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精選22篇)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精選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毛毛蟲》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精選22篇)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的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2、初步學會小碎步,團和躺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經驗準備:

1、初步瞭解毛毛蟲演變的過程

2、課件和圖片、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入教室

寶寶們,我們來做一隻可愛的小鳥飛到美麗的森林裏去吧!

二、出示毛毛蟲,熟悉歌曲

1、我們玩累了,來!寶寶們,找一個空地方坐好,休息一會兒。咦!你們看,那棵大樹上有什麼啊?

2、觀察毛毛蟲,理解歌詞

(1)出示毛毛蟲的圖片請幼兒觀察毛毛蟲長什麼樣的,它爬起來又是怎麼樣?(毛毛蟲爬起來是一扭一扭的)教師邊表演變唱,請幼兒和老師一起來做扭一扭的動作

(2)我們再來看看,毛毛蟲和我們一樣一天天長大了,要住在哪裏啊?(住在絲編制而成的家裏)學一學毛毛蟲睡在繭裏(雙手抱住自己的雙腿)

教師邊表演邊唱,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做團在一起的動作

(3)教師模仿蝴蝶出繭的聲音,問問幼兒:“毛毛蟲怎麼拉?”(毛毛蟲睡醒長大,從繭裏出來了)這時候,長大的毛毛蟲變什麼拉?(蝴蝶)教師邊表演邊唱,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做小蝴蝶飛的動作

三、創編毛毛蟲在繭裏以及變成蝴蝶飛的動作

1、哦!那麼多的小朋友都想做美麗的蝴蝶去採蜜,那我們一起來變成一隻毛毛蟲,爬上樹,住在繭裏,出殼變蝴蝶吧?

2、很多毛毛蟲變蝴蝶很美的,如果把翅膀扇起來就更美拉!請幼兒聽音樂玩第二遍。

3、老師提問:寶寶們,剛纔我們的毛毛蟲住在繭裏都是團着的,動腦筋想想,還可以怎麼睡?(幼兒創編)那如果蝴蝶怎麼飛會更鎂呢?(幼兒創編)表揚並請大家學一學動作和老師不一樣的小朋友。

4、請小朋友根據自己想的動作,聽音樂玩第三遍。

5、我們的毛毛蟲越變越漂亮越變越可愛了,很多小朋友都想看我們表演,那我們就出發吧!

四、結束:

幼兒隨老師跟音樂出活動室。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激發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學習用圓形連接的方法畫毛毛蟲,提高大膽繪畫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毛毛蟲

2、教師範畫,幼兒用紙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照片

教師:(好奇的口吻)哎呦,這是什麼呀?奧!是毛毛蟲呀。

小朋友,快給毛毛蟲打個招呼吧!

二、展開

1、出示照片—幼蟲

請幼兒仔細觀察,瞭解毛毛蟲的外形特徵。

提問:

(1)毛毛蟲的頭和身體是什麼形狀的?

(2)毛毛蟲的頭上有什麼?

觀看毛毛蟲

(3)毛毛蟲的身上長滿了什麼?

(4)毛毛蟲是怎樣走路的?

2、教師示範畫法。

(1)先畫圓圓的頭,在頭上畫出眼睛、鼻子、嘴巴和觸角。

(2)在頭的後面,依次畫出4、5個圓形。

(3)給毛毛蟲塗上好看的顏色。

(4)畫完後適當的添畫太陽、小草等。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三、結束

教師講評:重點從幼兒所畫的毛毛蟲的形狀方面進行評價。

課後反思:

從平時的美術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粘貼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而且他們對色彩也比較敏感,本着一切從興趣出發的原則,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對粘貼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也初步具備了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他們的作品非常的美麗。本活動的重點是將圓片片一張一張連接起來粘貼成毛毛蟲,並能以不同的顏色區分,我在示範過程中大概顏色這點強調得不太夠吧,又或許我提供給孩子們的圓片片搭配不太妥當,以至於有一部分孩子的毛毛蟲顏色只是一種,目標一沒有全部達成。每次活動中我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在我示範後讓幼兒自己操作時,總有幾個幼兒在喊:“老師,我不會!”當我再次詳細講解並示範後,他們還是說“我不會!”那我就在想,幼兒如真的不會時敢對老師說,他們沒有錯。可是講解得那麼清楚還是不會,是真不會還是假不會呢?還是對活動不感興趣呢?我認真分析了原因,一是我的教學方式方法太過單調吧,沒能吸引幼兒的注意,以後要在教學上多下點工夫,多動點腦筋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二是也有幼兒可能真的不會,那我可以改變一下示範的方法,比如我貼一點後,讓其他小朋友個別上來當小老師進行示範粘帖,然後教師啓發鼓勵,孩子們肯定會興趣濃厚。還有由於時間緊張,使得最後的活動評價未能完成的很好。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3

課程分析:

小班幼兒處於身心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合理的飲食和營養攝入對維護兒童的健康成長尤爲重要,而現實中老師卻發現,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卻大多有着挑食的習慣,特別是不喜歡吃蔬菜和水果。老師認爲幼兒剛入園的初期,正是糾正食物偏好的良好時期,對於偏食、挑食的孩子們,我們老師要有策略的正確引導,絕不可以一味強求孩子吃。

《綱要》中提出“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依據小班幼兒更直觀、感性的特點,老師和幼兒化身爲“毛毛蟲媽媽”和“小毛毛蟲”,以“想變蝴蝶的毛毛蟲”爲主線,開展了適合小班幼兒的講故事、創設“喂毛毛蟲”情境及請幼兒親自去“吃”水果蔬菜的活動環節,逐步將幼兒帶入情境,在聽聽、說說的自然情感交流中,滲透了“什麼都要吃”的飲食理念。

活動中滲透了星期幾、第幾天的數概念,喂毛毛蟲時的語言表達、禮貌交往,“吃食物”時的吃“一樣的”、“最喜歡的”和“沒吃過的”層次遞進,讓幼兒爬爬、玩玩中樹立培養“平衡飲食,合理營養”的健康理念,也體現了幼兒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

課程目標:

1.講講玩玩的過程中瞭解毛毛蟲愛吃水果蔬菜才變成美麗的蝴蝶。

2.通過情景引導,培養樣樣東西都愛吃、不挑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3.能積極參與活動,並體驗遊戲的快樂。

課程準備:

經驗準備:對毛毛蟲長大會變成蝴蝶自然想象有初步瞭解。

物質準備:各種蔬菜、水果的圖片若干、自制毛毛蟲、蝴蝶各一個,兩段音樂。

課程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語:今天天氣真好,小毛毛蟲們去爬一爬,玩一玩吧!(跟隨音樂做爬行,伸展,捲曲,打滾等動作) 回家休息嘍!

(創設毛毛蟲情景,引導幼兒練習膝地爬行,發展身體協調能力)

二、基本部分

1.引出故事名稱。

今天媽媽請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它是毛毛蟲寶寶,我們跟他打個招呼吧!他有一個問題問小朋友,毛毛蟲長大後會變成什麼?今天媽媽就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想變蝴蝶的毛毛蟲》。

2.講述毛毛蟲變蝴蝶的故事。

(1)師:有一隻毛毛蟲,長的又瘦又小,因爲他可不喜歡吃東西了,可是它非常想變成美麗的蝴蝶,於是它就跑去問媽媽:"媽媽、媽媽我怎樣才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媽媽告訴它:"你要多吃點水果蔬菜,樣樣東西都喜歡吃才能長大變成美麗的蝴蝶。"毛毛蟲聽了媽媽的話,下定決心要多吃點東西......

(2)教師喂毛毛蟲吃東西:星期一毛毛蟲吃了蘋果;星期二毛毛蟲吃了白菜;星期三毛毛蟲吃了黃梨;星期四毛毛蟲吃了胡蘿蔔;星期五毛毛蟲變成蝴蝶。

(3)教師提問:毛毛蟲是怎樣變成美麗的蝴蝶的?

