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通用16篇)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通用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通用16篇)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1

主題說明:

對於剛升入中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於自己能成爲幼兒園裏的哥哥姐姐而感到興奮和自豪,我長大了。對於自己長大了感覺是十分的強烈,在這個主題里根據幼兒對於自己身體的變化,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其中的奧祕,並讓他們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體會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主題目標:

1、對自己身體的變化和年齡的變化感興趣,願意常識自理個人生活衛生。

2、喜歡同伴,在成人的引導下,願意關心自己熟悉的人,學會與同伴分享快樂。

3、喜歡錶達自己的主張和愛好,對自己的行爲表現出自信。

4、關心喜歡自己的老師,主動和老師一起交流和探索。

主題活動內容:

綜合:開學的第一天

活動目標:

1、穩定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積極情感。

2、進行常規認識和工作,知道自己的座位,毛巾,茶杯,牀鋪的新位置。

3、引導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踊躍大聲的講述假期中的事情與同伴分享。

社會:我們升中班了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產生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積極主動的參與選組活動,並想辦法調整選組中出現的問題。

綜合:我真棒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增強"我長大了"的自我意識,體驗成長的快樂。

2、能大方自信地集體面前表演,展示自己,有長大的自豪感。

3、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老師等成人的關心和幫助,產生尊敬他們的感情。

美術:我

活動目標:

1、學習照着鏡子大膽地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

2、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有不同之處。

社會:我是班級小主人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樂意爲班級服務。

2、學會簡單的勞動方法(如:抹桌子,窗臺,抽屜等),體驗勞動的快樂。

音樂: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故事:小熊想長高

活動目標:

欣賞故事,基本瞭解故事的內容和情節,會一頁一頁地輕輕翻閱,懂得小樹和熊一樣,也會生長變化。

綜合:今天我值日

活動目標:

1、學做值日生,有爲集體和他人服務的美好願望。

2、瞭解值日生的工作內容,願意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語言:老師的手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的手很能幹,會做很多事情,願意跟老師學習各種本領。

2、瞭解詩歌的內容結構,初步學會朗誦詩歌的技巧。

3、有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音樂:認識你呀真高興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歡快,體驗與朋友一起跳舞,交往的愉快情感。

2、能用愉快的不高不低的聲音演唱。

綜合:採訪朋友

活動目標:

1、有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樂意結識更多的朋友,並嘗試用採訪的形式瞭解朋友。

2、能有禮貌地提問,努力用比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喜歡交朋友,體驗與朋友交往的愉悅。

手工:我的好朋友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手段在紙盤上大膽地製作,表現自己好朋友的臉部特徵。

2、活動中遇到困難會主動向老師或同伴請教。

語言:朋友船

活動目標:

1、萌發參與文學閱讀活動的興趣。

2、知道朋友間要相互幫助,特別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體育:合作真快樂

活動目標:

1、能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學習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

2、能協調地做各種動作,活動中反應敏捷,動作迅速。

音樂:朋友越多越快樂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並用快樂的歌聲表現歌曲輕鬆,愉快的情趣。

2、進一步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語言:團結友愛親又親

活動目標:

1、能瞭解團結友愛的人朋友多,進一步體驗朋友多的快樂。

2、大概瞭解疊詞: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手工:送給朋友的禮物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折,剪,貼,畫等多種方法制作禮物。

2、活動中樂於動腦,嘗試製作有創意的禮物。

3、遇到困難會主動請求教師與同伴的幫助。

環境創設與資源利用:

生活區:可穿脫衣服的娃娃若干個,請幼兒幫助娃娃穿脫衣服。

閱讀區:提供有關成長的書籍,讓幼兒自由閱讀圖書感受長大的快樂和自豪。

觀察區:幼兒通過觀察鏡子中的自己和以前小時候的照片進行比較,懂得自己現在的成長,看到自己長大的變化,進一步感受成長的快樂。

美工區:提供畫筆及美術紙,讓幼兒畫出現在的自己,體驗快樂。

娃娃家:豐富帶娃娃辦家家做遊戲等情節。

請家長陪同幼兒看一些關於春天的兒童讀物。

幼兒園:佈置體現長大的牆飾。

家園共育方面:

