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悲慘世界》有感(15篇)

讀《悲慘世界》有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讀《悲慘世界》有感(15篇)

讀《悲慘世界》有感(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悲慘世界》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悲慘世界》有感1

“真愛的第一個徵兆,在男孩身上是膽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膽”,身爲局外人的讀者對這些看得十分清楚,可當局者迷。若不是上帝的護佑,他們也不可能如此美滿。這也許是爲了證實哪怕在悲慘的境遇下還是有真愛的。當然,這不能排除作者的浪漫主義,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完美的結合,是不是法國作者特有的手法呢。

馬裏於斯參加的革命起義是他精神的一種昇華和蛻變,是他父親那英勇無畏精神的傳承,他希望能夠像父親一樣的願望終於在那場戰役中得到了實現。兩個不同時代不同輩份的人都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即便是令人熱血騰的九三年早已遠去。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宿命和歸宿。馬裏於斯是青年和貴族中的一股清流,對於現實反思和對理想的堅定使他充滿了獨特的人格魅力,哪怕是他對於阿讓的誤解是也是爲了不違背自己的原則。誤會的化解是需要時間與真相,落魄的泰迪納給馬裏於斯送去了真相。

沙威以死原諒了他一直追尋的這個苦役犯。隨着阿讓臨近死亡和真相的揭露,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無怨無悔且堅韌的靈魂。經歷了這麼多苦難的日子,他終於安息了。上帝會接他去天國吧,

讓他繼續聆聽主教的教誨。天國沒有貧窮,沒有苦難,他的靈魂將得到洗禮然後安息。

有人在他的無字墓碑上寫了這麼一首小詩:

他已經安息,儘管命運多舛

苟且偷生,丟失本性難活命

以前的一切自然終究會如此

就如同夜幕降臨,落日漸漸西沉

讀《悲慘世界》有感2

19世紀,法國作家雨果的作品《悲慘世界》反應看19世紀法國人民遭受着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和壓迫,它強烈地抨擊了資本主義的黑暗,對那些貧窮的人民寄予了真摯的同情。

作品講述了失業工人冉阿讓爲外甥偷了一塊麪包,被判處苦役十九年、出獄後,一個主教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成爲馬德蘭市長,天真純潔的少女芳汀,被惡濁的社會玷污後,受到衆人的嘲弄。她的女人珂賽特也被別人當作奴隸,遭受百般折磨,最後被越獄的冉阿讓所救…這部作品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就應爲一塊麪包判冉阿讓19年苦役實在太殘忍了,他也迫不得已才偷這塊麪包的,如果當時政府讓窮人們衣食無憂的話,他就不會來偷了。

所以,讓人民遭受痛苦的罪魁禍首是政府官員!出獄後的冉阿讓受到了一位主教的教育,便決定重新做人,不久後,他竟成爲了令人尊敬的馬德蘭市長。他不斷幫助窮苦的人民,爲他們排憂解難、他和那些整天沉迷於吃喝玩樂的政府高官真是天壤之別!他寧可自己餓,也不讓老百姓受苦,他是一個好官,是一個愛崗敬業的人。他擔任期間,在路邊看到一位衣衫破爛,傷痕累累的小姑娘手裏拎着一捅水,走也走不動!冉阿讓連忙奪過水捅幫她拎,原來這個女孩名叫珂賽特,是一個老闆的奴隸,受盡折磨,經過一番周折,冉阿讓終於使小女孩逃離了魔爪,自己收養了她,他多麼具有同情心的人啊!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他不忍心這個小女孩,是他那顆善良的心改變了珂賽特的命運!

讀後我感到作者對這種殘酷、剝削、黑暗的社會衝滿了厭惡,非常希望有一個博愛,仁慈、道德的環境。再仔細想想,我們現在不就是生活在後者之中嗎?爲何還不去珍惜呢?爲何還去蹉跎光陰呢?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要想立足於這個竟爭激烈的社會,我們不得不用知識來武裝自己,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來迎接那光輝燦爛的明天,讓光明圍繞在我們的身邊吧!

