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1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這本書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深刻、獨到的見解,極具啓發性,給教師一般性的理論指導的同時,還給教師具體、實際的操作方法和策略,引導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原則,從而真正達到高質高效教育教學。

全書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所感動,更爲那一位位教師的教育事蹟所折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枚閃亮的藝術珍貝,都閃耀着教師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藝術。看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思考。書中,有很多很有啓發的句子,例如,“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爲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他學會自己管住自己(培養主體性、自覺性),最可靠的辦法不是使他立刻讓我滿意,而是讓他自己確實有所成長。”、“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是可以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比愛更重要的是尊重。”等等,這些至理名言,都深深的啓發着我們,指導着我們更好的做好一名合格的育人者。參考書中所說,再對比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感想頗多。作爲一名班主任,我常常感到做了很多事情,可效果卻沒那麼明顯。反思我的工作:究竟爲什麼效果不夠呢?是學校的管理體制的問題,還是我的工作方法不對?看了《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後,我發現,我們更應該改變一下思維方式,走出思維方式的誤區,做一個聰明、輕鬆的教師。張仁賢老師界定,聰明人其實就是善於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這一點我很贊同,思維方式對於我們教師太重要了。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的確,在現在的學校制度下,沒有管理是不行的,問題在於,我們需要什麼類型的管理,管多少。書中談到,一個名副其實的教育者,最關注的應該是學生本身的發展,應以人爲本,其根本目的不是爲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管住自己,即學會自立。我們常常以《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爲準繩,從制度上在各方面對學生進行管理,可總不能如願(舉例:我班中的一些調皮生就是這樣,我在班級的時候,表現的都還不錯,可是我一離開,就不自覺了,這可能就是我平時太嚴所造成的吧)。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溫情的教育者,還是做一名嚴厲的管理者呢?其次,要與學生互相尊重。書中的《難忘的八個字》、《掌聲裏的自信》、《自尊無價》等文章在我看來就是在敘述着尊重的主題。

讀了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一些激盪,讓我學到很多東西,讓我知道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我們要以前輩爲楷模,並向身邊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習,建立起以教爲榮,以教爲樂的專業思想情感。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着的愛,才能生髮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教育之果。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2

這個學期開學以來,一直爲工作忙碌着,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只是在晚上時零碎看了幾則。6月11日學校要接受國家、省縣審計署有關檢查,今天在學校值班,倒是無事,便靜下心來在一個人好好是看了這本教育書籍,今天看了前面的56個故事,後面又抽了5個故事看了一遍。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是張仁賢主編的,書裏沒有對作者進行介紹,(我看過多本教育專著,一般都有作者介紹)。書中的119個教育故事"愛心、引導、真誠、尊重和激勵"五個篇章來編輯的,這本書裏的故事也都是從各類教育叢書或網絡或雜誌中選取下來的教師的工作案例。

故事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一位83歲的北京退休老校長、老教師霍懋徵的一生教育工作的回顧。霍懋徵,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在《人民教育》和《北京教育》裏常看到她的"愛的教育"的思想和教育實踐,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小學教育專家。

今天再次讀霍老的文章,感到特別的親切,霍老從教六十年,有着豐富的教學經驗精湛的教學藝術,無論在哪一個學校、教哪一個班的學生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她的數學教學深入淺出,形象直觀,探究規律舉一反三,學生學習積極性極高,掌握知識靈活,一道應用題能用多種方法解答,學生的作業經常做到一週無錯誤,每次測驗幾乎全班同學都能得到滿分。

霍老的班主任工作也很出色,她深深的感到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將來都是祖國四化的建設者,他們品德、學習的好壞關係到祖國的前途,民族興衰的大事。她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耐心細緻的正面教育,霍老師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點,爲他們創造成成功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前進,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喜歡多變,喜歡新奇,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因此霍老師經常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班隊活動,利用一切機會教育學生、鍛鍊學生,爲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多年來不管是多麼調皮的學生,只要進入霍老師的班級裏都會很快轉變過來,她所負責的班級經常被評爲優秀班集體,有的還被評爲北京市優秀少先隊中隊。

霍老的教育思想、教學水平、教學改革均受到全國小學界的矚目,各地同行紛至沓來,或登門求教或盛情相邀。幾十年來她應邀到五十多個省市和地方講學,作報告幾百場。這麼多年來她從沒有節假日,總是忙碌地工作着,在各地講學總是下了火車就進學校進課堂、進會場,講完學就立即返回北京。

看完這篇飽滿深情寫的霍老一生的教育回顧,我想,自己應該要學習霍老以愛執教、文道統一的教育思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霍老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她教育的動力和源泉,是她追求的目標和境界,也是她一生的座右銘。霍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有教無類,從無偏向和歧視,堅持把真誠的愛給予每個學生。她堅信"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用"激勵、賞識、參與、期待"的教育藝術,成功教育好了每個學生。霍老一生的教育體會就是"光榮、艱鉅、幸福",文章很樸實、很平凡,充滿着赤誠和真愛。

