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後有感

讀《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後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周恩來,一個只要是中國人就會知道的名字,他是新中國偉大的總理,他平日裏受人愛戴。周總理他是一位一絲不苟、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生活既勞苦又簡樸的人,而且爲中國貢獻了很多很多。周總理他在小時候就比別人有志氣多了。

讀《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後有感

1910年的秋天剛滿13歲的周總理轉到了一座新的學校來讀書,是爲了立志成才,爲國家作貢獻。有一天,在課堂上校長問每一個人爲什麼讀書,有的人回答“爲做官而讀書。”還有人說“爲父母而讀書。”“爲了給家族爭光而讀書。”但校長聽了都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說什麼。終於,他點到了一位濃眉大眼,而且還在思考問題的小同學來回答讓所有同學都投去了佩服的眼光,連校長都誇他有志氣,那就是“爲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接着校長連忙問:“你叫什麼名字?”那位濃眉大眼的小同學輕快的回答:“周恩來。”從此他的理想就在全校師生中傳開了。

周總理小時候有一年跟舅舅一起出去,當他們看到了倒在了血泊之中的中共人民後,他舅舅說:“中華不振!”周總理當時還小不能完全明白什麼叫中華不振,就問舅舅爲什麼,他舅舅說:“兩個國家打仗,地點竟然選在中國,而且倒帶血泊之中的竟都是中國人。”周總理明白了什麼叫中華不振,更明白了自己一定要爲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敬愛的周總理在小時侯立下志向:爲中華崛起而讀書,居里夫人從小立志做一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女媧發誓要修補好殘破的天空。課本中的主人公通過自己艱苦奮鬥,歷盡艱險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志向。通過學習,使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明確了志向,就必須要付出實際努力,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