讀《悲慘世界》有感3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悲慘世界》這部世界名著吧!這就是享譽世界的法國著名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的一部著作。

我看着書名,顧名思義,這是一部以悲劇爲主題的文學作品。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主人公冉阿讓因飢寒交迫熬到了極限,所以才迫不得已損壞了一家麪包店的玻璃,偷了兩塊麪包,他的悲慘人生就由此拉開了序幕:被判五年苦役。在這度日如年的幾年間,冉阿讓多次嘗試着越獄,可是,天網恢恢。他每次逃出去,都會被再次捉回。由此,他的罪更重了。在慘無人道的苦役場呆了整整十九年才刑滿釋放。出獄後的他,受到世人的歧視與偏見。每當他向別人投去一個目光,接觸到的總是無數的白眼。沒有人在他傷心難過的時候說一句安慰的話;沒有人在他飢寒交迫的時候送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麪,給他披上一件溫暖的大衣;更沒有人在意他的生死存亡。就這樣,冉阿讓絕望了。但是奇蹟出現了,一位和藹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厚愛的心改變了冉阿讓的後半生。讓他從犯罪的陰影中掙脫,從一個畏手畏腳的犯人浴火重生成了一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一位富人。但他終究還是逃避不了罪犯的事實,警方一直在不甘示弱地追捕他,他也不由得隱姓埋名。他還曾經用自己的愛心、耐心、恆心幫助一位可憐的小女孩長大成人,但命運總是想千方百計地折磨他,他最終還是沒有逃出病魔的掌心,懷抱着遺憾之心與世長辭了。

看完這本書,我悲憤交加,狠狠地錘了幾下桌子。在黑暗的社會中,難道可以因爲冉阿讓偷了一塊兒麪包就說他是壞人嗎?偷竊是不對,但只要知錯就改,還是可以原諒的呀!雖然冉阿讓不在了,但他那堅強的意志,偉大的精神,持之以恆的心態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他憑藉着他那顆自強不息,剛硬如鐵的心挺過了一切的狂風暴雨,他不求回報,甚至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去無私地資助別人。《悲慘世界》不是傾訴世界的不公,而是讚頌那些和悲慘命運做鬥爭的人們,讚頌他們的心!

是啊!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冉阿讓遭遇不公時,坦然解決問題。在生活中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被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困難打倒呢?只有持之以恆、目標專一地去面對困難,我們纔會向美好的未來更進一步!

讀《悲慘世界》有感4

冉阿讓是故事的主人公,他經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於得到了自由,但誰也不在相信他了,在這衣食無着的困境裏,他得到了主教——米里艾的關照。然而,因爲冉阿讓曾經是一個苦役犯,人們無法接受他,從此誰也沒見過他。等他再次出現,他很樂於助人,人們不知道他就是冉阿讓,都很喜歡他。可惜,好景不長,他又一次被捕了,在船上服苦役。一個海員在工作時,不小心掉進大海,他救了海員,自己卻掉進大海里!但他沒有死,在法國大革命的戰場上,他英勇無畏,在槍林彈雨中戰鬥,救助被人。

可當人們知道他是冉阿讓的時候,一雙雙冷酷的眼睛望着他,眼裏充滿了憎恨。這說明,如果別人不相信你,你用任何辦法都很難擦除自己的罪過,讓人相信你。

這都說明,你信任別人,別人會覺得很好,也會信任你;當兩人互相信任,或者是更多的人互相信任,這個世界將是多麼美好。

讀《悲慘世界》有感5

“每天走在瘋狂逐夢的大街上,我們的精神襤褸卻毫無倦意,徘徊着尋找着那虛空的歡愉,奔波着抗爭着那無常的命運????”繁華的街道人聲鼎沸,金鼓喧闐,卻不能驅走了我內心寂靜而空虛的冰冷世界,感受不到繁華的熱鬧,歌舞昇平,車如馬龍,很遠處聽到這首歌,真如李清照的剪不斷,理還亂,塗添一份憂鬱罷了。

獨自一人在外闖蕩至今已有四年,回憶往事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剛畢業跟着同學來到夢寐以求的城市,這座城市承載着多少人追逐着的夢想,我也不例外,我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受委屈,站在那高樓大廈的門前,我發誓這上面就是我夢想的開始,於是我站在了高樓大廈上,向下望着路上的行人,自我感覺非同一般,我以爲這樣就是所謂傲人的身份地位,事情往往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好,職場上爾虞我詐,你爭我鬥,什麼手斷都有,只爲升職,討的上級的認可。一般從農村裏裏剛出來的畢業生,是不能理解這些的,我不懂防人之心,也沒有害人之心,還傻傻的以爲社會就跟學校裏的生活一樣,剛開始我的工作一直都不能被他們認可,天天被他們叫到辦公室訓話,旁人都對我指手劃腳,說三道四,因爲他們覺得自己是身經百戰的將軍,論資歷,閱歷都略勝一籌,他們的想法,相得益彰,他們的做法都是有道理的,我的內心很脆弱,我想放棄,但我不能,我必須得堅持下來,因爲這不是我一個人在戰鬥,我肩負着我們整個家族的夢想,因此我默默的扛下來了,我沒有跟任何人訴說心中的苦,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偷偷的流淚。或者乾脆躲在被窩裏,哭出來,我還是得感謝他們當初對我的排擠,對我的教導,讓我終身受益,如果沒有他們當初對我的磨礪,或許我現在還是一事無成,我的命運將會是另外一翻風景。

