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追風箏的人》小說讀後感

《追風箏的人》小說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風箏是一種象徵,也許是一個夢想,也許是一種信念,也許是拉着風箏的那個人,追上風箏,也許就是兩個人扯不斷的羈絆。接下來小編蒐集了《追風箏的人》小說讀後感,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追風箏的人》小說讀後感

  篇一:《追風箏的人》小說讀後感

傍晚,空曠的黑色的土地,籠罩在橘黃的夕陽染紅了的天空下。一隻風箏,一根長線,一個人影,一幅讓人捉摸不透的畫面,那長長的風箏線後面到底是什麼呢?

我翻開華麗的封面,開始走進那一片火紅的晚霞,頭上風箏獵獵作響,耳畔傳來了那句真摯的諾言:"爲你,千千萬萬遍。"書的開頭,作者那溫和輕巧的筆調,描寫出了阿米爾記憶中阿富汗,展示了一個少爲人知溫馨幸福的喀布爾。平日裏,我們聽到關於阿富汗的,都是跟恐怖主義扯上關係,總以爲那是一個人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活在槍聲中的地方。那份和諧美好,與今日的落魄戰亂的鮮明對比,令人震撼!

當然,令人震撼的不僅僅於此。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兩個人,是主人公阿米爾的父親,一個在別人眼中魁梧正直的勇士,還有阿米爾同父異母、從小一起長大的哈桑。

哈桑善良、重情重義,他毫無保留地爲阿米爾付出,這種從血液裏自然流露出來的對親人無私的愛,讓我們感動、震撼。"爲你,千千萬萬遍。"而如今我所能想到能毫不猶豫地說出這句話的人,那就是我們至親至愛的父母。親情這份深沉的愛,從我們出生開始,就默默地再滋潤、保護着我們,你可感覺到了?還是像少年的阿米爾一樣,習慣到麻木了?哈桑的勇敢無畏,從小時候時時爲阿米爾挺身而出,到臨死還保護着阿米爾的家園。這份情誼至深至重,讓我們看到他遇害時,心像灌了鉛一樣沉重難受。

阿米爾的父親,無論在在阿米爾童年、少年還是成年的眼中,他都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在阿富汗時,生意上,他千辛萬苦的投入獲得了富裕的生活,在公益事業上的嘔心瀝血,讓他成爲了衆人景仰的人物。在逃往美國的途中,他冒死反對俄國士兵侮辱同行的一位阿富汗婦女;在美國生活,他拒絕救濟金,靠自己辛苦掙來的錢,養家餬口……父親無疑成爲了阿米爾心目中的標兵,但是,也許正因爲父親的強勢,成爲阿米爾一直的依靠,使得他性格柔弱。父母把溫室營造得太舒適,也是會讓兒女長得太過嬌氣。而後來阿辛汗揭祕哈桑是阿米爾的父親與僕人阿里的妻子所生時,我們又會大吃一驚。雖然這樣的設計不是無跡可尋,因爲阿里提醒過,阿米爾和哈桑吃過同一個奶媽的奶,這就是兄弟……但也許是阿米爾父親的形象太過光輝,以至於我們想小說中的人一樣,難以置信一個把盜竊作爲一切罪過源泉的人,也會做出這中事情來。但是,阿米爾的父親也是人,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總是會有弱點的。他變現出來的硬漢形象,與不敢承認自己的親骨肉,又成爲一個引人深思的對比……在社會中,我們總是爲了聲譽、利益或者爲了生存,而有很多很多的無奈。即使是錯,也不敢承認。

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有些痛恨阿米爾,認爲他軟弱、自私。但是,換個角度想想,阿米爾的性格、行爲,都是他生長的環境使然。他年幼失去母愛,在父親的威嚴下,渴望得到親情,得到父親的認可,所以他選擇了犧牲哈桑。阿米爾因爲那段風箏往事,一直活在自己的譴責之中。但是,到了美國,我們看到阿米爾爲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終於衝破世俗的牢籠,真情實意地追求索拉雅,並且得到幸福。爾正當美國平淡的生活拂平了一切如煙如雨的往事時,父親臨終時的一句話,讓阿米爾走上了回阿富汗的路--那條贖罪的路。爲了禰補心中的缺失,阿米爾費勁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併爲此與當年侮辱哈桑的那夥流氓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花盡心思爲心靈受到嚴重創傷的哈桑之子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義。看着阿米爾的變化,我不禁想到了,人,總會因爲被壓迫,而拿出那份沉潛着的勇氣與真情。在與悍匪的激烈較量中,他找回了當年的勇氣;在開導哈桑之子的同時,他也對生命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所有的一切都在哈桑之子放飛的風箏中得到了原諒與補償。應該承擔的責任,我們無法推卸;應該克服的困難,我們無法逃避;應該面對的人生,我們無法選擇。

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們在風風雨雨中勇於前進,敢於承擔,在點點滴滴中細細回味每一份苦與甜,慢慢體會每一份情與怨。

書中的情感不僅僅是親情,不僅僅是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閱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應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涌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衝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僞做作,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的那一刻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胸自問。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近乎殘酷,卻又毫不譁衆取寵。

也許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也許有些許苦澀與酸楚。但人生就是這樣,犯錯,錯過,再用一生來挽回。

爲你,千千萬萬遍,你追到你心中的風箏了麼?

