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目送—注視》讀後感大綱

《目送—注視》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8W 次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目送—注視》讀後感

——題記

外婆走的時候,我才5歲。那天早晨,媽媽突然接到電話,便急匆匆地帶着我去醫院。在醫院裏,所有人都在哭,我不知道他們爲什麼如此傷心,只是不知不覺中自己也跟着哭了起來。當人們要將外婆的棺材擡上車去火化場時,我清楚的記得,媽媽和阿姨哭着喊着趴在棺材上,好像有千萬分的不捨。那時,我站在門邊,默默的看着。

現在我才知道,那時媽媽的淚水是多麼沉重,在外婆那慈祥的微笑下,她從出生到牙牙學語,從蹣跚地學會走路到吟誦詩歌,從一個天真的孩子到成家立業,外婆在她的心中早已是一個溫暖的懷抱,一個永遠的依靠。

而《目送》中龍應臺的父親也曾經是在貧窮和戰亂的狂風暴雨中撐起一把巨大的傘的人。孩子們記得他的暴躁,也記得他的固執,但更記得他的溫暖,他的仁厚。他用眼睛毫不遲疑地告訴孩子:父親的愛,沒有條件,沒有盡頭。

但終於有一天,到了最後的時刻,是分手的時刻了。她無法接受要與父親久別的事實,讀到這裏,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悲傷的一幕:父親躺在醫院的病牀上,“滿身插着管子,機器在撐着他的心臟跳動,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但眼神一片空茫”,她跪在父親的身旁,緊握着他的'手,含着淚注視着他,她想要記住父親此身此世最後的容貌。

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原來父母與子女的緣分是那麼珍貴,那麼短暫。父母犧牲大半生的精力來養育子女,看着孩子們一點一滴地成長,他們一直希望孩子們能夠懂事,理解父母。但孩子們卻終究未能夠明白。父母繼續任勞任怨,因爲他們相信總有那麼一天。等到子女們如夢初醒時,卻再也挽留不住什麼。太遲了,時光不會等人。歲月已將他們的青春燃燒,他們都變得蒼老無力。子女們便再也不能擁有孝敬父母的機會了。而父母呢?嘔心瀝血地付出,卻來不及享受子女成功後的贍養與回報,就成了子女人生的匆匆過客。而留下的只是無數美好的回憶和遺憾。

正如龍應臺所寫:“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爸爸,大家都在這裏了,你放下吧,放下吧。不就是塵埃野馬嗎?不就是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嗎?在河的對岸等你的,不就是你朝思暮想的‘愛己嗎?你不是說,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爲春,五百歲爲秋;你不是說,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去吧,帶着我們所有的愛,帶着我們最深的感恩上路吧,爸爸上路吧。”她最終還是放手了,她釋懷了,她決定讓父親安心地走。

這一刻,我真的很敬佩作者龍應臺,面對生死離別,即使是對自己最親的人,她居然能夠看開,看透。我想,她心中定有千萬分不捨,但也許是她經歷了太多,看了太多,纔會······

人固有一死,沒有人能夠掌握生死,這是世間的規律,也是生命的奧祕。

所以,無所謂生,無所謂死,人生如夢亦如風,誰都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現在的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對於身邊的親人,朋友,甚至任何一個人,都要好好珍惜,在他們活着的時候,多爲他們送去溫暖。

當一個生命即將從這世界消失時,誰都無法阻止。只能在最後一刻向那個生命揮手道別。

她環着母親的腰,說:“媽,你看,他穿得暖暖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