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嘗試,積極探索,體驗合作的樂趣。

2、發現力的傳遞現象。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4、激發幼兒對多米諾骨牌的濃厚興趣。

活動準備:

長條形木塊5筐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幼兒自由嘗試探索。

1、我們把積木一塊一塊的豎起來,然後用手指輕輕推第一塊積木,你猜後

面的積木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

2、幼兒猜想並自由發表建議

3、幼兒嘗試探索

四個人一組互相商量怎麼玩,可以在桌子上或者地板上玩。

4、交流演示

小結:把積木一塊一塊的`排好,用手指輕輕推第一塊積木,後面的積木會一塊跟着一塊的倒下去。

5、爲什麼用手指輕輕推第一塊積木,後面的積木會一塊跟着一塊的倒下去?(力的傳遞)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探索

1、如果我們把積木一塊一塊的排好,在中間拿掉兩塊或三塊積木,用手指輕輕推第一塊積木,積木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2、幼兒嘗試探索

3、交流演示

小結:把積木一塊一塊的排好,在中間拿掉兩塊或三塊積木,用手指輕輕推第一塊積木,前面的積木倒了,後面的積木沒有倒,因爲拿掉積木的地方距離太大了,力傳不過去了。

三、幼兒第三次嘗試探索

1、是不是隻有排成直線才能推倒所有的積木?還有別的排法嗎?

2、幼兒嘗試

3、交流不同的排法

四、結束

1、引導幼兒給遊戲取名字

2、提出“多米諾骨牌”遊戲名稱,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查閱遊戲的來歷和成人的多種玩法。

活動反思:

1、教學各環節比較清楚有條理性。在解決“力的傳遞”這個問題時引導幼兒探索還不夠,因此幼兒沒有很好的理解和表達。

2、活動時應該讓幼兒在地板上玩比較好,首先聲音輕,其次利於幼兒的合作。

3、活動中“幼兒交流演示”的時間安排可以再緊湊一些。

小百科:多米諾骨牌是一種用木製、骨制或塑料製成的長方體骨牌。玩時將骨牌按一定間距排列成行,輕輕碰倒第一枚骨牌,其餘的骨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依次倒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原因,知曉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2、圍繞故事情節展開討論並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瞭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原因,知曉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教學難點:

圍繞故事情節展開討論並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菲菲生氣了的ppt

 教學課時:

1課時(30分鐘)

教學理論依據:

這個繪本故事是大班主題活動《我自己》的一個談話活動,故事《菲菲生氣了》從孩子們最經常遇到的問題展開故事,一步步展現小姑娘菲菲如何慢慢地平息怒氣,又回到家裏,避免了與姐姐的正面衝突。故事裏有一句關鍵的話語:"是廣大的世界安慰了她。"給孩子們提示了一個解決問題和平復情緒的方法。

情緒教育是幼兒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門課題,尤其是已經懂事的幼兒常常不知道要如何處理憤怒、生氣的情緒,因此出現爭吵打鬧,而《菲菲生氣了》正是一本談"情緒"相當好的繪本,故事中菲菲的情緒變化過程描寫得非常逼真,能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給幼兒良好的暗示。透過故事幼兒可以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繪本中畫面色彩與故事情節配合得相得益彰,畫家在創作這本繪本是是用顏色來表現菲菲的情緒的。菲菲生氣時的紅色畫面,衝出家門時連樹林都是紅色的,隨着她步入樹林,怒氣漸漸消散,畫面顏色演變成橙色、深紫紅色、深藍色,到菲菲坐在大橡樹的樹幹上面對平靜的湖水時,整個畫面已經是藍、白、綠的清涼色調。最後,菲菲安靜地回到家裏時,畫面又轉爲溫暖的橙色。

然而作品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繪本以圖爲主,文字簡單,如果僅僅按照文字進行朗讀是沒有情境的,在講故事時許多地方是需要展開的。因此,在教學活動前,按照教學的需要對作品進行一定的改編。

