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8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8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並嘗試根據歌詞曲內容創編表演動作和遊戲。

2.在歌曲的表演與遊戲活動中能積極參與、大膽表現,體驗表演與遊戲的快樂。

3、學玩音樂遊戲《熊和石頭人》。在學習歌曲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4、能根據教師提供的舞曲音樂即興舞蹈,並在"熊"出現時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動。

5、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6、理解歌曲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大熊頭飾、已初步學會歌曲的演唱。

活動過程:

一、 複習並熟練歌曲的演唱。

1.T:“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曲的圖譜,我們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嗎?”

(評析:以圖譜幫助幼兒回憶歌曲,這樣的呈現方式顯得很自然,這樣的逐步喚醒法也比較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2.複習演唱歌曲。

3.老師也來唱一唱,鼓勵幼兒聽聽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4.(結合圖譜提問)

T:“哪一句最特別?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前半句和後半句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爲什麼要這樣唱?”

前半句:告訴大家大熊來了;後半句:趕緊輕輕地隱蔽,別讓大熊發現。

5.幼兒集體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強弱不同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最後一句。

(評析:這一環節裏包含了聽辨強弱和表現強弱的學習點,結合歌曲情節進行的先聽辨後學唱的教學策略,幫助幼兒理解了“怎麼樣?”“爲什麼?”兩個問題,使之後的學唱變得輕鬆。)

二、自由探索表演,爲歌曲創編表演動作。

1.T:“這首歌曲真好聽,如果加上動作表演一定更美,我們可以爲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勵幼兒找個好朋友唱唱、想想,爲歌曲配上好看的動作)

2.鼓勵幼兒三兩分組,討論歌曲的表演,老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3.請個別幼兒嘗試表演。(關注動作的節奏和美感,並鼓勵相互學習。)

(評析:仔細分析歌曲我們會發現,歌曲內容非常簡單,在動作表演上基本沒有什麼難度,鼓勵幼兒“唱唱、想想,爲歌曲配上好看的動作”,使這一環節的學習變得自主,同時,也爲表演的多樣化創造了條件。)

4.嘗試第一次表演。

5.討論交流:“你覺得哪一句不太會表演?”引導幼兒探索適合的動作並相互學習。

(評析:鼓勵幼兒提出自己學習中的困難,通過相互的學習幫助解決,這裏既體現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理念,也是在幫助幼兒豐富一個學習方法。)

6.幫助幼兒梳理表演動作,再次表演。關注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也可以表演給個人老師看)

7.T:“剛纔歌曲裏唱到大熊來了,聽,是誰來了?”爲什麼覺得是大熊來的?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麼感覺?”

8.隨樂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兒學習用雙手在膝蓋上一拍一次“學熊走”。

2)幼兒學習模仿大熊表演。

(評析:將大熊的表演這一次學習環節分爲了兩個部分,有效地幫助幼兒更好掌握一拍一次這個節奏,爲之後的遊戲打基礎。)

三、根據歌曲內容,嘗試設計遊戲方案,並快樂遊戲。

1.提出歌曲可以變成好玩的遊戲。“把這首好聽的歌變成遊戲一起玩一玩。”

2.討論遊戲方案,鼓勵幼兒說說變成遊戲可以怎麼玩?(a角色b情節)

1)啓發提問:遊戲要有誰?大熊什麼時候出現?大熊出現前小朋友做什麼?大熊出現後小朋友怎麼辦?

2)練習變石頭人的本領。(提出相關要求)

3)大熊可以把誰帶走?

4)預設遊戲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兒自由演唱並表演,唱到“大家可別亂跑”時,幼兒變“石頭人”,老師彈奏大熊音樂,大熊角色出場,將動的“石頭人”帶走。

3.快樂遊戲。

根據幼兒的遊戲情況做一些小結和和提示,也可以對石頭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遊戲可進行2~3次。

4.學習"熊走"動作。

鼓勵幼兒在"熊走"音樂聲中,用不動的動作扮演"熊",併合拍地行走。

5.小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熊和石頭人》是一個以遊戲爲主的韻律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遊戲性,有情節,小朋友對有情節的遊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遊戲特別感性趣;

第二,歌曲裏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石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常玩“木頭人”的遊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於表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麼,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鬥起來非常兇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歌曲《風兒找媽媽》是一首充滿溫情、意境感傷的歌曲。歌曲通過描述風兒找媽媽的情景和心情來感染幼兒,從而激發出幼兒對媽媽的愛,以及同情心和愛心。在活動中,將運用雙聲部合唱的形式將歌曲的意境表達的更加強烈,渲染出風兒對媽媽的想念之情和愛媽媽的情感。對幼兒的情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唱準休止符及弱起旋律。