請家長利用各種資源及途徑幫助幼兒理解成長的快樂,積極引導認識自己成爲中班小朋友的驕傲和自豪,可建議家長休息天帶幼兒到戶外進行觀察,並學會與人交往,從中體驗交往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比較的方法區別5個物體的高矮。大小或長短。

2、能正確的整理、使用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

1、教具:同一幼兒不同時期的照片5張,教學掛圖(二)中5個高矮不同的娃娃圖片。

2、學具:人手一套幼兒用書第11頁的《排序卡(二)》。

活動過程:

1、運用比較的正確判斷個子的高矮。

★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這個是xx小朋友小時候和現在的照片,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每張照片上的他有什麼變化?哪張照片上的他最高,哪張照片上的他最矮。

★教師:在我們班上,哪裏小朋友最高?哪裏小朋友最矮?怎麼證明?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比較各子高矮。

2、學習按個子高矮排序。

★教師:每個小朋友都有5個不同高矮的娃娃的圖片,請你們給娃娃排隊。

★幼兒操作。

★教師:你們是怎麼排列?請相互說說自己的排列方法。

★教師展示兩種不同的排列方法,與幼兒共同檢查是否正確?

3、學習按大小、長短排序。

★教師:這些高矮不一樣的娃娃穿的衣服,褲子和鞋子都一樣大嗎?一樣長嗎?請小朋友給你的5個娃娃選出適合他們穿的衣服、褲子和鞋子,選好後就放在娃娃的下面。

★幼兒操作。

4、活動評價。

★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檢查操作結果是否正確,是否已按個子的高矮來匹配大小長短不同的衣服和鞋子。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3

一、設計思路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經可以自理,但經過觀察和調查發現有些孩子在家吃飯穿衣還是要依靠父母。爲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設計了此節課。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活動準備:

故事、衣服、音樂

五、活動進程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爲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5、教師小結。

六.活動反思:

本節課目標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課孩子們懂得了張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環節穿衣大賽有些單調,準備應再豐富一些。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體會親人對自己的關愛,爲自己長大感到高興。

活動準備

1、每人三張相片(出生、兩歲、現在)。

2、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

1、請幼兒將自己的照片分別按出生,兩歲,現在,三個年齡段貼在絨面板上。

2、談談照片上小時候開心、有趣的事情。

3、讓幼兒互相看看自己和朋友有什麼變化。

二、交流討論

1、觀察出生時候的樣子

(1)剛出生時候的你是什麼樣子的呢?

(2)你出生的時候有多重?你長得像誰?

教師:人剛生下來的時只會哭,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每個人體重是不一樣的。

2、觀察兩歲的時候自己有哪些變化

(1)提問:兩歲的時候和出生相比有什麼不同?

(2)教師:在親人的照顧、撫養下,我長大了長高了,會說話會走路,會自己吃飯、上廁所等。

3、觀察現在的自己,並介紹自己的本領。

教師:現在和小時候比本領已經很大了,說說自己的本領。

三、感謝父母恩

每位幼兒說一句感謝父母的話,教師用錄音錄下幼兒的話。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5

題目:

《我長大了》

設計意圖:

《我長大了》選自《西安教育出版社》中班的一篇課文。通過這節課的教育使幼兒能夠藉助圖畫知道自己在漸漸長大,自己的身體、外貌、生活、學習、能力等等都在發生變化。通過觀察自己的變化感知每個人每個時期都會有一定的特點,使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講述,達到“我能說、我想說、我要說。”的目的。幫助幼兒樹立積極的自我意識,培養他們熱愛自己的情感,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表現自己的特長,從而達到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

教學準備:

嬰兒掛圖、嬰兒期使用的小物件、小用品,幼兒期使用的物件,用品,各行各業工作人員的圖片

教學重點:

