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大綱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

這是第二次掀開這本書。第一次是高三的時候啊,清楚記得那時,他讓我學會了與自己對話;接着我又用了兩年,學會了對他人閉嘴。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

這算是我的哲學啓蒙讀物吧,偏在大學圖書館也沒找到這本書,買回重爐一下。果然又有體會,而且我發現人往往困擾什麼纔會最關注什麼,比如說上次的“孤獨”和這次的“兩性之間”。

裏面諸多觀點我都認可,唯獨“女人懂了哲學便會爲之所擾,失其可愛”不甚理解。我可以是外柔內剛的金剛芭比啊:可以閒適時表現出可愛,也可以在前行時表現出勇氣,同時也一直在努力習得區分這兩者的哲學。

哲學其實也沒那麼空,或者我所認爲的哲學他沒有那麼空,只是人生經驗,是比較接地氣的生活智慧,像長壽健康的爺爺叮囑的,樂觀開朗的媽媽嘮叨的,堅強寡言爸爸流露的。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

快樂的豬和痛苦的蘇格拉底我歷來是嚮往前者,並且思考的越多越是痛苦的道理我也早就明白。可是這脆弱的人性總是讓我無可避免的成爲痛苦的豬。一痛三四年。

孤獨是空氣,我呼吸着它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要麼承擔,要麼突破,剩餘的時間就是對你經歷的一切保持沉默。終有一天,會在這沉默中獲得道路和答案。

爲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敢放棄一些東西。這個世界沒有公正之處,你也永遠得不到兩全之策。若要自由,你就得犧牲安全;若要閒散,就不能獲得別人評價中的成就;若要愉悅,就無需計較身邊的人對你的態度;若要前行,就必須離開你現在停留的地方。

慢慢明白,別人怎樣看你,或者是你如何探測你的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用一種真實的方式,度過在指縫間如雨水一樣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你要知道自己將會如何生活。

我錯過每次熱鬧的聚會又怎樣?因爲孤獨對我來說,不是陷阱而是機會。當它來臨時我平和歡喜,恭敬的全身心的迎接它。

熱鬧的方式很單一,孤獨的模式卻很豐富。我獨處時最輕鬆,不必察言觀色,也不必做出迎合別人的犧牲。我最有存在感的時刻也是獨處,湊着慘白得的光看書,就着微弱的光寫作,在呼嚕聲中,聽到自己內心茁壯成長的聲音。

其實生活,就像是一條從寬闊的草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可以結夥而行,歡樂的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羣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能是少年擁有。離開這段純潔又明亮的階段,路已註定愈走愈孤獨。

正如塞尚說,不要以爲孤獨僅僅是人生的不幸,“孤獨對我來說是最合適的東西,至少再也沒有誰來統治我了”。他道出孤獨真正的價值,孤獨通向精神的兩級,一是絕望,一是無邊的自由。

與自己談話確實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罕見的能力。有許多人,你不讓他說凡事俗條,他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他只關心外界的事,最後也只剩下了與別人溝通的能力。這樣的人面對自己當然是無話可說。可是連對自己都無話可說的人,能對你說出有意思的話來麼?

我需要到世界上活動,我喜歡旅行、冒險、戀愛、奮鬥、成功、失敗。日子過的過得平平淡淡,我會無聊;日子過的冷冷清清,我會寂寞。但是,我更需要寧靜的獨處,更喜歡一種沉思的生活。總是活的轟轟烈烈熱熱鬧鬧,沒有時間和自己呆一會,我就會非常不安,好像是丟了魂。我必須修養我這顆自足的心靈,唯有帶着這顆心靈去活動,我才心安理得並確有收穫。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想忍受別人的乏味,也不願費勁讓自己變的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爲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無需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和別人混在一起,我向往孤獨。孤獨時,我又渴望看到我的同類。但解除孤獨只能靠相愛相知的人,其餘的人擾亂了孤獨,反而讓人更加孤獨,猶如一種官能,因爲受到刺激,而更加感受到他的存在。

孤獨和喧囂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

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而又不陷入孤獨,那怎麼可能呢?然而,儘管註定孤獨,也是會感受到孤獨的可怕和難以忍受。上帝給了他一顆與衆不同的靈魂,卻又賦予他與普通人一樣對於人間溫暖的需要,這正是悲劇之所在。

越是豐盈的靈魂,往往越能意識到殘缺,有越強烈的孤獨感。在內在豐盈的襯照下,方見出人生的缺陷。反之,不諳孤獨也許正意味着內在的匱乏。

一顆平庸的靈魂,並無值得別人理解的內涵,因而也不會感到真正的孤獨。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靈魂尋求理解而不可得,他是悲劇性的。

孤獨者必不合時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爲時髦,包括孤獨。

兩性之間

最好的愛情是對方以自由爲最高贈禮的灑脫,以及絕不濫用這一份自由的珍惜。

愛是平等。

  《人生哲思錄》讀後感

我敬佩這樣的人,但我並不看好這樣的愛情。太沉重過分,難以承受。

三個主角:達摩石神,湯川偵探,花崗靖子。達摩石神,數學怪咖,包括愛情都一廂情願的將其設計成符合邏輯的樣子;湯川偵探,理科建築與前者不相上下,也就是社會學和文學方面比石神略多的一籌,讓他做了回上帝;花崗靖子,再普通不過的遇人不淑的普通人。

這一切都是天意,也許他們本可以永遠相安無事的平行,可命運偏偏如此。這種戲劇化安排在小說會出來好作品,但攤到誰身上都是悲慘的人生。

他對愛的處理方式,是他本人性格的.外現:符合邏輯的即是正確的,哪怕踐踏法律和生命。在他完美的計劃裏,殺人、自首都是合乎邏輯的。我想如果不是命運使然,他也許一生都平靜的在此價值觀下緩緩度過。可是偏偏。

“石神嘶吼着好像要嘔出靈魂來”我相信所有人都會對小說的結尾印象最深。可是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如果換做是我們,我們也會做出和靖子一樣的選擇,哪怕是看着很豬隊友的行爲。

石神的一廂情願,太不平等,無以回報。

愛無論性別。

《斷背山》講述的是同性之愛。我好像非常偏向於這種情節緩慢平鋪的敘事,含蓄內斂的表達讓我十分享受,緩緩積蓄的力量直擊人心,回味無窮。

兩位主角性格不同:一個是轟轟烈烈主動的,他的愛意時刻流露;一個是隱忍的壓抑的,他的愛在心口難開。

遇到最愛的你已是不易,何必在乎性別。

愛是不可掌控。

如何看待《平凡的世界》潤葉和向前健全時鬧彆扭,最後殘疾了纔好好在一起?早在一起不就完了。

所以,我在想能不能獲得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免於這種遺憾。實際上,不能,你不能小窺這條件。

有的時候外界條件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表觀遺傳學裏有很多案例。這學期學的,很有趣,大概是環境會影響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完全不同。

薛定諤的貓:無論你以什麼方式打開黑箱子,在你打開的那一刻,就會隨機觸發一個讓貓死亡的機關。像愛情一樣,你不去管她,她就在那裏,但誰都不知道她未來是怎樣。你越是想去研究她,那麼研究結果就會受到你本身的影響。

所以我本身的假設,是否潤葉在向前殘疾前就意識到兩人恩愛夫妻的可能性,就像那隻貓,是研究不得的。

雖然聽起來很遺憾,可是就是這樣,沒有一種智慧可以讓自己避免所有的遺憾。必須接受有些事情是利害是權衡不出的,例如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