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精選25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精選2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精選25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複習6以內數的組成,能正確地記錄分合方法。

2、進一步感知數的互補關係。

3、在活動中,獨立思考,認真書寫。

重點難點

複習6以內數的組成,能正確地記錄分合方法。在活動中,獨立思考,認真書寫。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習過6以內數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記錄紙和筆。

學具: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人手一支。

(2)組成連線:做成各種小動物形狀的底紋,頂部寫有6以內的總數,其他地方分爲兩排,可以使組成總數的數字或點子。

活動過程:

1、快樂碰一碰。

“碰球”遊戲。教師和幼兒共同玩“碰球”遊戲,複習6以內各數的組成。

找朋友碰一碰。請每個幼兒自己做一張5以內的數卡,貼在胸前,聽音樂《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號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們合起來就是6。邊唱邊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後與他握握手,碰一碰身體。唱完以後還要再說一說:×和×合起來是6。

2、操作活動。

填空格。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分合式填空格。

幫瓢蟲找花。觀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蟲身上圓點的數量,請你連線幫瓢蟲找花。

給鄰居塗色。觀察樓房裏居住的動物,請你用相同的顏色給他們的鄰居塗色。

看算式填空格,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數一數動物的數量,圈出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活動過程及結果。

對能獨立思考,按要求認真書寫的幼兒給與表揚和肯定。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小朋友們會算了6以內的加減法。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經過幾番嘗試還逐步明白了:不論是你碰別人,還是別人碰你,都要小小心心地碰,輕輕地碰,柔柔地碰,才能不碰疼,才能碰得舒服,碰得快樂。當然,自己還可以想出別的方法:你說碰碰小鼻子,我說碰碰小指頭……這些更是讓孩子們感到和朋友碰一碰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圍繞一個主線,一音樂貫穿着堂課,使課堂有趣而又生動,使幼兒真正的玩中學,學中玩。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5歲~6歲的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間的相應關係,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設:同時他們渴望成功,對抽獎類充滿神祕感的遊戲極感興趣。我園旁邊有家超市不時以各種抽獎遊戲開展宣傳活動,我班大多數孩子都玩過。曾經經歷過這種遊戲,卻一直未能得獎或者總是不能拿到大獎的孩子,往往都會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喪,產生挫敗感。爲了幫助幼兒"揭開謎底",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概率,正確認識生活中很難抽到大獎的現實。

2、學習推理,會對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應判斷,並能說明理由。

3、根據自己的意願與想法制作轉盤,並用清晰簡練的語言說明設計意圖。

活動準備:

摸球抽獎工具(1個摸袋、8個橙色乒乓球、1個白色乒乓球)、轉盤抽獎工具各1套,依據2個遊戲設計的統計紙和與統計紙相配對的色筆各一套,2種糖果獎品,已裁好的圓形卡紙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好奇教師鼓勵孩子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回答問題:你們玩過抽獎遊戲嗎,是怎麼玩的?老師昨天也玩了3次,爲什麼總是拿不到獎呢?

教師承接孩子的回答,適時拿出魔術袋,引出活動內容:今天我們也來玩兩個抽獎遊戲,找找爲什麼總拿不到一等獎,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二、遊戲進入學習

遊戲一:

轉轉盤教師出示轉盤:這是轉盤,觀察一下,上面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後,指針可能會指在哪裏?(如果幼兒只說停在某一種顏色上,繼續追問:能肯定嗎?那應該怎麼說?教師再次引導孩子用"可能"推斷遊戲結果,如轉盤停止轉動後,指針可能會指着紅色。可能會指着黃色,還可能會指着藍色。)

教師: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請A組8個小朋友輪流撥動轉盤試試看。每個人只轉1次,注意觀察每一次轉動停止後,指針指在哪裏?(教師在統計表上幫助記錄。)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統計表並討論:轉盤停止轉動後,指針曾經指過哪裏?指着哪裏的機會最多,爲什麼?

遊戲二:

摸球教師出示摸袋:這個遊戲的名字叫摸球。魔術袋裏有許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獎,摸出黃球沒獎。待會兒B組8個小朋友一個一個依次上來摸球,摸球后請在色球下面的豎線上畫上相應顏色的圓圈。(幼兒依次玩摸球遊戲,並記錄遊戲結果。)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統計表:讓我們看看有多少人的夢想能成真。教師用油筆把統計結果寫在橫線上,如果有孩子夢想成真,則請獲獎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賀。

教師引導孩子討論:爲什麼這麼多人摸出黃球,卻這麼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導孩子用"可能"一詞對摸獎結果作各種各樣的猜測)教師把魔術袋中的乒乓球倒進透明的容器中,幼兒通過觀察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測。

三、製作並檢驗教師: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幼兒園打算在遊園活動當天設置一個轉轉盤拿禮物的抽獎活動。遊戲設3個獎項:一等獎1個文具盒,二等獎1支鉛筆,三等獎1粒糖。你們最希望在活動中拿到什麼獎?

教師承接上面的談話繼續引導幼兒思考,爲下面的製作活動做鋪墊:這個轉盤應該怎麼設計,轉盤裏應該設置幾種顏色,這些顏色分別代表哪些獎項,應該怎樣分配這些顏色的範圍我們的願望才能實現?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並分別瞭解孩子的意願是否和設計、製作情況一致。

請幼兒介紹作品,並說說設計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斷作品效果與設計意願是否相符。

四、總結揭開謎團

教師:今天玩了兩個抽獎遊戲,你們自己也設計了抽獎工具,現在都知道爲什麼總是抽不到大獎的原因了吧?(引導幼兒總結,並指出這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活動延伸把兩套抽獎玩具和幼兒自制的轉盤投放到區域中,讓大家繼續體驗,重點指導在教學活動中未能理解知識點的幼兒。

活動反思:本活動選材與設計的價值在於,它源於孩子身邊的生活。特別是運用數學知識爲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擾。這也讓我深刻認識到抽象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必須和孩子們的生活結合纔有意義。

活動過程:邏輯嚴謹,遊戲性強,孩子們動手、動腦、動口機會多,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整個過程輕鬆、愉快、熱烈。材料投放到區域後,抽獎和設計抽獎工具仍是孩子們爭先恐後的操作項目。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自然物首尾相連的方法測量長度,理解用不同長度的自然物測量,數據不同但結果相同。

2、在聽賞故事中引發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材料準備:

ppt課件、木夾子、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發測量興趣(價值分析:通過談話,引發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提問:知道蛇究竟有多長,可以用什麼方法?