我們家族很大,父母是五十年代的人,兄弟姐妹六個,在那個剛解放的時期裏,能養活自己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何況還要養這麼多兒女,父母都是老實忠厚的農民人,他們憑着一雙勤勞的雙手,將我們兄弟姐妹六個都養活了,但是很遺憾,都只上了小學,然而在生我的時候,已是90後了,社會經濟好起來了,農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哥哥姐姐都能自己掙錢了,那個時候找工作哪敢挑三撿四,只有老闆抄員工的份,人們爲了能找到工作,什麼苦都能吃,哪怕是老闆打你,罵你,只要不炒你魷魚,就行。有時我在電話裏聽到姐姐跟媽媽講老闆打她的事,我不發表意見,不代表我沒有想法,那個時候我應該只有七八歲的樣子吧,我就不想讀書了,我也想也來工作了,替家裏分擔,更替哥哥姐姐們出一份力,但我太小了,我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哥哥姐姐們都非常關心我的學習,老跟我講在外面那些有知識的人工作是如何的輕鬆且工資又高等之類的話,因此我學習非常刻苦用心,後面我終於考上了大學,雖然不是名牌大學,但在我們家族裏也算是個有知識的人,有什麼事都願意聽我分析,有什麼難處,首先想到的也會是我,我在他們的面前永遠是最棒的,包括後面出社會工作,也以爲我的工作是最驕傲的,經常聽他們說,讀書人就是不一樣。

每年回家過節,將自己穿的人模人樣的回去,於是家裏就涌入了好多未面世面的老人小孩過來圍觀,問候,打聽,攀比等等,有時我都替自己難過,自己有什麼本事,搞的村裏滿城風雨一樣,在深圳這個大城市裏,自己能算什麼,什麼都算不上,不對,說白了,應該說是隻是一個打工者,沒有什麼值得去炫耀的,其實我也不想這樣,但我不能讓家裏人傷心,我必得的僞裝,所有的苦讓我一個人來承受,只要他們開心,平安就夠了。在這四年當中,只要他們有困難,精神上的,物質上的等等,我都會竭力全力去幫助,我大姐的女兒,也就是我外甥女因叛逆輟學,便被我帶出來工作,她生活的一切都由我負責,本來想身邊有個伴,心裏不會那麼累,可是她不聽話,中途我不得不將她送回去,本來那個時候是我升職的一個好機會(後來才知道的事),但因爲我的私事,所以泡湯了,我大哥因爲生小孩缺錢住院而打電話找我借錢,我義無反顧的打給他了,我小哥時常因手機快停機,叫我趕緊給他充話費,我二話不說給充了,我二姐本是叫我替她買手機,結果到現在也沒有提買手機的錢,包括這次三姐因建房子,已經多次打電話來向我借錢了,我因今年工作不順利,便遲遲沒有打過去,這下人家都發火了,於是我將我所有的積蓄拿出來,東拼四湊全給她了,這就是我所謂的幫助他們嗎?就這是我所謂的肩負家族人的夢想嗎?我很失敗,跟我原來想給他們的生活完全不一樣,從本質意義上講,變味了,從某種角度講,是這個味。

今晚我浮想聯翩,我又回到了四年前那個剛出社會的小女孩,身無分文,這四年我到底在做什麼,天天爲生活而波奔勞累,從來都不爲自己請一天假,也從來不多睡一會,到頭來卻什麼都沒有得到,一場空。我不指望他們個個都會將那些錢還給我,我從來都沒有那樣奢求過,只要一家人開心,幸福,平平安安就夠了。

