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精選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精選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幾種植物的新芽,瞭解每種植物的芽都不一樣。

2、學習用語言完整地表述自己觀察的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徵。

3、願意積極尋找資料並在集體面前大膽分享。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前收集關於植物新芽的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春天到了,植物會怎麼樣呢?(發芽)

2、請小朋友說說你見過什麼植物,並想想用動作怎樣變現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徵。你這個植物的新芽是怎麼樣的?像什麼呢?

教師小結:剛剛小朋友們用動作把植物的新芽表現出來了,並且說出了自己見過的許多植物。

3、發現問題,你們的新芽都一樣嗎?植物們的新芽都會是怎麼樣的呢?

二、看幼兒用書上的圖片,觀察幾種植物的新芽,發現植物的新芽是各種各樣的。

1、這裏有四張植物的圖片,請你們看看這些植物都是什麼樣的?它們的芽一樣嗎?都是什麼樣的呢?

教師小結:小白菜的芽像一對小翅膀、蕨類的新芽是綠色的,卷卷的,像個小拳頭,真可愛。紅楠的芽是紅色的,很特別。

2、教師逐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植物新芽。

這個新芽是什麼樣的?他像什麼?請你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這個植物新芽的外形特徵。並用動作將它的外形特徵表現出來。

三、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其他植物的新芽。

1、(教師在電視裏播放圖片)今天老師找到了很多的植物發芽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植物的新芽。

2、這是什麼植物呢?它的新芽是什麼樣的?請你用一句簡單的話表達,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教師小結:這是小樹的新芽,仔細瞧瞧,小樹葉冒芽了,它的芽有很多的葉子,像一朵小花。

3、各種不同的種子(黃豆、綠豆、花生)發芽的圖片,請小朋友說說你看到的這些種子的發芽是怎麼樣的?

教師小結:綠豆發芽了會長出兩片尖尖的小葉子、黃豆和花生髮芽了會長出兩片心形的葉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 篇2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種子,引導幼兒瞭解種子的多樣性。

師:種子商店送來了很多種子,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種子寶寶?

2.幼兒分組觀察,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大小、軟硬度等方

面進行觀察。

3.集中討論交流:

(1)種子商店送來了哪些種子?

(2)這些種子長得有什麼不一樣?

4.小結: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種子,比如:稻穀、玉

米粒、紅豆等,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軟硬也不同。

(二)探究發現,瞭解種子發芽的條件。

1.出示自然角種植的種子,請種植的幼兒介紹觀察記錄卡並交流

自己照料種子的過程。

2.討論:

(1)這些種子爲什麼沒有發芽?

(2)那些種子爲什麼能發芽?

(3)不同的種子種下去,它們所發芽的時間一樣嗎?

3.組織幼兒觀看種子發芽的課件,直觀地回顧種子發芽的過程,鞏固與種子發芽有關的知識。

(三)逐一出示稻穀、黃豆、玉米、花生、綠豆、西瓜、蘋果、葡

萄等常見的種子極其對應的的植物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瞭解常見種子的植株。

1.師:種子長大了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種子寶寶

的媽媽是誰?

2.師幼共同觀看圖片及進行種子和植物的配對。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摸、聞、掰等方法,發現蒜頭的特徵,體驗發現的樂趣。

2、瞭解蒜頭在春天會發芽,激發對種子發芽的探索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蒜頭人手一個、種植用紙杯每組兩個、紙盒每組一個;

2、已經發芽的蒜頭一個、小刀一把。

活動過程:

1、出示蒜頭,猜一猜它叫什麼名字

看一看蒜頭是什麼形狀的,像什麼?

2、幼兒人手一個蒜頭,有序地觀察、探索看一看、摸一摸,發現了什麼?

聞一聞,發現了什麼?這種氣味你喜歡嗎?它有什麼用處?(殺菌、除腥味、驅蟲)

剝一剝、掰一掰,發現了什麼?蒜頭穿了幾件衣服,它的裏面是怎樣的`?

數一數一個掰開的蒜頭有幾個“小寶寶”(蒜瓣),給它們排排隊;想一想你給蒜瓣寶寶排的隊象什麼。

3、交流、分享

你發現了蒜頭的什麼祕密?請你來說說

你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

爲什麼有的蒜瓣寶寶的頭上有綠綠的小芽?

4、出示已經發芽的蒜瓣,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小朋友看這個是什麼?(出示發芽的蒜瓣)

爲什麼和我們剛纔看的蒜瓣寶寶不一樣呢?

5、分組種植蒜瓣,讓幼兒在生活中觀察種子的發芽現象

春天到了蒜瓣寶寶發芽了,我們也來種植蒜瓣寶寶吧!

請幼兒在自己的紙杯上做好記號,把蒜瓣種在紙杯中,鼓勵他們繼續觀察,並給蒜瓣澆水。

6、延伸

讓我們去看看春天到了還有哪些種子也發芽了!

教學反思:

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 篇4

活動由來: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滿了生機。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萬物復甦,有着明顯的季節變化特徵,非常適合幼兒觀察春天的變化現象,爲了能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現有資源,將自然資源融入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我特意爲託班幼兒設計了“柳樹發芽了”的科學活動方案,旨在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和參與自然科學活動的積極性,表達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柳樹發芽了,學會說“春天,發芽”等詞語。

2、體會春天的變化,感受陽光的溫暖,表達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活動重難點:柳樹發芽了,表示春天來了。

活動準備:

1、《春天》的磁帶,錄音機。

2、冬天和春天的柳樹圖,《春天》的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老師播放《春天》的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看課件。

2、老師提問:剛纔你們看到了什麼?柳樹有什麼變化?