小結:測量可以知道物體有多長。

二、根據故事,嘗試工具測量(價值分析:梳理測量要點)

(一)、提問:許多相同的夾子,怎麼量?(價值分析:通過操作,嘗試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測量)

小結:很多夾子用一個接一個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二)、提問:一根吸管,怎麼量?(價值分析:通過探索,嘗試用做記號的方法測量)

小結:一根吸管用做記號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三)、提問:沒有材料,怎麼量?(價值分析:通過交流,瞭解身體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爲測量工具)

小結:沒有材料時用自己的身體的某個部位也能測量。

(四)、提問:同樣是蛇,量出的長度爲什麼不同?(價值分析:通過比較,理解用不同的測量物測量,結果不同)

小結:不同長度的材料測量,數據不同但長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鞏固測量方法(價值分析:通過到環境中去尋找,進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測量工具)

我們再去找找其它的測量工具來測測小蛇的身長,看看結果怎樣?

活動反思:

爲了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我在知識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利用網絡下載了課件時鐘,用課件時鐘幫助幼兒體驗一分鐘,使幼兒很直觀地看到了一分鐘的運轉,幫助幼兒認識一分鐘,感知一分鐘有60秒的關係,這樣孩子對於一分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給老師在教學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同樣一分鐘爲什麼結果會不一樣,從而體驗出一分鐘的長短,幼兒能明白在同一時間裏做的事情的快和慢會影響結果,熟練程度不一樣所有結果也會不一樣。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樣的事情,動作慢了,就會花很長時間,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會做很多事情。學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鐘。

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有助於更好地進行師幼互動,從而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爲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於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爲"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齡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遊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爲遊戲情節線索,以兒童思維發展的理論爲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將數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並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係。

3、用舒適的方法握筆,享受大膽塗色的快樂。

4、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喜歡繪畫。

活動準備:

保齡球若干記錄表皮球投影儀獎品抽獎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遊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麼?

2、介紹規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遊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師:你是怎麼記錄的?

2、引導梳理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着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律

4、用已知規律整理記錄表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複。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則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裏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

活動反思:

數學能爲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10以內單數、雙數的含義。知道兩個兩個地數數,正好數完的數是雙數,數完還剩一個的數是單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10的實物卡片、數字卡片若干,珠子或雪花片若干,小筐。

活動過程

(一)通過“摸珠”遊戲,體驗感知單雙數的含義。

1.教師組織幼兒從摸箱中每人抓一把珠子,然後兩個兩個地將珠子放在筐裏。

2.引導幼兒仔細點數自己抓到的珠子,用數字表示它們的數量。

歸納小結: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還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兩個兩個地數,正好數完的數叫雙數。

(二)在遊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並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遊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活動反思

在教學“10以內的單雙數”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與教師、同伴以及材料之間的互動,讓他們充分感受和體驗事物間的數量關係,並引導幼兒整理、歸納單雙數的學習經驗,促進其邏輯思維的提高,這樣纔會更好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認爲,本案例做到了以下五點:

1、緊扣活動目標,有效設置了活動環節。

2、創設生活化、遊戲化情境,有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3、準確把握教學語言,形成了有效的師生互動。

4、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促進了幼兒主動建構知識。

5、面向全體幼兒,實現了集體教學活動效益的最大化。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過遊戲,知道日曆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自制外型似房子關的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年曆、檯曆和掛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鉛筆、人手一份;

3、20xx年年曆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師:你認爲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爲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爲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查看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2、學習查看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3、幼兒嘗試在年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五?一、六?一)。

附故事《年媽媽的娃娃們》

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爲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裏,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原來,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的日娃娃少上點兒,每座有30個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人一月房子開始數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裏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裏,重複過着同樣的生活……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趣濃,參與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活動中,通過幼兒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感受、體驗數學推理帶來的快樂,幼兒能在我的引導下自主完成練習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應用題三要素的基礎上,學習口編10以內連加應用題。

2、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述能力。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課前學會10以內加法、獎勵貼紙

2、10以內加法算式若干,場景佈置成超市。

3、人手一個小籃子、10元錢,找零的錢。

活動過程:

一、遊戲"開火車"引出課題

教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幾點開?老師出示一算式卡片:請你猜猜看?幼:1+ 6=7你的火車7點開。

遊戲時速度由慢到快,由集體遊戲到小組、個人遊戲。

今天,小朋友們的火車開的真好,下面老師獎勵你們10元錢,請你們去超市購物。要求一個區只能買一樣你喜歡的東西,總數加起來不能超過10元錢。

二、遊戲"逛超市"

幼兒排隊有序的去超市按要求購物。

三、口編10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1、教師示範:今天老師也去超市購物了,我買了一隻鋼筆花了5元錢,我買了一個蘋果花了2元錢,今天老師一共花了幾元錢?小朋友來幫我一起算一算吧!你是用什麼方法計算的?(我們先來想想我說了一件什麼事情?先怎麼樣?後怎麼樣?出現過幾次數字?最後問題是什麼?)

2、引出應用題的3個條件:(邊提問邊在黑板上操作,記錄5+2=7)

3、教師和幼兒歸納總結什麼叫加法應用題?師:合起來或一共有多少的題目是加法應用題

4、請幼兒按照所買物品編應用題。(分組討論後由組長回答)

5、請幼兒把剛纔所編的應用題用算式列出。展示幼兒的算式。

四、結合身邊的事編應用題。

1、教師示範:第一組有3個女孩子,5個男孩子,請問第一組一共有多少人?

2、引導幼兒結合身邊的事口編10以內的應用題。(可與家長商量討論)並做好記錄。

3、展示幼兒口編的應用題。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口編10以內的加法應用題。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編成應用題,只要你平時仔細觀察就能變得更加聰明。

活動反思:

1、看圖編應用題在大班數學教學中是一個比較難的教學內容,也是幼兒必須掌握的知識點,更是鍛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努力貫測邏輯思維訓練的原則。並要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應用題的基本結構都是已知兩件事和一個基本問題組成的。幼兒要解答應用題,必須對題的數量進行分析,瞭解構成要素的概貌,然後才能解答。這也就是應用題所必須進行的結構訓練。當教師出示牛奶瓶圖時,很容易激發幼兒的思維興趣,引起他們的聯想。接着把“原來有一隻奶瓶,後來又送來四隻”這樣一個數量關係,寓於結構,融於情境中,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理解。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分析、綜合思維過程,不僅可以使幼兒達到真正理解題意的目的,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的提高。事實上,幼兒馬上就能異口同聲地把答案喊出來。

然而,我發現在活動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試着讓幼兒自己上來創編應用題,細節方面處理的不夠經驗,幼兒在這個環節花的時間很多,而事實上孩子們創編的應用題前兩句基本是一個模型:本來有····後來又來了····。我想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後的活動中,可以引導孩子們去豐富。也希望家長多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創編應用題,同時還可以鍛鍊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2、有5個幼兒甚至不會問問題,直接給出答案。最後的看算式編應用題的時候,有的孩子直接獨處算式,我稍稍有些許變動,使得幼兒在獨立完成列式時遇到了困難,有的觀察仔細,有的不能理解題意,我就引導孩子按照剛纔的方法進行創編應用題。這可能是老師在我們編好應用題時我沒有很好的進行總結,幫助幼兒進行梳理,。這讓幼兒在學習的時候沒能很好的掌握。在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幼兒逐步掌握轉化的方法和要求。轉化訓練,一方面是符合幼兒思維的水平和特點,另一方面要讓幼兒參與轉化的整個過程。從而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我堅信,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挖掘每個教育環節所隱含的教育價值,努力引領幼兒真正探索學習。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對應畫面的釣魚的數量轉換成數字。

2.練習多少關係的比較以及10以內的減法列式計算。

活動準備

圖畫紙、迴紋針、磁鐵、竹筷子、蠟筆、毛線、大盆。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看過釣魚?

