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教案集合十篇

【必備】幼兒園教案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幼兒園教案集合十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們正在開展“身體真有用”主題活動,孩子們對於自己的身體中藏着的祕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逐步瞭解了自己身體的特徵以及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體驗着成長的快樂。在實施過程中,對於牙齒的變化是大部分孩子又好奇又害怕的問題。大班年齡段對於幼兒來說有一個重要的得長大的標誌就是換牙了,最近一段時間一直有幼兒發現自己的牙齒在動,有的孩子還因爲這個原因,吃飯也不敢吃,生怕把牙齒吃下去,所以針對幼兒現一階段的熱點設計了一系列關於牙齒的活動,讓幼兒瞭解自己的牙齒,正確對待換牙等情況。

活動前通過本班孩子的實際的情況,讓幼兒瞭解爲什麼我們會掉牙齒,那說明我們長大了。在幼兒討論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除了換牙我們還有一些牙齒變黑了,有洞洞了,原來那個就是蛀牙。我們一起設計了調查表,幼兒回家在家長的協助下仔細的觀察了自己的牙齒,把自己的蛀牙以及換牙等的數目記錄了下來。

本次活動,設想利用孩子的調查表,通過統計的方法知道小朋友中有換牙的人數,在交流中瞭解換牙的基本常識,讓幼兒交流在換牙過程中的感受以及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讓幼兒體驗在換牙過程中的各種心情,體驗成長的快樂。讓幼兒知道換牙是代表我們已經長大了,但是換牙過後的牙齒會一生跟着我們,從而引導幼兒討論交流正確保護牙齒的方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目標:

1、 通過交流討論,瞭解換牙的基本常識,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

2、 在活動中能運用分類統計的方法瞭解換牙的情況。

活動準備:幼兒調查表、黑板等

活動過程:

一、 分類統計

1、 我們進行了一次牙齒大調查,你的調查結果怎麼樣?

2、 把記錄表按照我們的標誌來放好。

3、 統計換牙人數

二、討論

1、 你在換牙時有什麼感受?

2、 換牙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3、 爲什麼我們要換牙呢?

4、 怎樣才能保護我們的牙齒?

5、 記錄方法

三、總結

1、你們講的真好,陳老師今天爲你們請來一個人,猜猜他是誰?

2、讓他來告訴我們怎樣讓我們的牙齒長得又堅固又漂亮。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小圖卡測量布的方法。

2、體驗測量活動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人手綠色紙(6×6釐米)、綠色紙(6×22釐米)各一張作爲布料,(6×4釐米)的長方形背心小圖卡若干(做量具用)

2、筆、剪刀若干。

3、人手藍色紙、黃色紙各一張作爲布料,大記錄紙一張,笑臉娃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夏天快要到了,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都穿不住又長又厚的衣服了,想穿薄薄的背心。小兔子有一件漂亮的背心(出示背心圖卡),小熊好喜歡呀,他也好想有一件和小兔一樣的背心。(出示綠色紙)可是,小熊只有一塊綠色的布,想請你們幫幫忙,有什麼又快又好的辦法爲小熊在綠色布上量一件一樣款式,一樣大小的背心,並把它剪下來送給小熊!

二、探索小圖卡測量的方法。

1、幼兒操作,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測量時所採用的方法。

2、討論正確的測量方法。

展示兩位幼兒裁剪下的綠色背心,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提問:哪件背心與樣品背心是一樣的?

師:那用什麼方法測量纔是正確的呢?

(幼兒學習測量的方法:在測量時樣品背心不可超出布料;畫線時要沿樣品背心畫線。)

三、幼兒再次嘗試測量,探索用圖卡連續測量的方法。

1、討論連續測量的方法。

師:(教師出示藍色紙)咦,我撿到了一塊藍顏色的布,不知道是誰不小心丟了?誰丟了布呀?哎……是我的布。原來是小猴子丟的,它也想做這樣的背心,這塊布呀可以做好幾件,請小裁縫在布上量一量,你能做幾件背心呢?

