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夏山學校》讀後感大綱

《夏山學校》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夏山學校是現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學校之一,是因材施教的典範,充滿了無窮的活力,被譽爲“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下面給大家分享《夏山學校》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夏山學校》讀後感

  《夏山學校》讀後感1

一直以爲,小林校長創辦的巴學園是世界上最自由、最開放的學校;也一直以爲,這樣的教育“烏托邦”只會存在黑柳徹子筆下的巴學園裏。

今夜,一口氣讀完英國尼爾先生的《夏山學校》一書,才知道原來巴學園並非夢想,它就存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尼爾先生創辦的、被報刊稱爲“放任學校”的夏山學校就是這樣一所夢中的巴學園。

那麼,夏山學校到底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呢?尼爾先生是這樣描述的:

我們決定辦一所可以讓孩子自由發展的學校。在那裏,上課完全自由,孩子可以上課,可以不上課,只要他們喜歡,他們可以一年到頭不上課;在那裏,爬樹和搭個小窩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分數;在那裏,如果想的話,你可以衝着老師大喊大叫;在那裏,規範日常生活的各項規定是由大家一起民主協定的;在那裏,如果孩子想的話,他們可以整天玩耍……

讀到這裏,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家長朋友都會和我一樣難以接受,學校如此沒有規矩,如此沒有約束,如此不成體統,培育出來的肯定都是一些沒有教養、不懂規則、不會愛人、缺乏責任心的放任子弟。

然而,創辦於1921年的夏山學校,這所規模不大的私立寄宿制基礎教育學校,這所允許孩子們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放任學校,卻令每一個來到夏山的孩子——那些老師和家長眼中厭學的、自卑的、叛逆的“問題兒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發自覺地學習,獨立自主地生活,陽光自信地成長,更懂得了愛己愛人,每個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多年後,他們中有的成爲了傑出的藝術家、音樂家,有的成爲了優秀的設計師、演員,更有的成爲了卓越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夏山學校因此成爲進步主義民主教育的實踐典範,被稱爲“世界上最古老的兒童民主校”。1999年12月31日,英國《泰晤士報》評選校長尼爾爲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2位教育家之一。

是什麼造就了夏山的傳奇,是什麼成就了孩子們的幸福人生?我以爲,“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大的寬容,給孩子無窮的關愛”是尼爾先生和他的教師團隊成功的關鍵密碼。

充分的自由——孩子們不用爲了學業的優異而放棄自己的遊戲時間,也不用爲了完成討厭的作業而放棄與同伴交往的時間,更不用爲了坐在課堂上聽老師無聊的講授而放棄瞭解大自然、走上社會乃至無所事事發呆的時間。讓孩子做他自己,不逼孩子做任何事,成就了夏山。

最大的寬容——所有地方不上鎖,允許孩子們損壞工具;天熱的時候,允許孩子們吃飯時打赤膊,允許孩子們隨處扔衣服、扔褲子,允許孩子玩喧鬧的遊戲;嘉獎少年犯的偷竊行爲;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不干預孩子成長,不給孩子們壓力,不審查孩子的讀物;把不重要的事就當成不重要的事,決不斤斤計較。消除權威,不訓導孩子,成就了夏山。

無窮的關愛——永遠讓所有孩子(包括最小的孩子)全權選擇他們每日的飲食;讓每個孩子在星期天早上補足他們的睡眠,有時連午飯也不吃;真誠信任那些少年,有禮貌地對待他們;在學校裏,我從來沒有特別寵愛的人。對孩子一視同仁,一樣的看待和重視,平等的愛成就了夏山。

夏山的成功,絕不是一場獨角戲。開明的督學來校督察,報告是那樣公平、誠實與包容;教育部從不與夏山爲難,並能友善接待學校的所有詢問和訪問。教育部對夏山的容忍,是尼爾對孩子容忍的堅強後盾。是他們共同的寬容與容忍,讓夏山的孩子們能依他們自然的興趣生活,讓夏山的孩子們能有機會在自由中長大!