今天我們要自己來做一些魚,進行釣魚比賽好嗎?

2.教師示範製作釣魚道具

(1)用圖畫紙畫魚,並用剪刀剪下來,再用回形針夾在魚的嘴巴上,一隻魚就完成了。

鼓勵幼兒製作不同種類的魚。

(2)利用竹筷子、毛線、磁鐵製作釣竿:

將毛線的一端綁上竹筷子,另一端綁磁鐵。也可用膠帶固定,不要纏太厚的膠帶即可。

二、遊戲活動

1.將幼兒製作的魚,全部放在一個在盆裏面,讓幼兒可以盡情地釣魚。

2.教師限定時間,時間到後,請幼兒收竿,記錄釣到的魚。

三、數學活動

1.教師隨意舉兩個人爲例,

提問:這兩個人誰釣得多?誰釣得少?多多少?少多少?

並問幼兒怎麼判斷多多少?少多少?

2.引導幼兒以算式表達數學概念,教師用數字卡、減法卡、等於卡,進行示範。

3.在磁板上,以圖卡排出表達式,並用口語表達。

例如:強強釣了五條魚,珊珊釣了兩條魚,誰釣的比較多?多多少?

幼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

教師表達數學式,強強比珊珊多釣了三隻魚,五減二等於三:5-2=3

4.讓幼兒運用上述方式,任選兩位同伴釣魚的數量做比較。

四、請幼兒將自己練習的成果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學習用數學、圖畫等符號記錄自己操作的結果。

2、學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能有計劃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盆蠶豆、塑料花、瓶蓋。

2、每人一張紙、筆。

活動過程:

一、玩玩、記記

1、幾哦按時帶領幼兒觀察操作材料,引起幼兒的興趣。

2、明確操作要求:用一隻手用力往盆裏抓一把,把抓的出的物體,數一數,記下來,一共抓三次。

3、討論:怎麼樣記得牢,又記得清?(抓一次,記一次)

4、幼兒動手操作:師巡迴指導。

5、交流

(1)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師幼共同檢查記得是否清楚。

(2)比一比,誰接的方法好?

二、猜一猜

1、帶領幼兒觀察桌上的三種物品:花生、塑料花、瓶蓋

2、猜猜看,用力抓一把,哪種物體抓得最多,哪種無意抓得最少?爲什麼?

三、說說發現

1、討論:如果抓桌上的三種物品,每種物品抓三次,怎樣記錄在一張紙上?

(用圖畫、數字等符號記錄)

(塑料花)

(瓶蓋)

(蠶豆)

2、幼兒動手操作;師提醒個別幼兒按要求操作。

3、展示熱別幼兒的記錄單,說說記錄單上的內容,嚴整記錄單上的句路是否清楚。

4、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驗證自己剛纔的猜測是否正確。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會商量確定水果的價格,並製作價目標籤。

2、初步感知5以內數的組成,初步理解加減法運算。

3、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瞭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已參觀過水果店、超市。

2、幾種水果玩具(數量爲幼兒4倍)、貨架、代幣券(數字1---5)。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共同佈置“水果店”。

讓幼兒確定水果的品種,貨架的擺放位置。

2、幼兒分組商議水果價格,並給每個水果製作價目標籤。

3、參觀超市併購物。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超市,引導幼兒觀察水果上的價目表。

(2)商量分成兩組,輪流扮演收銀員和顧客。

(3)扮演顧客的幼兒每人領1張5元的代幣券開始購物。

“每個幼兒只能買5元錢以內的水果”。

“如果讓你用5元錢買兩樣水果,你可以買哪兩樣?”

請幼兒把自己買的兩樣水果在記錄表上圈出來。

教師小結:共同討論用5元錢買水果有幾種買法?引導幼兒找出5的組成的規律。

“如果讓你用5元錢買三樣水果,你可以買哪三樣?”

幼兒繼續在水果記錄表上圈出自己買的三樣水果。

(4)規則:買的水果價格合起來正好是代幣券上的數字。

4、購物遊戲可反覆進行,並延伸到區域遊戲活動中。

附記錄表:

5元=蘋果梨子草莓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橘子草莓梨子蘋果

4元3元2元1元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測量工具來測量周圍物體,在探索比較中發現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係。

2、瞭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幼兒參與測量的興趣。

3、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

2、尺子、繩子、軟尺、吸管、小棒、短積木、鉛筆、筷子、紙卡段、盒子、書等物品。

3、記錄表、水彩筆、磁性板。

活動過程:

一、引題:提出任務

今天小朋友來當“小小測量員”,用三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相同的一條邊,並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二、探索:分組測量並記錄

1、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協商、自主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來測量物體同一條邊。

2、教師巡迴觀察、傾聽、瞭解幼兒測量的情況。

3、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並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三、分享: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1、將各組幼兒的測量記錄表張貼在磁性板上,幼兒邊看邊交流,討論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2、引導幼兒分析記錄結果,說說爲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並在分析比較中獲得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條邊測量結果不同的經驗。

四、遊戲:問答競賽小遊戲,啓發幼兒再次測量。

1、測量黑板的長邊,用什麼工具量的次數最少(或最多)?爲什麼?試一試。

2、測量活動室長度有三種長短不同的工具,選取什麼工具測量速度最快?爲什麼?試一試。

3、如果沒有這些工具,我們還能用什麼辦法來測量活動室的長度?試一試。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各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物體的高度、遠近等。

活動反思:

由於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爲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節

適宜行爲: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並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範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瞭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範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於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後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對象、教師應發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節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範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爲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於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範講解?

第二個環節

適宜行爲: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操作特點,採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均能遵守規則,並且學習效果較好;老師組織也比較輕鬆。

不足之處:我設計的小環節比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兒什麼都想試一試,操作時間顯得不夠充分。

問題:

1、各個小環節的設計均爲了一個目標——繼續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在活動中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個小環節和第二個小環節結合起來,讓幼兒操作起來時間顯得更充足呢?

2、難度會太大了嗎?因爲幼兒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並不容易,更何況要幼兒初步感受了測量方法後,馬上就步入第二個目標——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係的,進程是否會太快?