教師小結:毛毛蟲吃了很多的水果蔬菜,水果蔬菜裏面有很多的營養,毛毛蟲才長大變成了美麗的蝴蝶。

3.出示新的毛毛蟲,師:"還有一隻毛毛蟲說我也想變成蝴蝶,那我該怎麼辦?”

(1) 你想喂毛毛蟲吃什麼?

(2)請個別幼兒上來喂毛毛蟲吃東西(茄子、桃子、南瓜、玉米),學習使用“毛毛蟲我請你吃…”句子。到了第五天,毛毛蟲變成了美麗的蝴蝶。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體驗情景遊戲的趣味性)

4.遊戲“我們都愛吃”

(1)師:小毛毛蟲們,剛纔毛毛蟲寶寶吃了很多的蔬菜、水果,他們變成了美麗的蝴蝶,我們怎麼樣也能跟它們一樣變成蝴蝶呢?媽媽也爲你們準備了許多的蔬菜、水果。

(2)教師示範操作的要求。

第一次吃一個跟媽媽一樣的食物,一次只能吃一樣食物。

第二次吃一個自己喜歡的食物,提醒幼兒可以跟別人不一樣。

第三次吃一個自己沒吃過的食物,我們要樣樣菜都吃才能更健康。

(在自然的情感交流中,培養幼兒“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健康理念,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瞭解食物間不同的營養,建立良好的飲食態度。)

三、結束部分

1.師:我們每樣東西都吃過了,要睡一覺養足精神,看看會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呢?

2.隨音樂變成了蝴蝶,一起飛到外面玩吧!

課程反思:

活動設置目標明確、層次清晰,環節緊緊相扣、逐層遞進,把抽象的健康飲食教育寓於生動的故事、情境之中。活動把幼兒帶入 “毛毛蟲” 角色中,從旁觀聽故事,到語言表述體驗情境遊戲,再到親自參與去“吃”各種喜歡的、沒吃過的食物,有效利用多種手段,引導幼兒在自然的情感交流中,培養健康飲食理念,建立良好的飲食態度。本次健康活動中還滲透身體協調、語言表述、數的感知、禮貌交往等多領域學習,關注到小班幼兒的整體發展。但是這次活動我還存在不足,活動中和幼兒之間的互動和表達還不夠充分,對幼兒的有些問題沒有很好的關注和迴應,這些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A段和B段音樂節奏的快慢變化。

2、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創造性得表現毛毛蟲和蝴蝶。

3、讓幼兒積極參與音樂遊戲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毛毛蟲和蝴蝶

2、每張椅子後面掛有一朵花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講述小故事

(1)師:你知道蝴蝶是誰變。

(2)師:你知道毛毛蟲是怎麼樣動的讓幼兒模仿毛毛蟲。

二、進行部分

1、欣賞A段音樂,嘗試用身體表現毛毛蟲。幼兒感受音樂慢慢的感覺,並且跟隨音樂逐個表現毛毛蟲的動作。

(1)師:音樂聽起來有什麼感覺?(很慢)

(2)師:我們一起來學毛毛蟲是怎麼動的。

2、欣賞B段音樂,嘗試用身體表現蝴蝶,感受與A段音樂的快慢變化。

(l)師:毛毛蟲長大了,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聽接下來的音樂的變化。

(2)師:這段音樂與前面慢慢的音樂比,聽起來又有什麼感覺?

(3)師幼共同表現蝴蝶飛舞的動作。

(4)完整的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毛毛蟲蛻變成蝴蝶快樂的飛舞。

(5)隨音樂遊戲。小蝴蝶飛舞着出去採蜜,在最後一小節音樂結束時,快速的回到座位,教師參與遊戲,和幼兒共同遊戲,

4、遊戲2—3遍。

5、結束活動。

師:天黑了,寶寶們跟着蝴蝶媽媽回家休息吧。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聽故事,並能夠簡單複述故事。

2、懂得團結的力量大。

3、能夠準確認識“毛毛蟲”和“螞蟻”。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能夠簡單複述故事內容,並且能夠準確認識“毛毛蟲”和“螞蟻”

活動準備

1、音樂律動《螞蟻搬豆》。

2、毛毛蟲和螞蟻的圖卡與字卡。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毛毛蟲與螞蟻》,請幼兒認真傾聽。並在講故事過程中出示教具。

2、故事結束,請幼兒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簡單回憶一下故事。

3、請幼兒在教師引導下,簡單複述故事內容。

4、遊戲《小毛毛蟲和小螞蟻》,請幼兒分角色扮演毛毛蟲和螞蟻,一起按照故事情節來進行表演。

5、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一隻螞蟻搬不動毛毛蟲,許多隻螞蟻一起,就可以搬動毛毛蟲,這就是團結的力量。並教導幼兒要團結。

6、播放音樂《螞蟻搬家》,請小朋友們即興表演,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就是故事稍微有點長,幼兒不易複述,如果將故事內容簡化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其中,能夠達到寓教於樂,並在遊戲中輕鬆掌握識字內容。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虛心接受好的建議,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6

《好餓的毛毛蟲》這是一首根據繪本故事原創的歌曲,歌詞最後象生詞的運用,可以大大增加歌曲的趣味性,讓幼兒多瞭解水果名稱。通過前期對繪本的學習,孩子們對毛毛蟲有了一定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教他們這首歌曲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在小班下期階段用遊戲的形式進行,有很多孩子還能自發地享受音樂故事、並熱愛表現。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唱歌是音樂教育的一種手段,每個孩子都喜歡唱歌,尤其是快樂的孩子更愛唱歌。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覺得開展歌唱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選擇合適的歌曲,讓孩子快樂參與;創設愉悅的情境,讓孩子快樂歌唱;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快樂創新。

活動目標

1.能模仿學唱歌曲的關鍵句。

2.能跟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毛毛蟲的動作。

3.熱愛大自然,展開想象,嘗試替換歌曲中的水果名稱。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學唱歌曲,帶有動作。

難點:簡單仿編歌詞中的水果名稱並展示。

教學準備

1.有閱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的閱讀經驗

2.毛毛蟲手偶

3.音樂鋼伴

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繪本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帶領幼兒角色表演毛毛蟲的蛹,邊做動作邊進場。引起幼兒興趣。(練聲)

2、基本部分。教師清唱表演,引導幼兒認識毛毛蟲的成長過程。

(1)教師角色扮演邊清唱示範,邊做動作表演毛毛蟲的變化過程。

師:剛纔毛毛蟲都吃了什麼呀?它是怎麼吃的?

(2)教師手指扮演毛毛蟲在身體上爬一爬,邊表演邊隨伴奏演唱。

(3)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試一試毛毛蟲每次吃完水果的身體變化。

小結:毛毛蟲每次吃完一種水果都會有變化:吃完一個大蘋果,變成食指;吃完兩個大香梨,變成兩根手指;吃完三個水蜜桃,小手變成"蛇頭狀"。

3、情景延伸,引導幼兒嘗試邊唱邊表演。

(1)教師邊唱邊帶領幼兒和"手偶毛毛蟲-毛毛"一起尋找吃的。(教師提出要求:毛毛最喜愛吃會唱歌的水果了)

(2)教師利用自制玩偶"毛毛",讓幼兒感受毛毛蟲的身體成長變化。

(3)教師通過喂"毛毛",引導幼兒嘗試替換歌詞中的水果名稱。

4、結束部分。隨音樂變成蝴蝶翩翩起舞地退場,充分讓幼兒在音樂中盡情享受並愉快表現。

【活動反思】

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故事情節簡單、充滿趣味性,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本次活動側重點在語言領域,但我遵循《綱要》和《指南》的思想,還涉及了科學領域。

而本次活動一共三個環節,清晰明瞭,第一環請孩子們說一說、學一學、做一做毛毛蟲吃的東西,以及它怎麼吃的,一開始孩子們還有點害羞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興趣是孩子的老師,第二環節,請孩子們邊看圖片邊複述故事,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驗快速的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了出來。這一環節很順暢,而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即有數學知識,又有語言表達能力。學習過程中孩子積極性很高,很快樂,輕鬆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第三環節就是遊戲環節,讓孩子們聽着音樂,從毛毛蟲變成蝴蝶飛來飛去。但是這個環節沒有孩子們只顧着遊戲,而沒有達到遊戲的目的。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同第一次教學)

二、活動準備:(同第一次教學)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講述《毛毛蟲的故事》結合課件讓幼兒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提問:毛毛蟲的身體是怎麼變化的?後來變成了什麼?