望着漆黑的天空,我想起了雨果先生(悲慘世界)裏的主人公--冉阿讓,想着想着,便進入夢鄉了。

讀《悲慘世界》有感6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長篇小說小說主要講了主人翁冉阿讓僅僅爲了一塊麪包被判了五年監禁,他四次越獄都失敗了,還被監禁19年,才能恢復自由。後來他在秋裏小鎮的主教的指導下決定洗心革面,不再做壞事,冉阿讓來到海濱特涅鎮改名爲馬克蘭,開了一家黑珠玉工廠,成爲了一位百萬富翁,還當上了市長。來一個人被認爲是冉阿讓因爲他偷了一個蘋果,所以他的下半身要在監獄裏度過真正的冉阿讓最後自首,然後第五次越獄,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女孩最後和馬留斯一見鍾情,但是冉阿讓卻逝去了。

我覺得這個地方最感人,有一位馬伕被壓在車下。有一個人說我知道法國有一個人能獨自頂起馬車。沙威直直的盯着他的眼睛說那個是土倫監獄的'因犯什麼忽然聽到這句話馬德蘭市長的臉變得有些蒼白,馬德蘭市長把頭擡起來,悽然的笑了笑,便俯下身鑽進車底,她試了兩次都沒成功,大家怎麼勸她她都不出來。車子仍然在慢慢往下陷,她痛苦地閉上眼睛,把嘴巴閉緊成一個一字,這個時候車子突然動了,慢慢的從坑裏拖出來,馬德蘭市長的人,慈愛合作,好事做到底的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有一次看到一個小男孩因爲調皮被卡里,晚上大家都睡了只有我在散步,小男孩的眼神看着我希望我去救他,我瞄了他一眼就走了,而且對他做了個鬼臉,小男孩,失望極了,不禁大哭起來,kay,夜色茫茫誰能聽見呢,第二天早上我起來去那兒吃,小男孩,已經出來了,小男孩,死死地抱住媽媽,然後連連感謝他,我一看原來是小黃小黃看見我說你好小旋,你知道這個小男孩怎麼了嗎,我的臉像煮熟了一樣熱。我灰溜溜的跑了以後我再碰到這種事,我一定會想到悲慘世界裏的冉阿讓,並且幫助他人。

這篇小說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誠實。善良樂於助人,勇敢而堅韌,一諾千金溫柔有愛心充滿熱情,爲人正直對待愛情堅負。

讀《悲慘世界》有感7

欣賞了雨果的著作《悲慘世界》,不禁感慨萬分,這世間還有愛嗎?

可憐冉阿讓,偷了一小塊麪包,結果坐了十九年的牢。出獄後,原想報復人類,可被善良的主教感化,決定重新做一個善良的人。於是,逃出指定的地點,來到一個貧窮的小鎮,從此開始了他的神聖事業。由於他的出現,小鎮繁榮了,他成爲人人尊重的市長。

好景不長,偵察員沙威發現了他苦役犯的身份,從此可憐的冉阿讓又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涯……爲什麼曾經犯過錯的冉阿讓改斜歸正,人們卻不能接受呢?如此善良的人得到的回報是什麼?

拿破崙期間,人們之間充滿着欺騙,巴黎是淹沒一切的漩渦,走進巴黎,就像進了一個無底洞,到處是貧窮的人,有錢人可以欺壓窮人。整個巴黎是那麼骯髒、污穢……

奸詐的德納第夫婦和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冉阿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又有多少人是善良、正直、無私、忠於職守呢?就像沙威一樣,他維護社會秩序,他使法律發揮威力,他爲社會除暴安良,他挺身直立,氣派豪邁,把一種勇猛天神似的超人佈滿了天空,他發出萬丈光芒,殺人從不眨眼,確有一種無比偉大的氣概,但他卻無法辨別善惡。

希望大家像冉阿讓那樣,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讀《悲慘世界》有感8

書是我的好朋友,它帶給我知識,帶給我快樂,帶給我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走進書中,和裏面的主人公分享喜怒哀樂。向海的女兒學會了寬容,向埃里斯學會了善良,向打敗了巨人的小匠學會了機智,向把魔鬼關回了瓶子的漁夫學會了鎮定;看到惡毒的王后一次一次暗害白雪公主,我的心揪到了嗓子眼;讀到賣火柴的小女孩,我痛哭流涕……讀書的時候,我忘記了外面的一切,所有的煩惱都一股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法國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了。主人公是冉阿讓、芳汀、沙威和阿珂賽。其中冉阿讓的一生最讓我感動,他出生於一個窮苦的家庭裏,自幼父母雙亡,是一個姐姐收養了他,後來因爲偷麪包而入獄,服刑19年,最後因爲一個主教而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他當上了一名市長,並深受人民敬佩。