對策:

1、考慮將這個教學內容分成三個課時,把此次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上。第二個大環節,就改爲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操作,繼續學習、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當然,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有圓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學習不同的測量方法。

2、把“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係的”這一個目標放在第二個課時來進行。這樣,幼兒學習起來不會那麼辛苦,操作的時間也更寬鬆,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整體感受:設計活動環節,既要根據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設計好環節,又要很充分地考慮各個環節的目的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好各個小細節的處理。自身的業務水平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的設置、隨機的觀察、引導語的把握均是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小百科: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2

教學理論依據: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爲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因此,在今天的活動中,我爲幼兒設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儘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在學習相鄰數的過程中,讓幼兒自主尋找數字的相鄰數,理解相鄰數的關係,爲幼兒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

實施策略:

(1)設置角色遊戲的情景,通過情趣化、有趣化的遊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數量充足、有趣的數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教學的目標。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寓教於樂,寓教於生活”的目的。

(2)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本活動中還採用了猜測法、模仿法、遊戲法、操作法、驗證法等教學方法;提問方式也將採用個別提問和集體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聽聽、猜猜、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驗。

(3)在活動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鄰居關係”、複習數的排列、數與數的關係,爲幼兒後面理解“相鄰數”的概念,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係打下基礎,遵循了幼兒數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其中,學習2的相鄰數是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什麼是相鄰數,及相鄰數的關係,從而爲探索3、4、5的相鄰數作鋪墊。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處於主動探索狀態,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

教學目標:

1、用設置情景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說出多1或少1的關係。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背景圖兩幅,課件,小羊服飾及頭飾,數字卡片,操作材料,卡通汽車一輛等。

教學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教學難點: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教學過程:複習6以內的數。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幾隻小動物,它們要到我們班級來做客,和大家交朋友,你們歡迎嗎?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是誰呢?”教師依次出示幾種小動物的的圖片,請幼兒說出他們的名字。幼:“小貓、小狗、小兔、大象、小鹿、小猴。”

師:“嗯。不錯。今天我還給這些小動物們建了房子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想讓它們住在那所房子裏呢?”(幼兒將動物隨意貼到相應的房子裏。)

師:“哦,現在,所有的小動物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了。我們知道,我們自己的房子都是有門牌號的,可小動物們的房子還沒有門牌號呢,他們的朋友們來找他們玩,認錯門可不好。怎麼辦呢?”幼:“給他們的房子上貼上門牌號。”

師:“好吧。那我來試試。”(老師將1—6的數字隨意貼到房子上。)幼:“老師,不對,3在2的後面,你怎麼貼到4後面了呢?”師:“哦。是麼?我貼的不對麼?爲什麼3要在2的後面?”幼:“3就應該在2的後面,在4的前面。數數的時候就是這樣數的,先數2再數3,然後數4。”

師:“哦,你的意思是3的好朋友是2和4嘍。”幼:“對。”

師:“哦,我明白了。我改正。那現在我貼的對吧?”幼:“對了。”師:“看我把1的位置貼的對不對?”幼:“對。”

師:“看我把4的位置貼的對不對?”幼:“不對。”師:“爲什麼不對?”幼:“4應該貼到3的'後面。”

請一個幼兒上來貼到正確的位置,並請幼兒說說4的好朋友是誰。師:“那5的位置貼的對嗎?”幼:“對。”

師:“5的好朋友是誰呢?”

幼:“是4和6。”

師:“重新確認一下1—6的位置,正確以後請幼兒說說2、3、4、5、的好朋友都是誰。”

2、學習1—5的相鄰數,進一步理解相鄰數的含義。

師:“那現在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都住在幾號房子裏吧。”(小貓1號、小狗2號、小兔3號、大象4號、小鹿5號、小猴6號)師:“嗯,那我們再試着找找他們的鄰居都是誰呢?”

幼:“小狗的鄰居是小貓、小兔;小兔的鄰居是小狗、大象??”師:“小朋友們還真是聰明。小狗的鄰居是小貓、小兔,那小狗住在幾號房子裏呢?”幼:“2號。”

師:“那2的鄰居應該是誰呢?”幼:“1和3唄。”師:“那3的鄰居呢?”幼:“2和4。”師:“那4的鄰居呢?”幼兒:“是3和5。”師:“5號的鄰居呢?”

幼兒:“是4和6。”請多個幼兒起來說,進一步鞏固相鄰數。

4、進行紙張練習,鞏固知識。

師:“你們可真聰明。我一說就會了。現在呢,我要考考你們了,我給大家準備了幾道題目,你們可要認真做哦。”

教師出示題紙作業:在一張紙上畫了一些圓點,先請幼兒說說他們的相鄰數是幾,並在空格里填上相應的圓點。(幼兒做練習,教師指導。)

5、習題展示,鼓勵幼兒。

6、延伸活動:

師:“小朋友剛纔做的真好,老師很高興。現在我請小朋友一起來做個好玩的遊戲,遊戲的名字是《數字娃娃》。”

目標:

1、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2、複習1—5以內的相鄰數。準備:

1、1—5的塑料立體數字5套

2、1—5的“數字娃娃”圖片5個

7、教師先教會幼兒學說兒歌,多數幼兒掌握以後,向幼兒交代遊戲的玩法。

幼兒分組進行遊戲,在背誦兒歌的同時傳遞“數字娃娃”,兒歌結束時“數字娃娃”落在誰手裏,誰就從“數字娃娃”的兜裏抽一張數字卡,抽出的數字卡就是他的幸運數字,然後他便從摸箱裏爲自己的幸運數找到朋友。

提醒幼兒傳遞“數字娃娃”時,要勻速、穩拿,避免忽快忽慢。

8、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簡便的方法區別和記錄物體的輕重,初步瞭解輕重與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證關係。

2、培養幼兒好探究、敢實踐的科學精神,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兩、三個小件物體、一張記錄單、一張操作單、一支水彩筆。

2、分組材料:用褲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樂磁帶“大桶與小桶”。

活動過程:

一、教師表演啞劇 “舉重”,引出課題:

1、我在幹什麼?舉了幾次?每一次的結果怎樣?你覺得爲什麼會這樣?

2、說明:物體、人都有輕重之分,輕重是相對而言的,需要進行比較。你們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較輕重的方法嗎?如果沒有秤,你會用別的方法代替嗎?如果將“輕重”結果記錄在紙上可以怎麼表示?怎樣表示最簡單、最清楚?

二、幼兒嘗試用各種日常的材料比較物體的輕重並加以記錄。

介紹操作方法和記錄要領:

1、請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裏兩個物體的輕重,並把結果記在對應方法欄的下面;然後到後面的桌上選擇一種或幾種材料,試試:用它能不能比較物體的輕重?結果又是怎樣的?請你也將結果記在相應的方法欄下面;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你幾次比較的結果是否一致?

