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策劃 >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蝴蝶幼兒園大班音樂蝴蝶教案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蝴蝶幼兒園大班音樂蝴蝶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蝴蝶幼兒園大班音樂蝴蝶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蝴蝶幼兒園大班音樂蝴蝶教案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蝴蝶幼兒園大班音樂蝴蝶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表達的藝術美,體驗歌曲歡快優美的情緒。

2.初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2.準備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藝術·小籬笆》。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啓發幼兒從春天的氣候、動植物、人們的服飾以及河流的變化方面進行討論。

2.欣賞教育掛圖,瞭解歌詞內容。

3.欣賞歌曲,探索歌曲演唱風格。

4.欣賞歌曲,"幼兒可以小聲地跟着哼唱,教師用動作、表情提示歌詞,暗示歌曲的演唱風格。

5.教師用填空式演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6.幼兒嘗試用探索的方法演唱歌曲:歌詞部分唱得連貫、優美,象聲詞部分用輕快、跳躍的方法演唱。

7.集體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師用動作、表情暗示。

8.欣賞同伴演唱,教師在需要時助唱。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演,體驗傾聽、等待以及自己表演所帶來的愉快情感。

教學反思:

《小籬笆》是一首優美的樂曲,舒緩悠揚的三拍子音樂呈現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結束句的水滴聲又體現了歡快跳躍的不同風格,樂曲的意境與歌詞內容符合近階段孩子的生活經驗。

我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是:

1、感受三拍子歌曲優美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春天的美。

2、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積極參加表演唱,體驗表演唱的樂趣。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色彩鮮豔的圖譜,結合琴聲,加上適當的體態動作,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積極表達。活動後的幾點反思:

1、在觀察圖譜時,可以讓幼兒踊躍回答,談談圖片上的內容,多給幼兒提供發言的機會,鼓勵幼兒積極回答、探索。

2、在幼兒基本會朗誦歌詞後,我便讓孩子們來跟着伴奏跟唱,小朋友的興奮狀態還未被完全激發,我應該再給孩子一點時間,如讓孩子們自由地跟着教師哼唱,從而初步熟悉旋律,給予更多的緩衝與支持,爲歌唱積累一定的經驗,到最後能夠完整的歌唱。

3、在隨音樂拍節奏時次數有些少,應讓幼兒多感受幾次,音樂的節奏可逐步加速,激發幼兒的興趣。

4、活動結束前,應讓幼兒跟着音樂邊唱邊用動作表現一下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雖然在活動中我還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但是整個活動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學會歌曲,爲以後的培養藝術氣質積累經驗。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蝴蝶幼兒園大班音樂蝴蝶教案2

活動目標:

1、傾聽歌曲,瞭解歌詞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躍的聲音模仿杜鵑的叫聲。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體驗喜愛杜鵑鳥(布穀鳥)的美好情感。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繪有簡單風景的圖片一幅。

2、可活動的小朋友、杜鵑鳥圖片。

活動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教師邊演示圖片,邊講述:“春天來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聽到了‘咕咕’的叫聲,這是誰在叫呢?”

2、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1)教師繼續操作教具並講述歌詞內容,進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小朋友走在什麼地方,聽見杜鵑在唱歌?最後杜鵑怎麼了?

(1)教師:“你們也跟我來找找小杜鵑吧。”幼兒隨音樂學念第一段歌詞。

(2)幼兒輕輕地學唱第一段歌曲。

(3)在動作暗示下,教師提醒幼兒能唱準歌曲中的弱起節奏(雙手放在胸前)。

(4)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第二段歌詞內容。

(5)幼兒輕輕學唱第二段歌詞。

(6)教師提醒幼兒唱準跳音“咕咕”。

3、幼兒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兒根據歌詞進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體驗喜愛杜鵑鳥的美好情感。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去‘草地’上尋找頑皮的杜鵑”。第一段邊走邊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樂於參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變成自己喜歡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們喜歡上音樂課。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蝴蝶幼兒園大班音樂蝴蝶教案3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導入

1.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漂亮的蝴蝶嗎?

我們一起來看一個蝴蝶的動畫片好不好啊?

2.觀看動畫片:蝴蝶

啓發幼兒做蝴蝶飛舞動作,表現蝴蝶快樂的情趣。

二、學習歌曲

1.歌曲《蝴蝶找花》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曲子,名字叫蝴蝶找花。

你們想聽嗎?我們聽聽看有什麼感覺?

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麼感覺?(幼兒回答)

2.欣賞音樂

(1)聽聽看蝴蝶在什麼時候飛出來了?