1、通過多種方式發現自己長大了。

2、從多方面討論瞭解自己學會的新本領。3,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教學難點:在集體面前能夠大膽表現自己的特長。

教學目標:

1、培養幼兒認真觀察畫面,大膽進行講述的習慣。

2、能圍繞自己長大的話題用清楚、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見解。3欣賞自己的成長,樹立自信心。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發現自己的變化。

1、出示嬰兒圖片,讓幼兒感知剛出生的自己很小很小。

2、嬰兒期的用品展覽,感知自己很小很小。

二、集體分享交流:

1、出示幼兒期的圖片、用品,比較過去與現在自己的變化。(身體上、外貌上、穿着上、吃飯的用具上)

2、說說長大後的自己學會了哪些新本領?

3、你長大了嗎?你能做些什麼?

4、出示掛圖,大膽講述圖上的內容。

三、討論交流:

將來小朋友長得像爸爸媽媽那麼大的時候還會幹什麼?

四、帶幼兒觀賞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們的圖片,感知自己每天都在長大,感知不同行業人們的不同的本領。增加對各行業的敬佩之情。

五、擴展: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將來自己會做和想做的是表現出來。

活動反思:

這節課我能夠從本班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內容,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由於使用了孩子所熟悉的東西,所以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能大膽發言,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但課堂最後一個環節,由於教師的應變能力有些差,沒有積極引導孩子,所以有些拖堂,影響了教學效果。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動物長大需經歷的過程。

2、培養愛惜生命的觀念。

3、身體動作的開發。

4、體會長大的意義。

5、認識各種動物的特性。

6、瞭解動物的習性。

7、學會動物的不同分類方式。

8、知道家庭的組合方式。

教學資源:

圖書—動物的寶寶、我小時後長怎樣;分類圖卡、家人圖卡、彩色筆、圖畫紙

活動內容與過程:

1、介紹‘動物的寶寶、我小時後長怎樣’來讓幼兒說說動物或自己小時後的模樣及動作。

2、利用分類的方式,讓幼兒討論不同動物應該會有哪些成長過程。

A、魚類—覓食、游泳、結婚、生子

B、兩棲類—覓食、游泳、適應陸地生活、結婚、生子

C、爬蟲類—覓食、行進、結婚、生子

D、鳥類—啄破蛋殼、覓食、飛翔、結婚、生子、育兒

E、哺乳類—喝奶、站立、覓食、行進方式練習、結婚、生子、育兒

3、討論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模仿幼兒剛出生到長大的過程並讓幼兒分享經驗。

4、利用遊戲‘家人接龍’來認識家裏的人都會做哪些事情,並認識稱謂。

5、畫出動物家庭的圖並與大家分享。

過程評量:

1、能說出動物小時後的長相

2、能說出長大的意思

3、能說出不同動物的生長環境

4、能說出不同動物的飲食習慣

5、能分辨人類和動物不同的地方

6、能和大家一起玩接龍遊戲

7、能畫出家庭組成人員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幼兒升入中班後,生長髮育旺盛,精力充沛,不但對自己身體變化特別感興趣,而且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時候還會幫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媽媽洗碗,幫奶奶捶背。但是由於衆多家長的寵愛包辦,孩子往往有心卻做不成任何事情。根據這些普遍現象,我開展了本次主題活動,旨在讓孩子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自己動手學做一些簡單的事情,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表達的情感,能用普通話按節奏、有表情地朗誦。

2、能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嘗試仿編兒歌。

3、增強幼兒“我長大了”的意識,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之情。

【活動準備】

1、《別說我小》兒歌課件、鋼琴曲。

2、佈置《我小時候》的展覽。展覽內容爲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物品。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參觀“我小時候”的展覽,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爲咱班的小朋友佈置了一個展覽,想不想參觀一下?(小時候的照片和衣服)知道參觀展覽應該注意什麼嗎?(遵守秩序,不大聲喧譁)(教師放音樂幼兒參觀)

“你們都發現了什麼,把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好嗎?”(引導幼兒說出自己長大了,衣服鞋子小了)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很好,咱們都上中班了,在不斷的長大,那你們都學會了什麼本領?都會做哪些事情呢?”(幼兒回答)能模仿一下嗎?