2、幼兒操作測量,教師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3、教師出示幾張幼兒量好的布,和正確測量好的布,總結:測量時樣品背心要緊挨着邊測量,這樣會節約布料。

四、運用小圖卡測量的方法

1、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測量方法,現在裁縫店的山羊師傅要來考考你們,(出示方形和長條形的布)這兩塊布哪塊大?請你把身上的笑臉娃娃貼在大的佈下面。

2、操作驗證,教師指導幼兒圖卡擺放的位置。

3、師:黃色的布能做5件背心,藍色的布能做4件背心,這說明黃色的布比較大,所以我們要經過測量才指導正確的答案。

五、小結

小裁縫們今天學會了用小圖卡測量的方法,幫助了森林裏的小動物們,我們把量好的布拿到教室裏做成背心,然後給小動物們送去吧。

小百科: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先塗色塊,再勾花邊的方法裝飾裙子。

2、增加對線條、圖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範畫,裝飾的花裙子,未裝飾的裙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圖片(裙子),並提問:這是什麼?它們美嗎?

2、導出課題:美麗的花裙子

二、講授新課:

1、①(貼圖片)看,這些小朋友穿上這麼漂亮的花裙子,她們多高興啊!

②(貼圖片)並提問:咦,這個小朋友怎麼啦?她爲什麼不高興呢?

小結:因爲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沒有她們的花裙子那麼麼美。

③那我們來幫幫她吧,好不好?

④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怎樣讓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

小結:就用我們的小手、彩筆來幫幫她吧!

⑤給她的白裙子上畫什麼呢?

小結:畫花兒、魚兒,小兔子,熊貓,蘋果?6?7?6?7等等

2、教師示範:

①先用兩三種稍淺的顏色塗在裙子上。

②再用較深的彩筆在上面勾出花紋。

看,小姑娘笑啦,她感謝小朋友們爲她想出的好辦法。問:除了可以畫這種圖案,還可以畫其它的(如圖片)在每個小朋友的書

上有兩個小朋友正等着你們給她的白裙子變成花裙子呢,請小朋友們拿起我們的彩筆來幫她吧,看誰設計的花裙子最漂亮。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輔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四、作品展示,對優秀的作品進行評析,予以獎勵。

五、總結:其實在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美的東西,只要我們小朋友們細心地去觀察去發現,

用我們的小手和智慧去創造美,將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好。

活動反思:

一是老師課堂氣氛調控沒有到位,教師的語言、神態均缺乏激勵性。

二是老師沒有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因此課堂氣氛就比較緊張、沉悶,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夠主動,似乎在給

老師“牽”着走。這次活動,我屏棄了傳統的示範畫教學,就是以往的一味要求幼兒按照老師的範畫去畫,而是

改成示範的目的是讓幼兒看到老師作畫的方法與步驟及一些特殊造型的表現方法,請幼兒畫時,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理

解與想象去畫,可以畫得和老師不一樣,這樣調動了幼兒畫畫的積極性。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玩音樂遊戲,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2、能大膽的表現老狼的動作、神態,進一步的提高音樂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準備老狼及小羊的頭飾,水彩筆每人一隻,準備每人一把小椅子,老狼的模仿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門,現在帶上你的小耳朵聽聽誰來了?(教師播放老狼的錄音,並配合錄音表現老狼的形象)

教師:老狼來找吃的了,他會找到誰呢?今天我們將要玩一個遊戲名字叫《老狼》,先聽聽音樂中的第一段,老狼長什麼樣?