爲了幫助幼兒更清晰的瞭解菲菲情緒的變化,我們對作品進行了分析和處理。

1、爲作品分段,理清思路。

根據菲菲情緒的變化,可以將作品分爲四段:第一段--菲菲爲什麼會生氣(生氣的原因);第二段--菲菲生氣但聽不到別人勸(升起的狀態);第三段--菲菲怎麼自我調節情緒(讓自己從生氣到不生氣的方法);第四段--菲菲回家(不生氣了)。

2、調整相應情節,改編故事。

在分段的基礎上,對於故事中的一些情節進行了調整。當菲菲生氣時,有很多"角色"都在勸慰她,在這些"角色"中,我們保留了大樹、小松鼠、小鳥、大石頭、小花小草、微風,這些爲幼兒所熟悉的"角色"。同時,因爲這是一次談話活動,因此也將一些不必要的情節,如"爬樹"等進行了刪減,幫助幼兒更清晰的掌握故事的來龍去脈,爲談話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提問:

1、這個小孩叫"菲菲",你們發現她怎麼了?

2、生氣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3、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她是爲了什麼事而生氣呢?

(意圖:通過觀察畫面,知道菲菲生氣了,引出故事。)

二、圍繞故事線索,展開談論

(一)、欣賞故事第一段

1、出示畫面(幼兒觀察圖片,結合故事內容討論、講述)提問:菲菲爲了什麼事而生氣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姐姐用力奪走了菲菲的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地上,菲菲生氣了,她踢呀打呀,她叫呀喊呀,她想把所有的東西都砸掉,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菲菲是一座就要爆發的火山,她跑了出去……"(過渡到第二段)(意圖:通過談論畫面,瞭解菲菲生氣的原因。)

(二)、講述故事第二段

1、師講述故事第二段,幼兒傾聽提問:

(1)"菲菲跑了出去,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森林裏。"大樹看到生氣的菲菲會對她說什麼呢?(幼兒回答後用故事語言繼續往下說--大樹說:"菲菲,你怎麼啦?"菲菲理也不理,繼續往前跑。)

(2)小松鼠看到了又會怎麼說?(幼兒回答後用故事語言繼續往下說--小松鼠說:"菲菲,你怎麼啦?"菲菲聽也不聽,還是繼續跑着,直到她再也跑不動了,她靠着大樹嗚嗚的哭了起來。)

(3)大樹和小松鼠都想要關心菲菲,菲菲爲什麼對他們理也不理呢?(她很生氣)

2、小結:生氣的時候是什麼也聽不進的,菲菲繼續跑,繼續跑,一直到她跑不動爲止,她靠着大樹嗚嗚地哭了起來!

(意圖:通過傾聽故事,瞭解菲菲生氣的狀態。)

(三)、講述故事第三段

1、出示菲菲不哭的圖片,啓發幼兒觀察。

設疑:菲菲到底用了什麼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的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咦!……慢慢往家走。"(幼兒安靜傾聽)提問:

爲什麼菲菲剛纔很生氣,現在不生氣了?(引導幼兒說說故事裏的內容)(預設提問:其實菲菲在這裏已經找到了好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菲菲看到了誰,好像在對菲菲說什麼?)

3、小結:菲菲發現,聽聽鳥叫、看看美好的事物、安靜地休息會就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感覺好多了,於是菲菲慢慢的往家走。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對生活中影子的回顧,豐富對影子的認識。

2、引導幼兒把見過的有趣的影子現象用語言描述出來,並能用繪畫、標誌符號的方式進行表徵。

3、讓幼兒瞭解影子的形成和影子的變化。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幾天提示幼兒觀察物體的影子。

2、每個幼兒繪畫用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主題組織幼兒談話:

(1)你見過影子嗎?

(2)你都見到過什麼樣的影子?