還有一個主人公阿珂賽,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小時侯被母親芳汀給養在一個客棧裏,長大後她美貌出衆,有着櫻桃小嘴的她十分可愛。後來被冉阿讓接走當了一名修女。

從這本書裏,我看到了苦難的芳汀、冉阿讓,他們對命運的不屈不撓,無論身處何處,都相信自己,並打敗了命運,獲得幸福和快樂。我懂得了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是由他自己創造的。一個人如果好吃懶做,那註定他今生不能獲取幸福;如果勤奮努力,那註定他會獲得成功。一個人如果在人生道路上遇見了挫折,但又害怕它,那他只能是個失敗者;如果他打敗了挫折,他就是勝利者。我們不要去害怕災難,要學會怎樣克服它們。這樣以來,就沒有什麼能難倒我們了。

雨果說:不認識痛苦,就不是一條好漢;拿破崙也曾說過: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我想:人世中的許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

讀《悲慘世界》有感9

《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長篇小說,通過對主人公冉阿讓以及米里艾教主的刻畫,人們彷彿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裏看到一絲曙光。

主人公冉阿讓爲了讓姐姐的孩子不再捱餓,冒着坐牢的危險去偷麪包。在偷麪包被判入獄後,又因想撫養姐姐的孩子,四次越獄。這都表現了他善良的本質。經過了19年的牢越 獄之後,因爲仇視社會好法律,又偷走了米里艾教主的銀碟子,而寬容仁慈的教主寬恕了他,並且鼓勵他重新作人,“終於洗淨了他的靈魂”。

有一位馬車伕婦被壓在馬車底下,這個時候除非有人把馬車頂起來才行,而沙危警探又說:“法國只有一個人可以把馬車頂起來,那就是通緝犯冉阿讓。”已經化名“馬德里”的冉阿讓,爲了挽救馬車伕婦的性命,不惜讓沙危警探花園自己,並且冒着生命危險把馬車伕婦救了出來。而他爲了實現對芳汀的承諾,去照顧可憐的珂賽特,不惜再次想辦法越獄,而且把珂賽特帶出地獄一樣的生活環境,儘量保護她。

冉阿讓他正是要通過自己仁慈、寬容和高尚的靈魂,再次喚醒生活在那個悲慘世界裏的人們內些深處的良知。

讀《悲慘世界》有感10

學習了維克多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後,我感受到雨果正義的精神和他溫暖善良的心,今年暑假,我閱讀了他的一本著作《悲慘的世界》,讀完全書,我看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更讓我感受到溫暖人性的偉大力量。

文章的主人公冉阿讓經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於獲得了自由。然而,由於冉阿讓犯有前科,無法被社會所接受,出獄後處處碰壁,就連他的好意有時也往往會被人們誤解……正當冷酷一點點吞噬這個孤獨的靈魂時,一道光亮照到了他的身上,主教慈愛的語言和“不可思議”的舉動驚醒了冉阿讓這個充滿惱恨的靈魂,從此在種種艱辛和逆境中,他不斷地完善自己,爲貧窮和值得同情的人們獻出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冉阿讓沒有遇到主教,如果主教沒有仁慈的對待他的偷竊行爲,也許冉阿讓會一輩子仇視社會,一輩子孤獨冷漠,一輩子窮困潦倒,但是,冉阿讓是幸運的,人性之光照耀到他的心間,他感受到了人性的偉大與溫暖。那溫暖的人性,喚醒了主人公冷漠孤獨的內心,開啓了他新的人生旅程。

中國是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我們一直推崇用仁愛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似乎漸漸丟掉了人性中最寶貴的東西,社會上也出現了很多“怪現象”。老人跌倒了沒人敢扶,醫生給病人做手術得先收“安全費”,教師伸手向學生要紅包,稍微的一個小摩擦可能就會引發一場“血案”......看到一個個這樣的新聞報道,我不禁問自己,社會怎麼了?我們怎麼了?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質都是善良純真的,別人有困難時,我們應該伸出我們的援助之手,我想只要我們用溫暖與愛對待我們周圍的人,我們也會收穫溫暖。守住內心這顆溫暖的人性種子,讓它生根發芽開花,讓溫暖的人性常駐我們心間。

