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自傳體小說《浮生六記》讀後感

自傳體小說《浮生六記》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導語:《浮生六記》四篇記載樂、趣、愁、快,從不同角度描寫了沈復夫妻一生的悲喜多桀的生活,或欣喜,或悲慼,或動情。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浮生六記》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自傳體小說《浮生六記》讀後感

  《浮生六記》讀後感優秀範文【1】

天空似欲飄雪,沈復擁火而坐,爐上的米酒蒸騰起清甜的水汽,“事如春夢了無痕”。酒氣裏似還有花香,溫潤的杏花香,一路牽引至那初春的相遇。

那日他陪母親去舅母家,母親與舅母絮絮而談,自覺無趣便信步於後園。空氣還浮動着昨夜雨後襲人的花香,沈復沿小徑而至一處竹亭,忽而起風,桌上一頁薄薄的素宣吹到他腳邊。上面作着一闋小令,清雋可喜的意境裏不乏小女的可愛嬌媚。小令後遙遙綴着一字“芸”。忽然有了溫度與重量,像擱於掌心的一枚暖玉。遍尋後園,在一處池水青碧背景裏,花下的少女眉目清麗依稀,芳草萋萋綠羅裙。他自恃才高,當時卻沒有半個字詞足以描繪這情景,遠遠而望着沉默地心動,在那個還不知情爲何物的年紀心動着。

他自然猜到眼前女子的身份,也是那闕小令的主人。是他素未謀面的表姐,僅大他幾個月,單名正是一個“芸”字。從此,他便喚他“芸娘”。

窗外漸漸開始落雪,簌簌地落着。“梅花映雪,山中歲月,不可不浮一大白”。每年梅花落雪時,她總這樣說,眉目清晰得彷彿還在這酒氣中氤氳。

他終於娶到了芸娘,直到揭開那紅色的霞帔,望見那日夜思念的面孔,恍惚的心纔有了着落。“若爲兒擇婦,非淑姊不娶”,衆人都曾以爲這是年少時的玩笑話,時至今日,才印驗了真心。

婚後的生活遠比他想象的有詩意情趣。芸娘是那樣有才氣的女子,更是兼濟世間男子少有的灑脫爽快。賭書潑茶、賞園對弈,這樣平靜的日子過煩了,便一同去看錢塘的秋潮、賞滄浪亭的月影。元旦的燈會上,芸娘長髮束起而戴帽,眉宇間也添了幾分英氣,手執素扇,扮男裝而遊燈會。燈花如晝,人流涌動間她倒一名婦人,婦人慾驚叫非禮,芸娘拽住婦人衣袖,撩開衣襬露出一雙足來:“我亦女子也”。可愛嬌媚不言而喻。

沈復最是不屑於那些只寫八股文的木魚腦袋們,他喜歡將閨閣的趣事付諸筆下,不爲生前身後名,甚至自嘲“不思進取”,將生活過成一副明麗而清奇的畫。這些常人不屑的閒情偶記,芸娘卻歡喜珍視極了。兩人舉案齊眉、評書相議,給文集取名時卻犯了難。芸娘自臥榻側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是李白的詩。

窗外的雪下得越發急了,爐上的酒也嘟嘟的沸着。“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這句詩是她極愛的。五言詩中她最喜白樂天,樂府歌行則鍾情李白,當年論詩時他打趣:“我字三白,汝豈非與‘白’有緣乎?”她眉眼淺笑:“白字有緣,將來恐白(別)字連篇耳。”這樣的打趣於如今獨坐的沈復而言,欣笑之餘,更是意興闌珊。

這樣自在的日子終究沒有過多久。那年遊燈市後,芸娘大病一場,沈父也染了沉痾痼疾。以字畫爲生的法子已無法支持這個家,沈復只得離家遠遊,輾轉多地而做門客。重逢的七夕,他贈予兩方印鑑,一爲朱文,一爲白文,印下的兩方小字相偎相依着,像並蒂而生的蓮花一朵。“願生生世世爲夫婦”。他輕聲地說與她聽。他不能給她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的生活,能給的只有這兩方親手鐫刻的印章,還有一生一世的許諾。一朱一白,那曾經的心頭硃砂痣沒有化爲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牀前明月光也仍舊有生活與詩意的交影,只是也略有了些清苦的寒意。