2、通過演唱歌曲,使幼兒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3、會看指揮進行雙聲部合唱練習,體驗與同伴協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鋼琴。

2、幼兒會演唱《搖籃曲》

活動過程:

一、發音練習

1、演唱歌曲《搖籃曲》

第一遍:用“啊”和“恩”來演唱。

(點評:通過正確的發音方法,引導幼兒表情優美的演唱。提示幼兒張開嘴吧、自然發音。讓幼兒感知唱歌的方法,爲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第二遍:用歌詞唱。

(點評:提示幼兒正確發音,注意表情,爲幼兒演唱歌曲做好鋪墊)

二、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提問:“魚寶寶的媽媽是誰?花寶寶的媽媽是誰?小寶寶的媽媽是誰?風兒的媽媽是誰?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點評:通過出示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深層挖掘幼兒的內心世界,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鼓勵幼兒表達心中所想)

2、結合課件配樂朗誦,引導幼兒感受歌詞所表達的情感。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歌裏都唱了什麼?”

(點評:通過邊觀察,邊聽教師朗誦歌詞,渲染了一種離別的意境,營造感傷的氛圍,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同時引導幼兒表達出自己對歌曲的初步認識)

3、教師範唱,幼兒欣賞。

提問:“你聽過歌曲後有什麼感覺?”

(點評:通過教師的範唱,鼓勵幼兒表達出對歌曲的感覺,通過提問更深層地挖掘幼兒內心情感並培養幼兒連貫的表述能力)

4、第二遍範唱,鼓勵幼兒跟唱。

指導語:“如果你願意,可以和我一起唱。”

5、鼓勵全體幼兒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有情感地演唱。

6、重點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及弱起拍。

①提問:“風兒找不到媽媽,他的心情怎樣啊?”

“它問過誰?”

“它問的時候語氣是怎樣的?”

(點評:通過這一環節的提問,引導幼兒感受風兒找不到媽媽時的感受,投入歌曲的情境中,激發幼兒的愛心及同情心。鼓勵幼兒用深情、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主要是引導幼兒用情去感受歌曲的意境體現幼兒對音樂的表現能力)

②鼓勵幼兒表現着急、難過的心情。

“我們一起來幫助風兒問一問!”

(點評:這部分內容主要是用幫助風兒詢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和弱起拍,有利於幫助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解決難點。)

7、分男女小朋友演唱歌曲。

8、引導幼兒進行雙聲部合唱的練習。

(點評: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是訓練幼兒對演唱形式的熟悉,讓幼兒瞭解演唱歌曲的多種形式。並在雙聲部練習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再次感受音樂的魅力,激發幼兒對音樂的熱愛。)

9、鼓勵幼兒到臺前表演。

三、回憶與分享。

指導語:“風兒很愛自己的媽媽,小朋友也很愛自己的媽媽,媽媽給了我們太多的愛,我們走到哪裏都不能忘記媽媽對我們的愛。現在我們就做着風兒的動作出去幫風兒找媽媽吧!”

(點評:通過情感的滲透,讓幼兒感受活動後的餘溫,從風兒的角度轉移到自身,讓幼兒感同身受,從而更加激發出幼兒對自己媽媽的愛。)

活動反思:

歌曲《風兒找媽媽》是一首充滿溫情、意境感傷的歌曲。歌曲通過描述風兒找媽媽的情景和心情來感染幼兒,從而激發出幼兒對媽媽的愛,以及同情心和愛心。在活動中,將運用雙聲部合唱的形式將歌曲的意境表達的更加強烈,渲染出風兒對媽媽的想念之情和愛媽媽的情感。對幼兒的情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ABC三段體的表現形式,樂於參與音樂遊戲。

2、學會用XX XX ︱X O ︱和XX XX ︱XX XX︱︱X X︱X 0︱的節奏進行唸白。

3、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體驗自主遊戲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約翰斯特勞斯《加速度圓舞曲》選段。

2、各種顏色的手圈若干,手鼓一隻。

3、課前幼兒瞭解過水果沙拉的相關知識。

【活動過程】

一、熱身:圍繞XX XX ︱X O ︱的節奏進行問候遊戲。

師:“小朋 友你 好! ”,引導幼兒有節奏的迴應。

二、遊戲:《魔法大變身》

1、幼兒嘗試用水果的名稱進行唸白。

提問:你 愛 吃 什 麼?(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回答)