二、學習兒歌,能按節奏有表情地進行朗誦。

教師引導幼兒感受兒歌表達的情感,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咱班的小朋友學會的本領可真多。老師認識一個也上中班的小朋友,她叫明明,她非常喜歡自己做事情,我們來看一下她都會做什麼呢?

出示課件:你們看圖片中有誰,她在幹什麼呢?(兩幅)(引導幼兒說出圖片內容)

“明明真能幹,可是媽媽老是擔心她太小,怕她累着,想一想媽媽會怎麼說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錄音)聽了明明媽媽的話,你想對明明媽媽說什麼呢?”我們聽聽明明怎麼說的?(錄音)小朋友一起說一遍好不好?

我們來看看明明還會做什麼呢?可是爸爸也和媽媽一樣,怕明明做不好,你們想對爸爸說什麼?聽聽明明怎麼對爸爸說的?(錄音)

現在奶奶又來阻攔明明瞭,明明做什麼事奶奶不讓做呢?你想對奶奶說什麼呢?再來聽聽明明對奶奶說了什麼?(錄音)

她爲什麼會做那麼多事情?(長大了)(再來聽聽明明的話)。一起說。

師:我們來完整的聽一聽明明對爸爸媽媽奶奶說的話。(放課件朗誦兒歌)一起邊表演邊說一遍好不好?個別說。

三、引導幼兒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嘗試仿編兒歌。

明明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咱班的小朋友也會做好多事情,你還會做什麼呢?你想對誰說?讓我們把剛剛想的也一起編到兒歌裏面去吧。

(幼兒紡編兒歌,如:阿姨你別說我小,我會刷牙和洗臉。爺爺你別說我小,我會洗碗和擇菜。

四、增強幼兒的“我長大了”的意識,體驗自己長大的喜悅之情。

咱們中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會做的事情真不少,爲什麼想要自己來做呢?(高興、長大了等)看到自己會做那麼多事情了,心情怎樣?你們還想學會做什麼事?

小結:隨着年齡的增長,在我們以後的生活中我們還要學會更多的事情,老師希望你們以後把你們新學會的本領記錄下來告訴老師,也讓老師和你們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好嗎?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在身體以及學習和生活能力方面的變化,理解成長的初淺的含義。

2、能積極的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參與活動。

3、激發期盼長大願意學習更多本領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2、嬰兒以及2—3歲寶寶的生活錄像。

3、幼兒小時候穿過的衣物。

4、一張大的紙娃娃、一支紅色記號筆。

5、排序卡和小圖片。

活動過程:

情景感知——體驗理解——遷移內化

一、導入。出示幼兒小時候照片,激發興趣。

1、教師播放PPT,裏面有較容易辨別的典型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誰?

2、加深難度,播放幾張比較難認的照片請大家辨認。

教師:接下去還有幾張,我們來看看是誰?"這些認不出來了吧,原來,我們小時候的樣子和現在的樣子會不一樣,因爲我們在慢慢長大。

3、幼兒相互觀賞照片。

教師: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請你和你的朋友交換着看一看。

二、我們的身體在長大。

1、提供實物,幼兒觀察,操作,發現身體在長大。

教師:我們現在的樣子和小時候的樣子不一樣了,是哪裏不一樣了呢?我們來找一找。

桌上有一些我們小時候用過的東西,你可以用這些東西來比一比,試一試,看我們到底哪些地方與小時候不一樣了?