教師小結,引出課題。

2、幼兒分組交流

(1)先將幼兒分成六組。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所見過的影子。

(3)儘量調動幼兒講述的積極性。

3、繪畫影子引導幼兒將有趣的影子用繪畫或標誌符號的形式表徵出來。

4、展示幼兒作品。

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展示在牆飾專欄中,並向大家介紹自己發現的有趣的影子現象。

5、教師講評。

活動效果幼兒能積極參與討論,互相交流講述自己在不同時間所見過的各種各樣的影子,知道影子的變化,並能準確的畫出不同影子的效果。本節活動目標達到,效果不錯。

活動反思:

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他們在生活中有說不完的話,但在課堂上往往表達不清自己的意見,因此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敢於說話,善於說話,樂於說話。真正使學生學有所成,達到教學改革的要求。《影子》這一課,我把課堂從教室挪到了給學生帶來快樂的操場上,讓他們自己親自去體會,讓孩子們的語言在體驗的同時,得到發展和提升。讓孩子們在操場上來認識今天學習的課文的主角――影子。同學們在操場上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影子會一直在自己的前後左右,這樣老師就不用在課堂上照搬課文,讓學生沒有體驗的前提下,古板的記住課文內容。在讓學生體驗了課文之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來表達自己對影子的理解,有的.同學寫道:“影子就像我的小尾巴”,還有的同學寫道:“影子一會在我的左邊,一會在我的右邊”,孩子們經過體驗之後的語言躍然呈現在腦海裏。

孩子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那麼語文教學中老師就應該打開同學們的生活之窗,讓學生在快樂的生活中去體驗,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表達慾望,讓課堂因孩子們的語言而美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擺一擺、搭一搭、試一試、想一想的過程,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培養幼兒探索意識。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思考、分析、判斷能力,以及協作能力。

3、讓幼兒在反覆實踐、操作過程中,感知雞蛋殼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搭一搭、試一試、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 想一想,說一說。

活動準備

廢舊方形木板若干,半拉雞蛋殼若干,圖書若干。

幼兒人手一張記錄卡,筆、教師記錄掛圖若干。

生雞蛋5個、膠粒、玩具若干盒。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1、提問:小朋友都吃過雞蛋嗎?

你是怎樣剝蛋殼的?

敲蛋殼時會發現蛋殼怎麼樣了?

哦,小朋友都知道雞蛋殼很薄,容易碎,現在,老師要請大家聽個故事,聽聽故事裏講件什麼事?

2、講述故事《小螞蟻搭桌子》

附故事:小螞蟻和小蝸牛是好朋友,它們在螞蟻的小花園裏,坐在桌子旁聞花香,玩玩具,玩得真開心。突然,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把小螞蟻的桌子給吹壞了,小蝸牛將自己的玩具雞蛋殼送給小螞蟻搭桌子,小螞蟻拿了幾個雞蛋殼搭桌子,它搭桌子會牢固嗎?它搭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請大家猜一猜.

(二)引導幼兒探索,初步發現雞蛋殼的本領:弧形面承受力大。

1、老師請大家動手也用雞蛋殼來做試驗,看看小螞蟻的桌子牢固嗎?老師爲大家準備了許多雞蛋殼、小木板,試一試雞蛋殼凹面和凸面力氣有什麼不同?在操作過程中發現,看看誰能發現雞蛋殼的祕密。

2、小朋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什麼?凹面和凸面的承受力一樣嗎?誰發現了什麼祕密來告訴大家。那應該怎樣搭桌子最平穩?用多少雞蛋殼能搭出最平穩的桌子?

