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說《追風箏的人》讀後感900字大綱

小說《追風箏的人》讀後感9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故事開頭寫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之間的友誼,與善良勇敢的哈桑不同,阿米爾生性膽小懦弱。一場風箏比賽從此改變了兩個人的的友誼。阿米爾在眼看着哈桑受侮辱與欺負時,他沒有像哈桑保護他時一樣爲他挺身而出,而是選擇了退縮。

小說《追風箏的人》讀後感900字

爲了讓自己遠離對哈桑的愧疚,阿米爾栽贓給哈桑迫使他離開了這個家。二十年後阿米爾由美國重返阿富汗,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和哈桑的死訊時,萬分慚愧的他踏上贖罪的旅程,從兒時宿敵的手中救出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阿米爾最終做回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追回了他的.風箏。

作者的筆下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有的只是平實卻細膩的筆法,平實的文字間一遍遍的對人性作出了考問。在面對重要的人受到傷害時是選擇不顧一切挺身而出,還是爲了保護自己而袖手旁觀呢?面對親人時那種渴望被認可與讚賞的心理;面對愛情的到來時猶豫不決與躁動不安;面對家庭生活中的煩惱與辛酸時的壓抑,面對國家的戰亂與分裂時的心痛……一切的一切在作者的筆下被真實的反映出來。

主角阿米爾最終在“追風箏”的道路上變回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子漢,他不在膽小怕事,不在自私自利。面對妻子索拉雅無法生育的消息時,他選擇不離不棄,陪伴在妻子身邊;在好友拉辛汗重病之時,他不顧危險重返阿富汗;在得知哈桑的兒子還在阿富汗時,他撇去了以往的膽小懦弱,與兒時宿敵阿塞夫搏鬥,並從他手中救出了索拉博。沒有虛僞與矯情的橋段,沒有無病呻吟的冗長篇章,作者將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描寫的淋漓盡致,每一字每一句都敲打人心。

合上書本彷彿還能看見兒時的哈桑追着那枚藍色風箏奔跑的身影,那一句“爲你,千千萬萬遍”似乎還在徘徊在耳邊,對於哈桑來說,友誼便是那枚風箏,爲了追逐友誼,他願意付出所有,帶着他的真誠忠心陪伴在阿米爾的身邊;就像命運中某條紐帶,由阿富汗來到美國的索拉博,在經歷了侮辱,戰爭,失去親人的痛楚後,他就像被抽空了靈魂的傀儡,臉上沒有了小孩原本應有的天真與笑容,唯有風箏才能激起他眼中的一絲漣漪,勾起他嘴角的那抹弧度。

追風箏的人——這枚風箏可以是友誼,愛情,親情,亦或者是善良,正直,勇敢。但對於阿米爾來說,這枚風箏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只有追到了他,阿米爾的人生纔算完整。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麼一枚風箏等着我們去追逐,它象徵着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拼湊我們靈魂的一塊碎片,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大膽去追吧,就像那句“爲你,千千萬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