讀《悲慘世界》有感11

暑假過半的時候,我終於讀完了法國著名文學家,維克多﹒雨果的傳世之作——《悲慘世界》。

這本書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冉阿讓由於飢餓過度偷了一個麪包,使他在監牢裏度過了黑暗的19年。出獄後,他受盡人們的歧視,沒有人理會他。就在冉阿讓已經絕望的時候,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化了冉阿讓。冉阿讓雖然後來盡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過錯,但是當人們得知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後,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可是冉阿讓並不介意,仍然懷着那的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

看完這本書後我深深地感受到當時的社會是如此的不公平,難道一個人犯了錯就永遠得不到原諒了嗎?偷固然是不對的,但如果麪包店的老闆如同主教那樣仁慈善良,那麼冉阿讓就不會坐牢。可能他就會早一步當上市長,造福更多的人。又如,主教告發了冉阿讓,那樣冉阿讓可能又要繼續坐牢,終其一生只能在監獄裏渡過。這樣子的社會讓我感到很失望,而冉阿讓就像是這黑暗中的一縷陽光,照亮着、溫暖着別人。

當他是一個擁有無數財產的市長時,他卻把大多數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們,他還經常把麪包和衣物送給捱餓挨凍的人。有一位老人被壓在車下時,他冒着可能被認出來的危險救下了老人。又有一位老人,因長得像冉阿讓而被捕。冉阿讓竟然爲了救下了那位跟他毫無血緣關係的老人,公開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爲此他放棄了一切已得到的名譽和地位,再一次進了那個已經呆了19年的牢房。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貧苦的人。這樣無私奉獻的愛就是所謂的“博愛”,也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他們那個年代像冉阿讓這樣的人並不多見,而我們這個時代卻到處可見獻愛心的活動。就在我們學校也舉行過好幾次這樣的活動了。

記得有一次捐書活動,同學們你一本,我兩本的踊躍捐書。我也把一本自己喜歡的,好不容易得來的書捐了出去。爲此我糾結了好久,因爲這是我下棋贏回來的,而且是第一次贏了媽媽得到的獎品。可是我又希望貧困地區的小朋友也能看到這麼好看的書。當時老師還讓我們在書上寫了地址、姓名等等,我希望有人收到後會寫信給我,和我交流一下感想。

這個世界需要愛,這個世界需要奉獻。也許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先改變自己,用善良、寬容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感化每一個人,讓世界永遠充滿愛!

讀《悲慘世界》有感12

總有一個人會像一束光照亮你,成爲你的救贖。

——題記

你有沒有讀過那麼一本讓你“欲罷不能”的書,就是忍不住想要一口氣全部讀完,好像它是你的精神食糧一般。

我有,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正如它的書名一樣,主人公冉·阿讓的經歷渲染着濃烈的悲慘色彩。

冉·阿讓因偷一條麪包被判了五年的牢,後來又因爲多次越獄未果,最終獲刑19年才釋放。出獄後,冉·阿讓因爲坐過牢無處可去,這一切的悲慘都讓冉·阿讓看不見希望。直到他遇見了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用善良與博愛感化了他,使他避免陷入歧途。

米里哀主教是冉·阿讓的救贖,他在關鍵時刻拉了冉·阿讓一把,讓冉·阿讓看見了光。

故事並沒有這樣結束,冉·阿讓又因爲“搶”一個小孩的錢,被抓了起來,但他沒多久就在假釋會上被釋放了。冉·阿讓隱姓埋名去了另一個城市,開工廠幫助了很多人,深受市民愛戴,並且成爲了市長。看到這裏,我們會認爲冉·阿讓是幸運的。不幸的是,誤釋放冉·阿讓的沙威出現了,他一直都在苦苦追捕冉·阿讓。沙威是一名對法律有堅定不移信仰並且冷酷正直的警探。他深深地懷疑冉·阿讓是自己釋放的囚犯,也一直在等待冉·阿讓自己露出馬腳。

然而冉·阿讓一直以來都做得很好,直到假的“冉·阿讓”被抓住,沙威來道歉。冉·阿讓心中的善良沒法讓別人替他頂罪,他站了出來,告訴法官,他纔是真正的冉·阿讓。一時間,他名聲狼藉,市民也開始討厭他,畢竟沒有人會喜歡一個囚犯。工廠倒閉了,很多人的生活也開始恢復落魄的模樣。

冉·阿讓逃了,因爲他答應了已經逝世的可憐女人芳汀,去接被她寄養在一戶人家中的女兒珂塞特。珂塞特是芳汀的私生女兒,由於寄養在一戶黑心的人家中,她的童年很是悲慘。直到遇到了冉·阿讓,在冉·阿讓的保護下她成長成了堅強樂觀並且善良美麗的少女。