3、小朋友也可以小聲討論:剛纔你是怎樣搭桌子的?誰能把自己搭桌子的方法告訴大家,並用

記錄紙把搭桌子的方法記錄下來。(記住順序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三)集中談話:你剛纔用了幾個雞蛋殼搭桌子,是怎麼搭的'?桌子穩不穩?在搭的過程中發現什麼?請幼兒邊操作邊記錄邊檢驗,哪種方法最好。大家有沒有發現雞蛋殼的本領: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教師用記錄掛圖記錄幼兒搭的方法。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感受雞蛋殼的本領大: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1、請小朋友選出四個一樣高的雞蛋殼放在四個角來搭桌子,搭好後,試一試桌子穩嗎?那我們怎樣來驗證桌子平穩嗎?老師爲大家準備了許多書,看看最多能放幾捆書?怎樣放得更多?(幼兒邊操作邊記錄)

2、請大家再動手試一試,放重物的時候,動作的輕重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動作重雞蛋殼會碎,動作輕,可以在桌子多放幾捆書。

3、集中談話:你的桌子放了幾捆書?有沒有發現什麼?邊說搭的方法,邊記錄並檢查

4、請小朋友輕輕地往桌子上放書,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桌子上的書放得最多捆。搭桌子用四個一樣高的雞蛋殼搭最平穩,然後,輕輕地往上面放書,可以多放幾捆書,大家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弧形凸面承受力大。

(五)教師表演“雜技”,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雞蛋殼的承受力。

雞蛋殼雖然很薄,容易碎,但它拱起來,力量可大了。它上面可以放很重的東西。看看老師給大家表演“雜技”,小小的四個雞蛋殼,上面能放多少書呢?

(六)提出延伸活動的要求,結束活動。

雞蛋殼的本領這麼大,在生活中你發現人們是怎樣利用拱形力量大的原理來設計建築物的嗎?如果你是科學家會利用這一原理做什麼?下次活動你把你的發現和你想做的告訴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運用比較的方法,感知空間,數量的變化。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學會用比較的方法發現變化。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準備:

教具:新增加玩具若干種,活動室桌椅,玩具櫃等擺設有所變化。

學具: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一頁“哪裏變了”,筆。

教學過程:

一,教室變了。

1,開學了,我們的活動室變了,換了一個新的教室,你們有什麼感覺?

能說說有什麼不一樣嗎?(幼兒自由回答)喜歡嗎?爲什麼?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觀察的結果, 發現活動室裏黑板,座位排放方向,位置的改變。

3,請你說說,怎樣放更好?

二,活動室裏的玩具變了。

1,活動室裏的'玩具也有新變化,請你們把新玩具找出來,數一數多了幾種。

2,教師呈現其中一種新玩具(數量爲10個),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目測玩具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3,你是用什麼方法快速數玩具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4,如果改變玩具的擺放方式,是不是能更快地數出總數?

5,幼兒將數量爲10個的玩具按某種方法擺放,並學習快速數出總數。如2個2個放在一起數,或5個一堆數。

6,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改變新玩具的排列順序,請幼兒說說與原來相比哪裏變了。

7,再次變換新玩具的排列順序,引導幼兒說出哪裏變了,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和判斷方法。

三,哪裏變了。

1,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數學”第一頁“哪裏變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說說上下兩幅圖有什麼不同。

2,你是怎麼找到這些不同的?引導幼兒上下對應看。

3,一共有幾個地方變了?請幼兒將第二幅圖中有變化的地方圈出來。

4,說說這些不同點。

活動反思:

自從參與了省級實驗課題《操作材料對幼兒探究式科學學習的支持》的研究以來,面對進行的科學活動,我更加註重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實施教學活動。"變了變了"主題活動,如果按教材上進行也會上得很順利,對幼兒來說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但我認爲,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可參考的活動內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適用的。什麼樣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呢?除了考慮到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外,還要通過遊戲、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祕。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踊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後,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願望;

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鬆的氛圍中進行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奶奶過生日》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內容,理解詩歌中奶奶說“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的寓意,感受作品中其樂融融的親情。

2、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懂得自己長大了,應幫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認識字詞: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教師自制字詞卡: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唱生日歌,引入主題。

提問:小朋友,我們什麼時候會唱這首歌呢?你喜歡過生日嗎?爲什麼?