敢於突破傳統的尼爾是幸運的,夏山的孩子們更是幸福的。誠然,體制的不同,國情的不同,我們無法複製尼爾的做法,但我們可以借鑑尼爾的教育理念,在現行體制下盡最大可能給孩子們營造一方自由成長的天空。

夏山學校,我夢中的巴學園。我願用心朝向你!

  《夏山學校》讀後感2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可他們的教育事業卻往往令世人所擔憂。一直以來,教育都至關重要,但什麼纔是最好的教育?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無窮的關愛,你能想象在這樣一個學校裏的學生是怎樣的嗎?

教育,兩個普通的字眼,卻是永遠做不完的事業。自由與關愛,又能有怎樣強大的力量,來做好這一輩子的事業?《夏山學校》給了我們答案。在這個無拘無束又充滿愛的樂園,孩子們的成長究竟是怎樣的呢……輕鬆的?放任的?無法無天的?

放飛自由的樂園

夏山學校是放飛自由的樂園,所有的一切都隨孩子們決定。他們可以上課也可以不上課,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可以穿自己喜歡穿的衣物等等,在我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夏山學校的創辦者是AS尼爾,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實行了絕對的“自由發展”,使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辦學理念: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我認爲這種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思想真的非常難得,創辦沒有管訓、指導、約束的學校,這是得有多大的勇氣啊!教育家尼爾經得住旁人的不理解與家長的埋怨,堅持自己的目標,最終果然取得了成功。也用事實證明了“自由發展”是可行的,孩子們需要的就是自由,就是沒有約束,這樣才更能激發他們的潛能!

支持夏山的人很多,不同意的也不在少數。也許他們覺得這與放任孩子沒有什麼區別,覺得這樣下去,在這種自由的環境裏,孩子們非但不能好好地健康成長,還會由小時候所謂的“自由”發展成長大後的爲所欲爲。我是支持夏山的,自由與放任雖意思相近,本質卻是不同的。夏山的自由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是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與敢於發現的創新精神。

充滿關愛的天堂

夏山學校是充滿關愛的天堂,老師學生人人平等。在普通的學校中,老師似乎被冠上了“永遠正確”的代名詞,夏山就不同,學生能任意指出老師的缺點,師生之間沒有對錯之分。

不僅僅是老師與學生,校長與孩子們的愛也感人至深。哪個孩子打碎了玻璃,校長會怎麼做?打他?罵他?都不是,而是讓他繼續打;那結果就出人意料了:那孩子願意賠,校長卻不需要,還是一位陌生人聽了此事後給了校長一英鎊呢!我對校長對孩子們的關愛深有體會,孩子們可以損壞公務,可以採摘花木,校長從來不責罵,而是讓孩子自己去體會這樣做的對錯,也讓他們擁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憶《窗邊的小豆豆》

通過《夏山學校》,我回憶起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書中的巴學園不就是夏山學校的翻版嗎?其實,“夏山學校”就是小豆豆的學校“巴學園”的原型。這兩個學校都是自由的,是友愛的,在別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進了巴學園後不也變成裏一個正常的小朋友嗎?這都是巴學園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影響了小豆豆。小豆豆就如夏山裏的許多問題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他們的潛能都被激發了出來,他們也都成爲了優秀的、爲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業,關愛和自由是最好的教育。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無窮的關愛,也許他們的潛能更能發掘出來。可惜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這可能無法那麼快的實現……

  《夏山學校》讀後感3

《夏山學校》講的是英國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學校,這本書的作者即是夏山學校的創辦人“AS尼爾”,尼爾先生所創辦的這所學校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和我們現在進行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區別。在夏山,孩子們是被高度尊重的,在這裏的孩子夢都是個性的、幸福的。創辦者尼爾和他的妻子共同的辦學理念是“創造一個不是讓孩子們來適應學校,而是去適應孩子的學校。”