2.結合故事,邊遊戲邊進行印畫。

師:今天你們也來當毛毛蟲,一起去旅行吧。

1)提出要求:

A.點和點要儘量銜接好。

B.使用顏料注意衛生,用毛巾擦手。

2)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中以遊戲的形式,根據背景圖中故事內容的發展:毛毛蟲吃蘋果→吃梨子→吃葉子→睡覺→變蝴蝶(毛毛蟲的生長變化過程),隨着音樂邊行進邊印畫,教師指導幼兒印畫毛毛蟲注意點和點的連接及印畫蝴蝶的翅膀。

3.以音樂《蝴蝶飛》爲背景結束活動。

反思:

在作畫過程中,教師按原先預設的遊戲行進路線,逐一佈置好背景圖,讓幼兒隨教師根據故事內容邊遊戲邊作畫。但幼兒無法根據教師設定的路線進行,直接在背景圖上作畫。究其原因可能受到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1.幼兒年齡特點的關係。

2.課件的出示及教師一開始的直接示範使幼兒形成思維定式。

3.背景圖張貼得較爲接近。所以有以下兩個問題:

1.印畫毛毛蟲身體時,點連接得太長,比例不太協調的現象仍有出現。

2.由於幼兒印畫技能的缺乏,幼兒完成作品的情況不佳。

調整方向:

思考:行進式遊戲的方法是否就能體現遊戲的作用?對於幼兒繪畫技能有否幫助?是應該側重於幼兒的表現還是遊戲過程?是否應爲了遊戲而遊戲?

1.考慮到行進遊戲形式(即邊遊戲邊作畫)中毛毛蟲畫法技能的重複、作畫過程的中斷,因此將行進式遊戲的形式進行更改,仍讓幼兒自由進行表現。

2.爲了避免幼兒印畫表現蝴蝶時比例的不協調(身體較長,翅膀較小),因此將課件故事中毛毛蟲的形態加以修改(點的連接減少,不隨故事的發展而增長)。

3.繪畫的要求要體現表現蝴蝶的特徵時注意比例協調。翅膀的印畫除了用拇指還可用其他方式來表現。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模仿學習毛毛蟲爬(並手並膝爬)的方法,掌握並手並膝爬的動作要領。

2、遵守遊戲活動的規則,體驗爬行的樂趣。

活動重點:目標1

活動難點:目標1

活動準備:

1、已有經驗:幼兒已有手膝着地爬的經驗、認識毛毛蟲

2、材料準備:毛毛蟲頭飾、菜葉若干、泡沫墊若干拱形門4個、圈12個,筐4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創設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我是毛毛蟲媽媽,今天我要帶着寶寶們一起去菜地裏找食物,你們想和媽媽一起去嗎?

但是我們要先來活動一下身體哦。

2、隊列練習:一個大圓走。

3、準備活動:頭部——上肢——體側——踢腿——腹背——跳躍——整理。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探索毛毛蟲爬的方法。

(1)師:去菜地的路上要經過一片小山坡,媽媽要請毛毛蟲自己想辦法爬過去,記得回來的時候要從旁邊回來。

(2)幼兒在墊子上自由探索毛毛蟲的爬法。

(3)請個別幼兒示範爬過小山坡的方法。

師:你是怎麼爬過小山坡的?

2、幼兒學習新動作:毛毛蟲爬(並手並膝爬)。

(1)教師示範、講解動作要領。

師:我的寶寶們可真能幹,都學會了爬,可是,我們毛毛蟲有一種和別人不一樣的爬法,叫做毛毛蟲爬。

師:毛毛蟲們先輕輕地趴在墊子上,前面的小“腳”放在身體的前方,爬的時候,前面的小“腳”先向前,後面的小腳迅速地向前找前面的小“腳”。(幼兒觀察並跟隨教師一起做動作)

(2)幼兒自主練習,教師進行指導

師:你們想學習這個新本領嗎?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

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及時糾正錯誤的爬法,小結幼兒的練習情況。

師:剛剛我看到有些小毛毛蟲爬的不太正確,爬的時候小手要同時向前伸出去,小腳要迅速地向前。(可再讓幼兒進行一次練習)

3、遊戲:毛毛蟲找食物。

(1)介紹遊戲玩法。

師:剛剛我們學會了新本領,寶寶們都餓了,我們一起去找食物吃吧。毛毛蟲們要先爬過小山坡,鑽過山洞,跳過小叢林,找到我們的食物—嫩葉子,再從旁邊回來,放到筐子裏。(邀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2)提出活動要求。

師:這裏有4條小路,毛毛蟲可以選擇不同的小路去找食物,找到食物後要從旁邊回來。把菜葉放進筐子裏,可以再換一條小路去找食物。排好隊,注意不要離前面小朋友太近,容易被踢到。

(3)幼兒遊戲,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正確地方式爬行,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4)小結幼兒遊戲活動。

師:許多毛毛蟲都找到了自己的食物,還能選擇不同的路線去找食物,你們真厲害。

三、結束部分。

1、放鬆運動。

師:毛毛蟲吃飽了嗎?我們要來活動活動身體了,摸摸圓滾滾的肚子,拍拍自己的小腳。

2、幼兒離場。

師:毛毛蟲累極了,準備好好睡一覺,呼嚕嚕呼嚕嚕。很長時間毛毛蟲都沒有動,突然,他伸了一個懶腰,毛毛蟲發現自己長了一對漂亮的翅膀,一下子飛起來了,變成了美麗的蝴蝶,輕輕地飛走了。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

2.大膽表現故事中的擬聲詞“啊嗚、啊嗚”。

3.樂於參加文學活動,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毛毛蟲》課件,毛毛蟲、蘋果、香蕉、葡萄、巧克力、樹葉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通過課件引出故事,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播放課件,出示毛毛蟲的圖片。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故事(最前面的引子部分),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播放第一天(故事)。

提問:毛毛蟲看見了什麼?什麼顏色的蘋果?

2.按畫面方式學講第二天內容。

3.播放第三、四、五天(故事)。

4、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係。

(1)讓幼兒猜一猜毛毛蟲會變成什麼。

(2)播放課件,幼兒瞭解。

5、欣賞完整故事。

三、引導幼兒遊戲:毛毛蟲變蝴蝶

1.找食物。

2.毛毛蟲睡覺。

3.蝴蝶一起跟隨音樂跳舞。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慾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幼兒對《好餓的毛毛蟲》繪本十分感興趣 ,毛毛蟲吃各種各樣的水果是孩子們交往中談論的話題。在日常的活動中,幼兒喜歡自己動手操作,爲了滿足幼兒的興趣需要,利用《好餓的毛毛蟲》繪本中的情景,支持幼兒對現象大膽猜想和主動探究,更好地促進數學能力的發展,我們生成了此次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6 以內按數取物並說出總數。

2.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一樣多。

3.願意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點數水果圖片,並取出相應圓形卡片說出總量。

活動難點:初步能夠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一樣多。

活動準備

教師:PPT

幼兒:遊戲圖、水果卡片、彩色圓形卡片、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

(1)教師講述“毛毛蟲”的故事,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有一條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它四處尋找着可以吃的東西。

第一天,它啃了1個蘋果,可是它還覺得餓。第二天,它啃了2個梨子,可是它還覺得餓。

第三天,它啃了3個橙子,可是它還覺得餓。第四天,它啃了4個桃子,可是它還覺得餓。

第五天,它啃了5個香蕉,可是它還覺得餓。第六天,它啃了6個草莓,它終於吃飽了。

2、根據 PPT 的內容進行數量點數

(1)教師出示 PPT 水果頁,引導幼兒觀察水果卡片,說出每一個盤子裏水果的數量。

指導語:這裏有毛毛蟲愛吃的水果,請你看看都有哪些水果,每種水果各有幾個? 經驗提升:通過點數知道果盤裏水果的數量不相同。

(2)教師演示 PPT 取水果盤(如3個橙子),點數並說出總數後,再取出相應數量的彩色圓形,放在毛毛蟲頭的後面。

(3)請幼兒參與。取水果盤(如4個桃子),點數並說出總數後,再取出相應數量的彩色圓形,放在毛毛蟲頭的後面。

指導語:你覺得毛毛蟲想吃什麼水果?請你選一種水果,數數水果有幾個,你就點出幾張彩色圓形放在毛毛蟲身上,表示它吃了這麼多的水果。

請另一名幼兒選擇一張水果卡片(如5根香蕉),點數並說出總數後,再取出相應數量的彩色圓形大卡片,放在另一張大遊戲圖毛毛蟲頭的後面。

經驗提升:能夠按照水果的數量,取出相應的點數。

3、根據圖片的內容進行數量比較

(1)教師引導幼兒比較兩張遊戲圖上毛毛蟲的圓形卡片的數量,用合適的語言表達比較結果及比較的方法。

指導語:我們來比比這兩條毛毛蟲誰吃的多?誰吃的少?你是怎麼比的?