爐裏的火已經滅了,雪似乎也停了下來。就像那詩酒趁年華的日子,只半晌貪歡,而今卻遍尋不着了。

芸孃的率真灑脫、不着世俗就像一根刺,刺過世道婦仁的表面。她漸漸失歡於母親,而弟亡母喪的多重打擊,更讓她憂思鬱結而不得發,終成隱疾。儘管尋遍四方而求藥方,漂泊坎坷,卻仍難阻止這一切的隕落。她終究還是去了,去得百感交集,去得言不得終,只剩斷續疊言的“來世”。

來世,來世……這沒有說完的話是什麼?這是一片不必補寫的斷章,戈然而止仍有餘音。她至死仍念着那一句誓言,他又如何能忘?

是不敢忘,又不敢再回望。明明只是這樣一壺清淡的酒,他卻偏偏醉了,醉在一場無人夢裏。我不知他是感謝這樣一場詩意而盡的相遇,還是更情願只是一場夢的獨醒。唯聽得那句巧笑倩兮:“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真實得恍然如夢。

後記:三白寫此文時,已隔數年光景,不知下筆時內心境竟是如何。都說在風霜中回憶往昔春光總是最殘忍的,那他的心豈非已是千瘡百孔了?有人說他的文筆見識、詳略取捨不比李漁、張岱那些大師,骨子裏還有些自詡自耀、不求進取的因子,但正是這樣一個不知名的文人、畫師、一個不堪完美的人,或者說只是一個丈夫,用真實的筆觸呈現着他所感受的十分有趣與浪漫、半點辛酸和傷感。他那至情至美亦至極至悲的浮生一夢,又有誰與共?

  《浮生六記》讀後感優秀範文【2】

《浮生六記》,一本難得的好書,看後令人長吁短嘆,感慨萬千。

本文共分六個章節,其中前四節系作者親筆作,而後兩節由於是僞作,無從考證,所以在這裏暫且不提。

第一節:閨房記樂。文中以細膩樸實的筆法,描述了作者沈復與妻子芸從相娶到最後離別之間的種種樂趣,夫妻情深可見一斑。芸是一個智慧靈秀的.女子,雖不曾飽讀詩書,但仍可習文斷字,獨愛誦詩,心靈手巧,能工善織。嫁與沈復後,夫妻恩愛,情深意篤,二人郎情妾意,卿卿我我的夫妻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看前段令人頓生羨慕之情,可是看後段又有了一些遺憾。芸兒爲表示自己的嫺德與深情,積極籌備爲沈復納妾,沈復也欣然接受,從此也可看出封建社會的餘毒,女子正室的地位雖不可動搖,但做丈夫的,卻也可以如此坦然嗎?倒是更加欣賞捍衛愛情的管道生,一首《我儂詞》徹底挽回了丈夫的心。與芸兒相比,顯得更加真實。而沈復的做法也不免讓人有些懷疑,以後的第四記“浪遊記快”中便證實了這一說法。

第二記:閒情記趣。整篇文章一氣呵成,讀來輕鬆愜意,回味無窮。作者描寫兒時及成家後的一些趣事。從插花到盆景,佈置園亭樓閣,臥室起居,以及文人墨友之間豪放、灑脫的生活風格與格調。文筆流暢,趣味橫生,令讀者彷彿置身如詩如畫的意境。生活簡潔,卻能過得如此詩情畫意,可見沈復夫婦非同一般的生活情趣。才子佳人,摒棄世俗,把酒吟詩,自在逍遙!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正是這種清高孤傲,多情重義,灑脫不羈的生活方式與作風,爲以後的坎坷生活埋下了伏筆。