2、幼兒操作完,談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在大紙娃娃上進行記錄。

教師:"你和小時候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怎麼不一樣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紙質娃娃的身上做記號。請個別幼兒用小衣小鞋來示範,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3、教師小結:我們都發現了,我們的身體、手、腳、頭都和小時候不一樣,原來是我們的身體在長大、長高了。

二、我的本領在變大。

1、播放嬰兒錄像。

教師:老師還帶來了一段錄像,請你來看看。提問:這是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她在幹什麼?""爲什麼用奶瓶?""爲什麼要媽媽抱?"(分別出示圖片:小寶寶、媽媽抱、沒有牙齒吃奶瓶、只會笑不會講話。)

小結:原來寶寶還小,他什麼都不會。

2、播放2—3歲寶寶錄像。

教師:我們來看看小妹妹在幹什麼?(出示圖片:小妹妹自己走路,有牙齒自己吃東西、還會講話。)

小結:小妹妹會說話了,會自己走路了,還會自己吃東西呢!她本領可是比小寶寶大多了。

3、說說"我的本領變大了"。拓展。

教師:小朋友,你的本領比小時候大嗎?你有哪些本領比小時候大了呢?

4、小結:瞧,我們和小時候相比,我們除了身體在長大,本領也在變大。

三、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

教師: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

四、集體操作活動。

幼兒將幼兒用書上的成長圖片按順序進行排隊。

教師:老師還爲你們準備了"我長大了"的排序卡,我們從小寶寶長到現在這麼大的過程是怎樣的呢?請你先擺一擺,然後撕掉背面的雙面膠,貼到相應的格子裏。貼完後,可以請客人老師看一看對不對。

活動延伸:

環境創設:佈置"我長大了"心裏角,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剪紙、繪畫等作品。

家園共育:家長有意識的爲幼兒創設獨立思考、自己動手的機會,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領域滲透:結合社會活動"我長大了",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9

設計背景

新的學期開始了,孩子們上中班啦。我明顯地感到他們的表現慾望和學習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現在開學才兩週,隔壁小班的孩子捨不得家長經常哭鬧。我們班有幾個孩子就會上去安慰他們:“不要哭了,爸爸媽媽上班去了,下班來接你,還會給你買許多玩具和食品呢!”看到小傢伙們還懂得主動關心比自己小的娃娃,我感到他們長大了不少。於是我就不失時機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知道自己上中班了,幼兒園裏還有比自己弱小的弟弟妹妹自己要給小小弟弟小妹妹做好榜樣,要勤動手做事,整理自己的物品,學會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總之,要做自己能幹的事情。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應該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2、培養幼兒自我服務和服務被人的意識。

3、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了和語言表達能力。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故事鞋子(每人一雙)音樂(比賽時放)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誰真的長大了》,激發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設計提問

1、故事中的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爲是麼說這個小朋友長大了?

3、師小結:因爲她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三、組織幼兒分組交流,談談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

四、組織幼兒分組比賽(穿鞋子比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然後表揚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帶幾件自己以前穿過的衣服或鞋子,讓他們試一試,通過實際感受,孩子們知道自己的身體變化,使幼兒真正意識到自己已經慢慢長大了,從而增進了自我意識的發展。通過這此活動,我更加明白幼兒教師應該勤於善於觀察,及時發現幼兒的興趣點,並實施鼓勵、幫助幼兒大膽嘗試。多用讚揚的語言,用欣賞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快樂健康團的成長。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10

主題來源:

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既熟悉又陌生,隨着年齡的長大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臉上的五官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樂趣;自己的小手、小腳都還有些什麼自己不知道的本領;小時候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些什麼區別;鞋子、服飾等都穿不下了,是不是因爲它們變小了;長大以後身體的各個部位和自己身體的關係……

“我們的身體”這個主題能幫助孩子解開自己的這些疑惑。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我又多高、能幹的小手、會變化的表情、可愛的小腳丫等,進一步瞭解身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的聯繫,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爲自己長大而高興。在瞭解身體奧祕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會發現父母養育自己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更能引發幼兒關愛自己的家人,使之從小就具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小老鼠、青蛙身高、體重的變化,瞭解飲食、運動與身體長大的關係。

2、引導幼兒大膽地想象讓自己長大的方法。

3、瞭解的身體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徵,體驗它們的作用。

4、運用策略及比較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爲自己長大而高興。

5、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活動準備:

ppt《我想長大》、幼兒對測量身高體重有一定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比較小老鼠、青蛙身高體重的變化

看ppt《我想長大》

1、你們覺得它們長大了嗎?從哪裏看出來它們長大了?