二、欣賞第一段,感受老狼的形象

教師:剛纔聽到的是一隻什麼樣的老狼,可以用哪些動作來表現它?現在老師請一些小朋友來表演一下這隻壞老狼。(部分幼兒表現老狼的形象)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扮演這一隻賊頭賊腦、張牙舞爪的老狼。

三、欣賞第二段,練習遊戲動作

教師:這隻壞老狼來找吃的,告訴小朋友們,可憐的小羊唄發現了,那小羊有沒有被吃掉?誰保護了它?現在我們來聽一聽音樂中的第二段。(教師邊唱邊做音樂中第二段的動作)

教師:聽完了這一段就真相大白了,誰請誰保護了小羊?(小朋友請黑貓警長)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學一學歌裏聰明勇敢的小朋友。(教師幼兒共同做音樂第二段的動作)

四、作畫請黑貓警長

教師:這可是一隻很壞的老狼,光說沒看到黑貓警長是不會怕得,老師已經準備好了一隻黑貓警長了,小朋友也趕快動手在自己的左手心用椅子旁邊的水彩筆畫一隻貓的頭像。(老師神祕地說:老狼來了,迅速轉身在黑板畫一隻簡筆畫貓頭像,幼兒跟着畫。)

五、教師幼兒配合開始第一次遊戲

教師:我們要開始遊戲了,小朋友們先帶上小耳朵認真聽怎麼玩。

1、 第一段:扮演老狼的教師賊頭賊腦、張牙舞爪地四處張望,留着口水,餓着肚子想吃小羊的樣子。

2、 第二段:一二小節,全體幼兒站立,邊唱邊指着老狼。三四小節,右手張開,用力地像右邊甩。五六小節,用手圍着自己的小凳子,保護“小羊”。七八小節,踏步走到自己的椅子背後。九至十二小節,伸出畫有黑貓警長的左手,右手做抓“老狼”的動作。十三至二十二小節,右手做槍狀,聽音樂在椅子的上下、左右、前後有節奏的開槍,併發出“叭叭”的聲音。老狼做抱頭四處逃竄的狼狽相。

六、跟換角色,重複遊戲數遍。

活動反思

1、課時的量太大,幼兒在沒有熟悉音樂,熟悉歌詞的情況下,音樂遊戲的展開很難,這也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如果能分課時設計或者採用圖譜等形式幫助幼兒熟悉音樂會更好。

2、我在示範表演中,沒有請其他的教師幫忙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自己很辛苦,也影響孩子記憶表演歌曲中的第二段。

3、在教學中重難點沒突出,沒有攻破,在活動設計錢疏忽考慮了。

4、多設計一些形象具體的情境教學會更好,更能吸引幼兒的興趣,引發孩子的表演慾望。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春季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發現了在草叢中生長的毛茸茸的蒲公英,他們對蒲公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誰見了都想伸手上去採一下。當風兒吹來時,蒲公英會分作了許多“小傘”迎空飛起,白色的“小傘”帶着頑強的種子隨風飛舞。小朋友們也伸出小手隨着“小傘”到處追。追不到就會喊:“老師,蒲公英飛走了,蒲公英飛走了。”我問:“飛到哪裏,你們知道嗎?”有的說:“飛到天上。”有的說:“飛到地上……”有的小朋友還問:“老師‘小傘’飛走會怎麼樣?。“它們到底去了哪裏?”……看到孩子對蒲公英產生了如此大的興趣和探索慾望,就有了設計本次活動的想法。設計活動名稱爲《喜歡旅行的種子》。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植物種子不同的傳播途徑。

2、運用肢體動作模仿表現種子的傳播。

3、樂意參與遊戲,喜歡探索。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收集各種種子實物或圖片。

2、教師事先了解一些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

3、故事《蒲公英旅行記》。

4、課件《喜歡旅行的種子》、電視機等。

5、扇子、鼓。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故事《蒲公英旅行記》,激起幼兒對種子的傳播探索的興趣。

教師提問,幼兒交流討論。

1、故事裏講到了誰?(蒲公英)

2、它們用什麼好辦法讓自己旅行?(利用風來讓自己旅行)

3、你還知道其他種子是怎樣旅行的嗎?