第三節:坎坷記愁。這是整部記錄裏最爲沉重的一段文字,讀後心情壓抑,倍感淒涼!作者將一生的苦難生活娓娓道來,真情實感,躍然紙上。顛沛流離的生活,令人心酸。文中從沈復的妻子芸先觸犯婆母,又得罪公公爲起筆,層層展開。由於冒犯了公婆,芸兒遭到了驅逐,而沈復又不忍拋棄,隨芸兒一同流落,自此坎坷生涯開始。在此沈復的不離不棄令人敬佩,從中也可看出沈復對妻子的一片深情。尤其芸兒致死到還魂的那一段,沈復獨坐密室,看着燭火忽明忽暗,不畏邪靈,只求一見,感人至深,令人動容。即便是以後喜兒的出現(第四節)也不至影響了這份情義,在沈復心中,芸兒始終是他的最愛,其根深蒂固的位置,不可動搖。可敬可嘆,可歌可泣。整篇記錄夫妻二人情深似海,卻又苦難重重,追求理想,奈何風雨飄搖!讀來倍覺滄桑,令人唏噓。

第四節:浪遊記快。整片記載文筆輕鬆,優美流暢。奇山異石,曲徑通幽,山巒疊嶂,峯起雲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秀俊美,層層展現,出神入化!由於作者一生坎坷,金銀無多,所以大部分是隨同他人,順道而觀賞。但眼光之獨特,入境之神奇,令人歎爲觀止!在遊歷山川美景同時,當然也不忘記,記載一些風流韻事,喜兒的出現爲整篇記事畫龍點睛,雖是一股風流債,卻也起到了暈染着色的效果。作者在廣州花船,曾有一段狎妓生涯,其中的喜兒便是如此。由於沈復對喜兒“不令唱歌,不強多飲”,遂得喜兒鍾情,以至於後期沈復離去,喜兒“幾尋短見”,可見風流才子的多情風月債。古今中外,凡風流韻士,又幾人逃脫?沈復在花艇四月,花費一百多兩銀子,如此風流,愧對了芸兒的一片深情!讀到此處,在痛恨沈復的同時,又替芸兒惋惜!

浮生六記,到此爲止,精華已全部展現,四篇記載樂、趣、愁、快,從不同角度描寫了沈復夫妻一生的悲喜多桀的生活,或欣喜,或悲慼,或動情。從中可以看出人生的坎坷多變,命運的跌宕起伏,愛情的至美絕倫,人的一生不亦如此?起起落落,浮浮沉沉,風花雪月,往事前塵。難怪作者要發出無比的感嘆“事如春夢了無痕”了……

  《浮生六記》讀後感優秀範文【3】

天空似欲飄雪,沈復擁火而坐,爐上的米酒蒸騰起清甜的水汽,“事如春夢了無痕”。酒氣裏似還有花香,溫潤的杏花香,一路牽引至那初春的相遇。

那日他陪母親去舅母家,母親與舅母絮絮而談,自覺無趣便信步於後園。空氣還浮動着昨夜雨後襲人的花香,沈復沿小徑而至一處竹亭,忽而起風,桌上一頁薄薄的素宣吹到他腳邊。上面作着一闋小令,清雋可喜的意境裏不乏小女的可愛嬌媚。小令後遙遙綴着一字“芸”。忽然有了溫度與重量,像擱於掌心的一枚暖玉。遍尋後園,在一處池水青碧背景裏,花下的少女眉目清麗依稀,芳草萋萋綠羅裙。他自恃才高,當時卻沒有半個字詞足以描繪這情景,遠遠而望着沉默地心動,在那個還不知情爲何物的年紀心動着。

他自然猜到眼前女子的身份,也是那闕小令的主人。是他素未謀面的表姐,僅大他幾個月,單名正是一個“芸”字。從此,他便喚他“芸娘”。

窗外漸漸開始落雪,簌簌地落着。“梅花映雪,山中歲月,不可不浮一大白”。每年梅花落雪時,她總這樣說,眉目清晰得彷彿還在這酒氣中氤氳。

他終於娶到了芸娘,直到揭開那紅色的霞帔,望見那日夜思念的面孔,恍惚的心纔有了着落。“若爲兒擇婦,非淑姊不娶”,衆人都曾以爲這是年少時的玩笑話,時至今日,才印驗了真心。

