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350字

論語讀後感35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分爲學而、爲政、里仁。。。共20篇。是我國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又是我國的經典作品,下面給大家分享了論語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論語讀後感350字

  篇一:論語讀後感

《論語》這本書對我有着深刻的影響,特別是書中的這句話不絕於耳: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是要告訴我們一定要誠實。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媽媽給我講的故事《三把斧子》。故事內容是:傳說在一個古老的村莊裏住着一個窮人。他有一位老母親身體不好,有一次窮人爲了給他母親治病就拿着斧子出門砍柴攢錢。他來到一條河邊,看見一棵又高又大又粗又壯的樹,剛砍下去,忽然他不小心把斧子甩進了河裏,這把斧子可是他父親留下來的,所以他十分傷心。就在這時山神出現了,山神拿着金斧子問:“這是你的嗎?”“不是”,“那這把銀斧子呢?”窮人回答說:“也不是。”“那這把鐵斧子呢?”“這把纔是我的!”山神聽了以後十分高興地對窮人說:“孩子你很誠實,我現在把這三八斧子都送給你。”這樣窮人就有了三把斧子了,他把斧子換成了錢,終於治好了母親的病。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孔子的話,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篇二:論語讀後感

“這本書太精彩了”,當我津津有味地讀起《論語》這本書時,不禁讚歎起來。

在這本書當中有一句孔子說的話——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我教你的東西你都知道嗎?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樣纔是明智的。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使我想起了讀三年級的一件後悔事。

記得事情是這樣的:一次課堂上,我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做,本來想問徐老師的,但是我心裏打起了退堂鼓,心裏暗自思索:還是算了吧,回家問爸爸。可是回到家爸爸媽媽都不在,我後悔極了,但是也沒有多想就把題空在了那裏。第二天,我一大早來到學校,聽同學們說今天要進行數學測試,當老師發下試卷,我一下子懵了,上面有很多是我不會做的題,並且也是我遇到過而沒有勇氣問老師的題。想到這裏,我打了個冷戰,一下醒悟了過來,但是爲時已晚。

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或者同學,要不求甚解。孔子的這句話讓我終生難忘。

  篇三:論語讀後感

“一則小故事蘊含着一個大道理,一段小經歷濃縮着生命的真諦。”請您和我一起走進《論語》,它會讓我們感受到心靈的陽光。

《論語》分爲十一個部分,有《論語 學而》、《論語 爲政》、《論語 里仁》、《論語 庸也》、《論語 述而》、《論語 秦伯》……

一天,我剛看完手中的《論語》,下樓玩耍時,看見一名男子扯着一位老奶奶的衣領,惡狠狠地說:“我少給了你的錢又怎麼了,你能把我怎麼樣?”眼看千鈞一髮的時刻就要來到,我怎能不“拔刀相助”?想到這裏,說時遲那時快,我三步並作兩步,一個箭步衝上前去,先給了他一個下馬威,然後振振有詞地學着《論語 爲政》裏面地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你連泛愛衆而親仁都沒有做到,你還有什麼希望可談呢?”那名男子聽了我的話,臉一下子紅了,他對我說:“小弟弟,你說的很有道理,我應該向你學習。”周圍圍觀的人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就這樣,一場“可怕的戰爭”結束了,我也一不小心“出了名”。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突然覺得自己在平時做的還不夠好,不過我也不會放棄,我們現在主要是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做一名好學生。

  篇四:論語讀後感

今天讀到《論語》一條。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感悟頗深。

想我們當教師的,平時有沒有以言舉人呢?想來想去,好像是沒有。那麼以人廢言呢?肯定有。因爲很多次,我們並不能將孩子們所有的行爲看在眼裏,所以在同學們有了糾紛,往往是孩子們報告的時候,才做調查。而很多時候口說無憑,有些心裏素質比較好的學生就會信口雌黃,而對方同學因爲沒有如簧的巧舌,往往陷於對方的語境中出不來,這樣就會遮掩事情的真相。有時候,去報告的學生只有受欺負的一方,他往往只強調自己受的傷害,而對自己的不好行爲拈輕怕重,輕描淡寫。如果老師不做調查,很容易就會不分青紅皁白地冤枉另一方,而另一方則根本沒有解釋的機會或者衝動之下就不聽他說話。這樣就容易造成人爲的以人廢言局面,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讓自己失去孩子對自己的信任,以後的工作就不好做了!

所以,教師要做君子,要不以言舉人,更不能以人廢言。遇到問題要調查取證。事實上,孩子的事無小事。孩子的教育就更無小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