二、感知探索。

1、幼兒欣賞課件《喜歡旅行的種子》,一起看看自然界中的植物是用什麼方式把種子傳播出去的呢?

蒲公英是靠風來讓自己旅行的。(風的傳播)

蒼耳等植物會粘在動物的身上,被傳送到其他地方去。(動物的傳播)

豆莢等植物是太陽曬了,自己一個人炸開來的,彈出去旅行。(自然的傳播)

有的是靠水來傳播的,我們叫它水力傳播,如:睡蓮,椰子。(水的傳播)

2、幼兒利用實物,瞭解種子傳播方式。

幼兒手拿蒲公英,用嘴吹動蒲公英的種子,親自感受風力的傳播。

蒼耳的橢圓形種子中,有尖尖的刺。可以沾附在動物的身體上,到處去旅行。

教師取出一顆豆莢種子,演示。

如果材料充足可以每位幼兒發一個,讓他們動手親自試一試。

三、遊戲表現

幼兒以肢體動作表現傳播的方式:

——-女孩當花,手舉高,手掌張開,併攏手腕做開花狀;男孩張開雙臂拍動當蜜蜂。遊戲進行時,全體幼兒唱小蜜蜂歌,當花的幼兒蹲下,手隨音樂擺動,當蜜蜂的幼兒拍動翅膀,穿梭於花叢間,每一段歌詞停頓處做在花中吸蜜狀。

——-蒲公英的重在像降落傘一樣,隨風飛來飛去,風強就飛得高、飛得遠。請幼兒扮演蒲公英,教師拿扇子扇風,被扇到的.幼兒假裝自己離開蒲公英開始漂移,教師用鼓聲代表風勢的強弱,讓幼兒隨節奏、風向做移動,最後雙臂張開,安全降落。

附故事:蒲公英旅行記

頂棉筐的小姑娘媽媽送我們每人一把白色的小絨傘。她說:“孩子們,飛吧,在風婆婆的幫助下,飛到遙遠的地方,飛向四面八方,記住,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鄉……”於是,我們飛呀飛,飛過小河,越過山岡,在藍天下飛了好久。我們就各自落地生根長大,終於有一天,一個個也像趕集一樣,頂起了雪白的棉筐。

只聽,路邊的孩子們喊道:“看,多美的蒲公英啊!”他們吹呀吹呀,於是,我們又像當年媽媽送我們一樣,將我們的孩子送向四面八方。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 解讀孩子的行爲

孩子的行爲一定預示着他的需要,有什麼樣的行爲,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去認真觀察並去解讀其中孩子有什麼樣的需要。

羅老師首先用了一段視頻作爲開場。這段視頻應該大多數家長都看過,就是一個大概不到兩歲的寶寶,利用撒嬌的手段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家長不予理睬,且不斷走開換場地的情況下,寶寶依然我行我素,追着家長哭鬧。並且他在家長看不到的時候不吭聲,等走到家長視線內時才又躺在地上撒起嬌來。引得我們家長陣陣發笑。可是仔細想想,寶寶的行爲預示着什麼呢?他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從而滿足他的要求或需要。

接着老師分析講解了幼兒園發生的三個故事:

1、入園串串燒

小班寶寶們剛入園的時候,都會哭鬧不止,這時候家長都很着急,心疼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其實孩子在幼兒園慢慢適應後,都過的非常開心。而且作爲老師,會仔細觀察,從孩子的行爲中發現了很多祕密。

A. 孩子已經長大了;

B.孩子會喜歡老師、小朋友、幼兒園。

C.孩子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D. 孩子需要被欣賞;

E.孩子需要引導。

其中得到這樣的感悟——積極引導會發現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2、搬運大墊子

在幼兒園裏經常會用到大墊子,孩子在收拾墊子的時候會發生很多事情。開始的時候沒有規則,常常搞得很混亂。但是從孩子的行爲中我們會發現其中的祕密:孩子享受你推我擠的快樂;孩子喜歡齊心協力的成果。但是相同的問題出現了很多次,說明孩子是沒有經驗的,老師當然此時要及時干預,給予引導。