  篇二:《追風箏的人》小說讀後感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的僕人之子哈桑之間的友情故事。小說的文字細膩溫暖,就像是書的橘黃色封面上如火的晚霞。絢爛的空中,一隻帶着兩條長長尾巴的風箏在輕輕飛舞,它的牽絆所在,就是那個追風箏的人。

故事的開始,從阿米爾和哈桑兩小無猜的童年寫起。爬樹,摘桑葚,惡作劇,這跟所有調皮搗蛋的男孩子們的童年沒什麼兩樣。他們朝夕相處,他們瘋玩笑鬧,他們一起成長。本以爲這是個關於男孩子間的偉大友情的故事,但文中提到哈桑會說的第一個詞時,我意識到,哈桑對阿米爾,不只是哥們兒義氣,那是對友誼的絕對忠誠。

哈桑嘴邊的第一句話必是:“阿米爾。”

他們的共同愛好在於風箏,阿米爾是放風箏能手,而哈桑是追風箏能手,他倆無疑是黃金搭檔。然而在現實裏,他們並不是並肩前進的。因爲他們一個是少爺,一個是僕人的兒子。他們註定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讓我想到阿來的《塵埃落定》,即使在和僕人索郎澤郎玩得親密無間時,麥其家的這個傻瓜少爺也很清楚:“即使是奴隸,有人也有權更被寵愛一點。”或許之於阿米爾,哈桑只是他“寵愛的僕人”,說到底還只是僕人。所以在哈桑信守承諾爲朋友追到風箏而受到欺辱時,懦弱的阿米爾並沒有站出來,他安慰自己:哈桑只是僕人。他以“少爺”的姿態掩蓋了他的無能,也扼殺了一段友情。

而哈桑,倔強到固執地相信着這段友情。他從來不會對阿米爾說“不”,他小心地鼓勵着有些自卑的阿米爾,甚至爲他的一句話就可以“吃爛泥”。記得有這樣的細節,在哈桑受辱前,阿塞夫試圖說服哈桑把藍風箏讓給他,然而哈桑不答應,只因給阿米爾的承諾。於是,伴着古爾邦節宰殺綿羊的情節,哈桑的悲劇猶如那隻黑耳朵綿羊的悲劇,他眼睛裏有着爲了崇高目的而犧牲的堅定。

在神的面前他們同是人,但在現實中,他們的出身就是他們友誼的最大障礙。王子與庶民永遠站在不同的位置,他們最初的一點點差異,在社會、教育、輿論的推搡下,猶如蝴蝶效應般漸漸有了千差萬別。友誼,經受不起這巨大裂痕而被撕裂——阿米爾偷偷地把錢放在哈桑枕頭底下。

哈桑知道阿米爾的想法,他最後一次成全阿米爾的心意_永遠離開了阿米爾的家。

長大後生活在如天堂般的美國,遠離硝煙瀰漫的阿富汗,阿米爾仍然有着揮之不去的愁緒,仍然想着那令他魂牽夢繞的故土,是哈桑,那個最忠於他的奴僕,不,是童年的夥伴,是他最愧對的人,讓他的心靈永遠處在懺悔與不安中。到後來阿米爾獲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傷痛糾結於心。

中年的阿米爾偶然得知了哈桑的消息,不顧危險,前往家鄉阿富汗,開始了救贖。然而哈桑卻再也沒有機會聽到阿米爾的懺悔了,他死了。

阿米爾最後救回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以之來救贖自己的靈魂。

不論之後阿米爾怎樣愧疚怎樣贖罪,傷害依然發生過。贖罪唯一改變不了的事實就是罪。而後來哈桑與他同父異母的事實被揭露,不可謂不是一個諷刺。

那麼我們,活在相對平等的社會裏的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坦誠地舉起右手發誓自己從未辜負一段友情呢?有些情感並非無法逾越身份等級的鴻溝,而是無法逾越人心。

  篇三:《追風箏的人》小說讀後感

小說總是能表達出各種情感:悲傷快樂又或是殘忍,本週若說起最大的收穫除了課堂上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就是看了《追風箏的人》這樣殘忍而又美麗的故事,作者以溫暖細膩的筆法勾勒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來令人蕩氣迴腸,給寒冬的季節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心間頓生暖暖的感動。