(2)美麗的蝴蝶看見美麗的花兒會做些什麼?

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聽聽蝴蝶在什麼時候會在花上停留?

1、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熟悉旋律。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創編各種花兒開放的動作。

3、從小培養幼兒對自然、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愛。

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花園。

2、錄音機,音樂磁帶。

3、幻燈片,《花朵開放》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題:小朋友們,今天何老師帶你們到花園裏玩,你們排好隊,咱們出發啦!(繞場兩圈:音樂1)到我身邊來,隨便找個空位子坐好!(提示:分開點)

二、引導幼兒嘗試創編各種表現花朵的動作

1、在花園裏,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小結: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鮮花。

2、咦!花朵是怎麼開放的?誰知道?(1-6名幼兒)

3、何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動作表現花朵開放的樣子?哪個小朋友願意來?

4、哇!好美呀!我們都來學學花朵開放的樣子,美一美!

集體表演(音樂1),教師巡迴指導!(適當表揚有創新的幼兒)

5、好漂亮,好漂亮,我們來玩個遊戲吧!我來當園丁,你們來學當花骨朵,我給你們澆水,你們就開放,看哪朵“花”開的最漂亮,和其它“花朵”不一樣。開放後保持不動哦!我要把最漂亮的幾朵花畫下來的。

6、定型表演(第1個、第2個、第3個開始合音樂2前面部分,一直到澆完水。)

7、教師畫完後,小結:你看你們多棒,編了這麼多花朵開放的動作。

8、現在我們一起來互相學習一下吧!先來開這朵花,喝水會怎樣?(音樂2中間部分)風吹來會怎樣?(音樂2最後部分)

9、先“開”第一種(音樂2)。

10、開第三種(音樂2)。

三、進一步引導幼兒創編集體合作的動作。1、小朋友,有些花有好幾層花瓣的,那又是怎樣開的呢?先開哪一層?(3名幼兒)

2、到底怎樣開的呢?(放課件)

3、(放課件第二次)大家齊說,原來先開外面層,再開裏面層。這朵花更美、有花蕊、裏面有花瓣,外面也有花瓣,如果我們能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一定很美?可它有這麼多的花瓣,我們一個人根本表現不出來,那該怎麼辦呢?

4、幼兒討論

5、多叫幾人,請幾名幼兒表演,指導幼兒想出辦法!

6、一組幼兒,請他們自己選一組動作(師:你們選哪個動作?)

7、一組幼兒表演。(音樂2)

8、幾組共同表演。(音樂2)

9、剛纔我們這麼多人表演了兩朵花,那可不可以讓我們這麼多人來表演一朵花呢?(可以)那我們來試試?何老師也很想當花蕊!這次就讓我來當花蕊好嗎?那誰來當我裏面的那層花瓣呢?誰來當外面層花瓣?

先開第一種花。

小結:花瓣是整體不能亂丟落。你們千萬不能分開噢!師生表演:(音樂3)。

10、換花蕊,第2種花(音樂3)。

11、自由選擇表演,第3種花(音樂)。

四、結束部分,品德教育:花兒好看我不摘!

師:春天到了!花朵盛開了,好美好美!我們要跟花朵做朋友——花兒好看我不摘!現在我們去請所有的花朵和我們跳起舞來吧!

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蝴蝶幼兒園大班音樂蝴蝶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嘗試按節奏創編謎語歌詞,玩猜謎遊戲。

3、體驗有節奏地念象聲詞的快樂,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戰性,並勇於戰勝困難。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熟悉XX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音樂會背景圖一張,各種小動物圖片若干。

2、節奏圖譜一張,智慧老爺爺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猜謎學念歌詞、節奏。

1、引出課題,集中注意力。

出示音樂會圖片,森林裏要開一場隆重的音樂會,可是那麼多小動物選誰參加呢?大家決定請智慧老爺爺來選小動物,智慧老人已經把選中的小動物編成了有趣的謎語,如果小朋友猜對了,就能請出這些小動物了。第一個出場的會是誰呢?