於是老師開展了關於大墊子的競賽遊戲和集體教學活動:

在競賽遊戲中,老師分別對三組團隊採用不同的干預手段:放手、暗示、參與。這樣也得到了不同的結果:成績最後,中等,最好。並且老師讓孩子討論在競賽中認識到了什麼,孩子的發言都很到位:人多並不力量大;一起做事應先商量再行動;搬墊子要4個人才行;做啦啦隊感覺很好

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學會了如何團隊合作搬墊子,而且讓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

在後來的集體教學活動中,更是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利用墊子的有趣遊戲:滾墊子、頭頂頭、解放軍匍匐、跳跳牀等等。孩子在遊戲中學,在遊戲中體驗不一樣的樂趣。整個搬墊子的活動,既強化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又讓孩子掌握了合作技巧。

我們應該從孩子行爲中發現教育契機:

靜觀——靜靜觀察

靜思——經常思考

篤行——採取措施

智慧引導孩子的潛力和行爲。

同時從孩子的行爲中更新教育方法:

順應——等待中發現精彩——孩子的精彩

反駁——否定中發現精彩——孩子的個性

激發——矛盾中發現精彩——孩子的領悟

感悟——樂意引導最終會讀懂孩子的內心。

二、 解讀孩子的作品

主題:假如我是老師

老師以此爲命題,讓孩子各自畫一幅畫。8個孩子畫了8幅不同的畫,讓我們家長仔細觀察,解讀一下其中的寓意。家長們意見不一,但是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由孩子自己來解釋。老師放了每個孩子的錄音,解釋各自畫的寓意,我們家長才煥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意思。足可見孩子的智慧和想象力是無窮的。

老師也解釋,作品正是反映了孩子的需要:

1、安全感的需要——向孩子大膽表達愛

2、認識世界的需要——讓孩子大膽探索

3、自我表現的需要——對孩子盡情放手

4、發展想象的需要——讓孩子異想天開

如此可見,解讀孩子背後的內心需要也是一種智慧。我們成人應跟進行爲,滿足孩子的需要。從孩子的畫中,可以看出兒童有其自身的心理視角,這也是獲得經驗的感受。兒童也有其自身的心理水平和個性特點,需要我們家長仔細觀察、分析、思考。

羅老師的講座生動活潑,不僅言簡意賅,條理清晰,而且與我們家長的互動也很深入,有趣。羅老師從觀察孩子的細節入手,聆聽孩子的心聲,思考、解讀孩子的行爲,發掘孩子的內心世界,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教育典範。羅老師從其獨特的視角,告訴我們家長一個既簡單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多觀察、思考孩子的行爲,用正確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如今我們大多隻有一個孩子,而且家長們多是工作繁忙,很難放慢腳步來觀察孩子、聆聽孩子,更別說解讀孩子了。羅老師通過孩子的小事和作品,指導我們家長如何讀懂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

孩子還在不斷的成長中,他們更需要我們家長的理解和引導,才能在家庭和社會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學會自信和成長。有了我們大家的共同支持和理解,他們纔會成長的更健康、更快樂。

活動總結

活動結束後,老師與家長還進行了現場交流互動,對家長提出的家教方面的困惑進行了解答,此次活動不僅架起了幼兒園和家庭溝通的橋樑,加強了家園合作,更提升了家園教育水平,更好地促進了家園共育。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撕撕玩玩中,感受皺紋紙的特性

2、在動手操作中,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皺紋紙撕成的綵帶,每個人至少三條

2、多種色彩的皺紋紙,每個人兩種顏色

3、灌好半瓶水的瓶子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參加舞會

1、師:今天練老師上來的時候聽到一個好消息,水草寶寶家附近的一條小河要舉行一個舞會,小動物們都去了,河裏的水草寶寶也着急着想要去,我們趕緊幫忙把它們帶過去好嗎?