人生也是這樣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不要總在抱怨生活,而要學着面對人生。本書的主人公阿米爾的朋友哈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母親很小就拋棄了他和他的殘疾父親。他們遭受着衆人的恥笑和不屑的眼光,他們難過悲傷但並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依舊在這阿富汗這片土地上找尋着他們自己的天地。

童年就像糖果的香味那樣甜,那樣美好。“我的整個童年,似乎就是和桑一起度過的某個懶洋洋的悠長夏日,我們在爸爸院子裏那些交錯的樹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與強盜,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蟲……”追逐着風箏望着空中的飛鳥飛過而留下的痕跡真希望這一切可以定格在那一瞬間。

悲劇是什麼?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阿米爾和僕人的兒子哈桑參加了阿富汗傳統的鬥風箏比賽。要贏得最終的勝利,還必須追到被他最後割斷的風箏。哈桑是當地最出色的追風箏高手,他替阿米爾去追,承諾阿米爾一定追到。然而,風箏追到了。哈桑卻被幾個少年抓住恥笑與傷害哈桑。阿米爾目睹一了,格軟弱的他卻選擇了袖手旁觀,並再次錯誤地選擇了逼哈桑離開家門。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和他父親亡命出逃,阿米爾遠遷美國,但他對哈桑的負罪感未減,後來他知曉了有關家庭的巨大祕密,原來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爲了找回“再次成爲好人的路”,阿米爾重返阿富汗,而哈桑已死,阿米爾在被拳擊的捶打中我看到了久違的感動,那是一種勇敢,一道動人的風景線,一瞥驚鴻的亮光。阿米爾最終救出哈桑的孩子找到“再次成爲好人的路”!

在《追風箏的人》中,風箏是一個象徵。它是珍貴的友情、溫暖的親情、美好的愛情,也是忠誠、友善、勇敢……而對阿米爾而言,童年時的那次追風箏,他的自私、怯懦傷害了哈桑,他在對友情的背叛中也喪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爲哈桑的兒子追風箏其實是獲得救贖的途徑,追風箏成爲阿米爾成長史中的儀式!也是一種對希望的寄予,我相信這個時候阿米爾的心已經得到了救贖因爲他已經找到了自己失去的美好。

  篇四:《追風箏的人》小說讀後感

昨天,終於順利的把《追風箏的人》看完,這本書,我曾經看了四遍,前面三遍,總是在匆匆開頭後放下了,自己也不知道是爲什麼,至最後一次,居然看到入迷,甚至在昏暗的公交車上也捨不得放手。

故事情節不算複雜,卻偏偏摻雜了太多的情感,朋友之情,兄弟之情,父子之情,紛紛交雜糾纏在一起,在那兵荒馬亂的社會中,抽絲撥繭般的將人性一層層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被社會認可的阿米爾,擁有繼承父親一切的權利,財富榮譽諸如此類,但與此相伴卻也承擔了父親的愧疚,在父親疼愛的同時,也被父親所嫌惡,他渴望得到父親的全心疼愛,卻又對父親充滿敬畏,於是他嫉妒,膽怯。不被社會認可的哈桑,以僕人的身份與阿米爾一同長大,受到老爺的格外疼愛,也始終最是忠誠的陪伴着阿米爾,即使再害怕,即使被阿米爾背叛,也依舊可以爲阿米爾挺身而出。他單純,誠懇,始終有一顆赤子之心。於是,目睹哈桑受辱不敢挺身而出,終日惶惶不願與哈桑在一起生活,因此陷害哈桑的阿米爾少爺一直活在愧疚痛苦之中,得不到自己的原諒;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一直爲阿米爾付出的哈桑,縱然一生忐忑,卻始終活的真誠。

直至數十年後,阿米爾才從父親的好友口中知道真相,爲什麼父親對自己時有厭惡,爲什麼父親總是格外疼愛哈桑,只因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這樣一個彌天大謊,是父親對自己對阿里,對哈桑無言的愧疚,卻成爲了阿米爾自我救贖的一個轉折點,而當知道哈桑爲了保護父親在阿富汗的屋子,那座傾注了父親的精力,承載了他們所有歡笑和痛苦的家,死在入侵者的槍下,哈桑的孩子成爲孤兒流落的時候,阿米爾終於踏上了那條再次成爲好人的路。

整本書以阿富汗的戰爭爲背景,溫暖舒緩的筆觸卻數次讓人忍不住落淚。

突然想起一句古語: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人的一生,或許會犯很多錯,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選擇和恐懼,我們唯一所能做的是讓自己的心勇敢地面對,縱使傷痕累累,也要問心無愧。

心疼哈桑,也萬分的敬佩這個始終誠摯的男孩。而阿米爾,卻總讓人覺得可憐和心酸,而及到最後他爲哈桑的孩子所做的一切,當他爲哈桑的孩子去追風箏,說道:爲你,千千萬萬次的時候,卻又忍不住想爲他祝福。

爲你,千千萬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