我自己也從教10年了,我對自己這十年教育感受就是"光榮、責任、甘苦、堅守"。自己的教育工作和家庭生活也歷盡了波折,但一種對孩子們的愛的力量在支撐着我的精神世界,讓自己一路艱辛走過來,同時也讓自己的這份教育執着影響着周圍的同學朋友。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3

前不久我讀了《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這本書,書中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是愛。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所感動,更爲那一位位教師的教育事蹟所折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書中所寫的都是發生在校園裏的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師生故事。因爲愛,所以在教育的天空下,纔會發生這麼多感人的故事,這些也是對教育生命的審問、感懷和確認。我覺得這是一部寫給老師的書,因爲故事中蘊含着慈愛、和諧、人性的教育方式;這也是一部寫給學生的書,因爲故事中灑滿老師們對學生的溫暖、感動、愛意、執着、頑強與剛毅。書中的精彩小故事數之不完,道之不盡,每一篇都值得我細細品味。每天抽空細細品味這本書,其中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我着迷;一個個教育瞬間,給我一次次的啓迪和感染。

讀完“尊重”篇,讓我明白每一個人,沒一個生命,都有贏得尊重的權利。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友好相處。“尊重”在教育中有兩種表現:教育孩子尊重和尊重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尊重,可以使孩子尊重他人,珍惜生命,和諧社會;尊重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充滿信心,心存感激,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昂首挺胸。《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中引用了四個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都普遍存在的問題來向大家說明了尊重在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爲教書育人的教師我們應該把這種尊重體現在教育教學的每一步,每一個環節,使學生體會到他們應有的尊重,那麼師生之間的關係也將會更融洽。這一點我也一直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注重,比如:在平時多尊重學生的選擇,在必要的時候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我想只有這樣的話,學生才能和老師坦誠相對,纔會告訴你他們內心的'想法,那麼也會幫助我們老師更好的去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個真正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必然會以平等的心情,平等的心態去面對所有的強者或弱者,所有生活中的幸運者或不幸者。雖然教育不能拯救一切,但教育可以教人拯救;教育雖然不能尊重一切,但教育可以教人尊重。老師平時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卻給孩子心中帶來多少溫暖和感動。他們幼小的心靈是那樣的純潔,同時又是那樣的敏感和脆弱。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甚至是不經意的一句話,都會讓他們或者欣喜半天,或者難過好多天,有時,這些影響甚至是終生的。故事中脾氣暴躁的男孩子在和同學打架,班主任老師拉架時被那個粗暴的孩子在手背上咬了一個彎彎的月牙。老師沒有批評他,把這個孩子帶到辦公室,讓他幫老師塗上紅藥水,然後輕聲地說:“怎麼可以咬人呢?難道你是小狗嗎?”。因爲這一咬,因爲這句滿含着愛的話語讓童老師成了跟強子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若干年後,那個男孩子給老師的信中說:感謝上蒼,讓我遇到了您。

讀完“激勵篇”裏的所有故事故事讓我明白:寬容不僅是對孩子的一種愛,更是對自己的一種饋贈,擁有寬容之心,孩子會更加信任教師,教師的教育生涯也會更加快樂,同時寬容孩子就等於給予他們跟多改進的機會。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出於學習階段的青少年。所以,文中說:“寬容是生命的一種香味”。當我們生氣時,請沉默五分鐘吧!這樣會使我們能夠冷靜地面對突發事件,會讓我們放下一種平常無法放下的心態。在沉默中,我們的理智會戰勝情感,在沉默中,我們會改變習以爲常的傳統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在沉默中,我們會同時收穫欣喜。從書中讓我更加體會到,“差生”更需要表揚,更需要關注。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也是如此。加入一個人只能承受50斤的重量,怎麼可能要求去被動100斤,如果那樣的話,那隻能是怒斥他的無能。對於這樣的學生,如果老師用和對大家同樣的要求,對她而言只會是一種傷害,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傷害。善待別人,也就會快樂自己。如果我們不只是盯着他們的學習成績,換個角度去觀察,不就會發現他的種種優點嗎?這也就要求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