2、幼兒熟悉遊戲規則並遊戲。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並示範。

① 重點練習“XX XX ︱XX XX︱︱X X︱X 0︱”的節奏型。

②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並示範玩法:跟着鼓的節奏,說兩遍自己愛吃的水果,然後念出咒語(芝麻開門,芝麻開門,變變變!)最後用自己的身體創意水果的造型。

(2)幼兒集體遊戲:《魔法大變身》。

三、音樂遊戲:《水果沙拉》

1、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熟悉音樂的曲式結構及表現形式。

(1)初步欣賞音樂,熟悉音樂的ABC三段體曲式結構。

師:“你們變出了這麼多好吃的水果,我來教你們做水果沙拉吧,仔細看好哦!”教師隨音樂表演。

提問:我是怎麼做水果沙拉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哼唱相應的段落,引導幼兒分辨音樂的曲式結構。

(2)再次欣賞音樂,掌握音樂的表現形式。

提問:我按什麼步驟來做水果沙拉的呢?

2、幼兒進行《水果沙拉》自主遊戲。

(1)教師出示各種顏色的手圈,講解並示範遊戲玩法。

①引導幼兒根據水果的顏色來選擇手圈。

②遊戲規則:放入自己愛吃的水果;再用力的攪拌它們;最後加上自己喜歡的調味料,一道美味可口的《水果沙拉》就做好啦。音樂結束變回水果造型。

③幼兒集體隨音樂遊戲。

(2)兩人合作自主遊戲。

師:一種水果做沙拉口味有些單一,我們邀請一個好朋友一起來做吧!

(3)多人合作自主遊戲。

師:想讓沙拉的味道更好嗎,那我們多邀請一些朋友一起來做吧!

四、結束:幼兒有秩序的離開。

師:今天做了這麼多水果沙拉,都有些累了。我們去休息一會!

【活動反思】

活動效果評析:通過“我會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動的開展,我班幼兒有了很大變化。家長反映幼兒吃飯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愛吃水果了。家長說這項活動幫助孩子養成了一個好的生活習慣。

優勢:

(1)、選材實際,來自於熟悉的生活環境;

(2)、通過看、說、嘗、做、吃一系列參與活動環節,達到活動目標。

(3)、符合小班幼兒心理特徵及教育。

(4)、增長了一些生活知識。

不足之處:

(1)、活動銜接不連貫;

(2)、組織和設計活動時,留給孩子自由空間較小;

(3)、活動氣氛差。

今後改進:考慮活動的銜接、氛圍,幼兒活動時的主動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通過遊戲《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生生互動,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願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進一步讓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也體驗到了扮演小米粒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通過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體振動的幅度和頻率。

2、 感知音樂中強弱、快慢的變化並用肢體表現。

活動準備:

小米粒、音樂磁帶、小鼓。

活動過程:

一、 跟着鼓唱歌。

1、 小鼓是怎樣發出聲音的?

2、 教師用鼓槌敲擊小鼓。請幼兒跟着鼓槌唱歌。

教師有節奏地敲鼓,幼兒用象聲詞"咚"唱出鼓的節奏二、 鼓的聲音哪裏來。

1、 鼓的聲音是振動發出來的,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看到鼓在振動呢?

2、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出示米粒,介紹鼓上的小米粒受到振動就會跳舞。

3、教師邊演示邊講解: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輕,米粒跳得低三、 跳舞的小米粒。

1、 教師邊唱歌曲邊敲鼓。

問:鼓上的小米粒是怎麼跳舞的?

小鼓敲得響,米粒怎樣?

小鼓敲得輕呢?

2、幼兒跟着音樂節奏打節拍3、幼兒試着跟唱歌曲四、 遊戲:我是鼓,你是米粒。

地板代表鼓,全體幼兒蹲在"鼓"上,個別幼兒扮演敲鼓的人,部分幼兒扮演米粒,邊遊戲邊唱。敲鼓的人用腳跺地板,或快或慢,或重或輕,扮演米粒的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反思:

反思:本次活動幼兒直觀地感知振動與發生的關係,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他們在活動中游戲、表演、創編,展現出了自信心。這次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現機會,"小米粒"在舞蹈時既有節奏,而且表演很豐富、很多樣化,孩子們用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不同的小米粒舞蹈情景。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根據旋律的.特點創編歌詞及動作,體驗身體造型帶來的美。

