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種子課》有感1200字

讀《種子課》有感12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今年暑假,學校佈置了教師的讀書活動,我是一名數學一線老師,所以我選擇閱讀了俞正強特級教師的《種子課》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也使我們多年未解的疑惑頓時解開,還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啓迪。下面談一談我對《種子課》一書的幾點讀書心得。

讀《種子課》有感1200字

一、種子課理論帶給了我們課堂改革的新方向。

俞正強老師把課分爲“種子課”和“生長課”。對課的這種分法他用“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來描述對“樹”的態度。如果將某一知識系統比作爲一棵樹,這棵樹的生長過程表現爲若干節“課”,那麼一定有一些課需要“蒔也若子”充分理透脈絡;一定有一些課可以“置也若棄”,讓學生充分自主。

什麼是種子課?俞特是通過舉例的方法來說明的。通過讀這本書,使我明白了那些需要“蒔也若子”充分理透脈絡,即通常處於起點或節點的課,可以稱之爲“種子課”。種子課就是可供遷移,可供生長的關鍵課。其特點是需要深耕細作,不怕花時間,以深刻達成簡約。比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看成種子課,因爲它是可供遷移的,如果學生掌握好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並能夠充分理透脈絡,那麼《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計算就會輕而易舉,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與種子課相對應的是生長課,生長課就是“置也若棄”的課,通常處於點與點之間,是讓學生充分自主的課。相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認爲《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組合圖形的面積》都可以看成生長課。同時,我認爲“生長課”更適合使用導學案,適合“先學後教,先練後講”理念的落實。

教師教的是人,教師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並不是流水線上的各種零件似的產品,教師的“產品”是活生生的學生,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是有生命,像一顆種子一樣,能自己發芽、生長,只是,學生的發芽、生長,需要我們教師爲其保駕護航,爲其提供充足的養料及合適的生長環境。

有人認爲學生是一張白紙,是等着我們去描繪,可以任意塗鴉的。事實上,學生絕非一張白紙,而是一顆種子,她帶有太陽的能量,帶有生長收藏的密碼,帶有春夏秋冬的記憶。因爲是顆種子,所以她隨時都在生長,隨時都準備生長。

俞特認爲,數學教學和打仗的道理是一樣的;一定要打好關鍵的幾仗,關鍵的幾仗打好了,就形成勢了,其他仗就會勢如破竹般地獲勝。種子課上好了,生長課就會輕而易舉。可見,“種子課理論”帶給了我們課堂改革的新方向。

二、不要把“孩子”當“成人”。

我們都認爲,預習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在預習中能發現問題,如果帶着問題來聽課,效果會很好。俞特卻認爲:這些教育工作者忽視了我們所面對的主體是小學生。對小學生來說,結果是最重要的,知識的預習意義就是看了結果狀態的知識的內容,知其然後,對所以然往往缺乏追究能力。因此,有部分小學生對知識內容說懂的時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其實是懂錯了,至於帶着問題去聽課只能是美好的理想。並且,在他們瞭解數學知識的結果之後,他們在課堂上

急於表現對知識結果的瞭解,從而對知識的探究過程失去耐心,更別提好奇心了。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千萬要注意不要把“孩子”當“成人”。

三、請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原先我們解方程都是要求學生根據等量關係來解的,用等量關係來解方程,需要記住一些等量關係式,且到了初中後,方程不再用等量關係式而是用等式性質來解,因此,新課程的小學數學教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用等式性質來解,但這又帶來一個問題:學生用等式性質來解方程的難度比等量關係式大,這是爲什麼呢?

俞特認爲:這類似於是孩子的成長過程。比如小孩子會稱狗爲“汪汪”,因爲“汪”的發聲比較容易,且狗又十分常見,之後會慢慢地改稱“狗”。值得討論的是:那個稱狗爲“汪汪”的過程,可否因爲將來不稱“汪汪”而省略呢?

支撐等量關係式理解的經驗是一種可以概括爲“互逆”的經驗。而這種互逆的經驗在學生的生活中十分普遍。比如從家向東走到學校,那麼,從學校向西走回到家;上坡走到學校,那麼走下坡回到家;等等,這些關於“互逆”的經驗支撐了學生對等量關係式的理解。

而支撐等式性質理解的經驗是一種可以概括爲“守恆”的經驗。比如一支隊伍可以因爲間隔不同而呈現不同長度,但其人數不變,由此體會到長度變了但數量沒變,或者對同一對象雖然形態變了,但重量沒變等,但這還不足以支撐對等式性質的理解,當學習個體的守恆經驗從關於一個對象發展到兩個或多個對象之間後,意義就不一樣了。可是學生對這種“守恆”經驗卻很少。從而使得學生在某段時間習慣於用等量關係式解方程,而在之後的又一段時間內,習慣於用等式性質來解方程。這需要我們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允許孩子採用不同的解題依據,而不是想當然地省略某個階段。

總之,讀了《種子課》這本書,給了我們對課堂、對學生又有了一次新的認識和啓發,我們願再次細細地讀,慢慢地品——《種子課---一個數學特級教師的思與行》,在名師的指引下,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水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