2、小老鼠小青蛙原來多高?原來多重?現在多高?現在多重?

觀察:身高樹2-3 天平秤蘋果2只—3只

小結:師生共同小結(小老鼠長高了嗎?原來是2現在是3,原來兩隻蘋果現在三隻蘋果。)

二、觀察討論,發現飲食、運動與身體長大的關係。

(一)提問:

1、小老鼠怎麼會長大的?

2、小青蛙的身高和體重怎麼會發生變化的?

(二)再次觀看ppt

小結:小老鼠吃了許多食物長高了、長胖了,小青蛙天天鍛鍊也長高了、長胖了。

三、大膽想象,勇敢地說說讓自己長大的辦法

1、除了長高了,長胖了,還有那些事情讓我們知道自己長大了呢?

2、我們一天天都在長高長大,你還想長大嗎?你有什麼辦法讓自己長高長大?(幼兒自由發揮想象並大膽講述)

3、提升:身體的變化、本領大了都說明我們長大了。祝賀你們長大了!真爲你們感到高興!

活動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我們的身體”,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對自己的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產生許多的好奇和興趣。在這個主題背景中,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人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之間的聯繫,也讓幼兒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認識自己,是中班幼兒在集體中能夠獨立學習生活的心理基礎。活動從認識自己的身體着手,到認識自己的能力,爲幼兒確立了“我已經長大了”的概念,樹立了“我能行”的信心,產生了我還會長大的期待。

在爲期四周的活動中,幼兒在操作中發現“身體長大”了,在與情景的交流中發現“本領變大”了,使幼兒在感性活動中獲得直觀的認識。對於身體上的常用部位,孩子們大都知道它們的名稱,但是,對於不常說到、用到的那些部位幼兒由於年齡等關係對其不是太瞭解,於是在《滑稽腳先生》活動中,讓孩子在與同伴結伴尋找的過程中利用他們的互動使其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互動的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不但進一步激發,而且對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在活動中,孩子們發現了新的部位,認識了新的名稱,如“腳窩”、“腋窩”、 “腳踝”等。

結果表明: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較高的興趣,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認識。在活動開展期間,幼兒由於經驗不足、動作發展不夠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動設計時,我們還結合思維課程的內容,利用個別幼兒的親身經歷來開展活動。讓他們在與同伴結伴討論、交流中獲得一些經驗,通過活動,孩子們也從中瞭解到了一些自我保護的經驗。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11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於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於《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爲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於整個活動, 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於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數量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乾淨,你們看,我的身上很髒,我身上爲什麼會這麼髒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二、我來給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師:你們願意幫助小椅子洗澡嗎?那我們用什麼來給小椅子洗澡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們請它們來幫忙。怎麼樣才能把小椅子擦乾淨?(每個地方都要擦到)

●幼兒嘗試用抹布開始擦洗椅子,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快樂。

2、交流

你是怎麼洗椅子的?鼓勵個別幼兒來示範並用語言表達洗椅子的過程。

3、總結

●胡老師還把擦椅子的步驟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擦椅子,這樣我們會把小椅子擦得更乾淨。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擰一擰;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腳,擦一擦;椅子檔,擦一擦,小椅子,開心啦!)

●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應該怎麼更好地愛護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謝謝你們把我洗得這麼幹淨,以後你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噢!

●我們去看看小椅子幹了沒有,我們帶小椅子一起回活動室吧!