(2)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請幼兒與同伴進行比較,分別判斷自己和對方的毛毛蟲身上的圓形卡片數量,比一比誰的多,誰的少還是一樣多。

指導語:你請喂毛毛蟲吃水果。數數你的毛毛蟲吃了幾個水果?你旁邊小朋友的毛毛蟲吃了幾個水果?誰的毛毛蟲吃的多?誰的吃的少?是不是一樣多?

(3)幼兒分享操作結果。

指導語:你的毛毛蟲吃了一共幾個果子,旁邊小朋友一共吃了幾個果子?誰吃的多?誰吃的少?

經驗提升:初步能夠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一樣多。

活動總結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用幼兒喜歡的《毛毛蟲》繪本故事導入有一定的情境,能夠激發幼兒興趣,幼兒非常願意主動參與積極主動回答問題。通過毛毛蟲吃得水果數量,使幼兒練習6以內的點數,幼兒基本能夠6以內按數取物說出總數。在幼兒操作材料過程中,教師提示幼兒一邊按數取物一邊說一說表達。但是本次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比較物體數量時,是由我先引導幼兒一起進行數量的比較的方法,幼兒雖然能夠能夠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一樣多,完成活動目標。但是可以先請幼兒操作材料,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兩組物體數量比較的方法,請幼兒分享數量比較的好方法。再次請幼兒操作材料,鞏固數量比較方法,使幼兒初步懂得多、少或一樣多。在幼兒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獲得自信心,感受到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感受並掌握歌曲中啃蘋果的節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夠快樂的演唱。

2.嘗試隨着節奏用肢體動作創造性地表現蘋果被啃的動態。

3.在毛毛蟲啃蘋果的情境中體驗音樂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節奏圖譜、貼有蘋果的蘋果墊4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毛毛蟲來了

1.今天來了位朋友和大家做遊戲,是誰呢?(毛毛蟲)。

2.毛毛蟲喜歡吃什麼呢?

(播放毛毛蟲啃蘋果音效,傾聽後猜測)

3.毛毛蟲到底喜歡吃什麼呢?我們來看看!(播放PPT)

4.哇,毛毛蟲這麼喜歡吃蘋果,它經常會一口一口啃蘋果哦,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音效)它是怎麼啃蘋果的?

二、123變蘋果

1.毛毛蟲這麼喜歡咔嗞咔嗞的啃蘋果,那我們小朋友就變成蘋果送給它。來!不同的小朋友變成不同的蘋果!

2.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蘋果造型。(1,2,3,變!)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2

活動背景分析

開展“可愛的蟲蟲”主題活動期間,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成爲孩子們關注的焦點,毛毛蟲變蝴蝶的神奇過程尤其吸引大家。孩子們喜歡翻看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教材圖畫,圖書角里《好餓好餓的毛毛蟲》圖書也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我發現“毛毛蟲變蝴蝶”這個題材非常適合進行舞蹈創編。因此,精心製作了“毛毛蟲變蝴蝶”的動畫課件和音樂,藉助動畫以及段落分明的音樂,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表現毛毛蟲到蝴蝶的變化過程。這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幫助幼兒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感受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各種身體姿勢創編毛毛蟲變蝴蝶過程中的表情、姿態、動作。

2 能與同伴友好商量、合作,創編舞蹈動作。

3 充分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卵——毛毛蟲、毛毛蟲——繭、繭——蝴蝶),有蝴蝶飛舞的動作經驗。

物質材料:“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和音樂。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節選自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第三段音樂節選自肖邦的《仙女圓舞曲》,課件設計剪輯自《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視頻文件。

活動重難點

重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和變化,用頭、手、軀幹動作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難點:理解音樂性質,用相應的姿態、表情、動作進行表現。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聯想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 回憶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 第一次欣賞音樂。

師:現在大家來聽一段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聽完以後告訴我聽起來感覺怎麼樣?(感覺很優美、歡快;聽起來想跳舞……)

3 第二次欣賞音樂,並播放“毛毛蟲變蝴蝶”的課件。

師:老師把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配進了音樂裏。我們來看一看。請小朋友動腦筋想想。我們怎樣用身體表現毛毛蟲變蝴蝶,

師:請遙遙和成成來表演一下。(身體扭動變成毛毛蟲,雙臂學蝴蝶飛)

二、分段欣賞音樂,進行動作創編

1 感受第一段音樂,大膽創編卵變成毛毛蟲的過程。

(1)欣賞音樂的第一部分,引導幼兒用身體、手臂創編毛毛蟲爬、鑽的動作。

師:我們來聽聽卵變成毛毛蟲活動的這段音樂,大家想想卵是怎樣活動的,我們可以怎樣將自己變成毛毛蟲。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怎樣從卵裏出來的?怎樣扭動?毛毛蟲往樹上爬的時候,它的身體該怎麼樣動?能加上一點身體方向的變化嗎?除了身體能變成毛毛蟲,還能用哪個部位變成毛毛蟲?做什麼動作看起來像毛毛蟲爬?

(2)集體表現,體驗創編的樂趣。

師:我們跟着音樂來跳一跳卵變成毛毛蟲的舞,要注意動作與節奏的配合,把你們喜歡的動作用上。

(3)請大家欣賞同伴的表演,並評價。

(4)再次集體表演,進行表情的突破。

師:舞蹈不光要有動作,還要有表情。想想好奇的毛毛蟲有怎樣的表情,該怎樣做?(睜大眼睛、要笑、嘴巴要張開)我們配上表情再來一次,我想看到最可愛的毛毛蟲。

(5)評價幼兒表現。師:有了表情,毛毛蟲變得可愛極了。

2 感受第二段音樂,大膽創編動作表現毛毛蟲變成蛹的過程。

(1)欣賞毛毛蟲變成蛹的音樂。師:這段音樂是毛毛蟲的身體變成了蛹,邊聽邊想想它是怎樣變成蛹的。

(2)根據音樂的情緒,創編毛毛蟲吐絲、纏絲的動作。

師:音樂變慢了。毛毛蟲慢慢地、小心地開始吐絲把自己包起來。它怎樣吐絲的?(引導幼兒用手臂往身體的上面、下面、旁邊、前面等方位,用站着、跪着、蹲着等姿態表現“吐絲”。)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編的快樂。師:你們都編出了自己的動作,想想毛毛蟲現在的心情,該用怎樣的表情來跳毛毛蟲變成蛹的舞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配合音樂的節奏,動作慢了下來,看上去很美。

3 感受第三段音樂,與同伴互動。

(1)欣賞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音樂,運用已有的蝴蝶飛的動作經驗。表現毛毛蟲歡快地飛舞。

(2)與同伴互動,表現毛毛蟲變成蝴蝶後的心情。

師(根據幼兒回答不斷追問):毛毛蟲終於變成了蝴蝶,它多麼高興啊。你能用什麼樣的動作把快樂的蝴蝶跳出來?動作很優美,你和朋友打招呼了嗎?蝴蝶怎樣打招呼?你們一起慶祝了嗎?怎樣轉,用什麼樣的步伐?還能用什麼步?太好了。你們會用這麼多的動作和步伐。