2、教師邊念歌詞邊出示圖片,幼兒自由想出答案。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動物?(知道知道這就是小花貓,答案可以是各種動物)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集體一一唱出他們自己想出的答案。(小花貓、小花狗、小松鼠、小公雞、小花鴨、小胖豬等)。

智慧老人最喜歡聽完整、有節奏的話,你們能不能和他的節奏一樣,把謎底完整地告訴他呢?(幼兒嘗試念),講得真好,智慧爺爺已經把它記下來了,出示節奏譜,你們能不能有節奏地拍着手來念一遍給智慧老爺爺聽呢?師幼合作邊拍手邊念歌詞一遍,熟悉節奏。

3、教師念歌詞,幼兒拍出歌詞的節奏。

一個謎語怎麼會有那麼多謎底呢?彆着急,智慧老人他還沒講完呢?後面還有兩句呢。例:腦袋圓圓的,眼睛紅紅的,耳朵長長的,毛兒白白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這就是小白兔。

(二)幼兒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歌曲一遍。

小朋友真能幹,你們都猜對了,智慧爺爺可高興了,一高興他就唱起來了,你們聽,智慧爺爺是怎麼唱的?前面和後面有什麼不一樣?哪兒是唱的?哪兒是念的?(前面是念的,後面是唱的。)

2、教師與幼兒一起用歌唱猜謎一則。

原來,謎語也可以唱,那我們也唱着回答智慧老人,好嗎?腦袋圓圓的,眼睛紅紅的,耳朵長長的,毛兒白白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這就是小白兔。(剛剛智慧老人的謎面都是從小動物的外形上來編的,下面再來猜猜第二個小動物又是誰呢?)。

腦袋圓圓的,耳朵尖尖的,鬍子兩邊翹,喜歡抓老鼠,……..小花貓(這則除了外形,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可以編進喜歡做什麼?)教師兩次謎語,幼兒進行猜謎並歌唱。

3、幼兒嘗試直接猜謎,與教師對唱。

下面這個小動物又是誰呢?教師用同樣的句式再出兩個有關個別動物特徵的謎面。(腦袋圓圓的,耳朵大大的,叫聲汪汪汪,看家本領大),並完整地歌唱問句部分,幼兒討論後得出一致的答案,師生完整地唱出答案。(這則除了外形,喜歡看家,還編進了什麼?叫聲)教師兩次謎語,幼兒進行猜謎並歌唱。

4、幼兒嘗試直接接唱答案。

教師直接唱出前四句有關動物特徵的句子,幼兒直接接唱出答案。

例:老師: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鼻子長長的.,身體胖胖的;幼兒: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這就是大白象。

幼兒直接“從銼銼銼”接唱猜謎兩次。

(三)幼兒嘗試自己進行創編歌唱活動。

1、出示一個小動物,讓個別幼兒嘗試按節奏創編前四句有關動物特徵的歌詞,組成一個完整的謎語,其餘幼兒一起完整直接接唱歌曲的後半部分。

2、幼兒獨立完成謎語,大家一起猜、接唱。

(四)結束今天,大家都很能幹,不僅猜出來,而且用好聽的聲音把小動物請出來,讓小動物們可以快快樂樂地參加音樂會,他們高興極了,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跳個快樂的舞來慶祝一下,你們願意嗎?聽音樂集體跳套圈舞。)

教學反思:

在以往的音樂活動的組織過程中,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用非常傳統的方法教幼兒,大多數是以跟唱爲主,卻忽略了幼兒的興趣。在上本次活動之前,我認真製作課件,因爲我認爲一節好的活動課主要是爲了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然後以一個興趣點拓展到課程中促進幼兒對這節課的興趣。音樂課程是與文化、生活、環境緊密相連的,爲了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遊戲,我選擇讓幼兒在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發現規律,然後再進行教學遊戲活動。在日常教學中,我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受到了比較好的結果。整個過程中,老師都在用自己的歌聲,感染着小朋友,小朋友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唱了起來。在這節課中我看到了孩子們是學得快樂,玩得開心。從引題欣賞歌曲、表演到結束,整個過程中,老師都在用自己的歌聲,感染着小朋友,小朋友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唱了起來。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增加激勵性語言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用簡單而又體現各種動物角色行爲肢體動作表現歌曲讓整個活動首尾呼應。各種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形象、在遊戲中學習歌曲的過程,一定能讓孩子們感到歌唱的快樂,從而萌發出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一節課下來,幼兒在表演的過程中玩得開心。

看來在任何一個教學活動中,我們都要以幼兒的發展爲主體,從幼兒的心理和生理年齡特點發展爲目的,挖掘領域的特徵,切透教材,精心準備每個環節,正如綱要中所提到: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那樣才能夠使活動效果更佳。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隨着活動的進程,猜謎遊戲——學習接唱與對唱——教師表演——集體表演——分組表演,幼兒自然地融入其中,邊遊戲邊學唱歌曲。活動結束時,歌曲也基本學會了。和傳統的歌唱教學相比較,這樣的教法不帶任何灌輸性質,重視的是幼兒音樂情趣的培養,並且在活動中幼兒也有自由協商、充分想象的空間。同時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真切地領悟到後果,潛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們,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