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錦集五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錦集五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內容】

1.通過觀察不同顏色物體的排列順序,判斷物體遮住部分的顏色和排列位置,並用標記表示。(重點)

2.能根據標記提示的排列規律正確地穿項鍊。

3.學習記錄自己活動的結果。

難點:通過觀察、判斷動手操作等一系列過程之後能夠嘗試記錄自己的活動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能夠將三個以上物體按大小或者形狀進行排列。

物質準備:

1、一串按紅、黃、黃規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紙剪成)項鍊(兩頭繩子不連接),數量爲4組;可以掀開蓋子的長方體盒子,方便幼兒看到裏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狀況;空白記錄紙兩張,顏色筆若干。

2、幼兒人手1份:幼兒用書第7頁《串珠卡片》、第29頁《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顏色或形狀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開蓋子的長方形盒子,摸箱。

【活動過程】

開始活動

一、感知一串花瓣項鍊排列的規律。

1、教師出示一串花瓣項鍊。

師:這串花瓣項鍊漂亮嗎?說說這些花瓣是怎樣排列的。

2、請幼兒一起說說花辮排列的順序。

3、教師將幼兒講述的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基本活動

二、感知環形花瓣項鍊的規律。

1、教師將直線形項鍊連接,變成環形項鍊。

師:現在,你還能看出花瓣是怎樣排列的嗎?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以往感知環形物體的經驗,找到項鍊的`起點,沿着一個方向觀察,並說出其排列順序:紅、黃、黃,紅、黃、黃……教師同時用標記記錄。

3、引導幼兒觀察、判斷剛纔記錄單上的標記能否表示所說的順序。

師:如果我們從相反方向觀察,能否用剛纔的標記表示?爲什麼?

4、師幼共同沿相反方向觀察,並記錄排列的規律:黃、黃、紅,黃、黃、紅……

5、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不同方向花辮排列的順序。

三、猜想、判斷隱藏部分花瓣的位置、顏色。

1、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要將這串項鍊中的一些花瓣藏在這個盒子裏,然後請你猜猜盒子裏藏的是什麼顏色的花瓣,排在什麼位置。請大家閉上眼睛。

師:這裏面藏了3個花瓣,猜猜它們是什麼顏色的,怎樣排列的?你是怎樣想的?

2、請1~2位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測,並記錄下來,然後打開盒子驗證其猜測是否正確,並對判斷準確的幼兒給予表揚。

3、再次遊戲:教師將項鍊從盒子中穿過,隱藏4個花瓣,請幼兒猜想、判斷。

教師:這一次裏面藏了4個花瓣,請你們仔細看看,再想一想,盒子裏面會是什麼顏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麼位置?

4、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測結果和理由,並記錄下來,然後打開驗證。

四、幼兒操作。

1、第一組、第二組:盒子裏藏着什麼顏色的木珠。

師:請小朋友觀察盒子外面木珠的排列規律,猜猜並記錄盒子裏的木珠是怎麼排列的,各是什麼顏色?

2、第三組、第四組:串項鍊

師:請小朋友從摸箱中摸出一張串珠的標記卡,根據標記提示的顏色、數量串項鍊。

3、第五組、第六組:猜一猜。(幼兒用書第29頁)

師:山洞和大樹後面藏着什麼樣的動物和娃娃?請你在不乾膠材料上選擇合適的標記貼在空白的地方。

結束活動

五、請1~2位幼兒將自己玩“猜盒子裏藏的木珠”活動的記錄單說給大家聽,並驗證猜得是否正確,記得是否清楚。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慾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目測數羣,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量。

2、讓幼兒學習按數匹配實物。

3、啓發幼兒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找數字。

2、學具:4、5、6、7的數字杯、實物卡若干。5、6、7的實物卡、圓點卡、短線卡、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認讀數字的`遊戲

1、複習3、4、5、6、7的數字

2、目測數羣

出示實物卡。

提問:圖片上有什麼?它們各有幾個?

我們爲這些物品卡送數字朋友。

3、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1)出示紅、綠色的籃子,請小朋友把數量一樣多的卡片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邊操作邊講)

(2)提問:放得對不對?爲什麼?

數量一樣多的不同物品可不可以放在一起?爲什麼?

(3)誰來給它們送數字朋友?

4、趣味練習:找數字

(1)第一遍,幼兒手持實物卡找數字朋友;

第二遍,幼兒手持數字卡找實物

(2)小組活動

第一組,給實物 卡送短線卡、圓點卡和數字卡。

第二組,給數字杯子送禮物。

第三組,給實物卡送數字卡。

二、活動評價

1、請幾個小朋友出來講自己的操作過程。

2、教師小結

3、複習遊戲:找飛機場

鞏固對數字4、5、6、7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過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裏有一個果園,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裏去參觀,看一看果園裏有些什麼水果呢?(打開電腦屏幕,讓孩子們進入電腦創設的情景。)

2、梨樹上有幾隻梨?蘋果樹上有幾隻蘋果?柿子樹上有幾隻柿子?