2、幼兒嘗試用目測和其他各種簡便的方法比較盆中物體的輕重並加以記錄。

3、彙報並交流:

你用了什麼材料、怎樣比較物體的輕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出的結果是否一致?你覺得問題在哪裏?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爲什麼?

4、操作練習:

印章寶寶也想玩蹺蹺板比輕重的遊戲,請根據紙上蹺蹺板的平衡情況在兩邊敲上一定數量的印章。

三、聽音樂“大桶與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輕的東西自然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4

目標

1、學會順數與倒數,學會順接數、倒接數。

2、在遊戲中感知倒數與順數的規律,開拓幼兒的思維發展。

3、情感上: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積極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

活動難點

學習倒數、倒接數

活動準備

1、1—10磁性數字卡2套、方向箭頭1個

2、青蛙10個,荷葉若干個

3、相同火車頭圖片2個(區別:車牌號不同)

4、高樓模型1棟、1—10粘貼數字1套

5、《開火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認識新朋友的愉悅心情。

(二)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導入青蛙,及要去參觀青蛙的新樓房的主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遊戲進行知識鋪墊。

1.通過拍手遊戲感知數量之間多1與少1的關係。

2.數字感知多1與少1的關係:如:比2多1的數是幾?比9少1的數是幾?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報數的方法,使幼兒初步感知順數與倒數的內在規律,並進行小結:我們把按從小到大順序排列的,後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1,這樣排列的一排數叫順數。從大數到小數排列,後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少l,這樣排列的一排數叫倒數。

(二)教師引導幼兒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觀察、感知由於方位的變化,數的順序也會發生變化。

(三)複習鞏固:

1.教師以神奇的口吻,導入青蛙,以尋找青蛙不同點的方法,引導幼兒發現有的青蛙胸前沒有數字,並啓發幼兒進行按規律填數字。

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遊戲,引導幼兒進行從任意數起的順數與倒數練習。

3.教師以乘坐小火車參觀青蛙的新樓房的方法,導入小火車,引導幼兒對車牌號碼變換方向進行觀察,再次感知由於方位的變化,數的順序也會發生變化,並引導幼兒根據車牌號的排列規律結合報數乘坐火車,以參與的形式體驗、感知順數與倒數。

4.以觀察樓房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順接數與倒接數的練習。如:住在5樓的**想到1樓的**家串門,要走哪幾層樓?……

5.教師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遊戲,再次進行順接數與順倒數的練習,如:“拍拍手,來數數,123,接着數……”(456),“拍拍手,來數數,987,接着數……”(654)。

三、結束部分

拓展幼兒思維,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哪裏有順數與倒數,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同爸爸媽媽共同尋找、查閱資料,順數與倒數還應用在哪些方面,下週一大家共同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5

設計意圖

遊戲時,回收管理員浩浩正在進行垃圾的分類回收:“老師,小朋友把垃圾亂放。這個塑料瓶是可以回收的,他們放在不可回收垃圾箱裏了。”我仔細一看,果然,在不可回收垃圾箱裏找到了很多像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的垃圾。我想,雖然我們在每個班級都投放了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但是大部分幼兒對於有些垃圾到底可不可回收不是很清楚。《綱要》指出:“科學的內容要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從身邊的事入手。”活動的內容要建立在幼兒的一定生活經驗之上,是幼兒易於接受的。因此,我設計了這節活動,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些垃圾經過回收處理後可以變成新的東西,認識循環再造標誌。

2、能夠正確區分出“廢紙、玻璃、塑料、金屬”類的垃圾爲有用垃圾。

3、養成回收垃圾的習慣,增強保護環境及環保從我做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調查表《垃圾有沒有用》。

2、“輪胎從回收到再生”的視頻;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視頻。

3、垃圾分類再生表。

4、可循環再造標誌。

活動過程

1、瞭解幼兒已有經驗

(1)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垃圾有哪些?你覺得垃圾有用嗎?集體填寫《垃圾有沒有用》的調查表。

(2)集體看結果,請個別幼兒說明理由。

2、知道垃圾可以再利用

(1)請幼兒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垃圾真的就沒有用了嗎?

a、觀看“輪胎從回收到再生”的視頻。

b、討論:說一說輪胎是如何變成嶄新的橡膠製品的。

小結:很多垃圾回收後可以加工製作成新的東西。

3、區分出有用的垃圾

(1)桌子上哪些垃圾你覺得可以回收後再生利用的,請放到籃子裏。

(2)討論:你們是怎樣分的?爲什麼覺得它有用?

(3)看視頻《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討論:你看到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利用的?

(廢玻璃)字卡,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玻璃做的呢?玻璃回收後可以做成什麼?

(廢塑料)字卡,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塑料做的?塑料回收後可以做成什麼?

(廢紙)字卡,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紙製成的?廢紙回收後可以做成什麼?

我們再來看一遍課件(看課件時與幼兒一起講講)。

(5)幼兒再次操作,修正第一次的操作情況。

4、認識循環再造標誌

(1)爲了讓人們知道這些東西是有用的,還有一個標誌,我們來看一下。

(2)出示“循環再造標誌”。如果上面印有這種標誌的話,就千萬不能隨便亂扔哦!

(3)出示一些印有循環再造標誌的實物。

(評析:大部分幼兒對於“循環再造標誌”都比較陌生,因此我直接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並認識它,並通過出示印有這個標記的一些實物,加強幼兒對這個標記的印像。)

5、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尋找更多印有循環再造標誌的有用的垃圾。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幼兒說出2—9各數與其相鄰數的關係(多1或少1的數)。

2、讓幼兒熟練地找出2—9個數的相鄰數。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1— 10的數字頭飾一套,1—10的數字卡一套。

2、已學會10以內的數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我們知道每個數子都有自己的鄰居,前面一個,後面一個,前面的比它少1,後面的比它多1。今天,我們來做個遊戲,看誰能快速的找出數字的鄰居。

二、基本部分:

1、遊戲:找朋友

將幼兒每十人分爲一組,每組幼兒將1—10的數字頭飾看好戴在頭上。“文章。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教師請數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全體幼兒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後把2和4找出來並按順序站成一排,告訴大家,數字3的好朋友是誰和誰,爲什麼?