尼爾校長說:“夏山學校寧可培養一位快快樂樂的清道夫,也不願造就一位神經兮兮的首相。”心理學家認爲“快樂爲學習之母”。其實,快樂是一生的財富,快樂的人比較能夠以輕鬆的心情迎接挑戰,快樂的人比較能夠以理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快樂的孩子比較容易成功,失敗不能令他沮喪,煩惱也不會阻礙他繼續追求成功。教育應該是全面、和諧發展的,不僅要讓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更要關注到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尼爾先生本着愛的理念,鼓舞學生熱愛自己的生命,也熱愛別人的生命;他對小孩深具愛心與信心,“孩子們的幸福與快樂的程度全靠我們給他的愛和讚許而定。小孩對愛和讚許的需要遠超過對知識的需要。”夏山學校主張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邊。跟孩子們站在一邊,就是給孩子愛,那並不是一種佔有的愛,也不是一種不講理智的愛,而是一種讓孩子感覺到你愛他,也贊同他們一些成人們看不懂的行爲的愛。

尼爾書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給兒童自由,就是尊重他們的選擇,尊重他們成長的規律,尊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要孩子做一個自由的人,一個對工作感興趣、對友誼感樂趣、對愛情感快樂的人,或者讓他成一個痛苦的、衝突的、恨自己和恨社會的人,這大權操在家長和老師手裏。幸福是怎樣獲得的呢?我的答案是——消除權威。讓小孩做他自己要做的人,不要教導他,不要教訓他,不要勉強他上進,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這也許不是你喜歡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採用我的答案,你應該自己去找更好的`答案纔是。”——摘自《夏山學校》

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作爲引導者和促進者的教師應該給與學生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改正生活、學習中的壞習慣,促進學生的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要引導學生朝着正確的人生道路前進,並且不斷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設置不同的路標,引導他們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全面、和諧發展,應該讓學校適應學生,讓人自由發展。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識、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無比重要,好像不這樣的話,孩子將來就會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卻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發展。就尼爾的觀點,良好的人格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孩子生來就已經具備的。只要在他成長過程中不受到壓抑扭曲干涉束縛,他自然就能成長爲真誠自然獨立利的人。現在很多父母既不認爲孩子性本善,也不認爲孩子性本惡,而是認爲性本空。他們一味將自己的那一套東西灌輸給孩子,認爲如果不將自己的“好”東西灌輸給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東西填滿。他們不認爲孩子本身就已經具備所有良好的品質,父母要做的只是讚賞他,給他自由伸展的空間。現在的父母急於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種他想要的形狀以適應社會的模子,卻忽略了孩子順應其本性生長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剝奪了他們自己去發現去探索去體會去享受的權利,更培養出一個個沒有個性沒有自我的木偶人。這些木偶人的心靈沒有經過自然伸展,是扭曲的,發育不全的,他們失去了快樂自然的天性,他們永遠在那個的真實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兩者中間做各種衝突和鬥爭。他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命質量,並會帶給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爲了迎合社會,而是讓他們自由地按其本性去發展和生長,要他能真誠的面對生命的本質,快樂地享受生命的樂趣,積極實現他自我的價值!每個人對成功有不同的定義,我想被父母和學校的模型塑造出來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學歷受人尊敬就是所謂的成功。但我想對那些順應其生命發展規律自然生長起來的孩子來說,快樂真誠心中充滿愛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誰說一個快樂的清潔工比一個精神壓抑的學者狀況更糟糕呢?

夏山學校也有自己的紀律,這些紀律都是在學校大會上經過所有師生投票制定和通過的。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適的紀律不是爲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爲了讓每個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讓整個環境更和諧。

感受着夏山學校博大的愛與自由,感受着教育內容之大,想起孔子先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想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我們應該立足現實,積極地借鑑它山之石,在教育中不斷完善自我。讓我們的教育充滿自由和愛,讓校園充滿和諧,讓孩子們真正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夏山學校式的教育也會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