(評析:這一部分主要讓幼兒目測數羣,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的感知數羣。)

二、給水果排隊

1、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

第一盆是什麼水果?(在連接提問水果種類後轉入數的教學活動)

第一盆有幾隻梨?五隻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第一盆有幾隻蘋果?五隻蘋果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第一盆有幾隻柿子?五隻柿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2、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把這三盆水果按數量順序從少到多排好隊,應該怎麼排?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興,摘了那麼多水果,他想把水果分給他的'好朋友,讓大家嘗一嘗。看!小猴先來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兔吃。

有幾隻小兔?

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想一想,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兔,纔是正好每隻小兔分一隻,不多也不少呢?(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並感知數物匹配。)

爲什麼把梨分給小兔呢?

幼兒分錯時,提問:小兔都不要柿子或蘋果,把水果還給小猴了,爲什麼?幼兒分對了,動畫中每隻小兔分到一隻梨,非常高興,一起跳起來。

2、看!小猴來到小貓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貓吃。

有幾隻小貓?

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貓,纔是正好每隻小貓分一隻,不多也不少呢?

爲什麼把柿子分給小貓?

3、小猴來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

有幾隻小狗?

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狗,纔是正好每隻小狗分一隻,不多也不少呢?

爲什麼把蘋果分給小狗?

四、分組練習:

小猴感謝小朋友幫他分水果,他還帶來一些練習題,考考小朋友。

第一組:添、去點子。按照題目上給的數字添圓點或去圓點。

第二組:按順序填空格。按照題目中圓點多少的順序在空格里印上相應的圓點。

第三組:找最多的圖形印數字。每組題目有三排圖形,看看哪一種圖形最多,給最多的一種圖形印上相應的數字。

第四組:找一樣多的圓點印數字。每組題目有三排圓點,其中兩排圓點是一樣多的,把一樣多的圓點找出來,然後印上數字。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排序(即序列)處於探索的狀態,他們在遊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或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積木,拼搭玩具等。爲了引導幼兒將這些經驗加以統合整理,使幼兒對物體按規律排列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導孩子自己動手給材料排隊,學習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並探索和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規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並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3、瞭解排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並學習將排序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幾何圖形、吸管、數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鍊、毛巾、建築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玩“給物品娃娃排隊”的遊戲,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想象,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向

幼兒介紹各種物品娃娃,並請幼兒給物品娃娃玩排隊的遊戲。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娃娃進行排隊,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提出問題:你是怎樣跟物品娃娃排隊的?

2、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師小結: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徵來排隊,排序的規律也有很多,如:abab、aa、abcabc????

三、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問題:除了上面這些排法,還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嗎?誰想到了?除了橫着排,還可以怎樣排?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教師巡迴觀察,鼓勵幼兒排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

4、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種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規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談談排序跟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在我們的生活中,什麼地方會運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動作編排、晝夜的更替、服裝的裝飾??)

五、延伸活動:裝飾服裝。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圖形進行操作比較,發現它們的排列規律並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掛圖(圖形王國),各種拼好的規律紙條若干

學具:白紙條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吸引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1.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圖形王國去玩玩,(出示掛圖)圖形王國裏有許多的小祕密,老師知道我們大(3)班的小朋友最聰明,一定都能闖過關,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那我們出發吧!!

2.來到圖形王國的大門前,教師:我們先打開王國的門,看見了什麼呀?(三層階梯)

教師:每一層都有一個小祕密,要小朋友發現祕密後才能通過,那我們先來走第一層。

出示第一層:

(1) 你看見了什麼?(是呀,有這麼多的圖形寶寶,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在歡迎我們小朋友呢?)

(2) 請小朋友再仔細看看,讀讀,這排圖像寶寶是怎樣排列的?你發現什麼小祕密了嗎?

(3)教師小結揭示:原來這些圖形寶寶排的時候還有一定的規律呢,它每次都是三個一組,三個一組按這樣的順序不斷的.重複下去,那我們就說:有規律。(幼兒跟讀)

(4) 想想:接下去應該怎樣排?

3. 找規律

教師:剛纔小朋友都用自己明亮的大眼睛發現了這麼多的小祕密,闖過了第一關,想不想繼續?

出示第二層:

(1)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如果發現不出,就可以叫小朋友讀一讀)

(2)說說幾個爲一組?

(3)教師小結:這些圖形寶寶都是按照紅黃藍的順序不斷重複的。

(4)想想:如果接下去,應該怎樣排?

4.改錯

教師:剛纔小朋友學的這麼認真,圖形寶寶有些不服氣了,它說這有什麼了不起,我這裏還有更難的呢!你能找出來嗎?

出示第三層:

(1)你發現了什麼?

(2)有什麼要告訴老師的?

(3)教師小結

二、幼兒操作練習

教師:剛纔小朋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闖過了三關,看,圖形王國到了,你們想不想再圖形王國裏玩一玩呢?

請小朋友看,每張桌子上都有圖形王國的國王爲你們準備的一份小禮物,你們每人拿一條,但有一個要求:請小朋友先找出紙條上的規律,然後按照這個規律繼續往下添圖形。

(1)幼兒每人領一條。

(2)教師示範,講解方法。

(3)幼兒集體操作

(4)幼兒交流。

三、創造

到圖形王國去,有很多條路,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條有規律的路來考考其他班的小朋友,讓他們也來闖關,好不好?

幼兒集體操作,設計規律,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