婚後的生活遠比他想象的有詩意情趣。芸娘是那樣有才氣的女子,更是兼濟世間男子少有的灑脫爽快。賭書潑茶、賞園對弈,這樣平靜的日子過煩了,便一同去看錢塘的秋潮、賞滄浪亭的月影。元旦的燈會上,芸娘長髮束起而戴帽,眉宇間也添了幾分英氣,手執素扇,扮男裝而遊燈會。燈花如晝,人流涌動間她倒一名婦人,婦人慾驚叫非禮,芸娘拽住婦人衣袖,撩開衣襬露出一雙足來:“我亦女子也”。可愛嬌媚不言而喻。

沈復最是不屑於那些只寫八股文的木魚腦袋們,他喜歡將閨閣的趣事付諸筆下,不爲生前身後名,甚至自嘲“不思進取”,將生活過成一副明麗而清奇的畫。這些常人不屑的閒情偶記,芸娘卻歡喜珍視極了。兩人舉案齊眉、評書相議,給文集取名時卻犯了難。芸娘自臥榻側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是李白的詩。

窗外的雪下得越發急了,爐上的酒也嘟嘟的沸着。“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這句詩是她極愛的。五言詩中她最喜白樂天,樂府歌行則鍾情李白,當年論詩時他打趣:“我字三白,汝豈非與‘白’有緣乎?”她眉眼淺笑:“白字有緣,將來恐白(別)字連篇耳。”這樣的打趣於如今獨坐的沈復而言,欣笑之餘,更是意興闌珊。

這樣自在的日子終究沒有過多久。那年遊燈市後,芸娘大病一場,沈父也染了沉痾痼疾。以字畫爲生的法子已無法支持這個家,沈復只得離家遠遊,輾轉多地而做門客。重逢的七夕,他贈予兩方印鑑,一爲朱文,一爲白文,印下的兩方小字相偎相依着,像並蒂而生的蓮花一朵。“願生生世世爲夫婦”。他輕聲地說與她聽。他不能給她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的生活,能給的只有這兩方親手鐫刻的印章,還有一生一世的許諾。一朱一白,那曾經的心頭硃砂痣沒有化爲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牀前明月光也仍舊有生活與詩意的交影,只是也略有了些清苦的寒意。

爐裏的火已經滅了,雪似乎也停了下來。就像那詩酒趁年華的日子,只半晌貪歡,而今卻遍尋不着了。

芸孃的率真灑脫、不着世俗就像一根刺,刺過世道婦仁的表面。她漸漸失歡於母親,而弟亡母喪的多重打擊,更讓她憂思鬱結而不得發,終成隱疾。儘管尋遍四方而求藥方,漂泊坎坷,卻仍難阻止這一切的隕落。她終究還是去了,去得百感交集,去得言不得終,只剩斷續疊言的“來世”。

來世,來世……這沒有說完的話是什麼?這是一片不必補寫的斷章,戈然而止仍有餘音。她至死仍念着那一句誓言,他又如何能忘?

是不敢忘,又不敢再回望。明明只是這樣一壺清淡的酒,他卻偏偏醉了,醉在一場無人夢裏。我不知他是感謝這樣一場詩意而盡的相遇,還是更情願只是一場夢的獨醒。唯聽得那句巧笑倩兮:“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真實得恍然如夢。

後記:三白寫此文時,已隔數年光景,不知下筆時內心境竟是如何。都說在風霜中回憶往昔春光總是最殘忍的,那他的心豈非已是千瘡百孔了?有人說他的文筆見識、詳略取捨不比李漁、張岱那些大師,骨子裏還有些自詡自耀、不求進取的因子,但正是這樣一個不知名的文人、畫師、一個不堪完美的人,或者說只是一個丈夫,用真實的筆觸呈現着他所感受的十分有趣與浪漫、半點辛酸和傷感。他那至情至美亦至極至悲的浮生一夢,又有誰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