3、老師出示課件中的放大的柳樹嫩牙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告訴幼兒,春天到了,柳樹發芽,並指給幼兒看。

4、老師出示冬天的柳樹圖,提問:這是春天的柳樹嗎?爲什麼?

5、老師出示春天的柳樹圖,提問:這是春天的柳樹嗎?爲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

6、老師變念春天兒歌,邊做肢體律動,引導幼兒跟隨老師做肢體律動。

附兒歌: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兩臂上舉,兩手做招手的動作)

柳樹發芽了,(兩手併攏,掌心相對,慢慢做張開的動作)

大雁飛回來了,(兩手自然張開,上下襬動雙臂做飛翔的動作)

我們真呀真高興!(兩手併攏,掌心相對,做笑臉的動作)

7、老師小結: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大雁飛回來了,讓我們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活動延伸:

1、如果幼兒園附近有柳樹,可以組織幼兒到戶外參觀,零距離接觸大自然,更有利於幼兒掌握春天的特徵。

2、提倡家園合作,請父母協助幼兒園,幫助幼兒收集有關春天的變化特徵,如小草從地裏鑽出來了,小樹也發芽了等。

注意事項:

1、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幼兒學說“柳樹發芽了”。如果幼兒的語言發育水平比較遲緩,可以引導幼兒學說單個詞即可,如“春天,柳樹,發芽”,對學說短語則不做要求。

2、要引導仔細觀察春天柳樹的特徵,初步瞭解春天的特徵。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 篇5

教學目的“

1、幼兒通過看、摸、聞和掰等方法,感知蒜頭的主要特徵,體會探索、發現的樂趣。

2、知道蒜頭會在春天發芽,對種子發芽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幼兒每人一個蒜頭、紙杯、紙盒、小刀。

2、一個已經發芽的蒜頭

教學過程:

1、老師出示蒜頭,請幼兒猜猜它的名字是什麼?

請幼兒觀看蒜頭,說一說蒜頭是什麼形狀的,向什麼?

2、幼兒每人一個蒜頭,仔細觀察、探索。

(1)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2)聞一聞,蒜頭是什麼味道?蒜頭的主要用途是什麼?蒜頭用來殺菌、除腥味和驅蟲。

(3)剝一剝、掰一掰,發現了什麼?蒜頭穿了幾件衣服,它的裏面是怎樣的?

(4)數數掰開的蒜頭共有幾個蒜瓣,給小蒜瓣排隊,並想一想蒜瓣排隊像什麼。

3、交流討論:

(1)請幼兒說一說蒜頭的小祕密?

(2)你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

(3)爲什麼蒜瓣的頭頂上都有小綠芽?

4、教師出示已經發芽的蒜瓣,幼兒對探索、發現產生興趣。

(1)出示已經發芽的蒜瓣,提出問題:這是什麼呀?

(2)這個和我們剛剛看到的蒜瓣一樣嗎?

5、幼兒動手種蒜瓣並觀察種子發芽的現象。

(1)春天來了,我們一起種蒜瓣吧!

(2)幼兒在紙杯上做好記號,把蒜瓣種在裏面,鼓勵幼兒堅持觀察,給蒜瓣澆水。

6、教學延伸:

我們來瞧一瞧春天還有哪些種子發芽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 篇6

一、活動目標。

1、明白黃豆發芽所需要的條件。

2、明白手工種植黃豆的步驟及原因。

二、活動準備。

泥土、黃豆、紙鏟、果凍殼、演示圖。

三、活動進程。

(一)引入。

師:“今天我們要上什麼內容呢?我先不告訴你們。但是我要先來給大家看一張畫,請你們來告訴我,你們看見了什麼?”

師:“這個圖上有……,是一顆發芽的黃豆。”我現在手上就有一顆黃豆,我們就來學習怎麼種黃豆,好不好?”

(二)講解。

師:“我們是不是先要給黃豆找一個小花盆呢?我現在先在紙上畫一個小花盆,等一下我們就用這個當花盆(出示果凍殼)。”

師:“我們花盆有了,接下來怎麼辦呢?是放土還是放黃豆呢?”(黃豆寶寶直接睡在硬硬的果凍殼裏,舒服嗎?我們要放一點土,給他鋪一層牀墊,這樣子它睡得才舒服。)

師:“牀墊鋪好了,我們現在就把黃豆放進去,然後再給它鋪上泥土棉被。這個泥土是鋪的越厚越好嗎(不舒服,易倒翻)?”

師:“最後再給它澆澆水。”

(三)小朋友操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芽了》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種子的生長過程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種子的生長過程。

3、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種子生長過程的掛圖(小班下冊27號掛圖),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瞭解種子的生長過程

1、 讓幼兒說一說種子的生長過程

2、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想象種子的生長過程

3、 根據幼兒的造型用相應的圖譜表示種子的生長過程

(二)隨音樂用動作表現種子的生長過程

1、 集體表演(鼓勵幼兒大膽自信)

2、 個別表演(培養領頭能力)

(三)延伸活動美術---“錄種子的生長過程”

要求:邊畫邊講(發展語言能力)

活動結束:

小朋友互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