“真誠”篇告訴我們“真誠”是心靈溝通的橋樑。“真誠是火,當心與心之間橫着樊籬時,它會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導心靈共同擁抱美好與真情;真情是水,當思想裏積起種種難以溝通的障礙時,它會洗去一切誤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間穿流一條理解的小溪。那麼在我們的教育中也需要真誠,師生之間的交流不能沒有真誠,教育應求真求誠。只有真誠對待學生,教師才能深入孩子的心靈。只有真誠才能贏得真誠,孩子的心絃纔會受到觸動。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真誠是溝通心靈的橋樑。記得有一次,像往常一樣充滿熱情的向教室走去,並且想象着學生會鴉雀無聲地在學習,我的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然而,當我滿懷豪情地走進教室時,我的心一下子就涼了半截,十幾個學生在吵吵鬧鬧,玩得不亦樂乎。當時我火冒三丈,先在教室裏大吼了一通,批評了班長不負責任,埋怨學生不曉得老師的苦心,放着大好的時光不去學習而在玩耍,並抓了幾個典型。然而,我的火氣還沒有發泄出來,對着違反紀律的學生不分青紅皁白的又嚴加訓斥了一通,並責令他們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做檢討,反省,寫保證。接着,我又苦口婆心的大獎一通學習的重要性,時間的重要性,及人生苦短的道理。當時講得全班同學都低下了頭,捂住了耳朵,並露出了非常委屈的神色。事後有個別同學找到我說“老師,我們是人,是有創新意識的一代,需要的是真誠,需要的是有人情味的老師。”“老師,我們已經長大了,希望老師尊重我們的人格。老師,你那善良的心,我們理解……。。”一句句慷慨激昂的話語,猛烈的撞擊着我的心靈。我一下子驚呆了,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我在心裏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反思自己。最終我明白了,正如學生所說,師生之間應該是真誠的,有人情味的。因爲真誠是溝通心靈的橋樑,特別是對世界觀,人生觀還不健全的學生,他們需要的是理解,關愛,體諒。我希望作爲老師的我們能在學生面前,能少繃一回臉,少瞪一次眼,少一點冷漠,少一句批評;而給學生多一點微笑,多一些鼓勵,多一次關心,多一回尊重。要明白和風細雨能夠潤澤萬物,脈脈溫情可以搖曳心靈。

119個感人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首動聽的歌謠,每一個故事都散發着愛的氣息。每一個故事都似一縷輕風掠過我的心靈,讓我發現自己的不足,教我以後做得更好。讀了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一些激盪,讓我學到很多東西,讓我知道代課老師也有它的價值。讓我知道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當教師就要努力以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去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讀後感4

有這樣一個詞:“愛的教育”。那麼怎樣理解教育之“愛”呢?疼愛學生?還是呵護學生?那麼又該如何“施愛”呢?帶着這樣的疑惑,我閱讀了張仁賢老師教育著作——《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這本書給予了我很大的啓發。這本書納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19箇中外教育藝術故事,每一個故事都閃耀着教師在育人方面的高超藝術。書中的故事用最樸實的語言詮釋着最真摯的師生情感——愛。

這裏的故事看似很平常,但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情感所感動,更爲那一位位教師的教育事蹟所折服。《愛心》篇中提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可以很簡單,一個關愛的眼神,一絲會心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輕微的擁抱。教師的愛也可以很含蓄。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教師對孩子的“積極期望”都能在孩子身上產生積極的變化。

記得我以前遇到過一個特別調皮的學生。在第一次課上,我寫完板書轉身後忽然發現最後一排少了一個學生。仔細一看,正蹲在最後一排的其他同學身後說話。當時,我的腦袋就懵了,“沒有良好的課堂紀律,以後怎麼上課啊?”幸好他當時看見我發現他的小動作後,馬上回到了座位。從此,我就記住了這個特別的楊同學。過了幾天,課代表跟我說楊同學不做作業。我想:“這才上課幾天啊,現在就不做作業。如果不管,以後肯定會有更多學生不做。”於是,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打算和他談談。

“你爲什麼不做作業?”

“不會做練習冊。”

我知道他說的是實話。他的入學成績很差,而且聽其他同學說,他小學時一點也不學而且有些多動。但同時我也發現,他雖然不做練習冊,但是他做抄寫作業。我想,既然他能力有限,那麼或許我可以給他佈置些他能力範圍內的作業。

“那佈置練習冊的時候我給你換點其他作業做,你願意做嗎?

“那你佈置什麼作業?”

“抄單詞怎麼樣?”

“有什麼好處嗎?”

“嗯……別人寫作業加兩分,給你加四分。”

“真的?”

“嗯拉鉤”。

於是,我倆有了個約定。按照約定,每次佈置練習冊的時候,他都找我換作業。這樣堅持完成作業一段時間後,我給他的媽媽打電話說,最近他的作業完成的很及時,課堂紀律也不錯,希望家長鼓勵他繼續努力。也許是他的媽媽已經習慣了以前周圍人對楊同學的批評,當她接到我的電話時很驚訝。但是,後來她一改原先的態度,鼓勵他、監督他。在她的幫助下,楊同學基本上可以完成每天的作業。而且,課堂表現也改善很多。記得有一天晚上,我接到一個電話。

“老師,我忘記今天作業是什麼了?”

電話那邊是楊同學,他竟然如此認真、嚴肅的對待我們的約定。每次想到我接到的這個電話,我都會很開心、很感動,因爲他有了一些積極的變化。這不僅僅是寫作業的變化,而是他從內心受到了觸動。

在教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教學問題、教育困惑。在張仁賢老師編著的《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中,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首動聽的歌謠,每一個故事都散發着愛的氣息。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感動着、思考着,教我更好的處理身邊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