遊戲前,教師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一遍,然後遊戲繼續。

(這個遊戲讓幼兒說出2—9各數與其相鄰數的關係)

2、遊戲:鄰居拍拍手

每次請10名幼兒遊戲,請10名幼兒任意選一張1—10的數字卡片站成一排,教師說:請數字5的鄰居拍拍手,這是數字4的幼兒就拍4下手,數字6的幼兒就拍6下手,啓發幼兒說出因爲4比5少1,6比5多1,所以4和6是5鄰居。(遊戲繼續)

(這一遊戲能讓幼兒熟練地找出2—9各數的相鄰數。)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每一個數字寶寶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鄰居,它們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快樂的生活着。我們小朋友也要像數字寶寶一樣,大家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練習生活,對幼兒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

活動延伸:

教師把頭飾、數字卡投放到數學區角中,小朋友可在區角活動中進行遊戲。

教學反思:

《2 —9的相鄰數》這一次教學活動讓我嘗試打破了傳統集體教學方法,把幼兒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成有趣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去探索學習。本節課中,主要的學習方法是讓幼兒在遊戲觀察和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始至終讓幼兒探索性發現問題使幼兒一直處於活躍、積極的學習態度。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7

幼兒區別和理解10以內數的單雙數,一般要經過以下過程:第一對單和雙的概念的瞭解,即知道一個物體爲單,如人身上的嘴是單個的。兩個物體是雙,如一雙手,一雙眼睛。第二形成區別一組物體是成雙的還是成單的技能。即知道一組物體如果兩個數爲一對,數到最後正好數完的是雙數,數到最後還剩一個的是單數,並能進行實際操作。第三運用上面的技能區別10以內數的單雙數。

區分10以內數的單雙數是大班初期孩子的基本要求,傳統的數教學方法比較枯燥。我就想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與孩子的遊戲相結合,並利用農村的一些鄉土資源材料配合教學,激發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這個“誰是單數誰是雙數”的數活動,讓孩子在玩竹籤、兩個、兩個數竹籤、找圖片上的竹籤數等遊戲來感受單雙數的概念,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數經驗探索區分單雙數。

2、能運用單雙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感受同伴間相互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竹籤、數卡、房子2幢、圖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你爭我奪(在鞏固幼兒已有數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發現單雙數)

1、 幼兒兩人一組玩竹籤,用數卡紀錄每次遊戲結果。

2、 幼兒交流:你和誰玩的?你們玩了幾次?誰贏了?贏了幾根竹籤?

3、你們剛纔上用什麼方法知道自己贏了幾根竹籤的?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4、請幼兒用兩個、兩個數的方法藉助竹籤,數手中贏取的數卡,把能兩個、兩個數完的數字送到紅家,把不能兩個、兩個數完數字送到藍家。

5、和幼兒一起檢查送的數字是否正確。

6、師小結:能2個、2個數完的數字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雙數,2個、2個數到最後還剩下孤單1個的數字叫單數。

7、除了這些數字你還知道哪些數字是單數或雙數?

二、分辨單雙(聯繫操作材料進一步區分單雙數)

出示圖片,讓幼兒判斷圖上的物體是成雙的還是成單的。

三、尋單覓雙(在生活中分辨和運用單雙數)

1、請幼兒尋找自己身上或教室裏的單雙數。

2、看PPT,尋找生活中的單雙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2、體會一分鐘的長短,瞭解時間與生活的關係。

3、能圍繞一分鐘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見過鍾能區分時針分針秒針。

2、物質準備:鍾、漢字(長、短)、拼圖玩具

活動過程:

一、發現一分鐘

1、討論:每個時鐘的鐘面上都有什麼呢?時鐘有什麼用?

2、小結: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讓我們遵守時間。

二、感受一分鐘

1、討論:那麼一分鐘我們能夠幹些什麼?一分鐘到底是長還是短?

2、幼兒第一次判斷: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3、遊戲《木頭人》:請幼兒擺一個難度較高的姿勢,堅持一分鐘。

4、幼兒第二次判斷: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5、遊戲《拼圖》:請幼兒在一分鐘內完成拼圖,自己評價完成情況。

6、幼兒第三次判斷:請幼兒根據自己的體會分別站在"長""短"兩個漢字邊。

7、再次討論:一分鐘到底是長還是短呢?

8、小結:一分鐘是不會變的,不論我們做什麼事情,一分鐘還是一分鐘,我們要專注於一分鐘能夠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三、珍惜一分鐘

1、幼兒觀看ppt:一分鐘可以做的事情。(一分鐘人可以眨60下眼睛,一分鐘可以寫45個字、一分鐘可以喝一杯水、一分鐘可以讀120個字,一分鐘可以做50個俯臥撐、一分鐘可生產78倆汽車,一分鐘可跑300米,一分鐘可以數300張人民幣,鉛筆廠一分鐘可以製造1600支鉛筆,飛機一分鐘可以飛行18千米。一分鐘全世界誕生259個嬰兒)

2、幼兒交流:一分鐘可以做什麼?

3、小結:每一個一分鐘我們都不要浪費,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活動延伸:

1、制定一分鐘記錄表投放在數學區供幼兒記錄;

2、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和反思:我們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時間的行爲,如何改正。

小百科:分鐘,表示時間長度的詞語,一分鐘等於60秒鐘。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景中,嘗試比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感知身高和買票的關係。

2、初步瞭解生活中有關買票的規則。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黑板兩塊、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身高卡、代用卷、膠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我們都生活在揚州,揚州有許多美麗的地方,看看這是哪兒?(播放課件:文昌閣,對了,這是文昌閣,它位於揚州市中心,是揚州標誌性建築。"師:"看看這是什麼地方呀?(播放課件:五亭橋),五亭橋又叫蓮花橋,是揚州瘦西湖裏的一個景點。"師:"再看看這又是什麼地方?(播放課件:茱萸灣公園),你們都認識呀,去過沒有?有的小朋友去過,有的小朋友沒有去過,不要緊,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茱萸灣公園玩一玩。"

二、買票

1、瞭解120釐米標線。

師:"要去公園我們等坐交通工具,坐什麼交通工具呢?我們來看一看,這是什麼車?(播放課件:公共汽車),那公交車上這樣的東西,你們見過嗎?你覺得這是什麼?(播放課件:扶手),那你們發現扶手上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幼兒說)那扶手上這條銀色的標線有什麼用呢?(幼兒說)"師小結:"原來這條標線是來測量我們的身高的。"師:"那爲什麼要測身高呀?"師:"如果坐車時身高達到了這條標記就需要買票,如果不到這條標線就不需要買票了。"師:"那這條標線表示多少釐米呢?(幼兒說),到底是多少釐米呢?我們來看一看(播放課件:120釐米)。"師小結:"原來坐車時身高在120釐米以上就需要買票,身高在120釐米以下就不需要買票,也就可以免費坐車了。"

2、比身高。

(1)、師:"昨天你們老師已經和你們共同製作了身高卡,拿出你們的身高卡,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在比一比?(幼兒相互討論)誰來告訴大家你的身高是多少?"(幼兒說)師:"小朋友們都很棒,都知道自己的身高,那你覺得你需要買票嗎?爲什麼?你呢?爲什麼?"(個別幼兒說)師小結:"原來他的身高在120釐米以上就需要買票,他的在120釐米以下就不需要買票了。"師:"這裏有兩塊黑板,這塊黑板是需要買票的,這塊黑板是不需要買票的,看看你自己的身高卡,應該貼在那塊黑板上,上來試一試。"