(3)集體練習,充分體驗創造的快樂。

師: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注意和音樂、朋友的配合。

(4)評價幼兒的表現。師:你們不僅自己會跳,還能和朋友合作。真是一羣快樂的小蝴蝶。

4 完整隨音樂表現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1)幼兒完整表現創編。師:剛纔小朋友們自己編出了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我們連起來跳一次,一定要注意音樂的節奏和變化。有表情地跳出毛毛蟲變蝴蝶的舞蹈。

(2)欣賞同伴的舞蹈,並評價。

(3)再次完整表現創編,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三、分組協商,運用綵帶進行舞蹈的創編

1 出示綵帶。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和朋友商量一下怎麼把綵帶用到剛纔的舞蹈裏。

2 幼兒到場地的四周取綵帶,並和同伴商量。

3 請幼兒說說商量的結果後,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使用綵帶跳起舞蹈,

4 教師總結幼兒的表現。師:你們能靈活運用綵帶,每一組都用得不一樣,還能和音樂配合,很好。

四、欣賞教師的舞蹈,在教師的舞蹈裏尋找自己的動作,再次體驗創編的成功感

1 欣賞教師舞蹈。師:老師把小朋友剛纔編的動作都編進了舞蹈裏,你們想看嗎?感覺怎麼樣?

2 和教師一起再次表現舞蹈。

五、結束。愉快的“小蝴蝶”飛到操場玩耍。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3

目的:

學習伸展和捲曲的動作,學習跟隨韻律移動身體,增強身體的靈活性。

準備:

音樂、地毯、各種高低不同的拱形門

過程:

一、毛毛蟲長大了

在活動場地上鋪上地毯,並播放輕快、活潑的音樂,和幼兒一同扮演小毛毛蟲。

1、“春天來了!看,地上有許許多多的小毛毛蟲。”老師和幼兒一起躺在地上自由捲曲身體。

2、“小毛毛蟲吃樹葉,一天一天長大了。”老師與幼兒跟隨音樂節拍左右移動。

3、“最後小毛毛蟲長大了,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幼兒慢慢站起來,伸展身體。手腳自由向左右上下伸展,慢慢腳跟離地,使勁吸氣,手向左右緩緩放下,腳跟着地,使勁呼氣。

二、蝴蝶的遊戲

在活動場地上佈置各種高低不同的拱形門,並播放歡快、節奏感強的音樂,和幼兒一同扮演小蝴蝶。

1、“春天的公園真美,四處是鮮花和綠葉,小蝴蝶在這裏開始了捉迷藏。”

2、老師用身體、器材搭建各種高低不同的山洞,組織幼兒進行遊戲。

3、情景遊戲:《捕蝴蝶》

老師扮演捕蝴蝶的人,幼兒扮演小蝴蝶。在音樂伴奏下捕捉蝴蝶,小蝴蝶則四處躲閃。被捕捉到的小蝴蝶下場休息,作拉拉隊爲在場上的小朋友加油。音樂結束後,留在場地上的蝴蝶爲“蝴蝶小明星”、

三、整理活動

幼兒四散站在場地上,在輕柔的音樂伴奏下,老師組織幼兒放鬆身體。

1、“玩了一天真累呀,小蝴蝶們要休息了”。幼兒站立,雙手自上而下伸直並作身呼吸,然後坐場地上休息。

2、組織幼兒討論活動的樂趣。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好餓的毛毛蟲》是美國作家艾瑞克---卡爾進行創作的文學作品,故事充滿詩意和創意,綠葉、大地、蝴蝶、五彩繽紛的果實。故事描述了蝴蝶的成長過程,它以星期作爲開頭,各種水果點心等食物依次在每天出現,語句排列對應有序,使故事讀起來頗有情趣。

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故事,讓幼兒瞭解毛毛蟲的生長以及變成蝴蝶的過程。

2、通過看看猜猜說說,讓幼兒初步學會閱讀繪本並嘗試講述故事。

3、在閱讀中讓幼兒感受繪本故事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繪本PPT、小圖片、大書《好餓的毛毛蟲》、蝴蝶翅膀一對、遊戲音樂活動過程:

一、介紹封面師:今天許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大圖書。

介紹封面師:封面上有什麼?(逐一介紹題目、作者、圖畫)師:題目下面小小的字告訴我們作者是誰。

二、看大書:

看着封面上的毛毛蟲你們覺得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你們見過毛毛蟲嗎?它是一下子變成蝴蝶的嗎?

1、師:月光下,一片樹葉上躺了一個什麼東西?

(豐富詞語:月光下)師:小小的是“卵”

2師:小小的卵會變成什麼呢?

(翻過一頁提要求)師:這是一條怎樣的毛毛蟲?(又小又餓)完整講述:星期天,“啵”的一聲,毛毛蟲從卵裏爬了出來。(重點突出啵)師:毛毛蟲是從哪裏來的呢?

3、師:又小又餓的毛毛蟲準備去做什麼呢?寶寶們,如果你們餓的時候會做什麼呢?

師:毛毛蟲擡着腿準備去吃東西啦。

4、師: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什麼?(一個蘋果)完整講述: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可是他還是很餓。

5—8、(逐一看圖片)師:接下來誰能用剛纔的話來說一說毛毛蟲吃了什麼?

(順序可以前後顛倒)固定句試9、師:到了星期六,毛毛蟲還是沒有吃飽,它會吃什麼呢?

10、師:吃了這麼多的東西,毛毛蟲怎樣了呢?它還是當初那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嗎?

(豐富詞語:又大又胖)11、師:長大了的毛毛蟲去哪裏了呢?

毛毛蟲吐絲,把自己包了起來變成了“繭”房子12、師:經過了2個星期,毛毛蟲咬破了繭終於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蝴蝶。

三、演變過程:

原來毛毛蟲小的時候是一個小小的卵,慢慢的從卵裏鑽出了一條毛毛蟲,慢慢的毛毛蟲吃了很多東西長成了大毛毛蟲,最後吐絲把自己包在繭房子裏面,經過2個星期之後,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循環圖指示)

四、完成講述:

幼:集體講述五、結束師:讓我們也變成一隻蝴蝶飛到外面去找春天吧。

反思:

教研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是我對於繪本依然追溯着,也迷惑着。通過這次的教研活動,活動後大家對我的課評尤其是鞠老師耐心仔細的`幫我斟酌教案並給了我很多有關繪本的指導意見,讓我豁然開朗,深受其中。

先說說我課前感受吧。當拿到《好餓的毛毛蟲》這本繪本書的時候,給我第一感覺就是不知道從哪裏入手,不知道如何寫教案,不知道目標怎麼定,更不知道如何通過一個活動給予幼兒帶來些什麼?很迷茫很糾結到底要不要上這個活動。外加繪本對於我來說是第一次嘗試,心理一點底都沒有,但是我還是鼓足勇氣準備和我們班級的小朋友一起迎接新的挑戰。

我爲何會失敗?其實是我沒有真正地理解繪本教學的教育目的。繪本閱讀不僅僅是讓幼兒理解、熟悉故事的主要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對繪本畫面的觀察,引導幼兒展開想象的思維,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先和圖示進行對應、碰撞,產生共鳴,然後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畫面。同時讓幼兒知道書頁上的文字是用於表達圖畫上的主要意思。並且培養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和愛書的習慣。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在幫助毛毛蟲安排食譜的過程中嘗試根據水果的不同種類進行排序。

2、要求幼兒能用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排序規律。

活動準備:

課件《好餓的毛毛蟲》和《毛毛蟲食譜》、人手一條毛毛蟲、幼兒排序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出主題

先出示卵,引導幼兒思考卵會變成什麼?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教師和幼兒一邊看圖一邊理解故事

1、毛毛蟲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分別吃了哪些食物?

2、星期六又吃了許多什麼?

3、毛毛蟲吃的食物太多,消化不良,該怎麼辦?