二、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幼兒用書上的內容。

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圖中有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

2、今天是誰過生日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呢?

三、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完整欣賞。

討論:

1、丹丹奶奶過生日這一天,爸爸、媽媽和爺爺在忙着做什麼菜呢?丹丹在做什麼?

2、如果你的奶奶過生日,你會幫忙做什麼呢?

四、幼兒看圖,輕聲跟教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遍詩歌。

討論:奶奶嚐了嚐拌黃瓜說了句什麼話?爲什麼會這樣說?

五、朗誦詩歌。

1、幼兒手指點字朗誦一遍詩歌。

2、採用集體、分組、個別等形式朗誦詩歌。

六、引導幼兒在遊戲中認識字詞: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口、個。

遊戲名稱:點老五。玩法:教師手拿字卡,用手摸着小朋友的'頭說:“點一、點二、點三、點四。點到老五就是他。”點一個摸一個,直到第五個,便請他站起來,認一張字卡。

七、討論:

兒歌中的“我”已經長大了,會關心大人,還會幫助大人做事,你們會幫家人做些什麼事呢?

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身邊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經常問“爲什麼”。在種植區和自然角里,孩子們經常發現植物不澆水,葉子就會發蔫,而澆水後,植物的葉子就會慢慢地舒展、水靈。爲什麼往土裏澆水,植物的葉子就能吸收水分呢?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教師設計了本活動,抓住了幼兒這一興趣點,意在通過遊戲活動和觀察活動,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使幼兒感知到身邊隨處可見的毛細現象,由此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並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紅、黃、藍、綠顏色水及紅墨水、大白菜葉、細管(醫用採血管)若干。

3.飲料瓶和白色皺紋紙做成的.紙樹,塑料小碗若干。

4.圖片(畫有植物靠根鬚吸水),吸了紅墨水的蘿蔔、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遊戲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在遊戲中發現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導幼兒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幫水搬家。教師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盆裏的水住到寬敞的大盆裏”,引出遊戲,並交待規則:不用倒的辦法,幹部用筐裏的東西來幫水搬家。

2.說一說:“你是用什麼辦法幫水搬家的?”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怎麼做的。小結:這些東西都能幫水搬家,它們都能吸水。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棉花、紙、植物等。)

二.教師設疑,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

1.“白菜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將新鮮的大白菜葉放入紅色的墨水裏,可看到白菜葉漸漸由下向上變紅。

2.“細管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用細管去吸顏色水,當細管一接觸到水時,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發生了什麼變化,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裏的“小細管”,掰開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的紅了的“小細管”。

4.討論:毛巾、海綿、紗布、棉布裏有“小細管”嗎?

小結:這些放進水裏以後,能吸上水的東西里都有“小細管”有的“小細管”很小很細,不容易看見。有了這些“小細管”,毛巾、海綿才能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師設疑:怎樣把紙樹變成彩色的樹?教師應肯定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想一想:“能不能讓紙裏的小細管來幫忙吸顏色水呢?”

2.幼兒自己操作,將紙樹變成彩樹。

四.看一看。

請幼兒隨意觀察環境中的圖片,以及吸了紅墨水的蘿蔔、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上的,彎彎曲曲的像紅線似的“小細管”,瞭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毛細現象。鼓勵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蘿蔔吸紅墨水的小實驗,一起觀察蘿蔔上的“小細管”。

注意事項:

1.材料投放時要有層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綿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紅墨水和顏色水以及細管可先放在場地周圍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後是紙樹。

2.圖片和吸了紅墨水的蘿蔔、花菜、生菜、萵筍、大白菜要提前準備好,放在活動區(或由配班教師在幼兒做紙樹變彩樹實驗時投放),並注意在活動前和活動中不讓幼兒看到。

3.幼兒實驗用的大白菜葉,要在活動中從新鮮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後立即放入紅色的墨水裏。約兩分鐘,就可以看到大白菜變紅。蘿蔔要選擇白色的,實驗效果明顯。