(2)、檢查作業。師:"我們來看看你們的身高卡,先看這塊黑板,這塊黑板上是貼需要買票的,那他的身高一定在120釐米以上?他們貼的對嗎?再看看這裏的身高卡都是不需要買票的,也就是身高要在120釐米以下,貼的對嗎?"發現。師:"看看這個小朋友的身高正好是120釐米,那你們覺得他需要買票嗎?師:"老師告訴你們,身高只要達到120釐米就需要買票了。"

3、介紹其他交通工具的買票規則。

師:"公共汽車是需要買票的,還有什麼地方也需要買票呢?(播放課件:地鐵),這是什麼?地鐵是軌道交通,它的標誌是什麼?(播放課件:120釐米以下免票),你們認識嗎?免票是什麼意思?和剛纔公交車的要求一樣嗎?"師小結:身高在120釐米以上就需要買票,身高在120釐米以下就不需要買票,也就是免票了。"

三、遊戲:買票

(1)、解讀公園買票規則。

師:"下了車,我們就到公園了(播放課件:茱萸灣公園),進入公園,我們首先要幹什麼?(播放課件:排隊買票),那到公園買票又有什麼標準呢?(幼兒說)(播放課件:120釐米標線)。"師:"120釐米標線是什麼意思?(幼兒說),我們來看看它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和你們說的一樣嗎?(播放課件:120釐米以下半票)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半票?(幼兒說),那我們來看看全票是多少錢?(播放課件:票價:10元),再想一想,全票是10元,那半票是多少錢?(幼兒說),對不對?"師小結:"原來半票的意思就是取原來門票價錢的一半,知道了嗎?那茱萸灣公園120釐米以上的遊客需要買什麼票?多少錢?120釐米以下的有遊客需要買什麼票?又多少錢呢?原來公園買票的標準和公交車買票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2)、幼兒操作買票。

師:"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去買票,在後面的桌上有許多5元、10元的代用卷,等一會兒請你們拿着自己的身高卡,把這個代用卷貼在身高卡的下面,你要想清楚,你要貼全票還是貼半票?聽清楚了嗎?好,上來拿下你的身高卡去買門票。(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並提醒要求)。"檢查作業。師:"我們來看看買全票的和買半票的對不對?先看看買半票的需要多少錢?對不對?全對了,等一會兒我們可以進去玩了。再來看看買全票的,對不對?你們發現了嗎,有兩種不一樣的方法,爲什麼會有兩種不一樣方法?(幼兒說)"。師(播放課件):"原來買半票需要5元錢,買全票需要10元錢,也可以用兩個5元錢去買全票。"師:"我們買好了票,現在可以進茱萸灣公園玩了,我們出發吧!"

教學反思

幼兒在學習中理解能力其實很高,有的超出了教師的設想,他們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較成熟。教師應考慮到目前兒童的認知水平,適當提高對幼兒認知水平的情景假設。使教學最大程度接近幼兒最近發展區。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的迴應出乎老師的意料,他們能準確把握課本中的圖片所提供的含義,並將其用語言表達出來。只有少數認知水平發展緩慢的學生不能及時瞭解課文的含義,在老師的引導下也能理解課文的內容,慢慢認識到課文背後的意義——遵守規則,不能隨意破壞規則。從而教師引導學生遵守學校的規則,交通規則,以及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習慣。

通過本課程我應該及時糾正自己對幼兒認知水平的認識,針對本班不同兒童的發展設計課程,使每個兒童通過學習都有收穫,有所發展。在教學中還應該加強教學組織策略的學習,使幼兒在學習中既能收穫知識,又能收穫快樂。

以後再上本課我希望能在課程中加入一個排隊的遊戲,讓幼兒能及時學以致用,同時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20

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豆豆進行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豆豆(綠豆、紅豆、蠶豆各十顆,用一次性杯子裝)。

2、鉛筆、紙板(人手一份,一面畫有3條直線條,一面畫有3條等長線段)。

3、海洋球、乒乓球各一個。

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豆豆王國的一些豆子要來我們班玩,看,豆子王國裏來了哪些豆子?

師:豆子王國裏有哪些豆子?我們來看一看。(蠶豆、綠豆、紅豆)

師:小老鼠們太調皮了,把這些種子都弄亂了,請你們將這些種子進行分類排隊。

二、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師:看看紙板這一面有什麼?(豆豆、標記、線)

師:小朋友們還是把三類種子依次排在線條上,每種種子拿十顆排在線條上。排的時候要從小旗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它們站在向線上。三排完全排完了,不要收,然後也把數字記錄在後面的格子中。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幼兒邊操作、邊感受、邊記錄,三類種子的差別。)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

師:“綠豆有幾顆啊?”(十顆),紅豆有幾顆?(十顆)那白豆呢?(也是十顆)。

它們都是十顆啊,那他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不一樣)。

4、討論種子爲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

(幼兒經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得出結論:相同的數量,豆豆顆粒大的,隊伍長;豆豆顆粒小的,隊伍短。)

(5)、教師小結:相同數量的豆豆,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三、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度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觀看投影儀,觀察紙板。

師:現在我們來看板的另一面,板上有什麼?

師:這三條線怎麼樣?(有一個點,就是說把豆豆從頭排到點的這裏。所以這三條線段是一樣長的)你們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爲什麼?”(蠶豆,因爲有蠶豆的標記)

師:那第二第三條線呢?(紅豆、蠶豆)

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

師:如果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滿,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師:排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它們站在向線上。三排完全排完了,不要收,你們數一數,綠豆、紅豆、蠶豆三種種子每種有幾顆?然後記錄在後面的格子中。

3、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師:請你們將三類種子在三條線段上排滿,看看他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並在線段後面的格子裏記錄該線段上的豆豆數量

4、請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師:爲什麼相同線段上的豆豆,豆豆的顆粒不一樣?(幼兒經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得出結論:相同的隊伍,豆豆顆粒大的,豆豆少;豆豆顆粒小的,顆粒多。)

5、教師小結:相同的豆豆隊伍,顆粒越小,顆粒越多,顆粒越大,顆粒越少。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教師手拿海洋球和乒乓球。

師: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哪個排的隊伍長?哪個隊伍短?

師:同樣長的隊伍,哪個球多?哪個球少?