我想,如果說米里哀主教是冉·阿讓的救贖,那麼冉·阿讓就是珂塞特的救贖。

故事的結尾是,沙威在追捕冉·阿讓的過程中,冉·阿讓以德報怨救了他一命,沙威也放了冉·阿讓一次。珂塞特遇到了與她相愛的人馬瑞斯。後來,冉·阿讓也安心地離開了。

這個故事的篇幅並不是很長,我用兩天就看完了,看完後我還是有挺多感想的,因爲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冉·阿讓和珂塞特這種低階層的人物真的很多。而且實際上可能很多人並沒有冉·阿讓和珂塞特幸運,至少他們的結局是挺美好的。

我現在覺得生在這個時代我們是格外幸運的。不對,確切來說是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是一箇中國人,纔是格外幸運的。因爲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很難讓我們去想象這個世界上有些地區還存在戰亂,人們還過着流離失所的生活。

所以說,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去羨慕別人,因爲可能在別人的心裏,他們追求的就是我們這樣的生活,平淡幸福。我們總要心懷善意,無論是對這個世界,還是對這個世界的人。我之前看到一段很喜歡的話,“如果你不知道以後想要做什麼,那現在就好好讀書,將來報效祖國。”我也希望我們帶着希望繼續勇敢並且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創造更好的未來,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我也懂得了,救贖其實就是互相拯救。我們或許不會像米里哀主教一樣博愛無私,或許不會像冉·阿讓一樣以德報怨,或許不會像沙威一樣冷酷正直。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善良,勇敢,真誠,也可以爲世界或者祖國貢獻出一分自己的力量。

我們不一定要成爲別人的救贖,只要自己學着去發光發亮便好。

讀《悲慘世界》有感13

寒冬時節。可是,我認爲製造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卻是我們人類自己。表演完,同學們爲我鼓起了掌?”只見他迅速鑽進一個沙洞,那隻便急切地尋找着。小白楊從樹枝中抽出嫩綠的新葉。”我這樣想着,自己便自作主張地打開媽媽的錢包,只拿了一張20元的票子,出去買我想要的東西!

在書中,因爲偷了些麪包,爲此服刑十九年的冉阿讓,在滑鐵盧戰役那年獲釋。多年來的苦難生活和他人的排斥讓他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在一天夜裏,十分疲憊的冉阿讓敲開了大主教米里哀的大門。大主教收容了他對於冉阿讓,主教並沒有歧視他,而是像其他人一樣對待,那天夜裏,冉阿讓趁主教不注意要去偷他的銀燭臺,冉阿讓被發現後,主教並沒有怪他,而是將兩個燭臺都送給了他,並囑咐他好好做人。冉阿讓十分感動下決心要改過自新做一個好人。他化名馬德蘭,在一個城市辦了個工廠,經過奮鬥,他改變了命運成爲了一個成功的商人,出身草根的他,深切的懂得社會底層人民的辛苦他於是一直在幫助窮人,廣施樂善的他被選爲市長。這是全書的高潮,從中我懂得了如果一個人內心全是對社會的仇恨,那麼他的人格就會一步步走向惡魔。要做一個爲他人着想的人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社會的不公和生活的苦難,這更不是墮落的理由。只有真誠待人,纔會取得別人的真誠、信任。後來他遇到了芒汀,在她悲慘的死去後。冉阿讓找到了她女兒。解救並撫養了她,隱居巴黎,珂賽特長大後,與馬利尤斯相愛。在1830年,馬利尤斯參加了共和派的革命。可在戰鬥中,同志們大多都犧牲了,馬利尤斯也受傷昏厥,可是突然出現的冉阿讓救了他。在逃亡路上他偉大的人格感染了沙威,沙威無地自容,讓開了路,在強烈的精神鬥爭下,他跳下了河。最後冉阿讓將他的過去對馬利尤斯坦白,自己孤單的走了。看完書後,我感受到作家雨果通過作品表達出對社會的不滿,揭示了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和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強烈諷刺。但在這本書中,作者一直以“善良”、“寬恕”、“友善”等積極的人生態度爲中心。告誡人們隨時不要放棄希望,堅守心底那一份純真,堅信人生會迎來春天,這樣才能在重重困難中崛起。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冉阿讓”。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都會走極端,都會對一些不公平的事物而憤怒。可是,人性的光輝是不會被磨滅的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欺騙;多一份真誠,少一份隔閡。社會將會更加美好。