4.要注意選擇特別細的採血管。

5.盛顏色水的杯子可用小號燒杯,若用普通杯子,則應準備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髒孩子的衣服。

附:

知識背景:

毛細管:指內徑很小的管子,通常把物體的細微縫隙也認爲是毛細管,如紗布、毛巾、吸水紙纖維間的縫隙。

毛細現象:酒精燈裏的酒精由棉紗燈帶吸上來供點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塊抹布,水很快就被吸乾,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而植物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再通過許多極細的管道向上輸送水分到葉和花朵中,這也是毛細現象,土壤深處的水分則靠土壤的毛細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溼潤的。

把直徑很細的管子插到液體裏,當液體的內聚力大於附着力時,管內液麪下降,表面凸起;當液體的內聚力小於附着力時,管內液麪上升,表面凹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美。

2、培養幼兒想象的豐富性,大膽用語言描述雲彩的變化。

3、鼓勵引發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仿編散文詩。

4、能分析散文詩,培養想象力。

5、理解散文詩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重點難點

1、感受散文詩的美。

2 、發展幼兒言語表達能力,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雲彩和風》,錄音碟散文詩《雲彩和風兒》

2 、幼兒繪畫《好玩的雲彩》、膠水、棉花。

3、雲彩、太陽、胖娃娃、獅子、小白船等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天上的雲

1、組織幼兒在室外自由觀察雲的變化。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天上有什麼好玩的?

師:現在我們去外面看看?

2、啓發幼兒交流討論

師:那你們看到的雲會動嗎?是誰讓雲彩變了呢?(讓幼兒知道天空中有風,風一吹白雲就會移動)

二、幫助幼兒欣賞理解散文《雲彩和風兒》

1、出示教學掛圖,欣賞第一遍散文詩。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我們來聽聽雲彩都變成了什麼?

師:風兒讓誰變了樣?風兒是怎樣讓雲彩變樣的'?(大家一起學做吹的動作)

2、再次分段欣賞詩歌,幫助幼兒欣賞 散文詩的美,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詩歌的內容。

師:風兒吹呀吹,雲彩變成了什麼呀?(小白船)它是怎樣往前行駛的呢?誰來學學小白船漂在海里的動作?(豎起桅杆、揚起風帆)

師:雲彩除了變成小白船,還變成了什麼呀?(獅子)(幼兒模仿獅子躬起身子、張開大嘴的樣子。)

三、再次完整欣賞散文詩第三遍,加深對散文詩的理解,仿編詩歌 。

1、師:詩歌的雲彩可以變小白船、大獅子、胖娃娃,那小朋友剛剛觀察的雲又可以變成什麼呢?開動小腦筋趕緊來想一想,我們一起把它編到詩歌裏吧。

2、在幼兒仿編詩歌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邊朗誦、一邊用肢體語言來分組表演:男孩子來當雲彩,女孩子來當風兒進行表演。(第二次角色互換)

四、做一做:好玩的雲彩

1、幼兒操作幼兒繪畫《好玩的雲彩》,幼兒將棉花撕成薄片,粘到淺藍色紙的白雲處,製作藍天的雲。

2、幼兒說說自己做的雲像什麼?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教學反思

因爲此次活動的選材直接來源於孩子的生活經驗,是孩子熟悉的、親身 經歷的,適合於幼兒的講述活動,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得非常積極和投入,幼兒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語言活動中示範模仿法也十分重要,老師的示範講述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講述興趣.但我還是忽略了教學目標中“學說散文中有童趣的詩句”這一目標,從而使整個活動的重難點進行的很模糊。整個活動進行下來,也進行的非常倉促,在以後的日常教育活動中,我會吸取這次活動的經驗,仔細研究每一次教育活動,把活動過程設計得更加合理,讓每一次活動都進行得更加精彩。

小百科: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