4、引導幼兒如何幫助毛毛蟲安排食譜。

三、教師演示多媒體,示範如何給毛毛蟲安排有規律的食譜

1、先出示幾種完整的食物排列,引導幼兒說說排列規律。(abab式→abbabb式→abcabc式)

2、其次再出示一些不完整的食物排列,引導幼兒說說少了什麼。

四、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爲毛毛蟲設計有規律的食譜

1、幼兒每人一條毛毛蟲以及可供排列食譜的水果若干。

2、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排序有困難的幼兒。

3、展示毛毛蟲的食譜,和幼兒一起檢查並糾正。

五、出示課件,教師接着講述故事結尾部分,讓幼兒知道毛毛蟲最後變成蝴蝶。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6

設計意圖

《好餓的毛毛蟲》是一本色彩鮮豔,動畫形象的圖畫書。它沒有太多的文字,而是以孩子感興趣的圖畫表現出來。根據星期幾的不同,會吃不同的水果,數量和星期幾有關係。書上還有小洞洞,而且可以看到蟲子從小洞洞裏爬出來,最後還變成了美麗的蝴蝶。這個有趣的故事將語言、科學、數學的知識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圖畫生動形象,非常符合小班幼兒天性好奇、愛觀察的特點。它符合小班幼兒欣賞的年齡特點,而從認知角度來看,它不僅表現了毛毛蟲從卵到幼蟲到繭到蝴蝶的整個蛻變過程,更重要的是故事當中隱含了5以內數量的感知與匹配。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愛玩,並樂於在玩中去學習各種知識,對故事欣賞非常感興趣。進餐中有些幼兒會有挑食和不愛吃飯的習慣,所以我設計了本次語言教學活動《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藉助這本繪本引導孩子熟悉星期、水果、色彩、食品名稱以及蝴蝶的成長曆程等,在故事的講述中也可告知小朋友們每一天都會有新的變化,每天都要好好吃飯,吃得多身體纔會長高高,變成漂亮帥氣的大哥哥大姐姐,喜歡吃的食物不能多吃,食物要營養搭配,不然就會像毛毛蟲一樣吃了太多的零食肚子不舒服了。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

1、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認知目標:

2、欣賞繪本故事,瞭解毛毛蟲的成長以及變成蝴蝶的演變過程

能力目標:

3、鼓勵幼兒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毛毛蟲和蝴蝶。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繪本故事,瞭解進餐要合理適量。

活動難點:嘗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毛毛蟲和蝴蝶的動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知道蝴蝶是毛毛蟲演變而來的,

2、對食物的顏色名稱有一定的認知物質準備:《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導入

師: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呀,毛毛蟲扭呀扭呀扭呀,爬呀爬呀爬呀,咦,毛毛蟲不見了,毛毛蟲爬到哪裏了,小朋友們快仔細看一看毛毛蟲在哪裏啊?教師出示毛毛蟲,噢,找到了,原來啊,是毛毛蟲寶寶餓了,肚子都咕嚕咕嚕叫了,它要去找食物了,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餓好餓的毛毛蟲》這個故事,看看毛毛蟲都找了哪些好吃的食物吧。

二、教師展示PPT進行繪本故事的分享。

1、出示封面,教師向幼兒介紹繪本的作者以及出版社。

2、出示圖二、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圖片上都有什麼啊,,(樹葉、月亮、白白的東西)師:月光下,一顆小小的蛋,躺在樹葉上,這會是什麼蛋呢,小朋友你們來猜猜這會是什麼蛋呢,(雞蛋、鴨蛋、鳥蛋)老師也不知道這是什麼蛋,讓我們一起跟隨故事的發展去探索一下這個答案吧。

3、出示圖三、師:小朋友們,這幅圖裏面你們看到了什麼呢,(太陽,毛毛蟲)那我們剛纔看到的蛋你們覺得是誰的蛋呢?對了,就是毛毛蟲的蛋,現在毛毛蟲從蛋裏出來,要去找好吃的食物了。

教師講述故事:師: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暖和的太陽升起來了,“嘭“的一聲,一條又瘦又餓的毛毛蟲從蛋裏爬出來。

4、師:毛毛蟲餓了,他要去找一些東西吃,你們看,毛毛蟲找到了什麼啊,(一個大蘋果)星期一,毛毛蟲吃了一個蘋果,可是它還是覺得很餓。小朋友你們說該怎麼辦呢?

(再去找一些吃的)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他都吃了什麼食物,(教師分別將星期一到星期五毛毛蟲吃了什麼食物向幼兒講述,講到週六的時候讓幼兒去猜一猜,毛毛蟲會吃些什麼食物,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

5、星期六的時候,毛毛蟲吃了很多的東西,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看看毛毛蟲都吃了什麼呀,讓幼兒看圖片講述所看到的食物。

師:毛毛蟲一下子吃了這麼多,會怎麼樣呢,(毛毛蟲會肚子痛)它爲什麼會肚子痛呢,(因爲吃了太多的東西)

師:因爲毛毛蟲吃了很多很多的食物,那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像毛毛蟲一樣呢,喜歡吃的食物一下子吃很多很多可以嗎?(不能)

6、你們看,因爲昨天毛毛蟲吃了很多很多的東西,肚子不舒服,所以呀,他想讓小朋友告訴他它應該吃些什麼食物,看看誰是一個熱心的小朋友幫助毛毛蟲。想一想毛毛蟲平時最愛吃什麼了啊,(樹葉)對了,今天是星期天,毛毛蟲啊,吃的是又嫩又綠的葉子,覺得舒服多了。小朋友,爲什麼毛毛蟲吃了葉子覺得舒服多了呢,(因爲葉子對毛毛蟲來說是最好的食物,毛毛蟲應該多吃葉子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平時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雞蛋等有營養的食物才能快快地長大)。

7、師:毛毛蟲呀,自從肚子痛的那天起,再也不亂吃東西了,看現在的毛毛蟲師怎麼樣的呀?師:恩,小小的毛毛蟲長大了,現在的毛毛蟲不再是一條小毛毛蟲了,它是一條又肥又大的毛毛蟲。它呀爲自己造了一座叫“蛹”的小房子,讓自己躲到裏面去。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爲什麼要躲在這裏嗎?(因爲它長大了,要變成小蝴蝶了),毛毛蟲變成了一隻漂亮的小蝴蝶了。

活動總結

故事已經講完了,現在,我就要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好餓好餓的毛毛蟲是如何變成漂亮的小蝴蝶的。(吃了很多的食物)對了,毛毛蟲每天都會吃很多食物,慢慢的就長大變成小蝴蝶了,但是呢,要根據自己吃飽的情況定如果自己小肚肚吃飽了,就不能再吃了,不然會不舒服的。小朋友們如果想變成大哥哥大姐姐應該怎麼做啊,每天要好好吃飯,不挑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垃圾食品。最後毛毛蟲長大了變成了什麼啊,(蝴蝶)那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前面模仿一下毛毛蟲和小蝴蝶。(請幼兒上臺自願展示毛毛蟲或者小蝴蝶的形態)。

活動延伸:

在班級裏做食物金字塔向幼兒介紹哪些食物是應該多吃的,哪些食物應該是少吃的。同時也可將故事裏的食物弄成半成品放在美工區讓幼兒在區域時間進行操作。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閱讀故事,感受毛毛蟲變蝴蝶的神奇。

2、能有興趣地觀察畫面,樂意講述畫面的內容,欣賞畫面造型美和色彩美。

3、閱讀過程中樂意點數,對故事中的數量關係感興趣。

活動重點:

能有興趣地觀察畫面,樂意講述畫面的內容。

活動難點:

欣賞畫面造型美和色彩美,逐步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看的圖書,你們看,是關於誰的故事呢?毛毛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

二、師幼分享閱讀。

教師閱讀文字,幼兒欣賞畫面,根據內容及時與幼兒互動。

第一頁:教師指圖提示“月光下”、“小小的卵”。

第二頁:提示“太陽”、“毛毛蟲”。

第三頁:提問:它開始去找吃的。星期一,他吃了什麼?(請幼兒回答後,用手指模仿毛毛蟲鑽進蘋果的洞洞裏,嘴裏發出“啊嗚啊嗚”的聲音模仿毛毛蟲吃蘋果。)

第四——七頁:提問,幼兒模仿動作。

第八頁:“可還是好餓。”星期六,他吃了什麼?那天晚上,毛毛蟲怎麼了?