讀《悲慘世界》有感14

在假期中我讀了雨過寫的《悲慘世界》,令我很有感悟。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位失業的短工由於偷了一塊麪包就被判進監獄,做了十九年苦役生活。出獄後,所有人都討厭他,於是,他不再相信任何人,性格也變得兇狠而孤僻。之後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定重新做人,一心爲善。其間,還與警員沙威發生數次衝突。因爲一個毫無血緣,不相干的老人而再一次宣佈自己是冉阿讓,又進入監獄。爲了窮人芳汀和她的女兒,他以終身苦役來做賭,又越獄了。爲了照顧珂賽特,就過上了四處逃亡的日子。最後,珂賽特獲得了幸福,而冉阿讓也在孤獨中死去。

讀完這本書,使我明白;在生活中一定要真誠待人,即使以前有過不足之處,也要努力改正,要勇於奉獻,要以幫助人爲樂趣,要熱情待人。給身邊那些貧苦困難的人,給予溫暖。如過你是那種心存惡意的人終究會受到報應的。而善良的,爲人民服務的人終會感化世界任何一個人。而且要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虛僞的。

在生活中同樣也有一些樂於助人的好人。在網上我就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

胡立唐是東陽人,曾入過獄,一直找不到工作,家人也不知去了何處.後來在鄉校食堂工作的王荷花收留了他,對他格外照顧.就像一家人一樣.又在鄉校裏教書.時間過得很快,王荷花夫婦年紀大了,膝下有沒有兒女,胡立唐就像兒子一樣照顧他們.胡立唐退休後,待在大嶺村,一直照顧王荷花,無怨無悔。

也許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擁有一片光明,用善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靈去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的陽光!

讀《悲慘世界》有感15

夜,無星光。在這寧靜的黑暗裏,冉阿讓結束了一生的痛苦與磨難,帶着幸福,走向未知世界的光明。

《悲慘世界》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的著名作品。它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的不同命運,反映當時社會的矛盾,歌頌了人性的善良、純真,揭示了階級間相互鬥爭的醜惡現象。

雖然是在這樣黑暗不公的社會裏,卻有一個始終與惡勢力抗衡的人——冉阿讓。也許正是因爲他的純真善良及高尚的靈魂,喚回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

在他25歲時,就因爲打破一塊玻璃偷拿了一個麪包給外甥而被判19年的苦役。而當他經歷長期的牢獄之苦,終於獲得自由時,卻因曾是囚犯而飽受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平對待及排斥,磨滅他重新做人、改過自新的信心。然而,在當時無情的社會也是有聖人存在的。主教伸出了無私的援助之手收留了無路可走的冉阿讓。他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還讓冉阿讓把他的銀器賣掉,去過好一點的生活。是主教的仁慈感化了冉阿讓,使他重新燃起重新做人的希望,開始新的生活。他開始變得樂於助人,漸漸地,他從一個囚犯變成了一位受人愛戴的好市長。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爲主人公的品質所感動。原來在那樣一個冷酷無情的社會裏還是存在着光明與溫暖的!是冉阿讓用自己的善良、博愛、寬容以及卑微的存在喚醒了在那個悲慘世界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

每個人都有愛,冉阿讓的愛是給世界上所有可憐、貧苦、值得尊敬的人的。他是市長,擁有無數財產,可他卻把大部分的錢捐給慈善機構和窮人。他出門時口袋裝滿了錢,回來之後便空了。他經常送吃的給捱餓的人,送穿的給受凍的人,爲窮人們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甚至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冉阿讓,這位好市長,對於窮人而言,是光明的代表,是正義的化身,是一頂保護傘,時刻爲他們着想;對於富人而言,是優秀的榜樣,是勇敢的先鋒,是遠處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時刻激勵着他們。

感嘆人生,是正因以前沒有過轟轟烈烈的壯舉,覺得渺小,覺得平庸,似乎生活過於簡單,簡單得讓人煩躁。而冉阿讓似乎過的就是這樣簡單的生活,他沒有大言不慚地說過將來,只是比較現實地握住了今天,做了更多有意義的事。

最爲值得珍惜的是這天,正因最容易流逝的就是這天,把握這天就是把握期望,分分秒秒只是瞬間,而所承載的分分秒秒就叫做一天,時間的流逝往往在不經意間,也許我們很難去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只要讓光明常駐心裏,用善良與愛去對待身邊的人,那麼世界將充滿愛與光明,這將是一個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