創設情景,幫助產生想幫助小椅子的慾望。

開拓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用什麼材料與方法去進行清潔小椅子。

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並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兒歌,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驟。

通過討論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的好習慣。

活動《三隻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爲什麼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於生活,到底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裏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麼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藉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隻蝴蝶還有什麼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12

設計意圖:

車輪滾滾向前,新一年鐘聲又要敲響,而我們只有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在進行完《小規則,大學問》以及快要結束的《知錯就改》的兩個八德主題中,做爲大班幼兒,可以說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都證明了自己長大了。因此,我準備了一節關於《我長大了》這節活動,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在去談一談自己是從哪些方面長大的。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舉證的方法,表現自己的觀點。

2、爲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準備範畫,想一想自已長大了有哪些進步

活動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出談話主題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長大一歲,你發現自己有哪些變化呢?(談一談自己在學習。生活上等有哪些變化)

二、幼兒自由交談,用舉證的方法談談自己的觀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裏展示的幼兒繪畫,手工作品幼兒過去的照片,啓發談話:這是什麼?你發現有哪些變化?(引出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朋友長大了)教師進一布提出談話的要求:你要告訴大家自己長大了,從哪些方面可以表現出來。

2、教師先請3~4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談一談,然後再根據幼兒談的情況進行適當地提示和指導。(提示幼兒可以從一個方面談,也可以從幾個方面談,多談幾個方面就更有說服力)

3、幼兒分組進行自己交談。(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瞭解幼兒的談話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

4、談得好的2~3幼兒在集體面前談一談。

三。幼兒講述新的經驗,談談自己今後的努力目標

1、幼兒在小組中,談談自己今後的努力目標。(教師引導幼兒儘量談得具體一些)

2、請談得好的幼兒2~3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談一談,鼓勵幼兒每個人給自己定一個新的目標,並在日常生活中朝着自己的目標努力。

活動延伸:

繼續展示幼兒的繪畫。手工作品;鼓勵幼兒在語言區及日常生活中講述這個話題,併爲自己定出更高的目標,朝着自己的目標努力。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⒈能有目的地安排畫面的構圖,通過繪畫細節表現不同職業的特徵。

⒉萌發對未來的憧憬,描繪自己長大後的工作樣子。

活動準備:

⒈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12頁《我長大以後》,作畫工具。

⒉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讓幼兒觀看各種職業的工作照片並交流。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的願望

⒈教師講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是一對快樂的父子,有一天晚上,大頭兒子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大後做着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當醫生給人治病。天亮了,他把自己做的夢講給小頭爸爸聽,小頭爸爸也很高興,拍着大頭兒子的肩膀說:你真棒!

⒉回顧我們認識的工作者的照片,如魔術師、飛行員、司機等。

師:他們是誰?在做些什麼?在什麼樣的地方工作?

⒊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你希望自己長大後做什麼?你會怎樣工作呢?

二畫畫我工作的樣子,引導幼兒能有目的地安排畫面的構圖,通過繪畫細節表現不同職業的特徵

⒈師:你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做什麼工作?請你們把自己的願望畫下來。

⒉幼兒在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12頁《我長大以後》上作畫,教師適時地啓發幼兒:你會穿什麼樣的工作服?做哪些動作?你工作的地方是怎樣的,周圍有些什麼?除了自己,你還打算畫什麼人?

⒊鼓勵幼兒表現人物的服飾、動作,以及工作的場景,使畫面更豐富,並能表現自己的願望。

三猜猜我的願望,引導幼兒描繪長大後工作的樣子

⒈完成後,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並向同伴介紹“我長大以後想成爲……”的願望。

⒉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將作品分類,把有同一類願望的幼兒作品貼成一組,並在一旁貼上相應的職業照片。

⒊引導幼兒談論:你能從畫裏看出同伴長大以後的願望嗎?誰和你的願望相像?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重難點

1、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故事、衣服、音樂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

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爲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5、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本節課目標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課孩子們懂得了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觀察比較的一系列活動中,體驗到自己的成長,初步理解成長的含義。

2、能用連貫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路,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增進幼兒與父母的情感。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各種活動環節,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愛。

活動準備

1、錄像《母親與嬰兒》

2、材料:嬰兒的衣鞋帽等。

3、幼兒自帶一件自己小時候的東西和小時候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談以前的我

1、請幼兒觀看《母親與嬰兒》的錄像,通過觀看母親如何給幼兒餵奶、換尿布、洗澡、穿衣、哄睡覺、教說話、教走路等,瞭解到自己小時候也想和錄像中的小弟弟一樣,在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哺育下,慢慢長大。