2、初步感受音樂優美、抒情的情緒,嘗試用柔美、舒展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3、在結伴表演中進行情感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進一步練習肢體動作上的默契配合。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活動室(兩面牆裝有大鏡子);哈哈鏡3面;(凹面、凸面、波浪面各一)。

2、相關音樂CD及CD播放音響。

3、康加鼓一個;塑料盤(圓形、橢圓形、方形)8個;紙巾筒16個。

活動過程:

一、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小朋友發揮想象,自由創編動作進入音樂活動室。

二、節奏遊戲"哈哈鏡"。

1、請幼兒來到哈哈鏡前照一照,並說說哈哈鏡裏自己變成了什麼模樣,然後再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出來。

2、介紹遊戲"哈哈鏡"的玩法:老師當哈哈鏡,幼兒邊自由走動邊拍手念兒歌:"大鏡子、小鏡子、圓鏡子、方鏡子。"接着老師念:"我是一面怪鏡子,把你變成大胖子(高個子、怪樣子)",幼兒停下來做出相應的表情和造型。

3、教師藉助康加鼓的節奏和幼兒共同遊戲。(啓發幼兒可自己造型,也可以兩人或多人造型,教師還可以變化自己念兒歌的聲音來增加幼兒遊戲的興趣)

三、體態韻律活動"照鏡子"

1、照鏡子。

師:"剛纔小朋友照的是哈哈鏡,那你們每天照得最多的是什麼鏡子呢?"(梳妝鏡)。"請小朋友到鏡子前照一照,做一做各種表情和動作,看看鏡子裏的你是怎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2、學唱歌曲。

教師當鏡子外面的人,邊唱邊做動作,請個別幼兒做鏡子裏的人來模仿,然後再請幼兒集體模仿。

3、創編歌曲動作。

(1)當幼兒很熟悉歌曲旋律後,教師可更換動作再邀請幼兒模仿。然後提問:"誰來幫我想想,還有哪些動作可以做?"請出個別幼兒當鏡子外面的人,其他幼兒當鏡子裏的人做動作模仿。

(2)請每位幼兒自由找一位夥伴玩"照鏡子"遊戲,可以和教師教的一樣,也可以不一樣,教師觀察。

(3)分別請出2-3組幼兒上來表演。

4、配合音樂"照鏡子"。

(1)播放優美、抒情的音樂,教師配合音樂做一些柔美、舒展、連貫的動作,幼兒集體模仿。

(2)請個別幼兒上來帶領其他幼兒模仿。(啓發幼兒變換不同的動作和姿勢,可以站立、坐下、躺下、彎腰等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造)

(3)幼兒自由組合表演。(第二次交換角色)

四、節奏遊戲"會唱歌的鏡子"。

幼兒兩人一組,A幼兒拿塑料盤子做鏡子,B幼兒手拿紙巾筒。音樂前奏做準備,第一個8拍按節奏自由走步,第二個8拍停下,A幼兒將"鏡子"擺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B幼兒用紙巾筒去敲擊"鏡子",可敲出不同的節奏。(反覆數次)

活動反思:

照鏡子是一項既簡單又有趣的活動。照鏡子時產生的各種有趣的現象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認真觀察,從而發現鏡子能照物體影像的原理。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時教師讓幼兒說說自己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現象,並比一比誰的發現多。這個設計不僅有效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語言。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爲宗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貫穿始終,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開心地玩,快樂地學。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膽小鬼》這首歌曲活潑而富有童趣,曲風詼諧幽默。根據歌曲特點,首先激發興趣,因爲興趣能推動幼兒探求知識的動力,進而產生學習需要這一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所以,把它改編成生動有趣的故事,與孩子的現實生活產生強烈共鳴,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中提煉歌詞,進行演唱。才休止符的處理上讓幼兒在空拍處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在演唱襯詞時採取由老師手勢提示幼兒準確地演唱襯詞。最後點題,體會對膽小鬼的否定情感。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

2、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在教師手勢的提示下較準確的演唱襯詞。

3、在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詼諧情趣,和“膽小鬼”的否定情感,培養幼兒勇敢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圖譜八張。

2、有衣服架上掛衣服帽子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有一個叫鼕鼕的小朋友,他的膽子特別小。颳風打雷下雨,他都害怕。有一天晚上,他半夜裏爬起來,遇到了一個妖怪。這個妖怪長着四個腦袋三條腿。鼕鼕連忙去找爺爺,爺爺聽了哈哈笑,帶他去抓鬼。他們碰到衣服架,帽子掉了一大堆,妖怪卻不見了。妖怪哪去了?