2、(給幼兒分發水草)老師把水草寶寶交給小朋友,讓小朋友把它們帶到舞會上去好不好?

3、(放音樂)把你的水草寶寶帶過來,和它們一起跳個舞吧!

4、水草寶寶們跳累了,把它放老師這邊休息一下。(請小朋友上座位)

二、認識皺紋紙

1、提問:誰知道剛纔我們跳舞用的水草寶寶是用什麼做的?(皺紋紙)

2、出示大皺紋紙

師:我這裏有一張這麼大的皺紋紙,誰知道它是怎麼變成細細長長的水草寶寶的呢?(是用手撕的)

3、老師給小朋友也準備了一些皺紋紙,請你們自己也動手撕撕看。(撕好後放自己椅子上)

4、(拿好自己撕成的紙)看看,我們撕的這像什麼呀?

5、引導幼兒想像是什麼,就用動作來表示。(進行玩紙的遊戲)

三、遊戲

1、師:剛剛好玩嗎?我們再玩個遊戲好嗎?

2、老師示範,(拿剛纔撕的紙條)皺紋紙除了做水草,它還是會變的哦,揉啊揉,你看變成了什麼?(小球)小朋友自己動手試試看。

3、出示瓶子

老師這裏還有一個寶貝,叫小寶瓶。看着老師把小寶瓶的帽子打開,把小球放進它嘴巴里,再把帽子戴上。然後左搖搖,右搖搖,上搖搖,下搖搖。

哇,你發現了什麼?(變顏色了)

是誰讓小寶瓶裏的水變顏色了呢?(皺紋紙變的小球)

皺紋紙放到水裏可以變出這麼漂亮的顏色,你想不想試試?

4、請你把你變成的小球也放小寶瓶裏,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寶瓶

5、放好以後和老師一起做,左搖搖,右搖搖,上搖搖,下搖搖。看看,你們的瓶子變了嗎?變出了什麼好看的顏色?

6、趁水草寶寶們的舞會還沒有結束,我們帶上我們的小寶瓶,一起去參加它們的舞會吧!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紫色,瞭解葡萄的顏色。

2.能大膽使用氣球蘸顏料點畫葡萄,感受疊印效果。

3.學習與同伴分享物品。

活動準備

1.一串葡萄,紫色、綠色的水粉顏料,顏料盤,灌有水的氣球、擦手的毛巾若干。

2.葡萄示範畫。

活動過程

1.觀察一串葡萄,引發興趣。

(1)教師出示實物:葡萄是什麼顏色的?葡萄是什麼形狀的? (引導幼兒說說葡萄的顏色:紫色。葡萄的形狀: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地靠在一起)

(2)教師小結:葡萄寶寶是紫色的,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地靠在一起。

2.氣球也能來畫畫。

(1)教師:這串葡萄真漂亮,我們一起幫它拍張照片好不好?一起來“咔嚓”,哇!照片出來了,真漂亮! (出示葡萄示範畫)這張漂亮的畫是怎麼畫出來的呢?

(2)示範氣球點畫葡萄:手握灌有水的氣球,用氣球的底部親親顏料寶寶,點在紙上,按一按,出來一個葡萄寶寶。

(3)請個別幼兒嘗試點畫。

要點提示

在教師示範和幼兒嘗試點畫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注意葡萄寶寶們一個挨着一個,所以要把它們點畫在一起,緊緊地靠在一起。

3.幼兒獨立操作,感受葡萄的層疊效果。

(1)提醒幼兒在讓氣球蘸顏料的時候要多蘸一會。

(2)一顆顆葡萄要緊緊地靠在一起,有的葡萄還躲在其他葡萄的後面,引導幼兒感受不同層次紫色的疊印效果。

(3)用手指蘸上綠色顏料,給葡萄添畫綠葉。

4.展示作品,幼兒互相討論,分享葡萄製品。

(1)教師:寶寶們的本領真大,畫的葡萄真好看,我們自己誇誇自己。

(2)教師:你們知道葡萄可以做成什麼嗎?今天我帶了很多用葡萄做出的好吃的食物,大家一起品嚐好不好?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欣賞理解故事,初步瞭解幸福的含義。

