據或者新聞發佈的案例,其說服力是可想而知的。當然,這並不是社會學學者的能力不行,而是實證研究所需要的大量資源和耐心是其它學科所難以比擬的,而我們的社會資源遠沒有美國豐富,畢竟,僅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基金支持就是我國目前難以逾越的存在。

二、美國階級差異的定義

本書採用了一種“廣角鏡”的方法,此與通常所採用的“後視鏡”方法存在差異,後者在社會學研究中更多的是站在一種後發制人的角度,即研究某一代人的差異,需等到人到中年時期才能蓋棺定論,而作者的“廣角鏡”則以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爲視角,橫縱對比孩子的“未來”,正如作者所言:“本書採取了一種不同的研究進路,避開了傳統的“後視鏡”的研究方法,而直接觀察過去30年來在孩子們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他們出生於其中的家庭,他們所接受的家長教育和學校教育,他們成長於其中的鄰里社區。我之所以選擇以上社會領域作爲考察對象,是因爲這些經驗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未來的人生。”

書中劃分階級的標準乃是父母受到的教育程度,“雖然教育和收入正變得高度相關,但我主要還是選用教育作爲本書衡量社會階級的指標,首先是因爲在大多數調查中的收入計量都會摻入很多“雜音”(容易出錯,甚至是完全缺失),而且還因爲,即便教育和收入兩類數據均可得,教育通常來說也能更準確地預測孩子的未來。”因此,作者將研究對象的階級進行了三分:“最上層的三分之一是大學畢業生,最底層的三分之一則是高中及以下,中間的三分之一則接受過某種高中後的成人教育。”

回到中國,讀書一事成爲主流似乎僅僅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緩緩拉開序幕,半個世紀不到的時間內,抓住時代脈搏的人和固守傳統(而所謂的傳統只不過是建國之後的特殊情況,古代的傳統可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人差異越來越大。當下,政策以外的產業(例如互聯網+,人工智能)開拓者無不是高學歷者,但我們似乎還存在許多一夜暴富的神話(詳情見擁有499位世界500強高管的知乎),遮蓋了讀書的效用。但我更相信,當下之中國,讀書的效用遠還沒有能夠達到劃分階層的標準,但我同時也相信,不遠之後(最多不超過兩代人)的中國,這一劃分標準將同樣適用。

三、幾個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

作者在書中主要分析了不同階級的家庭結構、爲人父母、學校條件、鄰里社區四個因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不同階級的家庭在其所佔用的可用以養育孩子的經濟收入上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上層階級“在撫養下一代時,他們事無鉅細,不計時間和金錢,無微不至地關心。”,但下層階級“經濟資源難免捉襟見肘,成長環境又如此艱難乃至惡劣,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做父母的懷有強烈的愛心和責任感,有時候也無濟於事。”

對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一觀點,作者指出“在絕大多數研究中,我們都能發現爲人父母的規範已經表現出了一項普遍的階級差異:高知父母致力於培養自立、獨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讓子女自尊自強,有能力做出積極向上的選擇;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往往把目光投向紀律和服從,要求孩子嚴格遵守家長定下的各種規矩。”對於祖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作者悲從中來地說道“簡言之,如果把祖父母這一代輩的因素考慮在內,則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階級鴻溝就會進一步擴大。”

教育事業的偉大之處或許在於:“美國公立教育系統之創設,其出發點就是要給所有的孩子,無論他們的家庭出身,以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與此同時“學校教育的'階級差異,功夫在詩外,起決定作用的並不是學校做了些什麼,而在於學生在校外的生活。”。

這對於想要通過教育實現上行流動的美國人來說,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並且——“對於出身底層的窮孩子來說,上大學變得更容易了,但這並不意味着上好大學也變得容易了。”——此種水漲船高的現象存在於任何經濟有所發展的地區。更何況“讀好大學總能讓人距離成功更近一步,但如果統計這類大學的錄取率,實際上階級差距近年來在擴張。”,而美國大學的機制(“被大學錄取是一回事,但拿到大學畢業證則是另一回事。”)進一步拉大了階級差距的鴻溝。