(幼兒回答)

繼續提問:鼕鼕半夜起來看見的真的是妖怪嗎?

幼:不是,是衣服和帽子

師:這個故事真有趣,我們一起來講一講吧!

1)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講故事(故事內容就是歌詞)

2)小朋友講得真好,我們一起來有節奏的讀一讀吧!(師幼一起有節奏的讀故事)

師:真棒!我們請出小手來幫幫忙吧!

(師幼一起邊拍手邊有節奏的念)

師:小朋友的小手和小眼睛真能幹,現在老師想請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來比一比,誰最棒?(先請女小朋友再請男小朋友)

師:我覺得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都很棒。

二、學唱歌曲,掌握休止符。

師:這個有趣的故事,老師幫它編成了一首歌,你們想學嗎?(想)先聽老師來唱一唱。

(師師範)

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老師在唱歌的時候加了點頭的動作,用點頭來表示空拍,空拍就是不要唱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幼一起加上點頭的動作來唱)

師:那請小朋友們再想一想,空拍的地方還可以用什麼身體動作來表示,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幼兒討論)

師:討論好了嗎?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還想到了什麼方法?

幼1:還可以拍手。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空拍的地方用拍手來表示。(幼兒練習)還有其他方法嗎?

幼2:拍腿

師:拍腿也可以的,我們來學一學。

幼3:拍肩

師:準備,聽好前奏。

幼4:跺腳

師:大家一起來。

三、學習簡單的二聲部 師:這首歌曲除了可以加上動作來唱,老師還有一個有趣的唱法呢,想不想聽一聽?

(師範唱,並加入襯詞)

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這個有趣的唱法和原來有什麼不一樣啊?

(幼兒回答)

師:老師在空拍的地方不再是用拍手、拍頭來表示了,而是加上了襯詞。現在請小朋友們也來唱一唱有趣的襯詞,老師來唱歌詞。

師:老師覺得唱襯詞很有趣也想來唱一唱,這樣吧,我們交換一下,你們來唱歌詞,我來唱襯詞。

師指揮分組演唱:分成兩組,一半幼兒起立。教師指揮一半幼兒唱歌詞,一半幼兒唱襯詞

四、取名字 師:我們學會了唱這麼好聽的歌曲,可是它還沒名字呢!請小朋友來幫它取名字吧。

(幼兒自由回答)

五、談話:不做膽小鬼,做個勇敢的好孩子。

六、律動:不怕不怕

師:今天學會了唱這麼有趣的歌曲,開不開心?(開心) 那就請小朋友們跟着音樂動起來吧,隨便你做什麼動作。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瞭解歌詞。

2.初步學唱《禮貌歌》,在教師動作的暗示下唱準弱起節奏和附點音符。

3.知道相互寬容會給大家帶來快樂。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平時經常使用禮貌用語“對不起”“沒關係”。

2. 錄音機、錄音磁帶《禮貌歌》。

活動過程:

(一)在音樂《好孩子有禮貌》的伴奏下,幼兒隨音樂按節拍進入活動室。說一說,平時常用的禮貌用語。

教師:我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孩子,你都會說哪些禮貌用語呢? (對不起、沒關係、請、謝謝、您好)教師:昨天我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很想把這件壞事變成好事,但我不知道怎樣做纔好,我唱給你們聽一聽,你們大家來幫助我,好嗎?

(二)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瞭解《禮貌歌》的歌詞內容。

1.幼兒傾聽教師稍慢的範唱歌曲前半段(從開頭至“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瞭解歌詞內容。

2.教師再一次範唱歌曲前半段,重點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這句之前的部分歌詞內容。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幫“我”解決這件“不愉快地事情”。可以從“你---潑水的人”、“我---被水潑到的人”兩方分別討論:怎樣做才能讓大家都高興起來?

4.教師範唱歌曲的後半段。

(1)教師範唱歌曲,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2)教師幫助理解音樂的情節,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3)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

(4)結伴表演唱:幼兒兩兩結伴,邊表演邊唱歌。

教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裏是不是也是這樣說的。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遷移記憶策略。

1.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跟隨音樂(較慢的)整首學唱《禮貌歌》。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記憶的策略,記憶歌詞。

教師:歌詞這麼長,你們在唱的時候覺得困難嗎?假如我們不能很快的記住,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幫助我們記住這些歌詞呢?