2、體會幸福就在我們身邊,感受朋友間相互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幸福是什麼》大圖書、漢字卡——幸福、背景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價值分析:關注幼兒對幸福的感受,並對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行提升。)

1、師幼互動:《幸福拍手歌》

2、出示漢字——幸福:“幸福是什麼意思?”

小結:幸福就是讓我們覺得很開心,很快樂,心裏甜滋滋的。

3、引出故事《幸福是什麼?》

二、理解故事(價值分析:通過師生共同閱讀大圖書,瞭解故事中不同動物對幸福的不同感受,使幼兒初步感受幸福的真正含義。)

(一)分段理解

1、猜猜誰到小兔家來做客了?(通過猜謎、聽聲音、聽動物描述的方法猜)

小結:四個好朋友在一起聊天,聊啊聊,聊到了“幸福”的話題,幸福是什麼呢?

2、白鶴來小兔家做客

(1)白鶴的幸福是什麼?爲什麼?

提升:原來白鶴覺得生活在它喜歡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幸福。

(2)你們喜歡生活在什麼樣的地方呢?

小結:我們每天生活在自己喜歡的地方,我們都會很幸福。

3、山羊來小兔家做客

(1)猜猜山羊的幸福是什麼呢?爲什麼?

提升:原來山羊覺得每天吃到喜歡吃的東西就是它的幸福。

(2)你們最喜歡吃什麼呢?

小結:原來我們小朋友每天都能夠吃到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你們真幸福啊!

4、長頸鹿來小兔家做客

(1)大家都聊得很開心,感到很幸福的時候,長頸鹿爲什麼要嘆氣呢?

(2)小白兔的幸福是什麼?

(3)小白兔會怎樣幫助好朋友長頸鹿呢?

5、講述故事中小兔的方法並出示

(1)小白兔幫助了朋友覺得幸福嗎?爲什麼?

提升:幫助了好朋友讓好朋友得到了幸福,自己也會感到幸福,小白兔真有愛心。

(2)你們有過這樣的幸福嗎?

小結:原來幫助別人會讓自己和別人都覺得很幸福!

(二)完整欣賞配樂故事:《幸福是什麼?》

三、情感遷移(價值分析:在進一步理解幸福含義的基礎上嘗試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說說自己的幸福,感受和體會身邊無時不在的幸福。)

1、出示樹幹,介紹愛心樹

T:你們覺得幸福是什麼呢?請用好聽的話告訴大家。如果你說的幸福越多,愛心就會長得越多。

小結: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的亮眼睛找一找,就能夠發現,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

2、猜猜老師的幸福是什麼?(幼兒自由猜)

小結:老師的幸福就是小朋友的幸福,只要你們能夠每天開心、平安、健康的來幼兒園學習本領,每天都有進步,那就是我的幸福!

四、活動延伸:

我們去給後面的客人老師一個溫暖的擁抱吧,把你們的幸福感覺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並瞭解故事《好聽的門鈴聲》。

2.願意尊敬老人、幫助老人。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材料

1.幼兒用書《好聽的門鈴聲》。

2.故事《好聽的門鈴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好聽的門鈴聲》。

2.教師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

3.教師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好聽的門鈴聲》,進一步理解故事。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幫助爺爺奶奶。

5.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在休息日到社區去幫助需要我們幫助的老人。

6.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爲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小百科:“門鈴”這個東西中國古代較少聽說,有錢的大戶人家是在大門上裝有裝飾性的門環,叫門的人可用門環拍擊環下的門釘發出較大的響聲,有現代“門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