第九頁: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蟲吃了什麼,他的肚子還痛嗎?

第十頁:現在,他不餓了,他變成了一條怎麼樣的毛毛蟲?

第十一頁:“現在毛毛蟲造了一個小房子,叫“繭“,把自己包在了裏面。”

第十二頁:現在,他變成了什麼?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蝴蝶?

三、聽故事錄音,教師翻閱掛圖,幼兒欣賞故事。

四、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春天來了》,鼓勵幼兒看圖講述故事,數數畫面上的毛毛蟲都吃了哪些食物,再和同伴交流。

活動反思:

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幼兒平時看慣了教師的掛圖,這次的這本大圖書一下子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使我很輕鬆的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由於本次活動的內容是讓幼兒有興趣的觀察畫面,樂意講述畫面的內容。在每個環節我都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畫面的內容,在第三頁到第七頁主要都是物體和數量的變化,我鼓勵幼兒用“星期幾,毛毛蟲吃了幾隻什麼東西?”“我們應該鑽幾下啊嗚啊嗚?”通過這兩個主要問題解決目標二、三。最後根據小班孩子喜歡遊戲的年齡特點,我通過讓孩子表演毛毛蟲的生長過程,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的過程,鞏固幼兒對星期幾吃了幾個東西的概念。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撕紙的技能,繼續鞏固基本的粘貼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

3、感受嘗試學習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撕紙的技能。

難點:利用撕好的圖形粘貼成一幅有意義的畫。

活動準備

兩幅“毛毛蟲“圖片、勾線筆一支、白紙彩紙若干張、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學習興趣

春天來了,小草扭動着身體慢慢地舒醒過來,它揉揉眼睛:兩隻可愛的毛毛蟲從它身旁爬過(出示圖片),於是它笑了。

問題1:小朋友,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兩隻毛毛蟲有什麼不同?(剪;撕)

問題2:毛毛蟲的身體是由哪部分組成?

二、探索創作

1、教師用撕紙的方法示範“可愛的毛毛蟲”。

2、提供材料,讓幼兒練習撕紙的技能。(播放音樂)

3、教師請撕好的幼兒到前面來示範粘貼,並針對幼兒自由探索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比較。教師作正確的粘貼方法。

4、指導幼兒用勾線筆畫出毛毛蟲的眼睛和小腳。

5、鼓勵幼兒想象在空白處添畫,構成一幅有意義的畫面。

三、展現交流

1、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擺放在桌面上,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樣製作毛毛蟲,並且能用簡單的句子講述畫面內容。

2、聽音樂模仿毛毛蟲怎樣爬。

四、活動延伸

活動過後,師生一起把幼兒的作品佈置在教室裏,讓幼兒欣賞。

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節課開展得很順利,課前準備很充分,操作熟練,引導到位,幼兒的參與性很高,體現活動的趣味性。主要表現在:

1、通過觀察、觸摸得知剪和撕的結果,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提供豐富材料,引導幼兒自由創作。

3、爲幼兒提供練習機會,如:添加繪畫的元素,可以提升視覺形象。

不足之處:

1、缺乏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想在課前教室裏裝飾許多漂亮的撕紙作品,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在欣賞過程中引導幼兒明朗創造意圖。注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如:圓形可以製作毛毛蟲,還可以做成什麼呢?啓發幼兒想象圓形的多樣性。再次就是以小組的形式讓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與遊戲活動理解故事內容。

2、喜歡故事,大膽講述 “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的句型。

3、知道毛毛蟲長大會變成蝴蝶。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一起做“毛毛蟲熱身操”(我是毛毛蟲媽媽, 跳完舞你們是不是餓了,那媽媽帶你們一起去找吃的吧!(把食物分散開,媽媽帶幼兒去找)

二、基本部分

1、“媽媽”帶幼兒一起去找。師幼學着毛毛蟲的樣子一起爬到蘋果樹前,看到一個大蘋果,媽媽摘下來跟寶寶一起啊嗚啊嗚吃掉了,我們肚子吃飽了,睡覺了。

第二天,肚子餓了,媽媽帶寶寶來到了草叢裏,發現了兩根香蕉,寶寶學着媽媽的樣子一起吃掉了。

第三天,睡醒了,媽媽帶寶寶從草叢中找到了三顆紫葡萄,跟媽媽一起啊嗚啊嗚吃掉了。

第四天,“媽媽”帶寶寶又發現了四塊咖啡巧克力,然後大口大口啊嗚啊嗚吃掉了

第五天,“媽媽”帶寶寶找到了五片樹葉,又啊嗚啊嗚吃掉了 。

2、教師總結:寶寶們,你們吃飽了嗎?剛纔這個故事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毛毛蟲”,告訴媽媽你們剛纔吃的都是什麼?帶領幼兒按照順序說數量幾個,你是怎樣把它吃掉的?(幼兒回答“啊嗚啊嗚”大口吃掉的,第一次吃到了一個蘋果,第二次吃掉了兩個香蕉,第三次吃掉了三顆葡萄,第四次吃掉了五片樹葉,幼兒回答吃的東西時,就從圍裙兜拿出來一個一個擺上去。

第一次找到了數量“1”

第二次找到了數量“2”

第三次找到了數量“3”

第四次找到了數量會是幾呢?幼兒回答時說啊嗚啊嗚吃掉了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毛毛蟲是不是吃的越來越多?

原來毛毛蟲第一天吃了一個蘋果(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出小結內容)

第二天吃了兩根黃色的香蕉

第三天吃了三顆紫葡萄

第四天吃了四塊咖啡巧克力

第五天吃了五片樹葉

3、有一個好看的動畫片裏面也有一隻綠色的毛毛蟲,它的肚子也餓了,我們看看它都吃到了什麼?(觀看時允許幼兒講出故事內容,不播放結尾,讓幼兒猜想)

三、結束部分

教師出示圖片實物,毛毛蟲破繭變蝶。

小結:哦,原來毛毛蟲長大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

讓我們與客人老師一起也變成美麗的蝴蝶去操場玩遊戲吧。

活動反思:

“毛毛蟲的故事”這一活動,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把兒對毛毛蟲的生態的認識與已有的經驗有機結合,增強幼兒認識毛毛自然成長變化過程,以遊戲和律動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凸現了小班幼兒活動的遊戲性,讓孩子的知識經驗在遊戲中得到積累和提升,讓幼兒的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展現和提升,整個活動中我與幼兒們一起遊戲、一起思考,一起表達,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並且在遊戲活動中感受到快樂。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20

活動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看到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着採蜜,他們對蝴蝶充滿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說:蝴蝶是從哪裏來?它怎麼會飛?它的衣服怎麼這麼漂亮等等?爲幫助幼兒能更好的瞭解蝴蝶,結合《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使他們對蝴蝶的生長過程有一個全面瞭解。

活動目的: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

2、學習量詞:個、根、顆、塊、片;學說短語:我吃了……

動準備:

圖片教具:毛毛蟲一條,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教師頭戴毛毛蟲頭飾,告訴幼兒,老師今天變成了毛毛蟲媽媽,做毛毛蟲可好玩了,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一起來跟着媽媽爬一爬。

2、分段講述故事,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毛毛蟲爬啊爬,爬地很累了,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了,我們聽聽毛毛蟲吃了什麼?分段欣賞故事,邊講故事邊放多媒體。

毛毛蟲的肚子餓了,吃了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重點指出吃的是什麼顏色的什麼水果,複習顏色,數數,學習量詞:個,根,棵,塊,片。

第一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個?是什麼顏色的?

第二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根?是什麼顏色的?

第三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顆?是什麼顏色的?

第四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塊?是什麼顏色的?

第五天,毛毛蟲吃了什麼?吃了幾片?是什麼顏色的?