2、引導幼兒觀看‘小時候的我’展覽。

3、讓幼兒根據自己帶來的物品,談談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二、看看現在的我

1、請一位母親帶她的嬰兒來班上做客,讓幼兒與嬰兒比比小手、小腳、小臉和身高,發現自己現在的變化

2、請一個幼兒上前試試嬰兒的小衣服、小鞋子、小手套、小帽子等,進一步體會到自己長大了。

3、想想現在的我們除了身體上有變化,還有別的變化沒有?(會自己吃飯、睡覺、走路、穿衣,會說話,還會幫媽媽做事等等)

小結:現在的我不僅長高長大了,而且還懂事了,能幹了。

三:想想將來的我

1、老師和你們有什麼不一樣?(高大一些,懂得很多知識,會做很多事情,力氣也很大等等)。

2、老師小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老師。)(引導幼兒思考、討論)使幼兒知道自己將來還要長大,只要好好的吃飯、睡覺,認真地學習鍛鍊,就能不斷地長身體、長知識,將來就能和老師、爸爸媽媽、叔叔阿姨一樣,做個有用的人。

3、想一想,你們長大後想幹什麼?

四、畫畫“我的成長”

1、給每個幼兒一張長方形繪畫紙,折成三部分,分別代表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2、要求幼兒用彩筆畫出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成長圖

3、將幼兒的畫集中掛在一起,佈置一個“我們的成長”小園地

活動延伸:

1、要求幼兒回家去做一件事情,向爸爸媽媽證明‘我長大了’

2、畫畫“我的成長”(給每個幼兒一張長方形繪畫紙,折成三部分,分別代表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要求幼兒用彩筆畫出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成長圖。將幼兒的畫集中掛在一起,佈置一個“我們的成長”小園地)

3、全班幼兒合影留念。

4、和幼兒一起裝飾一個小紙箱,標上年月日,將自己作品中的‘現在的我’部分剪下,連同全班合影照一起鎖入紙箱中,告訴幼兒等到我們大班畢業時再打開,看看那時的我們又有什麼變化。

教學反思

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關心父母,讓孩子知道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愛。

幼兒園中班《我長大了》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照片、錄像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

2.幫助幼兒瞭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3.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4.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⑴ 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

⑵ 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寶寶卡。

⑶ 幼兒時期與照片相對應的錄像、攝像機、電視機、錄像機。

活動過程:

⑴ 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

“這裏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

“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現現在與小時候的變化)

“這些是你們自己的東西,爲什麼你們會穿不上、用不着呢?”

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我們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 認識寶寶卡、比較小腳的變化

“請你們和小時候的小腳比一比,發現我們的小腳變大了、變胖了。我們小時時候的東西也用不着了,因爲我們長大了。”

⑶ 對比錄像和照片,說說自己的變化。

1) 身體上的變化

① 量身高、體重,通過現場量身高、稱體重瞭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② 吃飯,通過看小時候媽媽餵奶的照片,再看現在自己吃飯的錄像瞭解到自己長大了。

③ 牙齒、頭髮,通過看嬰兒期沒有牙齒、頭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現在的小朋友用牙齒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頭髮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教師總結:你們小時候很小、很輕,沒有頭髮和牙齒,每天吃牛奶和稀飯。現在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胖了,長出了牙齒,會自己吃許多有營養的飯菜。

2) 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① 穿衣服,通過看小時候媽媽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現在我們會自己穿衣。(通過看錄像)

② 走、跪、拍球,幼兒看錄像裏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③ 搭積木、畫畫,通過看錄像知道自己會玩各種各樣遊戲、會畫畫。

總結:我們小時候什麼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⑷ 讓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

“你們的本領是和誰學的?在哪裏學的?”

“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 ?”

(會認識更多的朋友,學更多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