但作者認爲,最爲可怕的卻是:“在成績好的窮孩子中,只有29%的人最終能從大學畢業,反而是成績差的富家子會有30%拿到大學文憑,家庭出身壓倒成績成爲最具決定性的因素。面對這一事實,我們只能宣告美國夢已經破碎,作爲其核心理念的機會平等已經不復存在。”

反思中國,家庭經濟對孩子的影響差異乍看起來的嚴重性未達到可畏的程度,但正同書中所言,經濟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方法養育孩子,而“上層階級家庭的社會關係網放大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資產,進一步確保了他們的孩子有更多的成功機會。”認爲互聯網的加入會改變階層差異的國人甚至忘記了互聯網的發家地正是文中研究背景地美國。

“但問題在於,有同樣的機會上網,並不意味每一位網友都可以從網上獲得同樣的收益。”、“上層階級的孩子往往掌握了更復雜的數字信息處理技巧,他們知道如何在互聯網上檢索信息,如何評估網上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在施展這些信息處理技巧時,他們也能得到更充分的社會支持。當這些孩子運用互聯網時,他們更有能力收穫我們當下數字化經濟和社會的紅利。反過來說,即便下層階級的孩子有着相同的上網渠道,但他們也缺乏數字時代的頭腦,無法利用互聯網來增加他們的人生機會。至少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互聯網看起來是在擴張機會鴻溝,而不是閉合。”

四、我們能做什麼

任何提出嚴峻問題的人到達此點,想必都只能給出一個抽象而又寬泛的回答,作者也沒能逃出這個魔咒,但作者承認解決方案之難尋的同時,認爲揭露問題:“由於美國社會的階級隔離越來越森嚴,成功人士已無從知曉社會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對貧窮更是毫無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此我們不那麼同情出身卑微的窮孩子的困境,我們原有責任,但現在卻被拋之腦後。”纔是這項研究的目的所在。

宗教和道德方面:“若是對這些窮孩子置若罔聞,就有違我們最發自內心的宗教和道德價值觀。”;政治方面:“階級之間的機會鴻溝不僅會危及美國的繁榮,而且會破壞我們的民主,甚至是我們的政治穩定。”。基於此,下一代的孩子們就不僅僅是“我的孩子”,而是“我們的孩子”。

具體的解決方案絕非一朝一夕可達成,但每一個問題必須首先被意識到,然後纔是不斷探究解決的過程。我有幸在十幾年中,看到了山村和鄉鎮,縣城和省會,看到了三面環山和國際都市的不同之處,而其間的差距之大,我想,甚至已經超越了書中所言的階級差距。

我們的境況更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而不是當下之美國,可是,指數爆炸的後發國家除卻經濟增長的爆炸之外,問題的爆炸增長同樣是不可避免的,這就又不得不令人擔憂當下我們的問題。

中國的社會學還處在一個非常稚嫩的時代,但我們所要面對的社會問題卻“老有所成”,至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和美國人一樣“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於個人的自我奮鬥。”而此種信念多半是過於突出“個體性”,而將“我們”所遮蔽得過於嚴密。

更何況本文也會出現書中所言的現象:“弔詭的是,這些最新的研究發現卻只會進一步拉大階級之間的差距,至少短期看來如此。原因很簡單,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可能獲知上述研究,也許是自己讀到了,也許是聽到別人轉述,也因此更會在教育子女時親身實踐這些研究的指導......只有愛是不夠的,愛的花朵未必能結出成長的果實。”

反躬自身,是否讀研就代表着實現了上層流動,這是一個只能“後視鏡”的問題,但若將自身置身於“廣角鏡”,那麼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多麼不捨或不願,無論結局如何,我都只是歷史洪流中的滄海一粟,唯有隨波逐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