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3K 次

李鎮西老師在我的教育情懷一文談到了職業幸福:“以什麼心態對待自己的職業,將決定的你的幸福感,當你對職業不滿的時候,要麼改變職業,要麼改變自己職業心態!如果我們把職業、事業和生活乃至人生都融爲一體,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累不累的。”在現實中,又有很多的教師確實在享受着教書育人的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在平凡的工作中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

一、享受付出

平日裏我們陀螺似的度日:找個別學生談話,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參加教研活動,開會,和家長見面,期末質量調研。全身每一個細胞都緊張,飯吃不香,覺睡不着,心理疲勞,幸福指數降到了最低點。而事物是辨證的統一,仔細想想,身爲教師在辛苦之餘還是有很多的甜蜜。

幸福來自教師的付出。當一個基礎差的學生在你的耐心教育和鼓勵下取得很大的進步時,那時候,你心底的喜悅會油然而生,洋溢全身,那是一種外人所體會不到的幸福。正如陶行知所說;“看學生天天成長,從沒有知識變成有知識,如同一顆種子由萌芽而生枝葉,看它開花、看它成熟,這裏有極大的快樂!”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真誠的回報。要做一個快樂的教師,不僅要將教學當作職業,當作事業,更要當作一種樂趣,纔可以從根本上激勵自己,感染學生,去熱愛工作。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說的,一個把教育當事業的老師才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由於忙於學校的教導處的事務,往年都是教一個班的數學,今年我自己要求教兩個班,許多朋友問我爲什麼想不開,把自己弄得那麼辛苦,我覺得並不辛苦,在課堂上給學生上課,學生喜歡上我的的課,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們辛勤的付出,換回來的是學生對你的愛,我的第一屆畢業生經常會打電話給我,每到節日的時候發信息給我,每年的暑假和寒假一羣孩子相約來我家聚聚,就在前一個星期,剛剛升入初中的孩子們期中考結束,就陸陸續續來到學校來看你,鄭元茹發信息告訴我這次期中考試全段第一,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二、享受閱讀和反思

把教學工作看作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會厭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求知就在我們生活中。陶繼新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文中提到: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必須每天都閱讀和思考。閱讀,讓我們歸於平靜,與偉人、名人對話;思考,讓我們穿過歲月的迷霧,錘鍊教育的智慧。蘇霍姆林斯基把閱讀看作是人生是否能夠獲得幸福的必要元素,在他看來,閱讀是人生的必要,一個人能否幸福,乃至於能否像一個人那樣的生活,都決定於他是否能夠閱讀。李鎮西老師在作爲校長繼續當着班主任的時候,堅持每天在寫班主任日記,有人問他這麼忙,靠什麼毅力堅持下來,李老師回答這不需要毅力,因爲這是我本身的需要,這種需要變成習慣,就像每天再忙也要刷牙洗臉一樣,因爲用文字記錄自己和學生每一天的成長,實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也就是我用這種方式作爲表達着我的教育情懷。說實在的,我覺得自己自己這一點做得還很不夠,應該像李老師一樣堅持記錄反思,會享受到更多的教育的幸福。

三、享受生活

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休閒的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現代教育受到了社會的空前重視,在每個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都被放在了壓倒一切的頭等位置,由此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種要求化成了巨大的教學壓力,評職稱壓力,繼續教育壓力,幻化出無數繁重而瑣細的工作。你不做也得做,做也做不完。那麼此時,如何把偷去的幸福找回來呢?不管是暑假,還是寒假,甚至是週末,我們可以享受休閒,比如買些喜歡的書,和家人、朋友一起聚會,旅遊,學會在忙碌的工作中分出相當的時間來享受生活的樂趣。這些活動都有益教師的身心健康,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

李老師談到對待教育的第四種情懷是“宗教”。“所謂把教育當宗教,就是爲教育的,一切付出,既不是來自上級的要求,也不是迫於生活的壓力,而是來自自己內心的召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是看領導的指示或輿論導向,而是基於自己的良知。上了一堂精彩的課不會因爲領導沒有看到而感覺白上了,而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成功感;出現一次教育失誤,首先不是想到別人會怎樣看,而是內心的不安和譴責。因爲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精神需求。把教育當宗教,必然視學生爲上帝。”我想我對教育的態度,遠遠沒有達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我要像李老師一樣把教育當做我熱愛的事業並儘量使自己逐步具備一種宗教情懷,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做一個幸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