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背對世界》的讀後感

《背對世界》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對父母的恨,對女兒的愛無能,對愛人的厭倦,對朋友重病的無助,對心儀之人的誤解。除此之外,還有戰爭,死亡,集權。以及迷失,挫敗。這些不在我們期望中構成美好人生的部分好像實際上卻構成了人生的大部分,而且存在於所有人身上。埃爾克筆下的那些人物所經歷的困難,發生在二戰之後的德國,於當下的我們,除了政治原因導致的差異,其餘的部分有很高的重合度。因爲縱使生活中活得再謹慎的人,也會遭遇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所以,在我們所期待的美好人生中,不被期待的挫折是無法避免的。

《背對世界》的讀後感

書中的母女儘量避免見面的時間,見面也不聊彼此。結婚多年的夫妻用表面的和平極力掩蓋真實婚姻的空洞與不和。對心儀之人的不可得被自己用喜歡獨居不願與人分享生活而掩蓋。滿嘴的崇高革命理想與解放全人類的話題充斥以逃離人生的碌碌無爲。結果是母女的間隙更甚,夫妻生活的壓抑,被獨居綁架,感到生活的空虛與無意義。所以,試圖逃離不完美現實的結果是乏力的。

母女開始溝通,圍繞的冷漠消散,女兒理解母親,母親也對女兒放心。在母親生命的終點依舊傳遞給她愛的力量。妻子決定離開,去找尋遺失的自己。自我再現後與愛人勇敢擁吻。接受自己的平凡。所以,困難雖然一樣,但人們可以選擇獲得不一樣的體驗。

生活是不容易的。當細細回想,這種不容易甚至自有記憶起便存在,其以不一樣的形式打擾我們日常的生活。這些不容易太多,力量太大,我們無力反擊,在多次潰敗後垂頭喪氣,以爲這就是人生的主題。所以選擇逃跑。但因爲世界的客觀性與不可預料性,逃跑不能總是起作用。所以對於生活的不易,如同書中的人們,面對是最好的選擇。面對困難,接受困難,進而纔有勇氣去解決它或者與之共存。只有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面對世界時,我們纔會發現,曾經以爲的艱辛生活的破壞力沒有我們自己的力量強,而在此時我們會意識到,原來愛,如我們最初所期待的,纔是生命永恆的主題。

第一次翻譯埃爾克·海登萊希的《背對世界》單篇還是2007年,當時《世界文學》雜誌在第4期發表了這位女作家的三篇短篇小說。此後我一直想向中國讀者介紹她的更多作品,但不少出版社都說人們感興趣的只有長篇小說,中短篇無人問津。

我個人認爲長篇小說恰恰不是德語作家的強項,因爲他們往往寫着寫着就越來越哲學起來,從而可讀性也就隨之大爲下降。相反,德語中短篇小說還是很有特點的,中篇方面有海澤的“獵鷹理論”與一批經典作品,短篇方面茨威格的《看不見的收藏》和《一個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四小時》在中國也贏得了衆多讀者。新生代德語作家的短篇小說則被收入《紅桃J:德語新小說選》(譯文出版社,2007),他們的筆調比老一輩作家更輕鬆,風格更隨意。在網絡時代,手機閱讀也爲中短篇小說走向讀者開闢了新路徑。

湖南文藝出版社獨具慧眼,適時推出“大魚文庫”系列叢書,女作家埃爾克·海登萊希的作品《背對世界》有幸被選中。焦洱先生曾在多年前介紹其作品時寫道:“埃爾克·海登萊希1943年出生,出版這個短篇集時已不年輕,可是我們竟能從她的這些小說裏讀出一種無行小女子纔會有的摩登和張狂。細細品來,那其中有點中國人所謂‘老來俏’的味道,其實那是刻意爲之,是緊緊地繃在閱世和孟浪之間的`張力,是躲閃在小說敘事背後面對世界的態度。”薑還是老的辣,作爲德國事業有成的新一代女性,海登萊希從自己獨特的視角出發,幽默、辛辣甚至有些地方頗爲“毒舌”地刻畫了德國社會的衆生相。其題材涉及婚戀、破處、同性戀和文人相輕等許多普通中國人也會隨處遇到的各類問題,相信讀者定會開卷有益。

去年我在臺灣休假時,收到湖南文藝出版社夏必玄編輯的電郵,詢問能否承擔此書的翻譯工作。儘管手頭有另一部大部頭的歷史書在翻譯,但我還是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因爲我喜歡這位作者的風格。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經常覺得非常過癮、痛快與解恨,每每會忘記自己在“工作”,而是彷彿覺得是在“玩耍”,不知不覺中一本薄薄的小書就翻完了。希望喜歡《背對世界》單篇的讀者在閱讀這本短篇小說集時能有新的喜悅!

埃爾克·海登萊希(Elke Heidenreich)——作者

德國久負盛名的媒體人,身份包括作家、記者、自由作家及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新聞工作者兼作家的身份,使埃爾克·海登萊希得以在對宏大的歷史背景保持敏銳的同時,也能聚焦於個體的喜怒哀樂。她的筆觸訴說着〔巨大的〕損失與〔微小的〕勝利,魅力無窮、充滿幽默與哀傷,是讓人們瞭解當代的一種嘗試。

丁娜——譯者

旅德翻譯家,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德譯中作品包括《紅桃J:德語新小說選》《鏡中惡魔》《德意志之魂》《埃米爾和三個孿生子?: 凱斯特納作品精華》《尋訪行家》《運動通史:從古希臘羅馬到21世紀》等幾十餘部,中譯德作品包括《煩惱人生》節選、《空鏡子》等。

杜新華——譯者

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供職於《世界文學》雜誌,出版譯著有《午間女人》《我們是姐妹》《名聲》《我承認,我撒了謊》等十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