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一句頂萬語》讀後感大綱

《一句頂萬語》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句頂萬語》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句頂萬語》讀後感

剛開始讀書的時候,其實有點亂,感覺看不太懂書在講些什麼。但越是往後看越覺得精彩,越覺得作者厲害,然後就開始深深佩服作者了。

書分兩部分,上部分是出延津記;下部分是入延津記。小說的前半寫的是過去,主角是楊百順,楊百順上有個哥哥,下有個弟弟,與賣豆腐的老楊爲父子關係,楊百順一生改了三十二次名字。從楊百順改成楊摩西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楊摩西改成吳摩西,又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的人生似乎就是這樣。被分成33個部分。楊百順與剃頭的老 互爲朋友;與殺豬的老曾互爲師徒;與外國人老詹夜互爲師徒……他與太多太多人有關係,而他的一生,似乎夜在爲了一個“說得順心”而徒勞有波。

楊百順,百順。他的父親給他取個好名字,但他的生活,事業,似乎都不像他的名字一樣,她總在尋找些什麼,看完了書,我才明白。他一直在尋找一個人“說得順心”的人。話,一旦沉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所以楊百順在尋找,爲了心裏過的舒坦舒心,爲了孤獨有人陪伴,有人可以說話,他的一生都過的堅苦。於是喊喪,便成了書中楊百順崇拜的職業。

龍應臺曾說過;“有一種寂寞,身邊添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就可以消除。楊百順何嘗不是想這樣,所以孤獨無助的吳摩西失去爲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女,爲了尋找,走出延津。而吳摩西楊女的兒子牛愛國,同樣爲了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他們一出一進,延 百年。就是爲了心靈的慰藉,所以他們一直在尋找,他們 然決然的追逐“一句頂萬句”的身影

由此我忽然發現,爲什麼常有人說活得很累。他們在生活不如意,事業不順,愛情不美好時,頹廢,茫然。他們找不到說話的對象,所以累。這種累,猶如漫漫長夜,磨礪着我們的神經,祖祖輩輩。啃食着我們的心靈。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話不投機半句多”

,書中楊白順的 老楊與老馬是“好友”,老楊總認爲老馬能爲他提供很多幫助,卻不知,老馬只是不想聽他講話,才快速的爲他指路,爲他提意見。其實現實生活爲何不是如此?有些人與父母不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總是厭煩父母的嘮叨,從來不認真聽過,而父母何嘗不是想找個“說的順心”的人?

小說中所有的情節關係和人物,所有的社會組織和家庭和諧,其實都和人能不能對的上話,對的話能不能觸及心靈有關。而楊白順,也就是吳摩西沒有找到她的養女,牛愛國也沒有找到龐麗娜和和尚。但是這就是人生不是嗎?一個個錯過,一個個無奈,而人生,也是因此完整。

“一句話過千句”是我認爲這本書的主旨,書中所有故事因此展開也因此結束。我想劉震雲先生也是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吧。

有一種寂寞,有一種孤獨,以話語開始,也以話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