3.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記憶歌詞的經驗。

教師: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記憶歌詞的方法?

上次我們學歌曲時,老師出示了一張圖,我們用的是看圖學歌的方法;還有一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根據每句歌詞的內容編了許多動作,然後在動作的幫助下記住了一首歌詞很長的歌,那麼我們這次學《禮貌歌》可以選用什麼方法呢?(假如幼兒原有經驗中沒有記憶策略,建議教師可以選用動作記憶法和幼兒共同創編動作演唱歌曲,之後引導幼兒反思:是什麼方法幫助我們很快記住了這首較長的歌曲呢?)4.幫助幼兒明確在此活動中,可以重點運用“動作記憶法”來熟悉理解歌詞。

5.教師和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6.教師嘗試逐步減少對幼兒的幫助,不帶唱,或只唱幼兒有困難的部分內容,讓幼兒儘快學會這首歌曲。

(四)幼兒結伴表演,感受相互寬容帶來的快樂。

1.幼兒散點站位,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歌曲中的兩個角色,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師引導幼兒反思此時大家心情愉悅的原因,體驗寬容帶來的樂趣。

教師:剛纔我們還因爲被人將水潑到鞋上這件事不高興,爲什麼現在你很開心呢?

活動延伸:

1.這首歌曲旋律富有濃郁的新疆民族特色,在幼兒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幼兒創編與音樂性質更加和諧的新疆民族舞蹈的動作,唱歌邊表演,從而更好的體驗和表現音樂。

2.環境創設:引導幼兒探索生活中的文明行爲,然後教師和幼兒共同設計,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製作成小標記,粘貼在活動室的適當地方,以提示大家更好的做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3.以本次活動爲契機,向家長宣傳“寬容與理解”的積極意義,以便在今後幼兒遇到問題時,成人能夠以“寬容與理解”的心態,鼓勵、支持幼兒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4.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幼兒回憶自己日常看到過的文明禮貌行爲,用紙、筆來進行表現。

活動反思:

這首歌曲的節奏型較爲複雜、變化較多,特別是弱起節拍,幼兒難得接觸,不容易掌握。我一開始以“我昨天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談話導入,一下子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我範唱歌曲請幼兒回答歌曲中相應的內容來熟悉歌詞,根據幼兒回答我及時畫出簡圖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有了簡圖,幼兒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詞,但幼兒在掌握附點音符時還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從你門前過”的最後一個字“過”和後面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潑”中的“你”總銜接不上。在學習第二段歌詞時,我讓幼兒說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兒想出的辦法不是太多,我還是採用了簡圖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間一句對不起的話的內容掌握的不好,可能與我在之前提問的時候有關。我反思這一環節的失敗,可能在我讓孩子熟悉這裏的歌詞的時候只問了互相生氣了應該怎樣再和好?沒有深入引導。於是我換了種教學方法,讓幼兒思考:道歉的時候說了一句什麼話?後來幼兒對這句歌詞的掌握比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這個歌詞,總是唱得很響。爲了讓孩子能儘快學會歌曲,我在活動當中加插了節奏型的學習環節,帶領幼兒學打歌曲中出現的節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詞,一邊打節奏一邊唱。這樣,孩子們既能掌握歌曲的節奏,又能熟悉歌詞,真是一舉兩得。

整節活動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較高,聲音都很宏亮。通過這節活動幼兒不僅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同時幼兒也學會了相互之間的寬容,才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律動遊戲,感應聽辯節奏快慢。

2.認識時鐘,知道有長針和短針。

活動準備:

音樂CD、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奶奶告訴寶寶:當長針和短針都走到十二的時候,媽媽就會回來了.寶寶盯着時鐘,呀,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教師提問:你什麼時候會不高興呀?你不高興是怎麼樣呢?

二、聽辯快慢

教師敲小鈴鐺,讓幼兒分辨第一次敲得快,還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聽辯節奏

1.老師這裏有一首關於時鐘的歌曲,聽一聽音樂中什麼是第一快?什麼聲音是第二快?什麼聲音是最慢的?

老師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各種動作表現(叮噹、滴答滴答)

2.教師手臂模仿長針短針做時鐘造型,幼兒一起模仿。

3.引導幼兒說說還可以用身體那些地方來表現?

集體學一學。提醒幼兒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對遊戲

老師介紹生活用品或圖片,並說明兩種物品的關聯性。

5.遊戲書

老師逐一出示圖中的相關的物品的好夥伴

老師指定某一物品,幼兒找出好夥伴連一連。