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黃帝內經》有感範文

讀《黃帝內經》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不敢說是興趣,而只是出於好奇,或說是受當前“國學熱”的影響,在緊張工作之餘粗讀了幾遍《黃帝內經》,竟似乎感到了醍醐灌頂的美妙。做爲道家經典着作之一的《黃帝內經》,自然不會僅僅限於行醫治病,她對我們的生活態度、爲人處事乃至日常工作等方面同樣有着深刻的啓迪。我不是醫生,固然不能對其中博大精深的醫理有多深的理解,但許多力透紙背的哲學警句卻使我多少能品味到一些修身與處事的智慧。隨着深入的閱讀,我尤其感悟到了書中所強調的心態平和與淡定,浮躁的心境竟也漸趨平靜,對原本的一些糾結也隨之釋然。

讀《黃帝內經》有感範文

我們普通人讀到《黃帝內經》,自然會想到養生。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們的保健意識日益提高的今天,對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視。而《黃帝內經》中認爲“心性”平和在健康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甚至超出一般養生保健的範疇,而將上升爲一種人生態度。

書中開篇便提到“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七情六慾是人的天性,生活中有許多悲歡離合,工作中有各種各樣的溝溝坎坎,使我們或喜或怒或哀或樂,對此我們是否能夠做到得意之時不忘形,失意之時不失志,一切泰然處之?當代着名中醫劉力紅教授在總結清末民初大善人王風儀先生的思想後,認爲在構成我們身體健康的要素裏面,身體只佔大約10%,心理活動佔20——30%,而心性方面卻佔到60%以上。王風儀先生還認爲,諸心性裏面,“怨、恨、惱、怒、煩”是謂“五毒”,而其中“怨”是最壞的。“怨”傷脾胃,而脾胃對應五行中的土,在五臟中居中,主運化,由此“怨”很容易滋生出其他負面情緒,嚴重危害我們健康。不僅如此,抱怨還能嚴重影響一個集體的正常運轉,抱怨的人總是把問題歸咎於他人或是客觀原因,即便這種歸咎看似有道理,而很少向內反省自己缺點,挖掘自身的潛力。美國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溫所着的《不抱怨的世界》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也印證了的我們古聖先賢的思想的普世而永久的價值。如果我們真正能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保持一顆平常心,既不刻意壓抑情緒,也不肆無忌憚地發泄,而是通過正確的途徑適當地疏解,那不僅有利於我們的健康,而且對於我們的修養,對於人際關係,對於我們的工作都大有裨益。因此,我們要少生抱怨而常懷感恩,感謝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謝我們的學長給了我們知識,感謝我們的同事給了我們幫助和鼓勵,這樣才能向內營造平和的心境,向外營造和諧的環境。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衡量幸福的不是一把標尺,金錢、名利固然能給人帶來快感,但也往往使人“以妄爲常……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從而損害身心健康,消磨意志,影響工作。當我們習慣於以這些單一的榮辱觀來思考生活時,則一切真諦被我們漠視的同時,也犧牲了我們的健康。“是非成敗轉頭空”是人類歷史的常態,也是人生際遇的常態,只有保持心的寧靜,用我們的心去感受親情,用我們的心去融入自然,用我們的心去享受祖先留給我們的燦爛文化,用我們的心去熱愛工作,用我們的心去感悟生活,以平常心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去接受結果,纔是最深的幸福體驗,如《黃帝內經》所說:“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

心靜下來才能排除雜念,心靜下來才能空靈高遠,心靜下來才能給心境騰出足夠的空間,去按受和容納更多有益的東西,心靜下來才能使我們的知覺敏銳,身輕體健。

《黃帝內經》曰“道者,智者行之,愚者佩之”。一位老中醫把“動腦、動體、不動心”做爲健康的祕訣。不僅如此,不動心才能凝神,不動心才能用心,在此基礎上動腦動體才能增長知識,增長才幹,正所謂“虛其心而實其腹”。心的寧靜才能使我們真正鋪下身子來勤勤懇懇地學習工作,做到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消除不了內心的躁動而被俘虜於外界的喧囂,那隻能是“愚者佩之”,而流於浮誇或炫耀。

古人對心的寧靜十分嚮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生活的幽靜,“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是天宇的寂靜,“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是萬物的沉靜。古人對這一切的體悟,皆源於心的寧靜。

因爲寧靜使人深思,靜能生慧,偉大的思想源於心的寧靜。

一個墜落的蘋果使牛頓悟到了萬有引力定律,沒有內心的平和如何能有這樣深邃的洞察?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這固然是告訴我們在身處逆境之時要志存高遠,而沒有心的寧靜又豈能如此?有人說偉大思想的產生是因爲信息的匱乏,因爲信息的匱乏引發人深沉的思考。在海量信息的今天,到處充滿了喧囂,保持心的寧靜尤顯可貴。《禮記·樂記》上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慾也”,讓我們有一分心澄如水的清高,留一點與世無爭的清淨,存一些純正無邪的天真,去思考去感悟我們的人生,去熱愛我們的大自然,去關愛我們的社會。

《黃帝內經》所強調的寧靜,是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