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生活化是幼兒園課程的根本特性》有感範文

讀《生活化是幼兒園課程的根本特性》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遊戲化是近年來幼兒園實踐工作者廣泛關注的問題,是一個直接影響幼兒身心健康、有效發展及生命成長的問題。在不同名目課程競相出現,老師們或被新穎的課程理念吸引、或對新奇的課程名稱好奇、或對課程模式產生嘗試的衝動等等。在這些心理因素驅使下,我們似乎變得不夠理智,對課程的目標、課程的宗旨產生模糊意識,形成過分追求課程內容新、課程模式新,課程的建構逐漸走向功利性。在嘗試不同課程過程中,發現課程受多種條件的限制,也受幼兒生活經驗的限制,再好的課程沒有幼兒生活經驗的依託,它就不可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也不是適合的課程。當我親身參與了幼兒園的課程研究,學習了虞永平教授撰寫的《生活化是幼兒園課程的根本特性》一文後,對我啓迪最大的是它精闢論述了“讓教育迴歸生活世界”的理論。

讀《生活化是幼兒園課程的根本特性》有感範文

  一、多個概念的闡述

什麼是生活?我國學者指出,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會之中,通過享受、佔有、內化和創造人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圍繞人的生命存在和發展,實現人的價值、生命的能動的活動。涉及生活的目的、生活的背景、生活的內容和途徑等基本方面。奧德嘉·賈塞特指出,生活是一種奇妙的、獨特的和神奇的實在,具有爲本身而存在的特權。一切生活都是某人自己的生活,感覺自己活着、知道自己存在着。什麼是生活世界?伸手可及的、非抽象的,隨個體自我主觀視域的運動而發生變化的生活空間。每個人的生活世界是各不相同的。幼兒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就是處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在過着自己的生活。這種生活不應該是別人強加的,而應該是幼兒樂意的、沉醉其中的,這樣的幼兒園才能真正符合“兒童的花園、樂園”之意。

  二、幼兒園生活化課程的理論依據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是幼兒教育迴歸幼兒生活思想的具體體現。所謂迴歸生活幼兒教育,不是讓幼兒教育變成生活訓練,不是將幼兒教育等同於日常生活,迴歸幼兒生活世界的本質是承認、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長的現實和需要,讓幼兒在一個真正屬於他的、能讓他的生命得到萌發的現實的、感性的和真正能彰顯主體性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生活世界本來就是幼兒自己的,是外在的力量使幼兒遠離了生活世界。所謂迴歸生活世界,就是讓幼兒真正去親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自己生命成長的有力脈動。所謂幼兒園課程生活化,不是指課程只承載生活技能,不是將課程當做生活事件的堆積。課程生活化的本質是通過課程,使幼兒真正處在一個自己的需要、興趣、潛能可能得到充分發揮的世界裏,使幼兒的生命更具活力,更有力的成長。

  三、課程生活化的具體特徵

課程生活化意味着讓幼兒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世界裏,不再受成人利益世界和科學世界的奴役。課程生活化的典型特徵是課程的具體性、直觀性、主體性,課程從幼兒自然的發展規律中設定目標,課程從以自然態度面對的生活世界尋找內容,課程以向現實經驗的還原爲指針確定實施的策略。

四、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策略

1.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要求我們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幼兒園課程設計者的基本條件就是對幼兒園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需要的把握。這種把握不是關注抽象的、文本上的幼兒,而是關注現實的、眼前的、活生生的、具體的幼兒,去觀察他們,接近他們,瞭解他們,理解他們,促動他們。

2.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要求我們將知識、技能及品德還原爲經驗。幼兒對知識、技能及品德的學習和發展,不能借助概念和理論,一定要將知識、道理和技能還原爲產生它們的實踐探索過程,讓幼兒在行動中學習,在行動中感受,在行動中發展。因此,生活化的課程就是行動化的課程。生活化課程設計的核心任務就是讓幼兒做什麼。教師的教學設計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幼兒可以做什麼,然後纔是教師可以做什麼。幼兒就是在做什麼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得到發展的。幼兒的“做”包括觀察、探索、發現、表達、交往、欣賞等活動。

專家理論理論的引領讓我們一線教師在實施課程中看到目標,同時爲我們建構課程提供導向性。究竟如何引導孩子去走進自己有意義的生活世界?如何去發現自己生活世界中美醜善惡?如何去探索生活世界的奧妙?如何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表達表現自己的感受?這些是我們在建構研究和實施課程中需要經歷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體驗,在反反覆覆地實踐反思後才能去有所感悟,有所收穫。

生活的外延很簡單,然而生活的內涵卻很豐富,幼兒生活世界就是其中的一個微觀的世界,當幼兒的生活世界與成人生活世界碰撞時便會產生矛盾,引起幼兒行爲和認識的困惑,有時會令教育處於最尷尬的境地。矛盾最突出的方面便是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因此,虞永平教授提出“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要求我們將知識、技能及品德還原爲經驗。”我認爲提得很重要,很要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