根據幼兒回答重點學習量詞。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係。(放多媒體)毛毛蟲吃了那麼多的東西,吃飽後它會做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毛毛蟲吃飽了,肚子怎樣了?(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做了個什麼動作(結個蛹把自己包起來好好地睡一覺)老師做動作,幼兒模仿。醒來後它發現了什麼?(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毛毛蟲就變成了什麼?(美麗的蝴蝶)小結:毛毛蟲吃飽後長大了,結了蛹,睡一覺後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

4、情景遊戲,複習故事內容。

1)毛毛蟲跟着媽媽一起出發。

2)第一天我吃了什麼?引導幼兒學說“我吃了…”,然後邊爬邊找相應的實物卡片,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第二天——第五天遊戲相同。

3)毛毛蟲吃飽了,做了什麼動作?跟着老師一起模仿毛毛蟲團緊身體結蛹然後變蝴蝶的過程。

5、活動結束:

我們都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來,我們一起飛一飛,天氣真好,我們到草地上去飛一飛吧。”帶領小朋友去場地上做“蝴蝶飛”的遊戲。

活動反思:

相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思維特點是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看到美麗的蝴蝶,想到的也是自己所看到的表面上的、比較直觀的外表現象。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扮演毛毛蟲,在具體的情景中、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知道毛毛蟲是吃了東西、睡了一覺才變成美麗的蝴蝶。活動中,運用遊戲法讓幼兒對毛毛蟲五天吃的東西有了一個量的認識,在爬爬玩玩中學說短語,既符合幼兒好奇的天性,提高了口語能力,又達到活動的目標。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21

教學目標:

1、伴隨音樂擺動身體。

2、掌握伸展動作和捲曲動作。

3、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度。

教學準備:

音樂、毯子、拱形門(高低不同)

教學過程:

一、毛毛蟲變蝴蝶

在教室內鋪上毯子,播放音樂,師生共同扮演小毛毛蟲。

1、“啊!春天來了!快來看呀,地上有好多的小毛毛蟲。”老師帶領幼兒躺在毯子上身體捲曲。

2、“小毛毛蟲大口大口地吃樹葉,它們的身體慢慢長大了。”師生隨音樂擺動身體。

3、“終於,小毛毛蟲長大了,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教師帶領幼兒緩慢站起來,伸展身體,踮起腳尖,用力吸氣,手向兩側慢慢放下,腳跟着地,用力呼氣。

二、做遊戲:小蝴蝶

在戶外場地上佈置好拱形門,在音樂伴奏下,師生扮演小蝴蝶。

1、“哇!公園裏好美呀!到處都是盛開的鮮花,小蝴蝶要在花叢中捉迷藏。”

2、教師用身體或器材搭建各種山洞,帶領幼兒做遊戲。

3、情景遊戲《捉蝴蝶》

在背景音樂下,老師扮演捕蝶人,幼兒扮演小蝴蝶。捕蝶人四處追逐小蝴蝶,被捉到的小蝴蝶可到場下休息,爲場上小朋友加油。音樂一聽,還停留在場地內的小蝴蝶被封爲“蝴蝶達人”。

三、放鬆身體

老師播放舒緩的音樂,帶領幼兒放鬆身體。

1、“玩了一天,好累呀,小蝴蝶要休息了。”教師組織幼兒直立,把上手從上而下神展開,深呼吸,坐下休息。

2、幼兒自由討論做遊戲的樂趣。

《毛毛蟲》幼兒園教案 篇22

活動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彩色的,是五彩斑斕、五顏六色的。在多彩的世界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每一位幼兒對色彩的敏感度,促進幼兒對色彩的審美能力的發展。本次活動是針對小班設計的, 旨在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在認識這三原色的基礎上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引發幼兒產生顏色對於不同事、物關係的聯想,發展幼兒的想象及表達能力,展開幼兒視覺與感覺的色彩之旅,讓幼兒成爲彩色世界的探索者。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手工撕紙、粘貼毛毛蟲,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在製作、模仿毛毛蟲的活動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2、能力與知識目標:引導幼兒用撕紙、拼貼的方法表現毛毛蟲的基本外形特徵,通過撕紙、拼貼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引導幼兒通過運用紅黃藍三色紙,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

3、技能目標:引導幼兒學習沿線撕紙的技能和拼貼的技能。

4、創造力培養目標: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對毛毛蟲的外形特徵有所瞭解。

2、物質準備:有關毛毛蟲的錄像資料、圖片、玩具。畫有圓 形的方形紅、黃、藍三色紙若干,空盤子每組三個、膠水、棉棒、勾線筆。教材專用作業紙每人一張,範例撕紙毛毛蟲、錄音機、磁帶。

3、環境準備:可以爬行的地面,花園展板。

活動過程:

一、趣味導入

1、播放錄像引起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神祕的小客人,想知道是誰嗎(播放錄像出示毛毛蟲)

提問:剛纔看到的小客人是誰?(毛毛蟲)你看到什麼樣的毛毛 蟲了?

2、請幼兒尋找、觀察毛毛蟲,發現毛毛蟲之間不同的外形特徵。

3、指導語:現在毛毛蟲小客人就在我們身邊,看哪個小朋友的眼睛亮,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隻毛毛蟲。(請幼兒尋找藏在周圍的毛毛蟲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找到了什麼樣的毛毛蟲,並看一看和其他小朋友的毛毛蟲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毛毛蟲有的身體是一個顏色,有的身體是彩色的,有胖的、瘦的……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小結。

二、學習範例,嘗試撕紙

1、出示玩具毛毛蟲,引-t-S幼兒觀察手工毛毛蟲的基本外形特徵。

指導語:老師也找到一隻大大的彩色毛毛蟲,出示玩具毛毛蟲,

提問:

(1)毛毛蟲的頭上長着什麼?(眼睛、嘴巴、觸角)

(2)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彩色的,一節一節的,)

(3)身體兩側還長着什麼?(許多小腳)

2、出示範例手工撕紙毛毛蟲,引導幼兒觀察。 .

指導語:在一座麗的大花園裏還藏着一隻漂亮的毛毛蟲,請眼睛亮的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提問:

(1)這隻毛毛蟲是用什麼,圖形做成的?(圓形)

(2)毛毛蟲身上有什麼顏色?(紅、黃、藍)

(3)毛毛蟲的眼睛、嘴巴、觸角和身上的小腳是怎麼做上去的(畫上去的) ’

3、教師講解示範毛毛蟲製作方法。

指導語:我們一起給這隻毛毛蟲做一個朋友吧!(教師示範,操作步驟:先撕圓,然後把圓一個一個靠在一起粘在樹葉上,然後畫上眼睛、嘴巴、觸角和小腳。教師重點介紹撕圓的方法。)

4、幼兒撕紙、粘貼毛毛蟲,教師巡迴指導。

指導語:下面請小朋友也來動手做一隻可愛又漂亮的毛毛蟲吧。

出示電子版《幼兒美術新天地》教材中的範例,觀察不同形態的毛毛蟲,引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

要求:撕圓的時候儘量沿線撕,粘貼時,圓與圓緊緊挨在一起,撕剩的廢紙放進空盤子裏。 ‘

三、欣賞作品、互評、遊戲

1、請幼兒將作品放置於展板上,大家共同欣賞。

2、講評:幼兒互評,教師講評,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3、遊戲:毛毛蟲爬爬爬

四、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爲幼兒提供各種材料的紙張,讓幼兒練習撕紙,並在此基礎上再造想象。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學習、認識了紅、黃、藍三原色,並通過撕紙、粘貼三色毛毛蟲的操作活動加深了對三原色的認識。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由觀察認識毛毛蟲,到動手製作毛毛蟲,最後到模仿毛毛蟲,先靜後動,教師將知識自然的滲透到整個活動當中,使幼兒能夠快樂的學習。而且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能很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過程趣味性很高,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幼兒的興趣很高,都能在快樂的情緒中積極主動的完成每個環節的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這次活動當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因爲小班幼兒年齡小,小肌肉發育不完善,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因此細小動作的完成比較困難,所以部分幼兒很難較好的完成撕紙任務,也就不能按要求去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