五、延伸活動

課間遊戲:走鋼絲。(以遊戲的形式,老師和幼兒一起走鋼絲,看我們走的腳步是不是一樣多?老師的腳步少,幼兒的腳步多。)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21

大班幼兒年齡和心理髮展特點是好訓,好問,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他們的思維發展已明顯地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但思維邏輯推理還是初步的。本次數學活動的設計力圖體現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做是隻之始”以及“從做中學,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的生活教育理論。通過投放幼兒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種子材料,創設問題情景,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操作,思考,探索。通過豆豆排隊,求排隊,遊戲“走鋼絲”,三個層層遞進的環節,讓幼兒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之間的一種互逆關係。在這個感知過程中,教師將重點放在思維的練習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讓幼兒在探索,記錄,討論,講述中求知,並在原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受新的體驗,獲得新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豆子進行分類,排列,並作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3。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豆子(蠶豆,黃豆,紅豆各十顆)

2、雙面操作板(前後一樣,如圖示。“0”是豆子的標誌,分別表示蠶豆,黃豆,紅豆)。

3、海洋球,乒乓球各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一起幼兒興趣。

教師:看桌子上有什麼?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幼兒:蠶豆,黃豆,紅豆。它們的名字叫種子。

二: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

師: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操作板。正反面一樣。圖示)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爲什麼?

幼:紅豆,因爲有紅豆標記。

師:那第二,第三條線上呢?

幼;黃豆,蠶豆。

師:排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你,讓他們站在線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數字記在後面的格子中。

在幼兒進行操作時,教師要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四層意思:要做什麼,要怎麼去做,要注意什麼,完成作業的標誌。尤其是“一個靠着一個”和“站在線上的要求,能排除不規範排列給比較。歸納以及形成正確概念所帶來的干擾因素,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探索習慣。

2、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幼兒講述排列結果,並討論“爲什麼都是十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

幼A:因爲紅豆小,所以排的最短。

幼B:因爲蠶豆大,所以排的最長。

幼C:因爲黃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不長也不短。

4、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三,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

師:看看紙板上的三條線條怎麼樣?

幼:一樣長。

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用的豆子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幼A:一樣。

幼B:不一樣。

幼C:不知道。

2、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

師: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在三條一樣的線上排列,看看他們的數量到

地會不會一樣多呢?

3、講述操作結果。

幼A:不一樣多。

幼B:紅豆用的最多,蠶豆用的最少。

4、討論:“爲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是,紅豆用的最多,蠶豆用的最少?

5、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的數量多,大種子用的數量少。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教師手拿海洋球,乒乓球提問:如果用相同數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和乒乓球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爲什麼?

幼:乒乓球小,排的隊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隊伍長。

師: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誰用的多?爲什麼?

幼:隊伍一樣長時,大的海洋球用的少,小的乒乓球用的多。

2、遊戲“走鋼絲”

師:老師和幼兒一起走“鋼絲”:從起點線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

老師和幼兒一起做遊戲。

師:爲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少,你們用的多呢?

幼: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我們腳小,用的步子多。

五、教師總結。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22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徵,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係。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1、一個較大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麼啊?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啊?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麼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現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大膽地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爲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一數,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整理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具,請你幫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徵。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並在一起會變成什麼呢?

4、遊戲:製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後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爲什麼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能?

2、共同總結: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着已有的半圓,從衆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大小的半圓,並拼一拼看看能否成爲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束課程。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23

活動目標

1.能對應畫面的釣魚的數量轉換成數字。

2.練習多少關係的比較以及10以內的減法列式計算。

活動準備

圖畫紙、迴紋針、磁鐵、竹筷子、蠟筆、毛線、大盆。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看過釣魚?

今天我們要自己來做一些魚,進行釣魚比賽好嗎?

2.教師示範製作釣魚道具

(1)用圖畫紙畫魚,並用剪刀剪下來,再用回形針夾在魚的嘴巴上,一隻魚就完成了。

鼓勵幼兒製作不同種類的魚。

(2)利用竹筷子、毛線、磁鐵製作釣竿:

將毛線的一端綁上竹筷子,另一端綁磁鐵。也可用膠帶固定,不要纏太厚的膠帶即可。

二、遊戲活動

1.將幼兒製作的魚,全部放在一個在盆裏面,讓幼兒可以盡情地釣魚。

2.教師限定時間,時間到後,請幼兒收竿,記錄釣到的魚。

三、數學活動

1.教師隨意舉兩個人爲例,

提問:這兩個人誰釣得多?誰釣得少?多多少?少多少?

並問幼兒怎麼判斷多多少?少多少?

2.引導幼兒以算式表達數學概念,教師用數字卡、減法卡、等於卡,進行示範。

3.在磁板上,以圖卡排出表達式,並用口語表達。

例如:強強釣了五條魚,珊珊釣了兩條魚,誰釣的比較多?多多少?

幼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

教師表達數學式,強強比珊珊多釣了三隻魚,五減二等於三:5-2=3

4.讓幼兒運用上述方式,任選兩位同伴釣魚的數量做比較。

四、請幼兒將自己練習的成果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24

活動名稱:

文具小超市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會用算式列題。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後纔會用到的。

3、能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佈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從5~10)、每組一個塑料框、計算用的紙和筆。

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超市買文具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從塑料框那那一份錢,請你用手中的錢去買文具,要求買的文具的總價格就是你手中的錢的數字。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字購買文具,並用算式列出所購買的文具式題。

4,請個別幼兒說說:我買了……文具,算題是……。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每組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2,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並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複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並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爲是必須的的文具。

3,集體討論

請個別小組展示所購買的文具。

(1)請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說說你們的理由?

(2)幼兒邊說老師邊出示相應的文字卡片。

(3)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文具是一年級小學生必須準備的?

(4)師生共同總結。

4,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後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

活動反思:

1、幼兒對人民幣感興趣。

2、引導幼兒動腦筋。

3、體現數學教育生活化。

4、數學問題情境化。

5、教育方法遊戲性。

6、活動環節訓練要複習序數。

7、要反覆做遊戲鞏固,把文具換其他物品培養幼兒靈活換算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 篇25

設計意圖:

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數的分合和10以內數的加減了,針對孩子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邏輯思維幾乎沒有的情況,我將數學的學習融入故事、圖片、遊戲等活動中,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孩子們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得輕鬆自如,教學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我的設計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評指正。

教學目標:

1、複習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礎上,學習5的加減。

2、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實際意義,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加減問題。

3、能根據分合式說出加減法算式。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加減法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加減法問題.

教學準備:

背景圖一幅,活動動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減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 幼兒書寫用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請幼兒認讀。

2.遊戲:碰球(複習5的分合)

師: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來是5。(依次說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減。

A1.出示背景圖,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草地上先跳來了2只小兔子,又跳來了3只小兔子,現在,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

3.啓發幼兒說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4.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5.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2 3=5)

6.提問:如果草地上先跳來3只兔子,後跳來2只兔子,應該怎樣說出算式?

7.請一名幼兒說出相關的算式(3 2=5)

8.比較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

9.拓展練習:8 9=17;9 8=?

B1.老師再次出示背景圖,操作並講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現在草地上有幾隻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並說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3.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4.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5-2=3)

5.提問: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還剩下幾隻兔子?

6.請幼兒交流、討論並回答。(5-3=2)

7.比較兩道減法算式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